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章嬤嬤便請全家人一塊行動。
頭半個時辰,江北去繡房裏轉一圈;江清月很快辨識出來。
問秋去過繡房後,恰好等了一個時辰。江清月再去屋裏也辨別出來,隻是稍微費了點功夫。
如此幾天試驗一番,江清月確定她辨別一個時辰屋內來過什麽人。如果地點轉換到外麵,就隻有兩柱香的功夫。若遇到大風天,時間會更短,而且準確率不高。
江梧桐、江北等都不知道江清月這個技能。眾人都憑著對江清月的信任,配合她完成的。
江清月擔心自己把實話說出去,會顯得她太過異類。她這個技藝知道人越少,越安全。給自己留點秘密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將來複仇,對手便永遠沒辦法摸清她的底細。
懷家和知府夫人折騰的親事,還亟待解決。江清月立馬叫章嬤嬤和江梧桐進屋商量正事。“懷府提親,來者不善。我們縱然有法子擋迴去,但青州這地兒是不能久留了。”
江梧桐有些驚詫,畢竟青州是他們呆了三年的地方。她們江家已然紮根在此,買了宅子安置了田地。這裏就是她們第二個家啊!雖心有不舍,但江梧桐還是支持二妹的決定。“現在就走麽?”
“不是現在,最多是半年,走是早晚的事兒。等大姐安穩的嫁出去,我們再搬。”江清月迴道。
江梧桐的婚期就在一個月後,她聽這話莫名的躁鬱,抓著江清月的手不放。
江清月調皮一笑,修長而白皙的食指輕輕地戳了下江梧桐的臉頰:“大姐安心,不管有沒有懷府這樁事,我們都要搬走的。當初本就沒打算在青州久留。章嬤嬤,這是家中的地契,暗中發賣,不得讓買主泄露信息,價錢上可以稍微讓步。”
章嬤嬤點頭應承。
江梧桐落淚,“二妹,若真搬走,你打算去哪兒?”
“京城。”江清月清晰地吐出這兩字。
江梧桐整個身軀一震,倆眼瞪得直直的,想起三年前他們在京城所遭受的淒慘境遇。三年了,仍曆曆在目。
“這是早決定好的事,隻不過如今定了具體時間罷了。先告知大姐一聲,至於江北那裏,他還年紀小,我會慢慢解釋給他聽。”江清月補充道。
江梧桐慢慢地消化掉這些信息,點了下頭。
章嬤嬤還在惦記懷府的親事,上火道:“懷府那邊二姑娘打算怎麽辦,若換做知府夫人保媒,怎由得人拒絕?”
“自古嫁娶講究父母之命。我沒有父母,親事便由自己做主。我若不願,誰敢阻攔?縱是知府夫人又如何,她又做不得我爹娘。”
越是麵對氣勢滔天的權貴,就越要把自己當人看。
青州知府算什麽,跟京城的理國公府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這會子她連個小小的知府夫人都怕,以後何談複仇?
江清月清楚記得,她前世被理國公府惡奴發賣的情景。那時她才堪堪十二歲,倆蒙古畜生竟妄圖對她行不恥之事。她為保清白,從馬車裏掙脫逃跑,墜崖身死。
恥辱,全然不會因重生而泯滅。
恨難消!
“二妹妹你這是怎麽了。”江梧桐掰開江清月的手,發現她的指甲已經扣進掌心的肉裏了。江梧桐心疼的流淚,“你看都出血了,你也不知道叫一聲疼。”
“大姐,我沒事。”江清月笑地自然,好像她真的不疼一樣。這些年,她已然學會用笑容掩蓋自己的傷痛了。真是個好辦法!
