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用您說?您就忙去吧!”
章文慶迴到教室裏,因為馬上就要下課吃午飯,此時學生有在習字的,有在看書的,也有在談話的,但見了他都停了下來,然後嘩啦啦的起身,一起鞠躬:“先生好!”
他點點頭,那些學生們又坐下來,或崇拜或敬畏或小心的看著他。突然的,他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舒坦,這才是他要呆的地方,這才是他要做的事情。那些家長裏短,婆婆媽媽,本來就不是他這些大男人該操心的。他知道什麽啊,他又不會做飯,又不會洗衣的,還有那什麽女人生孩子懷孕,這些事情他別說去插手了,聽聽都是不妥!
這麽一想,他立刻把章老太太放在了一邊,後宅的事,還是讓女人們去解決吧!
當然,他雖然這麽想了,到底擔心他娘,晚上的時候,他還是和柳氏說了這迴事,最後道:“就是幫到大嫂生了,我看咱們家也不是特別忙,你看,娘今天都哭了。”
這個事柳氏一迴來就聽倩姐說了,也早商量好了應對方法,所以此時她一邊疊著衣服,一邊就道:“要是老宅那邊真有困難,不用你說,我也不會不管的。不說別的,咱爹娘還在那裏呢。爹一年二十兩的醫藥費,哪一年,我可都沒含糊過吧,包括前兩年那麽困難,倩姐都跟著天天頂著寒風去出攤子,那二十兩我有拖欠過嗎?”
章文慶連連點頭:“我知道你是個好的,這些年逢年過節,你給那邊送的也都不少。”
其實他們現在給老宅那邊的東西並不見得比過去更多,但過去是章文慶提出要給,比如某一年章老太太偶感風寒,章文慶就會說:“娘病了,咱去看娘的時候要帶東西。”
柳氏要說也不是什麽大病呢,那免不了就是一次爭吵,要說送什麽,章文慶就會羅列一大堆,補身體的藥材、吃食,保暖的衣服料子,最後說不定還要再加上點給郎中的銀子。
而若柳氏不問就送了呢,章文慶當時也許不會說什麽,但當從老宅迴來,免不了就會有口舌——娘病了,你送的那是什麽東西?雞蛋?家裏還缺雞蛋嗎?布料?那是什麽料子?家中是賣布的,你就不會送兩塊好料子?
總之這邊往老宅那邊送東西是理所應當的,送的少了不行,送的差了更不行,哪怕你送的其實不少也不差呢,人家也總會有話說的。
但現在,柳氏會主動提,而且在提之前就和章文慶說這一次送的是什麽,不過她不會像過去那樣隻是泛泛的說送了幾斤雞蛋兩個布頭這樣的話了,她會說:“買了三斤大個的雞蛋,一個個都是我親手挑的,那賣雞蛋的都煩了,最後硬是多要了我五個銅子,總共用了八文錢!這布,是在大哥那裏拿的上好的鬆花布,進價都要四文錢一尺呢,外麵都賣到六文呢,給咱娘截了六尺,大哥說不要錢,這是大哥跟咱們的情分,可咱們不能真不給錢是吧,一次不給錢兩次不給錢,難道次次都不給錢嗎?大哥一家吃什麽喝什麽?說出來也是咱們家沒理呢。”
總之不管買了什麽買了多少,她都會讓章文慶知道錢數。過去章秀才也許不會在意,家裏有錢嘛,給自己娘那邊花點值什麽?可現在他不能不在意啊,不說幾年前的那段窘迫吧,就是現在,他每月也隻有一百文的零用啊!
一百文啊!
對這個數字他有心反抗,可倩姐給他算了筆帳他就沒話說了:“爹,你當先生是好的,咱們家學館的名聲也傳出來了,可爹啊,咱們還賠著錢呢。你看這每收一個學生是多少多少,這一年總共是多少多少,而咱請呂先生要花多少多少,請門房要多少多少,每日的飯食上是多少多少。就這,爹我還沒算你要拿的束脩和咱們家房子的租金呢,這要不是咱們家還做著生意,這學館根本就開不下去啊。爹您要覺得這一百文少也成,咱們不如把這學館解散了,您去外麵坐館如何?您每月去坐館也能得個幾兩銀子,隻要交給家裏三分之二,剩下的全歸您零花。”
別說還要交給家裏三分之二,就算全讓他零花章秀才也是不願意的!
所以每次老宅那邊有事,柳氏少了要花上幾十文,多了甚至一二百文,就這一次王氏懷孕,還沒怎麽樣呢,他們已經花了八十文了!所以再去老宅,章老太太再對他訴苦,他也沒什麽感覺了,他們花的不少了,他一個月的零花才多少呢?
“我不是那小氣的,倩姐更不用說,你那是什麽表情?你覺得倩姐白天說的那個辦法是怕花錢?你也太小看咱們家姑娘了。我來這麽給你算吧,請一個人才多少錢?咱們也不用拿尤媽子謝媽子的工錢來比,就說五妞吧,前兩年三弟妹懷孕,五妞過來幫忙,老宅那邊給錢了嗎?最後也就是給人家點舊衣服了事了吧。”
“應該、應該還是給了點的。”
“好吧,咱們就算給一百文,不,算五百文,那五妞可是幫了兩個月的忙,也就是合一個月二百五十文,一年才多少銀子?”
“五妞不是有身孕了嗎?”
柳氏看了他一眼:“沒有五妞,就沒有六妞七妞八妞了?到村裏隨便找個媳婦,也就是這個數了吧。但咱們要天天往老宅那邊送吃食,又要多少?咱總不會給爹媽送不好的吧,就按一天十文錢來算,一個月也是要三百文的,要是爹娘再想換個口味,再加上慧姐和囡囡的,一個月,最少也要五百文,可比請一個人多多了!其實咱們家的夥食何止十文呢,就是學館這裏,哪一頓不要個六七文?爹娘隻會吃的更好,一天二十文都打不住呢。”
章文慶疑惑的點點頭,這麽一算,的確是這麽迴事,可是他姑娘怎麽攔著不讓請人呢?
