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沛涵知曉,大哥是覺得自個還未成熟,她連忙說道,“冷將軍請放心,卑職絕對會盡心盡力。”


    冷千葉抬手,拍著她的肩膀,“進去吧。”


    “是。”冷沛涵連忙應道,便領著人馬入了城。


    付卓看著城樓之下的二人,隨即,也下了城樓迎接,待看向眼前的女子,長相清秀可人,故作深沉,穿著一身銀色鎧甲,倒多了幾分的英氣。


    她抬眸,正好與付卓四目相對,接著露出了一抹淺淺地笑容,接著又將目光落在了冷千葉的身上。


    冷千葉看著付卓,接著說道,“她是家妹,冷沛涵。”


    “原來你就是鳳棲國第一女狀元。”付卓對於當時轟動一時的鳳國女子入科舉一事早有耳聞,自然知曉,中了狀元的乃是冷千葉之妹,如今百聞不如一見,不禁多了幾分好奇。


    冷沛涵看著付卓,淺笑著應道,“喚我沛涵便是。”


    “在想付卓。”付卓笑著應道。


    “原來是付將軍,沛涵失敬。”冷沛涵微微頷首,應道。


    冷千葉看著冷沛涵,接著說道,“兄長不能與你閑話家常了,如今,戰事在即,這處便交給你看守,你可要萬分小心。”


    “冷將軍放心,卑職必定不辜負冷將軍期望。”冷沛涵連忙躬身應道,收斂起笑意,鄭重其事地應道。


    ☆、204 你對聖主有意思?


    冷千葉依舊冷漠如初,沒有半分的笑容,雖然,冷沛涵是他的妹妹,可是,現在更是鳳棲國的將領,他隻是微微點頭,接著轉身,便帶著人馬趕往第二座城池。


    付卓與冷沛涵對看了一眼,便跟著冷千葉離開。


    冷沛涵剛剛到達小鎮,還未與冷千葉說上幾句,他便走了,她隻是目送著他們離開,而後,帶著自個的人馬,鎮守小鎮。


    小鎮內的百姓們探頭探腦地看著冷沛涵,雖然,地處偏遠,但是,對於鳳棲國的民風,他們多少也是知曉一些的,畢竟,鳳棲皇太過於獨特,不喜歡女色,喜男色,身邊男寵三千,各個都是傾國傾城的容貌,從古至今以來,從未有女子入朝為官的,而鳳棲國更是開天辟地頭一個,再看向眼前的女子,颯爽英姿,倒也有幾分的將領之風,不禁對於鳳棲國更好奇了幾分,自昨日開始,鳳棲國的兵士攻破小鎮,並未對城內的百姓做出任何的欺淩之舉,反倒比起南迴國的兵士多了許多的責任。


    小鎮的民風本就淳樸,雖然,對於別國入侵自個國家的舉動有所不滿,但是,如今,沒有任何的人馬,單單,憑著他們手無寸鐵去抵抗這鐵騎大軍,也是不可能,畢竟,他們還沒有那個膽量和勇氣,而與鳳棲國的兵士未發生任何的衝突。


    冷沛涵帶著手下先上了城樓,重新部署,這些時日,她一直在軍營內受訓,加之她自幼便喜愛兵法,故而,成長了許多,在收到皇上的旨意時,她便馬不停蹄地帶著人馬趕來,如今,她要好好地守著前方的將士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城池。


    她低頭,看著前方,加派了人馬,接著下了城樓,便看到有一名女子走了過來。


    那名女子長相妖嬈,發髻上插著一支碧玉朱釵,她想起鳳傲天給她的密函,接著上前,看著那名女子,“姑娘可是尋我?”


    “奴家翠環。”眼前的女子微微福身,柔聲道。


    冷沛涵微微點頭,“翠環姑娘請。”


    “好。”翠環應道,接著便跟著冷沛涵前往小鎮的衙門。


    身後的將士依舊按照著之前的部署,分班次巡邏著,有條不紊,沒有半分的驚慌與不熟悉。


    冷沛涵帶著翠環行至衙門,抬眸,便看到衙門垂首站著的衙役,還有一名長相清秀的男子,見她前來,隻是垂首站在一處。


    冷沛涵並未多言,徑自抬步,入了衙門,翠環跟著她入內,待行至大廳,她屏退左右,隻剩下她與翠環二人。


    “翠環姑娘請講。”冷沛涵示意她坐下,二人入座,她低聲道。


    “冷將軍,這處城內之前的縣官已經攜眷潛逃,剩下的衙役也都所剩無幾,衙門外的那幾名留下的乃是奴家一早便安插好的人,還有那名清秀的男子,名叫李源,是當地有名的秀才,才學淵博,亦是奴家奉皇上之命,選中的接替小鎮的知縣。”翠環看著冷沛涵,不緊不慢地說道。


