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盛這才迴過神來,嚇得連忙將帕子扔出去,迴來才道:“嘿,這小娘皮,倒是眼睛大,什麽地兒她都瞧得上。也不看看她那尊榮,還一輩子的奴才呢,咱們爺是隨便收奴才的人嗎?”
“不隨便收奴才,咱們爺隨便養狗兒。”高無庸接了一句。
蘇培盛冷哼:“那也要看看誰才是那毛色鮮亮,又漂亮又聽話的,她算個什麽東西!我呸!”
高無庸笑笑,隻道:“這樣的人用不久,這都心高到想咬四爺養的小狗了……隻可憐她什麽都不知道,還自以為得意呢。倒是你,還不閉嘴,等著一會兒爺迴來訓你不成?”
“就你知道得多!”
蘇培盛眼睛尖,瞧見四爺又進來了,立刻閉了嘴。
胤禛進來,隻往書案後麵一坐,默然良久,兩個貼身太監都沒說話,侍立一旁。
過了許久,胤禛才從案下抽了個匣子出來,裏頭躺著很多年錢那一折沾了血的信封,然後他道:“送去給顧三,轉給張廷玉。”
☆、第二零四章 廢太子
蘇培盛立刻著人將東西悄悄遞給了張府那邊,讓人帶給了張二夫人。
顧懷袖這邊原本就沒想到,這個時候四爺那邊竟然還有東西送來,她人都還沒出月子,一看見這匣子還以為是尋常的玩意兒,結果一掀開,竟然是一封信。
她見著那邊角上的血跡,便是悚然一驚。
青黛道:“說是讓給二爺。”
顧懷袖聽了,卻伸出手去,削蔥根一樣的手指,輕輕將信封翻了過來,上頭寫著幾個字:抄送索額圖大學士,敬親啟。
信封裏什麽也沒有,空的,裏麵的迷信早在索額圖被殺那一年,就已經由支持八阿哥胤禩的福全親王遞交康熙,成了逼死太子最大靠山索額圖的重要證據。
而這一封信,乃是張廷瓚用命換來的。
如今顧懷袖盯著這空空的信封,手指微微顫抖了一下,又緩緩將信封放迴了匣子裏。
這匣子裏裝著的不僅僅是信封,是一條人命,是滿匣子的殺氣。
慢慢靠在了榻上,顧懷袖沉默了一會兒,垂下眼,才道:“交給二爺去。”
青黛於是重新拿過了匣子,抱著叫人遞給阿德,阿德則轉給了張廷玉。
張廷玉還有什麽不清楚的?
一切都跟當年的猜測對得上。
張廷玉坐在書房裏,看著麵前的匣子,也看著裏麵的一封信,張若靄就坐在他麵前,這時候看著他父親的臉色,似乎有些被嚇住,便已經起身站著了。
“父親……”
張廷玉隻看著信封邊角上的血跡,想起那對張家來說永遠也不會醒的一夜。
大哥背心全是鮮血,帶著倒鉤的箭頭紮進身體裏,連著肉剜出來,也是藥石無救。
張廷瓚像是溺水之人,希圖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可終究……
稻草如何能救命?
張廷玉伸手要去摸匣中的信封,卻又停下手來。
山雨欲來風滿樓……
“若靄,過來磕個頭。”
張廷玉雙手十指交握在一起,聲音低沉得似乎聽不見。
張若靄愣了一下,隻把手裏的書放下,給那匣子磕了三個響頭。
他不明白為什麽要給一個匣子磕頭,可起身的時候便望見了那信封邊角上的鮮血。
很多很多年以後,張若靄想起此刻他父親的神情,也覺得記憶一片模糊,隻感覺到他父親坐在書案後麵,兩手叉在一起,半垂著頭,神情也看不清。
可是不久之後,就出了一件很大很大的事情。
匣子是胤禛送來的,當年的事情誰也不說,都當成是沒發生過。
甚至,太子還道貌岸然地來張廷瓚的靈堂前拜會過。
試想他與索額圖害死了張廷瓚,卻還敢來張廷瓚的靈前,卻不知若是張廷瓚九泉之下有知,會否大笑三聲?
