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咱們現在是和雨前樓有了點交情。若是有個小差池,我相信王掌櫃也樂意賣咱們這個人情。可也就是這樣了,你覺得要是知縣來找咱們的麻煩又如何?知府呢?京官呢?”


    “你越說越大了,好端端的,知縣來找咱們的麻煩做什麽?”


    倩姐沒有說話看著她,柳氏一笑:“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對的,和你兩個姨說了也沒什麽用,傳到王掌櫃耳裏還覺得咱們小家子氣呢……好了好了,娘就是小家子氣。”


    倩姐上去抱住她:“娘你才不是小家子氣呢,你啊,就是聽說書的聽多了,以後少聽些就是了,你別看在書裏長平侯爺怎麽英明神武,其實不見得怎麽樣呢。”


    “說什麽呢,長平侯爺就是大英雄大豪傑,要不是他在韃靼人裏三進三出,也沒咱們的太祖爺了。”柳氏往她的頭上一戳,倩姐嘻嘻一笑,也沒有太在意。


    雨前樓是長平候府的,周家和李家也不是一般的門第。而那些老字號的鋪子中雖也有不少商人門第,可人家枝大葉大,不定什麽女婿子侄就有功名在身在外麵做官,而他們家的章文慶隻是一個秀才。


    “其實生意賺不賺錢,也不看鋪麵大小。”


    最後王掌櫃說了這麽一句,倩姐徹底熄了開大店的心思,最後雖把鋪子也定在了文光街,但不僅地方小,位置也偏。當然,生意還是很好的,因為在文光街,大部分東西都進行了一定比例的上調,就那還是人潮不斷,開業不到半年,就給他們帶來了差不多七百兩的收入,除掉柳大姐柳二姐的分成,他們自己也能落四百多兩。


    “但是如果他們能開個大店……”


    她不知道,此時也有一個人和她想的一樣。


    燈火通明,外麵的天色還沒有完全暗下來,屋裏的大蠟燭已經點起。程亮的銅盆裏也已經點起了白絲碳,這種碳雖沒不是特質的,但已沒什麽煙氣。


    王家的三公子王道安穿了件中衣,披了條暗青色的織錦鑲毛鬥篷,一手拿著算盤,一手拿著筆在紙上計算著。久久,他放下了筆,看著紙上得出的那個數字。


    七千六百八十七文。


    七兩多銀子,可能還不及他在京城塞出去的一個紅包,但此時,這個數字卻令他感到震驚,因為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這就是他白天去的那間店的毛利,如果除掉各種開銷,這個店一天的純利竟在五六兩間!


    很多嗎?若讓他其他的兄弟姐妹來看,必定嘿然一笑。他小妹妹做條裙子都要五六十兩,王家的閨女,哪怕是最不得寵的庶女,出嫁的話也會由公中貼出兩萬兩白銀,其他的鋪子莊子那就看個人本事了。


    可是他不同,他是二房的庶子,但又偏偏是個庶長子。自小他爹做生意談事情的時候就喜歡帶著他,自小他也明白王家的榮耀爵位和二房基本是無關的,但王家的榮耀體麵卻又是二房撐起來的。


    王家承爵三代,三房大小主子幾十口哪一房每年的開銷都要超過萬兩,靠什麽支撐,聖上賞下來的體麵?那是供到祖宗牌位上的,說句大不敬的,真用來開銷,拿來賞人都不夠。莊子上的出產?那是不少,可也緊緊是夠一般的嚼用。其他的四季衣服,人情往來,婚喪嫁娶靠的是什麽?


    還是他們二房的經營!


    所以,他非常清楚這五六兩意味著什麽。雖然他一開始並沒有把那個小店放在心上,雖然整個青茗縣很多地方都掛了那個鋪子的招牌,雖然那個鋪子的生意很好,但青茗縣是什麽地方?府城下麵的一個上等縣?若不是他那個六弟特意提了一句,哪怕青茗縣這幾年的經營都不錯,他也不見得會過來。


    所以他最初進知味小食,也就是看看。他第一次感到不同,是那兩個放菜的架子。一個放的全是素菜,另外一個放的全是葷菜。素材就是那些常見的,葷菜也就是牛肉丸、羊肉丸、香腸、肉塊。這些全部都是串起來的,有兩個一串,也有三個一串。他是抱著嚐試的心態都拿了,當時也沒有想太多,當當他坐在那裏,看後麵的人還在挑選的時候突然意識到,大多數人都拿的不少。


