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紅樓同人)紅樓之孤家寡人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承慶帝還在那邊歎道:“林家別的都好,這子嗣上著實有些艱難,這麽多年了,一直都是一脈單傳,聽說好幾次當家的家主都想要過繼旁支的子嗣了,這次朕可一定得挑個人丁興旺的人家,而且武將家的姑娘,身體好,也易生養,到時候等林梓有了孫子,非讓他好好謝謝朕不可!”
徒景年暗地裏翻了個白眼,得了吧,你做的那個媒,別說讓林梓有孫子了,人家林家直接斷子絕孫了,林梓要是早知道,估計寧可抗旨,也不肯讓你賜婚的。當然,嘴上自然沒有這麽說,他笑嘻嘻地恭維道:“父皇這般用心良苦,林大人知道了,自然會感念非常的!”
承慶帝也是笑了起來,然後看了一眼徒景年,眼中露出遺憾的神色,徒景年暗覺不妙,果然,承慶帝說道:“阿鯉,你也要快快長大啊,朕也想早點抱孫子呢!”
徒景年簡直傻了眼,承慶帝如今才三十出頭呢,上輩子這個年紀,好多男人連對象還沒有,還沒準備結婚呢,結果呢,承慶帝如今居然都在惦記孫子了,有這樣的嗎?
徒景年隻有故作哀怨:“兒子也想快點長大,好給父皇分憂,誰知道,這時間過得這麽慢啊!”
承慶帝被逗得哈哈大笑起來,他伸出大手,用力揉了揉徒景年的頭發,將徒景年原本整齊的頭發揉得一團亂,這才住了手,笑道:“你小子,就會哄父皇高興!”
徒景年也是笑道:“人家彩衣娛親,兒子不過是耍點嘴皮子,實在是不如遠矣!”徒景年對這個沒有半點壓力,承慶帝也喜歡他這樣,潛意識裏,並不願意兒子真的擺出一副君臣奏對的模式,若是到了那個地步,隻怕就是太子與皇權之間的對抗了。
☆、第 43 章
新年很快就過去了,天氣一天天暖和起來,承慶帝親自主持的親耕禮結束之後,便到了選秀的時候。
一大堆的秀女在神武門外排隊等待入宮,很多人心情非常緊張,乃至煎熬,而宮裏麵的人則更加煎熬,尤其是主持選秀的淑妃和賢妃,她們熬了這麽多年,差不多是人老珠黃的年紀了,外麵卻來了一群明媚鮮妍的少女,這些人多半出身高貴,又是家族專門選出來的,容貌姣好,進來就是她們的勁敵,可是裏麵還有幾個是內定的,說不得其中哪一個就是將來的皇後,這怎能不讓她們心焦煎熬呢!
這些女人一個個心情複雜,但是承慶帝顯然對此沒太多興趣,之前下旨的時候差不多是冬天了,而海商一般出海正是秋冬季節,一來,秋冬的時候,海上盛行東北風,正好可以讓商船順風南下,然後差不多春夏季節的時候,再順著季風返航。這會兒,走得比較近的,已經返航了。第一批來自南洋的種子很快通過驛站送了過來,南洋那邊氣候炎熱濕潤,比如說呂宋,那邊現在還是大晉的藩國,不過,也就是個名義,所謂的呂宋國王也就是一個較大部落的族長而已。那邊其實很多地方還處在比較原始的時代,部落群居,根本不種地,靠采集捕獵為生,這也是正常的,那邊因為常年火山爆發,火山灰非常肥沃,因此植物生長非常容易,哪怕靠著摘水果,日子都能過下去了,何必種地呢,因此,到頭來,送來的多半是些熱帶水果的種子,那邊人也不知道怎麽種,反正自個就會長出來,有什麽好種的。
因此,去南洋那邊的商人倒騰迴來的種子很多根本就不具備普適性,好在承慶帝早就有了預案,除了京城附近有皇莊之外,其實皇莊各個省份是都有的,於是便將那些種子分成了許多份,每個皇莊送一份,命其試種。日後所有的種子均照此處理。
除了種子,敬獻過來的還有諸多南洋佳果,南洋那邊幾乎一年四季都是夏季,因此,不少水果四季都有,將還未完全成熟的時候從樹上摘下,然後一路上用硝石製冰冷藏,到了泉州之後,又快馬送到了京城,饒是如此,送到宮裏之後,也沒幾框了,一來是許多已經成熟,經不住長途運輸,二來,也是因為路上顛簸,導致破損,這些賣相不佳的自然是不能送給皇帝的,路上直接就處理給當地的官員還有有錢人了。
因為海貿發達,這年頭,這些熱帶水果也並不算非常稀罕,不過,雖說宮裏麵年年都有貢品,但是能分到的人卻寥寥無幾,也就是幾個位份高的能摸到幾個,嬪位以下的,連味都別想聞到。
