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能順利畢業,少說也能到各省軍閥處任職。”江幫主不無惋惜地說。“也算是有一個出身了。”
“不還不稀罕呢!”薛嶽滿不在乎的說:“我可沒有為沒能在那些軍閥手裏任職而可惜。”
“那你在可惜什麽?”江幫主好奇的問。
“保定的畢業生的出路,不外乎兩個:一是到各省軍閥處任職,這是也算青雲捷徑;二是南下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革命,這是提著腦袋幹的活。一般人,肯定會選第一條,但是我不會!北洋政fu日益失卻民心,我眼看著軍校畢業後就要到北洋軍隊實習,心中本來十分不願意,渴望早日迴到南方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工作。不過,現在護法革命也失敗了,孫中山先生敗走日本,我卻也落魄在上海灘,西南軍閥,真如孫中山先生所說,和北洋軍閥其實是一丘之貉!”
薛嶽說完苦笑一聲,江幫主也跟著搖頭苦笑。
江幫主想起剛剛穿越上海灘,與孫中山兩次交談,兩次暗示孫中山西南軍閥不可靠,可是孫中山不是顧左右而言它,就是視若為見,江幫主對孫中山也就不再抱什麽希望。如今孫中山果如江幫主所預言,不知道孫中山先生在去日本的船上,想起這點故事,會做什麽樣的浩歎!若不是孫中山先生溜去了日本,江幫主還真想站在孫中山先生麵前耀武揚威一番。
二人相對無語。沉默片刻後,江幫主換了一個話題:“南北軍對峙的粵閩邊境的情形如何?那裏也還安寧嗎?”
江幫主記得護法軍政fu的軍隊是安排在東線戰場。
這次南北之間再次醞釀戰爭,經北方到南方到上海灘,見到的都是一片亂世景象,上海灘這地方邪乎,比在什麽地方聽到的要嚴重得多。都說段祺瑞這次主攻放在廣東,江幫主想從薛嶽這裏打聽些實情。
“廣東的事提不得。(.好看的小說)”薛嶽歎息一聲,說:“廣東官場中的**並不亞於北洋,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南北軍閥,一丘之貉。而戰爭也是勞民傷財,現在正是夏收季節,但從廣東到惠州一帶饑民絡繹不絕,道旁時可見餓殍,令人目不忍睹。廣東民生凋零,以豪無與北洋戰爭的能力。”
“廣東竟然是這樣?上海灘這邊還盛傳桂係治西南有方哩!都說陸榮廷他們很有和段祺瑞掰掰腕子的能力,竟跟和一隻紙老虎差不多。”深深的憂慮從江幫主的小白臉上顯出,他無心喝酒了。
“西南陸榮廷的桂係有什麽本事和段祺瑞的北洋掰腕子?前麵兩次在湖南的戰爭,桂係看似出來不少軍隊,可是卻沒打什麽仗。他們一直抱著打仗別人衝在前,他們衝在後的宗旨,怪不得他們沒有受什麽損失,被段祺瑞所忌憚。如果不是湖南人太能纏,兩次在桂係潰敗的時候,硬是把北洋軍的腳步給纏住,隻怕陸榮廷也沒有現在這麽輕鬆。”薛嶽的話中分明帶著滿腔激憤。桂係向來隻是動嘴,上陣廝殺的確實他們這些孫中山先生身邊的革命黨人。
“現在北洋第二次天津督軍團會議召開在即,上海灘已經傳開,都說段祺瑞的第五期作戰計劃主攻是在廣東,看來真是不容樂觀啊。”江幫主說。
薛嶽也讚同,喝了幾口酒後,說:“以我所知,在閩粵邊境作戰的護法軍根本抵擋不了北洋大軍。所以,我在上海灘會這些日子有意結交些朋友,請他們能和到我迴到家鄉去訓練團練,希望能夠保境安民。”
“薛兄有這樣的心,實在令我佩服。”江幫主知他明明知道廣東抵擋不住北洋軍的腳步,還是要迴廣東鄉下訓練團練,抵抗北洋軍,的確比一般人高出一籌的膽識。
薛嶽說:“我和朋友們都以為,保衛鄉裏要靠自己,依靠西南軍閥是不中用的。危急時候,靠得住的隻有湖南那樣,拚自己本鄉本土的自己人抵抗北洋軍。不過,識人不易呀!昨日一個朋友給我引薦一個人,我見他還像個樣子,便和他敗把子做了兄弟。誰知道這人今天卻拿著一包錢,想把我打發迴去。廣東人都是這樣沒骨頭的家夥,氣死我了!怎麽樣抵禦得了北洋軍的侵襲?還是湖南人團結,打的北洋軍段祺瑞不得不改寫了第五期的作戰計劃!”
