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弘信手一刀震出了一道刀氣卻被大悲和尚僧袍袖子一揮直接給擋住了,軟綿綿地僧袖像是有著巨大的吸力竟然將鼇龍刀的霸道刀氣給吞沒了!


    穆弘心中暗自吃驚,心想這老和尚果然不同凡響,不好對付。但是要想弟兄幾個人活命,必須得想出製服大悲和尚的辦法,而最好的途徑便是自己跟他動手逼他使出絕招,讓劉唐想出應對之策。穆弘早已經想通了這一節,而主動站出來也是抱了必死之心。


    大悲和尚一招輕描淡寫化解了穆弘一招之後,穆弘便已經蓄力準備拚死跟大悲和尚一戰。就在穆弘準備要動手的時候,忽然,身後一人搶先飛出,直接從自己旁邊掠過,撲向大悲和尚。


    穆弘隻聽得劉唐在身後大聲叫喊:“鄭三弟,你不是老禿驢的對手,快迴來!迴來!”


    穆弘急忙抬眼去看,鄭天壽充耳不聞,對劉唐的唿喊裝作沒聽見,依舊往大悲和尚撲去!


    “老三,你”穆弘喊了半句便喊不下去了,喉嚨中忽然哽咽,鼻子竟然忍不住一算,差點兒掉出淚來。


    鄭天壽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為人低調得很,但是劉唐穆弘兩人都清楚,鄭天壽兄弟義氣不比梁山任何人差,隻不過鄭天壽平時寡言少語,很少和人交談,能夠真正和他體己的人少之又少!


    但就是這麽一個平時一直在角落裏的人,今天卻冒死上前替穆弘接下了這一戰。劉唐知道他的心思,穆弘也知道。鄭天壽是想用自己的死來換取劉唐和穆弘的安然無恙。


    人生大義莫過於此了!


    “你們,別動!我來!”鄭天壽說話的風格還是一點兒都沒有變,但是就是這簡單的六個字卻感動得穆弘這樣的硬漢熱淚盈眶。


    舍己為人,這樣的話說起來簡單,但是真到了生死關頭,誰又能這麽做呢?這件事本來輪不到鄭天壽出頭,無論什麽情況前麵自有穆弘跟劉唐兩大高手負責扛,但是鄭天壽還是主動出來了,本來若是自己躲在後麵,完可以不受責備,而且還有機會或者離開,但是現在,活著的機會已經很渺茫了!


    鄭天壽手中樸刀一刀快似一刀地劈向大悲和尚,刀鋒劃開空氣的嘶流在空中激蕩,震出了動人心魄的迴響。


    劉唐雙眼赤紅,力貫足底,腳底上已經不知不覺踩出了兩個腳印,蓄勢待發完就像是一頭在伺機捕獵的豹子,一旦起速,便是雷霆萬鈞。


    穆弘待在原地,身一動不動,唯一動的可能就是眼睛了。穆弘眼睛隨著大悲和尚的腳步在來迴移動,想要把大悲和尚的步伐牢牢記下來。既然大悲和尚的武功號稱慈悲手印,那定然是手上的功夫過人,一般來說,上盤功夫穩,下盤一般都比較弱,大悲和尚想來也不過如此。待會兒可以把握住這個機會,力攻大悲和尚下盤,或許能夠掌握勝機。


    但是,戰局看起來好像並不是那麽如意,大悲和尚左手始終提著一根禪杖,隻是憑借著僧袍在跟鄭天壽纏鬥。


    僧袍本是極軟之物,但是到了和尚手中卻仿佛變得極有靈性,可硬可軟,說硬可以硬撼鋼刀,而絲毫不虛;說軟也可以隨意扭轉角度,變換攻擊方向。


    鄭天壽抱著必死之心出戰,心中別無旁騖,隻是想著跟大悲和尚纏鬥得越久越好。而大悲和尚心中的顧忌就多了,眼前的劉唐等人分明是仇敵,但是大悲和尚卻感覺跟幾人頗有緣分,幾人也頗具佛家慧根,倘若就這麽把幾人殺了,倒也可惜;還有自己乃是佛門中人,戒殺戮本就是佛家要義,無形之中自己又背上了一層包袱;還有一點便是一直站在一旁驀然不語的花芷菱,單單這麽一個女流之輩倒是不足為懼,但是她背後的勢力可是一點兒都不小——莫說她的師傅可是名震一時的輕功宗師,便是她的嫡親哥哥發起火來,這座傳承了百年的佛刹便要化為烏有了!


