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男裝!陸靜淑瞪大眼睛,看看衣服,又看看陳皎寧。
“哎,咱們就穿著這身衣服去逛,實在太顯眼,沒有趣味兒。”陳皎寧指指自己,又指指陸靜淑,笑著說道。
陸靜淑聞言低頭打量了一下自己,桃紅色繡纏枝梅雲緞小襖,湖藍馬麵裙,再看看陳皎寧的大紅披風鵝黃裙,就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笑著應了。
“我就知道你不是那些扭扭捏捏小裏小氣的!”陳皎寧十分高興,揚聲叫了她的丫鬟采蓮進來,幫她們兩個換好男裝,又重新梳了頭,戴上軟翅紗巾,將繡鞋換作靴子,才一起下車。
☆、第29章 冤家路窄
陳皎寧不願叫從人跟著,陸家的下人卻不放心,巧慧看見陸靜淑換了男裝下車,已經是驚得三魂七魄沒了一半,怎麽還肯放任陸靜淑跟陳皎寧兩人去逛?
最後陳皎寧也隻得妥協,叫采蓮跟巧慧也換了男裝跟著,把其餘從人打發去了八珍樓候著,才能跟陸靜淑去西市街上逛。
“巧慧姐姐,你別總瞧著自己,沒什麽的,像我這樣,昂首挺胸,不看別人也不看自己,隻瞧著主子。跟著主子走,不用理會別人就好了。”
陸靜淑聽著采蓮教巧慧的話,忍不住跟陳皎寧笑道:“看來你身邊人都習慣了穿男裝。”
“我就喜歡這樣出門,她們自然都習慣了。”陳皎寧側頭看著陸靜淑,“可惜你生得太過秀麗,雖是穿著男裝,還是一般嬌美,不須刻意留意都能瞧得出來,下迴還是直接穿女裝吧。”
陸靜淑聽了又低頭看自己的裝束,月白銀絲暗紋團花道袍穿在她身上,顯得有些空曠,腰間雖用絛環束了起來,還是看得出不合身,兩個袖子長長垂著,特別像戲服。
“難道不是因為這衣裳不合身?”陸靜淑舉舉自己的袖子。
陳皎寧看著陸靜淑費力的想把手從長袖子裏伸出來,笑的腰都彎了,“確實也有些不合身,我還叫她們改小了呢,沒料到你比我嬌小這麽許多,下次一定送你一套合身的。”
陸靜淑在巧慧的幫助下總算把手從袖子裏解救出來,聽了陳皎寧的話隻說:“這可是你說的,我記住了啊!”
“我說的,迴去我就叫人做,你等著吧!”陳皎寧嘻嘻哈哈的拉著陸靜淑的手,徑自進了一間洋貨鋪子,“走,去看看有沒有什麽新鮮玩意!”
柳歆誠在街口翻身下馬,恍惚間,好像看見陸家二姑娘穿了一身男裝在前麵,他下馬就往前麵疾走了一段,卻再沒找見人影,正疑惑間,表兄郝羅博追了過來。
“誠哥兒,看見什麽了?跑得這麽快?”
柳歆誠迴過頭,答道:“沒什麽,眼花,看錯了。”
郝羅博往四周看了看,也沒看見什麽,就點頭說道:“那咱們走吧,還得去八珍樓安排一番。”
柳歆誠點頭:“走吧。”應該不是陸二姑娘,她再任性妄為,應該也不會穿了男裝大搖大擺的上街。柳歆誠隻當自己眼花,跟著郝羅博去了八珍樓。
陸靜淑還不知道已被認識的人瞧見,她正瞠目結舌的看著陳皎寧大肆采購:“這個香粉要五盒,那個胭脂也是五盒,這寶船隻剩一個麽?可惜,那把那個雙層帆船也給我裝上吧……”
“呃,你這是要買迴去再賣麽?”陸靜淑忍不住問道。
陳皎寧驚詫的搖頭:“當然不是,這是要送人的!雖然這些東都也盡有賣的,可我迴一次長安,再要迴去的時候,也不好空手。”
“你要迴東都了麽?”
陳皎寧擺擺手:“迴去不著急,我爹氣還沒消呢,我先把東西送迴去,等母親和哥哥勸勸爹爹,到臘月裏我再迴去就行了。”
“……,怎麽你是因為惹了令尊生氣,才迴長安的?”