應該就是酒吧裏給他塞錢的那個四眼,難怪薛嶽會那麽不留情麵的把錢丟還給了對方。不過說起保衛鄉裏,江幫主有些慚愧,雖然他是穿越來的,但他畢竟是湖南人。
江幫主呆了半晌才說:“我雖然是湖南人,但是在北洋軍三番兩次的侵擾我家鄉的時候,我家鄉的人們在浴血奮戰的時候,我竟然在上海灘享受榮華富貴,我素日還說自己多麽的愛國愛家,今日見足下,真是自愧不如。”
“您快不要提這事了。”薛嶽顯出一副慚愧的神情,“我這算什麽,在上海灘幾日,什麽成果也沒有,迴鄉也不過是盡一份心而已,實在沒有什麽把握,能抵禦北洋大軍的南下。”
“也不能這樣說。事在人為!不去做,永遠不可能成功。但是去做了,全力以赴了,至少有成功的希望。”自從聽說薛嶽還要迴鄉搞地方武裝,江幫主對這個國民黨的大將也改變了一些看法。
薛嶽苦笑一下說:“現在不同往昔,在鄉下搞團練,那也是需要巨大的財力支撐。不然,練出來也隻是個笑話。各種術科訓練,初期訓練包括徒手與持槍的製式教練,逐漸到班、排、連的密集隊伍教練。此外還有器械體操和劈刺等課目,這些訓練需要的器械就是巨款了。”
江幫主聽了薛嶽這番議論,頻頻點頭稱是。
薛嶽繼續說下去:“但我薛嶽不幸,家裏也不是什麽豪門,這筆款子都拿不出來,說來真羞愧。就算團練訓練成了,他們沒有武裝,還是無法上戰場。而要武裝一隻軍隊,花費之大,更是超出我的想象。”
“你為什麽不迴舊部,從那些舊部開始,肯能會容易一些。”江幫主給出一些建議。
“我也想啊。”薛嶽現在是越來越對這位權勢滔天的黑幫教父欽佩有加,恨不得將心中事全部向他傾吐,“我是進了護法軍之後才知道,桂係軍閥原本是不願意讓中山先生掌握軍隊的,但是,由於皖係駐閩的軍閥李厚基正從閩南向廣東進軍,為了讓中山先生率軍去打仗,這才同意組建援閩粵軍,並任命陳炯明為該軍總司令。陳炯明率部從廣州出發後,孫中山先生感到力量單薄,就命他先把隊伍駐紮在潮汕地區,就地增募了近10個營,並給予了他非常大的財力資助,源源不斷的財力人力上的資助,聽說這筆巨大款子還是您在上海灘給孫中山先生的護法政fu募集的。我的老師、擔任援閩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的鄧鏗,也幫助他進行嚴格訓練,這才使部隊力量得以精幹充實,像稻田裏的莊稼長勢喜人。可是,陳炯明這人是魏延,腦後有反骨!這次孫中山先生被排擠,他竟然在率領著孫中山先生傾注全部心血培養的這支軍隊秀手旁觀。”
說著,薛嶽氣憤的一拍桌子。
江幫主在心裏也破口大罵:“媽的逼!老子的錢養出一個反骨仔陳炯明!”雖然江幫主借護法軍政fu的名義賺的是大頭,給孫夫人宋慶琳帶迴廣州的是小頭,但是江幫主還是忍不住生氣!
“對了,”江幫主好像又想起什麽,抬起頭來望著薛嶽說:“你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讀書讀的好好的,軍校都是封閉式的軍事生活,你怎麽收到消息,跑去的南方?”
