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朝休結束的時間越來越近,不知道多少人心裏漸漸緊張起來。


    政事堂內,各種詔書,政令在擬定,各級吏員在政事堂與六部之間來迴穿梭,青瓦房等一樣忙碌的腳不沾地,熱火朝天。


    本以為一切已經準備就緒的趙煦才發現,臨近事會更忙!


    趙煦這兩天幾乎一直待在垂拱殿,不斷的批閱各處送來的東西,連喝口湯的機會都沒有。


    元祐八年初,朝休的最後一天。


    再怎麽不情願,蘇頌這個宰相也跟著轉動起來,不止在政事堂不斷開會,還要視察六部以及開封府。


    開封府的韓宗道,也接二連三的開會,布置各種任務,傳達政令。


    而反對複起‘新法’的聲音也越發強烈,尤其是開封府轄境內,反對聲尤其強烈。


    但這些,都阻止不了什麽,一切事情,有條不紊的在推進。


    到了傍晚,慈寧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安靜。


    小花園內,高太後坐在椅子上,裹著厚厚的毯子,靜靜的看著夕陽落下。


    周和從後麵悄步走過來,低聲道:“娘娘,天色晚了,早些迴去吧。”


    高太後看著天色,臉上浮現著笑容,說道:“今天是朝休的最後一天了,你說,官家以及那幾位相公,現在在想什麽?”


    周和神情不動,不自覺的也抬頭向宮外看去。


    朝局這半年多來的風風雨雨,爭鬥的核心還是兩個字‘新法’,而今,‘新法’就要開始了,怕是很多人的心情難以說清楚吧。


    高太後笑了一會兒,慢慢收斂,語氣波瀾不驚,道:“章惇的私心比王安石重,這個人暫時很聽話,日後,官家未必能壓得住他,官家會後悔的。”


    周和躬著身,不敢多言。


    高太後拉了拉腿上的毯子,說道:“你告訴官家,我大宋立國之本在於君臣一心,他這般疏離朝臣,亂用帝王心術,任由朝臣坐大,君王孤立,是大忌。”


    周和臉色驟變,旋即跪在地上,顫聲道:“小人領命。”


    高太後輕歎了口氣,靜靜的看著宮外天空,沒有再說話。


    ‘新法’複起,論心態複雜,莫過於高太後了。


    在熙寧初她就堅決反對‘新法’,為此與神宗皇帝爭執了很久,差點損害母子感情。神宗皇帝駕崩,趙煦登基,垂簾聽政的高太後,迫不及待的廢除了‘新法’,短短不過一年,‘新法’盡廢,‘新黨’被以各種罪名流放出京。


    轟轟烈烈的變法,瞬間被打迴原形。


    現在,神宗皇帝的兒子,她的孫子,又要複起‘新法’,她的心裏怎麽能不複雜?


    複雜的難以言說!


    政事堂。


    政事堂並不大,幾間瓦房燈火通明,腳步聲,議論聲沒有停過。


    宰相蘇頌坐在值房裏,閉著眼在假寐。


    作為高太後留下的‘舊臣’,作為當朝宰執,‘舊黨’魁首,‘新法’就要複起了,蘇頌的心裏,著實是五味雜陳,起起落落。


    從他內心來說,他是反對‘新法’的,他見過熙寧初變法的天下大亂之相,這也是他們這些人前仆後繼,堅定反對‘新法’的原因。


    在他們看來,高太後以及司馬光等人廢除‘新法’,其實是眾望所歸,撥亂反正,是聖賢之舉。


    短短不過七年,‘新法’又要複起了。


    但時移世易,物是人非。


    蘇頌現在是當朝宰相,在很多人眼裏,他已經叛變,要做新朝的變法宰相!


    蘇頌深深吐了口氣,睜開眼,看向窗外黑下來的天色。


    他之所以留下,趙煦挽留是一方麵,他內心更想穩住朝局,穩住天下,不會出現熙寧初那種亂象。


    “現在的大宋,已經經不起折騰了……”


    蘇頌默默的低語。


    青瓦房內。


    章惇在各個房間走來走去,親自指導文吏做事,語氣嚴厲,態度剛正,嚇得這些文吏大氣不敢喘,隻知道點頭應著‘是’。


    蔡卞的桌上,堆放著十幾道詔書,都是蓋過趙煦大印的。


    他手裏還在寫著一道政事堂的政令,落筆後,看向章惇道:“李清臣擔任禮部尚書沒問題了,待會兒我去見他,再說一下明天朝會的事情。”


    明天是元祐八年的第一次朝會,朝會上有很多事情,李清臣作為禮部尚書,很重要!