東宮那邊一如既往分到了足有三分之一,裏頭居然還有幾個榴蓮,以往這種味道不雅的玩意可是從來沒進過宮門的,也不知道這次是誰的主意。
徒景年分到的多,又不是沒見識過的,幹脆命下麵人取了幾個精致的果籃過來,將那些水果選了一些擺在果籃裏麵,按照官職的大小,直接拿去分給詹事府的人,大頭自然是太傅少傅左右庶子的,這些算是太子的老師了,自然得恭敬一些,哪怕他們在承慶帝那邊能分到一些呢,但是,東宮這邊的自然跟承慶帝那邊的不一樣。詹事府這邊的福利一向很好,徒景年上輩子待在研究所裏頭,逢年過節就有各種購物卡,水果糧油發放,如今幹脆將這個傳統帶進了東宮裏頭,當然,也得改頭換麵一下,發的也都是極為實惠的東西。徒景年在外麵產業都是很賺錢的,因此,出手也比較大方。零零總總下來,每年詹事府那些人得到的福利,差不多比自己的俸祿還要多不少,也難怪不少人對詹事府的位置頗為虎視眈眈了。
承慶帝那邊,分發得就有些耐人尋味,先是照舊給妃位和嬪位上的人分了一些,然後,大張旗鼓地賞賜了幾個秀女,其中就有那位蘇家五姑娘。一下子,整個皇宮差點沒被醋給淹了。
徒景年對此知道得不多,隻是聽說秀女裏麵很是起了幾次糾紛,結果一些秀女不得不卷起包袱,灰溜溜地出宮了。不過,他倒是在跟手下幾個太監閑聊的時候得知,賈敏並不在這一期的秀女裏麵,心裏頓時有些疑惑。
不過很快徒景年便將此事拋之腦後,林梓的確是能臣,但是林如海那人能糊塗到將女兒送到賈家多年不聞不問,可見也不是什麽明白人,自己現在也沒必要關注這些,原著上的人物又如何呢,這個世界又不是圍著一兩個所謂的主角轉的,就算林黛玉和賈寶玉都不出生,那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這日,宮學那邊下了課,因為時間還早,迴東宮也沒什麽事,又聽說禦花園裏牡丹花開了,頗有些極為稀罕的品種,其中有一本青龍臥墨池更是好不容易養活的,今年還是頭一次開花,因此,便琢磨著過去看看。曹矩和蘇煜自然也比較感興趣,因此,便一起往禦花園牡丹亭那邊而去。
哪知道,繞過了假山,剛看見牡丹亭的時候,就瞧見那邊已經有了人,看模樣還是少女裝扮,應該是選秀的秀女,因此,徒景年便道:“這會兒有秀女在,咱們先迴東宮吧,迴頭再來看也不遲!”
曹矩蘇煜自然應了下來,他們比徒景年年紀還大一點,是到了男女大防的時候了,跟秀女見麵自然不妥。
哪知道,他們這邊剛想迴避,那邊人已經注意到這邊了,為首的那名少女居然向這邊走了過來。蘇煜見得來人,吃了一驚,悄悄拉了拉徒景年的衣袖,低聲道:“殿下,那是我家五姑姑!”
徒景年立刻了然,仔細一瞧,果然生得頗有幾分像蘇皇後,隻是蘇皇後身居高位已久,一身氣度雍容華貴,而這個少女看著還有些稚嫩,不過眉眼間神采飛揚,已經頗有了幾分傲氣,隻不過看著卻有些不怎麽協調的感覺。也難怪,一樣是承恩公府裏麵養出來的,雖說沒分家,但是,一個的父親是朝中大員,母親也是世家千金,一個的父親不過勉強考了個舉人,做的最大的官,也不過是個七八品的小官,還不是那種一縣的主官,生母也不過是個鄉紳家的女兒,這樣養出來的女兒,能有多少大氣,哪怕這兩年經曆過教養嬤嬤的調教,自小養成的氣質卻是很難改變的,隻不過被掩藏在如今大方的外在下,尋常人看不出來而已。
那邊,那個少女已經帶著人走了過來,看著徒景年的目光,居然有些慈愛的模樣,竟是真的將自己當做徒景年的長輩了,這會兒隨隨便便行了一禮:“見過太子殿下!”按理說,這前麵應該加個前綴,不管是臣女,還是妾身,都是可以的,但是,蘇家這位五姑娘一來覺得自個是徒景年的姨母,二來,先是在家中父母灌輸的印象,還有這麽多天來,宮中諸人對她的恭敬吹捧,讓她覺得自個起碼也是太子的母妃了,這會兒自然顯出了幾分輕狂來。
徒景年眯了眯眼睛,心裏有些不爽,臉色卻帶著一點笑意,拱了拱手:“原來是姨母啊!倒是孤打攪姨母的雅興了,孤在這裏先給姨母賠罪了!”