“那是去年的年低,一個暖洋洋的冬日。”薛嶽眼望著燈火璀璨的窗外,迴憶道:“孫中山的特使秘密來到軍校,暗中召集我等粵籍學生開會,並告訴他們一個好消息。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控製了北洋政fu。中山先生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fu,就任非常大元帥,積極推動北伐北洋軍閥的護法戰爭。恰在這時,廣東省省長朱慶瀾受到軍閥的排擠決定辭職。他將所轄警衛軍20個營改編為省長親軍,交給大元帥府管轄。這樣,中山先生開始有了自己的軍隊,正在招兵買馬,希望有作為的年輕學子們加入這支革命隊伍。我等人一聽,群情振奮,立即決定隨特使南下,到粵東參加革命軍。”
江幫主點點頭,說:“我記得,那時候孫夫人來上海籌款,我接待的她。為她前後奔走,想出了一個發現戰爭公債的法子,才籌集到了那一筆巨款。”
“您的那一筆巨款,可是解了護法軍政fu的燃眉之急,不然這國民革命軍也拉不起來。”薛嶽隨手拿出酒杯,在手中摩挲,“我們到了廣州,也想不到護法軍政fu竟然有這麽充裕的資金。當時我南下,同學都為之感到可惜,勸我畢業後再說。其實,他們心裏是覺得廣州軍政fu那地方,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我當時就豪氣地說,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報效國家,而不是為了那一紙文憑。現在,正是中山先生用人之際,我哪有心思在這裏苦等?各位同學,我先去探路,明年春,咱們在漳州見!”
薛嶽平淡而緩慢地說著,並無半點驚人之態。但是了解薛嶽的求學之路的知道,他不到七歲便在私塾學習,不滿兩年,便到樂昌新式小學堂求學;高小尚未畢業,又於1907年到黃埔陸小學習;陸小畢業後間斷了幾年才繼續到武漢陸軍學校學習;如今,保定軍校尚差半年就可拿到畢業證,他又毅然放棄。可以說,這家夥求學十多年,還沒有拿到一張畢業證!也算一奇了!
“不還不稀罕呢!”薛嶽滿不在乎的說:“我可沒有為沒能在那些軍閥手裏任職而可惜。”
“那你在可惜什麽?”江幫主好奇的問。
“保定的畢業生的出路,不外乎兩個:一是到各省軍閥處任職,這是也算青雲捷徑;二是南下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革命,這是提著腦袋幹的活。一般人,肯定會選第一條,但是我不會!北洋政fu日益失卻民心,我眼看著軍校畢業後就要到北洋軍隊實習,心中本來十分不願意,渴望早日迴到南方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工作。不過,現在護法革命也失敗了,孫中山先生敗走日本,我卻也落魄在上海灘,西南軍閥,真如孫中山先生所說,和北洋軍閥其實是一丘之貉!”
薛嶽說完苦笑一聲,江幫主也跟著搖頭苦笑。
江幫主想起剛剛穿越上海灘,與孫中山兩次交談,兩次暗示孫中山西南軍閥不可靠,可是孫中山不是顧左右而言它,就是視若為見,江幫主對孫中山也就不再抱什麽希望。如今孫中山果如江幫主所預言,不知道孫中山先生在去日本的船上,想起這點故事,會做什麽樣的浩歎!若不是孫中山先生溜去了日本,江幫主還真想站在孫中山先生麵前耀武揚威一番。
二人相對無語。沉默片刻後,江幫主換了一個話題:“南北軍對峙的粵閩邊境的情形如何?那裏也還安寧嗎?”
