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暉應了,腳步飛快去給小魚報喜。


    何主簿等下午進了衙門,那好心情就煙消雲散了。


    縣衙後院的小屋裏,江陵縣知縣黃仲明臉上一片愁雲慘霧,看著下頭坐著的主簿何崇和縣丞左青道:“如今不止咱們江陵,巴郡府下轄一十三個縣,除了漢水和吳塘靠著漢江,其他都有旱情報上去了。聽報說,隔江的江州府也是數月滴雨未下,隻怕今年這災小不了啊!”


    三人互視了一眼,不約而同長歎了一聲。


    ☆、第16章敢不敢試


    巴郡與相領的江州府都是產糧的大區,巴郡四周有山,但土質優良,向以稻米為主要的農業作務。江州府一馬平川,卻是半數種稻,半數以豆麥為主。稻米吃水吃的多,春耕時節,滴雨貴如油,但幾十年來,也沒發生過開春數月沒有雨的事。如果一直這樣旱下去,誤了種秧的時節,便要毀了三四成的收成。若一直這麽旱下去,收成怎麽樣可更難說了。


    六十年前巴郡一場大旱,一旱三年,顆粒無收,雖然有官府開倉放糧,但還是死了不少人,引發了民亂。農家靠天吃飯,雖然大多時候衣食無憂,但上天偶一發威,都是要人命的威。有前車之鑒,各地官衙更是緊張。


    “當務之急還是不能將消息傳出去。旱情初起,誰也不知道後頭能不能有變,民愚膽怯,傳了消息隻怕要亂。”縣丞說。


    何主簿點頭道:“正是如此。另有那些米行糧商,咱們也需得提前打了招唿,商人重利,若是趁亂屯糧抬價,隻怕局麵不好控製。”


    三人商議了半天,隻是這樣的大事哪裏是他們動動嘴皮子便有得當主意能拿的?關鍵還是看老天爺,到底要不要發這個威,給不給人一條活路。


    正愁著呢,門外有衙役來報,說是何主簿訂了吃食,給送過來了。


    何主簿正頭疼著,一時也沒想起來是誰,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道:“什麽人?我何時訂過吃食?攆了出去!”


    那衙役正要去趕人,黃知縣卻笑了起來:“難得有漢庭老弟請客,怎麽能輕易放過?好啦,這些頭疼的事一會再想,天大地大,肚皮為大,總不能空著肚子犯愁吧。”


    何主簿知道知縣大人這是在強作歡顏地寬慰大家。從下麵傳來今年可能有旱的消息起,他們這幾日便沒好好吃過睡過。何主簿突地想起中午要何暉去叫吃食的事來,當下笑著說:“真是糊塗了,果然是我叫來的。讓人把東西拿進來吧。”


    那衙役忙去帶人,何主簿迴頭對知縣和縣丞說:“便是正大街近日風頭正盛的唐家早食攤子,想來兩位大人都還沒嚐過吧。”


    “你說那唐家的小攤兒?”左縣丞捋著胡子大笑了兩聲,“你別說,我還真吃過!”


    “哦?”主簿和知縣一起看向他。


    左縣丞得意洋洋道:“就知道你們看不上那路邊的小攤兒,前些時候我聽下頭人說起,一時好奇,讓下人去買了他家出名的湯包和胡辣湯來,果真好味道!”


    說話間,他們見著一個身量不高的小丫頭跟著衙役走了過來,她身後跟著兩個媳婦,卻是推了一輛車,車上有鍋有灶,架得很滿。


    “不是說送吃食?怎麽還鍋灶也一並送來了?”


    那小丫頭梳著雙丫髻,齊齊整整的頭發上一邊係了一條紅頭繩,身上穿的衣服料子雖是最簡單的麻布,卻漿洗得幹幹淨淨,絲毫不見髒汙。這小姑娘看著不過十歲左右,一張小臉很周淨,目如點漆似的,表情倒不見局促慌張,落落大方看著倒有些氣質。


    推車的媳婦放下車,見到縣衙裏三位大人,早驚得撲咚一聲跪倒在地上,連連磕頭,身子都有點哆嗦,那小姑娘卻是麵帶微笑,叉手在腰側,端端正正地施了一禮:“民女受主簿大人之命送吃食過來,請問是在這兒吃還是在別處?”


    黃知縣膝下有個女兒,正與這丫頭差不多大的歲數,見她舉行從容有禮,心中不覺生出幾分愛屋及烏的親切來。


    “這孩子倒齊整得很,家教不錯啊,漢庭,這就是你說的唐家攤子裏的人?”


