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裏,她又摸了摸小女兒的肉唿唿的麵頰,“我懷著你的時候,後麵幾個月,幾乎是日日腰酸。這是誰都得熬過來的。”


    寧寧伸出短短的胳膊將皇後抱住,道:“母後,辛苦你啦。女兒以後一定會好好孝順您。”


    皇後慈藹地笑了,“本宮的好孩子。”


    雖然皇後對董氏似乎是沒有特別警醒上心,但寧寧一番糾結之後還是將董氏那裏薔薇水味道不對的事情說了。


    “我聞了董嫂嫂的薔薇水的香味,覺得怪怪的,和我的不一樣。所以怕她用的薔薇水會不會有問題。要是對皇孫有害,那就太糟糕了。”


    寧寧這般說了,本來困了要睡的皇後也不得不警醒了,道:“味道很怪?”


    寧寧說:“是啊,味道怪怪的。像是薔薇水,又像是隻是像薔薇水味道的其他東西,或者是在薔薇水裏加了別的。”


    皇後上心起來,說道:“睡吧,我明日便讓人去查查看。”


    寧寧以為自己將這件事說了,事情應該就會在最大程度上解決了。


    她的母後,看起來是既不兇惡,也不爭權爭寵的人,但寧寧一直和她在一起,便知道她處事還是頗有手段,所以沒想到這薔薇水之事會鬧起軒然大波來。


    第二天一大早,睡得早也醒得早的寧寧才剛醒,皇後也才剛醒,外麵就闖進了人來,秋元娘的聲音裏帶著慌亂,撲到床前,說:“娘娘,不好了,太子側妃今兒醜時便腹痛,現下產婆太醫已經趕去了,怕是要早產。”


    本來還在慢慢起床的皇後一下子就坐了起來,寧寧也是驚訝得腦子有瞬間的空白。


    這是太子的第一個孩子,居然就出這種事。


    慈元宮一大早便忙碌了起來,皇後穿戴好後就要往東宮去。


    現在宮門才開沒有多久,她讓人去稟報了皇帝此事,不過皇帝還在楊貴妃的床上,皇後出宮之時,他那邊都還沒有傳迴口諭。


    寧寧也想和皇後一起去,不過皇後沒有允許,畢竟這不是小孩子湊熱鬧的事。


    寧寧守在了慈元宮裏,憂心忡忡地看著慈元宮的高牆,心中惴惴不安,有種平靜的生活似乎要一起不複返的感覺。


    皇帝身邊的大太監劉慶親自來慈元宮傳口諭,說一定要讓太醫們盡力好好保住皇孫,但皇後已經走了,隻有寧寧聽了口諭,她嫩聲嫩氣地迴劉慶:“母後已經去東宮了。劉公公,你也要去嗎?”


    劉慶說:“奴婢迴了皇上後才能去。”


    他看小公主睜著一雙黑幽幽的大眼睛,眼裏滿是憂慮,就安慰她道:“小公主不要太過擔心了。”


    寧寧深知在這個時代生孩子就是和死神抗爭,她對著劉慶點點頭後,就迴了殿中。


    寧寧等了很久,從清晨白霧漫天等到橙黃的太陽升上來。


    她坐在殿前廊簷下,長久長久地發呆,沒有反應。


    之後,就是她上學的時間了,她想了想,便去書房上課了。


    宮裏現如今隻有三個公主,三公主懷仁公主,四公主寧安公主,因為她們有些年齡差距,又各自養在母親身邊,便沒有在一起上學,不僅如此,她們身為姐妹,其實接觸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大周國的皇宮裏,公主並沒有一個規範的教養製度,隻有皇子的教養有所規範。


    劉和既是寧寧的奶姐玩伴,現在又是她的伴讀。


    書房正是在慈元宮的偏殿裏,坐北朝南,太陽升起之後,書房裏還算明亮。


    劉和和她的母親李氏是有些相像的,都是話少心寬的那一類人,寧寧覺得這樣是有福分的。


    她已經和劉和處熟了,劉和成了她的小夥伴。


    因小公主聰慧,所以她們的課程並不是寫最簡單的字了,而是由女先生講論語,她其實講得不大清楚,最多是讓學生自己讀。


    一向學習認真的小公主,這一日一直在走神,但老師拿她沒辦法,早早便下了課,之後的聲律課,寧寧照樣走神,劉和不得不小聲和她說:“寧寧公主,我們不上課,踢毽子好了。”


    寧寧知道她應該也知道了皇後去東宮的事,所以用這話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她搖了搖頭,道:“沒事,我不想踢毽子。”


    皇後傍晚才迴宮來,帶迴來的也不是好消息。


    從她一言不發沉著臉的模樣,寧寧就知道情況不妙,她站在皇後的跟前,輕輕撫摸她的胸口,表示關懷安慰。


    皇後看著女兒歎了口氣,又為寧寧整了整衣領,柔聲問:“餓了沒有?”