一邊蘇煜和曹矩心裏就是一緊,在非正式場合,徒景年很少自稱“孤”,若是他這樣說,顯然是有些生氣了。不過蘇煜對這個五姑姑也沒多少好感,原本在家的時候還算老實本分,在知道自己會選秀之後,對自己的母親也是頤指氣使的,她不過是個堂妹,又不是正經的小姑子,要不是祖父生出了那樣的念頭,她這會兒應該戰戰兢兢地等著自己的母親帶著她出去交際,好選個門第高一些的人家,結果如今一下子麻雀飛上梧桐樹了,就不知道骨頭有幾兩重了。蘇煜一向孝順,對這個五姑姑自然沒了多少好感。
這會兒徒景年擺出一副賠罪的模樣,蘇家五姑娘臉上不由露出幾分得意來,嘴上卻說道:“殿下說笑了,是我沒有考慮周全,以為這會兒禦花園不會有人過來的!”
曹矩在一邊咬了咬牙,你還不是皇宮的主人呢,什麽叫以為這會兒禦花園不會有人過來,沒考慮周全,要是考慮周全了,是不是要封了園子,讓你一個人帶著人在裏麵玩啊!
徒景年對這位姨母顯然也沒了好感,這不是什麽聰明人,隻是不知道承慶帝是什麽打算,竟是屢屢表現出對她另眼相看的意思,人蠢沒什麽,總要有自知之明,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這位蘇家五姑娘顯然得意忘形了,總覺得以後後宮不會安寧啊!
徒景年跟這位蘇五姑娘敷衍了幾句,有些不快地迴東宮了。
另一邊,禦花園發生的事情很快傳到了承慶帝的耳朵裏麵,承慶帝麵無表情地問道:“她真這麽說?”
下麵一個小太監跪伏在地,說道:“奴婢不敢欺瞞聖上,蘇五姑娘便是這般說的!”
承慶帝臉上竟是露出了一個笑容來,他食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麵,然後開口道:“來人,筆墨伺候!”
第二天,關於秀女的旨意下來了,後宮頓時掀起了一番波瀾。
☆、第 44 章
聖旨一方麵出乎某些人的意料,同樣也在一些人的意料之中。後宮隻留了不到十個人,大多數不過是寶林才人,最高的是已經過世的皇太後的娘家的侄女秦氏,算起來也是承慶帝的表妹了,她倒是得了一個婕妤的位置。
最大的贏家居然是蘇五姑娘,直接被封為皇後了。蘇家那邊簡直是大喜過望,原本他們的打算不過是個妃位,結果居然一舉成為了皇後,可見聖上還是看重蘇家的。因此,開始可勁地給蘇五姑娘準備嫁妝,甚至有超出當年懿元皇後的架勢。這也是難免的,當年懿元皇後是肅王府,王妃的嫁妝是有定數的,一百零八抬頂了天了,而如今,蘇五姑娘直接就是皇後啊,你沒個一百二十抬,你好意思嘛!
