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少,但劉衛安依然有拚死一搏的決心。
他也並不是傻子,在得到消息之後,馬上便準備派兵前去包圍皇甫將軍府。
但他還沒來得及行動,皇甫燁已經行動,他手下的兩個校尉帶著八百人衝向了劉府,而又有數千人去控製各個城門。
劉衛安通過皇甫燁的行動,馬上知道皇甫燁也知道了前線之變,或者說,皇帝的死亡和皇甫元篡位,是皇甫家早就計劃好的陰謀,而他劉家之前因為對付高家和蘇家去了,竟然並沒有太過在意皇甫家,這下,劉家自然便吃了虧。
劉家並沒有束手就擒,而是召集人馬開始抵抗,這一日晚上,京城裏發生了大規模武鬥,喊殺聲和兵戈之聲,讓京中百姓緊閉門戶不敢出外查看。
劉衛安被皇甫燁的軍隊斬殺而死,劉家的男丁幾乎被殺光,隻剩下了女人。
而皇宮之中的劉貴妃還不知道劉家的情況,隻是即使身處深宮,依然能夠看到宮城東邊火光明亮,又有聲音隱約傳來,劉貴妃很是疑惑地詢問身邊宮女,“這是出了什麽事。”
她身邊的宮女哪裏知道出什麽事了,隻是說道:“迴娘娘,大約是京中走水,在救火吧。”
劉貴妃也覺得是如此,便又進寢室裏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宮城門開後,皇甫燁帶著兵馬便衝進了皇宮,讓士兵大聲宣告劉氏一族的罪狀,說皇帝在前線駕崩,妖妃劉氏不得留,而皇宮中的禁衛軍,雖然是效忠皇帝的,但聽到皇帝已經駕崩,而皇甫燁所帶兵馬又很多,幾乎全部投降了,皇甫燁帶著兵馬在宮中如入無人之境。
劉貴妃此時才剛起床,宮侍伺候著她梳妝,因為扯痛了她的頭皮,她便對著那宮侍大發雷霆,並讓內監將這個宮女拖下去打板子,那宮女哭嚎著求饒,正是這時,殿外響起一陣喧嘩,劉貴妃怒道:“是誰在外麵大聲喧嘩!”
她的話剛說完,就從外麵衝進來了一隊二十多名士兵,見到宮侍便殺,一時間,慘叫和哭嚎之聲響起。
劉貴妃也嚇得魂不附體,大叫:“你們是什麽人!”
皇甫燁隨後進來,已經有士兵過來用刀架住了劉貴妃的脖子,劉貴妃臉色慘白,全身發抖,聲音也顫抖著:“你……你是誰?莫非要造反?”
劉貴妃是宮中妃子,自然不認識皇甫燁,皇甫燁並不說出自己身份,隻是讓士兵將皇帝駕崩,以及劉家和劉貴妃的各種罪狀說了。
劉貴妃額頭上冷汗直冒,隻得哀求道:“這位將軍,妾身隻是一介婦人之身,又是皇上的妃子,你們怎麽能夠殺我。”
皇甫燁並沒有起惻隱之心,轉身走了,一揮手,那士兵便抹了劉貴妃的脖子。
在屋中的士兵,還多看了劉貴妃幾眼,不由詫異這位見寵於皇帝的妃子居然並不特別美麗。
皇甫燁治軍有方,隻讓士兵劫掠了劉貴妃所在的宮殿中的珠寶金銀,其他地方一律不得騷擾,然後將這些東西用來平分了。
而宮中的其他妃嬪,則被聚集起來集中關押,那所謂的暖風閣中有近百妙齡女子,皇甫燁怕這些士兵見色起意,讓將這些女人都關在了暖風閣中,隻每天投進去兩頓吃食。
劉家被皇甫燁的軍隊圍殺,劉家老二劉衛乾比較機靈,看不是皇甫燁的對手,就在護衛的保護下及時逃脫了,逃出了東京城,前去找駐紮在城外練兵正好躲過一劫的劉衛延。
劉衛延手裏有兩千多兵馬,雖然都是新兵,但是這個時候,有比沒有還是要好得多。
劉衛乾對劉衛延說了皇帝駕崩皇甫家叛變的事,劉衛延雖然好色成性,但也有些膽識,說:“二哥,我們現在怎麽做,打迴京城去?”
