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昭來到耳房裏,長寧正坐在那裏逗睡醒了的女兒,見到他進來,她便起了身,低聲喚他:“昭郎。”


    慕昭過來執起她的手,說:“我已向父皇告退,我們便迴去吧。”


    長寧應了一聲,便收拾了一番,出了偏殿,從簷廊往外走。


    路上正好遇到一位內監領著兩位穿著紫色圓領大袖官袍、戴著襆頭官帽的中年男人要去垂拱殿後殿。


    紫色官袍的乃是文官三品以上,這兩位都是朝中高官。


    見到穿著朱紅蟒袍的秦王,三人便停了下來,三人看來都認識慕昭,已經行禮道:“見過秦王殿下。”


    他們已經看到了走在秦王側後方穿石榴裙的女子,但是想到有人說秦王的侍妾為他生了一女之事,覺得此女子該是秦王的女眷,自然不會詢問,已經躬身並不看這位女子。


    不過剛才隻是短暫一瞥,也已經看到跟著秦王的女子雲鬢烏鬟,肌膚如雪,眉目如畫,身段窈窕,翩然若驚鴻,又端莊從容,實非一般女子。


    他們震驚於秦王是從哪裏去找到的這般容貌和氣質的女子,為何又將她帶入宮來。


    慕昭上前道:“高大人,蔡大人,請勿多禮。本王這便出宮去了。再會。”


    高大人和蔡大人都再次行禮,恭退到一邊讓秦王帶著女眷先走了,而且走遠了,他們才抬起頭來,又多看了幾眼,這時候看到除了那位穿著石榴裙的高挑美豔女子之外,還有一位穿著單衣的女子抱著一個小嬰兒,想來那個孩子就是秦王新得的長女了。


    高齊玉乃是前丞相高鐸的次子,高家本來因為劉家當權而遭殃過,在皇甫元登基之後,才又讓高齊玉任職戶部尚書,高家並未拒絕在皇甫家的皇朝裏任職,而且還頗為效忠,高家的這種姿態,穩定了朝中的大臣。


    而另一位蔡大人蔡桐乃是散騎常侍,他是蔡家的家主,蔡家本也是世代簪纓之家,乃是北方大族,不過現在已經大不如前了。


    兩人都是高官文臣,本不必對秦王皇甫奚那般恭敬,但這個時候,文官一律被武將壓著,地位低,加上秦王不僅手握重兵,且是皇帝非常寵愛的幺子,對待臣子又一向客氣和藹,他們恭敬些,也是應當。


    兩人心裏都揣測著隨在秦王身邊的美貌女子的身份,但不可能就這般猜到她是前皇後。


    因秦王依然單身,現在京中貴族,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想將家中女郎嫁給秦王做秦王妃。


    北朝沒有南朝文臣武將不宜聯姻的忌諱,相反,北朝的文臣為了提高家族的地位,很願意同武將家族聯姻。隻是這些武將和各地守將家族,願意娶文臣家女兒的人少,他們也更願意武將和武將聯姻,當然,除非哪家文臣之家的女兒廣有美名,武將之家的兒郎前去求娶也是趨之若鶩的。


    ☆、第97章


    第三十六章


    慕昭陪著長寧一同坐在馬車裏,長寧將臉靠在他的懷裏,說:“皇上同意了我們的婚事,隻是不知婚期何時。”


    慕昭輕吻她的頭發,又握住她的手,想了想後說:“卜測婚期之事由司天監掌管,我讓人前去拜訪司天監提點,讓他卜出一個最近的日子。父皇提倡節儉,正好我們便節儉行事,早早成婚。”


    他又低下頭,輕吻長寧額頭,“隻是要讓你委屈了。”


    長寧笑道:“能夠早日嫁給你,便是我的願望,即使婚禮節儉行事,又有什麽大礙。我本就不是好虛名的人,盛大的婚禮於我,並不是什麽開心的事。隻要你和子櫻能好,我便覺得好。”


    慕昭將她抱緊,說:“一定會好的。”


    長寧又問及方才遇到的兩人,“方才在垂拱殿廊蕪遇到的兩位大人,乃是何人?”