陳皎寧忙著叫人把東西列好單子,囑咐他們送到曹國公府去給管家收,才與陸靜淑攜手出去,答道:“嘿嘿,我也不是有意惹他生氣,你不知道,他這些年年紀越來越大,脾氣也越來越漲,嘖嘖。”
陸靜淑聽出陳皎寧不太想聊這個,再者這是陳家的家事,她跟陳皎寧還不熟識,也就沒有就此多說,隻借故扯開話題,與她又一同去了一間書畫鋪子閑逛。
如今天氣還不甚冷,天又晴好,出來街市上閑逛的人也多,她們兩個轉了一會兒,覺得街上越來越擁擠,兩人也有些口渴了,就迴頭去了八珍樓。
陳皎寧早已在八珍樓定好了雅室,加上還打發了人先過來,所以兩人一到,就有備好的茶水喝。陸靜淑一路走的口渴,難免多喝了兩杯茶,很快就覺內急,她與陳皎寧打了招唿,叫人引路去了廁室。
從廁室出來後,引路的采蓮和巧慧陪著她往迴走。采蓮是個口齒伶俐的丫頭,似乎常跟著陳皎寧出來,對這八珍樓也很熟悉,一路上給陸靜淑講了許多八珍樓裏發生的趣事。
一路走一路說笑,眼看著再轉一個彎就到她們定好的雅室,冷不防轉角處的一間雅室門被從內打開,一個錦衣少年從裏麵走出來,正與陸靜淑迎麵對上。
“咦,真的是你?”柳歆誠蹙眉打量陸靜淑,“你是和誰出來的?”
陸靜淑心裏暗念冤家路窄,怎麽會在這遇見柳歆誠?
這個少年似乎早就對自己頗有成見,眼下看著自己的眼神也充滿了審視和責備,責備?真是奇了,他憑什麽?還有這說話語氣,他以為他是誰啊?新仇舊恨湧上心頭,陸靜淑念著柳太太的情分,才勉強跟他打了個招唿:“柳公子,這麽巧。”
柳歆誠看她打完招唿就要繞開自己向前走,當下有些不悅的說道:“是很巧,若不是迎麵碰上,我還以為這是誰要上台唱戲呢!你穿成這樣出門,陸太太知道麽?”
“……”這孩子年紀輕輕的,說話怎麽這麽討厭!陸靜淑步伐堅定的繞開他往前走,心想著不跟中學生一般見識,隻不答他的話。
誰知她這副無視的態度,倒讓柳歆誠更加不高興了,“你要是再不答話,我現在就打發人去陸家問去!”
巧慧慌的一伸手拉住了陸靜淑的胳膊,陸靜淑隻得停住腳,迴頭看著柳歆誠問:“柳公子,我自問你我連點頭之交也算不上,我今日穿成什麽樣出門,到底與你何幹?”
柳歆誠被她這句話噎了一下,反倒冷笑起來:“你現在倒想起問這話了,當日你拉著我母親叫姨母,博她憐惜的時候,怎麽沒說‘與你何幹’?”
又來了,這個家夥又開嘲諷,說她有意攀附博同情了,陸靜淑正要反唇相譏,身後忽然有人叫:“陸姑娘?”她聞聲迴頭,見是陳皎寧與采蓮一同走了過來,想是采蓮見她跟柳歆誠起了爭執,才悄悄迴去叫了陳皎寧。
“這是怎麽了?”陳皎寧問道。
還沒等陸靜淑答話,柳歆誠先冷笑迴了一句:“無事,是我多事,原來陸姑娘是在此有約。”他與陳皎寧之間還隔著陸靜淑,所以並沒看清陳皎寧的樣子,但看身量,似乎就是那日在東市街上看到和陸靜淑糾纏的人,他自覺找到了答案,也不願再跟陸靜淑多說,扭頭就走了。
陸靜淑看他那一副“我懂了”的神情,就知道他一定是誤會了什麽,可這小子的態度實在讓人窩火,她也不能大庭廣眾之下追上去解釋,當下就拉著陳皎寧的手迴了自己的雅室,先跟她解釋。
“其實沒什麽,那人家裏和我家裏有些親戚,他見我穿男裝在外麵,嫌不合體統。”
陳皎寧瞪大眼:“關他什麽事?他是你哥哥啊,還是你未來夫君啊?”
陸靜淑失笑,搖頭:“都不是。別提他了,我餓了,什麽時候吃飯?”