“倩姐不是攔著不讓謝媽子去,而是這個事不是這麽辦的。咱們分家了!二郎,分家是什麽意思?咱們是一個獨立的家了,咱們自己負責自己的吃食開銷,靠不了別人了。養爹娘咱義不容辭,可咱們有什麽立場還去養別人?我說句不好聽的,大哥三弟都有手有腳,身強力壯,還養不了家嗎?當然,他們有難咱們應該幫,可是救急不救窮你是聽過的吧,更何況老宅那邊不窮,家裏三頭騾子,連個老媽子的錢都出不起?”
章文慶一怔,是啊,他們家現在三頭大青騾了呢!
“不是我在背後說人壞話,而是咱大嫂啊,就愛沾點小便宜,咱娘呢,耳根子又軟心又善,天天和大嫂一起,免不了就被她騙了。你說倩姐出這個法子多好啊,老太太什麽都不用幹,還想吃什麽吃什麽,想做什麽做什麽,不比請個人然後老太太跟著一起勞作強?”這話章文慶愛聽,忍不住就跟著點點頭,不過還有點猶疑,“可大嫂畢竟有孕了……”
“你放心吧,大嫂不傻,你什麽時候見她吃過虧啊?還是那句話,家裏不至於連三百文都拿不出來,真要到那個地步,這個錢哪怕就咱們出了呢,也不過是你多辛苦些。”就像倩姐和她說的,不是怕花那個錢,而是不能養成這習慣——好不容易才把章家折騰成現在這個樣子,要是再縱著他們,一不留神可能又迴去了。
“啊?”
柳氏一笑:“我還吧知道你,不僅孝順又最對兄弟好的,寧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幫他們,到時候咱們幾個擠擠,一人出一百文也就有了。”
章文慶說不出話了,這是什麽意思?什麽意思?那一百文是他的零用!零用!他就不能拿這錢去喝個小酒,聽個小曲嗎?但他知道這話不能說,因為柳氏現成的話就在那裏等著呢:“你沒有零用又有什麽關係?你吃住都在家裏,筆墨紙硯也走的是公賬,衣服掛件都不需要你操心,遇上個什麽事,公中也可以再出錢。哪怕是去以文會友呢,家裏也願意給你出這個酒錢!”
不錯,他現在還是可以以文會友,但你讓他會,他現在也不怎麽願意會了。過去他和朋友喝酒,各種隨意;現在,各種顧忌。
“你說的對,家裏不缺這個錢。對了,下元節的事你準備好了嗎?”
“說到這個,正要與你說呢。倩姐說,既然咱們家的幾個都要去,不如再挑兩個成績好的、你也看中的一起過去?”
“再挑兩個?”
“你看,總是要包輛車的,弘毅、小三小四加上晨哥以及你和呂先生這才總共六個,還有位置,不如再挑兩個,費用咱們出,對學館也是個促進。不過這兩個都從你班裏挑吧,呂先生那裏年齡都還小,萬一有個什麽事也不好招唿。”
章文慶點點頭:“這倒也是,那就再加上王天冬和曹成吧。”
“這個你說了算。對了,這次我和倩姐也要去。”
“啊?”
“你那是什麽表情?既然你都要去了,我和倩姐天兒怎麽就不能去了?何況我們也不是去玩的,倩姐也是要看看府城那邊有什麽好的吃食,咱們的鋪子馬上就要轉手了,最後能多賺一些都是好的。”
倩姐和三公子的事並沒有完全告訴章文慶,隻對他說鋪子是賣定了,不過要等三公子迴京裏再敲定,而這段時間的盈利就還是他們的。至於章文慶的這個官……她們也不知道啊,估計也是要待三公子到京裏之後再定吧。所以這段時間章秀才沒少糾結,他第一糾結的是要不要坐這個官;第二糾結的是,如果做了……他上哪兒做?
