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內這些天因為新皇的繼位加上賈後的執政顯得格外熱鬧,楚王司馬瑋作為除去國丈楊駿的功臣,整個洛陽城的防衛都由楚王負責了,洛陽城中現在到處可以看到楚王的府兵。
“現在這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街旁的酒館裏,一個小吏模樣的人看著街上往來的士兵氣憤地說道。
“小點聲,你不要命了?”旁邊隨同的人著急地說道:“現在究竟是誰在當家也輪不上我們插話,楊公已經是敗局了,賈後沒有將我們當成楊公的同黨已經是我們的幸運了。”
“家父當年與楊公那般交好,此次雖然沒有被牽連,但是因為此事也是一病不起,楊公此前那般受倚重,現在卻落得這樣的下場,想來真是讓人心寒。”
“楊公位高權重,難免會遭人忌憚。”
“賈後狠毒,這些天已經看得出這個女人的能耐了,惠帝能力不足,以後難免會被婦人擺布了,楚王年輕,性格又暴躁,之後恐怕會受到小人的暗算。”
也許是這個小吏所發表的言論實在是大不敬,隨同的人忙用手勢示意他壓低聲音:“蒯兄,休談國事,朝堂之上自有高人做主,我們隻管安分守己便好。”
“據說前些日子汝南王和衛公仔朝堂上提議讓有封地的王室各迴封地,不知此事最後的結果如何。”蒯英仿佛沒有聽到同伴的聲音一般,自言自語地說道。
前段時間賈後與楚王聯手除去了楊駿,這件事情仿佛是發生在昨天一般,雖然父親很早之前就已經斷言,以楊公的處事方式,遲早會出事,但是事情發生的實在突然,即便是蒯英也覺得有些不能接受。
雖然自己並不是長子,繼承家中的爵位早已無望,到現在也隻是少府裏的一個芝麻小官,但是蒯英還是希望能夠為這個國家出一份自己的力。
就在蒯英正出神地時候,大街上的一陣騷動擾亂了他的思緒,一大堆的士兵正從街道上走過,領頭的那個人蒯英認得,正是清河王司馬遐。
“這不是清河王嗎?帶這麽多兵是要做什麽?”蒯英的同伴好奇地說道。這位清河王是當今皇帝的異母兄弟,長相清秀英俊,每次出門都會吸引一批婦人駐足觀望。
然而今天的氣氛卻有些不太對,清河王的臉上始終是一副十分嚴肅的神情,眼神沒有了往日的神采,仿佛是內心在做著劇烈的鬥爭,顯得十分的矛盾。
與此同時,大街上楚王的府兵已經開始迅速集結了,片刻之間便消失地無影無蹤。整個街道突然陷入了一片平靜之中,人們在驚愕之餘又恢複了之前的熙熙攘攘。
一定出了什麽大事,蒯英顧不上同伴,迅速站起來朝清河王消失的地方追了過去。
司馬遐所騎的白馬是父皇生前最喜歡的,在自己十六歲生日的那天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自己。雖然身為王子,司馬遐卻從小便知道皇位與自己永遠無緣。在堅信著立長不立賢的父皇心裏,即使對自己有再多的喜愛,自己也永遠不可能成為儲君。
所以在大哥司馬衷繼位的時候,司馬遐並沒有什麽不滿與遺憾,盡管論才智,大哥遠遠不如自己。被封為清河王,被封為將軍對司馬遐而言並沒有什麽區別,反正是錦衣玉食的一生,又何必要勾心鬥角取得至尊之位呢?
原本以為自己不理朝政,隻需要附和當權者便可以安穩地度過一生了,沒想到還是沒有逃脫命運的擺布。
“帶兵去衛府,查封衛府,將衛瓘拿來見我。”早上的時候,楚王這樣對司馬遐說道。
楚王是司馬遐的異母哥哥,對於這位哥哥的吩咐,司馬遐向來是習慣聽從的。但是今天楚王的命令還是讓司馬遐有些吃驚,但是楚王的脾氣暴躁,自己又不敢多問查封衛府的理由,思來想去,隻好帶兵往衛府走去。
“王爺,咱們得走快點了,要是有人通風報信,讓衛瓘跑了就不好了。”可能是看出了司馬遐的猶豫,一旁的榮晦催促道。
這位榮晦原本是衛公的親信,由於為人做派與衛公的理念不符,衛公便將其趕出了衛府,榮晦離開了衛府後投奔了楚王,自此對衛瓘憤恨不已。這次聽說要查封衛府,榮晦主動請纓,跟隨清河王完成這個任務。
聽到榮晦這麽說,清河王微微地點了點頭,楚王隻是說要查封衛府而已,自己也隻是奉命行事,其他的也實在顧不了那麽多了。
司馬遐到了衛府的時候,這座宅院似乎絲毫沒有發覺要麵臨的危險,聽說清河王來宣讀詔書,門衛連忙往裏通報了。沒多時,衛瓘便帶著子孫來到門前迎接了。
來到正廳,司馬遐打開了詔書:“太傅衛瓘接旨。”
“詔曰:太傅衛瓘居功自傲,目無君上,謀圖廢立,朕深感痛心,即日起查封府邸,收押衛瓘及成年子孫,女眷及仆從入官,欽此。”司馬遐閱讀詔書的聲音略略有些顫抖,讀完詔書後,抬眼看了看眼前的衛瓘:“太傅可接旨?”