“啊,我這就叫他們上菜。”陳皎寧也沒追問,叫采蓮出去吩咐上菜,就談起了別的話題。
陸靜淑把這事放在一邊,隻與陳皎寧說笑品菜,好好玩了一日,才換迴女裝,迴了陸府。
☆、第30章 出府養病
巧慧最近有些心事重重,她覺得自家小姐實在是改變了太多,變得都不像是自家小姐了。
最開始看她敢開口教訓三姑娘的時候,巧慧還很高興,覺得二姑娘總算是拿出了做姐姐的風範,為太太和她自己爭口氣;後來又看著姑娘越來越硬氣,能在老太太和老爺麵前分說,還能勸著太太萬事想開,巧慧就和王媽媽她們一樣欣喜不已,想著姑娘開竅了,長大了,知道維護太太和自己的利益了,真是大好事。
可是越到後來,她就越有些怕二姑娘了。關掉綢緞鋪子另開食肆這麽大的事,換做以前的二姑娘,那是絕不可能敢做、也絕想不到去做的;還有捉青蓮的事,依巧慧想,捉出來就趕出去也就到頭了,誰知道二姑娘還能策反了青蓮,故意給劉姨娘送一些消息去,把府裏攪的天翻地覆呢?
不過以前那些,比起姑娘居然敢穿了男裝上街、還和柳公子吵架這件事來說,又都算不得什麽了。巧慧真的有些懷疑,這還是他們家文靜膽小的二姑娘嗎?
“你怎麽了?可是有事?”陸靜淑察覺到巧慧幾次欲言又止,幹脆開口問她。
巧慧放下手裏的繡活,終於鼓起勇氣問:“姑娘,若是柳公子迴去告訴了柳太太,可怎麽好?”
陸靜淑笑道:“我當什麽事呢。這有什麽好怕的?先不說他會不會告訴柳太太,就算是他告訴了,難道柳太太還會來我們家教訓我不成?我們兩家本不是正經的親戚,你有急事求著人家,人家還未必肯管咱們呢,何況今日這種小事?”
她會想跟柳太太打好關係,也不是想柳太太同情她們母女,為她們做什麽,隻是希望柳太太念著舊情,在可能會出現的生死關頭上,拉她們母女一把罷了。至於其他的,求人不如求己,陸家的事,終歸還是要自己來擺平。
陸靜淑看巧慧好像還有些忐忑,就又加了一句:“你不用擔心了,那日我和陳姑娘出去是府裏都知道的,穿個男裝,也不過是新鮮好玩,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便是柳太太當真問起,也不是不能解釋。我又不會嫁到柳家去,也不用在她麵前做什麽白璧無瑕狀。”
“是,奴婢明白了。”巧慧低低應了一聲,心裏卻又忍不住想:這真的是自家二姑娘會說出來的話麽?
陸靜淑並沒有多少時間來關注貼身丫鬟的情緒,她要關注包子鋪的生意情況,要跟著方氏管家,兼與張氏鬥智鬥勇,還要盯著劉姨娘有沒有“複出”搗亂的跡象,甚至還要關心渣爹陸文義每天晚上睡了誰,實在是忙的不得了。
時間轉眼到了十月,一陣北風刮過,城裏下起了雪,府裏匆忙燃起炭盆,上上下下的人也都換了冬裝。方氏身體弱,一時扛不住這驟冷的天氣,雪一停就染了風寒病倒了。
“病的真是時候!眼看著快冬至過年,她一病,光躲懶了!”陸老太太一聽說方氏病了,臉立刻放了下來,話也說得不客氣。
張氏適時接口:“別的倒好說,娘的壽辰就在眼前,本來和大嫂說好了,這兩日就要派帖子了,她這一病……”
陸老太太哼了一聲:“她病了,我還過什麽生日?請了一眾客人來,她在養病,人家是來赴宴呢,還是來探病?”
張氏瞧了陸靜淑一眼,沒做聲。
“祖母,大夫說,這時節天冷,人人易感風寒,母親病了,倒恐過了旁人。您還有半月就要做壽,母親說不想誤了您的壽辰,自請出府去陪嫁莊子上養病,等病好了就迴來操持壽宴、給您拜壽,您看可好?”陸靜淑心平氣和、語調恭順,看著陸老太太的目光也非常誠懇。
陸老太太被這目光看的,一時心頭閃過一點慚愧,不過很快又被擔心掩過了,萬一真的讓家裏人都染了風寒,那自己還怎麽做生日?一輩子的媳婦熬成婆,年輕時候那點盼望,不就是能做到今日這樣的老封君麽?反正方家也迴了原籍種地了,她下了決心,就改了溫柔聲調哄了陸靜淑幾句。
“……等大夫來看了再說,若是三兩日就好了呢,也不必折騰。”
陸靜淑心裏好笑,這言外之意,要是七八天好不了,就挪出去唄?她心裏腹誹,麵上還是一派感激老太太慈愛的神色。
去莊子上養病的主意,是她想出來的。莊子上雖然沒有府裏住得好,但起碼沒人冷言冷語的來添堵,也沒有陸文義來迴折騰。當然,另外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劉姨娘這些日子精神好了許多,已經有些針對桃兒杏兒的小動作,這時候出去莊子上住,正好躲開這一輪風暴,免得沾一身腥。
她從陸老太太那裏迴去以後,就讓人收拾東西,又打發人去莊子裏預先準備。王媽媽李媽媽和幾個丫鬟都很憤慨,對此事十分不理解,陸靜淑留下兩個媽媽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咱們多出銀子,把大夫帶到莊子上去,隻要把娘的病治好了,別的都是末節。”
“可莊子上的屋子不比府裏,萬一住不慣,連您也病了可怎麽好?”兩個媽媽還是不放心。
陸靜淑一手拉住一個,笑道:“所以才要先去收拾,老太太的意思,等明天大夫來看過了再說,咱們還有時間準備,王媽媽您今日就帶著人過去收拾。至於要用的東西,我會跟老太太要,她心裏有愧,必定要什麽給什麽,放心,我保管讓娘住的比在府裏還舒服!”