劉衛乾是三兄弟裏的智囊,最聰明,便說道:“皇甫家看來是必定會除掉我們劉家的,和皇甫家求和怕是不可能,但是,現在我們的兵馬並不足以打敗皇甫燁攻下京城,更不足以和皇甫元的數萬精兵作對。我們隻有一個法子可走了。”
“什麽辦法?”劉衛延問。
劉衛乾說:“皇後顧氏被關在鳳棲山莊裏,我們要是抓到皇後,讓她出麵號召各地將領勤王,要立皇上的皇長子為帝,我們便有勝算。大齊的這麽多將領,可不是誰都會擁立皇甫元,不少人自己想做皇帝,還有的隻忠心於皇上,隻要有皇後出麵要立皇長子為帝,那麽這些人,無論是什麽心思,怕是都會聚集到皇後身邊來,一起反對皇甫元,這時候,皇甫元也沒有辦法了,在皇後擁立皇長子的情況下,難道皇甫元敢自立為帝?隻有這樣,我們才有生機。”
劉衛延一聽,道:“二哥此計甚妙。”
皇甫元追隨蕭家父子打天下,已經有三十年之久,時至今日,已經是北齊最有軍功的將領,他手下自有一批忠心的親信將領。
即使蕭祐並不過分好大喜功,好戰狂妄,寵信佞臣,皇甫元手下的這一幹親信將領們也覺得皇甫元做皇帝要比蕭祐做皇帝好。
蕭祐做皇帝,他們因在皇甫元手下,皇甫將軍府功高震主,他們能夠封王封侯的機會很少,但若是皇甫元做皇帝,他們既是親信,又擁立有功,定然能夠得到更多封賞。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常年在戰場上殺敵的將士,才並不管什麽忠君之事,反而更想擁立皇甫元。
再者,大周被劉昶篡國,也更給了這些將士以提示,即使蕭祐不是被敵軍射傷,要他們殺了蕭祐而立皇甫元,他們也做得出這種事。
而皇甫元自己,他勞苦功高,卻擔心以後被蕭祐鳥盡弓藏,自然心中會有他想,特別是在小兒子的慫恿下,他的這種取蕭祐而代之的想法就更重。
而慕昭說他和皇後私通讓皇後有孕之事,更是將皇甫元推到了絕壁上麵,他認為這是將他逼得非凡不可了。
不然皇帝知道了皇後肚子裏懷著他皇甫家的子孫,他皇甫家恐怕馬上就會被皇帝清算。
在劉家為皇帝湊齊軍糧和招兵買馬之時,皇甫家已經在計劃取而代之之事。
以皇甫元的老謀深算,這件事自是不會讓多人知道,他隻是和老四皇甫燁和老五皇甫奚做了商討,因老三皇甫昇和皇帝關係密切,皇甫元怕他不可信,而老大老二都在軍中,一時不好商討。
皇甫燁這些日子和劉家有些衝突,自是支持父親的決定,皇甫奚,也即慕昭就更不用說了,他成了皇甫元的智囊,此次的計劃都是由他所定。
以蕭祐的狂妄性格,南齊軍隊一觸即潰之事,他一定不會懷疑,反而會貿然貪進,而蕭祐的親衛都是騎兵,他喜歡用騎兵,他的騎兵會將其他軍隊甩開很遠,這樣,蕭祐的騎兵孤軍深入,南國慕家軍隊此時設伏殺他,便無北齊軍隊可以及時前去相助,即使蕭祐能夠從慕家軍隊的包圍之中突圍出來,慕昭也已經帶著軍隊在半途上等他,這第二次伏擊,定然會讓倉惶逃出來的蕭祐的親衛軍更加驚慌,戰鬥力定然會大減,而慕昭認識蕭祐,讓士兵擊中攻擊他,定然要將蕭祐擊殺。
即使蕭祐這時候也不死,慕昭說,皇甫元隨後的軍隊也正好接應到他,到時候蕭祐的親衛定然沒有幾人了,想辦法殺了蕭祐,說他是被南齊軍隊所傷,因重傷而死,自然就沒問題了。
