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她低垂了頭,捏緊了手中的帕子,似是很不好意思。
周氏會意,隻促狹道:“又知道羞了,罷了……郭嬤嬤,八珍,你們去外頭吧,我看看這丫頭是又夢見誰了。別是聽見寧南侯在這裏的消息,又想起什麽人來了吧?”
“娘,別說了……”
薑姒迴頭連忙揮手,趕郭嬤嬤與八珍走。
郭嬤嬤想起寧南侯府世子爺傅臣來,也是了然,雖有遲疑,可不退走又能怎樣?
八珍自然聽薑姒的話,直接便出來了。
她與郭嬤嬤站在外頭,屋裏母女倆似乎開始說體己話。
周氏還在打趣:“寧南侯傅家世子爺,可跟你是青梅竹馬,你們也玩得到一塊,再過個三年,你也該出閣,這一門親事卻是大夥兒都滿意的。”
寧南侯世子,姓傅,單諱臣,字如一,今年十六。因為薑傅兩家關係近,薑姒在年幼時便跟傅臣認識,並且二人關係很好,的確是青梅竹馬長大的,如今一個出落得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姿,一個豐神俊朗、公子無雙,自然是世人眼底的良配。
可如今這些話,在薑姒聽來,卻是字字剜心。
若他真對她有意,便不會有替身之事存在。
傅臣知情不知情,已然不要緊了,她的死也可能與他無關,可他最後的冷落,終究讓薑姒心寒。
有時候薑姒又在想,沒有替身的事在,興許兩個人真能舉案齊眉?
可也隻是想想罷了,還有近四年,薑姒慢慢籌劃也不遲。
“娘,女兒並非夢見什麽了,隻是想跟您談談。”
重生迴來,薑姒其實不擔心自己,她最擔心的還是她娘。
這一胎,上一世是沒了的,若今世保住,怕情勢要複雜得多,也兇險得多。
周氏把薑姒帶離京城,也是為了自保和保住薑姒。
她鬥不來,鬥不過,也似乎不想去鬥,性子本來懦弱,又是書香世家出身,雖讀些文雅東西,可記得最多的還是什麽女戒,要她跟府裏那幫人爭,哪裏又是容易事?
“如今娘有了身孕,莊子上風霜甚苦,在柳鎮都如此偏僻,更不說還要往下走。在外頭定是不能了,便是您願意,爹也不會同意的。您定要迴府去……”
周氏一想到這個,眼神便閃爍起來。
她今年也不過才過三十,可眼角細紋已經出來,這麽多年熬煎下來,人都老了。
府裏衛姨娘有老太太撐腰,鄭姨娘現在還有身孕,對她迴去定然不喜,更別說還有旁的姨娘在。
京城薑府是薑家三房,老爺薑源在京中任職,其餘兄弟則在各地,也算是大族。薑源現有四個姨娘,兩個庶出的兒子,原有五個姑娘,可二姑娘沒長大夭折了,如今隻餘四個,除薑姒外都是庶出。
可想而知,多年無子的周氏日子如何艱辛,幾乎是忍辱負重過來的。
驟然要她去麵對所有人嫉妒憎惡的目光,周氏哪裏不怕?
可怕又能怎樣?
薑姒輕歎了一聲,暖聲道:“娘,肚子裏定是個弟弟,即便是為了他,您也該醒了。”
是啊,該醒了。
過了先頭那一陣狂喜,現在留在周氏心底的便隻有一片平靜,乃至於絲絲心酸。
緊握女兒的手,她哽咽道:“你一個小姑娘,都想得比娘還多了,可見過的是什麽日子……”
“隻是想著往後日子能好過一些罷了。”薑姒想起前世周氏小產的事,對府裏那些個齷齪便越加憎惡,她溫聲安慰著周氏,又道,“待明日升福兒迴來,便知消息了,另一則,女兒瞧郭嬤嬤怕是有鬼,不過如今她已被我嚇住。餘者,迴了府裏咱們再作打算吧。”
周氏記在心裏,卻知道女兒已然真正懂事。
她摸了摸自己小腹,靠在引枕上,微微點了點頭:“你放心。”
今日說完了話,晚間便叫人上了吃食,薑姒服侍著周氏用了這才迴了自己房裏躺下。
她手腕上空蕩蕩的,竟覺有些不舒服。
前世飲下她三姐送來的鴆酒之前,她已將那鐲子摔了,如今她一迴來,便將鐲子送走,也許是什麽好兆頭呢?