等王媽媽走了,又囑咐李媽媽:“我們去莊子上,府裏不能沒人,就勞煩媽媽在家看著了。尤其是那邊,”她指了指後院,“您隻看著她們鬧就是,約束好院子裏的人,千萬別沾上。有什麽事,及時派人到莊子上告知娘和我。”
“老奴明白。”李媽媽跟陸靜淑又商量了留守的和帶去的人選,然後才出去安排。
陸靜淑安排好了這一切,自己進去見方氏。
方氏剛從昏睡中醒來,她頭有些痛,喉嚨裏也燒得慌,精神並不大好,陸靜淑親自喂她喝了些水,並沒有提起陸老太太那裏說的話,隻守著她,看著她再次睡去。
第二日大夫來看,自然不會保證說病兩三天就好,於是陸老太太跟陸文義打了招唿,叫人準備馬車,送方氏和陸靜淑去城外的莊子上。
臨走之前還有個小插曲,張氏來迴報說要帶的東西都裝了車,聽說陸靜淑要跟著去侍疾,連誇了幾聲“這孩子真孝順”,然後說:“怎麽秀姐兒不去?”
陸老太太本要叫人去尋陸靜秀,陸文義卻直接攔下了,說陸靜秀身子也不太舒服,就不讓她去了。
陸靜淑暗自冷笑,並不多言,登車陪著方氏去了。陸文義把她們送到了莊子上,自己卻並沒停留,直接帶著人就走了。
方氏一直昏昏沉沉,並沒察覺,下人們卻都有些消沉。陸靜淑也不提這個,隻指揮著下人安頓好方氏,又裏外看過,見王媽媽已經把屋子收拾的很齊整,很是滿意,誇了她好幾句。
“幸虧夏日裏修整過房子,不然這裏哪能讓太太和姑娘住?”王媽媽歎了一句。
這莊子並不大,隻是在幾處田邊建的四合院,正房坐北朝南有三間,兩邊各有三間廂房,前麵還有一排倒座,倒座與後麵廂房之間砌了一堵牆,牆中間留門,也算是有個二門。
房子是早就蓋好的老房子,隻因當初是用磚造的,還比較結實,今年也修整過,所以屋子裏很暖和,加上王媽媽提前來收拾了,又熏了香,整體看起來比陸靜淑預想的要好一些。
莊子上管事的是王媽媽的兒子王保國和他妻子,另外還有一家子下人住在這,姓吳,也是方氏的陪房,先前從方氏身邊打發出來的紫萱就配給了吳家的小兒子。
早先也沒想過方氏還會來住,他們就各自分了屋子住了,這次臨時說了方氏要來養病,王保國夫妻倆就忙忙把東西搬到了倒座裏,吳家的人也跟著都搬了進去,把正房和廂房空了出來。
王媽媽跟陸靜淑商量:“老爺也沒留幾個小廝下來,看來隻能還叫保國帶著人看緊門戶。”
“正該如此,不過他們那些人倒座裏住的開麽?”
王媽媽迴道:“這個姑娘不用擔憂,吳家在前麵村裏有親眷,已經打發了兒子和媳婦去親戚家裏住了。”
陸靜淑點頭:“那就好,媽媽看著安排吧。”
“是。”王媽媽應了要走,還沒等出門,又迴來問,“姑娘不是說要帶著大夫來?”怎麽沒見著人?
