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盤點家當
古人沒有夜生活,為了省點油錢,太陽落山便要上床睡覺的。小魚兒等著唐娘子唿吸平穩睡沉了之後,摸黑穿了草鞋,悄悄溜出門去。
這夜是個晴天,漫天星光璀璨,將夜幕映出淡淡的幽藍,就算她小時候也是在農村裏長大的,都沒有見過這麽璀璨耀目,美麗得不能直視的星空。唐小魚深深唿吸了一口純天然無汙染絕對健康環保的空氣,縮著身子,抽開門栓,像隻兔子一樣竄出了門。
說來也奇怪,明明是她頭一迴出觀,她卻知道界碑在哪個方向,要打哪條路走。小魚想,或許是因為這身子以前的主人是個傻子,心思單純,身體的本能反而比常人都強,估計她的記憶都靠的是身體而非腦子。
不管怎麽樣,唐小魚還是順利地走到了石碑旁,費力地將背包扒出來,然後又費力地將看起來比她還高的背包給一點點拖了迴去。
菜園子裏有唧唧蟲鳴,雖是深夜,星光月光揮灑下來,還是將世間萬事映得清晰可辨。
唐小魚貼著院牆根兒坐到地上,緊張地拉開背包,把裏頭的東西一件件都掏了出來。
換洗的衣服現在是用不上的,得收起來。ipad也不能用,這裏沒辦法插電,這玩意頂多能當麵大點的鏡子使。唐小魚歎了口氣,把ipad和衣服放到一塊兒去。
背包最下頭,是一隻塑料箱子,裏頭放著這次要帶去太平的種子。土豆、玉米和花生,還有一包菜種。
太平那兒有她導師的實驗基地,這次要實驗的改良種子早就送了過去,這些是她從老師的地裏挑出來的幾個,本想著到了基地之後就在屋子後頭辟一小塊地,種出來做對比實驗的,沒想到現在成了她的救命寶貝。
唐小魚小心地摸著種子,雙手合什,感謝上蒼。
這個世道,什麽都沒用,有地有糧食才能好好地活下去啊。
唐小魚從側袋裏把壞了的手機拿出來,小心地拆下了掛在上頭的手機掛墜。
那是一隻雙色琉璃的小鯉魚,魚身鮮亮紅透,下頭是一片小小的碧綠荷葉,荷葉上凝著兩顆露珠。
雖然是她隻花了二十塊錢買來的,但在這兒,說不定很值錢。
唐小魚抿了抿嘴,將來說不定能拿它換幾畝地。
跟衣裳放在一塊兒的還有幾串平素她喜歡戴的手串,都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隻是圖著漂亮好看。
一串粉晶,一串綠幽靈,還有一串紅珊瑚。這些東西也不知道在這裏是什麽價,但想也知道,這些玩意兒要是露出來,大半是來催命的。唐小魚看了又看,小心地把它們裹到衣服裏頭去了。
觀裏頭家徒四壁,空空蕩蕩也藏不了東西。唐小魚繞了幾圈也找不到合適藏包的地方,隻能又找了個角落刨了個坑,把可憐的背包又給埋了。
隻希望這包質量好點,別太早發黴爛掉。
唐小魚忙了好一陣子,才將三塊土豆,一包玉米和一包花生種子分別包好,塞到床板下頭,然後睡下。
一大早,唐娘子也沒舍得叫女兒起床,自己先去喂雞。
因為小魚摔破了頭,又摔醒了腦子,村裏人都說是神跡,裏長特地讓人送了兩隻母雞到觀裏,讓唐娘子喂著好下雞蛋給小魚補身子。
這可是大禮,唐娘子感激得不行,把那兩隻母雞當公主一樣伺候著,隻不過送過來三四天了,也沒下出一顆蛋來,唐娘子急得要命。
小魚趁著娘不在的時候把昨兒自己悄悄磨的尖竹刀拿出來,先把土豆按芽眼切了塊,端到屋外自己早就選好的地裏種了下去。
她穿過來的時候,正是八月間,沒想到穿過來之後,變成了農曆八月,也就是九月份,天氣還有些熱,卻是種土豆最好的時節。
小魚手上的種薯隻有三顆,她算了算,按著以前的實驗數據,這三顆土豆種下去,管理得好大概能收百十來斤,留下一半再作種,過三個月她就有土豆可以吃了。
巴郡偏西南,這裏的作物還是以稻為主,一年兩季,產量低,耗的人工也多。小魚也觀察過了,她這位娘以前大概是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姐,雖然肯吃苦,但纏了小腳,體力也差,農活幹得亂七八糟的,也就弄弄菜園子還行,要讓她下田種糧食,實在是指望不上。
要說清心觀也挺浪費,當年那家富戶圈出來足足一個小山丘給觀裏,除了蓋了幾間房子,山後頭還有十幾畝地荒著。大約是那幾位仙姑每天要修行,又不肯雇人去開荒種田,所以好好一個小土丘,硬是荒草滿地,襯得本來就沒什麽香火的道觀更顯蕭瑟落敗。
常思對她說過,這片荒田都是觀裏的私產,是不用交稅的。唐小魚也知道,唐宋時的官家多信佛尊道的,有給和尚道士授田的,但因為她沒看過這裏的田地法規,對具體的政策也不了解,所以也就隻能聽著觀裏頭的人來說。
清心觀裏,真正的道姑也就慈心、靜言、靜安三個,朝廷分再多的田給她們,她們也不可能自己去種地,不過因為不用交賦稅,這些田荒著也就荒著,並沒有放多少心思打理。唐小魚看著都心疼。
這麽多的地,能種出多少東西來啊!