慕昭的計謀可以保證萬無一失,甚至怕蕭祐臨時不上當,他還策反了一個和劉家有深仇大恨的將領,在軍中慫恿蕭祐冒進。
皇甫燁不得不為自己這個剛被認迴來的幺弟的計謀感到驚訝,不過他沒有想太多,反而是皇甫元,在心裏想,所幸此子乃是吾兒。
慕昭既然想到了這些,自然會想到到時候京中的情況。
駐守京師之人,一共有三股力量,皇甫燁有五千多人,劉家有四千多人,還有另外的皇帝親信將領,帶著兩千多人守衛皇宮和城門。
到時候隻要皇甫燁收到蕭祐死亡的信件,這信件會用密碼寫成,隻有皇甫燁知道其意,他這時候就可以發動兵變對付劉家和控製皇宮以及群臣了。
除此之外,慕昭讓皇甫燁一定要派兵前去保護皇後,慕昭的原話是:“皇後是大周國的公主,有她在,以後攻打大周,定然有不少大周將領願意投降,大周百姓也願意歸附。”
皇甫燁覺得慕昭說得很對,但皇甫元有另外的想法,他知道自己的小兒子是對皇後頗有情思,所以才這麽說,比起讓皇後活著,她死了,對他更有好處。
因皇後是有辦法下懿旨號召其他將領的,要是她到時候不聽話,皇甫元覺得便多了個麻煩。
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受這個女人的鉗製。
所以在之後,他親自找了皇甫燁,讓他到時候不要留下皇後,最好設計讓她被劉家的亂軍所殺,這樣,他就又有了為皇後報仇清洗劉家以及附庸之臣的借口。
他也並不是傻子,在得到消息之後,馬上便準備派兵前去包圍皇甫將軍府。
但他還沒來得及行動,皇甫燁已經行動,他手下的兩個校尉帶著八百人衝向了劉府,而又有數千人去控製各個城門。
劉衛安通過皇甫燁的行動,馬上知道皇甫燁也知道了前線之變,或者說,皇帝的死亡和皇甫元篡位,是皇甫家早就計劃好的陰謀,而他劉家之前因為對付高家和蘇家去了,竟然並沒有太過在意皇甫家,這下,劉家自然便吃了虧。
劉家並沒有束手就擒,而是召集人馬開始抵抗,這一日晚上,京城裏發生了大規模武鬥,喊殺聲和兵戈之聲,讓京中百姓緊閉門戶不敢出外查看。
劉衛安被皇甫燁的軍隊斬殺而死,劉家的男丁幾乎被殺光,隻剩下了女人。
而皇宮之中的劉貴妃還不知道劉家的情況,隻是即使身處深宮,依然能夠看到宮城東邊火光明亮,又有聲音隱約傳來,劉貴妃很是疑惑地詢問身邊宮女,“這是出了什麽事。”
她身邊的宮女哪裏知道出什麽事了,隻是說道:“迴娘娘,大約是京中走水,在救火吧。”
劉貴妃也覺得是如此,便又進寢室裏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宮城門開後,皇甫燁帶著兵馬便衝進了皇宮,讓士兵大聲宣告劉氏一族的罪狀,說皇帝在前線駕崩,妖妃劉氏不得留,而皇宮中的禁衛軍,雖然是效忠皇帝的,但聽到皇帝已經駕崩,而皇甫燁所帶兵馬又很多,幾乎全部投降了,皇甫燁帶著兵馬在宮中如入無人之境。
劉貴妃此時才剛起床,宮侍伺候著她梳妝,因為扯痛了她的頭皮,她便對著那宮侍大發雷霆,並讓內監將這個宮女拖下去打板子,那宮女哭嚎著求饒,正是這時,殿外響起一陣喧嘩,劉貴妃怒道:“是誰在外麵大聲喧嘩!”