    一個是這樣,兩個是這樣,七個八個,都是如此。當時他就留起了意。


    再之後他們的東西上來了,的確是別有滋味,這如果換成別人,可能也不會多想,隻覺得這裏的東西好吃罷了。但他既然留了心,當然不會就這麽簡單放過。再之後他發現這裏的上菜速度幾乎一樣,比如他們這一桌的東西是一盞茶的功夫上齊的,鄰桌新來的也差不多是同樣的時間,後麵來的還是如此。


    這看起來簡單,其實卻非常不易,雖然這家店的東西不多,但這要求小二、掌櫃、廚房配合的非常默契。


    再之後他發現這家店的東西也都基本上是一樣的。韭菜盒子都基本是一個形狀,羊肉串每片肉的大小都基本一樣,大白餅的大小也基本相同,最妙的還是那個炸雞塊,竟然每個肉塊都像是量過的。


    一樣如此也就罷了,樣樣如此,那就是刻意的。


    “他們家都是這樣的。”王掌櫃笑道,“不瞞三公子說,他們家給的調料都是一份份的算的。”


    “調料都是如此,你想過是為什麽嗎?”


    這話問的王掌櫃一愣,他想想道:“應該是為了好計算吧,比如他們那一份砂鍋的調料,就收我們兩文錢呢。”


    他當時沒有出聲,再細心觀察,這才發現,這個原本在他眼中就是擁擠、吵鬧的店其實另有乾坤。比如桌子是一樣的,凳子是一樣的,筷子是一樣的,小二、掌櫃,都穿的是特製的衣服。雖然顏色不一樣,樣式也有所不同,但就是能讓人一見就知道,就是這家店的。


    後來他特意讓王掌櫃把其他店中的東西都買來,發現不僅是他們店中的,哪怕是外麵加盟的,那東西幾乎也都是一樣的。他們家自己就有酒樓,請的也都是知名的師父,可就算那些師父能保證自己做的東西差不多一樣,也是絕對不能保證六省二十四家店的菜都是一樣的。


    這是怎麽做到的?按照王掌櫃的說法,那些加盟的鋪子,章家是隻提供調味品的。


    “咱們家也是如此嗎?”當時他就問王掌櫃了,王掌櫃卻道雨前樓是不一樣的,不說價格是外麵的十倍,就是原料也大大不同。在王掌櫃這裏找不到答案,他越想越驚奇,無事就自己坐下來計算。他從八歲就跟著他父親巡視各省鋪子,別的不說,眼力是有的,雖沒有確切數字,卻也能估摸著知味一天的客流量大概是多少,再參考一下價格,這每天的盈利也就算了個八□九了。


    對於一家酒樓來說,這不算什麽。他們酒樓開一桌就有可能超過這個數,但他們是什麽規模什麽投入什麽背景?這章家又是什麽樣的背景投入?


    按照王掌櫃的說法,那麽小的一個鋪子,每個月租金不過二十兩,卻能達到這樣的成績,如果再多些呢?


    王道心的手指在桌子上慢慢的敲著,心卻火熱了起來。


    而這心熱的也不光是他,章家老宅那邊都紅了眼。特別是王氏,對著鍾氏都不知說過多少撚酸的話了:“弟妹啊,老二家的生意咱們可都沒你清楚,你就真不知道他們家每月賺多少?”


    鍾氏不答話,隻是搖頭,王氏不死心:“他們家在文光街都開上鋪子了,你每個月還是四百文?”


    “大嫂若不信,不如也過來做?”王氏一窒,她怎麽沒去過,三年前她見長島的生意紅火的時候就過去了,不僅是她,章淑萍也跟著一起去的,她們也沒想過常做,就是想著摸摸底,當然要是工錢真給的高的話,常做也是可以的。誰知道柳氏雖沒拒絕,卻苦著臉對她們說隻剩下刷碗的活了,若是來做,每月就給她們三百文。


    她當時好鬧了一番,但沒有章老太太的支持,她鬧也是白鬧,後來還被她女兒說了一通:“娘以後能不能不去二房家丟人現眼?你即說不過人家,又不占理,每次過去不過是鬧笑話。”


    當時她就惱了:“我鬧笑話?若不是我鬧笑話,有你那麽多好衣服穿?現在你身上這料子還是我早年鬧出來的呢。”


    “又不是我願意的,都是娘給的,娘若看的紮眼,以後就不要讓我穿了。”


    ……


    也不知道她上輩子造了什麽孽,攤上這麽一個老說話氣她的閨女。


    後來她也沒去做,她那大姑子倒是去做了兩天,不僅沒賺到錢,還要倒貼錢,她把人家的碗給摔了十一個,要不是章老太太幫著說情,那柳家的大姐都說要去告衙門呢!