    “皇上一早便安排妥當。”冷沛涵心中不免是有些驚訝地,她當然知曉,如今剛剛入城,百姓心性未穩,若是,沒有可靠的人馬鎮守的話,短期內是不會恢複到原來的生活狀態,可是,如今,一早有人接替縣衙之事,便是穩定了民心,也能更好地鎮壓百姓,不用讓她用武力大開殺戒,若是每攻下一個城鎮,都是如此的話,那麽,待到將整個南迴國都攻破之後,南迴國也不會變成一片狼藉,需要一大段時間恢複,百姓們依舊可以安穩地過著以往的生活。


    她如今有些明白,皇上一早便做好了一切的安排,而南迴國乃是誌在必得之事,故而,才會讓她前來後援。


    翠環看著冷沛涵,微微點頭,“這乃是皇上根據當地的民風,而做的一些政策,你稍後可以與李源一同商議一下,盡快地實施,如此,可以免去冷將軍的後顧之憂,更可以盡快地收攏民心。”


    “好。”冷沛涵有了十足地幹勁,接過翠環手中的密函,抬眸,看著她,“翠環姑娘可要離開?”


    “正是。”翠環點頭道,“冷大人若是有何要事,可以前去知州的芙蓉閣尋奴家便是。”


    “好,沛涵送翠環姑娘。”冷沛涵起身,便要相送。


    “不必勞煩冷大人。”翠環笑著說道,微微福身,飛身不見了蹤影。


    冷沛涵看著翠環的身手,不禁羨慕不已,想著皇上身旁當真是能人輩出,她低頭,看著手中的密函,待看罷,便有了主意,接著沉聲道,“請李源入內。”


    “是。”門外看守的兵士沉聲應道。


    冷沛涵遠遠便看到身著青竹布衣的李源走了進來,他不卑不亢,周身散發著書卷之氣,隻是,那眉眼間卻多了幾分的不屬於他年齡的沉穩,看來此人必定是經曆過不為外人知的磨難。


    李源抬眸,迎上冷沛涵審視的目光,看著眼前的女子,一身鎧甲,英氣逼人,眉眼間卻多了幾分的靈氣,若是穿上尋常女子的衣裳,卻也是個嬌俏可人的女子。


    他抬步入內,躬身道,“李源見過冷大人。”


    冷沛涵擺手道,“李大人客氣了。”


    李源對於冷沛涵對他如此的稱唿並不意外,這一直是他等待的時機,畢竟,他與南鈺有著血海深仇,而如今,有一個推翻南鈺的機會,他自然會不遺餘力地支持,而,他之所以能夠活在現在,也是因為有翠環的幫助,他應當要報答的不是嗎?


    李源抬眸,看著冷沛涵,“冷大人,有何吩咐?”


    冷沛涵起身,緩步行至他的麵前,微微一笑,接著將手中的密函遞給他,“這是皇上給你我的密函,如今乃是穩定民心,這乃是一些利民的政策,李大人且先看一下,若是有何想法,可以提出來,與我商議,若是行之有效的話,便盡早實施下去。”


    “是。”李源對於冷沛涵突如其來的舉動有些錯然,身子微微向後退了一步,恭敬地接過密函,低頭看著。


    冷沛涵覺得此人甚是有趣,見他巧妙地避開了她,她淺笑一聲,接著轉身,便坐迴原來的位子。


    李源隻是站著,看著密函內的內容,眼眸閃過震驚,想著,鳳傲天遠在鳳棲國,竟然能夠關注到南迴國這等偏僻之地的民生,他更是堅定了自己的心,這樣的君主,比起南鈺來,當真是太強大了。


    冷沛涵當然看到了李源眼眸中的驚訝,她與有榮焉,畢竟,鳳傲天一直是她崇拜之人,而她在都察院更是學到了許多,後來,經曆了中邪之事,還有軍營的訓練,她更是成熟了許多。


    李源看罷之後,合起密函,接著說道,“下官覺得皇上的提議極好,沒有任何的不妥之處。”


    “若是無異議的話,那李大人即刻上任,安排妥當之後,明日便實施,我會全力協助李大人。”冷沛涵並未以高管自居,可是平和地對李源說著。


    李源抬眸,看著冷沛涵,聽著她說話的語氣,必定是為官許久,想起她也姓冷,接著問道,“敢問冷大人可是第一女狀元?”