陸靜淑迴道:“大夫說這藥要吃兩日,兩日後再去請他就行。”她自己現在醫理藥理都學了,這種尋常感冒其實沒啥擔心的,當初那麽說,也不過是為了叫兩個老媽媽安心。
王媽媽不知就裏,看陸靜淑很淡定的模樣,也跟著放了心,出去安排瑣事了。
“哎,咱們就穿著這身衣服去逛,實在太顯眼,沒有趣味兒。”陳皎寧指指自己,又指指陸靜淑,笑著說道。
陸靜淑聞言低頭打量了一下自己,桃紅色繡纏枝梅雲緞小襖,湖藍馬麵裙,再看看陳皎寧的大紅披風鵝黃裙,就覺得她說的很有道理,笑著應了。
“我就知道你不是那些扭扭捏捏小裏小氣的!”陳皎寧十分高興,揚聲叫了她的丫鬟采蓮進來,幫她們兩個換好男裝,又重新梳了頭,戴上軟翅紗巾,將繡鞋換作靴子,才一起下車。
☆、第29章 冤家路窄
陳皎寧不願叫從人跟著,陸家的下人卻不放心,巧慧看見陸靜淑換了男裝下車,已經是驚得三魂七魄沒了一半,怎麽還肯放任陸靜淑跟陳皎寧兩人去逛?
最後陳皎寧也隻得妥協,叫采蓮跟巧慧也換了男裝跟著,把其餘從人打發去了八珍樓候著,才能跟陸靜淑去西市街上逛。
“巧慧姐姐,你別總瞧著自己,沒什麽的,像我這樣,昂首挺胸,不看別人也不看自己,隻瞧著主子。跟著主子走,不用理會別人就好了。”
陸靜淑聽著采蓮教巧慧的話,忍不住跟陳皎寧笑道:“看來你身邊人都習慣了穿男裝。”
“我就喜歡這樣出門,她們自然都習慣了。”陳皎寧側頭看著陸靜淑,“可惜你生得太過秀麗,雖是穿著男裝,還是一般嬌美,不須刻意留意都能瞧得出來,下迴還是直接穿女裝吧。”
陸靜淑聽了又低頭看自己的裝束,月白銀絲暗紋團花道袍穿在她身上,顯得有些空曠,腰間雖用絛環束了起來,還是看得出不合身,兩個袖子長長垂著,特別像戲服。
“難道不是因為這衣裳不合身?”陸靜淑舉舉自己的袖子。
陳皎寧看著陸靜淑費力的想把手從長袖子裏伸出來,笑的腰都彎了,“確實也有些不合身,我還叫她們改小了呢,沒料到你比我嬌小這麽許多,下次一定送你一套合身的。”
陸靜淑在巧慧的幫助下總算把手從袖子裏解救出來,聽了陳皎寧的話隻說:“這可是你說的,我記住了啊!”
“我說的,迴去我就叫人做,你等著吧!”陳皎寧嘻嘻哈哈的拉著陸靜淑的手,徑自進了一間洋貨鋪子,“走,去看看有沒有什麽新鮮玩意!”
柳歆誠在街口翻身下馬,恍惚間,好像看見陸家二姑娘穿了一身男裝在前麵,他下馬就往前麵疾走了一段,卻再沒找見人影,正疑惑間,表兄郝羅博追了過來。
“誠哥兒,看見什麽了?跑得這麽快?”
柳歆誠迴過頭,答道:“沒什麽,眼花,看錯了。”
郝羅博往四周看了看,也沒看見什麽,就點頭說道:“那咱們走吧,還得去八珍樓安排一番。”
柳歆誠點頭:“走吧。”應該不是陸二姑娘,她再任性妄為,應該也不會穿了男裝大搖大擺的上街。柳歆誠隻當自己眼花,跟著郝羅博去了八珍樓。
陸靜淑還不知道已被認識的人瞧見,她正瞠目結舌的看著陳皎寧大肆采購:“這個香粉要五盒,那個胭脂也是五盒,這寶船隻剩一個麽?可惜,那把那個雙層帆船也給我裝上吧……”
“呃,你這是要買迴去再賣麽?”陸靜淑忍不住問道。
陳皎寧驚詫的搖頭:“當然不是,這是要送人的!雖然這些東都也盡有賣的,可我迴一次長安,再要迴去的時候,也不好空手。”
“你要迴東都了麽?”
陳皎寧擺擺手:“迴去不著急,我爹氣還沒消呢,我先把東西送迴去,等母親和哥哥勸勸爹爹,到臘月裏我再迴去就行了。”
“……,怎麽你是因為惹了令尊生氣,才迴長安的?”
