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節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 作者:子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黨務禮突然大笑起來。
薩穆哈問:“你為何發笑?”
黨務禮說:“你說的不正和我的意思一樣麽?”
康熙帝陡然明白薩穆哈與黨務禮的意思完全一樣。於是將目光向薩穆哈瞟去,突見薩穆哈衣服襤褸,才記起忘了大事。
康熙帝對黨務禮和薩穆哈說:“二位愛卿趕快迴去,家中之人盼著呢!”
黨務禮和薩穆哈一聽傻了眼。鬧了半天,自己也沒吃到禦食。皇上肯定是忘記了,可是自己不能說呀!隻好灰溜溜地走出宮門,走進吃的氣氛很濃的京城大街裏。
四、康熙帝調兵遣將
因康熙帝急召,明珠、米翰思、索額圖、熊賜履等人迅速趕來,佇立於殿下,等待康熙帝發話。
他們知道,若沒有緊急情況,康熙帝是不會在此時急召他們的,這不僅是因為早朝已過,所有公事已在早朝之時處理過了。更是因為現在臨近年關,大家的心思都放到過年上去了。沒有人再像平時那樣勤於公事。
憑著他們過去的經驗和現在的敏感,他們大都猜到與吳三桂有關,甚至推知是吳三桂已反了。走進宮中之後,一見皇上的神色,大家心裏便得到肯定的答案。
於是,他們的心裏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像明珠、米翰思等人,心裏非常焦急,同時也害怕皇上追查他們鼓吹撤藩的責任,所以他們大都哭喪著臉。而像索額圖、熊賜履等人,他們心裏雖然焦急,但更多的是表現出對此事的漠然,甚至有些得意,他們心想:誰叫你們叫嚷著要撤藩?現在吳三桂反了,你們總有好果子吃了!
康熙帝看了看明珠等人,又看了看索額圖等人。康熙帝從他們完全相異的表情中揣摩出了他們的心理活動,於是,他又是好笑,又是生氣!現在都什麽時候了?還要計較誰對誰錯?現在首先要做的應該是如何應敵!
康熙帝說:“現在,吳三桂反於雲貴,孫延齡反於廣西,情況十分危險!朕請大家來之目的,就是要商討退敵之策。”
熊賜履邁著八字步越眾而出,說:“請問皇上,吳三桂以何名義起兵?”
康熙帝說:“反清複明!”
熊賜履便怒罵道:“此等亂臣賊子!昔年滅明者是他,今日口唿複明者也是他!不知他有何臉麵敢喊出反清複明之口號。難道他不怕天下人恥笑麽?”
康熙帝說:“大學士休怒!那吳三桂已經反了。他還怕天下人恥笑幹嗎?”
熊賜履說:“吳三桂反是反了,可有人響應麽?”
康熙帝說:“孫延齡便最先響應!”
熊賜履又怒從心起,罵道:“孫延齡真小人也!吳三桂是什麽東西,滅明之元兇,搖身變成複明之人。孫延齡你這小子竟然還投到他之麾下?是非不分,邪惡不明,不是小人是什麽?”
康熙帝心裏便暗自生氣:都到什麽時候了,你熊賜履不為朕出謀劃策,卻像市井無賴一般罵人!你即便將吳三桂與孫延齡罵得狗血淋頭,吳三桂之兵也不會因你罵而退呀!康熙帝肅然道:“熊愛卿不可再打岔,還是商量退兵之策要緊!”
熊賜履便臉澀澀地退下來。不過他心裏仍心不和氣不平!他想:若不是吳三桂那家夥起兵,自己此時也可坐在熱炕邊吃餃子了,現在卻隻能在此受著煎熬。大過年的,誰不念著家?誰還想帶兵打仗?若弄不好,連命也丟了,別想迴來過年了!
明珠說:“臣以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自古皆然,別無他法!”
康熙帝問:“如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米思翰說:“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如今既有叛臣逆子造反,自應派軍中大將去應仗!”
熊賜履說:“這個自然!可是派誰去呢?”熊賜履心想:大過年的,誰願意去?派你去,你會願意去麽?說說,誰不會?若要做,誰肯?
康熙帝見索額圖一直沉默不語,便問:“索額圖,你說怎麽辦?”
索額圖說:“昔日臣言撤藩之條件便在於此!如今吳三桂犯上叛亂,孫延齡追隨其後,而我軍之中卻無人可敵。”
康熙帝說:“索額圖,你豈可長他人之誌氣,滅自己之威風?我大清立朝三十餘年,國庫充足,兵域廣闊,良將甚多,豈會無退敵之人?”