    所以,大悲和尚心中顧忌頗多,遲遲不肯出殺手對付鄭天壽。而鄭天壽是拚死而來,出手招招狠辣,有時出招甚至不安常理,完是胡打蠻纏,哪怕拚著自己死也要弄傷大悲和尚的一處要害。這樣的打法大悲和尚還從未見過,一時之間沒了計較。倒是弄了個手忙腳亂。另外大悲和尚擅長慈悲手印和禪杖功夫,這僧袍功夫完是靠著內力作為支撐使出來的,真實論起來這僧袍功夫還差得遠呢!時間一長,便顯示出劣勢來了,大悲和尚左右支吾,已經頗為狼狽了!


    哪怕大悲和尚修為再好也被鄭天壽這胡攪蠻纏的打法搞得心煩意亂了,當下忍不住變了臉色,道:“想不到竟然遇到了個瘋子!嗬,也是可笑!貧僧本有慈悲心,但是施主你心有魔障,貧僧隻好為施主除魔了!人間有正義,佛法有慈悲!阿彌陀佛!”


    大悲和尚朗宣一聲佛號之後,手中印結迅速結起,左右十指交互纏繞,疊成複雜的形狀,其中懸空處,隱約有氣流流動。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大悲和尚手印結成,劉唐頓時臉色大變,和尚兩手間流動的氣流威力非凡,縱使自己未傷之時也要力對待,而鄭天壽隻怕接不下和尚兩招便會殞命。


    “施主,貧僧這招慈悲手印,練成幾十年來還未曾逢到過對手,你且小心了!”


    說完,和尚便對著鄭天壽的左肋處虛拍了一掌,掌風出手霸烈,但是沒有後勁,行到半途,便已經成了強弩之末。


    雖說如此,但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劉唐等人看得清楚,鄭天壽身在戰心,自然無法分辨真假,這招若是不避,少不了也是筋斷骨折。但是若是一去對付這招虛招,後麵的實招來了,威力隻多不少!


    劉唐穆弘兩人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上,時間太倉促根本來不及提醒,一切隻能看鄭天壽的命了!


    突然,令所有人大感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鄭天壽竟然迎著大悲和尚發出的那道掌氣撲過去了!同時,手中樸刀高舉,一副同歸於盡的模樣。


    更令人意外的是,大悲和尚竟然忽然連退了三步,顧不得攻擊鄭天壽反而連連後退來躲開鄭天壽的攻擊。


    原來,這慈悲手印有個講究——這套武功說強確實是極強,縱使是劉唐巔峰時候遇上了也難說能夠對付得了,但是說弱,也是真弱!隻因為這套武功的攻擊方法實在是奇乎怪哉!


    慈悲手印取名為慈悲倒也不假,因為這套武功本身不具備任何攻擊技巧,它的進攻方法在於用千變萬化的手印破開敵方的守勢,隻要對方有一招用守,不管受的多麽密不透風,慈悲手印總有機會找到破綻解開。但是,若是對方一招都不守,那這慈悲手印便成了雞肋毫無作用了!


    按道理來說,一般對戰,又怎麽會有隻攻不守的呢?縱使是林衝、史文恭、魯智深這等能人也不會用隻攻不守的招式一直下去。


    但是偏偏,大悲和尚遇到了一心求死的鄭天壽,鄭天壽旨在求死拚得大悲和尚受傷,不管大悲和尚多麽狠辣的招數,鄭天壽都是一個勁地往上上,根本不知道躲閃擋避。


    這樣一來,大悲和尚成名的絕技在鄭天壽麵前便顯得束手束腳,倒成了約束自己的束縛了!


    一時間,鄭天壽攻勢大盛,竟然把大悲和尚逼得節節後退。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三國大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血靈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血靈屠並收藏水滸三國大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