    “民女姓唐,那小攤子是我娘開的。”唐小魚又福了福身,笑盈盈地看著麵前年約三十許,寬額細目,身材微胖的男子。瞧他這身官服,這站位,約摸就是本縣的縣老爺了。“小吃不比酒菜,要現做現吃才能不走滋味,所以小女帶了鍋灶來,現做給幾位大人吃。”


    “那敢情好啊!”黃知縣笑著摸了摸胡子。


    “你帶了鍋灶來此,你家不做生意了?”左縣丞好奇地問道。


    “因為聽說是給縣衙大人們送吃食,自然這是頂要緊的。各位大人是本縣父母,父母有命,怎敢輕忽?”


    這幾句話聽得三人都是一樂,這小丫頭嘴巴倒挺甜。


    “不能讓你們誤了生意,便撿些簡單的做幾樣,本縣補你錢。”


    “既是漢庭請客,那能讓知縣大人出錢,是吧漢庭老弟?”


    “自然自然。”


    唐小魚也不管他們之間如何客氣,叫了媳婦們將灶安好,加柴旺火,便忙乎開了。


    先給三位盛了一碗雞絲稠粥,又各上了一根黃金棒。


    何主簿是剛吃過的,還不覺得怎樣,知縣和縣丞卻是連聲叫好,還要她再上。


    小魚搖搖頭說:“這黃金棒吃著香脆,卻都是油耗,吃多了不易克化,後頭還有好吃的呢。”


    不一會,熱氣蒸騰,小魚各端了一隻小小的竹籠屜放在他們麵前。


    揭了蓋子,隻見小籠屜裏隻有一隻成人手掌大的包子,薄皮透明,隱約能見著裏頭的湯汁顫晃。


    “這是小店的極品湯包,新製的,有幸請三位大人頭一個嚐鮮。”


    這包子太大了,而且裏頭一看便是滿滿的湯,這要如何下嘴?一口下去,還不濺得滿臉滿身?小魚笑著發給三人一人一隻葦管。拿了主簿麵前的包子作示範。


    “您將這管子順著包子褶口插下去,先喝湯,後揭皮。”


    這吃法好新鮮,隻吃過包子,還沒喝過包子。三人照著小魚的法子,吃得滿嘴留香,讚不絕口。


    “這包子真是絕了,比我之前吃過的小籠還要美味。”縣丞看著小魚連連點頭,“難為你娘有如此手藝,當真厲害。”


    小魚頭一低:“此乃小道,不過是糊口的東西。不比各位大人為國盡心,為民勞力,那才是大道。”


    馬屁拍得三人大爽,覺得這小姑娘益發可愛順眼。


    吃一味讚一味,不知不覺,三人吃得肚滿溜圓,小魚說說笑笑間,跟他們也熟了幾分。


    “這極品湯包其實也不難做,關鍵看心思。幾位大人若是喜歡,以後我下午送來衙門裏,讓裏頭的大娘拿鍋蒸了送於大人們吃。”


    一頓飯,大家都很滿意。


    何主簿說身上沒帶錢,正好衙門裏也沒別的事,便帶著唐小魚迴府拿錢去。


    小魚收拾了鍋灶,請兩位媳婦帶迴大雜院去,隻身跟著何主簿到何宅去。


    進了大門,何主簿讓跟在身後的隨從們都散去,隻領著小唐慢慢悠悠往裏走。


    走著走著,他突然問:“此處沒別人,小姑娘,你費了這麽多心思,到底所求為何?”


    小魚怔了怔,她還在盤算著一會要怎麽開口,引起這主簿大人的興趣,沒想到人家開口就點出來了。


    何主簿停了腳步,俯身看著她:“你通過何暉說要見我,又親自在縣衙裏做吃食,刻意賣乖,不過就是有所求。既有所求,遲早要說,便在此處此時說與我聽聽。”


    這位主簿大人年紀不大,腦子卻很清明。他不過想著一個十歲大的小丫頭,能有多大的要求?不是為財,所是為名。或許是想借著他的嘴幫她做大生意多賺銀子罷了。


    卻沒想到那小丫頭隻是微微一笑,抬起頭看著他。


    “大人,眼下有一樁大功勞便等在大人麵前,隻不知道大人有沒有興趣,敢不敢一試。”


    大功勞?


    一個街頭賣吃食的十歲丫頭居然跟他提什麽大功勞?


    何主簿雙目微眯,唇角勾起一抹笑來。


    “你說的大功勞,卻是什麽?”


