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除了這些,便還有很厚的一封信,盡訴公主對皇帝的思念之情,各種想念和擔心皇帝身體囑托他要注意身體的用詞,有十幾處之多,在這些纏綿的句子中間,則不經意地夾雜著太子多麽用功處理政務,在靜安長公主府住得不錯,和哪些京中貴族世家有所交往,聽到了什麽傳言,諸如誰家跋扈等等……


    在過了十多天之後,寧寧就收到了迴信,而且是皇帝親自寫的信,不是讓身邊官員代寫,因為那字寫得很差勁,寧寧身邊隻有皇帝寫得那麽差,信裏也是關心寧寧的身體,並說很想她,讓她注意身體,和還要注意些什麽問題,又讓人送了些北地才有東西迴來給她,又言她送去的東西,他都有用,說女兒貼心之類,用詞直白肉麻,看得寧寧都有點不好意思了,這是她第一次收到皇帝的信,拿出來和他寫給太子的做了比較,她不得不承認,皇帝老爹的確要更愛她一點,隻是沒有看到他寫給楊貴妃的信,不好比較他是不是對他的女人也很肉麻。


    不過他以前寫給皇後的信,她是看過的,是很規矩的囑咐信件,有點像公函,沒什麽意思。


    到一月末,北方前線已經傳迴了不少消息,北齊和大周已經打過了幾次遭遇戰,不過都是試探性質,各有勝負,所以一時倒是僵持不下了。


    北齊說要大舉進攻大周,但他後有韃靼覬覦,和大周又有淮河相隔,大周又不是好欺負的,他想攻下大周,可不是容易的事。


    所以這仗在試探了幾次之後,倒有點像打不起來的樣子。


    現在北齊皇帝蕭祐才剛過而立之年,比起大周太子年紀還小一點,但自從他登上帝位,北齊就變得非常強勢,在和韃靼的戰爭中,雖然是各有勝負,但是他是勝多敗少,在韃靼老皇帝過世新君上位政權不穩之時,更是連克韃靼數座大城,現在韃靼不敢和他較勁了,他年富力強,精力旺盛,閑不住,才修養大半年,轉而就要打大周,不過這樣打了幾仗之後覺得大周不好啃,估計他就會多籌謀一陣再出手。也就是,這次的全麵大戰,應該是打不起來的。


    至少寧寧覺得是這樣,和太子商討後,太子也有這個意思,不過他的一種言論又惹寧寧生氣了,他說:“若能和平相處,倒是好事。韃靼若是能再侵擾北齊,咱們周國便可安然一陣。”


    寧寧不高興地說:“將自己的安危,寄希望於別人不來侵擾,本就是錯的。若是大周有足夠的力量和雄心,讓北齊不敢來犯,甚而大周主動出擊,滅掉北齊,一統漢地,保有數百年天下安定,才是上上之策吧。”


    太子隻是笑了,大約覺得寧寧隻是空口白話大發豪言而已。


    當然,寧寧覺得自己的確也隻是說說而已,畢竟打仗的是前線將士,不是她。


    不過要是沒有這種雄心,一味退縮,最後的結果肯定不會多好。


    寧寧和太子生氣了,好幾天不去太子書房,也不和太子說話,太子就去哄她,不知道從哪裏搜羅來了一隻雪白的波斯貓送她,又陪笑臉:“寧寧,為何和哥哥這般慪氣。”看來他還不知道寧寧是恨其不爭才和他慪氣,但他的語氣神態,已經溫柔到骨子裏,可見對寧寧是真疼愛到骨子裏了,很多時候幾乎是對她言聽計從。他無子無女,寧寧既是他妹妹,又是他的孩子一般。