江梧桐狠狠地敲了下江清月的腦殼兒,“甭想糊弄我,你不疼才怪。”
江清月捂著額頭笑,眼眶不禁濕潤了,還是大姐了解她。她眨眨眼,俏皮的衝江梧桐吐了下舌頭。平定情緒後,她便將宋府千金的繡畫像包好,吩咐問秋送去。屋裏其它的繡架和花繃子都卸下,疊好,該交貨的交貨,該賣的賣。隻有一個繡架留著的,錦緞上繡著許多壽字,一看就知是哪家老爺過壽誕時要穿的衣服。
“隻剩下最後一個活了?”江梧桐問了一嘴,仔細看這衣服料子,驚訝的問江清月,“這是?”
“知府老爺四十壽辰的。”江清月迴道,“這恐怕是在青州接的最後一個活計。懷家繡坊那邊,昨兒個已經請辭了。”
“管事怎麽說?”
“許是聽到些風聲,還以為我要做三奶奶了,很客氣的畫了押,跟我結賬兩清了。”江清月笑著掏出契約,在大姐跟前晃了晃,故作輕鬆的歎道,“意外的順利啊。”
江梧桐被她哄笑了,勸道,“索性就歇著,左右這三年來咱們攢下來的錢還夠花。還有牛家給我的聘禮,你都拿去用,嫁妝我也不帶,你千萬別拒絕。”
江清月心底泛著暖意,笑著衝江梧桐搖頭,“牛大哥雖人不錯,但大姐還是要留些錢傍身的。若真受了欺負,也好雇車接我和三弟去幫你打架。”
江梧桐捂著肚子笑,求江清月別再說了……
傍晚,天色將暗,知府夫人突然派人來請江清月走一趟。
江梧桐和江北擔心預料的事要發生了,皆有些緊張。
江清月前衝他們姐弟二人點了下頭,便乘小轎前往。
青州知府付鬆鶴早等不及了,背著手在正廳內來迴徘徊。其妻鄭氏坐在那裏,看著老爺如此很鬧心,卻也不敢多言。
不多時,江清月到了。付鬆鶴一見她,笑嘻嘻樂了,若非突然想到自家妻子還在,他此刻真恨不得一頭撲上去。卻不是為女色,而是為一件急事。
“江姑娘你可算來,本官等得眉毛都快燒著了。”
鄭氏趕緊咳嗽兩聲,提醒丈夫注意知府老爺的形象。
付鬆鶴挺直腰板,尷尬的笑了笑。
江清月倒覺得這位知府大人的性子有趣的很,微微躬身,算是再次行禮了。
“想必你也知道晉陽王?晉陽王來咱們青州了。”
“是。”
“今年王爺剛滿十六歲的生辰時,聖上親提筆下旨冊封他為王。我大祁國最年輕冊封的王爺便是他!”付鬆鶴強調道。
鄭氏又咳了兩聲。
“是,大人。”江清月接著應承。
“聖上很疼他的幺弟淮南王,晉陽王又是淮南王唯一的兒子,自淮南王薨後,聖上更是百般疼愛他這位侄子。”
顯然,付鬆鶴又在闡述眾人皆知的事實。
鄭氏看不下去,打算再咳嗽兩聲示警。
付鬆鶴似有預料一般,立馬瞪向妻子表示不滿。鄭氏心裏有些氣,麵上卻沒表現,隻溫柔笑了笑。
“大人?”江清月淡淡的問一句。
付鬆鶴緊接著道:“晉陽王如今就在本官的府上。王爺遊曆時,盛裝貨物的船翻了,如今衣物缺失。王爺又……總歸就是要你做幾套衣裳給王爺。”付鬆鶴話說一半,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囉嗦,直接跳到了結尾。
“大人為何不找懷府的繡坊製作?民女手藝粗鄙,實不配給王爺繡製衣服。”
“你不必謙虛,誰不知近年來懷府上貢的刺繡品幾乎都出自你手。找懷府,本官不如直接找你省時。反正你早晚也是懷家的人,找你就跟找她們一樣了。”付鬆鶴笑嘻嘻道,說到最後一句時,他轉頭看眼妻子鄭氏。
鄭氏點頭附和,直接開門見山:“正是如此,我正真要恭喜江姑娘呢。我那好姐妹求我做媒,為他家的懷三爺牽紅線呢。”
若對象換做大戶人家,鄭氏表達肯定會委婉很多。但對江清月這樣卑賤身份的繡娘,鄭氏也沒什麽好客氣,直接說!八百年都難遇的好親事她會不同意?可真便宜她了!