她抽空跑去找慈眉善目的慈心師太,問能不能開一小塊地種點糧食。觀裏糧食本就緊張,慈心沒想到小魚小小年紀就能想著要自力更生,雖然她不信小魚說能種出供觀裏人都能吃飽的糧食,但對小魚想自立的想法還是很支持的。那地荒著也是荒著,她小小年紀能伺弄幾分地?慈心師太也就點頭了。
小魚喜不自禁,去相近的農家借了鋤頭便要去開荒。
土豆的生長期很快,三個月便能成熟。冬天寒冷,雖然冬天也有法子令土豆發芽生長,但那成本時間也花費太大,她還是打算等到開春三四月再種,在這之前,便要將地開墾出來。那小小的菜園子,收了土豆之後,正好拿來種花生。
小魚策劃了半天,才發現開荒可不是件輕鬆的活計。她年紀小,身體瘦弱,一個人根本開不出多少地來。
垂頭喪氣迴了家,唐娘子已經做了飯等她了。見她兩手都磨出了血泡,心疼得又落了淚,說什麽也不肯讓她自己去開荒地。
“娘啊,咱們不能總是靠著師太們賞口飯吃。”小魚歎了一口氣,坐在床上由著唐娘子拿針給她挑血泡。
“是娘對不起你。”唐娘子垂頭抹淚,“你本不該過這樣的日子,是娘沒本事。”
“娘您別哭啊,是我以前傻乎乎地拖累了您。”小魚笨拙地拿手背去擦她的眼淚,“我總要長大的,咱們不能這樣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地過日子,咱們有手有腳,跟人家也不差什麽,隻要勤快些,總會一天過得好似一天。莊戶人也沒那麽多想頭,能吃飽穿暖,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再有您陪著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唐娘子沒想到自己的傻丫頭年紀小小也能說出這麽一番話來安慰她,不覺感慨:“小魚說的也在理,觀裏對咱們幫扶夠多的了,總也不能蹭著人家一輩子。明兒娘跟你一塊去開地,若真能多種些糧食出來,也是對師太們多年照拂的報答。”
小魚樂了。
聽常思常寧姐妹們說過,之前唐娘子總是愁眉不展,鬱鬱寡歡的,這固然是因為她身如飄萍,無倚無靠的,其中大半原因,還在小魚的身上。如今多找些事做,讓她振奮起來,總好過天天自怨自艾地悶出病來。
她在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便隻有這個不離不棄,盡心盡力照顧著她的娘了。
雖然年紀太輕了點,這聲“娘”叫出來還真有點不大自在。
“對了,娘啊,這兩天您把那兩隻雞從窩裏攆出來,讓它們多曬曬太陽,別總在窩裏趴著了。”小魚臨睡前對唐娘子說。
唐娘子為了那兩隻雞,特地蓋了個窩棚,每天吃食都端到棚子裏,別提多殷勤了。那兩隻是剛開窩的母雞,太陽見得少,自然不愛下蛋。唐娘子以前大概沒養過雞,並不知道這裏頭的關竅。小魚也沒跟她說細,隻覺得周身酸疼,頭一歪,就先睡過去了。
☆、第4章美味很簡單
到了第二日,唐娘子果真將兩隻雞都從窩裏攆了出來,直接將雞帶到觀後頭讓它們自己刨地找吃食,自己跟著女兒去拔草翻地。
每天雖然進展極慢,但母女倆都沒放棄。唐娘子甚至到村裏去打聽,看哪家還有多餘的稻種,她想幫人縫補衣服換一點來。
唐家傻丫頭要開地的消息就這麽傳開了,村裏人聽了之後驚奇之下又多了幾分欽佩。
唐娘子身嬌體弱,一看就不是做農活的,唐小魚更是又瘦又小,隻怕還扛不動鋤頭。小魚兒因禍得福,把傻病跌沒了,卻又想著要開荒種地自給自足。莊戶人最喜歡的就是勤快老實的人家,她們母女能有這誌氣,又肯吃苦,自然得了不少好感。
裏長也覺得那兩隻雞沒白送,唐家的小妞妞是個老實孩子,當下便找了幾戶人家,商量著抽空幫這對母女把地給開出來。
母女二人開荒的確很難,但換成做慣地裏活計的漢子們,自然是輕鬆不在話下。