他有的時候還是覺得當官好,有的時候又覺得,現在的日子不錯。別的也就不說了,最關鍵的還是那些學生們看他的目光,在那些目光中,他仿佛又迴到了那一年,他中了秀才,整個街道都是來祝賀的,當時的縣令也邀請他們一起去赴宴,那是從未有過的滿足從未有過的榮耀。而現在和那時雖還有些不同,可學生們恭敬崇拜,卻是日日都有的。
“這一去就是三天……”
“你怕什麽?這三天學館裏不是放假嗎?謝媽子和尤媽子都不去,她們也不用出門,還看不了門戶?店裏又有掌櫃,何況這也不是去多遠,就是府城,隨時都能迴來的。”
現在凡是柳氏母女達成了共識的事情,章文慶一般都反對不了。何況這次又不是什麽大事,就是他覺得女人出遠門不太好,但柳氏母女打著學習、參考的旗號,他也無話可說。所以本來六個人的出行,到最後就變成了兩車人。而倩姐根據經驗,第二天就囑托鍾氏,讓章元寶幫著他們在府城定上房間。
此時離下元節還有七八天,倩姐雖覺得有些倉促,但應該還是能定到房的,畢竟這古代和現代不一樣,沒有網絡電話,一般人也普遍不出遠門。比如這府城的下元節熱鬧,可會去看的估計也就周邊的幾個縣城鄉下,而大多數人呢,恐怕還隻會停留一兩天——就算是他們,也隻準備呆個三天。誰知章元寶的反饋竟是沒訂到房:“他一連跑了十幾家客棧,大的小的都有,卻是都訂滿了呢。孩他爹也覺得奇怪,打聽了才知道,原來是很多相公沒有迴去,占了不少房呢。”
倩姐恍然大悟。也是,這放榜距下元節也就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有那家境寬裕的恐怕就留了下來。
柳氏道:“這可怎麽辦?咱們不去也就罷了,你爹還同王天冬和曹成都說了。”
鍾氏道:“嫂子要是不嫌棄,孩他爹倒是有個辦法。他出車這麽久,在府城那邊也認識幾戶人家,到時候可以把二哥他們安排到那裏,費用恐怕還要比客棧低些。”
柳氏點點頭:“這倒是不錯。倩兒,要不這次咱們就別去了,住到人家家裏總是不方便。”
倩姐糾結了起來,其實她早先也沒想著要去府城,就是這幾天忙乎著手裏的東西的時候,突然想到她也能抽出幾天時間,到古代的大城市去看看。她的那些規劃雖然大多是剽竊現代的那些創意,可也加了些自己的感悟。在她看來現代比古代有著各方麵的優勢,但真的總結起來也就是科技以及人力資源的管理。
而對人的管理,最突出的一點則是分工上的細化。比如現代做一件衣服,有專門負責設計的,有專門負責打板的,有專門負責裁剪的,有專門負責縫合的,甚至有專門縫扣子的,也有專門縫拉鏈的。而在這古代,能分成設計和製作就不錯了。所以在她的那個員工篇裏就特意突出了專職專責。
她並不認為自己多麽聰明,但她是一個站在多發展了上千年的文明的肩膀上,雖然她過去隻能算是一個不錯的導遊,接觸的層次有限,可看問題的角度在那裏放著,所以她對自己寫出來的東西還是比較自信的。
在現代的時候,她和自己的閨蜜說過這樣的話:“誰都不能預知未來,我們不知道這個世界幾年後會發展成什麽樣子。可是,我們大概能預見一個城市。因為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咱們的大城市在走國外的路子,而咱們,在走大城市的路子。幾年前我就說咱們的房價要漲,你說咱們小城市隨便也漲不了多少,可是你看看,你看看啊!”
那時候她們坐在咖啡館裏歎息沒有抓住房價的尾巴,最後笑鬧一場完事。可是這話卻不完全是玩笑,因為環境的問題,現代的很多東西是拿不過來的,但有些東西卻是有用的。
不過她畢竟還沒去過這古代的大城市,青茗縣,還畢竟隻是一個上等縣!
“你要真想去,哪怕過了這幾天呢?”柳氏又道,其實她對於去不去府城沒有太大感覺,不過不忍女兒失望。
“……那好吧。”倩姐也不想住在別人家中,最後也隻能不甘心的點頭。
在她們商量的時候,鍾氏一直微笑的坐在旁邊,柳氏見女兒同意了,就轉向她:“你這幾日如何,可有什麽麻煩?”
“還不就是那樣。我現在每日迴去,首先要做的是把那三頭騾子給刷幹淨,好在我總算不用起來做早飯了,否則真撐不住。”
倩姐說到做到,當天晚上就讓人去送飯了。本來她是想著小桃紅的,後來怕不安全,就換成了謝媽子。謝媽子是提著心過去的,放下飯食就走,根本就不給老宅人說話的機會。而鍾氏,從第二天就開始不再做早餐了。章老大對此有嚴重意見,可他作為大伯的,總不好直接找弟妹說,就叮囑了章元寶。
章元寶聽了,頭點的很好,迴來也和鍾氏說了,不過結束語則是:“你早點去鋪子裏,別的都別管了。”
章元寶不能算是個多好的男人,但對妻子還是知道心疼的,而且他有一個很樸素的想法,前幾年他媳婦懷孕,那是一直做到生,就是五妞來,也就是幫著過過年,鍾氏雖然輕鬆了點,可卻沒有一天是閑著的。鍾氏行,王氏怎麽就不行了?
柳氏同情的看著她:“這以後還有好幾個月呢,你有沒有什麽想法?”
沒分家的時候,她可是也伺候過騾子的,那時候還是兩頭,都把她累的夠嗆,現在鍾氏要三頭……她想想都覺得累。
鍾氏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倩姐,突然起身行了個大禮,她這一下來的突然,柳氏一怔,連忙拉住她:“你這是幹什麽?有話直接說啊。”
“二嫂,其實我一直有個想法,就是……有那麽些不好意思說。”
這要換成章家的其他人,倩姐在這裏就給截住了,但知道她不是那沒分寸的,倩姐當下就道:“三嬸你說啊。”
“我想加盟你們家的涮菜……就是我一下拿不出二十兩,能不能容我慢慢還?”見柳氏母女有些發愣,她又連忙道,“我會立下字據,算上利息也行。”
“三嬸……你這是,要分家嗎?”
鍾氏抿了下嘴,然後重重的點了下頭。
“那三叔知道嗎?”
