因此,溫宥娘一進屋子還沒來得及行禮,寧氏就一臉笑的上前將人扶住了,嘴裏的話更是好聽,“咱們嬸侄倆,哪還用這麽客氣!趕緊來做,嬸娘讓人泡了龍井,正等著你來呢。”
溫宥娘見此便坐在了寧氏的下首,說:“那可多謝嬸娘了。”
寧氏甩著帕子道:“咱們兩房,哪還用這般客氣。”
溫宥娘就不再客氣了,直接了當的問道:“侄女兒今日來,為的是紅姨娘的事情。不知二嬸可拿出什麽章程來了?”
寧氏聽到紅姨娘,麵上也是一片愁苦,“宥娘,不是嬸娘的說你們大房,你瞧瞧都是些什麽事兒?前些日子,你那好母親才差點毒死她侄子,這會兒紅姨娘又不見了。這別是被什麽東西衝撞了吧?”
古人,特別是婦女,十分迷信,有嚴重者能迷信到讓人完全無語的地步。
寧氏這還不算是嚴重的,隻是覺得大房最近的確是不太太平才這麽說了一句。
溫宥娘在一邊也苦著臉,“可不是!嬸娘,咱們大房每年捐的香火錢也不少呀,怎的就沒個安生時候!”
怎麽安生,隻要仇氏還在,估計都安生不了。
不過寧氏可不說這閑話,她手裏已經拿著中饋了,仇氏也就不那麽礙眼了,將話頭轉了迴來,“這事兒啊,嬸娘也不好拿主意。本是想找老夫人說說吧,又擔心老夫人心裏受累。這顧忌著溫府的名聲也不敢讓太多人出去尋人,也隻好在這幹著急了。”
溫宥娘何嚐也不這樣,跟著寧氏訴苦道:“這還不算是什麽事兒,嬸娘,接下來侄女兒給您看的東西,可別嚇住了!”
寧氏一聽,拿著帕子的手就緊著了,忙小聲道:“莫不是裏麵還有其他事兒?”
溫宥娘將袖中的紙條拿了出來,“嬸娘您瞧瞧,這是什麽東西!”
寧氏打開紙條一看,嚇了一大跳,手上像沾了髒東西一樣把紙條丟在一邊,指著道:“這醃臢玩意兒從哪來的?”
溫宥娘將紙條撿了起來,木著臉道:“就夾在紅姨娘平日誦的經書裏!”
“這可是……可是……”寧氏可是了半天都沒能可是出什麽來,實在是太難以開口了。
溫宥娘也一臉不好說的神情,幹巴巴道:“嬸娘可認識這字跡?”
寧氏頓時怒了,“宥娘,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溫宥娘忙解釋,“侄女兒的意思是,嬸娘可從這字跡裏看出什麽來?咱們府裏可有寫出這般字的奴才?這紙條,要沒人傳給紅姨娘,侄女兒可不信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寧氏臉色好了一點,那字跡她看得再明白不過,絕對不是二房的,啐口道:“除了府中幾位少爺身邊的跟班,還能有誰會寫字?怕是自己的名兒都認不全。可那幾個都還是小東西,哪會這些下作戲法。”
溫宥娘見寧氏完全沒想到點上,隻好提醒道:“嬸娘,這字兒可是一般人寫不來的。”
寧氏聞言又把紙條拿在手裏看了看,到底也是書香門第裏出來的,仔細一看就看出了名堂,“這字兒可是專門練過的,是讀書人的字兒。字跡還十分霸道,怕是寫的人至少也練得有十年了。”
說到這,寧氏臉色又沉了沉,“真是不要臉!竟是跟外男……”
後麵的字寧氏又沒了聲,到底覺得不好在沒成婚的小娘子麵前說。
溫宥娘知道寧氏那話裏的意思,又接著道:“可是紅姨娘也沒帶走那些體己錢。之前宛娘怕也給嬸娘說過了。”
寧氏這下苦惱了,要說紅姨娘這是私奔吧,可哪有私奔連銀子都不帶的。所以在溫宥娘拿出銀子出來之前,她都沒往別處想。
“難不成對方家世不錯,不差這點銀子?”寧氏猜疑道。
溫宥娘暗想,哪家有點底子的能勾人勾到別人家內院?溫府也不是那起子沒規矩的人家,誰都能進府。
寧氏最後也拐過彎來了,但凡家裏有點家底的,在哪找不到喜歡的,還用得著往別人府上勾?