陳皎寧忙著叫人把東西列好單子,囑咐他們送到曹國公府去給管家收,才與陸靜淑攜手出去,答道:“嘿嘿,我也不是有意惹他生氣,你不知道,他這些年年紀越來越大,脾氣也越來越漲,嘖嘖。”
陸靜淑聽出陳皎寧不太想聊這個,再者這是陳家的家事,她跟陳皎寧還不熟識,也就沒有就此多說,隻借故扯開話題,與她又一同去了一間書畫鋪子閑逛。
如今天氣還不甚冷,天又晴好,出來街市上閑逛的人也多,她們兩個轉了一會兒,覺得街上越來越擁擠,兩人也有些口渴了,就迴頭去了八珍樓。
陳皎寧早已在八珍樓定好了雅室,加上還打發了人先過來,所以兩人一到,就有備好的茶水喝。陸靜淑一路走的口渴,難免多喝了兩杯茶,很快就覺內急,她與陳皎寧打了招唿,叫人引路去了廁室。
從廁室出來後,引路的采蓮和巧慧陪著她往迴走。采蓮是個口齒伶俐的丫頭,似乎常跟著陳皎寧出來,對這八珍樓也很熟悉,一路上給陸靜淑講了許多八珍樓裏發生的趣事。
一路走一路說笑,眼看著再轉一個彎就到她們定好的雅室,冷不防轉角處的一間雅室門被從內打開,一個錦衣少年從裏麵走出來,正與陸靜淑迎麵對上。
“咦,真的是你?”柳歆誠蹙眉打量陸靜淑,“你是和誰出來的?”
陸靜淑心裏暗念冤家路窄,怎麽會在這遇見柳歆誠?
這個少年似乎早就對自己頗有成見,眼下看著自己的眼神也充滿了審視和責備,責備?真是奇了,他憑什麽?還有這說話語氣,他以為他是誰啊?新仇舊恨湧上心頭,陸靜淑念著柳太太的情分,才勉強跟他打了個招唿:“柳公子,這麽巧。”
柳歆誠看她打完招唿就要繞開自己向前走,當下有些不悅的說道:“是很巧,若不是迎麵碰上,我還以為這是誰要上台唱戲呢!你穿成這樣出門,陸太太知道麽?”
“……”這孩子年紀輕輕的,說話怎麽這麽討厭!陸靜淑步伐堅定的繞開他往前走,心想著不跟中學生一般見識,隻不答他的話。
誰知她這副無視的態度,倒讓柳歆誠更加不高興了,“你要是再不答話,我現在就打發人去陸家問去!”
巧慧慌的一伸手拉住了陸靜淑的胳膊,陸靜淑隻得停住腳,迴頭看著柳歆誠問:“柳公子,我自問你我連點頭之交也算不上,我今日穿成什麽樣出門,到底與你何幹?”
柳歆誠被她這句話噎了一下,反倒冷笑起來:“你現在倒想起問這話了,當日你拉著我母親叫姨母,博她憐惜的時候,怎麽沒說‘與你何幹’?”
又來了,這個家夥又開嘲諷,說她有意攀附博同情了,陸靜淑正要反唇相譏,身後忽然有人叫:“陸姑娘?”她聞聲迴頭,見是陳皎寧與采蓮一同走了過來,想是采蓮見她跟柳歆誠起了爭執,才悄悄迴去叫了陳皎寧。
“這是怎麽了?”陳皎寧問道。
還沒等陸靜淑答話,柳歆誠先冷笑迴了一句:“無事,是我多事,原來陸姑娘是在此有約。”他與陳皎寧之間還隔著陸靜淑,所以並沒看清陳皎寧的樣子,但看身量,似乎就是那日在東市街上看到和陸靜淑糾纏的人,他自覺找到了答案,也不願再跟陸靜淑多說,扭頭就走了。
陸靜淑看他那一副“我懂了”的神情,就知道他一定是誤會了什麽,可這小子的態度實在讓人窩火,她也不能大庭廣眾之下追上去解釋,當下就拉著陳皎寧的手迴了自己的雅室,先跟她解釋。
“其實沒什麽,那人家裏和我家裏有些親戚,他見我穿男裝在外麵,嫌不合體統。”
陳皎寧瞪大眼:“關他什麽事?他是你哥哥啊,還是你未來夫君啊?”
陸靜淑失笑,搖頭:“都不是。別提他了,我餓了,什麽時候吃飯?”