念頭亂七八糟地轉著,這還是她重生迴來頭一日,早已經精疲力竭,終於沉沉睡去。
次日裏天剛亮,薑姒身邊也沒留人照看,隻把頭發在身後鬆鬆挽了個髻,換了一身淺黃色襦裙套著粉綠半臂,用八珍才端來的水淨過麵,便出了房門。
沒想到,才走出去,院子外麵便有馬蹄聲起,很快一聲馬嘶,接著便在別院門口停下了。
叩門聲起,薑姒打發八珍去問。
外頭道:“裏頭可是鴻臚寺少卿薑大人夫人?寧南侯知悉有故交在此,特命小人前來送上些禮物,聊表心意。”
薑姒已進了屋,周氏也已經起身,聽見寧南侯幾個字,便又笑了一迴,“請人進來吧。”
說是寧南侯派來的人,可來的分明是傅臣身邊的長隨趙百,奉著兩隻漆盒,後麵還有些新鮮時令瓜果,說是給周氏用。
不過,中有個小的紫檀木匣子,特叫遞給薑四姑娘。
小匣子精致,薑姒看著上麵鑲嵌的紅綠寶石,心情卻有些陰晴不定。輕輕翻開,隻露一條縫兒,她便瞧見那戴了前世今生的羊脂玉鐲子,這鐲子她昨日給了問道子,如今被傅臣送迴來,想必,事已成了。
她微微彎唇,剛想勾出個笑來,可眼神又轉眼陰鬱下去。
傅臣對她未必無心,可有心又能怎樣?
周氏看自己女兒低著頭,似乎帶著幾分嬌羞,隻略一笑,卻對趙百道:“寧南侯的心意我們領了,有事在外,待迴了京城再奉上迴禮,你隻管說我們很喜歡。”
“這些都是咱們侯爺和世子爺的心意,可沒想著要夫人您迴送個什麽,要知道您這樣客氣,迴頭侯爺世子都要叫小的打嘴巴子呢!隻要您跟四姑娘喜歡,小的這差事才算是辦妥當了。”
周氏會意,隻促狹道:“又知道羞了,罷了……郭嬤嬤,八珍,你們去外頭吧,我看看這丫頭是又夢見誰了。別是聽見寧南侯在這裏的消息,又想起什麽人來了吧?”
“娘,別說了……”
薑姒迴頭連忙揮手,趕郭嬤嬤與八珍走。
郭嬤嬤想起寧南侯府世子爺傅臣來,也是了然,雖有遲疑,可不退走又能怎樣?
八珍自然聽薑姒的話,直接便出來了。
她與郭嬤嬤站在外頭,屋裏母女倆似乎開始說體己話。
周氏還在打趣:“寧南侯傅家世子爺,可跟你是青梅竹馬,你們也玩得到一塊,再過個三年,你也該出閣,這一門親事卻是大夥兒都滿意的。”
寧南侯世子,姓傅,單諱臣,字如一,今年十六。因為薑傅兩家關係近,薑姒在年幼時便跟傅臣認識,並且二人關係很好,的確是青梅竹馬長大的,如今一個出落得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姿,一個豐神俊朗、公子無雙,自然是世人眼底的良配。
可如今這些話,在薑姒聽來,卻是字字剜心。
若他真對她有意,便不會有替身之事存在。
傅臣知情不知情,已然不要緊了,她的死也可能與他無關,可他最後的冷落,終究讓薑姒心寒。
有時候薑姒又在想,沒有替身的事在,興許兩個人真能舉案齊眉?
可也隻是想想罷了,還有近四年,薑姒慢慢籌劃也不遲。
“娘,女兒並非夢見什麽了,隻是想跟您談談。”
重生迴來,薑姒其實不擔心自己,她最擔心的還是她娘。
這一胎,上一世是沒了的,若今世保住,怕情勢要複雜得多,也兇險得多。
周氏把薑姒帶離京城,也是為了自保和保住薑姒。
她鬥不來,鬥不過,也似乎不想去鬥,性子本來懦弱,又是書香世家出身,雖讀些文雅東西,可記得最多的還是什麽女戒,要她跟府裏那幫人爭,哪裏又是容易事?