“我還沒同他說,不過他會同意的。不過要是二嫂不同意,這個家,我也不敢現在就分。”
作者有話要說:
晚了,不過今天真是非戰之罪……七點多的時候俺就寫了三千多,那時候蛤蟆爹過來說走去剪頭發吧,這個剪頭發俺們都說了好幾天了,總是不行,因為現在天冷,人家九點就關門了- -我們一不留神就錯過了。我看看時間,覺得還行,就同意了。剪頭發帶來迴路上用了一個半小時,迴了家卻發現,尼瑪,停電了!!!!然後蛤蟆爹喂狗收拾,最後俺們是抱著主機迴到婆婆這兒的- -一耽擱就到這個點了,嚶嚶嚶嚶~~~這章的留言隻能明天迴了~~~~
☆、第77章 47
第十四章
以前鍾氏是不敢想分家的,她分不起,
四個孩子,他們家老三就是會趕個車,雖然如果在外麵,趕車能得個一二兩銀子,但要養六口人還是艱難了,更不要說小三小四讀書娶妻,慧姐和囡囡的嫁妝了。所以再難,她也熬著。一方麵是想著能多存著點,另外一方麵也是想著,能多打發出來一個就是一個。
她知道老大的心思,怕他們分騾子占便宜,所以想等到老太太去了再說分家,可她心裏也是想著,若老太太能活到小三小四都長大,他們也就省大心了。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她在長島那裏做了三年的涮菜,太知道其中的利潤了。所以就算加盟費要二十兩她也敢幹,就是這二十兩她一時真湊不出來。
柳氏沒想到她有這麽大的心氣,聽了又驚又喜,看了女兒一眼,就道:“隻要老三願意,我這邊就沒有問題。隻是老太太那裏……”
鍾氏抿著嘴沒有說話,不過目光中透著堅毅。過後柳氏對女兒道:“我過去真是小看了你三嬸嬸,沒想到她是個這麽有主意的。”
倩姐聽了連連點頭。
知道不能住客棧,章文慶微微有些不快,但這個時候也不好說別的了,隻有讓柳氏多給他收拾點行囊。既然不能去了,倩姐也放鬆了下來,繼續做她手上的事情。謝中人那邊已經找好了一個過去給人養過魚種過藕的,倩姐見了,問了幾個問題,見那人迴答的都還在路上,人也還算本分,就收了下來,打發給了於老三。
而早點這邊,她已經定下了雞蛋餅、素餅、黃金餅、葷素小蒸餃、炒麵,她決定再試驗個灌湯小籠包,就把早點給定下來。之所以弄這個,是因為像雞蛋餅、小蒸餃這些東西,別家也有賣,甚至自己家裏就能做。他們所能做的,無非也就是幹淨些、精致些,卻不是很有特色。而這個灌湯小籠包就不同了,青茗縣現在沒有賣的,她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但隻要本地沒有,這就能成為他們的主打。
小籠包在南方流行,但其實正宗的灌湯小籠包卻在中原,她當導遊的時候沒少吃,也經常給自己的遊客介紹什麽:“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先開窗後喝湯,一口吞滿口香。”
是的,這種包子是有湯的。湯從哪裏來?說起來也簡單,就是把肉凍先放在餡裏,然後上籠蒸,合格的灌湯包子就是一定要湯不漏的。尤媽子被她說的頭大,試驗了幾次都沒能成功,不禁絮叨她總愛有些奇怪想法。
倩姐就摟著她:“哎呀,媽媽,你想想這麽新奇的包子,你不想吃嗎?就算衝著這種吃法,也要嚐嚐的是吧?到時候這一籠包子啊,咱們就賣他個三五文,一天賣出一千籠,乖乖不得了啊!”
“我們姑娘的嘴才是乖乖不得了呢!”尤媽子這麽說著,繼續去研究了起來。她現在就是□在火上,而且隻負責這後院的,說起來是有些麻煩,一日三餐要洗要做要刷。但要說多麽勞累,卻遠遠不是的,不說給人做幫傭了,就算在自己家裏,她這樣家裏的女人,做飯洗衣打掃衛生哪樣不要做?在章家這邊她隻用做飯,她很滿足。而且在倩姐的鼓勵下,她現在也越來越喜歡在吃食上下功夫,把那些東西做的漂漂亮亮的,她看著也高興,何況她並不是白做,做好了,倩姐都是給錢的。
比如那個黃金餅,因她做的樣子可愛,外焦裏嫩,按照那個配方,一般都出不了差錯,倩姐就給了她五兩銀子,雞蛋餅也有二兩,就這兩樣,就足夠她買一畝中等田了。現在這灌湯包子難做是難做,但隻要她做成功了,起碼也不會比黃金餅差。
快到下元節的時候,倩姐去了趟王府,雖然這不是什麽大節,可總要意思意思。這次王夫人待她更熱情了,過去王夫人待她就不錯,但總有一種提攜的意味,而這一次,王夫人甚至隱隱的多了些敬畏。倩姐心知是因為三公子,也不多說,就和過去一樣照常說話,果然一盞茶下來,王夫人的態度就自然了很多,聽到他們想去下元節而沒有地方住的時候,就指了她一下:“你這孩子,平時總說你聰明,想不到這次也傻了。別的地方不能住,咱們自己的樓裏也不能嗎?”
倩姐一怔,她知道雨前樓不僅有吃食還有住宿,可她早先根本沒往那上麵想:“這個可以?這時候還會有空房間嗎?”
“空房間也許沒有,但空院子,若沒有意外,應該還會留有一處,讓你王伯伯和你一起去,自然就沒問題了。”
倩姐對這個倒沒什麽懷疑,她過去做導遊,知道哪怕是在最旺的季節,很多酒店也會留上那麽一兩套房子預防意外,王夫人這麽說,那院子應該就是給王家人留的。一般人住不了,但他們先有和雨前樓合作的基礎,後麵還有三公子這麽檔子事,有王掌櫃跟著說說應該就是沒問題了。
當下心中就有些願意了,不過還是道:“這個……太麻煩王伯伯了吧。”
“他反正不時的也要過去,這次就當提前好了。”
倩姐知道王掌櫃不時的要去府城報賬,一般都是一個季度一次,這次要去那就是大大的提前了,根本就是專門為他們跑的,不免就有些不好意思,王夫人又道:“這也不是什麽事,府裏樓裏也有車。你父親的那些學生們可以坐外麵包的車,你們就坐府裏的好了,既方便又幹淨。”
倩姐盤算了一下:“既然夫人這麽說,那我就卻之不恭了,不過還是要和母親商量一下。”
王夫人知道她這麽說就是應了,當下道:“千萬不要客氣,不是什麽事的。”
章文慶迴到教室裏,因為馬上就要下課吃午飯,此時學生有在習字的,有在看書的,也有在談話的,但見了他都停了下來,然後嘩啦啦的起身,一起鞠躬:“先生好!”