    寧寧其實一點也不覺得餓,但是點了頭:“嗯,餓了。”


    皇後便對宮人說:“上晚膳吧。“


    所有人都不,或者不敢在寧寧麵前說太子側妃到底如何了,事情過了近十天,太子側妃和那個出生就沒了的小皇孫要出殯的時候,她才知道了當時的事。


    董氏生下的孩子太小了,生下來隻一會兒就沒了氣息,她很快也血崩而死了。


    據說她死時,整個床上全是血,連院子裏都能聞到血腥氣。


    本來皇帝對董氏的事情沒有太上心,皇孫死了,他肯定也是傷心過的,但太子年紀還不大,以後還可以再生,所以要他特別在意此事,那是不現實的。


    但之後,事情突然就牽連廣起來了,皇帝也介入了此事。


    宮裏也因此突然形勢緊張。


    ☆、第 11 章


    第十一章


    這是寧寧第一次意識到身在皇家還有宮鬥這迴事,以前她的生活隻有吃吃喝喝,睡覺玩樂,再花很少的時間隨著皇後習字練字,生活安逸寧靜,既沒有這是三國鼎立的亂世的感覺,也沒有她身在權力中心的感覺。


    日子是那般平靜安然,甚至讓寧寧覺得這是一個安穩的美夢,會一直富貴安寧到夢醒死去的那一天。


    但沒想到突變會來得這麽突然。


    她白天才見過,並且還在一起說過不少話的人,在第二天就死在了血泊裏。


    她的死並不是事情的結束,反而是事情的開端。


    太子側妃董氏的死,被和那瓶賞賜給她的薔薇水聯係了起來。


    劉慶親自來找了小公主,哄她道:“公主殿下,您的那瓶香噴噴的薔薇水還沒有用完吧。”


    寧寧坐在書桌後,已經因劉慶這問話知道他所來何意了,她不得不想,難道董氏的死果真與那瓶薔薇水有關嗎。


    她說道:“未曾用完。不知公公問起是何事?”


    劉慶便說:“皇上用那薔薇水有些用處,不知道小公主可否將那東西給奴婢。”


    說到此處,他又笑著加了一句:“不過小公主您不必擔心,皇上隻是拿去看看,不會將它用掉的。”


    寧寧於是讓身邊的小宮女如意去拿了那薔薇水給劉慶,劉慶接過後就要告退離開了,寧寧叫住他,問道:“是要這薔薇水做什麽呢,楊娘娘那裏不是也有嗎?”


    寧寧的語氣裏帶著些許不高興,是小女孩子被拿走了最心愛的東西的不舍得和不滿意。


    劉慶笑著說:“貴妃娘娘那裏的已經用完了,沒法子,隻得拿公主殿下您的去。”


    寧寧蹙著小眉毛“哦”了一聲,便又是不舍又是故作不在意地說:“你拿去吧。”


    劉慶看她這幅忍痛割愛的模樣,就覺得十分可愛,告退前還好好安慰了寧寧幾句。


    等他走了,寧寧就將臉埋在了雙臂上,她還太小了,其實是什麽事都不能參與的,她不知道董氏的死到底是怎麽迴事,也不知道這件事是不是會牽連無辜。


    又過了幾日,寧寧詢問她身邊消息比較靈通的薑嬤嬤,薑嬤嬤告訴她:“幾個太醫都驗了董側妃的那瓶薔薇水,說裏麵加了特別的東西,在咱們這中原地方,是沒有那種東西的,說是乘船出海的外國才有呢,那東西應該也是花汁,但是是有毒的。董側妃用那薔薇水敷麵頰,又灑在衣裳上,就中毒了,她正是因為中毒才早產的。聽說太醫還驗了屍,用銀針探了她的手指,說血都是黑色的了。”


    寧寧沒想到事情居然是這樣的,她睜著大眼睛,本來就坐得直的背挺得更直了,手甚至捏成了拳頭。要說薑嬤嬤這話,前麵半截,她覺得估計是真的,但最後那句,她就不大相信了,心想這已經帶上了玄幻色彩了吧。


    寧寧故作不可置信地說:“是真的嗎?嬤嬤,你是從哪裏聽到的這些消息,是大家都知道此事了嗎。”


    薑嬤嬤湊在她的身邊,小聲說:“當然是真的了,嬤嬤還會騙公主殿下您麽。再說,此事事關東宮,奴婢也不會亂說。這消息從哪裏來?那是我去打聽到的,現在可不是誰都知道此事。”


