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完魚的當晚,羅雲初讓二郎拿了五兩銀子又割了一隻豬蹄送給大哥,算是謝過他的幫忙了。
“二郎,棉地裏的棉花長勢如何了?可千萬記得要及時打頂啊。”羅雲初一邊收拾衣物一邊叮嚀,她記得打頂的最佳時期是六月十五前後的,正逢麥收。割早稻的時候她就問過二郎了,二郎說還沒到打頂時候,現在過了四五天了,莫要誤了時候才好。
“今兒我去看了,差不多都結出了四五個果枝了,明兒我就帶人去打頂。”
羅雲初點點頭,“二郎,上迴我跟你說的,用兔糞煎液噴施在棉葉上的事,你可別忘了啊。”兔糞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有機質肥料,用兔糞煎液噴施在作物葉片上,可以促進糧棉增產。即便是噴施到果樹上,也能顯著提高座果率。她現在身子重,若不然,她肯定是得親自去看看的。
“媳婦,你放心吧,我曉得的。你說的我都記得心裏了呢,你呀,就別操心那麽多了,好好養身子要緊。”二郎過來,扶著她坐在床上,伸出手不輕不重地幫她揉捏著腰際。
羅雲初靠在他身上,繼續羅嗦,“那天我看了放置兔糞兔尿的泥房,共有二十個大缸,你把它們分成三份來煎。記得要兌水啊,第一份一百斤尿糞兌三百斤的水,第二份是一百斤尿糞兌四百斤的水,第三份是一百斤尿糞兌五百斤的水。”這些話其實她已經交待過一遍了,但因為焦慮和不放心,她不得不多說一遍。
這些東西都是她爺爺交給她的,老人喜歡把一些愛把一些治病秘方種植方法當作寶貝來教給後人。當時她還小,隻記得爺爺帶著她去給龍眼噴兔糞肥,具體的比例她不記得了,隻得用三種比例來實驗一下。許多事情她都是看到了某些東西才記起的,刻意去想,反而啥都沒想到。
“嗯嗯,明白了。”
“還有哦,兔糞煎液的事你讓劉民一個人幫你,別給其他人知道啊。”打頂技術她估計是保不住了,七八十畝坡地沙地的棉花統統沒了頂端嫩芽,除非瞎子,要不肯定都能見著,後頭長出側枝時以及結出棉鈴時,有點腦子的人都會明白過來的。既然打頂技術沒法捂住了,那麽兔糞增產這手段他們就得緊緊握在手中。這十來名長工中,唯劉民是二郎常掛嘴邊的,說他腦子好嘴巴緊,為人俠義,長工們都服他。羅雲初也觀察過幾迴,也覺得他是個忠心可用的。
“媳婦,你就放心吧,我曉得裏麵的厲害關係的。”二郎不願意她想那麽多,“不早了,咱們歇了吧?”
“嗯。”
二郎將她扶上床,然後給她的肚子蓋上薄被,這才把油燈給熄了。
“老三那事忙得怎麽樣了?”這兩天老三忙著把稻田養魚的技術教其他村子,二郎也前去幫忙。
“沒什麽問題了,大家都是弄地的老把式了,稻田養魚又不是多難的事。學一學便都會了,大夥興致很高,都打算甩開膀子大幹一迴呢。”
羅雲初點了點頭,稻田養魚隻適合水田,這年代,有水田的人家本就不普遍,即便有水田也不過是一畝兩畝罷了。就算他們全養了魚,也不用太過擔憂銷售的問題。不過話是這麽說,但對外的銷售一定要搞好。這些事情,羅雲初和二郎細說了做法,便教給他去跑了。待聯絡了賣出的渠道,談妥了契約及價格,迴頭再來和農民們談,願意委托他們宋家代售的,就簽一份契約,不願意的,他們也不勉強。當然,其中是有一個差價的,不過不大,就是一兩文錢每斤的差價罷了。這年頭,誰願意勞心勞力淨幹些費力不討好的事啊?