江幫主記得護法軍政fu的軍隊是安排在東線戰場。
這次南北之間再次醞釀戰爭,經北方到南方到上海灘,見到的都是一片亂世景象,上海灘這地方邪乎,比在什麽地方聽到的要嚴重得多。都說段祺瑞這次主攻放在廣東,江幫主想從薛嶽這裏打聽些實情。
“廣東的事提不得。(.好看的小說)”薛嶽歎息一聲,說:“廣東官場中的**並不亞於北洋,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南北軍閥,一丘之貉。而戰爭也是勞民傷財,現在正是夏收季節,但從廣東到惠州一帶饑民絡繹不絕,道旁時可見餓殍,令人目不忍睹。廣東民生凋零,以豪無與北洋戰爭的能力。”
“廣東竟然是這樣?上海灘這邊還盛傳桂係治西南有方哩!都說陸榮廷他們很有和段祺瑞掰掰腕子的能力,竟跟和一隻紙老虎差不多。”深深的憂慮從江幫主的小白臉上顯出,他無心喝酒了。
“西南陸榮廷的桂係有什麽本事和段祺瑞的北洋掰腕子?前麵兩次在湖南的戰爭,桂係看似出來不少軍隊,可是卻沒打什麽仗。他們一直抱著打仗別人衝在前,他們衝在後的宗旨,怪不得他們沒有受什麽損失,被段祺瑞所忌憚。如果不是湖南人太能纏,兩次在桂係潰敗的時候,硬是把北洋軍的腳步給纏住,隻怕陸榮廷也沒有現在這麽輕鬆。”薛嶽的話中分明帶著滿腔激憤。桂係向來隻是動嘴,上陣廝殺的確實他們這些孫中山先生身邊的革命黨人。
“現在北洋第二次天津督軍團會議召開在即,上海灘已經傳開,都說段祺瑞的第五期作戰計劃主攻是在廣東,看來真是不容樂觀啊。”江幫主說。
薛嶽也讚同,喝了幾口酒後,說:“以我所知,在閩粵邊境作戰的護法軍根本抵擋不了北洋大軍。所以,我在上海灘會這些日子有意結交些朋友,請他們能和到我迴到家鄉去訓練團練,希望能夠保境安民。”
“薛兄有這樣的心,實在令我佩服。”江幫主知他明明知道廣東抵擋不住北洋軍的腳步,還是要迴廣東鄉下訓練團練,抵抗北洋軍,的確比一般人高出一籌的膽識。
薛嶽說:“我和朋友們都以為,保衛鄉裏要靠自己,依靠西南軍閥是不中用的。危急時候,靠得住的隻有湖南那樣,拚自己本鄉本土的自己人抵抗北洋軍。不過,識人不易呀!昨日一個朋友給我引薦一個人,我見他還像個樣子,便和他敗把子做了兄弟。誰知道這人今天卻拿著一包錢,想把我打發迴去。廣東人都是這樣沒骨頭的家夥,氣死我了!怎麽樣抵禦得了北洋軍的侵襲?還是湖南人團結,打的北洋軍段祺瑞不得不改寫了第五期的作戰計劃!”
應該就是酒吧裏給他塞錢的那個四眼,難怪薛嶽會那麽不留情麵的把錢丟還給了對方。不過說起保衛鄉裏,江幫主有些慚愧,雖然他是穿越來的,但他畢竟是湖南人。
江幫主呆了半晌才說:“我雖然是湖南人,但是在北洋軍三番兩次的侵擾我家鄉的時候,我家鄉的人們在浴血奮戰的時候,我竟然在上海灘享受榮華富貴,我素日還說自己多麽的愛國愛家,今日見足下,真是自愧不如。”
“您快不要提這事了。”薛嶽顯出一副慚愧的神情,“我這算什麽,在上海灘幾日,什麽成果也沒有,迴鄉也不過是盡一份心而已,實在沒有什麽把握,能抵禦北洋大軍的南下。”
“也不能這樣說。事在人為!不去做,永遠不可能成功。但是去做了,全力以赴了,至少有成功的希望。”自從聽說薛嶽還要迴鄉搞地方武裝,江幫主對這個國民黨的大將也改變了一些看法。
薛嶽苦笑一下說:“現在不同往昔,在鄉下搞團練,那也是需要巨大的財力支撐。不然,練出來也隻是個笑話。各種術科訓練,初期訓練包括徒手與持槍的製式教練,逐漸到班、排、連的密集隊伍教練。此外還有器械體操和劈刺等課目,這些訓練需要的器械就是巨款了。”
江幫主聽了薛嶽這番議論,頻頻點頭稱是。
薛嶽繼續說下去:“但我薛嶽不幸,家裏也不是什麽豪門,這筆款子都拿不出來,說來真羞愧。就算團練訓練成了,他們沒有武裝,還是無法上戰場。而要武裝一隻軍隊,花費之大,更是超出我的想象。”