她的話剛說完,就從外麵衝進來了一隊二十多名士兵,見到宮侍便殺,一時間,慘叫和哭嚎之聲響起。
劉貴妃也嚇得魂不附體,大叫:“你們是什麽人!”
皇甫燁隨後進來,已經有士兵過來用刀架住了劉貴妃的脖子,劉貴妃臉色慘白,全身發抖,聲音也顫抖著:“你……你是誰?莫非要造反?”
劉貴妃是宮中妃子,自然不認識皇甫燁,皇甫燁並不說出自己身份,隻是讓士兵將皇帝駕崩,以及劉家和劉貴妃的各種罪狀說了。
劉貴妃額頭上冷汗直冒,隻得哀求道:“這位將軍,妾身隻是一介婦人之身,又是皇上的妃子,你們怎麽能夠殺我。”
皇甫燁並沒有起惻隱之心,轉身走了,一揮手,那士兵便抹了劉貴妃的脖子。
在屋中的士兵,還多看了劉貴妃幾眼,不由詫異這位見寵於皇帝的妃子居然並不特別美麗。
皇甫燁治軍有方,隻讓士兵劫掠了劉貴妃所在的宮殿中的珠寶金銀,其他地方一律不得騷擾,然後將這些東西用來平分了。
而宮中的其他妃嬪,則被聚集起來集中關押,那所謂的暖風閣中有近百妙齡女子,皇甫燁怕這些士兵見色起意,讓將這些女人都關在了暖風閣中,隻每天投進去兩頓吃食。
劉家被皇甫燁的軍隊圍殺,劉家老二劉衛乾比較機靈,看不是皇甫燁的對手,就在護衛的保護下及時逃脫了,逃出了東京城,前去找駐紮在城外練兵正好躲過一劫的劉衛延。
劉衛延手裏有兩千多兵馬,雖然都是新兵,但是這個時候,有比沒有還是要好得多。
劉衛乾對劉衛延說了皇帝駕崩皇甫家叛變的事,劉衛延雖然好色成性,但也有些膽識,說:“二哥,我們現在怎麽做,打迴京城去?”
劉衛乾是三兄弟裏的智囊,最聰明,便說道:“皇甫家看來是必定會除掉我們劉家的,和皇甫家求和怕是不可能,但是,現在我們的兵馬並不足以打敗皇甫燁攻下京城,更不足以和皇甫元的數萬精兵作對。我們隻有一個法子可走了。”
“什麽辦法?”劉衛延問。
劉衛乾說:“皇後顧氏被關在鳳棲山莊裏,我們要是抓到皇後,讓她出麵號召各地將領勤王,要立皇上的皇長子為帝,我們便有勝算。大齊的這麽多將領,可不是誰都會擁立皇甫元,不少人自己想做皇帝,還有的隻忠心於皇上,隻要有皇後出麵要立皇長子為帝,那麽這些人,無論是什麽心思,怕是都會聚集到皇後身邊來,一起反對皇甫元,這時候,皇甫元也沒有辦法了,在皇後擁立皇長子的情況下,難道皇甫元敢自立為帝?隻有這樣,我們才有生機。”
劉衛延一聽,道:“二哥此計甚妙。”
皇甫元追隨蕭家父子打天下,已經有三十年之久,時至今日,已經是北齊最有軍功的將領,他手下自有一批忠心的親信將領。
即使蕭祐並不過分好大喜功,好戰狂妄,寵信佞臣,皇甫元手下的這一幹親信將領們也覺得皇甫元做皇帝要比蕭祐做皇帝好。
蕭祐做皇帝,他們因在皇甫元手下,皇甫將軍府功高震主,他們能夠封王封侯的機會很少,但若是皇甫元做皇帝,他們既是親信,又擁立有功,定然能夠得到更多封賞。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常年在戰場上殺敵的將士,才並不管什麽忠君之事,反而更想擁立皇甫元。
再者,大周被劉昶篡國,也更給了這些將士以提示,即使蕭祐不是被敵軍射傷,要他們殺了蕭祐而立皇甫元,他們也做得出這種事。