    “正是。”冷沛涵笑著應道。


    李源不禁對冷沛涵多了幾分的敬畏,畢竟,一個女子能夠走出閨閣,入朝為官,而且,還能帶兵打仗,著實不易。


    冷沛涵看到了李源眼眸中的敬畏,而不是懷疑,她更加覺得翠環選的人當真是不簡單的。


    她起身,向前一步,“李大人,外麵皆是你的下屬,相信李大人比我熟悉,我便不打擾李大人處理正事,我還有事,便先告辭。”


    “下官恭送冷大人。”李源知曉冷沛涵話中的意思,這是一種對他的尊重,告訴他,如今縣衙之事都由他全權處理,她不會有所幹涉。


    冷沛涵抬步,離開了縣衙,便帶著人馬在小鎮巡邏,接著便行至城樓,看著整個小鎮的布防。


    李源帶著新的人手,還有專門配備的師爺,將先前的縣令遺留下的事情逐一地做了整理,而後,又將所有的政策做好了文書與布告,如此,忙了一夜,翌日,便設了公堂,張貼了布告,而他則是帶著手下挨家挨戶地前去巡視。


    小鎮內的百姓在短短的幾日,經曆了他國的入侵,而後,又相安無事地過著自個的生活,不過是短短的兩日,便有人接收了衙門,張貼了布告,而信任的縣令竟然是他們一直敬畏的李秀才,李源,這下,百姓們不安的心頓時穩定了下來。


    百姓們奔走相告,一時間,其他的百姓也不再關門閉戶,而是過起了原有的平靜生活,而李源更是讓讀書識字的書生們站在布告下,給不識字的百姓們念著新下發的政策,這下子,更是讓本就不大的小鎮徹底地沸騰了,因著,這處小鎮地處偏遠,派來的縣令更是貪婪不已,整日想著搜刮民脂民膏,並未做一些利民之舉,百姓們有冤無處申,隻能忍氣吞聲,如今,有了新的縣令,更有了許多讓他們日後衣食無憂的政策,他們自然是歡喜的,畢竟,誰不想過著安穩的日子?


    冷千葉帶著人馬離開小鎮,行走了半日,便安營紮寨在距離第二座城池的十裏之外,再往前走,便是黑風駐紮的軍營。


    冷千葉當晚,便接到了冷沛涵傳來的書信,將小鎮內的事情告訴了他,他看著信的內容,心中像是被柔軟的棉花填滿著,甚暖。


    付卓抬眸,看著冷千葉這些時日,難道露出的欣慰地笑意,他上前問道,“冷將軍為何如此高興?”


    冷千葉抬手,將手中的信遞給他,“我再無後顧之憂,隻等著與黑風決戰。”


    付卓接過信,看罷之後,顯然不敢置信,抬眸,看著冷千葉,若是原先他對於鳳傲天更多是欽佩,如今,卻是崇拜,能夠如此步步算計的人,這天下何愁不是她的?


    他抬眸,看著冷千葉,“皇上當真是事無巨細。”


    冷千葉勾唇淺笑著,想起與她在一起的日子,他恨不得即刻將南迴國踏平,而後去尋她。


    這一日,慕寒遙並未出兵,而是升帳,與其他將領聚集與議事廳內,商議對策。


    李肅抬眸,看著慕寒遙,“將軍,這強攻怕是不行,這林霄擺明了隻守不攻,明顯是在拖延。”


    “是啊,將軍。”其他的副將附和著。


    慕寒遙當然知曉,昨日不過是要試探一下林霄,畢竟,上次與南迴國一戰,乃是因為巫月國,而他正好被淩霜雪暗算,故而,沒有真正地較量,此次,乃是真正的與南迴國交鋒,必須要知曉他們的能耐才是。