這下問題又來了,蘇家雖說挺興盛的,還是前朝傳下來的世族,但問題是,蘇家世代清流,偏偏又人丁興旺,家產自然慢慢就被分薄了。蘇牧後來做了承恩公,偏偏手上沒了實權,皇後在的時候還好,懿元皇後過世之後,蘇家又擺出一副不與東宮過於親近的模樣,自然上門巴結的人少了很多,但是開銷卻一直沒少,這麽多年雖說不至於鬧出寅吃卯糧的事情,著實也隻能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盈餘。這迴要給未來的皇後準備嫁妝,麻煩就大了。
說實在的本朝還真沒怎麽出過皇後大婚的情況,因為一般而言,皇帝登基的時候,都已經有正妻了,親王妃的嫁妝一般內務府準備一些家具首飾之類的,這些都是有定數的,另外的還是自己出,就算登基之後,皇後去世,要立繼後,也是從妃嬪裏麵挑一個有子的,出身比較高的扶正,也就說不上嫁妝不嫁妝的事情了。
前麵沒有定例,顯然承慶帝沒有幫蘇家解決財政問題的意思,在禮部、戶部、內務府詢問按什麽規製辦的時候,又明確表示,既然是繼後,自然要比元後要差一點,翻一翻當年內務府給懿元皇後準備的東西,照著單子,除了儀仗、家具、一些相關的首飾按照皇後的品級來置辦之外,其他的東西,一股腦兒要蘇家自個來辦。
蘇家這邊簡直要焦頭爛額了,當初他們滿以為這位五姑娘進宮不過是做四正妃之一,隻要帶上一些妝奩銀子也就夠了,宮裏自然會準備相應的鋪宮份例,結果如今大頭落在了蘇家身上。當然,承慶帝也是下了聘禮的,總不能讓人家說嘴,但是聘禮看起來花團錦簇,金銀也有,黃金五百兩,白銀一萬兩,聽起來很多吧,問題是,這些是需要采買許多東西的,比如說,皇後得有自己的私產,你不能指望進了宮之後,隻靠著皇後的份例過日子,要知道,皇後的份例可不是隻養自己一個人,那是要養皇後一個宮裏麵的人的,也就是說,皇後身邊的下人,開支也是從皇後這邊出,而宮裏麵,是出了名的錢不值錢,內務府報上來的東西價格起碼摻了幾十倍的水分,對皇帝尚且如此,何況是皇後。
因此,蘇家起碼要給這位未來的皇後準備多少莊子鋪子,而且不能太遠,因為即便是皇後身邊的人,出宮也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問題來了,長安附近的來錢的莊子鋪子,哪個不是有主的,人家背景未必比蘇家差多少,何況,蘇家要是敢為了這種事情強買強賣,被哪個禦史報上去,隻怕就要獲罪了。
尤其是旨意之後,承慶帝的態度。按理說,蘇五姑娘就要是皇後了,蘇均自然應該是承恩公,就算不能媲美元後,也該弄個三等的承恩公做做,再不濟,封個侯爵也是常理,結果,蘇均還是個平頭的舉人,半點沒有加恩的意思,自然蘇均的夫人也沒弄到誥命。一國之後的生父生母,居然跟庶人無異,這也算是奇談,足以給人們豐富的聯想了。
承慶帝就是故意的,他差點就沒明說,立蘇家的女兒做皇後是看在先皇後和太子的麵子上,蘇家現在這樣,我其實是不滿意的。皇帝哪怕隻是變個臉色,下麵的人都能揣摩出十個八個意思來,按照皇帝的意思衝鋒陷陣,如今,承慶帝明擺著是對蘇家有意見了,自然給蘇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蘇家那邊蘇牧本就是聰明人,自然早早發覺了不對勁,但是事到如今,已經沒有後退的餘地了,蘇牧雖說心中有些悔意,但是還是存著賭一把的心理,不管怎麽樣,哪怕為了太子,承慶帝都不會真的發落了蘇家,因此,若是皇後能得了聖人的心意,自然便有了轉機。
既然蘇牧已經這麽想,自然是得想著法子給皇後做臉麵,幾乎要掏幹了家裏的庫房,給皇後置辦嫁妝,長安附近的莊子就有六個,加起來好幾十頃的良田,城裏麵也是選了地段好,每月都頗有盈餘的各色鋪子,然後又命人采買諸多古玩擺設,自己收藏的一些孤本書畫也咬牙拿了出來。
蘇均那邊未能得到一個承恩公的爵位,也是憋了一口氣,一心指望著女兒爭氣,好給自己這個做老爹的爭光,因此,見女兒嫁妝不夠豐厚,竟直接以承恩公府的名義跑到戶部借了一大筆錢,迴來大操大辦,給女兒添妝。
當然,蘇家自然也不會真的萬眾一心,蘇牧那邊雖然下了決定,在家裏麵但是也比較有權威,但是問題是,蘇牧有兩個兒子,也就是徒景年的親舅舅,如今孫子孫女加起來也有了六個,老二家的小妾這會兒還有了身孕,以後肯定還有孩子出身,結果,這會兒為了蘇家那位五姑娘,居然要把自家的家底子都砸進去,二房也就算了,蘇牧這一房的人怎麽可能甘心,以後兒子結婚不要加蓋院子?不用出聘禮?大房兩位國舅爺做著閑職,平常難道就沒點生活交際?沒點個人愛好?女兒出嫁,難道不要早早準備嫁妝?