而皇甫元自己,他勞苦功高,卻擔心以後被蕭祐鳥盡弓藏,自然心中會有他想,特別是在小兒子的慫恿下,他的這種取蕭祐而代之的想法就更重。
而慕昭說他和皇後私通讓皇後有孕之事,更是將皇甫元推到了絕壁上麵,他認為這是將他逼得非凡不可了。
不然皇帝知道了皇後肚子裏懷著他皇甫家的子孫,他皇甫家恐怕馬上就會被皇帝清算。
在劉家為皇帝湊齊軍糧和招兵買馬之時,皇甫家已經在計劃取而代之之事。
以皇甫元的老謀深算,這件事自是不會讓多人知道,他隻是和老四皇甫燁和老五皇甫奚做了商討,因老三皇甫昇和皇帝關係密切,皇甫元怕他不可信,而老大老二都在軍中,一時不好商討。
皇甫燁這些日子和劉家有些衝突,自是支持父親的決定,皇甫奚,也即慕昭就更不用說了,他成了皇甫元的智囊,此次的計劃都是由他所定。
以蕭祐的狂妄性格,南齊軍隊一觸即潰之事,他一定不會懷疑,反而會貿然貪進,而蕭祐的親衛都是騎兵,他喜歡用騎兵,他的騎兵會將其他軍隊甩開很遠,這樣,蕭祐的騎兵孤軍深入,南國慕家軍隊此時設伏殺他,便無北齊軍隊可以及時前去相助,即使蕭祐能夠從慕家軍隊的包圍之中突圍出來,慕昭也已經帶著軍隊在半途上等他,這第二次伏擊,定然會讓倉惶逃出來的蕭祐的親衛軍更加驚慌,戰鬥力定然會大減,而慕昭認識蕭祐,讓士兵擊中攻擊他,定然要將蕭祐擊殺。
即使蕭祐這時候也不死,慕昭說,皇甫元隨後的軍隊也正好接應到他,到時候蕭祐的親衛定然沒有幾人了,想辦法殺了蕭祐,說他是被南齊軍隊所傷,因重傷而死,自然就沒問題了。
慕昭的計謀可以保證萬無一失,甚至怕蕭祐臨時不上當,他還策反了一個和劉家有深仇大恨的將領,在軍中慫恿蕭祐冒進。
皇甫燁不得不為自己這個剛被認迴來的幺弟的計謀感到驚訝,不過他沒有想太多,反而是皇甫元,在心裏想,所幸此子乃是吾兒。
慕昭既然想到了這些,自然會想到到時候京中的情況。
駐守京師之人,一共有三股力量,皇甫燁有五千多人,劉家有四千多人,還有另外的皇帝親信將領,帶著兩千多人守衛皇宮和城門。
到時候隻要皇甫燁收到蕭祐死亡的信件,這信件會用密碼寫成,隻有皇甫燁知道其意,他這時候就可以發動兵變對付劉家和控製皇宮以及群臣了。
除此之外,慕昭讓皇甫燁一定要派兵前去保護皇後,慕昭的原話是:“皇後是大周國的公主,有她在,以後攻打大周,定然有不少大周將領願意投降,大周百姓也願意歸附。”
皇甫燁覺得慕昭說得很對,但皇甫元有另外的想法,他知道自己的小兒子是對皇後頗有情思,所以才這麽說,比起讓皇後活著,她死了,對他更有好處。
因皇後是有辦法下懿旨號召其他將領的,要是她到時候不聽話,皇甫元覺得便多了個麻煩。
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受這個女人的鉗製。
所以在之後,他親自找了皇甫燁,讓他到時候不要留下皇後,最好設計讓她被劉家的亂軍所殺,這樣,他就又有了為皇後報仇清洗劉家以及附庸之臣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