那幾戶人家輪流過來,抽一個時辰幫忙,沒過半個月,就幫著開出兩畝地來。
唐娘子感激極了,自家又沒有東西好招待,便將攢了半個月的雞蛋用竹籃裝了,親自到裏長家裏道謝。
陽明村的住戶裏有七八成都姓楊,裏長楊三爺年過四旬,在村裏極富威望。雞蛋他收了一半,留了一半給唐娘子說:“這蛋本就是給娃娃補身子用的,幫你們墾塊地也不費多少事兒,你們孤兒寡母的日子也艱難,等將來地裏有了收成,再請大家吃一頓也就是了。”
唐娘子千恩萬謝地迴來,對唐小魚說了一番,娘兒倆感慨了一下鄉親們的恩情,各自洗洗睡了不說。
這之後,小魚每日也有一個雞蛋吃了,白天下地幹活,幫著唐娘子管理菜園子,照顧自己的土豆苗,唐娘子終於有空幫人縫補衣服。她農活雖然不行,但針指功夫相當出色,幫人做鞋麵子繡出來的花樣都是莊戶人家見都沒見過的新鮮樣子。一來二去,唐娘子的女紅的手藝名聲傳遍陽明村,不少姑娘媳婦的,都好來清心觀裏,跟著唐娘子一道兒做活計,有些不會補的衣裳,甚至姑娘要做的小件嫁妝繡活也都來找唐娘子幫忙。
唐娘子感謝村裏人幫著找人救人又幫著開荒,先前不肯收人銅錢,可莊戶人家又不好意思白用唐娘子的工,便將銅錢換成家裏的米麵,小菜和一些時新的瓜果送來。小魚兒沾光,很是改善了夥食。
連觀裏的師太們也跟著吃了一些。
天越來越涼的時候,地裏的土豆也能收了。
唐小魚也沒叫人幫忙,自己把土豆全起了出來。這地方地力夠肥,小魚平日追肥也舍得,土豆的收成比她原先想得還好。一個個胖大厚實,品質極佳。小魚樂得合不攏嘴。小山一堆的土豆幾乎全能作種。
唐小魚挑挑撿撿,拾出來十幾顆品相不大好的留下來吃,其他的便送到早早挖好的地窖裏存著,留等開春了便可以種下去。
如今已經入冬,氣溫下降得快,小菜園裏也沒什麽菜可以種的。唐小魚找出菜種包,在裏頭居然發現了大白菜種子,十分欣喜。
這兒也有白菜,但現在都已經收了,冬天種不了。而且口感粗糙很不好吃。
如果冬天能種白菜,產量高,又能越冬,可比別的蔬菜都要好。
唐小魚便在暖和的屋子裏育白菜苗,等苗育出來,再移栽到地裏去。
一天冷似一天,莊戶人早歇了活計,手上沒了農活的姑娘媳婦們平素無事,來找唐娘子的更多了兩成。
她們跟著唐娘子學新花樣,又跟著學打新式樣的絡子,沒事嘮嘮家常,倒也輕鬆愜意。
這裏頭數楊進寶家媳婦兒和東頭楊四爺家的女兒跟唐娘子關係處得最好。楊進寶家離清心觀近,平常也挺照顧她們母女,開始小魚翻地用的鋤頭還是跟楊進寶媳婦借來的。進寶媳婦生了四個兒子,就沒一個閨女,對小魚是真心疼的,見進屋這麽久也沒見著孩子,便忍不住開口來問。
“小魚兒又竄哪兒玩去了?外頭天可冷了,你讓她沒事別出去,小心凍著了。這丁大點的孩子要是得了風寒可是要命的。”
唐娘子笑了一聲:“謝謝她嬸子惦記,這孩子就是閑不住,她說今兒園子裏的菘菜可以割了,說是想去割一顆來煮著吃呢。”
進寶媳婦便是一愣:“這時節還有菘菜在地裏頭?怕是長老了吃不得了吧。”
唐娘子臉上一紅:“她嬸子你是知道的,我也不懂地裏這些活計,那菜園子我以前種得就不好,現在全都教給小魚管著,倒是比我在的時候強了幾分。”
“那是,我瞧著小魚就是天生的農家媳婦,年紀雖小,可是勤快又聰明,我上迴來還去看過,你那小菜園子如今給她拾掇得有模有樣,比咱們家的菜園子都強。”一個媳婦大聲說笑起來,“小魚她娘,你們家小魚這兩個月又躥個子了,眉眼也長開了些,我瞧著,那模樣可俊了。將來不知道哪家的小子有那樣好福氣能娶迴家裏當媳婦呢。”
一屋子女人都笑了起來。
唐娘子雖然也在笑,不過那笑容有些勉強,眉尖也微微蹙了起來。
那時已過了晌,屋裏正熱鬧著,唐小魚帶著常思常寧姐妹兩個走了進來。唐小魚抱了一撂陶碗,姐妹倆一起拎了一口大陶罐子,罐口還冒著熱氣,一掀簾子,人還沒進屋,那香味撲鼻地竄了進來。
“各位嬸嬸姐姐們,先歇一會,喝口熱湯暖暖身子!”