徒景年暗地裏翻了個白眼,得了吧,你做的那個媒,別說讓林梓有孫子了,人家林家直接斷子絕孫了,林梓要是早知道,估計寧可抗旨,也不肯讓你賜婚的。當然,嘴上自然沒有這麽說,他笑嘻嘻地恭維道:“父皇這般用心良苦,林大人知道了,自然會感念非常的!”
承慶帝也是笑了起來,然後看了一眼徒景年,眼中露出遺憾的神色,徒景年暗覺不妙,果然,承慶帝說道:“阿鯉,你也要快快長大啊,朕也想早點抱孫子呢!”
徒景年簡直傻了眼,承慶帝如今才三十出頭呢,上輩子這個年紀,好多男人連對象還沒有,還沒準備結婚呢,結果呢,承慶帝如今居然都在惦記孫子了,有這樣的嗎?
徒景年隻有故作哀怨:“兒子也想快點長大,好給父皇分憂,誰知道,這時間過得這麽慢啊!”
承慶帝被逗得哈哈大笑起來,他伸出大手,用力揉了揉徒景年的頭發,將徒景年原本整齊的頭發揉得一團亂,這才住了手,笑道:“你小子,就會哄父皇高興!”
徒景年也是笑道:“人家彩衣娛親,兒子不過是耍點嘴皮子,實在是不如遠矣!”徒景年對這個沒有半點壓力,承慶帝也喜歡他這樣,潛意識裏,並不願意兒子真的擺出一副君臣奏對的模式,若是到了那個地步,隻怕就是太子與皇權之間的對抗了。
☆、第 43 章
新年很快就過去了,天氣一天天暖和起來,承慶帝親自主持的親耕禮結束之後,便到了選秀的時候。
一大堆的秀女在神武門外排隊等待入宮,很多人心情非常緊張,乃至煎熬,而宮裏麵的人則更加煎熬,尤其是主持選秀的淑妃和賢妃,她們熬了這麽多年,差不多是人老珠黃的年紀了,外麵卻來了一群明媚鮮妍的少女,這些人多半出身高貴,又是家族專門選出來的,容貌姣好,進來就是她們的勁敵,可是裏麵還有幾個是內定的,說不得其中哪一個就是將來的皇後,這怎能不讓她們心焦煎熬呢!
這些女人一個個心情複雜,但是承慶帝顯然對此沒太多興趣,之前下旨的時候差不多是冬天了,而海商一般出海正是秋冬季節,一來,秋冬的時候,海上盛行東北風,正好可以讓商船順風南下,然後差不多春夏季節的時候,再順著季風返航。這會兒,走得比較近的,已經返航了。第一批來自南洋的種子很快通過驛站送了過來,南洋那邊氣候炎熱濕潤,比如說呂宋,那邊現在還是大晉的藩國,不過,也就是個名義,所謂的呂宋國王也就是一個較大部落的族長而已。那邊其實很多地方還處在比較原始的時代,部落群居,根本不種地,靠采集捕獵為生,這也是正常的,那邊因為常年火山爆發,火山灰非常肥沃,因此植物生長非常容易,哪怕靠著摘水果,日子都能過下去了,何必種地呢,因此,到頭來,送來的多半是些熱帶水果的種子,那邊人也不知道怎麽種,反正自個就會長出來,有什麽好種的。
因此,去南洋那邊的商人倒騰迴來的種子很多根本就不具備普適性,好在承慶帝早就有了預案,除了京城附近有皇莊之外,其實皇莊各個省份是都有的,於是便將那些種子分成了許多份,每個皇莊送一份,命其試種。日後所有的種子均照此處理。
除了種子,敬獻過來的還有諸多南洋佳果,南洋那邊幾乎一年四季都是夏季,因此,不少水果四季都有,將還未完全成熟的時候從樹上摘下,然後一路上用硝石製冰冷藏,到了泉州之後,又快馬送到了京城,饒是如此,送到宮裏之後,也沒幾框了,一來是許多已經成熟,經不住長途運輸,二來,也是因為路上顛簸,導致破損,這些賣相不佳的自然是不能送給皇帝的,路上直接就處理給當地的官員還有有錢人了。
因為海貿發達,這年頭,這些熱帶水果也並不算非常稀罕,不過,雖說宮裏麵年年都有貢品,但是能分到的人卻寥寥無幾,也就是幾個位份高的能摸到幾個,嬪位以下的,連味都別想聞到。
東宮那邊一如既往分到了足有三分之一,裏頭居然還有幾個榴蓮,以往這種味道不雅的玩意可是從來沒進過宮門的,也不知道這次是誰的主意。