他點點頭,那些學生們又坐下來,或崇拜或敬畏或小心的看著他。突然的,他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舒坦,這才是他要呆的地方,這才是他要做的事情。那些家長裏短,婆婆媽媽,本來就不是他這些大男人該操心的。他知道什麽啊,他又不會做飯,又不會洗衣的,還有那什麽女人生孩子懷孕,這些事情他別說去插手了,聽聽都是不妥!
這麽一想,他立刻把章老太太放在了一邊,後宅的事,還是讓女人們去解決吧!
當然,他雖然這麽想了,到底擔心他娘,晚上的時候,他還是和柳氏說了這迴事,最後道:“就是幫到大嫂生了,我看咱們家也不是特別忙,你看,娘今天都哭了。”
這個事柳氏一迴來就聽倩姐說了,也早商量好了應對方法,所以此時她一邊疊著衣服,一邊就道:“要是老宅那邊真有困難,不用你說,我也不會不管的。不說別的,咱爹娘還在那裏呢。爹一年二十兩的醫藥費,哪一年,我可都沒含糊過吧,包括前兩年那麽困難,倩姐都跟著天天頂著寒風去出攤子,那二十兩我有拖欠過嗎?”
章文慶連連點頭:“我知道你是個好的,這些年逢年過節,你給那邊送的也都不少。”
其實他們現在給老宅那邊的東西並不見得比過去更多,但過去是章文慶提出要給,比如某一年章老太太偶感風寒,章文慶就會說:“娘病了,咱去看娘的時候要帶東西。”
柳氏要說也不是什麽大病呢,那免不了就是一次爭吵,要說送什麽,章文慶就會羅列一大堆,補身體的藥材、吃食,保暖的衣服料子,最後說不定還要再加上點給郎中的銀子。
而若柳氏不問就送了呢,章文慶當時也許不會說什麽,但當從老宅迴來,免不了就會有口舌——娘病了,你送的那是什麽東西?雞蛋?家裏還缺雞蛋嗎?布料?那是什麽料子?家中是賣布的,你就不會送兩塊好料子?
總之這邊往老宅那邊送東西是理所應當的,送的少了不行,送的差了更不行,哪怕你送的其實不少也不差呢,人家也總會有話說的。
但現在,柳氏會主動提,而且在提之前就和章文慶說這一次送的是什麽,不過她不會像過去那樣隻是泛泛的說送了幾斤雞蛋兩個布頭這樣的話了,她會說:“買了三斤大個的雞蛋,一個個都是我親手挑的,那賣雞蛋的都煩了,最後硬是多要了我五個銅子,總共用了八文錢!這布,是在大哥那裏拿的上好的鬆花布,進價都要四文錢一尺呢,外麵都賣到六文呢,給咱娘截了六尺,大哥說不要錢,這是大哥跟咱們的情分,可咱們不能真不給錢是吧,一次不給錢兩次不給錢,難道次次都不給錢嗎?大哥一家吃什麽喝什麽?說出來也是咱們家沒理呢。”
總之不管買了什麽買了多少,她都會讓章文慶知道錢數。過去章秀才也許不會在意,家裏有錢嘛,給自己娘那邊花點值什麽?可現在他不能不在意啊,不說幾年前的那段窘迫吧,就是現在,他每月也隻有一百文的零用啊!
一百文啊!
對這個數字他有心反抗,可倩姐給他算了筆帳他就沒話說了:“爹,你當先生是好的,咱們家學館的名聲也傳出來了,可爹啊,咱們還賠著錢呢。你看這每收一個學生是多少多少,這一年總共是多少多少,而咱請呂先生要花多少多少,請門房要多少多少,每日的飯食上是多少多少。就這,爹我還沒算你要拿的束脩和咱們家房子的租金呢,這要不是咱們家還做著生意,這學館根本就開不下去啊。爹您要覺得這一百文少也成,咱們不如把這學館解散了,您去外麵坐館如何?您每月去坐館也能得個幾兩銀子,隻要交給家裏三分之二,剩下的全歸您零花。”
別說還要交給家裏三分之二,就算全讓他零花章秀才也是不願意的!
所以每次老宅那邊有事,柳氏少了要花上幾十文,多了甚至一二百文,就這一次王氏懷孕,還沒怎麽樣呢,他們已經花了八十文了!所以再去老宅,章老太太再對他訴苦,他也沒什麽感覺了,他們花的不少了,他一個月的零花才多少呢?
“我不是那小氣的,倩姐更不用說,你那是什麽表情?你覺得倩姐白天說的那個辦法是怕花錢?你也太小看咱們家姑娘了。我來這麽給你算吧,請一個人才多少錢?咱們也不用拿尤媽子謝媽子的工錢來比,就說五妞吧,前兩年三弟妹懷孕,五妞過來幫忙,老宅那邊給錢了嗎?最後也就是給人家點舊衣服了事了吧。”
“應該、應該還是給了點的。”
“好吧,咱們就算給一百文,不,算五百文,那五妞可是幫了兩個月的忙,也就是合一個月二百五十文,一年才多少銀子?”
“五妞不是有身孕了嗎?”
柳氏看了他一眼:“沒有五妞,就沒有六妞七妞八妞了?到村裏隨便找個媳婦,也就是這個數了吧。但咱們要天天往老宅那邊送吃食,又要多少?咱總不會給爹媽送不好的吧,就按一天十文錢來算,一個月也是要三百文的,要是爹娘再想換個口味,再加上慧姐和囡囡的,一個月,最少也要五百文,可比請一個人多多了!其實咱們家的夥食何止十文呢,就是學館這裏,哪一頓不要個六七文?爹娘隻會吃的更好,一天二十文都打不住呢。”
章文慶疑惑的點點頭,這麽一算,的確是這麽迴事,可是他姑娘怎麽攔著不讓請人呢?