唐小魚聲音清亮,從神態到聲音都顯得精神氣兒十足。
從前那個呆呆木木,不聲不響的瘦弱小丫頭,不過幾個月,臉上已經添了些肉,一對烏溜溜的眼珠明潤亮澤,竟成了個靈氣的小姑娘。雖是常能見著,但一屋子大小媳婦姑娘們還是忍不住嘰嘰喳喳再誇一番。
這湯其實是極簡單的,唐小魚砍了棵白菜,取了一半切成絲兒,湯是用山裏拾來的蕈子和木耳熬的,加了些青鹽,點了一點點葷油。
難得的是這湯熱乎,白菜鮮甜細膩,少了她們平日裏吃的菘菜裏成絲成縷的滓子,口感極好。
楊四家的女兒過年十六,就要嫁到西頭上泉村去,那兒比陽明村上富裕,夫家有幾畝果園,條件相當好。楊四想給女兒陪送得好些,去了婆家也能有分體麵。楊四媳婦看中唐娘子的繡活,便備了厚厚的禮,下了血本請唐娘子幫著繡嫁妝。這些女人裏頭,也就楊四家閨女天天過來跟唐娘子一道兒做活,跟小魚也是熟了的。見大家對這菘菜湯讚不絕口的,便笑了起來。
“好吃吧!小魚妹妹可厲害了,你們瞧瞧咱村上還有哪家有現割的菘菜吃?偏她種的又脆又甜,吃到嘴裏一點渣滓也沒有。”
“是呢是呢。大冬天能吃上鮮菜可不簡單。”進寶媳婦是從外鄉嫁過來的,又時常跟著楊進寶去縣城裏趕集,還當真見過些市麵,探頭看了看那陶罐裏的菜葉子,嘖嘖歎道:“平日裏吃個菘菜也不當個事了,但這天寒地凍的時候,這菜若賣到城裏的,隻怕不換到個天價錢。小魚你燒這一大鍋湯給我們,還真是糟蹋了。”
唐小魚笑了一聲說:“嬸子您說啥呢。這菜種出來就是給人吃的,這些日子多虧了鄉裏鄉親的幫著,我跟我娘才有地種,有菜吃,你們又每天來陪我娘說話玩笑,不過請大家喝一點點子菜湯,說起來我都覺得臊得慌。”
唐娘子看了女兒一眼,嘴角微抿,麵上露出一絲笑來。
進寶媳婦把小魚摟在懷裏心啊肉啊的一通叫:“小魚娘,你看你家小魚多稀罕人啊,聰明勤快嘴巴又甜。不如這樣吧,我家老三跟她年紀差不多大,幹脆把你家小魚給我們家當媳婦吧,我一定拿她當親閨女待!”
唐娘子忙笑著說:“嫂子你疼她是她福氣,隻不過這孩子雖然爹不在了,上頭還有爺奶,凡事……總要等她認祖歸宗了才能定。”說著,麵上怔忪,眼圈一紅,眼瞅著又要落下淚來。
唐娘子的遭遇村上的人大多知道的,同情之餘,對唐家人都沒什麽好感。進寶媳婦一拍炕沿兒說:“那對老不死的坑貨,你理他們作甚?你這麽好的媳婦,小魚這麽好的孫女兒,他們不要那是他們眼瞎沒那個福命。嫡親親的骨肉都往外頭推不管死活,倆老貨就是冷心的,你們隻管在這兒住著,就算他們八抬大轎央你迴去,你也莫迴。”
唐娘子垂著頭,怔怔地看著手中的針線,細細地歎了口氣:“那是她爹的心願啊。”
唐家說不得,一說唐娘子就要落淚。眼見著時候也不早了,這些媳婦們也沒了心情,個個收拾了自己的東西就先告辭了。小魚和唐娘子送到清心觀的後門門前兒。楊四家閨女特特落人半步,湊到小魚的跟前道:“好妹子,那菘菜籽兒能給姐姐點不?等過年我離了家,想再吃就吃不著了。”見小魚猶豫,她急著說,“不白得你的,我拿兩塊好料子跟你換。”
小魚噗地笑起來:“巧兒姐,我天天做農活兒,隻求料子厚實耐穿,你那綾綢料子我哪裏能穿得的。菜籽兒不是不能給,隻是我眼下也沒了,要等這批菜結籽才能得。而且這菘菜跟咱們平日的種法又不大一樣,我即便給了你菜籽兒,沒人教你還是種不出來。”
楊巧兒嘴一撇:“小魚兒你少拿話嚇唬人,我打小兒跟我爹娘下地,什麽沒種過?菘菜是最容易不過的,你若舍不得給那就算了,以後我迴門,帶了好果子也不給你吃。”
小魚嘿嘿笑著,抱著楊巧兒的胳膊晃:“好姐姐,我錯了,我錯了還不成?你會種,啥都會。等我得了菜籽兒頭一份就給你留著。”
古人沒有夜生活,為了省點油錢,太陽落山便要上床睡覺的。小魚兒等著唐娘子唿吸平穩睡沉了之後,摸黑穿了草鞋,悄悄溜出門去。
這夜是個晴天,漫天星光璀璨,將夜幕映出淡淡的幽藍,就算她小時候也是在農村裏長大的,都沒有見過這麽璀璨耀目,美麗得不能直視的星空。唐小魚深深唿吸了一口純天然無汙染絕對健康環保的空氣,縮著身子,抽開門栓,像隻兔子一樣竄出了門。