徒景年分到的多,又不是沒見識過的,幹脆命下麵人取了幾個精致的果籃過來,將那些水果選了一些擺在果籃裏麵,按照官職的大小,直接拿去分給詹事府的人,大頭自然是太傅少傅左右庶子的,這些算是太子的老師了,自然得恭敬一些,哪怕他們在承慶帝那邊能分到一些呢,但是,東宮這邊的自然跟承慶帝那邊的不一樣。詹事府這邊的福利一向很好,徒景年上輩子待在研究所裏頭,逢年過節就有各種購物卡,水果糧油發放,如今幹脆將這個傳統帶進了東宮裏頭,當然,也得改頭換麵一下,發的也都是極為實惠的東西。徒景年在外麵產業都是很賺錢的,因此,出手也比較大方。零零總總下來,每年詹事府那些人得到的福利,差不多比自己的俸祿還要多不少,也難怪不少人對詹事府的位置頗為虎視眈眈了。
承慶帝那邊,分發得就有些耐人尋味,先是照舊給妃位和嬪位上的人分了一些,然後,大張旗鼓地賞賜了幾個秀女,其中就有那位蘇家五姑娘。一下子,整個皇宮差點沒被醋給淹了。
徒景年對此知道得不多,隻是聽說秀女裏麵很是起了幾次糾紛,結果一些秀女不得不卷起包袱,灰溜溜地出宮了。不過,他倒是在跟手下幾個太監閑聊的時候得知,賈敏並不在這一期的秀女裏麵,心裏頓時有些疑惑。
不過很快徒景年便將此事拋之腦後,林梓的確是能臣,但是林如海那人能糊塗到將女兒送到賈家多年不聞不問,可見也不是什麽明白人,自己現在也沒必要關注這些,原著上的人物又如何呢,這個世界又不是圍著一兩個所謂的主角轉的,就算林黛玉和賈寶玉都不出生,那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這日,宮學那邊下了課,因為時間還早,迴東宮也沒什麽事,又聽說禦花園裏牡丹花開了,頗有些極為稀罕的品種,其中有一本青龍臥墨池更是好不容易養活的,今年還是頭一次開花,因此,便琢磨著過去看看。曹矩和蘇煜自然也比較感興趣,因此,便一起往禦花園牡丹亭那邊而去。
哪知道,繞過了假山,剛看見牡丹亭的時候,就瞧見那邊已經有了人,看模樣還是少女裝扮,應該是選秀的秀女,因此,徒景年便道:“這會兒有秀女在,咱們先迴東宮吧,迴頭再來看也不遲!”
曹矩蘇煜自然應了下來,他們比徒景年年紀還大一點,是到了男女大防的時候了,跟秀女見麵自然不妥。
哪知道,他們這邊剛想迴避,那邊人已經注意到這邊了,為首的那名少女居然向這邊走了過來。蘇煜見得來人,吃了一驚,悄悄拉了拉徒景年的衣袖,低聲道:“殿下,那是我家五姑姑!”
徒景年立刻了然,仔細一瞧,果然生得頗有幾分像蘇皇後,隻是蘇皇後身居高位已久,一身氣度雍容華貴,而這個少女看著還有些稚嫩,不過眉眼間神采飛揚,已經頗有了幾分傲氣,隻不過看著卻有些不怎麽協調的感覺。也難怪,一樣是承恩公府裏麵養出來的,雖說沒分家,但是,一個的父親是朝中大員,母親也是世家千金,一個的父親不過勉強考了個舉人,做的最大的官,也不過是個七八品的小官,還不是那種一縣的主官,生母也不過是個鄉紳家的女兒,這樣養出來的女兒,能有多少大氣,哪怕這兩年經曆過教養嬤嬤的調教,自小養成的氣質卻是很難改變的,隻不過被掩藏在如今大方的外在下,尋常人看不出來而已。
那邊,那個少女已經帶著人走了過來,看著徒景年的目光,居然有些慈愛的模樣,竟是真的將自己當做徒景年的長輩了,這會兒隨隨便便行了一禮:“見過太子殿下!”按理說,這前麵應該加個前綴,不管是臣女,還是妾身,都是可以的,但是,蘇家這位五姑娘一來覺得自個是徒景年的姨母,二來,先是在家中父母灌輸的印象,還有這麽多天來,宮中諸人對她的恭敬吹捧,讓她覺得自個起碼也是太子的母妃了,這會兒自然顯出了幾分輕狂來。
徒景年眯了眯眼睛,心裏有些不爽,臉色卻帶著一點笑意,拱了拱手:“原來是姨母啊!倒是孤打攪姨母的雅興了,孤在這裏先給姨母賠罪了!”
