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等等呀,我潲桶還沒放好。”顧氏一向都很穩重,這般說風就是雨的行為她還是頭一迴見。
顧氏一把奪過她的潲桶就放在腳邊,扯著她繼續往前走,“放這吧,在自家院子裏,誰要你的呀?走,趕緊的,要不,好東西可輪不到你了。”
“發生啥喜事了?”羅雲初笑問。
“我家小叔迴來了,帶了些好東西迴來,正巧你在家,老頭子讓我來叫你過去一下。”顧氏的神色中有掩飾不住的興奮。
羅雲初訝異,“你小叔迴來了?”不是說出去幾年了嗎?
“是啊。”
“平安迴來就好。”李大爺想必很高興吧?想到這,羅雲初也打心底裏高興。
兩人進來之時,村子裏不少和李家交好的人都過來見過人,然後便識趣的告辭了,走時,每人手上都分到了一些新奇的吃食。
此刻羅雲初總算見著了李大爺的小兒子李重武,長相挺豪爽大氣的一個人,見到她時,真誠地向她道了謝,還說晚點再親自上門道謝。
之後,顧氏拉著她進了一間房間,指著房內一堆的東西笑道,“想要什麽,自個兒挑。”
羅雲初驚訝地看著房間裏的東西,隻掃一眼,但知道這裏東西種類不少,布料藥材皮毛香料胭脂水粉都有,還有一些她看不到的就不說了。
“這怎麽行?”羅雲初罷罷手,無功不受碌。
雖然有些東西她看著很心動,像那皮毛,隻消一眼,她便知都是頭路皮,全是上等貨。前世的時候,有一年她媽過大壽,她想送她一件上好的皮毛料子做衣服,特意去了解了這方麵的知識。遂對皮毛有一點點了解。
“哎呀,隻叫你挑幾件,又不是讓你把這些全拿走,你和我們還客氣啥?”顧氏看人很準,前頭他們李家那麽難時,羅雲初都肯伸手幫他們,此時無論如何都要報答一下的,“而且大妞她小叔說了,這些東西在原產地可不值什麽錢,像這狐皮吧,才九十文錢一件。所以呀,你隻管放心地挑吧。”不過在這裏賣就貴了,價錢怕是翻了十倍不止。
見推辭不過,羅雲初隻好挑了兩件皮子,一件貂皮,一件狐皮。便推說家裏還有事,告辭了。
李大爺看著她落荒而逃的背影,笑笑,對大兒媳說道,“一會你每樣都挑點給宋二家送去吧。”
“是。”顧氏應了下來。
李重文剛才聽了他爹的話,心裏對宋二郎一家也很有好感,決定晚點再親自上門拜訪一翻。
羅雲初看著一堆東西,無奈地歎了口氣,她倒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隻是覺得受之有愧。待送了顧氏出去後,她便把這些東西先收了起來,全放樓閣存著先。
兩日後,羅雲初聽說她那便宜老娘病了,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帶兩個娃一同迴去看看。表妹什麽的,暫時擱下吧,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而且這兩天她還挺安分的,沒有到她眼皮底下晃悠了。
遂羅雲初收拾了一些藥材一同帶去,想著,興許能用得上也不一定。卻不料,她連帶兩個娃都被留在娘家住了一晚,而當晚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老三,怎麽這個時候迴來了?”二郎放下手中的鋤頭,疑惑地問。
“二哥,你跟我來。”宋銘承摸了摸自己的臉,太大意了。
不過他拉著二郎來到客廳,“二哥,今天我接到成之的書信,說他住在老家的祖母去世了,他們全家如今都趕到汾城祖籍守製呢。”
二郎仍不明白,朋友的祖母死了關他們什麽事,隻得幹巴巴地說了句節哀順變的話。
宋銘承也沒理會自家二哥的木枘,壓低聲音說道,“成之寫信提醒我,若咱們宋家想和他們餘家結親,就趁這百日內辦。”這迴餘家所有在朝為官的人都要迴祖籍丁憂二十七個月,如此一來,前頭那層顧慮便沒有了。再者成之既然敢寫信給他,信中也暗示了一翻,說明此事還是很有可為的。
二郎的嘴張了張,餘家,他聽老三提過的,餘家的兒郎多在朝中為官,他們明州的知府也是餘家的呢。這樣的大家族會看得上他們這種
小門小戶嗎?