☆、第4章
江清月一直保持著半頷首的姿態,鄭氏話一出口,她便眯起了眼睛。
鄭氏以為她害羞了,笑了笑,拉著江清月坐下,“多好的一樁姻緣,跟我說說你的生辰八字,合好了八字之後,他們懷府就三書六聘,娶你進門了。”
“民女身份低微,不敢高攀懷府。前兒個,民女早已迴絕了懷府的媒人,話說得很清楚。”江清月的聲音很輕,未免閑雜人聽見此話,就是為了顧及知府夫人的麵子。
鄭氏萬沒料到江清月會拒絕,臉色當即轉黑。她不爽的轉身,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眼神犀利,嘴上卻沒吭聲。
付鬆鶴發愣的看著自己妻子,緩了會兒思路,終於跟上了,“兩家結親本就是該兩情相願。既是江姑娘有苦衷,你也就罷了吧。”
“苦衷?嗬嗬。”鄭氏不滿地撇嘴笑了下。
妻子娘家地位高,素來有點脾氣。付鬆鶴見妻子此狀,心料她必然氣急了,假意咳了兩聲,也不大敢摻和這事兒了。他幹脆岔開話題,跟江清月商量給晉陽王繡製衣服的事兒。
鄭氏聞言,黑著臉起身,喊一聲“老爺!”
付鬆鶴看眼妻子,到嘴邊的話全咽了下去。
鄭氏早把目光移到了江清月身上:“我們小門小戶的,哪敢勞動江姑娘再此多待。來人,送客。”
江清月料知鄭氏不滿她拒婚,多留也無意義。她索性起身,向付鬆鶴夫婦行禮告辭了。
付鬆鶴話說半截,眼看著倆女人鬥氣成現在的局麵,也不知說什麽好。等人一走,他便跟鄭氏發牢騷。
鄭氏滿臉不屑的看著江清月離去的方向,“她?算個什麽。天下的繡女都死光了麽,老爺就非要用她繡花?換個人給晉陽王做衣裳也是一樣的,有什麽了不起。懷家繡坊裏的繡娘多得是!”
付鬆鶴還要說話,卻見妻子氣得兩頰通紅,有點喘。付鬆鶴考慮她舊疾未愈,才不想過多計較,打發她趕緊迴房。
鄭氏的一肚子火氣沒撒完,打發嬤嬤再去江家傳話:“老爺的衣裳也不用她做了,看著堵心。”鄭氏默了會兒,又吩咐下去,“放消息給各世家,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不得意這個繡娘!我倒看看以後她靠什麽吃飯,給她得意的。哼!”
江清月出了府衙大門不久,便得了府衙排擠她的消息。江清月沒說什麽,安靜的坐轎子迴家。
自此江家閉門謝客,不見任何外人。
鄭氏丟了麵子,見誰都不會客氣,對懷府大太太金氏更是如此:“原你早派媒人上門問過,人家死也不同意的。妹妹又托我去說,為的什麽,就為讓我出醜?”
“真真是冤枉,我哪敢兒啊。”金氏趕忙解釋當初王媒婆迴她的話,順便加油添醋,直接把自己撇幹淨,成了“不知情的人”。
鄭氏覺得這個王媒婆更可恨。明知親事不成,她卻不明說,含含糊糊的敷衍金氏,結果令她也丟了臉。
她要讓這個王媒婆跟江清月一樣,以後在青州再也混不下去!