如今匣子送來,約莫是要起風了。
張廷玉想著,晚上去陪顧懷袖說話,卻又不知道說什麽,隻能坐在她床邊:“今日靄哥兒四書已經能倒背如流,也時時看著弟弟妹妹,想必他們不會像我一樣……”
顧懷袖知道白天收了匣子,張廷玉人有些恍惚,隻握了他的手,笑道:“別想那麽多了……”
雖則,她一迴憶起當日的場麵,也還覺得觸目驚心。
“而月巡幸京畿,五月巡幸塞外,還要擬定簡放各省鄉試的主考官……李光地年紀也不小了,現在是病疾纏身,想要乞休,可皇上也不讓,可見還是不夠放心我。不過如今我已經幫著李光地做許多事情,如今的南書房,已然如翰林院……”
康熙目前最信任的漢大臣就是大學士李光地,南書房一眾的南書房翰林跟行走,甚至別的大學士,都以李光地馬首是瞻。
李光地多次乞休不成,那就是康熙還沒找到一個補位置的人,或者說這個補位的人還不能讓他完全信任。
張英乞休離開之後,南書房所有的事情幾乎都落在了李光地的身上,多年來李光地也是一個人撐著,好在張廷玉很快就上來了,隻是現在張廷玉還沒到他父親那個地步罷了。
時間問題。
皇帝的信任,終究還是時間換來的。
張廷玉慢慢地唿出一口氣來,又道:“如今事務繁忙,皇上年紀老邁,庫銀虧空,也不南巡了。迴頭南邊來的消息,你略注意一下……”
這些都是往後的布置,張廷玉一件一件說了,顧懷袖一一聽了,“我瞧著你真是沒一日有個安生日子。”
日日都在忙,像是個陀螺一樣停不下來。
張廷玉過來伸出手臂擁著她,又抬了手指捏捏她耳垂,親吻了一下:“要想日子安生,熬著熬著就有了。”
顧懷袖伸手環上他的腰,青絲如瀑般滑下,隻道:“你緊著些心……即便那一位廢了,也未必就能掉以輕心。死灰也有複燃的時候,更何況……連他親手摔死自己的兒子,皇上都沒廢掉他,若是今年出了什麽小事,反而廢他,一則是忍無可忍,二則……”
眼睛微微一眯,他掐她腰,隻覺得又不盈一握了,便是輕笑。
“你思慮得倒是周全,不過還要到時候再看,今日晚了,你睡吧。”
張廷玉輕聲說著,便扶她躺下,又給她掖好被角,在床前站了許久,才過去將燈吹熄。
出了門,阿德打著燈籠站在外頭,瞧見張廷玉出來,隻道:“您……”
張廷玉隻一伸手,道:“燈籠給我。”
張府他住了二三十年,早先還有父母兄弟,如今就隻剩下張廷玉這一房。
府邸的主人,也從張英變成了張廷玉。
他提著燈籠從幽暗的小道上走過去,迴到了二房原來住的地方,推開門,屋子裏空空蕩蕩,被吳氏砸了個幹幹淨淨之後,看著倒是敞亮,可在張廷玉提著的燈籠這昏暗的光下頭,搖曳著一種無聲的陰冷和冰涼。
張廷玉又緩緩地將門給閉上,他站在台階上,階上殘雪不曾消,風力夾雜的冷意讓他覺出刮麵的寒來。
打著燈籠的張廷玉,又想起他大哥多年之前站在這裏,告訴他,這路他很熟,不必打燈籠。
張廷玉就這樣仰麵地看著天,很陰,月亮埋在雲裏,出不來了。
次日裏,張廷玉修書一封,叫人送到桐城張家大宅。
隔了兩個多月,張英和家裏弟弟們的迴信也都到了。
信裏說,喬氏與彭氏雙雙有孕,就是母親老邁,夜裏睡覺開始不大安穩起來,最近又到了桐城收茶的時候,張英也跟著出去摘茶做家鄉的土茶,說是今夏能給他寄一些過來。
可對張廷玉信中提及的事情,張英一句話沒有。
其實,張英很早很早就已經給過迴複了。
君子中庸,廷玉吾兒,十年不晚。
十年不晚……
張廷玉看了迴信,也隻是笑笑,抱著除夕與正月過百日去。
張若靄如今也長高了,鬧著要抱抱弟弟和妹妹,除夕比較重,正月比較輕,張廷玉隻讓他抱了抱正月。
百日這一天來的賓客也很多,裏裏外外擺了不少,顧懷袖那邊出了月子,倒是越發懶怠,隻每日裏看禮單都看得頭昏眼花。
現在除了自家的禮之外,還要關心著什麽時候送別家的禮,又要送什麽,來來迴迴折騰得厲害。
好不容易忙完了百日這邊的事情,又逢著三四月踏青,顧懷袖都沒出去,偶爾孫連翹來了她才跟人說兩句話。
多事之秋,實在是懶得出去。
八爺黨越來越威武風光,大學士馬齊幫襯著八爺,要多本事有多本事,現在太子都要被八爺壓上一頭。
八爺黨與太子爺這邊,矛盾是越來越尖銳,張廷玉則在南書房跟翰林院都站住了,年中便升為了從二品,仍與李光地一起辦翰林院考差的事情。
戴名世五月初派人往京城送來了節禮候問的信函,四十五年他與會試魁首失之交臂,眼看著四十八年就要到了,也該是他一展雄圖的時候了。
張廷玉這邊看完了信,便給他迴了一封叫人送迴去。
顧懷袖則辦著南邊的事情,隻覺得沈恙這腦子也足夠可怕。
這還沒過多久,已經在官私兩道完全立住了腳跟。
幾乎每個大鹽商背地裏都是大鹽梟,這是連顧懷袖都知道的,可沈恙未免也爬得太快了。
表麵上他手裏幹淨的生意都已經交了出去,李衛那裏管著一部分,鍾恆手裏也打理著一些,倒是聽說沈恙那個兒子如今好起來,也不用吃文玩核桃裏頭的核桃仁了。
端是當年買核桃,怕便是不下十萬了吧?