何況就算是她才接管了中饋,可見這紙條,怕也不是一天兩天的往來,不然怎的一下子人就不見了。
還有這紙條,又是從哪裏傳到紅姨娘手裏的?外麵給紙條的誰?在門裏傳信兒的是誰?
這麽一想,寧氏覺得自己終於找到點眉目了,便先讓溫宥娘迴了老夫人那,這些下做事兒到底不好讓沒成婚的娘子直麵。
結果很明顯,寧氏並沒查出什麽來,這讓寧氏開始懷疑是不是內鬼了。
要說內鬼,整個溫府男主子的字跡,寧氏還是自忖認得出來,下麵的奴才就算是跟著男主子們讀書的,也寫不來那一筆好字兒。
這麽一懷疑,寧氏就往仇氏那邊想了,覺得仇氏這是想拿迴中饋,所以才算計了這事兒,不然怎麽紅姨娘早沒不見,晚沒不見,就她掌中饋沒多久就不見了?
一想這,寧氏又發現,整個內院都翻遍了,可仇氏的院子還沒翻的,莫不是人被藏在仇氏的院子裏了?
不然紅姨娘怎的憑空消失了?
寧氏心中的想法一肯定,立即就帶了一大浪的人去了仇氏的院子。
☆、第055章 謝氏女再請(三更)
在寧氏在仇氏的院子裏鬧得天翻地覆的時候,溫宥娘卻又接到了鎮國公世子的請帖,請帖上還附帶了一個錦囊。
打開錦囊,看見裏麵裝的東西,溫宥娘的目光沉了。
錦囊中赫然是一顆紅色的佛珠,因常年被人把弄,上麵圖案的被磨損得隻剩下極少的刻痕。
可即便是這樣,溫宥娘也知道,這是紅姨娘的佛珠!
南寧的太子,竟然能把手伸到溫府的後院裏來了。
溫宥娘白著臉,將錦囊攏上,跟春蘭道:“春蘭,你去二門守著,讓外院的盯著點。要是祖父迴府,就讓人告訴祖父,說我有急事稟告。”
春蘭應聲而去,留下冬梅在一邊看著神色不佳的溫宥娘,道:“姑娘,這事兒是不是要給老夫人知會一聲?”
冬梅是認出那一粒佛珠的,每一次她去見紅姨娘時,都見她手裏數著那一串佛珠。
溫宥娘搖頭,“祖母、二嬸都不能說。”
溫老夫人一大把年紀了,又是多年不管事兒的,遇到這種事情除了說讓溫老爺子迴來做主之外還能說什麽,不過是憑白讓人煩惱。
而寧氏那點子胸襟氣度眼界,管管內院都不錯了,哪能看得透徹外麵的事,也是個無用的。
仇氏?比寧氏好了那麽一點。要真讓她得知這事兒,恐怕第一件要幹的就是將中饋拿迴來。
溫宥娘頭疼得緊,心下也極為不安,在春蘭出去不久就發現自己完全坐不住,就跟冬梅道:“咱們去二嬸那看看。”
寧氏此時正在審問看門的婆子,因之前沒問出什麽出來,也避免不了打板子的刑罰。
好在雖有私刑的嫌疑,到底還是問了些東西出來。
紅姨娘禮佛,也常年抄寫佛經,因此她這十多年來,唯一的花銷便是購買筆墨紙硯。
若是為了體現虔誠,抄寫佛經的紙跟一般用的紙是不一樣的。溫老夫人能做自己院子裏主的時候,溫宥娘也有偶爾讓人買了送到紅姨娘的院子。
然而紅姨娘寫好了佛經,也並不僅僅是拿給老夫人送去寺廟中供奉,私下裏卻有給下麵的婆子們。
“宥娘啊,你可猜不出來,她到底給過多少人!”寧氏咬牙切齒道。
溫宥娘看著寧氏手裏比著的數字也差點腳軟,隻死死抓住冬梅的手,顫著聲音問:“那些人,都在這了?嬸娘。”
寧氏點頭,已經說不出什麽合適的話來。
“搜房。”溫宥娘咬著牙蹦出了這兩個字來,字字如刀。
寧氏的臉色十分晦暗,聽到溫宥娘這麽說,道:“隻怕搜不完呢!這二十多個奴才裏,總有一個傳遞消息的!”