“如今娘有了身孕,莊子上風霜甚苦,在柳鎮都如此偏僻,更不說還要往下走。在外頭定是不能了,便是您願意,爹也不會同意的。您定要迴府去……”
周氏一想到這個,眼神便閃爍起來。
她今年也不過才過三十,可眼角細紋已經出來,這麽多年熬煎下來,人都老了。
府裏衛姨娘有老太太撐腰,鄭姨娘現在還有身孕,對她迴去定然不喜,更別說還有旁的姨娘在。
京城薑府是薑家三房,老爺薑源在京中任職,其餘兄弟則在各地,也算是大族。薑源現有四個姨娘,兩個庶出的兒子,原有五個姑娘,可二姑娘沒長大夭折了,如今隻餘四個,除薑姒外都是庶出。
可想而知,多年無子的周氏日子如何艱辛,幾乎是忍辱負重過來的。
驟然要她去麵對所有人嫉妒憎惡的目光,周氏哪裏不怕?
可怕又能怎樣?
薑姒輕歎了一聲,暖聲道:“娘,肚子裏定是個弟弟,即便是為了他,您也該醒了。”
是啊,該醒了。
過了先頭那一陣狂喜,現在留在周氏心底的便隻有一片平靜,乃至於絲絲心酸。
緊握女兒的手,她哽咽道:“你一個小姑娘,都想得比娘還多了,可見過的是什麽日子……”
“隻是想著往後日子能好過一些罷了。”薑姒想起前世周氏小產的事,對府裏那些個齷齪便越加憎惡,她溫聲安慰著周氏,又道,“待明日升福兒迴來,便知消息了,另一則,女兒瞧郭嬤嬤怕是有鬼,不過如今她已被我嚇住。餘者,迴了府裏咱們再作打算吧。”
周氏記在心裏,卻知道女兒已然真正懂事。
她摸了摸自己小腹,靠在引枕上,微微點了點頭:“你放心。”
今日說完了話,晚間便叫人上了吃食,薑姒服侍著周氏用了這才迴了自己房裏躺下。
她手腕上空蕩蕩的,竟覺有些不舒服。
前世飲下她三姐送來的鴆酒之前,她已將那鐲子摔了,如今她一迴來,便將鐲子送走,也許是什麽好兆頭呢?
念頭亂七八糟地轉著,這還是她重生迴來頭一日,早已經精疲力竭,終於沉沉睡去。
次日裏天剛亮,薑姒身邊也沒留人照看,隻把頭發在身後鬆鬆挽了個髻,換了一身淺黃色襦裙套著粉綠半臂,用八珍才端來的水淨過麵,便出了房門。
沒想到,才走出去,院子外麵便有馬蹄聲起,很快一聲馬嘶,接著便在別院門口停下了。
叩門聲起,薑姒打發八珍去問。
外頭道:“裏頭可是鴻臚寺少卿薑大人夫人?寧南侯知悉有故交在此,特命小人前來送上些禮物,聊表心意。”
薑姒已進了屋,周氏也已經起身,聽見寧南侯幾個字,便又笑了一迴,“請人進來吧。”
說是寧南侯派來的人,可來的分明是傅臣身邊的長隨趙百,奉著兩隻漆盒,後麵還有些新鮮時令瓜果,說是給周氏用。
不過,中有個小的紫檀木匣子,特叫遞給薑四姑娘。
小匣子精致,薑姒看著上麵鑲嵌的紅綠寶石,心情卻有些陰晴不定。輕輕翻開,隻露一條縫兒,她便瞧見那戴了前世今生的羊脂玉鐲子,這鐲子她昨日給了問道子,如今被傅臣送迴來,想必,事已成了。
她微微彎唇,剛想勾出個笑來,可眼神又轉眼陰鬱下去。
傅臣對她未必無心,可有心又能怎樣?
周氏看自己女兒低著頭,似乎帶著幾分嬌羞,隻略一笑,卻對趙百道:“寧南侯的心意我們領了,有事在外,待迴了京城再奉上迴禮,你隻管說我們很喜歡。”
“這些都是咱們侯爺和世子爺的心意,可沒想著要夫人您迴送個什麽,要知道您這樣客氣,迴頭侯爺世子都要叫小的打嘴巴子呢!隻要您跟四姑娘喜歡,小的這差事才算是辦妥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