那周大夫也是個敢開藥方子的。
坐在屋裏打著賬本,顧懷袖換了一身薄薄的青紗外罩的水綠衫子,整個人看上去苗條又細瘦,手指撥著算盤,沈恙這個月往張府這邊交了有一萬三千多兩,比上個月多了兩千兩。
這些在尋常人看來必定已然是巨款了,即便是張府也花不完,可在沈恙那裏興許就跟一杯水之於滄海一樣。
沈恙的生意進賬也很嚇人,每個月流進流出的銀子,都是要按著十萬開始算,一年官私兩道的銀子跑下來,最少也得要百萬之巨了。
比起張廷玉那一年不到兩萬兩的冰炭銀,沈恙這來錢可快多了。
算完今天這一筆賬,顧懷袖便道:“可知道孫連翹什麽時候來?”
青黛道:“說是明天來。”
用赤筆將支出給記下,顧懷袖便把已經撥了一下午的算盤一搖,恢複原樣,放在了桌上,再把賬本一合,道:“如今二爺跟著皇上往塞外去,算算現在已經到熱河了。京中……”
京中留了四阿哥協理政務。
顧懷袖彎著唇一笑,這一把網,還是由顧懷袖來收比較好。
“不隨便收奴才,咱們爺隨便養狗兒。”高無庸接了一句。
蘇培盛冷哼:“那也要看看誰才是那毛色鮮亮,又漂亮又聽話的,她算個什麽東西!我呸!”
高無庸笑笑,隻道:“這樣的人用不久,這都心高到想咬四爺養的小狗了……隻可憐她什麽都不知道,還自以為得意呢。倒是你,還不閉嘴,等著一會兒爺迴來訓你不成?”
“就你知道得多!”
蘇培盛眼睛尖,瞧見四爺又進來了,立刻閉了嘴。
胤禛進來,隻往書案後麵一坐,默然良久,兩個貼身太監都沒說話,侍立一旁。
過了許久,胤禛才從案下抽了個匣子出來,裏頭躺著很多年錢那一折沾了血的信封,然後他道:“送去給顧三,轉給張廷玉。”
☆、第二零四章 廢太子
蘇培盛立刻著人將東西悄悄遞給了張府那邊,讓人帶給了張二夫人。
顧懷袖這邊原本就沒想到,這個時候四爺那邊竟然還有東西送來,她人都還沒出月子,一看見這匣子還以為是尋常的玩意兒,結果一掀開,竟然是一封信。
她見著那邊角上的血跡,便是悚然一驚。
青黛道:“說是讓給二爺。”
顧懷袖聽了,卻伸出手去,削蔥根一樣的手指,輕輕將信封翻了過來,上頭寫著幾個字:抄送索額圖大學士,敬親啟。
信封裏什麽也沒有,空的,裏麵的迷信早在索額圖被殺那一年,就已經由支持八阿哥胤禩的福全親王遞交康熙,成了逼死太子最大靠山索額圖的重要證據。
而這一封信,乃是張廷瓚用命換來的。
如今顧懷袖盯著這空空的信封,手指微微顫抖了一下,又緩緩將信封放迴了匣子裏。
這匣子裏裝著的不僅僅是信封,是一條人命,是滿匣子的殺氣。
慢慢靠在了榻上,顧懷袖沉默了一會兒,垂下眼,才道:“交給二爺去。”
青黛於是重新拿過了匣子,抱著叫人遞給阿德,阿德則轉給了張廷玉。
張廷玉還有什麽不清楚的?