聽到詔書之後整個衛府都陷入了惶恐之中,隻有衛瓘一人還保持著鎮定的神色。發須雪白,年過古稀的衛瓘用堅定的語氣說道:“老臣接旨。”
“父親,萬萬不可啊,此事也許是小人脅迫惠帝下的偽詔,我們應當稟明了聖上才能接旨,一句目無君上、謀圖廢立怎能服人?”衛恆有些氣憤地說道,衛恆最清楚,父親一向教導子孫要恪守君臣之道,把皇帝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如今,居然給父親扣上了一頂目無君上的罪名。
“胡說,皇上的詔書豈容我等驗明真假?”衛瓘低聲訓斥了兒子一句,轉身麵朝清河王一字一句說道:“老臣接旨。”
“既已接旨,太傅也就別怪本王無禮了。”清河王低聲說道。其實一開始,司馬遐就知道衛瓘一定會接旨,這個太傅在某些方麵固執得可怕。
隨著清河王的一聲令下,整個衛府瞬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後院的女眷此時還絲毫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麵對突然出現的士兵躲閃不及。不一會,衛府所有的女眷仆從都已押到廳下。
大廳裏跪著衛瓘及子孫七人,由於衛瓘子孫大多沒有入仕,清河王也不知道衛瓘的成年子孫有多少人。
“將這七人帶走,其餘人等入官。”司馬遐吩咐道。
“王爺,慢著,小人以前曾在衛府做事,知道衛府的一些情況,衛瓘的子孫可不止這幾個。”一直在一旁觀望的榮晦此時站了出來,指著仆從中的兩人說道:“這兩個可是衛瓘的孫子。”
原來,在接旨的時候,衛瓘的兩個孫子沒能及時趕過去,在事情突然發生變化之後隻好裝作奴仆,期望以此免於一死,無奈卻偏偏碰上了榮晦。
“衛瓘,你的孫子希望能夠裝作奴仆免於一死,對此你怎麽看哪?”榮晦冷笑著對衛瓘說道:“口口聲聲的道義,到頭來還不是有一群貪生怕死的子孫。”
衛瓘鐵青著臉,沒有說話。
“把這兩個人也綁起來。”榮晦沒等清河王發話便吩咐起了一旁的士兵。
“還有一個,怎麽不見了?”榮晦轉身看著衛恆陰冷地說道:“衛恆,你可知道剩下的一個去哪了?”
“既然不在這裏,就不必追問了,楚王要的是衛瓘,其他人等應該沒有關係的。”司馬遐知道榮晦為人陰險狠毒,因為與衛府的舊仇,可能會把衛府一網打盡。
“王爺,您這話就不對了,咱們奉的是皇上的命,一定要將衛瓘及成年男子全部羈押,現在少了一個的話,我們迴去可不好交差啊。”榮晦一臉奸詐地說道。
雖然司馬遐是王爺,但是在榮晦眼裏這位王爺的命令卻是一點分量都沒有的。司馬遐的性格向來較為懦弱,對於朝廷上的權勢鬥爭也不十分參與,即使自己今天得罪了這位王爺,司馬遐以後也是不能把自己怎麽樣的。
果然,榮晦的一席話讓司馬遐啞口無言。
“繼續說吧,衛璪現在在什麽地方?”榮晦不再理會司馬遐,迴過身來接著逼問衛恆。
衛恆一聲不吭,心中暗暗希望衛璪和衛玠不要這樣早迴來。
“看來不讓你見見血,你這老骨頭是不會說了。”榮晦氣憤地說道,抽出佩刀一刀刺進了衛恆長子的胸膛,鮮血立即噴湧而出。
整個衛府的人大驚失色,就連清河王也麵色雪白:“榮晦,你,你怎麽能殺人呢?”