溫宥娘看著跪在地上的丫鬟婆子們,隻勾起一個令人心底發冷的笑意,“那就全家送去西北好了。再不濟,南下三千裏,送給南蠻子當奴婢也是行的。”
南下三千裏,估摸著就是現代的海南那個島,不過這個時候可比不得現代,房價高得還一般人買不起。真去了那,就等著天天出海奔命吃魚吧!
此時因被寧氏鬧過一場,被氣得胸口發疼的仇氏也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紅姨娘不見了?”仇氏挑著眉問,倒沒有幸災樂禍,隻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在仇氏的記憶中,紅姨娘這個人十分本分,本分到她都覺得可憐了,那麽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竟是連配人都不願意,隻願意青燈古佛的守在一個院子裏。
現在這個本分人突然消失了,仇氏心裏也覺得古怪,“她連一個家人都沒,能去哪?”
溫長慧這些日子沒出過門子,就一直陪著仇氏,聽見紅姨娘不見了,也奇怪,“紅姨娘不是一直關著院子念經?怎的就不見了?”
溫長慧才穿越過來時,對自己父親的姨娘也是好奇的,因每次請安的隻有嬌姨娘,也悄悄去見過紅姨娘。
隻是紅姨娘的院子雖守著的丫鬟十分疲懶,但紅姨娘沒日沒夜的跪在佛前念經,她也隻見過一道背影。
紅姨娘一心向佛,並不會跟她母親爭父親的寵,溫長慧對紅姨娘雖然好奇,但在見過一次背影後也沒放在心上了。
哪知道紅姨娘這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默不作聲十來年,一折騰就折騰出了大事。
仇氏院子裏的丫鬟迴道:“夫人,是真的。咱們院子裏的婆子都被叫去了兩個。”
仇氏聞言一愣,“叫去了兩個?這是怎麽迴事?”
其實仇氏身邊除了一個嬤嬤,從仇府帶到溫府的人全被攆了出去。
守門的婆子,身邊的丫鬟,賣身契現在都捏在寧氏的手中。
不過她在溫府掌權了這麽多年,又舍得銀子,至少自己院子裏得人還是掌控得了的。
跪在地上的丫鬟迴道:“說是跟紅姨娘有來往。”
“不過是收過紅姨娘的經書……二房的這是懷疑紅姨娘?”仇氏想了想,到底是沒把私奔兩個字說出口。
一想到經書,又想到先前來鬧了一場的寧氏,仇氏臉色頓時不好了。
紅姨娘愛抄經書,時常給老夫人送一些去廟裏供奉著,不過她也從紅姨娘那拿了不少。
仇氏捏緊了手絹,當初她找紅姨娘要經書之時想的是,紅姨娘反正愛抄,她拿一些也並不怎麽樣,也並不是沒給賞賜下去。
這會兒寧氏先是來找紅姨娘,恐怕不消一會兒就要來搜經書了。
仇氏能想到,溫長慧自然也知曉,這一聽就明白了,忙轉過頭跟仇氏道:“母親。二嬸等會兒還得來?”
仇氏點了點頭,問跪下地下的丫鬟,“紅姨娘怎的不見的?給我說清楚些。少一點就仔細你們的皮!”
寧氏大張旗鼓的在內院裏找人,哪能瞞得過人去,下麵的奴才們早不知道互相通過多少信兒。
小丫鬟說得順暢,不過一刻鍾就將事情說了個清楚。
仇氏在一邊聽得直皺眉,按照小丫鬟這說法,紅姨娘就是憑空消失了。可好好的一個人,又哪可能一點不驚動人就消失了的。
即便是兩房人多年不合,仇氏這會兒為了溫府的名譽,也希望寧氏能盡快把事情查清楚。
“紅姨娘要走,正門不可能。那就是側門跟後門了。總是有個人給她開門才是。這些你們莫不是一點消息都沒有?”仇氏問。
小丫鬟搖頭,“還是真一點動靜都沒有,就這麽消失了。”
仇氏皺眉,也想不出什麽法子,就道:“若是等會兒二房的人來搜房,且就讓她們搜。”
溫長慧在一邊道:“娘,這也算是咱們大房的事情,要不要去看看?”