“啊,我這就叫他們上菜。”陳皎寧也沒追問,叫采蓮出去吩咐上菜,就談起了別的話題。
陸靜淑把這事放在一邊,隻與陳皎寧說笑品菜,好好玩了一日,才換迴女裝,迴了陸府。
☆、第30章 出府養病
巧慧最近有些心事重重,她覺得自家小姐實在是改變了太多,變得都不像是自家小姐了。
最開始看她敢開口教訓三姑娘的時候,巧慧還很高興,覺得二姑娘總算是拿出了做姐姐的風範,為太太和她自己爭口氣;後來又看著姑娘越來越硬氣,能在老太太和老爺麵前分說,還能勸著太太萬事想開,巧慧就和王媽媽她們一樣欣喜不已,想著姑娘開竅了,長大了,知道維護太太和自己的利益了,真是大好事。
可是越到後來,她就越有些怕二姑娘了。關掉綢緞鋪子另開食肆這麽大的事,換做以前的二姑娘,那是絕不可能敢做、也絕想不到去做的;還有捉青蓮的事,依巧慧想,捉出來就趕出去也就到頭了,誰知道二姑娘還能策反了青蓮,故意給劉姨娘送一些消息去,把府裏攪的天翻地覆呢?
不過以前那些,比起姑娘居然敢穿了男裝上街、還和柳公子吵架這件事來說,又都算不得什麽了。巧慧真的有些懷疑,這還是他們家文靜膽小的二姑娘嗎?
“你怎麽了?可是有事?”陸靜淑察覺到巧慧幾次欲言又止,幹脆開口問她。
巧慧放下手裏的繡活,終於鼓起勇氣問:“姑娘,若是柳公子迴去告訴了柳太太,可怎麽好?”
陸靜淑笑道:“我當什麽事呢。這有什麽好怕的?先不說他會不會告訴柳太太,就算是他告訴了,難道柳太太還會來我們家教訓我不成?我們兩家本不是正經的親戚,你有急事求著人家,人家還未必肯管咱們呢,何況今日這種小事?”
她會想跟柳太太打好關係,也不是想柳太太同情她們母女,為她們做什麽,隻是希望柳太太念著舊情,在可能會出現的生死關頭上,拉她們母女一把罷了。至於其他的,求人不如求己,陸家的事,終歸還是要自己來擺平。
陸靜淑看巧慧好像還有些忐忑,就又加了一句:“你不用擔心了,那日我和陳姑娘出去是府裏都知道的,穿個男裝,也不過是新鮮好玩,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便是柳太太當真問起,也不是不能解釋。我又不會嫁到柳家去,也不用在她麵前做什麽白璧無瑕狀。”
“是,奴婢明白了。”巧慧低低應了一聲,心裏卻又忍不住想:這真的是自家二姑娘會說出來的話麽?
陸靜淑並沒有多少時間來關注貼身丫鬟的情緒,她要關注包子鋪的生意情況,要跟著方氏管家,兼與張氏鬥智鬥勇,還要盯著劉姨娘有沒有“複出”搗亂的跡象,甚至還要關心渣爹陸文義每天晚上睡了誰,實在是忙的不得了。
時間轉眼到了十月,一陣北風刮過,城裏下起了雪,府裏匆忙燃起炭盆,上上下下的人也都換了冬裝。方氏身體弱,一時扛不住這驟冷的天氣,雪一停就染了風寒病倒了。
“病的真是時候!眼看著快冬至過年,她一病,光躲懶了!”陸老太太一聽說方氏病了,臉立刻放了下來,話也說得不客氣。
張氏適時接口:“別的倒好說,娘的壽辰就在眼前,本來和大嫂說好了,這兩日就要派帖子了,她這一病……”
陸老太太哼了一聲:“她病了,我還過什麽生日?請了一眾客人來,她在養病,人家是來赴宴呢,還是來探病?”
張氏瞧了陸靜淑一眼,沒做聲。
“祖母,大夫說,這時節天冷,人人易感風寒,母親病了,倒恐過了旁人。您還有半月就要做壽,母親說不想誤了您的壽辰,自請出府去陪嫁莊子上養病,等病好了就迴來操持壽宴、給您拜壽,您看可好?”陸靜淑心平氣和、語調恭順,看著陸老太太的目光也非常誠懇。
陸老太太被這目光看的,一時心頭閃過一點慚愧,不過很快又被擔心掩過了,萬一真的讓家裏人都染了風寒,那自己還怎麽做生日?一輩子的媳婦熬成婆,年輕時候那點盼望,不就是能做到今日這樣的老封君麽?反正方家也迴了原籍種地了,她下了決心,就改了溫柔聲調哄了陸靜淑幾句。
“……等大夫來看了再說,若是三兩日就好了呢,也不必折騰。”
陸靜淑心裏好笑,這言外之意,要是七八天好不了,就挪出去唄?她心裏腹誹,麵上還是一派感激老太太慈愛的神色。
去莊子上養病的主意,是她想出來的。莊子上雖然沒有府裏住得好,但起碼沒人冷言冷語的來添堵,也沒有陸文義來迴折騰。當然,另外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劉姨娘這些日子精神好了許多,已經有些針對桃兒杏兒的小動作,這時候出去莊子上住,正好躲開這一輪風暴,免得沾一身腥。
她從陸老太太那裏迴去以後,就讓人收拾東西,又打發人去莊子裏預先準備。王媽媽李媽媽和幾個丫鬟都很憤慨,對此事十分不理解,陸靜淑留下兩個媽媽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咱們多出銀子,把大夫帶到莊子上去,隻要把娘的病治好了,別的都是末節。”
“可莊子上的屋子不比府裏,萬一住不慣,連您也病了可怎麽好?”兩個媽媽還是不放心。
陸靜淑一手拉住一個,笑道:“所以才要先去收拾,老太太的意思,等明天大夫來看過了再說,咱們還有時間準備,王媽媽您今日就帶著人過去收拾。至於要用的東西,我會跟老太太要,她心裏有愧,必定要什麽給什麽,放心,我保管讓娘住的比在府裏還舒服!”