金氏對付江清月的手段,同樣使在了王媒婆身上。
一樁親事,自家丟了臉不說,還差點把她的好姐妹給得罪了。金氏肚子裏甭提多窩火,她立即換管事來除去江清月在江家繡坊的繡娘身份,卻被告知對方早就請辭了。金氏還不甘心,就派人去江家找麻煩。
江家早做好了準備,大門緊閉,任你在門外如何鬧騰,裏頭的人就是無動於衷。
懷家被拒親也不是什麽長臉的事兒,不好鬧得動靜太大。
金氏一腳踢在了棉花上,根本不解氣,又無從撒氣。一夜之間舌頭竟起了兩個大水泡,話也說不清楚,發音有點大舌頭。
“牙麽一定要把挖煤坡和雞架幹出青州。”
下人們琢磨了小一炷香時間,才弄清楚大太太的話是:“你們一定要把王媒婆和江家趕出青州。”
王媒婆丟了名聲和生意,正覺得傷感。誰知她丈夫為討好知府和懷府,暴打休棄了她,連夜把她丟到了青州城外。
相比之下,江家顯得很泰然,應對法子就一種:無人出門。
由著懷家的人怎麽鬧騰,江家宅院就那麽靜靜的屹立在青州。
金氏對江家再討厭,也不能去殺人放火。懷家有一條很嚴厲的家規,沒德行的事兒都可以去做,但絕不能犯法。
懷三爺懷永自是不甘心,鬧了一陣,吵著要闖進門去拿人。金氏怕他做傻事,當即命人看住他,不許他離開江宅半步。
……
三月後初一,夜晚奇黑無比,青州城伸手不見五指。
江家宅院的後門悄悄駛進了兩輛普通的馬車。進院後,江清月和江北分別下了馬車。
原來那日江清月從府衙出來後,便在城門口與江梧桐等人匯合,驅車直奔沛縣。他們在當地買了個小宅子,臨時做了江梧桐的‘娘家’。
頭半個時辰,江北去繡房裏轉一圈;江清月很快辨識出來。
問秋去過繡房後,恰好等了一個時辰。江清月再去屋裏也辨別出來,隻是稍微費了點功夫。
如此幾天試驗一番,江清月確定她辨別一個時辰屋內來過什麽人。如果地點轉換到外麵,就隻有兩柱香的功夫。若遇到大風天,時間會更短,而且準確率不高。
江梧桐、江北等都不知道江清月這個技能。眾人都憑著對江清月的信任,配合她完成的。
江清月擔心自己把實話說出去,會顯得她太過異類。她這個技藝知道人越少,越安全。給自己留點秘密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將來複仇,對手便永遠沒辦法摸清她的底細。
懷家和知府夫人折騰的親事,還亟待解決。江清月立馬叫章嬤嬤和江梧桐進屋商量正事。“懷府提親,來者不善。我們縱然有法子擋迴去,但青州這地兒是不能久留了。”
江梧桐有些驚詫,畢竟青州是他們呆了三年的地方。她們江家已然紮根在此,買了宅子安置了田地。這裏就是她們第二個家啊!雖心有不舍,但江梧桐還是支持二妹的決定。“現在就走麽?”
“不是現在,最多是半年,走是早晚的事兒。等大姐安穩的嫁出去,我們再搬。”江清月迴道。
江梧桐的婚期就在一個月後,她聽這話莫名的躁鬱,抓著江清月的手不放。
江清月調皮一笑,修長而白皙的食指輕輕地戳了下江梧桐的臉頰:“大姐安心,不管有沒有懷府這樁事,我們都要搬走的。當初本就沒打算在青州久留。章嬤嬤,這是家中的地契,暗中發賣,不得讓買主泄露信息,價錢上可以稍微讓步。”
章嬤嬤點頭應承。
江梧桐落淚,“二妹,若真搬走,你打算去哪兒?”