說來也奇怪,明明是她頭一迴出觀,她卻知道界碑在哪個方向,要打哪條路走。小魚想,或許是因為這身子以前的主人是個傻子,心思單純,身體的本能反而比常人都強,估計她的記憶都靠的是身體而非腦子。
不管怎麽樣,唐小魚還是順利地走到了石碑旁,費力地將背包扒出來,然後又費力地將看起來比她還高的背包給一點點拖了迴去。
菜園子裏有唧唧蟲鳴,雖是深夜,星光月光揮灑下來,還是將世間萬事映得清晰可辨。
唐小魚貼著院牆根兒坐到地上,緊張地拉開背包,把裏頭的東西一件件都掏了出來。
換洗的衣服現在是用不上的,得收起來。ipad也不能用,這裏沒辦法插電,這玩意頂多能當麵大點的鏡子使。唐小魚歎了口氣,把ipad和衣服放到一塊兒去。
背包最下頭,是一隻塑料箱子,裏頭放著這次要帶去太平的種子。土豆、玉米和花生,還有一包菜種。
太平那兒有她導師的實驗基地,這次要實驗的改良種子早就送了過去,這些是她從老師的地裏挑出來的幾個,本想著到了基地之後就在屋子後頭辟一小塊地,種出來做對比實驗的,沒想到現在成了她的救命寶貝。
唐小魚小心地摸著種子,雙手合什,感謝上蒼。
這個世道,什麽都沒用,有地有糧食才能好好地活下去啊。
唐小魚從側袋裏把壞了的手機拿出來,小心地拆下了掛在上頭的手機掛墜。
那是一隻雙色琉璃的小鯉魚,魚身鮮亮紅透,下頭是一片小小的碧綠荷葉,荷葉上凝著兩顆露珠。
雖然是她隻花了二十塊錢買來的,但在這兒,說不定很值錢。
唐小魚抿了抿嘴,將來說不定能拿它換幾畝地。
跟衣裳放在一塊兒的還有幾串平素她喜歡戴的手串,都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隻是圖著漂亮好看。
一串粉晶,一串綠幽靈,還有一串紅珊瑚。這些東西也不知道在這裏是什麽價,但想也知道,這些玩意兒要是露出來,大半是來催命的。唐小魚看了又看,小心地把它們裹到衣服裏頭去了。
觀裏頭家徒四壁,空空蕩蕩也藏不了東西。唐小魚繞了幾圈也找不到合適藏包的地方,隻能又找了個角落刨了個坑,把可憐的背包又給埋了。
隻希望這包質量好點,別太早發黴爛掉。
唐小魚忙了好一陣子,才將三塊土豆,一包玉米和一包花生種子分別包好,塞到床板下頭,然後睡下。
一大早,唐娘子也沒舍得叫女兒起床,自己先去喂雞。
因為小魚摔破了頭,又摔醒了腦子,村裏人都說是神跡,裏長特地讓人送了兩隻母雞到觀裏,讓唐娘子喂著好下雞蛋給小魚補身子。
這可是大禮,唐娘子感激得不行,把那兩隻母雞當公主一樣伺候著,隻不過送過來三四天了,也沒下出一顆蛋來,唐娘子急得要命。
小魚趁著娘不在的時候把昨兒自己悄悄磨的尖竹刀拿出來,先把土豆按芽眼切了塊,端到屋外自己早就選好的地裏種了下去。
她穿過來的時候,正是八月間,沒想到穿過來之後,變成了農曆八月,也就是九月份,天氣還有些熱,卻是種土豆最好的時節。
小魚手上的種薯隻有三顆,她算了算,按著以前的實驗數據,這三顆土豆種下去,管理得好大概能收百十來斤,留下一半再作種,過三個月她就有土豆可以吃了。
巴郡偏西南,這裏的作物還是以稻為主,一年兩季,產量低,耗的人工也多。小魚也觀察過了,她這位娘以前大概是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小姐,雖然肯吃苦,但纏了小腳,體力也差,農活幹得亂七八糟的,也就弄弄菜園子還行,要讓她下田種糧食,實在是指望不上。
要說清心觀也挺浪費,當年那家富戶圈出來足足一個小山丘給觀裏,除了蓋了幾間房子,山後頭還有十幾畝地荒著。大約是那幾位仙姑每天要修行,又不肯雇人去開荒種田,所以好好一個小土丘,硬是荒草滿地,襯得本來就沒什麽香火的道觀更顯蕭瑟落敗。
常思對她說過,這片荒田都是觀裏的私產,是不用交稅的。唐小魚也知道,唐宋時的官家多信佛尊道的,有給和尚道士授田的,但因為她沒看過這裏的田地法規,對具體的政策也不了解,所以也就隻能聽著觀裏頭的人來說。
清心觀裏,真正的道姑也就慈心、靜言、靜安三個,朝廷分再多的田給她們,她們也不可能自己去種地,不過因為不用交賦稅,這些田荒著也就荒著,並沒有放多少心思打理。唐小魚看著都心疼。
這麽多的地,能種出多少東西來啊!