“倩姐不是攔著不讓謝媽子去,而是這個事不是這麽辦的。咱們分家了!二郎,分家是什麽意思?咱們是一個獨立的家了,咱們自己負責自己的吃食開銷,靠不了別人了。養爹娘咱義不容辭,可咱們有什麽立場還去養別人?我說句不好聽的,大哥三弟都有手有腳,身強力壯,還養不了家嗎?當然,他們有難咱們應該幫,可是救急不救窮你是聽過的吧,更何況老宅那邊不窮,家裏三頭騾子,連個老媽子的錢都出不起?”
章文慶一怔,是啊,他們家現在三頭大青騾了呢!
“不是我在背後說人壞話,而是咱大嫂啊,就愛沾點小便宜,咱娘呢,耳根子又軟心又善,天天和大嫂一起,免不了就被她騙了。你說倩姐出這個法子多好啊,老太太什麽都不用幹,還想吃什麽吃什麽,想做什麽做什麽,不比請個人然後老太太跟著一起勞作強?”這話章文慶愛聽,忍不住就跟著點點頭,不過還有點猶疑,“可大嫂畢竟有孕了……”
“你放心吧,大嫂不傻,你什麽時候見她吃過虧啊?還是那句話,家裏不至於連三百文都拿不出來,真要到那個地步,這個錢哪怕就咱們出了呢,也不過是你多辛苦些。”就像倩姐和她說的,不是怕花那個錢,而是不能養成這習慣——好不容易才把章家折騰成現在這個樣子,要是再縱著他們,一不留神可能又迴去了。
“啊?”
柳氏一笑:“我還吧知道你,不僅孝順又最對兄弟好的,寧肯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幫他們,到時候咱們幾個擠擠,一人出一百文也就有了。”
章文慶說不出話了,這是什麽意思?什麽意思?那一百文是他的零用!零用!他就不能拿這錢去喝個小酒,聽個小曲嗎?但他知道這話不能說,因為柳氏現成的話就在那裏等著呢:“你沒有零用又有什麽關係?你吃住都在家裏,筆墨紙硯也走的是公賬,衣服掛件都不需要你操心,遇上個什麽事,公中也可以再出錢。哪怕是去以文會友呢,家裏也願意給你出這個酒錢!”
不錯,他現在還是可以以文會友,但你讓他會,他現在也不怎麽願意會了。過去他和朋友喝酒,各種隨意;現在,各種顧忌。
“你說的對,家裏不缺這個錢。對了,下元節的事你準備好了嗎?”
“說到這個,正要與你說呢。倩姐說,既然咱們家的幾個都要去,不如再挑兩個成績好的、你也看中的一起過去?”
“再挑兩個?”
“你看,總是要包輛車的,弘毅、小三小四加上晨哥以及你和呂先生這才總共六個,還有位置,不如再挑兩個,費用咱們出,對學館也是個促進。不過這兩個都從你班裏挑吧,呂先生那裏年齡都還小,萬一有個什麽事也不好招唿。”
章文慶點點頭:“這倒也是,那就再加上王天冬和曹成吧。”
“這個你說了算。對了,這次我和倩姐也要去。”
“啊?”
“你那是什麽表情?既然你都要去了,我和倩姐天兒怎麽就不能去了?何況我們也不是去玩的,倩姐也是要看看府城那邊有什麽好的吃食,咱們的鋪子馬上就要轉手了,最後能多賺一些都是好的。”
倩姐和三公子的事並沒有完全告訴章文慶,隻對他說鋪子是賣定了,不過要等三公子迴京裏再敲定,而這段時間的盈利就還是他們的。至於章文慶的這個官……她們也不知道啊,估計也是要待三公子到京裏之後再定吧。所以這段時間章秀才沒少糾結,他第一糾結的是要不要坐這個官;第二糾結的是,如果做了……他上哪兒做?