仇氏雖然丟了中饋,然而溫家大爺並沒有剝奪她管理大房的權利,便是溫老太爺的禁足,也在大房的範圍內,此時仇氏要去紅姨娘的院子,也並不是不能。
隻是仇氏並不願意去,“紅姨娘是你大姐姐母親的陪房,她自然會管。咱們何必去湊那個熱鬧,免不得還說我們娘倆不懷好意。”
溫長慧雖然不同意仇氏這話,但身為人子,也不好反駁,隻坐了一會兒,離開了仇氏的院子,就帶著身邊的丫鬟就往紅姨娘的院子裏去。
溫宥娘見此便坐在了寧氏的下首,說:“那可多謝嬸娘了。”
寧氏甩著帕子道:“咱們兩房,哪還用這般客氣。”
溫宥娘就不再客氣了,直接了當的問道:“侄女兒今日來,為的是紅姨娘的事情。不知二嬸可拿出什麽章程來了?”
寧氏聽到紅姨娘,麵上也是一片愁苦,“宥娘,不是嬸娘的說你們大房,你瞧瞧都是些什麽事兒?前些日子,你那好母親才差點毒死她侄子,這會兒紅姨娘又不見了。這別是被什麽東西衝撞了吧?”
古人,特別是婦女,十分迷信,有嚴重者能迷信到讓人完全無語的地步。
寧氏這還不算是嚴重的,隻是覺得大房最近的確是不太太平才這麽說了一句。
溫宥娘在一邊也苦著臉,“可不是!嬸娘,咱們大房每年捐的香火錢也不少呀,怎的就沒個安生時候!”
怎麽安生,隻要仇氏還在,估計都安生不了。
不過寧氏可不說這閑話,她手裏已經拿著中饋了,仇氏也就不那麽礙眼了,將話頭轉了迴來,“這事兒啊,嬸娘也不好拿主意。本是想找老夫人說說吧,又擔心老夫人心裏受累。這顧忌著溫府的名聲也不敢讓太多人出去尋人,也隻好在這幹著急了。”
溫宥娘何嚐也不這樣,跟著寧氏訴苦道:“這還不算是什麽事兒,嬸娘,接下來侄女兒給您看的東西,可別嚇住了!”
寧氏一聽,拿著帕子的手就緊著了,忙小聲道:“莫不是裏麵還有其他事兒?”
溫宥娘將袖中的紙條拿了出來,“嬸娘您瞧瞧,這是什麽東西!”
寧氏打開紙條一看,嚇了一大跳,手上像沾了髒東西一樣把紙條丟在一邊,指著道:“這醃臢玩意兒從哪來的?”
溫宥娘將紙條撿了起來,木著臉道:“就夾在紅姨娘平日誦的經書裏!”
“這可是……可是……”寧氏可是了半天都沒能可是出什麽來,實在是太難以開口了。
溫宥娘也一臉不好說的神情,幹巴巴道:“嬸娘可認識這字跡?”
寧氏頓時怒了,“宥娘,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溫宥娘忙解釋,“侄女兒的意思是,嬸娘可從這字跡裏看出什麽來?咱們府裏可有寫出這般字的奴才?這紙條,要沒人傳給紅姨娘,侄女兒可不信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寧氏臉色好了一點,那字跡她看得再明白不過,絕對不是二房的,啐口道:“除了府中幾位少爺身邊的跟班,還能有誰會寫字?怕是自己的名兒都認不全。可那幾個都還是小東西,哪會這些下作戲法。”
溫宥娘見寧氏完全沒想到點上,隻好提醒道:“嬸娘,這字兒可是一般人寫不來的。”
寧氏聞言又把紙條拿在手裏看了看,到底也是書香門第裏出來的,仔細一看就看出了名堂,“這字兒可是專門練過的,是讀書人的字兒。字跡還十分霸道,怕是寫的人至少也練得有十年了。”
說到這,寧氏臉色又沉了沉,“真是不要臉!竟是跟外男……”
後麵的字寧氏又沒了聲,到底覺得不好在沒成婚的小娘子麵前說。
溫宥娘知道寧氏那話裏的意思,又接著道:“可是紅姨娘也沒帶走那些體己錢。之前宛娘怕也給嬸娘說過了。”
寧氏這下苦惱了,要說紅姨娘這是私奔吧,可哪有私奔連銀子都不帶的。所以在溫宥娘拿出銀子出來之前,她都沒往別處想。
“難不成對方家世不錯,不差這點銀子?”寧氏猜疑道。
溫宥娘暗想,哪家有點底子的能勾人勾到別人家內院?溫府也不是那起子沒規矩的人家,誰都能進府。
寧氏最後也拐過彎來了,但凡家裏有點家底的,在哪找不到喜歡的,還用得著往別人府上勾?
何況就算是她才接管了中饋,可見這紙條,怕也不是一天兩天的往來,不然怎的一下子人就不見了。
還有這紙條,又是從哪裏傳到紅姨娘手裏的?外麵給紙條的誰?在門裏傳信兒的是誰?