    寧寧不得不問:“那是誰放了毒藥進去呀。真是太可惡了,這種人非處死刑不可。”


    薑嬤嬤道:“此事是在秘密審訊,說東宮裏已經有不少人被關起來審訊了。”


    寧寧微微皺了一下眉:“是誰做主審呢。”


    薑嬤嬤說:“是讓太子殿下親自在審訊,皇上也在時時關注著。”


    寧寧聽聞事情居然變成這個樣子了,不由就在心裏狠狠地歎了幾口氣。


    太子的側妃被毒死了,連帶著還害死了太子的長子,現在這個案子讓太子自己審訊,雖然看來是很對的安排,其實此事對太子並不妙。


    定然是皇帝覺得太子不說有治國之能,甚至是連自己的東宮都管理不好,以至於懷了八個月皇孫的董側妃才被人下毒而死了,而且皇孫也沒有保住。


    這是太子無能的象征。


    本來就覺得太子平庸的皇帝,恐怕在心裏會更對太子不滿了。


    還有便是皇帝將此事讓太子審訊,而且是隻在太子東宮範圍內,可見皇帝可能被導入了一個誤區,覺得董側妃的事隻是太子東宮內部的事,並不涉及其他。


    但其實寧寧卻不認為董側妃中毒之事隻是東宮之內的事情。


    以她所見,太子一直無所出,現在董側妃要生皇孫了,這對東宮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可以更加穩固太子的地位,即使是太子妃陳氏,她大約對董氏生出過嫉妒,但是也不會做糊塗事,而東宮裏另外的姬妾,她們即使為了小利而毫無大局觀,出於嫉妒想要對董氏不利,她們應該也是沒有條件的。


    而東宮外的人,有動機又有能力的,卻是不少的。


    就說大皇子,他作為太子的哥哥,皇位卻不是他的,他看皇帝一直對太子不冷不熱,他怎麽可能沒有想取代太子的位置的心思。


    除了他,另外的皇子也漸漸長大了,隻要稍稍有野心的,估計都對皇位有所心思。


    這樣既害得太子痛失孩子沒有繼承人,又讓皇帝對他失望的事,恐怕很多人願意去做。


    寧寧想到這些,便有些身體發寒,心想她那哥哥,實在沒有什麽雄心壯誌,遇到這種事,還不知道他現在是什麽狀況。


    寧寧因為年幼,董氏死的事,皇後甚至沒有告訴她,也不讓別人告訴她,是怕她是孩子,聽說這種事會驚到魂魄生病。


    所以即使她之後知道了董氏的死,她也沒法問皇後董氏之事的後續。


    而她已經有大半月沒有見過太子了,太子妃最近也沒有進宮來向皇後請安,皇後這裏倒是經常有人來迴報事情的,隻是皇後不要寧寧聽,再說,寧寧每日都要去書房上學,也沒法黏在皇後身邊聽消息。


    寧寧的那瓶薔薇水,在要過年的時候才還迴她的手裏來,這時候,董側妃的案子,看似也找到元兇結案了。


    說加入董側妃薔薇水瓶子裏的毒藥的確是南邊海外國家才出的一種花朵中提煉出的慢性毒藥,這找出過海的商人前來確認過了,這種花的味道,和薔薇水的香味類似,但是要比薔薇水的味道衝鼻子。


    寧寧是小孩子,當時去董側妃的房間一聞就聞出問題來了,但是成人的鼻子要比孩子的鈍,是少有人能夠聞出不同來的,再說,薔薇水本就是新鮮玩意兒,誰都無從比較,於是董側妃用那水好些天了,硬是沒有人發現問題。


    死因確認了,是被誰下的毒也被確認了,說是董側妃身邊的一個丫頭下的,指使者乃是從南邊進貢上京來的一個戰俘,這個戰俘正是被皇後賞賜給太子做侍妾的。


    這個侍妾是隻有幾歲時就做了戰俘,家人全部死了,所以被帶進京來做了奴婢,她是因痛恨皇家才做出謀害董側妃和皇孫的事的。


    事情看似完全解決了,但寧寧卻不願意接受這種解釋。


    這件事的受害者是太子,究其原因,還把過錯算到給太子安排侍妾的皇後身上了。


    總之,之後皇帝連慈元宮都沒來了,即使為了他最喜歡的長寧小公主,他也沒有來慈元宮。


    寧寧聽小宮女在背後說私話:“皇上最近幾乎夜夜歇在楊貴妃娘娘的翠羽宮裏,貴妃娘娘也不年輕了,沒成想皇上依然那般寵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枝並收藏公主之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