一邊蘇煜和曹矩心裏就是一緊,在非正式場合,徒景年很少自稱“孤”,若是他這樣說,顯然是有些生氣了。不過蘇煜對這個五姑姑也沒多少好感,原本在家的時候還算老實本分,在知道自己會選秀之後,對自己的母親也是頤指氣使的,她不過是個堂妹,又不是正經的小姑子,要不是祖父生出了那樣的念頭,她這會兒應該戰戰兢兢地等著自己的母親帶著她出去交際,好選個門第高一些的人家,結果如今一下子麻雀飛上梧桐樹了,就不知道骨頭有幾兩重了。蘇煜一向孝順,對這個五姑姑自然沒了多少好感。
這會兒徒景年擺出一副賠罪的模樣,蘇家五姑娘臉上不由露出幾分得意來,嘴上卻說道:“殿下說笑了,是我沒有考慮周全,以為這會兒禦花園不會有人過來的!”
曹矩在一邊咬了咬牙,你還不是皇宮的主人呢,什麽叫以為這會兒禦花園不會有人過來,沒考慮周全,要是考慮周全了,是不是要封了園子,讓你一個人帶著人在裏麵玩啊!
徒景年對這位姨母顯然也沒了好感,這不是什麽聰明人,隻是不知道承慶帝是什麽打算,竟是屢屢表現出對她另眼相看的意思,人蠢沒什麽,總要有自知之明,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這位蘇家五姑娘顯然得意忘形了,總覺得以後後宮不會安寧啊!
徒景年跟這位蘇五姑娘敷衍了幾句,有些不快地迴東宮了。
另一邊,禦花園發生的事情很快傳到了承慶帝的耳朵裏麵,承慶帝麵無表情地問道:“她真這麽說?”
下麵一個小太監跪伏在地,說道:“奴婢不敢欺瞞聖上,蘇五姑娘便是這般說的!”
承慶帝臉上竟是露出了一個笑容來,他食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桌麵,然後開口道:“來人,筆墨伺候!”
第二天,關於秀女的旨意下來了,後宮頓時掀起了一番波瀾。
☆、第 44 章
聖旨一方麵出乎某些人的意料,同樣也在一些人的意料之中。後宮隻留了不到十個人,大多數不過是寶林才人,最高的是已經過世的皇太後的娘家的侄女秦氏,算起來也是承慶帝的表妹了,她倒是得了一個婕妤的位置。
最大的贏家居然是蘇五姑娘,直接被封為皇後了。蘇家那邊簡直是大喜過望,原本他們的打算不過是個妃位,結果居然一舉成為了皇後,可見聖上還是看重蘇家的。因此,開始可勁地給蘇五姑娘準備嫁妝,甚至有超出當年懿元皇後的架勢。這也是難免的,當年懿元皇後是肅王府,王妃的嫁妝是有定數的,一百零八抬頂了天了,而如今,蘇五姑娘直接就是皇後啊,你沒個一百二十抬,你好意思嘛!