    “好。”章惇應了一聲,又與身前的小吏說道:“這道公文一定要細致,措辭留下足夠的空間。另外,那份邸報要再清楚一些,不要留給他們可鑽的空子……”


    這還是章惇第一次這麽‘關心’,小吏臉色都白了,拿著筆的手一直顫抖,心裏猶豫著要不要站起來。


    章惇說完,走向他的位置,看著蔡卞說道:“開封府的各級官吏現在都在開封府內,我待會兒再去一趟。”


    蔡卞點點頭,繼而沉吟著道:“還是有很多問題,要不要進宮再與官家說說?”


    章惇在他的凳子上坐下,直接說道:“不用了。到了這個時候,該做的都做了,小問題不會影響大局。”


    蔡卞神情凝色,道:“明天的朝議,不會有人跳出來吧?”


    章惇不冷不熱的哼了一聲,道:“吏部的考銓法裏有一條,‘妄議朝廷大政、禍亂朝綱’,真要是有人在我們再三強調下還出幺蛾子,就是試探我章惇的刀夠不夠鋒利了!”


    不遠處的小吏聽到了,直覺脖子一冷,悄悄低頭。


    明天的朝會是‘新法’複起最重要的場合,天下人都在看著,要是真有人在這種時候跳出來反對,隻怕會被章惇撕成碎片!


    蔡卞還是不安心,說道:“我待會兒再去見見蘇相公,希望他彈壓一些不安定的人。”


    明天的朝會是擴大會議,六部三寺,五品以上的官員幾乎都要入朝,這裏麵別說有不屬於‘新舊’兩黨的人,哪怕是章惇親手選的還出了‘叛徒’!


    章惇想了想,道:“我去見黃履。”


    隨著改製的不斷推進,禦史台的地位日益得到凸顯,權力越來越重,尤其是‘監察百官’四個字,在‘新法’複起的大背景下,逐漸的得到實施。


    蔡卞看了眼外麵漆黑的天色,又轉向福寧殿方向,心裏不禁暗道:官家,這個時候在做什麽?也緊張不安嗎?


    這時的趙煦,倒是沒有緊張不安,正在福寧殿吃飯。


    他對麵坐著兩個人,孟皇後與小幼娥。


    小幼娥小臉緊繃,靦腆的拿出一把折扇,舉著小手遞向趙煦,道:“官家,送給你。”


    趙煦看著她,笑著接過來,打開看了看,滿意的點頭,道:“我妹妹這手藝越來越好了,我很喜歡。”


    小幼娥臉上甜甜一笑,十分乖巧的坐著。


    孟皇後瞥了眼趙煦桌上已經有四五把折扇,又見他鄭重其事的將這把掛在腰間,摸著小幼娥的頭,說道:“幼娥,有沒有什麽願望?”


    小幼娥眨了眨眼,看了看孟皇後又看著趙煦,小臉有些懵,忽然有些小心翼翼的道:“官家,十一哥近來很聽話的,能不能不要再打他了啊?”


    她說著,雙手抓著衣角,抿著嘴,一臉的緊張。


    孟皇後一怔,倒是沒想到找小幼娥會說這個,轉向趙煦。


    趙煦看著小幼娥,頓了頓,笑著道:“好,今後不揍他了。”


    小幼娥大喜過望,爬起來說道:“真的嗎?”


    趙煦笑著點頭。


    小幼娥大眼睛盯著趙煦,不知道說什麽好,忽然直接跑了出去。


    孟皇後一把沒拉住,見她跑出去了,才與趙煦道:“官家……”


    趙煦笑了笑,道:“應該是去告訴趙佶了。先不管她,明天,你召集京城的貴婦,也不要說什麽,對那些捐納家財的勳貴進行口頭表揚一下。”


    孟皇後輕輕躬身,道:“是。”


    趙煦拿起筷子,吃了一口,平靜的表情下,實則也緊張的,期待著。


    明天就要複起‘新法’了,籌謀了這麽久,終於是要上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官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官笙並收藏宋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