這麽一想,寧氏覺得自己終於找到點眉目了,便先讓溫宥娘迴了老夫人那,這些下做事兒到底不好讓沒成婚的娘子直麵。
結果很明顯,寧氏並沒查出什麽來,這讓寧氏開始懷疑是不是內鬼了。
要說內鬼,整個溫府男主子的字跡,寧氏還是自忖認得出來,下麵的奴才就算是跟著男主子們讀書的,也寫不來那一筆好字兒。
這麽一懷疑,寧氏就往仇氏那邊想了,覺得仇氏這是想拿迴中饋,所以才算計了這事兒,不然怎麽紅姨娘早沒不見,晚沒不見,就她掌中饋沒多久就不見了?
一想這,寧氏又發現,整個內院都翻遍了,可仇氏的院子還沒翻的,莫不是人被藏在仇氏的院子裏了?
不然紅姨娘怎的憑空消失了?
寧氏心中的想法一肯定,立即就帶了一大浪的人去了仇氏的院子。
☆、第055章 謝氏女再請(三更)
在寧氏在仇氏的院子裏鬧得天翻地覆的時候,溫宥娘卻又接到了鎮國公世子的請帖,請帖上還附帶了一個錦囊。
打開錦囊,看見裏麵裝的東西,溫宥娘的目光沉了。
錦囊中赫然是一顆紅色的佛珠,因常年被人把弄,上麵圖案的被磨損得隻剩下極少的刻痕。
可即便是這樣,溫宥娘也知道,這是紅姨娘的佛珠!
南寧的太子,竟然能把手伸到溫府的後院裏來了。
溫宥娘白著臉,將錦囊攏上,跟春蘭道:“春蘭,你去二門守著,讓外院的盯著點。要是祖父迴府,就讓人告訴祖父,說我有急事稟告。”
春蘭應聲而去,留下冬梅在一邊看著神色不佳的溫宥娘,道:“姑娘,這事兒是不是要給老夫人知會一聲?”
冬梅是認出那一粒佛珠的,每一次她去見紅姨娘時,都見她手裏數著那一串佛珠。
溫宥娘搖頭,“祖母、二嬸都不能說。”
溫老夫人一大把年紀了,又是多年不管事兒的,遇到這種事情除了說讓溫老爺子迴來做主之外還能說什麽,不過是憑白讓人煩惱。
而寧氏那點子胸襟氣度眼界,管管內院都不錯了,哪能看得透徹外麵的事,也是個無用的。
仇氏?比寧氏好了那麽一點。要真讓她得知這事兒,恐怕第一件要幹的就是將中饋拿迴來。
溫宥娘頭疼得緊,心下也極為不安,在春蘭出去不久就發現自己完全坐不住,就跟冬梅道:“咱們去二嬸那看看。”
寧氏此時正在審問看門的婆子,因之前沒問出什麽出來,也避免不了打板子的刑罰。
好在雖有私刑的嫌疑,到底還是問了些東西出來。
紅姨娘禮佛,也常年抄寫佛經,因此她這十多年來,唯一的花銷便是購買筆墨紙硯。
若是為了體現虔誠,抄寫佛經的紙跟一般用的紙是不一樣的。溫老夫人能做自己院子裏主的時候,溫宥娘也有偶爾讓人買了送到紅姨娘的院子。
然而紅姨娘寫好了佛經,也並不僅僅是拿給老夫人送去寺廟中供奉,私下裏卻有給下麵的婆子們。
“宥娘啊,你可猜不出來,她到底給過多少人!”寧氏咬牙切齒道。
溫宥娘看著寧氏手裏比著的數字也差點腳軟,隻死死抓住冬梅的手,顫著聲音問:“那些人,都在這了?嬸娘。”
寧氏點頭,已經說不出什麽合適的話來。
“搜房。”溫宥娘咬著牙蹦出了這兩個字來,字字如刀。
寧氏的臉色十分晦暗,聽到溫宥娘這麽說,道:“隻怕搜不完呢!這二十多個奴才裏,總有一個傳遞消息的!”
溫宥娘看著跪在地上的丫鬟婆子們,隻勾起一個令人心底發冷的笑意,“那就全家送去西北好了。再不濟,南下三千裏,送給南蠻子當奴婢也是行的。”
南下三千裏,估摸著就是現代的海南那個島,不過這個時候可比不得現代,房價高得還一般人買不起。真去了那,就等著天天出海奔命吃魚吧!