他有的時候還是覺得當官好,有的時候又覺得,現在的日子不錯。別的也就不說了,最關鍵的還是那些學生們看他的目光,在那些目光中,他仿佛又迴到了那一年,他中了秀才,整個街道都是來祝賀的,當時的縣令也邀請他們一起去赴宴,那是從未有過的滿足從未有過的榮耀。而現在和那時雖還有些不同,可學生們恭敬崇拜,卻是日日都有的。
“這一去就是三天……”
“你怕什麽?這三天學館裏不是放假嗎?謝媽子和尤媽子都不去,她們也不用出門,還看不了門戶?店裏又有掌櫃,何況這也不是去多遠,就是府城,隨時都能迴來的。”
現在凡是柳氏母女達成了共識的事情,章文慶一般都反對不了。何況這次又不是什麽大事,就是他覺得女人出遠門不太好,但柳氏母女打著學習、參考的旗號,他也無話可說。所以本來六個人的出行,到最後就變成了兩車人。而倩姐根據經驗,第二天就囑托鍾氏,讓章元寶幫著他們在府城定上房間。
此時離下元節還有七八天,倩姐雖覺得有些倉促,但應該還是能定到房的,畢竟這古代和現代不一樣,沒有網絡電話,一般人也普遍不出遠門。比如這府城的下元節熱鬧,可會去看的估計也就周邊的幾個縣城鄉下,而大多數人呢,恐怕還隻會停留一兩天——就算是他們,也隻準備呆個三天。誰知章元寶的反饋竟是沒訂到房:“他一連跑了十幾家客棧,大的小的都有,卻是都訂滿了呢。孩他爹也覺得奇怪,打聽了才知道,原來是很多相公沒有迴去,占了不少房呢。”
倩姐恍然大悟。也是,這放榜距下元節也就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有那家境寬裕的恐怕就留了下來。
柳氏道:“這可怎麽辦?咱們不去也就罷了,你爹還同王天冬和曹成都說了。”
鍾氏道:“嫂子要是不嫌棄,孩他爹倒是有個辦法。他出車這麽久,在府城那邊也認識幾戶人家,到時候可以把二哥他們安排到那裏,費用恐怕還要比客棧低些。”
柳氏點點頭:“這倒是不錯。倩兒,要不這次咱們就別去了,住到人家家裏總是不方便。”
倩姐糾結了起來,其實她早先也沒想著要去府城,就是這幾天忙乎著手裏的東西的時候,突然想到她也能抽出幾天時間,到古代的大城市去看看。她的那些規劃雖然大多是剽竊現代的那些創意,可也加了些自己的感悟。在她看來現代比古代有著各方麵的優勢,但真的總結起來也就是科技以及人力資源的管理。
而對人的管理,最突出的一點則是分工上的細化。比如現代做一件衣服,有專門負責設計的,有專門負責打板的,有專門負責裁剪的,有專門負責縫合的,甚至有專門縫扣子的,也有專門縫拉鏈的。而在這古代,能分成設計和製作就不錯了。所以在她的那個員工篇裏就特意突出了專職專責。
她並不認為自己多麽聰明,但她是一個站在多發展了上千年的文明的肩膀上,雖然她過去隻能算是一個不錯的導遊,接觸的層次有限,可看問題的角度在那裏放著,所以她對自己寫出來的東西還是比較自信的。
在現代的時候,她和自己的閨蜜說過這樣的話:“誰都不能預知未來,我們不知道這個世界幾年後會發展成什麽樣子。可是,我們大概能預見一個城市。因為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咱們的大城市在走國外的路子,而咱們,在走大城市的路子。幾年前我就說咱們的房價要漲,你說咱們小城市隨便也漲不了多少,可是你看看,你看看啊!”
那時候她們坐在咖啡館裏歎息沒有抓住房價的尾巴,最後笑鬧一場完事。可是這話卻不完全是玩笑,因為環境的問題,現代的很多東西是拿不過來的,但有些東西卻是有用的。
不過她畢竟還沒去過這古代的大城市,青茗縣,還畢竟隻是一個上等縣!
“你要真想去,哪怕過了這幾天呢?”柳氏又道,其實她對於去不去府城沒有太大感覺,不過不忍女兒失望。
“……那好吧。”倩姐也不想住在別人家中,最後也隻能不甘心的點頭。
在她們商量的時候,鍾氏一直微笑的坐在旁邊,柳氏見女兒同意了,就轉向她:“你這幾日如何,可有什麽麻煩?”
“還不就是那樣。我現在每日迴去,首先要做的是把那三頭騾子給刷幹淨,好在我總算不用起來做早飯了,否則真撐不住。”
倩姐說到做到,當天晚上就讓人去送飯了。本來她是想著小桃紅的,後來怕不安全,就換成了謝媽子。謝媽子是提著心過去的,放下飯食就走,根本就不給老宅人說話的機會。而鍾氏,從第二天就開始不再做早餐了。章老大對此有嚴重意見,可他作為大伯的,總不好直接找弟妹說,就叮囑了章元寶。
章元寶聽了,頭點的很好,迴來也和鍾氏說了,不過結束語則是:“你早點去鋪子裏,別的都別管了。”
章元寶不能算是個多好的男人,但對妻子還是知道心疼的,而且他有一個很樸素的想法,前幾年他媳婦懷孕,那是一直做到生,就是五妞來,也就是幫著過過年,鍾氏雖然輕鬆了點,可卻沒有一天是閑著的。鍾氏行,王氏怎麽就不行了?
柳氏同情的看著她:“這以後還有好幾個月呢,你有沒有什麽想法?”
沒分家的時候,她可是也伺候過騾子的,那時候還是兩頭,都把她累的夠嗆,現在鍾氏要三頭……她想想都覺得累。
鍾氏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倩姐,突然起身行了個大禮,她這一下來的突然,柳氏一怔,連忙拉住她:“你這是幹什麽?有話直接說啊。”
“二嫂,其實我一直有個想法,就是……有那麽些不好意思說。”
這要換成章家的其他人,倩姐在這裏就給截住了,但知道她不是那沒分寸的,倩姐當下就道:“三嬸你說啊。”
“我想加盟你們家的涮菜……就是我一下拿不出二十兩,能不能容我慢慢還?”見柳氏母女有些發愣,她又連忙道,“我會立下字據,算上利息也行。”
“三嬸……你這是,要分家嗎?”
鍾氏抿了下嘴,然後重重的點了下頭。
“那三叔知道嗎?”