宋銘承聽了他二哥的疑惑,耐心地給他講了講餘家的關係。二郎這才得知原來這餘歸晚隻是餘府庶出的二小姐,生母早已去世,不過因和餘家嫡子的關係不錯,頗得兄長的疼惜,所以在餘府中的待遇和嫡女差不離。隻是庶女畢竟是庶女,即便是落魄的致遠候世子也是嫌棄這點的,遂才有了當初那出。
當宋母得知了這一好消息時,高興極了,忙吩咐了大郎二郎一定要辦好這事。兄弟倆一定要有人親自走這一趟,抓緊時間,請汾城最好的官媒到餘府說媒議親。好在汾城離他們明州亦不遠,十天內能打一個來迴。兄弟倆人忙應承了下來。
從宋母房中出來後,大郎二郎都替老三感到高興,又見月色正好,便相約去了二郎家喝點小酒。
許氏因為娘家那頭有點事,昨天就迴娘家一趟了。兄弟三人約好了,才知沒人能給他們做點下酒菜。此時莫小瑜聽到了,自告奮勇去幫忙。兄弟三人都不想掃興,便應允了。
宋銘承見此次迴來,小表妹看他的神色都很正常,以為她想通了,便沒有多心。加上她一介孤女的身份,又是自家的親戚,很容易便讓他降低了防心。
二郎從碗櫃裏拿出一碗肉,再從雜物房裏拿出半斤花生。莫小瑜規規矩矩地給他們炒了一道香脆花生,又將肉給爆炒了一遍。
二郎很高興地從廚房裏摸出半壺酒,剛給三人滿上,喝著喝著,酒便沒了。他剛想站起來去雜物房再打一壺過來,卻被表妹搶先了。二郎這個神經大條的也沒在意,迴廚房繼續喝了。
莫小瑜看了一眼門外,沒人。又仔細聽了聽,這才放心地從懷中摸出一包粉末,往酒裏倒了下去。她深吸了口氣,安慰自己,她也是沒辦法了。她現在想設計的隻是二表哥,三表哥太可怕了,而且她姨母一定不會應允自己嫁給三表哥的。二表哥看起來就溫和得多,雖然有時候嗓門很大。自己這迴一定會成功的。
送了酒後,莫小瑜走進大廳,推開她二表哥臥房的房門,忍住羞意將自己脫個精光,然後扯上他們的被子蓋住自己的身體。
“老三,來,喝。”大郎捧著碗裏的酒咕嚕咕嚕地喝了起來。
“大哥,這裏隻有咱們兄弟仨在而已,別喝那麽猛。”宋銘承捧起自己的碗,輕抿了一口,不多。
二郎惦記著媳婦不許他喝酒的命令,也跟著老三微微喝了一口。
“哈,舒坦,好久沒有這麽高興過了。”大郎拿起新添的那壺酒,第一個往碗裏倒,“你們要嗎,給你們添點?”
二郎勸道,“大哥,我還是算了,媳婦說酒喝多了傷身,你也別喝那麽多。”而且還說了,對那個也有傷害的,為了媳婦,他還是禁禁吧。
宋銘承也搖搖頭,喝點小酒可以,他不喜歡醉的感覺,做官了,太多事情需要思考,需要他保持頭腦清醒。若不是這迴高興,他連小酒也不會喝。
“你們兩個,掃興。”大郎搖搖頭,繼續喝。
酒過三巡,大郎已經有點迷糊了,而且身體有點火熱。二郎三郎兩人在討論著聘禮所需的東西。
“哎,我不行了,你們繼續吧,我得迴去了。”大郎晃了晃頭,試圖清醒。
“大哥,我送你吧?”
“不用送不用送,咱們家這邊近,送啥呀,我就從側門迴去。你們倆繼續,繼續。”大郎罷罷手,拒絕了。
二郎和老三想想也是,又見他走起路來也不像醉的樣子,再者兩人又討論到了關鍵處,不想前功盡棄,便沒有送他。
大郎離開了他們的視線,便搖搖晃晃地走了幾步,大概是醉迷糊了。加上兄弟倆人的房子都長得差不多,他一頭紮進了大廳,心裏還疑惑,怎麽那麽快就到家了?不過醉的人腦子一片模糊,他沒一會就摸進了自己熟悉的東側間,身體發熱,便把身上的衣物給扯開後便摸上床了。
顧氏一把奪過她的潲桶就放在腳邊,扯著她繼續往前走,“放這吧,在自家院子裏,誰要你的呀?走,趕緊的,要不,好東西可輪不到你了。”
“發生啥喜事了?”羅雲初笑問。
“我家小叔迴來了,帶了些好東西迴來,正巧你在家,老頭子讓我來叫你過去一下。”顧氏的神色中有掩飾不住的興奮。
羅雲初訝異,“你小叔迴來了?”不是說出去幾年了嗎?