此時因被寧氏鬧過一場,被氣得胸口發疼的仇氏也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紅姨娘不見了?”仇氏挑著眉問,倒沒有幸災樂禍,隻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在仇氏的記憶中,紅姨娘這個人十分本分,本分到她都覺得可憐了,那麽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竟是連配人都不願意,隻願意青燈古佛的守在一個院子裏。
現在這個本分人突然消失了,仇氏心裏也覺得古怪,“她連一個家人都沒,能去哪?”
溫長慧這些日子沒出過門子,就一直陪著仇氏,聽見紅姨娘不見了,也奇怪,“紅姨娘不是一直關著院子念經?怎的就不見了?”
溫長慧才穿越過來時,對自己父親的姨娘也是好奇的,因每次請安的隻有嬌姨娘,也悄悄去見過紅姨娘。
隻是紅姨娘的院子雖守著的丫鬟十分疲懶,但紅姨娘沒日沒夜的跪在佛前念經,她也隻見過一道背影。
紅姨娘一心向佛,並不會跟她母親爭父親的寵,溫長慧對紅姨娘雖然好奇,但在見過一次背影後也沒放在心上了。
哪知道紅姨娘這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默不作聲十來年,一折騰就折騰出了大事。
仇氏院子裏的丫鬟迴道:“夫人,是真的。咱們院子裏的婆子都被叫去了兩個。”
仇氏聞言一愣,“叫去了兩個?這是怎麽迴事?”
其實仇氏身邊除了一個嬤嬤,從仇府帶到溫府的人全被攆了出去。
守門的婆子,身邊的丫鬟,賣身契現在都捏在寧氏的手中。
不過她在溫府掌權了這麽多年,又舍得銀子,至少自己院子裏得人還是掌控得了的。
跪在地上的丫鬟迴道:“說是跟紅姨娘有來往。”
“不過是收過紅姨娘的經書……二房的這是懷疑紅姨娘?”仇氏想了想,到底是沒把私奔兩個字說出口。
一想到經書,又想到先前來鬧了一場的寧氏,仇氏臉色頓時不好了。
紅姨娘愛抄經書,時常給老夫人送一些去廟裏供奉著,不過她也從紅姨娘那拿了不少。
仇氏捏緊了手絹,當初她找紅姨娘要經書之時想的是,紅姨娘反正愛抄,她拿一些也並不怎麽樣,也並不是沒給賞賜下去。
這會兒寧氏先是來找紅姨娘,恐怕不消一會兒就要來搜經書了。
仇氏能想到,溫長慧自然也知曉,這一聽就明白了,忙轉過頭跟仇氏道:“母親。二嬸等會兒還得來?”
仇氏點了點頭,問跪下地下的丫鬟,“紅姨娘怎的不見的?給我說清楚些。少一點就仔細你們的皮!”
寧氏大張旗鼓的在內院裏找人,哪能瞞得過人去,下麵的奴才們早不知道互相通過多少信兒。
小丫鬟說得順暢,不過一刻鍾就將事情說了個清楚。
仇氏在一邊聽得直皺眉,按照小丫鬟這說法,紅姨娘就是憑空消失了。可好好的一個人,又哪可能一點不驚動人就消失了的。
即便是兩房人多年不合,仇氏這會兒為了溫府的名譽,也希望寧氏能盡快把事情查清楚。
“紅姨娘要走,正門不可能。那就是側門跟後門了。總是有個人給她開門才是。這些你們莫不是一點消息都沒有?”仇氏問。
小丫鬟搖頭,“還是真一點動靜都沒有,就這麽消失了。”
仇氏皺眉,也想不出什麽法子,就道:“若是等會兒二房的人來搜房,且就讓她們搜。”
溫長慧在一邊道:“娘,這也算是咱們大房的事情,要不要去看看?”
仇氏雖然丟了中饋,然而溫家大爺並沒有剝奪她管理大房的權利,便是溫老太爺的禁足,也在大房的範圍內,此時仇氏要去紅姨娘的院子,也並不是不能。
隻是仇氏並不願意去,“紅姨娘是你大姐姐母親的陪房,她自然會管。咱們何必去湊那個熱鬧,免不得還說我們娘倆不懷好意。”
溫長慧雖然不同意仇氏這話,但身為人子,也不好反駁,隻坐了一會兒,離開了仇氏的院子,就帶著身邊的丫鬟就往紅姨娘的院子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