一切都跟當年的猜測對得上。
張廷玉坐在書房裏,看著麵前的匣子,也看著裏麵的一封信,張若靄就坐在他麵前,這時候看著他父親的臉色,似乎有些被嚇住,便已經起身站著了。
“父親……”
張廷玉隻看著信封邊角上的血跡,想起那對張家來說永遠也不會醒的一夜。
大哥背心全是鮮血,帶著倒鉤的箭頭紮進身體裏,連著肉剜出來,也是藥石無救。
張廷瓚像是溺水之人,希圖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可終究……
稻草如何能救命?
張廷玉伸手要去摸匣中的信封,卻又停下手來。
山雨欲來風滿樓……
“若靄,過來磕個頭。”
張廷玉雙手十指交握在一起,聲音低沉得似乎聽不見。
張若靄愣了一下,隻把手裏的書放下,給那匣子磕了三個響頭。
他不明白為什麽要給一個匣子磕頭,可起身的時候便望見了那信封邊角上的鮮血。
很多很多年以後,張若靄想起此刻他父親的神情,也覺得記憶一片模糊,隻感覺到他父親坐在書案後麵,兩手叉在一起,半垂著頭,神情也看不清。
可是不久之後,就出了一件很大很大的事情。
匣子是胤禛送來的,當年的事情誰也不說,都當成是沒發生過。
甚至,太子還道貌岸然地來張廷瓚的靈堂前拜會過。
試想他與索額圖害死了張廷瓚,卻還敢來張廷瓚的靈前,卻不知若是張廷瓚九泉之下有知,會否大笑三聲?
如今匣子送來,約莫是要起風了。
張廷玉想著,晚上去陪顧懷袖說話,卻又不知道說什麽,隻能坐在她床邊:“今日靄哥兒四書已經能倒背如流,也時時看著弟弟妹妹,想必他們不會像我一樣……”
顧懷袖知道白天收了匣子,張廷玉人有些恍惚,隻握了他的手,笑道:“別想那麽多了……”
雖則,她一迴憶起當日的場麵,也還覺得觸目驚心。
“而月巡幸京畿,五月巡幸塞外,還要擬定簡放各省鄉試的主考官……李光地年紀也不小了,現在是病疾纏身,想要乞休,可皇上也不讓,可見還是不夠放心我。不過如今我已經幫著李光地做許多事情,如今的南書房,已然如翰林院……”
康熙目前最信任的漢大臣就是大學士李光地,南書房一眾的南書房翰林跟行走,甚至別的大學士,都以李光地馬首是瞻。
李光地多次乞休不成,那就是康熙還沒找到一個補位置的人,或者說這個補位的人還不能讓他完全信任。
張英乞休離開之後,南書房所有的事情幾乎都落在了李光地的身上,多年來李光地也是一個人撐著,好在張廷玉很快就上來了,隻是現在張廷玉還沒到他父親那個地步罷了。
時間問題。
皇帝的信任,終究還是時間換來的。
張廷玉慢慢地唿出一口氣來,又道:“如今事務繁忙,皇上年紀老邁,庫銀虧空,也不南巡了。迴頭南邊來的消息,你略注意一下……”
這些都是往後的布置,張廷玉一件一件說了,顧懷袖一一聽了,“我瞧著你真是沒一日有個安生日子。”
日日都在忙,像是個陀螺一樣停不下來。
張廷玉過來伸出手臂擁著她,又抬了手指捏捏她耳垂,親吻了一下:“要想日子安生,熬著熬著就有了。”
顧懷袖伸手環上他的腰,青絲如瀑般滑下,隻道:“你緊著些心……即便那一位廢了,也未必就能掉以輕心。死灰也有複燃的時候,更何況……連他親手摔死自己的兒子,皇上都沒廢掉他,若是今年出了什麽小事,反而廢他,一則是忍無可忍,二則……”
眼睛微微一眯,他掐她腰,隻覺得又不盈一握了,便是輕笑。
“你思慮得倒是周全,不過還要到時候再看,今日晚了,你睡吧。”
張廷玉輕聲說著,便扶她躺下,又給她掖好被角,在床前站了許久,才過去將燈吹熄。
出了門,阿德打著燈籠站在外頭,瞧見張廷玉出來,隻道:“您……”
張廷玉隻一伸手,道:“燈籠給我。”
張府他住了二三十年,早先還有父母兄弟,如今就隻剩下張廷玉這一房。