“是啊。”
“平安迴來就好。”李大爺想必很高興吧?想到這,羅雲初也打心底裏高興。
兩人進來之時,村子裏不少和李家交好的人都過來見過人,然後便識趣的告辭了,走時,每人手上都分到了一些新奇的吃食。
此刻羅雲初總算見著了李大爺的小兒子李重武,長相挺豪爽大氣的一個人,見到她時,真誠地向她道了謝,還說晚點再親自上門道謝。
之後,顧氏拉著她進了一間房間,指著房內一堆的東西笑道,“想要什麽,自個兒挑。”
羅雲初驚訝地看著房間裏的東西,隻掃一眼,但知道這裏東西種類不少,布料藥材皮毛香料胭脂水粉都有,還有一些她看不到的就不說了。
“這怎麽行?”羅雲初罷罷手,無功不受碌。
雖然有些東西她看著很心動,像那皮毛,隻消一眼,她便知都是頭路皮,全是上等貨。前世的時候,有一年她媽過大壽,她想送她一件上好的皮毛料子做衣服,特意去了解了這方麵的知識。遂對皮毛有一點點了解。
“哎呀,隻叫你挑幾件,又不是讓你把這些全拿走,你和我們還客氣啥?”顧氏看人很準,前頭他們李家那麽難時,羅雲初都肯伸手幫他們,此時無論如何都要報答一下的,“而且大妞她小叔說了,這些東西在原產地可不值什麽錢,像這狐皮吧,才九十文錢一件。所以呀,你隻管放心地挑吧。”不過在這裏賣就貴了,價錢怕是翻了十倍不止。
見推辭不過,羅雲初隻好挑了兩件皮子,一件貂皮,一件狐皮。便推說家裏還有事,告辭了。
李大爺看著她落荒而逃的背影,笑笑,對大兒媳說道,“一會你每樣都挑點給宋二家送去吧。”
“是。”顧氏應了下來。
李重文剛才聽了他爹的話,心裏對宋二郎一家也很有好感,決定晚點再親自上門拜訪一翻。
羅雲初看著一堆東西,無奈地歎了口氣,她倒不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隻是覺得受之有愧。待送了顧氏出去後,她便把這些東西先收了起來,全放樓閣存著先。
兩日後,羅雲初聽說她那便宜老娘病了,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帶兩個娃一同迴去看看。表妹什麽的,暫時擱下吧,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而且這兩天她還挺安分的,沒有到她眼皮底下晃悠了。
遂羅雲初收拾了一些藥材一同帶去,想著,興許能用得上也不一定。卻不料,她連帶兩個娃都被留在娘家住了一晚,而當晚卻發生了一件大事。
“老三,怎麽這個時候迴來了?”二郎放下手中的鋤頭,疑惑地問。
“二哥,你跟我來。”宋銘承摸了摸自己的臉,太大意了。
不過他拉著二郎來到客廳,“二哥,今天我接到成之的書信,說他住在老家的祖母去世了,他們全家如今都趕到汾城祖籍守製呢。”
二郎仍不明白,朋友的祖母死了關他們什麽事,隻得幹巴巴地說了句節哀順變的話。
宋銘承也沒理會自家二哥的木枘,壓低聲音說道,“成之寫信提醒我,若咱們宋家想和他們餘家結親,就趁這百日內辦。”這迴餘家所有在朝為官的人都要迴祖籍丁憂二十七個月,如此一來,前頭那層顧慮便沒有了。再者成之既然敢寫信給他,信中也暗示了一翻,說明此事還是很有可為的。
二郎的嘴張了張,餘家,他聽老三提過的,餘家的兒郎多在朝中為官,他們明州的知府也是餘家的呢。這樣的大家族會看得上他們這種
小門小戶嗎?