收割的早稻經過六七天的高溫晾曬,如今已經能入庫了,六十畝地總產稻穀一百三十八石。佃農上交的租子,大概也有二十石左右。那麽羅雲初他們家大約收獲早稻一萬九千斤左右。羅雲初早早便讓下人將正房後麵的後罩房空了出來準備放糧食,近兩萬斤的糧食,放在老家他們哪裏能行,隻有放在自己眼皮底下他們才能放心。
幾輛牛馬加馬車將這些麻袋裝好的稻穀一一運到縣裏來,惹來眾人的側目。羅雲初在心裏算了算,每畝產量大概是兩石三鬥左右,比一般的水田高出四五鬥每畝。有這好收成,羅雲初估計稻田裏養魚了,魚稻相得益彰,田變肥了,蟲害少了,產量自然就增了。連帶的幾家佃農的這季的產量都不錯,比一般人的都略高些。
幫羅家幹活的十來戶佃農這迴可算嚐到了甜頭,交了租子後他們的收成可不比家有田產的人差,比起其他佃農收成好了一倍不止,兩相一對比,更堅定了他們要跟著宋東家的決心。原因無他,隻為跟著宋東家,有肉吃。而其他解約了的佃農豔羨之餘更是後悔不迭,連忙找上二郎,希望能租幾畝田地給他們。但送出去的東西容易,想要迴來就難了。再說他們家中養了這麽多長工,可不是讓他們白吃飯不幹活的。而且這幾十畝地養過一迴魚後,肥著呢,二郎哪舍得租給別人?
當提及打頂時,眾人都以為東家瘋了。這棉花長得好好的,怎麽能把它頂端的嫩芽給去掉呢,萬一死了可怎麽辦?
見二郎查看了一下棉株後就動起手來,沒一會,十棵棉株均被去了頂,長工才知道東家說的是真的。按照東家說的,一一動工起來。二郎查看了完長工們的成果後,點了點頭,讓他們繼續。隨後他叫上劉民,兩人迴家忙去了。
僅花了一個上午,八十多畝地的棉株都被去了頂,十來名長工在迴來的路上遇到不少人好奇地探問,他們都茫然地搖頭,其實他們也不知道東家為什麽要這樣做。村民們得不到答案,心裏撓癢癢似的,開始時不時地關注那片棉地。
長工們迴到家就能吃飯了,吃了飯稍歇一會,二郎就讓他們開始幹活,把他用大鍋煎的兔糞挑到棉地去,他還說了,今天若把活都幹完了每個人加三十文工錢。此話一出,長工們就像打了雞血似的激動起來,活幹得飛快。
二郎挑著一擔兌水煎過的兔糞出了門,他停住腳步,猶豫地迴頭看了大哥家一眼,最後咬咬牙,往自家的棉地走去了。棉花打頂他已經和大哥說過了,兔糞自己的地也才勉強夠用,實在勻不出來給大哥家了。等今晚他把棉地的事弄好了,把去年他和李大爺用的法子給他吧,用那法子伺候得好的話,畝產四百來斤棉花不成問題。
棉花打頂以及葉麵噴肥後,二郎又忙著給它們根部施肥,一連忙碌了三四天,二郎看著新出的嫩葉顏色變深,有光澤,葉麵出現皺折,繼而幼葉也出現皺折,葉片上舉,棉花改變了株型。而中下部結鈴極少出現脫落的現象,他心裏激動啊。去年打頂後,中下部的棉鈴多少都脫落了些,側芽的生長也沒有現在快。看著這片棉地,他幾乎能預見豐收的景象。
作者有話要說:總覺得結局遙遙無期的感覺,唉,收尾最難,掌控力不夠。。。
112
112、包子來襲 ...