    “此事關係挺大,小女不過是個小小的孩童,懵懂無知,隻怕亂說了反而不得要領。”小魚對著他福了福身說,“您大概不知道,小女此前與家母是在陽明村借居的,那裏廣種稻穀,民風淳樸。今年雨水罕見,三月未見甘霖,眼見著要錯過春播,隻怕年景會差。陽明村的裏長爺爺說,他有法子能度災,但這事成與不成還看天意,不是有十成的把握。他想將此法獻給官家,若成了,自是大功勞,若不成,還請主簿大人別怪罪。”


    何主簿眼中一亮,卻又黯淡下去。


    天災無情,豈是人力可以扭轉?這村裏人獻策,無非是如何省水節水,或是換個豆麥來種。若這真有效果,六十年前也就不會有那樣的大災了。


    他搖搖頭說:“罷了,你取了錢便走吧。你家的吃食的確好,專注做吃食,別的事由大人來操心便是。”


    小魚見他不在意,有些急了:“大人,何不先問問再說?不過費您半個時辰的功夫,說不得真有效用的。”


    何主簿揮揮手,抬腿便要走。


    小魚咬著唇,一跺腳叫道:“莫不是大人膽小,不敢去試?”


    何主簿轉迴身,不怒反笑:“你一個小丫頭片子,居然使激將法來激我?膽子夠大啊!”


    見著這小丫頭脖子一縮,臉上露出點驚慌神色來,何主簿搖了搖頭,罷了,一個孩子,還真能跟她一般見識?


    “好吧,左右我也不差這半個時辰,你就喚他過來,我倒要瞧瞧,他有什麽本事!”


    ☆、第17章 唐家鋪子


    小魚動作很快,當天就跑迴陽明村去了。


    楊三爺被嚇了一跳,這才迴去啊,怎麽這麽快又迴來了?


    聽說小魚把主簿大人說動了,許他去獻寶,楊三爺腿腳發軟有些站不穩。小魚也不多話,包了三個土豆,先領著楊三爺進城,找了鄰著縣衙的客棧住下。然後跟楊三爺對了一晚上的詞兒。


    最重要的,便是這高產的土豆到底是怎麽出現在陽明村的。


    若真能成,這東西對朝廷來說,跟祥瑞一樣,是個能解決百姓溫飽問題的神物。要讓陽明村,江陵縣從土豆上得到最大的好處,便要讓這東西來得正當、自然,卻又難得。


    唐小魚不能說這是她穿越過來時從後世帶來的,說了也沒人信,說不定還要把她當妖怪用火烤了。


    最簡便,最省事,也最沒後顧之憂的,便是將這一切推到沒人見過的神仙身上去。


    不用說,這說法第一時間得到了楊三爺的認同。


    “可不是神仙給的嗎!”楊三爺指著小魚說,“你以前那癡癡傻傻樣兒,娘都不會叫,跟個棒槌一樣,從山上這麽一滾,腦子開竅了,人也漂亮了,這麽聰明伶俐,還做了一手你娘都不會的好吃食,若不是遇著神仙,三爺我把腦袋擰給你。”


    小魚隻能訕訕地笑,您要擰我也不敢要啊。


    “我就是摔了頭,迷迷糊糊地什麽也記不清了,恍惚中好像有人跟我說了話,那些事兒就莫名其妙到腦子裏了,一下子敞亮開。”


    “對對對,當是如此!”楊三爺長出一口氣,“傻孩子,那定是神仙啊!”


    “嗬嗬……”小魚胡亂點頭,“這東西我也不知道叫什麽名字,就是做了個夢,夢裏有人要送我東西,叫我去界碑那兒取,便取迴了三個來,後來種出這麽些,這您老也都見了。”


    “可這神仙為什麽把這東西給我沒給旁人呢?”小魚皺著小臉,做出努力想的樣子,“這我一直沒想通啊!”


    “神仙賜物,自然是有神仙的道理,咱們凡人哪能知道神仙是怎麽想的!”楊三爺不以為然。


    “當然不是了!”小魚眨了眨眼睛,“我想著,大約是因為皇上勤勉治國,知府知縣大人們又愛民的緣故,老天爺覺得要勉勵一下,便隨便扯了我出來,把寶貝交待了吧。”


    楊三爺那是經年的妖精,隻聽小魚這麽一說,腦子立刻清明了。


    “對對對,必是那樣,是上順天意,下得民心啊……”


    一老一少兩個狐狸對視著,嘿嘿笑了起來。


    第二天一早,唐小魚領著楊三爺叩開了何主簿家的門。


    也不知道楊三爺和主簿大人關在門裏頭談了多久,直到晚間,唐家小攤子收了攤,洪暉急匆匆跑來了大宅院,鬼鬼祟祟地跟唐娘子支會了聲,說是主簿大人和縣老爺要見唐小魚姑娘,把唐娘子嚇得好玄沒暈過去。


    小魚平生第一次坐了轎子,一路飛奔去往何家,隻覺得頭暈目眩。以前沒暈過車,現在倒暈起了轎子。


    轎子直接抬進了何府的大門,小魚幾乎是用爬的才下了轎子,人跟喝醉了酒似的一搖三晃,若不是有上來的丫鬟扶著,她就要一頭栽到地上親吻大地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魚躍農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樹櫻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樹櫻桃並收藏小魚躍農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