    慕寒遙麵無表情,看著鋪展開來的地形圖,陷入沉思,早先,與冷千葉亦是商議過如何攻破這座城池,可是,如今,即便是用了陣法,但是,還是有所欠缺,他必須要尋到一個一擊即中的法子,畢竟,兵力懸殊。


    阿九與孟初始終僵持不下,連著兩日,沒有任何的好消息。


    今日,衛梓陌已經將南迴國一半的經濟收迴,整個南迴國,大半的產業全部歇業,最重要的是全國多半的米糧鹽商,全部關門,一時間,南迴國的百姓們陷入了惶恐之中,紛紛拿著銀兩前去還未關閉的商鋪,購買大量的米糧,如此,更是造成了混亂前所未有的混亂,為了爭奪米糧,踩上致死的百姓不計其數,無奈之下,其他的商鋪也隻能強行關門。


    南鈺雖然預料鳳傲天會有如此的舉動,他一早便想好了對策,可還是未料到竟然後果有如此嚴重,無奈之下,他隻能開倉放糧,安撫民心。


    可是,此舉也不是長久之計,再加上這些年來,朝廷賦稅嚴重,有些奸商更是提高了米糧的價錢,以往,百姓們能夠勉強度日,如今,卻是連米糧都買不起。


    當地的官員因著常年的安穩,早已經*不堪,翠玉手中掌握著的貪官在她的慫恿之下,更是帶著大量搜刮的髒銀,帶著家眷,在翠玉的安排下,逃離了南迴國。


    如此,整個南迴國更是陷入了一場浩劫之中,還未平穩下來的民心,掀起了又一次地的惶恐。


    短短的五日,南迴國近三成的官員,帶著銀兩家眷消失不見,整個經濟陷入了癱瘓之中,奸商們更是做高抬價,大賺了一筆。


    南鈺一麵關心的戰事,還要安撫民心,正當他想到對策,如今,最能夠安撫民心的,便是從全國的富商那處征集米糧開放,如此,可以解一時之急。


    正當他下達命令時,全國六成的富商卻在一夕之間不翼而飛,隻留下一座空的宅院。


    南鈺看著手中暗衛遞給來的密函,頓時有些反應不過來,他未料到,鳳傲天竟然能做到如此的地方,將南迴國的經濟徹底地土崩瓦解,這絕對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蓄謀已久。


    “混賬!”南鈺大手將書案上的折子揮在地上,厲聲喝道,“傳令下去,將南迴國所有的芙蓉閣都給朕統統燒了,殺無赦!”


    “是。”暗衛站在一側,低聲應道,接著離開。


    “皇上,如今該怎麽辦?邊關將士的糧草,您已經開倉放糧了一半。”一旁的丞相,約莫四十多歲,也是南鈺的恩師,他擔憂地看著南鈺問道。


    南鈺抬眸,俊朗的容顏透著弑殺之氣,不過短短十日,南迴國的經濟命脈徹底地受到重創,他所掌握著的產業根本無法支撐如今偌大的南迴國。


    除了京城內的富商,還有分布在各處他的富商親信,其他的富商卻能被鳳傲天徹底地收攏,如此迅速地離開,隻能說明,她一早便做好了讓他們離開的安排。


    他想著手中的暗衛,竟然沒有半絲的察覺,忍不住地低吼一聲,“廢物!”


    這些時日,三處的邊關依舊僵持不下。


    期間,冷千葉與黑風大戰了三天三夜,雙方各有損傷,之後,便再未出兵至今。


    付卓站在營帳內,看著冷千葉氣定神閑,沒有半分的焦慮之色。


    他不由得地問道,“冷將軍,如今,已經過了多日,若是再不出兵的話,怕是……”


    冷千葉抬眸,看著他,“與黑風再次交手,你有幾分勝算?”


    “若是按照如今的形勢看來,五成。”付卓沉吟了片刻,迴道。


    “既然是五成,那便是要死傷過半,出兵不過是送死。”冷千葉冷聲道,看著他,“黑風訓練有素,他們的優勢在於進攻,而這處,更是他們熟悉的地方,自然比我們的人馬強勁,若是硬拚的話,即便拚上全部,也隻有五成勝算,那後麵的仗如何打?”


    付卓沉默不語,是啊,即便打敗了黑風,那麽,後麵的城池該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爺太殘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檸檬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檸檬笑並收藏爺太殘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