    因為這麽一出,她雖然看二房的生意紅火,卻也沒有辦法。後來他們自己又添了一頭騾子,她也就徹底熄了心——鍾氏每天出去都要出去,這家裏的活大半落在了她身上。飯食打掃這些都可以湊合,三頭騾子卻要照顧好,否則不用別人說,章老大都不會讓她好受了。直到今年二房在文光街也開起店。


    文光街那是什麽地方啊?那裏的租金就抵得上他們一個月的生意!


    “大嫂若沒事,我就先走了,昨天就去晚了呢。”不等王氏再說什麽,鍾氏已抱著囡囡向上房走去,她剛一出屋子,就看到提了個藏青包袱進來的章淑萍。一看到她,章淑萍就露出笑臉,“妹妹還在家啊,正好,我買了些點心來吃啊。”


    “喲,大妹妹買的點心啊。”王氏也從屋裏走了出來,“這我可要吃吃,稀罕著呢。”


    章淑萍臉色一僵,隨即笑道:“大嫂一起來吃啊。”


    鍾氏道:“我就先不吃了,趕著要去上工呢。”


    她也沒有給章淑萍讓禮,徑自到了上房,把囡囡往那裏一放,給章老太太打了聲招唿就走了出來。王氏道:“娘,你看看她,現在越來越沒規矩了,這大妹子來了,她就不能多呆一會兒,晚去那麽一刻鍾,老二會扣她工錢嗎?”


    “你又不是不知道,現在是那個陳掌櫃管著,上次不就扣了嗎?”


    “那陳掌櫃也是吃的老二的飯,要我說啊,這就是老二作給娘看的,娘這些年越發偏心那邊呢。”


    章老太太沒有出聲,老三可給她說了,鍾氏賺的錢都放在他那裏呢,現在想想,她都有些後悔當時留鍾氏在家了,否則也不至於要扣他們那麽多,這幾年下來都六七兩銀子了!她是偏心,可她不偏心能行嗎?老大老二這日子都過的不錯,隻有這個老三,她現在還在也就罷了,等她不在了,誰知道怎麽分家呢?


    老大那可是個極精明的,可不會讓著他這個弟弟。有時候她也想不如早點分家,也讓老三多得點實惠,可如果離了老大,老三能養活住他下麵這四個孩子嗎?老二那邊,現在也越來越不留情麵了呢!


    她轉向章淑萍:“你又來幹什麽?”


    章淑萍心中發苦,麵上卻還笑著:“看娘說的,我沒事就不能來看看爹,看看您嗎?”


    “不是不能,而是大妹子你每次來都是要有事的。”沒等她讓,王氏就把她拿的點心打開了,“上次來也說是看看咱爹娘,其實也是來借銀子的。”


    “大嫂,晨哥那次病了,實在拖不得,那二兩銀子我不是已經還了嗎?”


    王氏哼了一聲,還要再說,章老太太已道:“你還不去把麵發上,中午吃什麽呢?”


    “我炒個青菜也就罷了。”


    “一個菜像什麽樣子?就說我們自己不吃,幾個孩子就不吃嗎?”


    “再燒個蛋花湯,早上的窩窩頭還有六個,也是夠了。”


    “現在天涼,你還是先去把麵和好吧,晚上老大他們還要吃呢,還有那牲口棚子也要打掃,你別光指望老三家的,你每每晚上給她剩一屋子的碗,她都要刷上半個時辰呢。”


    “娘這麽說才真讓人心寒呢,我每天要做兩頓飯,騾子也是我伺候的,她不過刷刷碗您就心疼了,我不是您兒媳婦?沒給您生孫子孫女?”王氏吵嚷著又要嚎,章老太太隻有連連擺手,讓她多拿兩塊點心給蘭姐,王氏也不客氣,拿了足有四塊,一包的點心被她拿走了大半,章淑萍氣的肝都疼了。


    “又不是第一天認識,還不知道她的樣子?”見她臉色不對,章老太太安撫了一句,“說吧,到底又有什麽事了。”


    “真不知爹娘當時怎麽選了她。”


    對這一點,章老太太也不知後悔了多少遍了。柳氏好歹能賺錢,鍾氏也算順遂,隻有這個王氏讓人又咬牙又無奈:“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晨哥還好吧。”


    說到這個,章淑萍立刻一臉喜色:“先生天天誇呢,說他下次必定能中呢,現在他才十五,三年後也不過十八,十八歲的秀才,咱們青茗縣都沒幾個呢。”


    章老太太點點頭:“好好守著他,你下半輩子也好過些。”


    “娘說的是,我這次來也是為了他。”


    “為了晨哥什麽?”