府邸的主人,也從張英變成了張廷玉。
他提著燈籠從幽暗的小道上走過去,迴到了二房原來住的地方,推開門,屋子裏空空蕩蕩,被吳氏砸了個幹幹淨淨之後,看著倒是敞亮,可在張廷玉提著的燈籠這昏暗的光下頭,搖曳著一種無聲的陰冷和冰涼。
張廷玉又緩緩地將門給閉上,他站在台階上,階上殘雪不曾消,風力夾雜的冷意讓他覺出刮麵的寒來。
打著燈籠的張廷玉,又想起他大哥多年之前站在這裏,告訴他,這路他很熟,不必打燈籠。
張廷玉就這樣仰麵地看著天,很陰,月亮埋在雲裏,出不來了。
次日裏,張廷玉修書一封,叫人送到桐城張家大宅。
隔了兩個多月,張英和家裏弟弟們的迴信也都到了。
信裏說,喬氏與彭氏雙雙有孕,就是母親老邁,夜裏睡覺開始不大安穩起來,最近又到了桐城收茶的時候,張英也跟著出去摘茶做家鄉的土茶,說是今夏能給他寄一些過來。
可對張廷玉信中提及的事情,張英一句話沒有。
其實,張英很早很早就已經給過迴複了。
君子中庸,廷玉吾兒,十年不晚。
十年不晚……
張廷玉看了迴信,也隻是笑笑,抱著除夕與正月過百日去。
張若靄如今也長高了,鬧著要抱抱弟弟和妹妹,除夕比較重,正月比較輕,張廷玉隻讓他抱了抱正月。
百日這一天來的賓客也很多,裏裏外外擺了不少,顧懷袖那邊出了月子,倒是越發懶怠,隻每日裏看禮單都看得頭昏眼花。
現在除了自家的禮之外,還要關心著什麽時候送別家的禮,又要送什麽,來來迴迴折騰得厲害。
好不容易忙完了百日這邊的事情,又逢著三四月踏青,顧懷袖都沒出去,偶爾孫連翹來了她才跟人說兩句話。
多事之秋,實在是懶得出去。
八爺黨越來越威武風光,大學士馬齊幫襯著八爺,要多本事有多本事,現在太子都要被八爺壓上一頭。
八爺黨與太子爺這邊,矛盾是越來越尖銳,張廷玉則在南書房跟翰林院都站住了,年中便升為了從二品,仍與李光地一起辦翰林院考差的事情。
戴名世五月初派人往京城送來了節禮候問的信函,四十五年他與會試魁首失之交臂,眼看著四十八年就要到了,也該是他一展雄圖的時候了。
張廷玉這邊看完了信,便給他迴了一封叫人送迴去。
顧懷袖則辦著南邊的事情,隻覺得沈恙這腦子也足夠可怕。
這還沒過多久,已經在官私兩道完全立住了腳跟。
幾乎每個大鹽商背地裏都是大鹽梟,這是連顧懷袖都知道的,可沈恙未免也爬得太快了。
表麵上他手裏幹淨的生意都已經交了出去,李衛那裏管著一部分,鍾恆手裏也打理著一些,倒是聽說沈恙那個兒子如今好起來,也不用吃文玩核桃裏頭的核桃仁了。
端是當年買核桃,怕便是不下十萬了吧?
那周大夫也是個敢開藥方子的。
坐在屋裏打著賬本,顧懷袖換了一身薄薄的青紗外罩的水綠衫子,整個人看上去苗條又細瘦,手指撥著算盤,沈恙這個月往張府這邊交了有一萬三千多兩,比上個月多了兩千兩。
這些在尋常人看來必定已然是巨款了,即便是張府也花不完,可在沈恙那裏興許就跟一杯水之於滄海一樣。
沈恙的生意進賬也很嚇人,每個月流進流出的銀子,都是要按著十萬開始算,一年官私兩道的銀子跑下來,最少也得要百萬之巨了。
比起張廷玉那一年不到兩萬兩的冰炭銀,沈恙這來錢可快多了。
算完今天這一筆賬,顧懷袖便道:“可知道孫連翹什麽時候來?”
青黛道:“說是明天來。”
用赤筆將支出給記下,顧懷袖便把已經撥了一下午的算盤一搖,恢複原樣,放在了桌上,再把賬本一合,道:“如今二爺跟著皇上往塞外去,算算現在已經到熱河了。京中……”
京中留了四阿哥協理政務。
顧懷袖彎著唇一笑,這一把網,還是由顧懷袖來收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