她抽空跑去找慈眉善目的慈心師太,問能不能開一小塊地種點糧食。觀裏糧食本就緊張,慈心沒想到小魚小小年紀就能想著要自力更生,雖然她不信小魚說能種出供觀裏人都能吃飽的糧食,但對小魚想自立的想法還是很支持的。那地荒著也是荒著,她小小年紀能伺弄幾分地?慈心師太也就點頭了。
小魚喜不自禁,去相近的農家借了鋤頭便要去開荒。
土豆的生長期很快,三個月便能成熟。冬天寒冷,雖然冬天也有法子令土豆發芽生長,但那成本時間也花費太大,她還是打算等到開春三四月再種,在這之前,便要將地開墾出來。那小小的菜園子,收了土豆之後,正好拿來種花生。
小魚策劃了半天,才發現開荒可不是件輕鬆的活計。她年紀小,身體瘦弱,一個人根本開不出多少地來。
垂頭喪氣迴了家,唐娘子已經做了飯等她了。見她兩手都磨出了血泡,心疼得又落了淚,說什麽也不肯讓她自己去開荒地。
“娘啊,咱們不能總是靠著師太們賞口飯吃。”小魚歎了一口氣,坐在床上由著唐娘子拿針給她挑血泡。
“是娘對不起你。”唐娘子垂頭抹淚,“你本不該過這樣的日子,是娘沒本事。”
“娘您別哭啊,是我以前傻乎乎地拖累了您。”小魚笨拙地拿手背去擦她的眼淚,“我總要長大的,咱們不能這樣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地過日子,咱們有手有腳,跟人家也不差什麽,隻要勤快些,總會一天過得好似一天。莊戶人也沒那麽多想頭,能吃飽穿暖,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再有您陪著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唐娘子沒想到自己的傻丫頭年紀小小也能說出這麽一番話來安慰她,不覺感慨:“小魚說的也在理,觀裏對咱們幫扶夠多的了,總也不能蹭著人家一輩子。明兒娘跟你一塊去開地,若真能多種些糧食出來,也是對師太們多年照拂的報答。”
小魚樂了。
聽常思常寧姐妹們說過,之前唐娘子總是愁眉不展,鬱鬱寡歡的,這固然是因為她身如飄萍,無倚無靠的,其中大半原因,還在小魚的身上。如今多找些事做,讓她振奮起來,總好過天天自怨自艾地悶出病來。
她在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便隻有這個不離不棄,盡心盡力照顧著她的娘了。
雖然年紀太輕了點,這聲“娘”叫出來還真有點不大自在。
“對了,娘啊,這兩天您把那兩隻雞從窩裏攆出來,讓它們多曬曬太陽,別總在窩裏趴著了。”小魚臨睡前對唐娘子說。
唐娘子為了那兩隻雞,特地蓋了個窩棚,每天吃食都端到棚子裏,別提多殷勤了。那兩隻是剛開窩的母雞,太陽見得少,自然不愛下蛋。唐娘子以前大概沒養過雞,並不知道這裏頭的關竅。小魚也沒跟她說細,隻覺得周身酸疼,頭一歪,就先睡過去了。
☆、第4章美味很簡單
到了第二日,唐娘子果真將兩隻雞都從窩裏攆了出來,直接將雞帶到觀後頭讓它們自己刨地找吃食,自己跟著女兒去拔草翻地。
每天雖然進展極慢,但母女倆都沒放棄。唐娘子甚至到村裏去打聽,看哪家還有多餘的稻種,她想幫人縫補衣服換一點來。
唐家傻丫頭要開地的消息就這麽傳開了,村裏人聽了之後驚奇之下又多了幾分欽佩。
唐娘子身嬌體弱,一看就不是做農活的,唐小魚更是又瘦又小,隻怕還扛不動鋤頭。小魚兒因禍得福,把傻病跌沒了,卻又想著要開荒種地自給自足。莊戶人最喜歡的就是勤快老實的人家,她們母女能有這誌氣,又肯吃苦,自然得了不少好感。
裏長也覺得那兩隻雞沒白送,唐家的小妞妞是個老實孩子,當下便找了幾戶人家,商量著抽空幫這對母女把地給開出來。
母女二人開荒的確很難,但換成做慣地裏活計的漢子們,自然是輕鬆不在話下。