“可惡,被宋家老二擺了一道!娘的,老子花了十兩銀子,買來一個人人都會的方子,氣死我了。”周有財周地主一手拿過擱置在桌麵上的古董花瓶,作勢要砸。
周地主的貼身小廝四喜忙上前緊抱著花瓶,“哎喲喂我的老爺啊,這是你最愛的清折枝梅花瓶啊,價值二百兩,二百兩,您老可別砸了啊。”這花瓶要是壞了,等周老頭迴過神來,一準兒找自己的晦氣。
周地主的嘴角抽了抽,手可緊緊抓緊了那花瓶,二百兩二百兩,砸了迴頭他可得心疼死啊。
“老爺,你何必跟宋二家計較那麽多,你瞧瞧,他就算當上了地主也還像個貧農似的日日在田地裏忙和,哪有你過得清閑自在?”四喜知道他家老爺的,最是貪財。前些日子他聽了村裏的人議論,說那宋二家的六十畝水田養出的魚賣了三十多兩,直聽得他眼紅不已。這才有了使人暗中買方子那出。可惜偷雞不成蝕把米,老爺心疼那十兩銀子,麵子上又掛不住,前麵他還想憑著那稻田養魚的法子大撈一筆呢。如今全被宋家的給攪黃了,他不氣才怪。
“也是,這些個人草根出生,天生的賤命!就是披上龍袍也不像太子。”周地主的神色中有說不出的鄙夷,這般發泄後他總算覺得舒爽了些,端起茶來裝模作樣地喝了幾口。
他不爽宋家很久了,在古沙村附近幾條村子,一直都是他周有財最大,宋家莫名其妙出了個官老爺也就罷了,接著又出了個地主和他搶食,真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都怪他大意,怎麽沒留意到宋家還存著這麽一大批糧呢。要不是宋家,自己肯定能多收兩三百畝地,青河縣的其他幾個老家夥家的糧都沒有他的多。
當時他就想動手給宋家一個教訓了,可惜宋銘承迴來了,害他的計劃功虧一簣。宋老三在京城他不怕,天高皇帝遠,但他迴來了,他可不敢在他眼皮底下搞小動作,這種事要查起來太容易了。
周地主陰陰地來了一句,“早知道當初摸著黑夜一包老鼠藥投進他們的水田裏,將他們的魚全都毒死!”
四喜嚇了一跳,想起那人的話,忙勸道,“老爺,你可不能這麽做呀,得為小少爺他積點福。”
“嗯。”想起他這一把年紀了才得到的唯一一個兒子,他忙把不好的想法摒棄,就怕折了兒子的福。況且當了這麽多年的地主,能把周家的產業發展成這等規模,他的城府自然不淺。他就不信宋家老三能護得住宋家一輩子吧,三年一任,這時間他還等得起。
“我去看看景兒去。”提起寶貝兒子,他真是一刻都坐不住了。
“老爺真這麽說?”珠簾後,一抹人影若隱若現。
“是。”
四喜恭恭敬敬地說道。
“我知道了,老爺那邊你多勸著點,讓他別那麽上火,省得做錯事知道嗎?”柔柔的女聲卻讓人生不出抵抗的情緒來。
“是。”
“出去吧。”四喜出來的時候抹了抹額頭上的汗,這七姨娘,不,是夫人了,可是位心狠手辣的主。當初一位丫環不順她的意頂撞了她,被她讓人生生打死了,而她卻若無其事般在丫環的屍首上踩過去。至今想起都讓人毛骨悚然。
珠簾內,莫小瑜閉上眼,細細思量。沒錯,莫小瑜,宋家的表妹,此刻應該說是周有財的繼室了。
當初她上了馬車離開宋銘承的視線後,就讓車夫將車停在一個角落裏,而她去了藥店買墮胎藥,想將肚子裏的孽種給打下來。她還沒到藥店便被坐在馬車上的周有財攔住了,問她願不願意做他的第七房姨太太。周有財她曾遠遠見過一迴,知道他家大業大,當時她心中狂喜。經曆一翻變故的她心裏奠定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寧為鳳尾不做雞頭。當時憑著她的一翻演技,半推半就的就同意了,卻讓他覺得被強迫了一樣,更得周有財的疼惜。憑著手段,周有財對她越來越上心。後來她就稱懷孕了,她體型弱,四個月的胎兒和三個月的沒多大差別。再後來,六月初的時候她產下了一名男胎,幸虧這年頭早產的現象比較多見,周有財的臉陰沉了兩日便轉晴了,然後她就被扶為正室了,雖然隻是繼夫人。