    慕昭並不避忌給長寧講朝中事,相反,大多數朝中事,他會和長寧說起和商議。


    長寧往往有非常精準的看法和中肯的建議。


    他說:“那位個子稍高,留長須,大約不惑之年的男子,乃是前丞相高鐸的次子,名喚高齊玉,很有才名,父皇登基之後,便請他出任戶部尚書,他未有推拒便入朝了。他雖是高門子弟,但曾經出任過地方官員,對農耕也頗了解,現在實行的流民迴鄉耕種和就地安置耕種,是由他主持,父皇近來很看重他。另一人,稍矮胖者,乃是蔡家家主蔡桐,蔡桐少有才名,現在已是大儒,現任散騎常侍。父皇近來喜歡聽他講治國之道。”


    長寧對高家和蔡家都不陌生,在北朝,高、祁、蔡、王、關、蘇等都是世代簪纓的文人世家,隻是國家大亂之後,這些家族即使在朝中依然任職,但地位不如武將,每一家都在走下坡路,不過,即使如此,這些家族的家學源遠流長,那些靠擁兵自重的武將自是不能比的。


    不過這些武將不能比,他們也沒想比過,不少文臣世家都被這些亂世黷武的粗魯武人給滅了,不過看皇甫元現在的治國之道,他是明白想要治世,必得在之後重用文臣的。


    長寧說:“能夠見到這兩位大人,也是我的榮幸。”


    慕昭說:“若是要見,以後有機會,請兩位大人來王府,讓你見便是。”


    長寧被他這話逗笑了,心想他居然絲毫不在意讓她見外臣,而且還自己提出來讓她見呢。


    長寧一笑,慕昭就知道她笑什麽,便說:“不過要隔著屏風才好,我知道你隻是想聽他們談論治國之道,我也想聽,正好就請他們前來了。”


    長寧說:“多謝你。隻是,若是以王爺身份請他們前來談論治國之道,恐怕會惹禍。不過多多結交,總是好的。”


    慕昭笑容滿麵地親吻長寧的頸子,長寧被他的氣息惹得發癢,就要躲,慕昭順勢就放開了她,說:“若你是男兒,我想當年周太宗皇帝定然讓你即位。”


    長寧媚眼一挑,說:“若我做了大周皇帝,你要怎麽辦呢,我們定然不如此時這般情誼深厚。”


    慕昭說:“那也好說,我正好做你的臣子,為你南征北戰,不會讓大周被篡位。”


    這已經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了,長寧想到死去的兄長,微微低下了頭,慕昭也發現自己說到長寧的傷心處了,就將她摟緊,讓她靠著自己。


    不過,長寧的傷懷一向來得快,去得也快,她很快就笑了起來,心想她早知慕昭心懷寬廣,但沒想過他心懷能夠如此寬廣,竟然能說出她若為難便為皇,他便為臣的話。


    心裏想做皇帝的人,願意有這種思想的可是很少。


    馬車從東華門一直走出舊慶門,來到劉府。


    長寧不時掀開一點車窗簾子看外麵,東京街市繁華,讓長寧很是感歎。


    迴到府中,便已是午膳時候。


    慕昭這一日不用去城外東大營,便可留在府中,有事才需迴王府。


    兩人正在用午膳,侍女抱著小子櫻讓她睡午覺去了,長寧吃米飯,不吃麵食,慕昭將製作精美的點心夾給她嚐,她也推拒了,說:“我不吃這個。”


    慕昭便詫異道:“我記得在西都時,你是喜歡吃的。”


    長寧說:“葛大人讓我少吃這個。”


    慕昭問:“為何?這有什麽問題嗎?”


    他看著盤子裏的點心,不覺得這有什麽問題。


    長寧嗔怪地瞥了他一眼,看他一臉關懷又求知的模樣,知道自己不告訴他,他必定去問葛大人,未免他又去鬧這種玩笑,就湊到他耳邊小聲道:“葛大人說少吃這些,不然發奶太過,我又得難受。”


    慕昭這下懂了,便麵頰發熱,又看了長寧幾眼,長寧已經專心用膳,卻是麵頰微微發燙,宛若桃花。


    如意進了這梢間來,對慕昭行禮之後,就到長寧耳邊耳語了一句,長寧一愣,慕昭其實不好問長寧各種事情,因女人總有很多私事。


    不過看到長寧之後就放下了筷子不吃了,他才問了一句:“出什麽事了嗎?”


    長寧猶豫了瞬間,才說道:“是有故國舊人找來。我想去見一見。”


    慕昭也是一愣,不由問:“是何人?”