這下問題又來了,蘇家雖說挺興盛的,還是前朝傳下來的世族,但問題是,蘇家世代清流,偏偏又人丁興旺,家產自然慢慢就被分薄了。蘇牧後來做了承恩公,偏偏手上沒了實權,皇後在的時候還好,懿元皇後過世之後,蘇家又擺出一副不與東宮過於親近的模樣,自然上門巴結的人少了很多,但是開銷卻一直沒少,這麽多年雖說不至於鬧出寅吃卯糧的事情,著實也隻能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盈餘。這迴要給未來的皇後準備嫁妝,麻煩就大了。
說實在的本朝還真沒怎麽出過皇後大婚的情況,因為一般而言,皇帝登基的時候,都已經有正妻了,親王妃的嫁妝一般內務府準備一些家具首飾之類的,這些都是有定數的,另外的還是自己出,就算登基之後,皇後去世,要立繼後,也是從妃嬪裏麵挑一個有子的,出身比較高的扶正,也就說不上嫁妝不嫁妝的事情了。
前麵沒有定例,顯然承慶帝沒有幫蘇家解決財政問題的意思,在禮部、戶部、內務府詢問按什麽規製辦的時候,又明確表示,既然是繼後,自然要比元後要差一點,翻一翻當年內務府給懿元皇後準備的東西,照著單子,除了儀仗、家具、一些相關的首飾按照皇後的品級來置辦之外,其他的東西,一股腦兒要蘇家自個來辦。
蘇家這邊簡直要焦頭爛額了,當初他們滿以為這位五姑娘進宮不過是做四正妃之一,隻要帶上一些妝奩銀子也就夠了,宮裏自然會準備相應的鋪宮份例,結果如今大頭落在了蘇家身上。當然,承慶帝也是下了聘禮的,總不能讓人家說嘴,但是聘禮看起來花團錦簇,金銀也有,黃金五百兩,白銀一萬兩,聽起來很多吧,問題是,這些是需要采買許多東西的,比如說,皇後得有自己的私產,你不能指望進了宮之後,隻靠著皇後的份例過日子,要知道,皇後的份例可不是隻養自己一個人,那是要養皇後一個宮裏麵的人的,也就是說,皇後身邊的下人,開支也是從皇後這邊出,而宮裏麵,是出了名的錢不值錢,內務府報上來的東西價格起碼摻了幾十倍的水分,對皇帝尚且如此,何況是皇後。
因此,蘇家起碼要給這位未來的皇後準備多少莊子鋪子,而且不能太遠,因為即便是皇後身邊的人,出宮也不是什麽容易的事情。問題來了,長安附近的來錢的莊子鋪子,哪個不是有主的,人家背景未必比蘇家差多少,何況,蘇家要是敢為了這種事情強買強賣,被哪個禦史報上去,隻怕就要獲罪了。
尤其是旨意之後,承慶帝的態度。按理說,蘇五姑娘就要是皇後了,蘇均自然應該是承恩公,就算不能媲美元後,也該弄個三等的承恩公做做,再不濟,封個侯爵也是常理,結果,蘇均還是個平頭的舉人,半點沒有加恩的意思,自然蘇均的夫人也沒弄到誥命。一國之後的生父生母,居然跟庶人無異,這也算是奇談,足以給人們豐富的聯想了。
承慶帝就是故意的,他差點就沒明說,立蘇家的女兒做皇後是看在先皇後和太子的麵子上,蘇家現在這樣,我其實是不滿意的。皇帝哪怕隻是變個臉色,下麵的人都能揣摩出十個八個意思來,按照皇帝的意思衝鋒陷陣,如今,承慶帝明擺著是對蘇家有意見了,自然給蘇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蘇家那邊蘇牧本就是聰明人,自然早早發覺了不對勁,但是事到如今,已經沒有後退的餘地了,蘇牧雖說心中有些悔意,但是還是存著賭一把的心理,不管怎麽樣,哪怕為了太子,承慶帝都不會真的發落了蘇家,因此,若是皇後能得了聖人的心意,自然便有了轉機。
既然蘇牧已經這麽想,自然是得想著法子給皇後做臉麵,幾乎要掏幹了家裏的庫房,給皇後置辦嫁妝,長安附近的莊子就有六個,加起來好幾十頃的良田,城裏麵也是選了地段好,每月都頗有盈餘的各色鋪子,然後又命人采買諸多古玩擺設,自己收藏的一些孤本書畫也咬牙拿了出來。
蘇均那邊未能得到一個承恩公的爵位,也是憋了一口氣,一心指望著女兒爭氣,好給自己這個做老爹的爭光,因此,見女兒嫁妝不夠豐厚,竟直接以承恩公府的名義跑到戶部借了一大筆錢,迴來大操大辦,給女兒添妝。
當然,蘇家自然也不會真的萬眾一心,蘇牧那邊雖然下了決定,在家裏麵但是也比較有權威,但是問題是,蘇牧有兩個兒子,也就是徒景年的親舅舅,如今孫子孫女加起來也有了六個,老二家的小妾這會兒還有了身孕,以後肯定還有孩子出身,結果,這會兒為了蘇家那位五姑娘,居然要把自家的家底子都砸進去,二房也就算了,蘇牧這一房的人怎麽可能甘心,以後兒子結婚不要加蓋院子?不用出聘禮?大房兩位國舅爺做著閑職,平常難道就沒點生活交際?沒點個人愛好?女兒出嫁,難道不要早早準備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