“我還沒同他說,不過他會同意的。不過要是二嫂不同意,這個家,我也不敢現在就分。”
作者有話要說:
晚了,不過今天真是非戰之罪……七點多的時候俺就寫了三千多,那時候蛤蟆爹過來說走去剪頭發吧,這個剪頭發俺們都說了好幾天了,總是不行,因為現在天冷,人家九點就關門了- -我們一不留神就錯過了。我看看時間,覺得還行,就同意了。剪頭發帶來迴路上用了一個半小時,迴了家卻發現,尼瑪,停電了!!!!然後蛤蟆爹喂狗收拾,最後俺們是抱著主機迴到婆婆這兒的- -一耽擱就到這個點了,嚶嚶嚶嚶~~~這章的留言隻能明天迴了~~~~
☆、第77章 47
第十四章
以前鍾氏是不敢想分家的,她分不起,
四個孩子,他們家老三就是會趕個車,雖然如果在外麵,趕車能得個一二兩銀子,但要養六口人還是艱難了,更不要說小三小四讀書娶妻,慧姐和囡囡的嫁妝了。所以再難,她也熬著。一方麵是想著能多存著點,另外一方麵也是想著,能多打發出來一個就是一個。
她知道老大的心思,怕他們分騾子占便宜,所以想等到老太太去了再說分家,可她心裏也是想著,若老太太能活到小三小四都長大,他們也就省大心了。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她在長島那裏做了三年的涮菜,太知道其中的利潤了。所以就算加盟費要二十兩她也敢幹,就是這二十兩她一時真湊不出來。
柳氏沒想到她有這麽大的心氣,聽了又驚又喜,看了女兒一眼,就道:“隻要老三願意,我這邊就沒有問題。隻是老太太那裏……”
鍾氏抿著嘴沒有說話,不過目光中透著堅毅。過後柳氏對女兒道:“我過去真是小看了你三嬸嬸,沒想到她是個這麽有主意的。”
倩姐聽了連連點頭。
知道不能住客棧,章文慶微微有些不快,但這個時候也不好說別的了,隻有讓柳氏多給他收拾點行囊。既然不能去了,倩姐也放鬆了下來,繼續做她手上的事情。謝中人那邊已經找好了一個過去給人養過魚種過藕的,倩姐見了,問了幾個問題,見那人迴答的都還在路上,人也還算本分,就收了下來,打發給了於老三。
而早點這邊,她已經定下了雞蛋餅、素餅、黃金餅、葷素小蒸餃、炒麵,她決定再試驗個灌湯小籠包,就把早點給定下來。之所以弄這個,是因為像雞蛋餅、小蒸餃這些東西,別家也有賣,甚至自己家裏就能做。他們所能做的,無非也就是幹淨些、精致些,卻不是很有特色。而這個灌湯小籠包就不同了,青茗縣現在沒有賣的,她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但隻要本地沒有,這就能成為他們的主打。
小籠包在南方流行,但其實正宗的灌湯小籠包卻在中原,她當導遊的時候沒少吃,也經常給自己的遊客介紹什麽:“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先開窗後喝湯,一口吞滿口香。”
是的,這種包子是有湯的。湯從哪裏來?說起來也簡單,就是把肉凍先放在餡裏,然後上籠蒸,合格的灌湯包子就是一定要湯不漏的。尤媽子被她說的頭大,試驗了幾次都沒能成功,不禁絮叨她總愛有些奇怪想法。
倩姐就摟著她:“哎呀,媽媽,你想想這麽新奇的包子,你不想吃嗎?就算衝著這種吃法,也要嚐嚐的是吧?到時候這一籠包子啊,咱們就賣他個三五文,一天賣出一千籠,乖乖不得了啊!”
“我們姑娘的嘴才是乖乖不得了呢!”尤媽子這麽說著,繼續去研究了起來。她現在就是□在火上,而且隻負責這後院的,說起來是有些麻煩,一日三餐要洗要做要刷。但要說多麽勞累,卻遠遠不是的,不說給人做幫傭了,就算在自己家裏,她這樣家裏的女人,做飯洗衣打掃衛生哪樣不要做?在章家這邊她隻用做飯,她很滿足。而且在倩姐的鼓勵下,她現在也越來越喜歡在吃食上下功夫,把那些東西做的漂漂亮亮的,她看著也高興,何況她並不是白做,做好了,倩姐都是給錢的。
比如那個黃金餅,因她做的樣子可愛,外焦裏嫩,按照那個配方,一般都出不了差錯,倩姐就給了她五兩銀子,雞蛋餅也有二兩,就這兩樣,就足夠她買一畝中等田了。現在這灌湯包子難做是難做,但隻要她做成功了,起碼也不會比黃金餅差。
快到下元節的時候,倩姐去了趟王府,雖然這不是什麽大節,可總要意思意思。這次王夫人待她更熱情了,過去王夫人待她就不錯,但總有一種提攜的意味,而這一次,王夫人甚至隱隱的多了些敬畏。倩姐心知是因為三公子,也不多說,就和過去一樣照常說話,果然一盞茶下來,王夫人的態度就自然了很多,聽到他們想去下元節而沒有地方住的時候,就指了她一下:“你這孩子,平時總說你聰明,想不到這次也傻了。別的地方不能住,咱們自己的樓裏也不能嗎?”
倩姐一怔,她知道雨前樓不僅有吃食還有住宿,可她早先根本沒往那上麵想:“這個可以?這時候還會有空房間嗎?”
“空房間也許沒有,但空院子,若沒有意外,應該還會留有一處,讓你王伯伯和你一起去,自然就沒問題了。”
倩姐對這個倒沒什麽懷疑,她過去做導遊,知道哪怕是在最旺的季節,很多酒店也會留上那麽一兩套房子預防意外,王夫人這麽說,那院子應該就是給王家人留的。一般人住不了,但他們先有和雨前樓合作的基礎,後麵還有三公子這麽檔子事,有王掌櫃跟著說說應該就是沒問題了。
當下心中就有些願意了,不過還是道:“這個……太麻煩王伯伯了吧。”
“他反正不時的也要過去,這次就當提前好了。”
倩姐知道王掌櫃不時的要去府城報賬,一般都是一個季度一次,這次要去那就是大大的提前了,根本就是專門為他們跑的,不免就有些不好意思,王夫人又道:“這也不是什麽事,府裏樓裏也有車。你父親的那些學生們可以坐外麵包的車,你們就坐府裏的好了,既方便又幹淨。”
倩姐盤算了一下:“既然夫人這麽說,那我就卻之不恭了,不過還是要和母親商量一下。”
王夫人知道她這麽說就是應了,當下道:“千萬不要客氣,不是什麽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