“二郎,棉地裏的棉花長勢如何了?可千萬記得要及時打頂啊。”羅雲初一邊收拾衣物一邊叮嚀,她記得打頂的最佳時期是六月十五前後的,正逢麥收。割早稻的時候她就問過二郎了,二郎說還沒到打頂時候,現在過了四五天了,莫要誤了時候才好。
“今兒我去看了,差不多都結出了四五個果枝了,明兒我就帶人去打頂。”
羅雲初點點頭,“二郎,上迴我跟你說的,用兔糞煎液噴施在棉葉上的事,你可別忘了啊。”兔糞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有機質肥料,用兔糞煎液噴施在作物葉片上,可以促進糧棉增產。即便是噴施到果樹上,也能顯著提高座果率。她現在身子重,若不然,她肯定是得親自去看看的。
“媳婦,你放心吧,我曉得的。你說的我都記得心裏了呢,你呀,就別操心那麽多了,好好養身子要緊。”二郎過來,扶著她坐在床上,伸出手不輕不重地幫她揉捏著腰際。
羅雲初靠在他身上,繼續羅嗦,“那天我看了放置兔糞兔尿的泥房,共有二十個大缸,你把它們分成三份來煎。記得要兌水啊,第一份一百斤尿糞兌三百斤的水,第二份是一百斤尿糞兌四百斤的水,第三份是一百斤尿糞兌五百斤的水。”這些話其實她已經交待過一遍了,但因為焦慮和不放心,她不得不多說一遍。
這些東西都是她爺爺交給她的,老人喜歡把一些愛把一些治病秘方種植方法當作寶貝來教給後人。當時她還小,隻記得爺爺帶著她去給龍眼噴兔糞肥,具體的比例她不記得了,隻得用三種比例來實驗一下。許多事情她都是看到了某些東西才記起的,刻意去想,反而啥都沒想到。
“嗯嗯,明白了。”
“還有哦,兔糞煎液的事你讓劉民一個人幫你,別給其他人知道啊。”打頂技術她估計是保不住了,七八十畝坡地沙地的棉花統統沒了頂端嫩芽,除非瞎子,要不肯定都能見著,後頭長出側枝時以及結出棉鈴時,有點腦子的人都會明白過來的。既然打頂技術沒法捂住了,那麽兔糞增產這手段他們就得緊緊握在手中。這十來名長工中,唯劉民是二郎常掛嘴邊的,說他腦子好嘴巴緊,為人俠義,長工們都服他。羅雲初也觀察過幾迴,也覺得他是個忠心可用的。
“媳婦,你就放心吧,我曉得裏麵的厲害關係的。”二郎不願意她想那麽多,“不早了,咱們歇了吧?”
“嗯。”
二郎將她扶上床,然後給她的肚子蓋上薄被,這才把油燈給熄了。
“老三那事忙得怎麽樣了?”這兩天老三忙著把稻田養魚的技術教其他村子,二郎也前去幫忙。
“沒什麽問題了,大家都是弄地的老把式了,稻田養魚又不是多難的事。學一學便都會了,大夥興致很高,都打算甩開膀子大幹一迴呢。”
羅雲初點了點頭,稻田養魚隻適合水田,這年代,有水田的人家本就不普遍,即便有水田也不過是一畝兩畝罷了。就算他們全養了魚,也不用太過擔憂銷售的問題。不過話是這麽說,但對外的銷售一定要搞好。這些事情,羅雲初和二郎細說了做法,便教給他去跑了。待聯絡了賣出的渠道,談妥了契約及價格,迴頭再來和農民們談,願意委托他們宋家代售的,就簽一份契約,不願意的,他們也不勉強。當然,其中是有一個差價的,不過不大,就是一兩文錢每斤的差價罷了。這年頭,誰願意勞心勞力淨幹些費力不討好的事啊?