    “娘知道,瑩姐的親事是說好了,過了年就能出門,婆家雖不是什麽富貴門第吧,好歹不缺吃穿。就是這晨哥還沒著落呢,雖然年齡還小,可也是要相看的時候了。”


    “你說的也是,可有相中的姑娘了?”


    “倒是有個,就看娘樂不樂意了。”


    “我?你看上誰了?不會是蘭姐吧,那可不行,你大嫂心大著呢,一直想把蘭姐往高裏嫁,別說是我,就是老大點頭她也不願意的,何況你真要和她做一輩子親家?”


    “她不願意?我還不願意呢!娘,我不是說大話,我們家晨哥那是要中舉做官的,蘭姐是好,但可不像是做媳婦的,自小我看她那眼皮子就沒往下看過。”


    “那你看中誰了?”


    “還能是誰?您總共也就四個孫女,能說親的還有哪個?”


    作者有話要說:


    蛤蟆昨天洗了澡,於是從七點多就睡了,然後……他淩晨四點醒了,嚶嚶嚶嚶……= =


    ☆、第67章 37


    第四章


    章老太太怔在了那兒。其實真要說起來,幾個孫女裏,她過去還是比較偏倩姐的。就像章淑萍說的,蘭姐天生長了一雙向上看的眼,又是王氏生的,所以這雖然是第一個大孫女,她也不是多麽喜歡。老三家的慧姐是不錯,但像她娘,悶不出聲的,雖天天在身邊,也總覺得像沒這個人似的。隻有倩姐,嘴甜不說,過去這孩子還是心裏親她,有個什麽好事都會想著她,這幾年雖不能和過去相比,但每次見了她也是奶奶長奶奶短的。


    倩姐不是個男孩,她不知遺憾了多少次。此時一聽到大姑娘的話,第一個念頭就是不行。要放在過去吧,這姑表親還算是門好親事,李家也算殷實,而且親姑姑總不會虧待侄女了。但現在,李長流也不是秀才了,李家的日子過的也很不怎麽樣,虧的瑩姐結了門好親,對方給李長流找了個賬房的工作,每月能得二兩銀,否則生活都是問題,更不要說別的了。


    “娘,你聽我說啊。”一見章老太太的臉色,章淑萍就知道她娘不是多願意,正要再說,看了眼坐在旁邊吃棗的囡囡,“囡囡你姐姐在家嗎?”


    囡囡點點頭。


    “那你去找她玩好不好?”


    囡囡看向章老太太,章老太太給她抓了把棗:“去吧,找你姐姐去,你三姐忙的話就找你大姐,別亂跑,聽到沒有?”


    囡囡抱著棗出去了,章老太太歎了口氣:“這兩個孩子都像足了她們的娘,一天也不知能不能聽她們說一句話。我這幾個兒媳婦娶的呀……”


    “其實都怪娘,早早的就讓老二分家出去了,要是二弟妹在,哪會這樣?不是我胡說,現在娘說不定已經有丫頭伺候著了呢。”


    這事章老太太也不知後悔過多少次了:“哪是我讓他們分出去的?當初成親的時候她爹就和你爹說定了要是老二三年不中,他們就分家出來。那時候你爹還好好的,不就讓他們分出來了嗎?其實哪有父母在還分家的啊。可現在在說這些有什麽用?不說那三娘子,就是你二弟,也不見得願意迴來呢。”


    “娘多想了,老二總是孝順你的。”


    “他心裏惱我呢。”說到這裏,章老太太看了她一眼。


    “娘知道,我那時候也是沒辦法了,衙門裏的人天天來要債,那行李的當時又沒個正經營生,我當時,真是死的心都有了。”章淑萍說著眼都紅了,“那一天,我本也就是想來找娘說說,不知怎麽就鬼迷了心竅,看到老二的那件衣服……就動了心思,事後,我也後悔的緊。娘放心,我早晚會還給老二的,等瑩姐出了門,我湊夠錢就買一件更好的皮襖給老二送去。”


    章老太太歎了口氣,雖然她當時被這大姑娘纏磨的沒少當章文慶的衣服,可那件皮襖她一直沒敢動,她知道那是個大宗。若她隻拿些褙子、褂子,老二知道了最多向她抱怨幾句,說不定還能被她反叨一口,但要動了那件皮襖,就顯得她貪老二的錢了,哪知道那天她一個沒看好就被那大姑娘拿了去,也就那麽湊巧,後來還讓老二看到了!


    等老二來找她要的時候,她翻箱倒櫃也沒找到。落在老二眼裏,還以為她是不認賬呢。


    “你要湊到什麽時候,那件皮襖,總要值個三十兩吧。”


    章淑萍態度扭捏:“雖然看著新,但當不了那麽多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步步高(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鼎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鼎鼎並收藏步步高(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