    長寧讓伺候的人全都出去了,這才說道:“不知你認識否,是原大周朝臣,姓路,名明征,自執之,曾經護送過我到壽州城見皇兄,他有一半韃靼血統,曾被皇兄派遣到過韃靼,想聯合韃靼一起對付北齊。他一心追隨皇兄,皇兄駕崩,他定然不會留在劉昶朝中,隻是我沒想到,他會到北朝來找我。”


    慕昭聞此,便說道:“我倒是聽過他的,當時蕭祐兵近西都,便是他送了公主去蕭祐帳中。”


    長寧聽他這麽說,就伸出手指來輕輕點了點慕昭的額頭,慕昭並不避開,由著她點,長寧的手指纖細白皙,在他的眼前晃,長寧不高興地說:“你什麽意思,其他都不記得,一心記得當時我去蕭祐帳中的事。”


    長寧不僅不高興,聲音裏本來帶著撒嬌嗔怪,之後卻帶上了悲傷難過。


    慕昭握住了長寧的手,說:“我沒有怪你之意,隻是此乃吾之大恨,實在沒有辦法忘記。”


    長寧微微低下了頭,說:“我不想再想此事。”


    慕昭點點頭:“我們不再提此事也好。”


    慕昭這話裏其實帶著忿忿不暢之意,長寧知道他對自己曾經嫁給蕭祐的事耿耿於懷,她並不強迫他一如最初在西都時那般和自己兩廂單純愛戀,但是總歸傷懷,精神已經不大好,將手從慕昭的手裏抽出來,說:“路大人不遠千裏到來,我必得見他。”


    慕昭抓迴了她的手,說:“我便也要去一見。”


    長寧卻道:“我想單獨見他,之後再引薦給你。”


    慕昭站起了身,說:“我必得見他了,再讓你們敘話。”


    兩人都盯著對方,長寧歎道:“你信不過我?”


    慕昭將她扶了起來,說:“非也,我隻是要見一下他。”


    長寧不和他爭吵,說:“我得迴房換一身衣裙再去相見,既然王爺有這番雅興,那你就先去見他吧。”


    又朝外喊道:“如意,玉娘。”


    慕昭像隻可憐兮兮的小狗盯著長寧,長寧瞥到他的眼神,就抬手輕輕拍在他的胸前,說:“你且先去接見他便是,這般看著我作甚麽。”


    慕昭說:“我看你不高興。”


    長寧說:“我沒有不高興。”


    慕昭道:“你的確不高興,隻因我沒有在此事上一開始便順應你。”


    長寧想解釋,但如意和玉娘已經進來了,如意和玉娘都發現房間裏氣氛些許不對,如意怔了一下後說:“公主,有什麽吩咐?”


    長寧說:“可有好好安頓路大人?你先去好好招待他,說我馬上便到。”


    如意應了之後就退出去了。


    長寧又對玉娘說:“我要換身衣裳,進來伺候吧。”


    於是慕昭也進去了,並對玉娘使眼色,讓玉娘出去,玉娘有點為難,長寧和慕昭從來沒有鬧過矛盾,或者即使長寧有時候有些氣大,但秦王一向能退避,所以下麵的侍女們都沒有感到過如此時一般不知該聽誰的的壓力。


    但玉娘在瞬間的思索之後,就默默地退出去了。


    長寧進了裏屋,自己將那件淺紫紅色的大袖衫脫掉了,才發現玉娘沒有跟進來,反而是慕昭跟進來了。


    慕昭走到了床側麵的衣架旁,上麵搭著長寧要穿的素衣,他知道長寧這一日穿石榴裙這樣豔麗的衣裳是因要見皇帝,現在要見故國舊臣,自然要穿素衣以顯哀戚,嘴裏則問:“要穿哪一件?”


    長寧看了看他,覺得是自己脾氣壞,便放柔了聲音,眼神也柔了下來,很有服軟撒嬌的意味,“要那件沒有紋飾的素衣。”


    慕昭聽她軟語,便也覺得自己之前不該和她說起蕭祐,也有些後悔了,一麵將長寧的衣裳拿了,就走了過去。


    長寧已經在梳妝台前坐了下來,將頭上的牡丹絹花和華麗的花釵華勝取下來,從妝奩裏拿出銀簪子插上,又拿了一朵素白木槿絹花要戴上,慕昭已經伸手接過那朵木槿絹花,為她簪在發上。


    長寧抬頭看他,又伸手抱住了他的腰,將臉埋在他懷裏,輕聲說:“聽到路大人來,我便想我哥哥。”


    慕昭心下發軟,輕輕撫摸她的肩膀,“嗯,去見他吧。”


    ☆、第98章


    第三十七章


    長寧和慕昭一同到了前院書房之中,慕昭一向是在王府裏見客,不會有人找到這座劉府來拜見他,這裏的這間書房很少有用武之地。


    房間寬大空闊,多寶閣上隻放了很簡單的幾樣文玩,書架上隻有很少的書。


    因太過空闊,便顯得陰涼,慕昭讓仆役將窗戶打開,午後的陽光照在院子裏,光線明亮耀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枝並收藏公主之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