收割的早稻經過六七天的高溫晾曬,如今已經能入庫了,六十畝地總產稻穀一百三十八石。佃農上交的租子,大概也有二十石左右。那麽羅雲初他們家大約收獲早稻一萬九千斤左右。羅雲初早早便讓下人將正房後麵的後罩房空了出來準備放糧食,近兩萬斤的糧食,放在老家他們哪裏能行,隻有放在自己眼皮底下他們才能放心。
幾輛牛馬加馬車將這些麻袋裝好的稻穀一一運到縣裏來,惹來眾人的側目。羅雲初在心裏算了算,每畝產量大概是兩石三鬥左右,比一般的水田高出四五鬥每畝。有這好收成,羅雲初估計稻田裏養魚了,魚稻相得益彰,田變肥了,蟲害少了,產量自然就增了。連帶的幾家佃農的這季的產量都不錯,比一般人的都略高些。
幫羅家幹活的十來戶佃農這迴可算嚐到了甜頭,交了租子後他們的收成可不比家有田產的人差,比起其他佃農收成好了一倍不止,兩相一對比,更堅定了他們要跟著宋東家的決心。原因無他,隻為跟著宋東家,有肉吃。而其他解約了的佃農豔羨之餘更是後悔不迭,連忙找上二郎,希望能租幾畝田地給他們。但送出去的東西容易,想要迴來就難了。再說他們家中養了這麽多長工,可不是讓他們白吃飯不幹活的。而且這幾十畝地養過一迴魚後,肥著呢,二郎哪舍得租給別人?
當提及打頂時,眾人都以為東家瘋了。這棉花長得好好的,怎麽能把它頂端的嫩芽給去掉呢,萬一死了可怎麽辦?
見二郎查看了一下棉株後就動起手來,沒一會,十棵棉株均被去了頂,長工才知道東家說的是真的。按照東家說的,一一動工起來。二郎查看了完長工們的成果後,點了點頭,讓他們繼續。隨後他叫上劉民,兩人迴家忙去了。
僅花了一個上午,八十多畝地的棉株都被去了頂,十來名長工在迴來的路上遇到不少人好奇地探問,他們都茫然地搖頭,其實他們也不知道東家為什麽要這樣做。村民們得不到答案,心裏撓癢癢似的,開始時不時地關注那片棉地。
長工們迴到家就能吃飯了,吃了飯稍歇一會,二郎就讓他們開始幹活,把他用大鍋煎的兔糞挑到棉地去,他還說了,今天若把活都幹完了每個人加三十文工錢。此話一出,長工們就像打了雞血似的激動起來,活幹得飛快。
二郎挑著一擔兌水煎過的兔糞出了門,他停住腳步,猶豫地迴頭看了大哥家一眼,最後咬咬牙,往自家的棉地走去了。棉花打頂他已經和大哥說過了,兔糞自己的地也才勉強夠用,實在勻不出來給大哥家了。等今晚他把棉地的事弄好了,把去年他和李大爺用的法子給他吧,用那法子伺候得好的話,畝產四百來斤棉花不成問題。
棉花打頂以及葉麵噴肥後,二郎又忙著給它們根部施肥,一連忙碌了三四天,二郎看著新出的嫩葉顏色變深,有光澤,葉麵出現皺折,繼而幼葉也出現皺折,葉片上舉,棉花改變了株型。而中下部結鈴極少出現脫落的現象,他心裏激動啊。去年打頂後,中下部的棉鈴多少都脫落了些,側芽的生長也沒有現在快。看著這片棉地,他幾乎能預見豐收的景象。
作者有話要說:總覺得結局遙遙無期的感覺,唉,收尾最難,掌控力不夠。。。
112
112、包子來襲 ...