“京城。”江清月清晰地吐出這兩字。
江梧桐整個身軀一震,倆眼瞪得直直的,想起三年前他們在京城所遭受的淒慘境遇。三年了,仍曆曆在目。
“這是早決定好的事,隻不過如今定了具體時間罷了。先告知大姐一聲,至於江北那裏,他還年紀小,我會慢慢解釋給他聽。”江清月補充道。
江梧桐慢慢地消化掉這些信息,點了下頭。
章嬤嬤還在惦記懷府的親事,上火道:“懷府那邊二姑娘打算怎麽辦,若換做知府夫人保媒,怎由得人拒絕?”
“自古嫁娶講究父母之命。我沒有父母,親事便由自己做主。我若不願,誰敢阻攔?縱是知府夫人又如何,她又做不得我爹娘。”
越是麵對氣勢滔天的權貴,就越要把自己當人看。
青州知府算什麽,跟京城的理國公府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這會子她連個小小的知府夫人都怕,以後何談複仇?
江清月清楚記得,她前世被理國公府惡奴發賣的情景。那時她才堪堪十二歲,倆蒙古畜生竟妄圖對她行不恥之事。她為保清白,從馬車裏掙脫逃跑,墜崖身死。
恥辱,全然不會因重生而泯滅。
恨難消!
“二妹妹你這是怎麽了。”江梧桐掰開江清月的手,發現她的指甲已經扣進掌心的肉裏了。江梧桐心疼的流淚,“你看都出血了,你也不知道叫一聲疼。”
“大姐,我沒事。”江清月笑地自然,好像她真的不疼一樣。這些年,她已然學會用笑容掩蓋自己的傷痛了。真是個好辦法!
江梧桐狠狠地敲了下江清月的腦殼兒,“甭想糊弄我,你不疼才怪。”
江清月捂著額頭笑,眼眶不禁濕潤了,還是大姐了解她。她眨眨眼,俏皮的衝江梧桐吐了下舌頭。平定情緒後,她便將宋府千金的繡畫像包好,吩咐問秋送去。屋裏其它的繡架和花繃子都卸下,疊好,該交貨的交貨,該賣的賣。隻有一個繡架留著的,錦緞上繡著許多壽字,一看就知是哪家老爺過壽誕時要穿的衣服。
“隻剩下最後一個活了?”江梧桐問了一嘴,仔細看這衣服料子,驚訝的問江清月,“這是?”
“知府老爺四十壽辰的。”江清月迴道,“這恐怕是在青州接的最後一個活計。懷家繡坊那邊,昨兒個已經請辭了。”
“管事怎麽說?”
“許是聽到些風聲,還以為我要做三奶奶了,很客氣的畫了押,跟我結賬兩清了。”江清月笑著掏出契約,在大姐跟前晃了晃,故作輕鬆的歎道,“意外的順利啊。”
江梧桐被她哄笑了,勸道,“索性就歇著,左右這三年來咱們攢下來的錢還夠花。還有牛家給我的聘禮,你都拿去用,嫁妝我也不帶,你千萬別拒絕。”
江清月心底泛著暖意,笑著衝江梧桐搖頭,“牛大哥雖人不錯,但大姐還是要留些錢傍身的。若真受了欺負,也好雇車接我和三弟去幫你打架。”
江梧桐捂著肚子笑,求江清月別再說了……
傍晚,天色將暗,知府夫人突然派人來請江清月走一趟。
江梧桐和江北擔心預料的事要發生了,皆有些緊張。
江清月前衝他們姐弟二人點了下頭,便乘小轎前往。
青州知府付鬆鶴早等不及了,背著手在正廳內來迴徘徊。其妻鄭氏坐在那裏,看著老爺如此很鬧心,卻也不敢多言。