那幾戶人家輪流過來,抽一個時辰幫忙,沒過半個月,就幫著開出兩畝地來。
唐娘子感激極了,自家又沒有東西好招待,便將攢了半個月的雞蛋用竹籃裝了,親自到裏長家裏道謝。
陽明村的住戶裏有七八成都姓楊,裏長楊三爺年過四旬,在村裏極富威望。雞蛋他收了一半,留了一半給唐娘子說:“這蛋本就是給娃娃補身子用的,幫你們墾塊地也不費多少事兒,你們孤兒寡母的日子也艱難,等將來地裏有了收成,再請大家吃一頓也就是了。”
唐娘子千恩萬謝地迴來,對唐小魚說了一番,娘兒倆感慨了一下鄉親們的恩情,各自洗洗睡了不說。
這之後,小魚每日也有一個雞蛋吃了,白天下地幹活,幫著唐娘子管理菜園子,照顧自己的土豆苗,唐娘子終於有空幫人縫補衣服。她農活雖然不行,但針指功夫相當出色,幫人做鞋麵子繡出來的花樣都是莊戶人家見都沒見過的新鮮樣子。一來二去,唐娘子的女紅的手藝名聲傳遍陽明村,不少姑娘媳婦的,都好來清心觀裏,跟著唐娘子一道兒做活計,有些不會補的衣裳,甚至姑娘要做的小件嫁妝繡活也都來找唐娘子幫忙。
唐娘子感謝村裏人幫著找人救人又幫著開荒,先前不肯收人銅錢,可莊戶人家又不好意思白用唐娘子的工,便將銅錢換成家裏的米麵,小菜和一些時新的瓜果送來。小魚兒沾光,很是改善了夥食。
連觀裏的師太們也跟著吃了一些。
天越來越涼的時候,地裏的土豆也能收了。
唐小魚也沒叫人幫忙,自己把土豆全起了出來。這地方地力夠肥,小魚平日追肥也舍得,土豆的收成比她原先想得還好。一個個胖大厚實,品質極佳。小魚樂得合不攏嘴。小山一堆的土豆幾乎全能作種。
唐小魚挑挑撿撿,拾出來十幾顆品相不大好的留下來吃,其他的便送到早早挖好的地窖裏存著,留等開春了便可以種下去。
如今已經入冬,氣溫下降得快,小菜園裏也沒什麽菜可以種的。唐小魚找出菜種包,在裏頭居然發現了大白菜種子,十分欣喜。
這兒也有白菜,但現在都已經收了,冬天種不了。而且口感粗糙很不好吃。
如果冬天能種白菜,產量高,又能越冬,可比別的蔬菜都要好。
唐小魚便在暖和的屋子裏育白菜苗,等苗育出來,再移栽到地裏去。
一天冷似一天,莊戶人早歇了活計,手上沒了農活的姑娘媳婦們平素無事,來找唐娘子的更多了兩成。
她們跟著唐娘子學新花樣,又跟著學打新式樣的絡子,沒事嘮嘮家常,倒也輕鬆愜意。
這裏頭數楊進寶家媳婦兒和東頭楊四爺家的女兒跟唐娘子關係處得最好。楊進寶家離清心觀近,平常也挺照顧她們母女,開始小魚翻地用的鋤頭還是跟楊進寶媳婦借來的。進寶媳婦生了四個兒子,就沒一個閨女,對小魚是真心疼的,見進屋這麽久也沒見著孩子,便忍不住開口來問。
“小魚兒又竄哪兒玩去了?外頭天可冷了,你讓她沒事別出去,小心凍著了。這丁大點的孩子要是得了風寒可是要命的。”
唐娘子笑了一聲:“謝謝她嬸子惦記,這孩子就是閑不住,她說今兒園子裏的菘菜可以割了,說是想去割一顆來煮著吃呢。”
進寶媳婦便是一愣:“這時節還有菘菜在地裏頭?怕是長老了吃不得了吧。”
唐娘子臉上一紅:“她嬸子你是知道的,我也不懂地裏這些活計,那菜園子我以前種得就不好,現在全都教給小魚管著,倒是比我在的時候強了幾分。”
“那是,我瞧著小魚就是天生的農家媳婦,年紀雖小,可是勤快又聰明,我上迴來還去看過,你那小菜園子如今給她拾掇得有模有樣,比咱們家的菜園子都強。”一個媳婦大聲說笑起來,“小魚她娘,你們家小魚這兩個月又躥個子了,眉眼也長開了些,我瞧著,那模樣可俊了。將來不知道哪家的小子有那樣好福氣能娶迴家裏當媳婦呢。”
一屋子女人都笑了起來。
唐娘子雖然也在笑,不過那笑容有些勉強,眉尖也微微蹙了起來。
那時已過了晌,屋裏正熱鬧著,唐小魚帶著常思常寧姐妹兩個走了進來。唐小魚抱了一撂陶碗,姐妹倆一起拎了一口大陶罐子,罐口還冒著熱氣,一掀簾子,人還沒進屋,那香味撲鼻地竄了進來。
“各位嬸嬸姐姐們,先歇一會,喝口熱湯暖暖身子!”