“可惡,被宋家老二擺了一道!娘的,老子花了十兩銀子,買來一個人人都會的方子,氣死我了。”周有財周地主一手拿過擱置在桌麵上的古董花瓶,作勢要砸。
周地主的貼身小廝四喜忙上前緊抱著花瓶,“哎喲喂我的老爺啊,這是你最愛的清折枝梅花瓶啊,價值二百兩,二百兩,您老可別砸了啊。”這花瓶要是壞了,等周老頭迴過神來,一準兒找自己的晦氣。
周地主的嘴角抽了抽,手可緊緊抓緊了那花瓶,二百兩二百兩,砸了迴頭他可得心疼死啊。
“老爺,你何必跟宋二家計較那麽多,你瞧瞧,他就算當上了地主也還像個貧農似的日日在田地裏忙和,哪有你過得清閑自在?”四喜知道他家老爺的,最是貪財。前些日子他聽了村裏的人議論,說那宋二家的六十畝水田養出的魚賣了三十多兩,直聽得他眼紅不已。這才有了使人暗中買方子那出。可惜偷雞不成蝕把米,老爺心疼那十兩銀子,麵子上又掛不住,前麵他還想憑著那稻田養魚的法子大撈一筆呢。如今全被宋家的給攪黃了,他不氣才怪。
“也是,這些個人草根出生,天生的賤命!就是披上龍袍也不像太子。”周地主的神色中有說不出的鄙夷,這般發泄後他總算覺得舒爽了些,端起茶來裝模作樣地喝了幾口。
他不爽宋家很久了,在古沙村附近幾條村子,一直都是他周有財最大,宋家莫名其妙出了個官老爺也就罷了,接著又出了個地主和他搶食,真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都怪他大意,怎麽沒留意到宋家還存著這麽一大批糧呢。要不是宋家,自己肯定能多收兩三百畝地,青河縣的其他幾個老家夥家的糧都沒有他的多。
當時他就想動手給宋家一個教訓了,可惜宋銘承迴來了,害他的計劃功虧一簣。宋老三在京城他不怕,天高皇帝遠,但他迴來了,他可不敢在他眼皮底下搞小動作,這種事要查起來太容易了。
周地主陰陰地來了一句,“早知道當初摸著黑夜一包老鼠藥投進他們的水田裏,將他們的魚全都毒死!”
四喜嚇了一跳,想起那人的話,忙勸道,“老爺,你可不能這麽做呀,得為小少爺他積點福。”
“嗯。”想起他這一把年紀了才得到的唯一一個兒子,他忙把不好的想法摒棄,就怕折了兒子的福。況且當了這麽多年的地主,能把周家的產業發展成這等規模,他的城府自然不淺。他就不信宋家老三能護得住宋家一輩子吧,三年一任,這時間他還等得起。
“我去看看景兒去。”提起寶貝兒子,他真是一刻都坐不住了。
“老爺真這麽說?”珠簾後,一抹人影若隱若現。
“是。”
四喜恭恭敬敬地說道。
“我知道了,老爺那邊你多勸著點,讓他別那麽上火,省得做錯事知道嗎?”柔柔的女聲卻讓人生不出抵抗的情緒來。
“是。”
“出去吧。”四喜出來的時候抹了抹額頭上的汗,這七姨娘,不,是夫人了,可是位心狠手辣的主。當初一位丫環不順她的意頂撞了她,被她讓人生生打死了,而她卻若無其事般在丫環的屍首上踩過去。至今想起都讓人毛骨悚然。
珠簾內,莫小瑜閉上眼,細細思量。沒錯,莫小瑜,宋家的表妹,此刻應該說是周有財的繼室了。
當初她上了馬車離開宋銘承的視線後,就讓車夫將車停在一個角落裏,而她去了藥店買墮胎藥,想將肚子裏的孽種給打下來。她還沒到藥店便被坐在馬車上的周有財攔住了,問她願不願意做他的第七房姨太太。周有財她曾遠遠見過一迴,知道他家大業大,當時她心中狂喜。經曆一翻變故的她心裏奠定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寧為鳳尾不做雞頭。當時憑著她的一翻演技,半推半就的就同意了,卻讓他覺得被強迫了一樣,更得周有財的疼惜。憑著手段,周有財對她越來越上心。後來她就稱懷孕了,她體型弱,四個月的胎兒和三個月的沒多大差別。再後來,六月初的時候她產下了一名男胎,幸虧這年頭早產的現象比較多見,周有財的臉陰沉了兩日便轉晴了,然後她就被扶為正室了,雖然隻是繼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