“王爺,奴才是在幫您處理敢違抗聖明的逆賊啊,衛府不交出所有成年男子,這不是在抗旨嗎?聖上有命,抗旨者格殺勿論。”榮晦一臉不屑地對司馬遐說道。
“現在這天下,究竟是誰的天下?”街旁的酒館裏,一個小吏模樣的人看著街上往來的士兵氣憤地說道。
“小點聲,你不要命了?”旁邊隨同的人著急地說道:“現在究竟是誰在當家也輪不上我們插話,楊公已經是敗局了,賈後沒有將我們當成楊公的同黨已經是我們的幸運了。”
“家父當年與楊公那般交好,此次雖然沒有被牽連,但是因為此事也是一病不起,楊公此前那般受倚重,現在卻落得這樣的下場,想來真是讓人心寒。”
“楊公位高權重,難免會遭人忌憚。”
“賈後狠毒,這些天已經看得出這個女人的能耐了,惠帝能力不足,以後難免會被婦人擺布了,楚王年輕,性格又暴躁,之後恐怕會受到小人的暗算。”
也許是這個小吏所發表的言論實在是大不敬,隨同的人忙用手勢示意他壓低聲音:“蒯兄,休談國事,朝堂之上自有高人做主,我們隻管安分守己便好。”
“據說前些日子汝南王和衛公仔朝堂上提議讓有封地的王室各迴封地,不知此事最後的結果如何。”蒯英仿佛沒有聽到同伴的聲音一般,自言自語地說道。
前段時間賈後與楚王聯手除去了楊駿,這件事情仿佛是發生在昨天一般,雖然父親很早之前就已經斷言,以楊公的處事方式,遲早會出事,但是事情發生的實在突然,即便是蒯英也覺得有些不能接受。
雖然自己並不是長子,繼承家中的爵位早已無望,到現在也隻是少府裏的一個芝麻小官,但是蒯英還是希望能夠為這個國家出一份自己的力。
就在蒯英正出神地時候,大街上的一陣騷動擾亂了他的思緒,一大堆的士兵正從街道上走過,領頭的那個人蒯英認得,正是清河王司馬遐。
“這不是清河王嗎?帶這麽多兵是要做什麽?”蒯英的同伴好奇地說道。這位清河王是當今皇帝的異母兄弟,長相清秀英俊,每次出門都會吸引一批婦人駐足觀望。
然而今天的氣氛卻有些不太對,清河王的臉上始終是一副十分嚴肅的神情,眼神沒有了往日的神采,仿佛是內心在做著劇烈的鬥爭,顯得十分的矛盾。
與此同時,大街上楚王的府兵已經開始迅速集結了,片刻之間便消失地無影無蹤。整個街道突然陷入了一片平靜之中,人們在驚愕之餘又恢複了之前的熙熙攘攘。
一定出了什麽大事,蒯英顧不上同伴,迅速站起來朝清河王消失的地方追了過去。
司馬遐所騎的白馬是父皇生前最喜歡的,在自己十六歲生日的那天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自己。雖然身為王子,司馬遐卻從小便知道皇位與自己永遠無緣。在堅信著立長不立賢的父皇心裏,即使對自己有再多的喜愛,自己也永遠不可能成為儲君。
所以在大哥司馬衷繼位的時候,司馬遐並沒有什麽不滿與遺憾,盡管論才智,大哥遠遠不如自己。被封為清河王,被封為將軍對司馬遐而言並沒有什麽區別,反正是錦衣玉食的一生,又何必要勾心鬥角取得至尊之位呢?
原本以為自己不理朝政,隻需要附和當權者便可以安穩地度過一生了,沒想到還是沒有逃脫命運的擺布。
“帶兵去衛府,查封衛府,將衛瓘拿來見我。”早上的時候,楚王這樣對司馬遐說道。
楚王是司馬遐的異母哥哥,對於這位哥哥的吩咐,司馬遐向來是習慣聽從的。但是今天楚王的命令還是讓司馬遐有些吃驚,但是楚王的脾氣暴躁,自己又不敢多問查封衛府的理由,思來想去,隻好帶兵往衛府走去。
“王爺,咱們得走快點了,要是有人通風報信,讓衛瓘跑了就不好了。”可能是看出了司馬遐的猶豫,一旁的榮晦催促道。
這位榮晦原本是衛公的親信,由於為人做派與衛公的理念不符,衛公便將其趕出了衛府,榮晦離開了衛府後投奔了楚王,自此對衛瓘憤恨不已。這次聽說要查封衛府,榮晦主動請纓,跟隨清河王完成這個任務。
聽到榮晦這麽說,清河王微微地點了點頭,楚王隻是說要查封衛府而已,自己也隻是奉命行事,其他的也實在顧不了那麽多了。
司馬遐到了衛府的時候,這座宅院似乎絲毫沒有發覺要麵臨的危險,聽說清河王來宣讀詔書,門衛連忙往裏通報了。沒多時,衛瓘便帶著子孫來到門前迎接了。
來到正廳,司馬遐打開了詔書:“太傅衛瓘接旨。”
“詔曰:太傅衛瓘居功自傲,目無君上,謀圖廢立,朕深感痛心,即日起查封府邸,收押衛瓘及成年子孫,女眷及仆從入官,欽此。”司馬遐閱讀詔書的聲音略略有些顫抖,讀完詔書後,抬眼看了看眼前的衛瓘:“太傅可接旨?”