唐小魚聲音清亮,從神態到聲音都顯得精神氣兒十足。
從前那個呆呆木木,不聲不響的瘦弱小丫頭,不過幾個月,臉上已經添了些肉,一對烏溜溜的眼珠明潤亮澤,竟成了個靈氣的小姑娘。雖是常能見著,但一屋子大小媳婦姑娘們還是忍不住嘰嘰喳喳再誇一番。
這湯其實是極簡單的,唐小魚砍了棵白菜,取了一半切成絲兒,湯是用山裏拾來的蕈子和木耳熬的,加了些青鹽,點了一點點葷油。
難得的是這湯熱乎,白菜鮮甜細膩,少了她們平日裏吃的菘菜裏成絲成縷的滓子,口感極好。
楊四家的女兒過年十六,就要嫁到西頭上泉村去,那兒比陽明村上富裕,夫家有幾畝果園,條件相當好。楊四想給女兒陪送得好些,去了婆家也能有分體麵。楊四媳婦看中唐娘子的繡活,便備了厚厚的禮,下了血本請唐娘子幫著繡嫁妝。這些女人裏頭,也就楊四家閨女天天過來跟唐娘子一道兒做活,跟小魚也是熟了的。見大家對這菘菜湯讚不絕口的,便笑了起來。
“好吃吧!小魚妹妹可厲害了,你們瞧瞧咱村上還有哪家有現割的菘菜吃?偏她種的又脆又甜,吃到嘴裏一點渣滓也沒有。”
“是呢是呢。大冬天能吃上鮮菜可不簡單。”進寶媳婦是從外鄉嫁過來的,又時常跟著楊進寶去縣城裏趕集,還當真見過些市麵,探頭看了看那陶罐裏的菜葉子,嘖嘖歎道:“平日裏吃個菘菜也不當個事了,但這天寒地凍的時候,這菜若賣到城裏的,隻怕不換到個天價錢。小魚你燒這一大鍋湯給我們,還真是糟蹋了。”
唐小魚笑了一聲說:“嬸子您說啥呢。這菜種出來就是給人吃的,這些日子多虧了鄉裏鄉親的幫著,我跟我娘才有地種,有菜吃,你們又每天來陪我娘說話玩笑,不過請大家喝一點點子菜湯,說起來我都覺得臊得慌。”
唐娘子看了女兒一眼,嘴角微抿,麵上露出一絲笑來。
進寶媳婦把小魚摟在懷裏心啊肉啊的一通叫:“小魚娘,你看你家小魚多稀罕人啊,聰明勤快嘴巴又甜。不如這樣吧,我家老三跟她年紀差不多大,幹脆把你家小魚給我們家當媳婦吧,我一定拿她當親閨女待!”
唐娘子忙笑著說:“嫂子你疼她是她福氣,隻不過這孩子雖然爹不在了,上頭還有爺奶,凡事……總要等她認祖歸宗了才能定。”說著,麵上怔忪,眼圈一紅,眼瞅著又要落下淚來。
唐娘子的遭遇村上的人大多知道的,同情之餘,對唐家人都沒什麽好感。進寶媳婦一拍炕沿兒說:“那對老不死的坑貨,你理他們作甚?你這麽好的媳婦,小魚這麽好的孫女兒,他們不要那是他們眼瞎沒那個福命。嫡親親的骨肉都往外頭推不管死活,倆老貨就是冷心的,你們隻管在這兒住著,就算他們八抬大轎央你迴去,你也莫迴。”
唐娘子垂著頭,怔怔地看著手中的針線,細細地歎了口氣:“那是她爹的心願啊。”
唐家說不得,一說唐娘子就要落淚。眼見著時候也不早了,這些媳婦們也沒了心情,個個收拾了自己的東西就先告辭了。小魚和唐娘子送到清心觀的後門門前兒。楊四家閨女特特落人半步,湊到小魚的跟前道:“好妹子,那菘菜籽兒能給姐姐點不?等過年我離了家,想再吃就吃不著了。”見小魚猶豫,她急著說,“不白得你的,我拿兩塊好料子跟你換。”
小魚噗地笑起來:“巧兒姐,我天天做農活兒,隻求料子厚實耐穿,你那綾綢料子我哪裏能穿得的。菜籽兒不是不能給,隻是我眼下也沒了,要等這批菜結籽才能得。而且這菘菜跟咱們平日的種法又不大一樣,我即便給了你菜籽兒,沒人教你還是種不出來。”
楊巧兒嘴一撇:“小魚兒你少拿話嚇唬人,我打小兒跟我爹娘下地,什麽沒種過?菘菜是最容易不過的,你若舍不得給那就算了,以後我迴門,帶了好果子也不給你吃。”
小魚嘿嘿笑著,抱著楊巧兒的胳膊晃:“好姐姐,我錯了,我錯了還不成?你會種,啥都會。等我得了菜籽兒頭一份就給你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