宋銘承聽了他二哥的疑惑,耐心地給他講了講餘家的關係。二郎這才得知原來這餘歸晚隻是餘府庶出的二小姐,生母早已去世,不過因和餘家嫡子的關係不錯,頗得兄長的疼惜,所以在餘府中的待遇和嫡女差不離。隻是庶女畢竟是庶女,即便是落魄的致遠候世子也是嫌棄這點的,遂才有了當初那出。
當宋母得知了這一好消息時,高興極了,忙吩咐了大郎二郎一定要辦好這事。兄弟倆一定要有人親自走這一趟,抓緊時間,請汾城最好的官媒到餘府說媒議親。好在汾城離他們明州亦不遠,十天內能打一個來迴。兄弟倆人忙應承了下來。
從宋母房中出來後,大郎二郎都替老三感到高興,又見月色正好,便相約去了二郎家喝點小酒。
許氏因為娘家那頭有點事,昨天就迴娘家一趟了。兄弟三人約好了,才知沒人能給他們做點下酒菜。此時莫小瑜聽到了,自告奮勇去幫忙。兄弟三人都不想掃興,便應允了。
宋銘承見此次迴來,小表妹看他的神色都很正常,以為她想通了,便沒有多心。加上她一介孤女的身份,又是自家的親戚,很容易便讓他降低了防心。
二郎從碗櫃裏拿出一碗肉,再從雜物房裏拿出半斤花生。莫小瑜規規矩矩地給他們炒了一道香脆花生,又將肉給爆炒了一遍。
二郎很高興地從廚房裏摸出半壺酒,剛給三人滿上,喝著喝著,酒便沒了。他剛想站起來去雜物房再打一壺過來,卻被表妹搶先了。二郎這個神經大條的也沒在意,迴廚房繼續喝了。
莫小瑜看了一眼門外,沒人。又仔細聽了聽,這才放心地從懷中摸出一包粉末,往酒裏倒了下去。她深吸了口氣,安慰自己,她也是沒辦法了。她現在想設計的隻是二表哥,三表哥太可怕了,而且她姨母一定不會應允自己嫁給三表哥的。二表哥看起來就溫和得多,雖然有時候嗓門很大。自己這迴一定會成功的。
送了酒後,莫小瑜走進大廳,推開她二表哥臥房的房門,忍住羞意將自己脫個精光,然後扯上他們的被子蓋住自己的身體。
“老三,來,喝。”大郎捧著碗裏的酒咕嚕咕嚕地喝了起來。
“大哥,這裏隻有咱們兄弟仨在而已,別喝那麽猛。”宋銘承捧起自己的碗,輕抿了一口,不多。
二郎惦記著媳婦不許他喝酒的命令,也跟著老三微微喝了一口。
“哈,舒坦,好久沒有這麽高興過了。”大郎拿起新添的那壺酒,第一個往碗裏倒,“你們要嗎,給你們添點?”
二郎勸道,“大哥,我還是算了,媳婦說酒喝多了傷身,你也別喝那麽多。”而且還說了,對那個也有傷害的,為了媳婦,他還是禁禁吧。
宋銘承也搖搖頭,喝點小酒可以,他不喜歡醉的感覺,做官了,太多事情需要思考,需要他保持頭腦清醒。若不是這迴高興,他連小酒也不會喝。
“你們兩個,掃興。”大郎搖搖頭,繼續喝。
酒過三巡,大郎已經有點迷糊了,而且身體有點火熱。二郎三郎兩人在討論著聘禮所需的東西。
“哎,我不行了,你們繼續吧,我得迴去了。”大郎晃了晃頭,試圖清醒。
“大哥,我送你吧?”
“不用送不用送,咱們家這邊近,送啥呀,我就從側門迴去。你們倆繼續,繼續。”大郎罷罷手,拒絕了。
二郎和老三想想也是,又見他走起路來也不像醉的樣子,再者兩人又討論到了關鍵處,不想前功盡棄,便沒有送他。
大郎離開了他們的視線,便搖搖晃晃地走了幾步,大概是醉迷糊了。加上兄弟倆人的房子都長得差不多,他一頭紮進了大廳,心裏還疑惑,怎麽那麽快就到家了?不過醉的人腦子一片模糊,他沒一會就摸進了自己熟悉的東側間,身體發熱,便把身上的衣物給扯開後便摸上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