聽到詔書之後整個衛府都陷入了惶恐之中,隻有衛瓘一人還保持著鎮定的神色。發須雪白,年過古稀的衛瓘用堅定的語氣說道:“老臣接旨。”
“父親,萬萬不可啊,此事也許是小人脅迫惠帝下的偽詔,我們應當稟明了聖上才能接旨,一句目無君上、謀圖廢立怎能服人?”衛恆有些氣憤地說道,衛恆最清楚,父親一向教導子孫要恪守君臣之道,把皇帝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如今,居然給父親扣上了一頂目無君上的罪名。
“胡說,皇上的詔書豈容我等驗明真假?”衛瓘低聲訓斥了兒子一句,轉身麵朝清河王一字一句說道:“老臣接旨。”
“既已接旨,太傅也就別怪本王無禮了。”清河王低聲說道。其實一開始,司馬遐就知道衛瓘一定會接旨,這個太傅在某些方麵固執得可怕。
隨著清河王的一聲令下,整個衛府瞬時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後院的女眷此時還絲毫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麵對突然出現的士兵躲閃不及。不一會,衛府所有的女眷仆從都已押到廳下。
大廳裏跪著衛瓘及子孫七人,由於衛瓘子孫大多沒有入仕,清河王也不知道衛瓘的成年子孫有多少人。
“將這七人帶走,其餘人等入官。”司馬遐吩咐道。
“王爺,慢著,小人以前曾在衛府做事,知道衛府的一些情況,衛瓘的子孫可不止這幾個。”一直在一旁觀望的榮晦此時站了出來,指著仆從中的兩人說道:“這兩個可是衛瓘的孫子。”
原來,在接旨的時候,衛瓘的兩個孫子沒能及時趕過去,在事情突然發生變化之後隻好裝作奴仆,期望以此免於一死,無奈卻偏偏碰上了榮晦。
“衛瓘,你的孫子希望能夠裝作奴仆免於一死,對此你怎麽看哪?”榮晦冷笑著對衛瓘說道:“口口聲聲的道義,到頭來還不是有一群貪生怕死的子孫。”
衛瓘鐵青著臉,沒有說話。
“把這兩個人也綁起來。”榮晦沒等清河王發話便吩咐起了一旁的士兵。
“還有一個,怎麽不見了?”榮晦轉身看著衛恆陰冷地說道:“衛恆,你可知道剩下的一個去哪了?”
“既然不在這裏,就不必追問了,楚王要的是衛瓘,其他人等應該沒有關係的。”司馬遐知道榮晦為人陰險狠毒,因為與衛府的舊仇,可能會把衛府一網打盡。
“王爺,您這話就不對了,咱們奉的是皇上的命,一定要將衛瓘及成年男子全部羈押,現在少了一個的話,我們迴去可不好交差啊。”榮晦一臉奸詐地說道。
雖然司馬遐是王爺,但是在榮晦眼裏這位王爺的命令卻是一點分量都沒有的。司馬遐的性格向來較為懦弱,對於朝廷上的權勢鬥爭也不十分參與,即使自己今天得罪了這位王爺,司馬遐以後也是不能把自己怎麽樣的。
果然,榮晦的一席話讓司馬遐啞口無言。
“繼續說吧,衛璪現在在什麽地方?”榮晦不再理會司馬遐,迴過身來接著逼問衛恆。
衛恆一聲不吭,心中暗暗希望衛璪和衛玠不要這樣早迴來。
“看來不讓你見見血,你這老骨頭是不會說了。”榮晦氣憤地說道,抽出佩刀一刀刺進了衛恆長子的胸膛,鮮血立即噴湧而出。
整個衛府的人大驚失色,就連清河王也麵色雪白:“榮晦,你,你怎麽能殺人呢?”
“王爺,奴才是在幫您處理敢違抗聖明的逆賊啊,衛府不交出所有成年男子,這不是在抗旨嗎?聖上有命,抗旨者格殺勿論。”榮晦一臉不屑地對司馬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