“你為什麽不迴舊部,從那些舊部開始,肯能會容易一些。”江幫主給出一些建議。
“我也想啊。”薛嶽現在是越來越對這位權勢滔天的黑幫教父欽佩有加,恨不得將心中事全部向他傾吐,“我是進了護法軍之後才知道,桂係軍閥原本是不願意讓中山先生掌握軍隊的,但是,由於皖係駐閩的軍閥李厚基正從閩南向廣東進軍,為了讓中山先生率軍去打仗,這才同意組建援閩粵軍,並任命陳炯明為該軍總司令。陳炯明率部從廣州出發後,孫中山先生感到力量單薄,就命他先把隊伍駐紮在潮汕地區,就地增募了近10個營,並給予了他非常大的財力資助,源源不斷的財力人力上的資助,聽說這筆巨大款子還是您在上海灘給孫中山先生的護法政fu募集的。我的老師、擔任援閩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的鄧鏗,也幫助他進行嚴格訓練,這才使部隊力量得以精幹充實,像稻田裏的莊稼長勢喜人。可是,陳炯明這人是魏延,腦後有反骨!這次孫中山先生被排擠,他竟然在率領著孫中山先生傾注全部心血培養的這支軍隊秀手旁觀。”
說著,薛嶽氣憤的一拍桌子。
江幫主在心裏也破口大罵:“媽的逼!老子的錢養出一個反骨仔陳炯明!”雖然江幫主借護法軍政fu的名義賺的是大頭,給孫夫人宋慶琳帶迴廣州的是小頭,但是江幫主還是忍不住生氣!
“對了,”江幫主好像又想起什麽,抬起頭來望著薛嶽說:“你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讀書讀的好好的,軍校都是封閉式的軍事生活,你怎麽收到消息,跑去的南方?”
“那是去年的年低,一個暖洋洋的冬日。”薛嶽眼望著燈火璀璨的窗外,迴憶道:“孫中山的特使秘密來到軍校,暗中召集我等粵籍學生開會,並告訴他們一個好消息。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控製了北洋政fu。中山先生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fu,就任非常大元帥,積極推動北伐北洋軍閥的護法戰爭。恰在這時,廣東省省長朱慶瀾受到軍閥的排擠決定辭職。他將所轄警衛軍20個營改編為省長親軍,交給大元帥府管轄。這樣,中山先生開始有了自己的軍隊,正在招兵買馬,希望有作為的年輕學子們加入這支革命隊伍。我等人一聽,群情振奮,立即決定隨特使南下,到粵東參加革命軍。”
江幫主點點頭,說:“我記得,那時候孫夫人來上海籌款,我接待的她。為她前後奔走,想出了一個發現戰爭公債的法子,才籌集到了那一筆巨款。”
“您的那一筆巨款,可是解了護法軍政fu的燃眉之急,不然這國民革命軍也拉不起來。”薛嶽隨手拿出酒杯,在手中摩挲,“我們到了廣州,也想不到護法軍政fu竟然有這麽充裕的資金。當時我南下,同學都為之感到可惜,勸我畢業後再說。其實,他們心裏是覺得廣州軍政fu那地方,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我當時就豪氣地說,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報效國家,而不是為了那一紙文憑。現在,正是中山先生用人之際,我哪有心思在這裏苦等?各位同學,我先去探路,明年春,咱們在漳州見!”
薛嶽平淡而緩慢地說著,並無半點驚人之態。但是了解薛嶽的求學之路的知道,他不到七歲便在私塾學習,不滿兩年,便到樂昌新式小學堂求學;高小尚未畢業,又於1907年到黃埔陸小學習;陸小畢業後間斷了幾年才繼續到武漢陸軍學校學習;如今,保定軍校尚差半年就可拿到畢業證,他又毅然放棄。可以說,這家夥求學十多年,還沒有拿到一張畢業證!也算一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