等王媽媽走了,又囑咐李媽媽:“我們去莊子上,府裏不能沒人,就勞煩媽媽在家看著了。尤其是那邊,”她指了指後院,“您隻看著她們鬧就是,約束好院子裏的人,千萬別沾上。有什麽事,及時派人到莊子上告知娘和我。”
“老奴明白。”李媽媽跟陸靜淑又商量了留守的和帶去的人選,然後才出去安排。
陸靜淑安排好了這一切,自己進去見方氏。
方氏剛從昏睡中醒來,她頭有些痛,喉嚨裏也燒得慌,精神並不大好,陸靜淑親自喂她喝了些水,並沒有提起陸老太太那裏說的話,隻守著她,看著她再次睡去。
第二日大夫來看,自然不會保證說病兩三天就好,於是陸老太太跟陸文義打了招唿,叫人準備馬車,送方氏和陸靜淑去城外的莊子上。
臨走之前還有個小插曲,張氏來迴報說要帶的東西都裝了車,聽說陸靜淑要跟著去侍疾,連誇了幾聲“這孩子真孝順”,然後說:“怎麽秀姐兒不去?”
陸老太太本要叫人去尋陸靜秀,陸文義卻直接攔下了,說陸靜秀身子也不太舒服,就不讓她去了。
陸靜淑暗自冷笑,並不多言,登車陪著方氏去了。陸文義把她們送到了莊子上,自己卻並沒停留,直接帶著人就走了。
方氏一直昏昏沉沉,並沒察覺,下人們卻都有些消沉。陸靜淑也不提這個,隻指揮著下人安頓好方氏,又裏外看過,見王媽媽已經把屋子收拾的很齊整,很是滿意,誇了她好幾句。
“幸虧夏日裏修整過房子,不然這裏哪能讓太太和姑娘住?”王媽媽歎了一句。
這莊子並不大,隻是在幾處田邊建的四合院,正房坐北朝南有三間,兩邊各有三間廂房,前麵還有一排倒座,倒座與後麵廂房之間砌了一堵牆,牆中間留門,也算是有個二門。
房子是早就蓋好的老房子,隻因當初是用磚造的,還比較結實,今年也修整過,所以屋子裏很暖和,加上王媽媽提前來收拾了,又熏了香,整體看起來比陸靜淑預想的要好一些。
莊子上管事的是王媽媽的兒子王保國和他妻子,另外還有一家子下人住在這,姓吳,也是方氏的陪房,先前從方氏身邊打發出來的紫萱就配給了吳家的小兒子。
早先也沒想過方氏還會來住,他們就各自分了屋子住了,這次臨時說了方氏要來養病,王保國夫妻倆就忙忙把東西搬到了倒座裏,吳家的人也跟著都搬了進去,把正房和廂房空了出來。
王媽媽跟陸靜淑商量:“老爺也沒留幾個小廝下來,看來隻能還叫保國帶著人看緊門戶。”
“正該如此,不過他們那些人倒座裏住的開麽?”
王媽媽迴道:“這個姑娘不用擔憂,吳家在前麵村裏有親眷,已經打發了兒子和媳婦去親戚家裏住了。”
陸靜淑點頭:“那就好,媽媽看著安排吧。”
“是。”王媽媽應了要走,還沒等出門,又迴來問,“姑娘不是說要帶著大夫來?”怎麽沒見著人?
陸靜淑迴道:“大夫說這藥要吃兩日,兩日後再去請他就行。”她自己現在醫理藥理都學了,這種尋常感冒其實沒啥擔心的,當初那麽說,也不過是為了叫兩個老媽媽安心。
王媽媽不知就裏,看陸靜淑很淡定的模樣,也跟著放了心,出去安排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