    寧寧最後是無可奈何,抱著貓咪,心裏對太子是又愛又惱,愛他對待自己一顆真心寵溺無邊,為人溫柔謹慎溫文爾雅,又惱他沒有雄心壯誌,建不了萬世基業。


    寧寧轉而一想,覺得自己對太子的操心簡直和皇後一模一樣,既想要他一生安泰無病無災不苦不累地活到老兒孫滿堂大家還都愛他,又想要他力量強大,足以自保和保天下。


    於是寧寧最後無話可說了,哪裏有什麽都讓人占全了的呢。


    她想她以後的孩子,一定要好好操練他,父母愛子,還是為其計深遠為好。


    到二月末,寧寧從皇帝寫給太子的信裏,覺得他大約會迴京了。


    因為那信裏很有一股“雞肋”的感覺,待著沒意思,不待著迴來又不甘心,但寧寧覺得他還是會迴來的。


    三月三上巳節這一日,宮中要辦一個宴會,寧寧便也不得不迴宮去。


    皇帝沒有在宮中,這個春節,宮裏過得特別沒意思,大家隻是在自己的宮裏過而已,連宴會都沒有。


    現在到了上巳節,天氣晴好,春花絢爛,正是宴遊的好時候。


    於是宮中想要過這個節,楊貴妃便去做了安排,當然必得邀請長寧公主迴宮參加,長寧公主想那就迴宮一次吧。


    第33章


    第十一章


    宮裏變化不大,隻是因長寧公主搬出宮住後,慈元宮就徹底空了下來,不過即使是貴妃楊氏,她暫時也不敢把主意打到慈元宮,想搬進去住。


    所以慈元宮裏還是長寧公主搬出去時候的模樣,隻是顯得更加冷清。


    寧寧先迴了自己的宮室,近半年沒有住,她再迴來,就覺得這裏有些陌生了。


    不過家具還是她用過的那些家具,擺設還是原來的樣子,但總給人略微陳舊的感覺,四處都被宮人收拾得非常幹淨,卻還是有股淡淡的黴味。


    寧寧想,大約沒有人住的地方,就會是這樣。


    她又進皇後的宮室裏看了看,這裏摸摸,那裏碰碰,想到皇後曾經的音容,不免還是難過。


    發現裏麵有幾件家具不見了,寧寧不得不叫人來問。


    負責慈元宮的女官跪在地上,聽長寧公主問道:“本宮離開時,這裏有一扇四時美人圖的六扇屏風,還有一隻紫檀木圍棋盤,美人榻,都是我曾經非常喜歡的,但為何現在不見了。你將這宮裏的器物冊子拿來給本宮看看?”


    因前朝宦官篡權亂政,大周後宮便不再重用宦官,宮中宮女比宦官要多得多,管事的也多是宮女,這留守慈元宮的掌事女官姓秦,被稱秦嬤嬤,此時跪在地上,知道事情是瞞不過了,便說:“請公主殿下息怒。”


    長寧聲音依然平和舒緩,甚至沒有動怒的跡象,話語卻是:“本宮隻是讓你拿器物冊子出來,怎麽就要息怒了。不過你不拿也不要緊,器物冊子當初本就是一式三份的。”


    轉而對薑嬤嬤說:“你那裏的一份,去拿來。”


    秦嬤嬤隻得一邊磕頭,一邊說:“公主殿下息怒,奴婢絕不敢做倒賣宮中私物的事情,那屏風和棋盤,皆是貴妃娘娘看著好,便借過去了。”


    秦嬤嬤是不想說這件事的,畢竟長寧公主是公主,會嫁人離開,但貴妃娘娘卻會一直在宮中做主人,得罪貴妃娘娘後是沒有好下場的,再說宮中宮女製度是一直要做到老,一輩子都在宮中,到了五十多歲時候,才能得以出宮,她距離出宮的年紀還有十幾年呢。


    但是現在不說,看看公主這個架勢,她估計馬上就會被杖斃。


    隻要年紀超過三十歲的人,幾乎都是在戰亂裏長大的,這個皇宮的每一處都被人的鮮血浸濕過,所以完全明白宮中死人就如死螻蟻一般,不過是主子抬手的事。


    秦嬤嬤覺得還是先解決眼前的事情為妙。而且前蜀出過公主嫁人後和駙馬關係差,於是要求皇帝把她接迴家去的事,之後這位公主一直在宮中過日子,照樣受皇帝的寵愛,要是長寧公主也如此效法,她覺得楊貴妃也不會是長寧公主的對手,畢竟漂亮後妃不缺,皇帝卻隻有這麽一個疼愛的女兒,再說,太子殿下還是長寧公主的親哥哥。


    如此一想,秦嬤嬤自然會有選擇。


    秦嬤嬤說完,長寧就淡淡“咦”了一聲,說道:“你是指哪位貴妃娘娘?本宮並沒有收到誰的借條?本宮雖然搬出宮去養病了,但慈元宮依然是我住的宮殿,父皇也並沒有說將這裏賞賜給別人住,怎麽就可以不通過我這個主人,就隨意借走這裏麵的東西了嗎?”


    長寧公主不緊不慢的話,更讓人心驚膽寒,這說明她冷靜,不像別的女人一樣,惱怒得大吼大叫一陣,最後卻忍氣吞聲。


    秦嬤嬤不得不說:“是翠羽宮的貴妃娘娘。貴妃娘娘主持後宮事務,要搬走殿中家具,奴婢以為她是同公主殿下說過,所以才讓搬走的。”


    長寧公主道:“本宮並不知此事,既如此,你便去找貴妃娘娘詢問清楚這件事吧。說不得貴妃娘娘也不知道此事,那就好笑了。宮中出這樣的大蛀蟲,趁著父皇不在,要將宮中蛀空嗎?”


    這個帽子扣下來,誰人也擔當不起,皇帝陛下本就不是個脾氣好的人,曾經有過發起脾氣來,親自用鞭子抽死宮人的事發生過,被杖斃的就更是不計其數了,要是陛下一走,宮中就發生這種事,不知道會引起多大的事。


    秦嬤嬤趕緊道:“奴婢馬上就去翠羽宮。”


    長寧公主迴慈元宮,翠羽宮那邊就已經知道消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枝並收藏公主之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