不多時,江清月到了。付鬆鶴一見她,笑嘻嘻樂了,若非突然想到自家妻子還在,他此刻真恨不得一頭撲上去。卻不是為女色,而是為一件急事。
“江姑娘你可算來,本官等得眉毛都快燒著了。”
鄭氏趕緊咳嗽兩聲,提醒丈夫注意知府老爺的形象。
付鬆鶴挺直腰板,尷尬的笑了笑。
江清月倒覺得這位知府大人的性子有趣的很,微微躬身,算是再次行禮了。
“想必你也知道晉陽王?晉陽王來咱們青州了。”
“是。”
“今年王爺剛滿十六歲的生辰時,聖上親提筆下旨冊封他為王。我大祁國最年輕冊封的王爺便是他!”付鬆鶴強調道。
鄭氏又咳了兩聲。
“是,大人。”江清月接著應承。
“聖上很疼他的幺弟淮南王,晉陽王又是淮南王唯一的兒子,自淮南王薨後,聖上更是百般疼愛他這位侄子。”
顯然,付鬆鶴又在闡述眾人皆知的事實。
鄭氏看不下去,打算再咳嗽兩聲示警。
付鬆鶴似有預料一般,立馬瞪向妻子表示不滿。鄭氏心裏有些氣,麵上卻沒表現,隻溫柔笑了笑。
“大人?”江清月淡淡的問一句。
付鬆鶴緊接著道:“晉陽王如今就在本官的府上。王爺遊曆時,盛裝貨物的船翻了,如今衣物缺失。王爺又……總歸就是要你做幾套衣裳給王爺。”付鬆鶴話說一半,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囉嗦,直接跳到了結尾。
“大人為何不找懷府的繡坊製作?民女手藝粗鄙,實不配給王爺繡製衣服。”
“你不必謙虛,誰不知近年來懷府上貢的刺繡品幾乎都出自你手。找懷府,本官不如直接找你省時。反正你早晚也是懷家的人,找你就跟找她們一樣了。”付鬆鶴笑嘻嘻道,說到最後一句時,他轉頭看眼妻子鄭氏。
鄭氏點頭附和,直接開門見山:“正是如此,我正真要恭喜江姑娘呢。我那好姐妹求我做媒,為他家的懷三爺牽紅線呢。”
若對象換做大戶人家,鄭氏表達肯定會委婉很多。但對江清月這樣卑賤身份的繡娘,鄭氏也沒什麽好客氣,直接說!八百年都難遇的好親事她會不同意?可真便宜她了!
☆、第4章
江清月一直保持著半頷首的姿態,鄭氏話一出口,她便眯起了眼睛。
鄭氏以為她害羞了,笑了笑,拉著江清月坐下,“多好的一樁姻緣,跟我說說你的生辰八字,合好了八字之後,他們懷府就三書六聘,娶你進門了。”
“民女身份低微,不敢高攀懷府。前兒個,民女早已迴絕了懷府的媒人,話說得很清楚。”江清月的聲音很輕,未免閑雜人聽見此話,就是為了顧及知府夫人的麵子。
鄭氏萬沒料到江清月會拒絕,臉色當即轉黑。她不爽的轉身,一屁股坐在凳子上,眼神犀利,嘴上卻沒吭聲。
付鬆鶴發愣的看著自己妻子,緩了會兒思路,終於跟上了,“兩家結親本就是該兩情相願。既是江姑娘有苦衷,你也就罷了吧。”
“苦衷?嗬嗬。”鄭氏不滿地撇嘴笑了下。
妻子娘家地位高,素來有點脾氣。付鬆鶴見妻子此狀,心料她必然氣急了,假意咳了兩聲,也不大敢摻和這事兒了。他幹脆岔開話題,跟江清月商量給晉陽王繡製衣服的事兒。
鄭氏聞言,黑著臉起身,喊一聲“老爺!”
付鬆鶴看眼妻子,到嘴邊的話全咽了下去。
鄭氏早把目光移到了江清月身上:“我們小門小戶的,哪敢勞動江姑娘再此多待。來人,送客。”
江清月料知鄭氏不滿她拒婚,多留也無意義。她索性起身,向付鬆鶴夫婦行禮告辭了。
付鬆鶴話說半截,眼看著倆女人鬥氣成現在的局麵,也不知說什麽好。等人一走,他便跟鄭氏發牢騷。
鄭氏滿臉不屑的看著江清月離去的方向,“她?算個什麽。天下的繡女都死光了麽,老爺就非要用她繡花?換個人給晉陽王做衣裳也是一樣的,有什麽了不起。懷家繡坊裏的繡娘多得是!”
付鬆鶴還要說話,卻見妻子氣得兩頰通紅,有點喘。付鬆鶴考慮她舊疾未愈,才不想過多計較,打發她趕緊迴房。
鄭氏的一肚子火氣沒撒完,打發嬤嬤再去江家傳話:“老爺的衣裳也不用她做了,看著堵心。”鄭氏默了會兒,又吩咐下去,“放消息給各世家,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不得意這個繡娘!我倒看看以後她靠什麽吃飯,給她得意的。哼!”
江清月出了府衙大門不久,便得了府衙排擠她的消息。江清月沒說什麽,安靜的坐轎子迴家。
自此江家閉門謝客,不見任何外人。
鄭氏丟了麵子,見誰都不會客氣,對懷府大太太金氏更是如此:“原你早派媒人上門問過,人家死也不同意的。妹妹又托我去說,為的什麽,就為讓我出醜?”
“真真是冤枉,我哪敢兒啊。”金氏趕忙解釋當初王媒婆迴她的話,順便加油添醋,直接把自己撇幹淨,成了“不知情的人”。
鄭氏覺得這個王媒婆更可恨。明知親事不成,她卻不明說,含含糊糊的敷衍金氏,結果令她也丟了臉。
她要讓這個王媒婆跟江清月一樣,以後在青州再也混不下去!
金氏對付江清月的手段,同樣使在了王媒婆身上。
一樁親事,自家丟了臉不說,還差點把她的好姐妹給得罪了。金氏肚子裏甭提多窩火,她立即換管事來除去江清月在江家繡坊的繡娘身份,卻被告知對方早就請辭了。金氏還不甘心,就派人去江家找麻煩。
江家早做好了準備,大門緊閉,任你在門外如何鬧騰,裏頭的人就是無動於衷。
懷家被拒親也不是什麽長臉的事兒,不好鬧得動靜太大。
金氏一腳踢在了棉花上,根本不解氣,又無從撒氣。一夜之間舌頭竟起了兩個大水泡,話也說不清楚,發音有點大舌頭。
“牙麽一定要把挖煤坡和雞架幹出青州。”
下人們琢磨了小一炷香時間,才弄清楚大太太的話是:“你們一定要把王媒婆和江家趕出青州。”
王媒婆丟了名聲和生意,正覺得傷感。誰知她丈夫為討好知府和懷府,暴打休棄了她,連夜把她丟到了青州城外。
相比之下,江家顯得很泰然,應對法子就一種:無人出門。
由著懷家的人怎麽鬧騰,江家宅院就那麽靜靜的屹立在青州。
金氏對江家再討厭,也不能去殺人放火。懷家有一條很嚴厲的家規,沒德行的事兒都可以去做,但絕不能犯法。
懷三爺懷永自是不甘心,鬧了一陣,吵著要闖進門去拿人。金氏怕他做傻事,當即命人看住他,不許他離開江宅半步。
……
三月後初一,夜晚奇黑無比,青州城伸手不見五指。
江家宅院的後門悄悄駛進了兩輛普通的馬車。進院後,江清月和江北分別下了馬車。
原來那日江清月從府衙出來後,便在城門口與江梧桐等人匯合,驅車直奔沛縣。他們在當地買了個小宅子,臨時做了江梧桐的‘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