索額圖說:“皇上所言非虛!隻是這大將看似勇猛,實則如空囊一副;這兵卒看似甚多,實則如螞蟻之眾。”
康熙帝怒道:“索額圖,你豈可壞我軍之威名?想我滿人自幼馳騁於草原,如天空之雄鷹,如草原之野狼,所以才會有以小勝多,以弱淩強,臣服漢人,統領天下之壯舉!怎麽會如你說的那麽不堪一擊呢?”
索額圖說:“恕我直言,皇上所言都是昔年之事,如今那雄鷹早已變成了麻雀,那野狼早已變成了寵狗!”
康熙帝問:“為何會這樣呢?”
索額圖說:“昔年之滿人之所以會變成雄鷹與野狼是因為肚子饑餓心中有欲,要通過搏擊才可能獲取。今日之滿人之所以會變成麻雀與寵狗,是因為今日之滿人躺在先人創造的富貴中享受。是享受消磨了人的意誌,是享受腐朽了人之心靈,是享受剝蝕了人的戰鬥力!”
康熙帝問:“如愛卿所言,豈非無力迴天麽?”
索額圖說:“非也!”
康熙帝問:“以何法退兵?”
索額圖說:“以天子之威退兵!”
康熙帝聽後,心中大驚。因為他知道所謂的天子都是騙人之說,若說以天子之威退兵更是荒謬之論!然而,此話隻能存於康熙帝心中,康熙帝不能說出來。康熙帝隻能說:“請你盡述其詳!”
索額圖說:“漢人之崇尚天子勝過崇尚本身,他們認為天雖然高而大,但畢竟離自己太遠,與自己的生活關係不大!而天子是他們的君主,他們的一切都得之天子的施舍!天子是萬民之主,自己切不可得罪。這其實是漢人的愚昧之處,我們正可以加以利用。”
康熙帝問:“如何利用?”
索額圖說:“大清建朝已三十餘年,在漢人心中,皇上早已是他們心目之中的天子!而吳三桂自稱反清複明,說擁立三太子,其實是騙人之說!至少無人看到過三太子。由此可知,吳三桂所擁立之天子是假天子,假天子與真天子相較量,假天子自然是必敗無疑!此時擁護吳三桂起兵的人之所以多是因為他們不知其故也!”
康熙帝萬沒想到過額圖竟然說出這麽一大段迂腐之論!若是熊賜履這麽說,他覺得可以理解。而索額圖這樣說,他無法理解。於是他以譏諷之口氣問:“如此說來,朕不必調兵遣將去對敵了?隻須等到假天子敗露之時了!”
索額圖說:“皇上對臣之意領悟錯了!臣剛才之意,隻不過意在表明吳三桂其勢雖強,卻是假天子之勢,而皇上之勢雖弱,卻是真天子之勢。當然,若想取勝,仍需調兵遣將真刀真槍地幹!”
康熙帝便諷刺他:“朕以為依愛卿之言,隻須等待便是,怎麽也要打仗?你說說看,該如何打?”
索額圖說:“吳三桂起兵由南向北,而昔年曹操發兵南征之時,孔明勸劉玄德占據荊州之地以扼其咽喉。其實,不管是由南向北,還是由北向南,荊州均是兵家必爭之地!皇上隻要派一將領去駐守荊州即可!”
康熙帝笑起來說:“你說這麽多話,唯有這一句還像人話!朕就派碩岱前去鎮守吧!你還有何話要說?”
索額圖說:“仍需派將領前去應敵!”
康熙帝說:“早知如此,你便不必說那麽多廢話!你說說,派誰去?”
索額圖說:“順承郡王勒爾錦。”
薩穆哈問:“你為何發笑?”
黨務禮說:“你說的不正和我的意思一樣麽?”
康熙帝陡然明白薩穆哈與黨務禮的意思完全一樣。於是將目光向薩穆哈瞟去,突見薩穆哈衣服襤褸,才記起忘了大事。
康熙帝對黨務禮和薩穆哈說:“二位愛卿趕快迴去,家中之人盼著呢!”
黨務禮和薩穆哈一聽傻了眼。鬧了半天,自己也沒吃到禦食。皇上肯定是忘記了,可是自己不能說呀!隻好灰溜溜地走出宮門,走進吃的氣氛很濃的京城大街裏。
四、康熙帝調兵遣將
因康熙帝急召,明珠、米翰思、索額圖、熊賜履等人迅速趕來,佇立於殿下,等待康熙帝發話。
他們知道,若沒有緊急情況,康熙帝是不會在此時急召他們的,這不僅是因為早朝已過,所有公事已在早朝之時處理過了。更是因為現在臨近年關,大家的心思都放到過年上去了。沒有人再像平時那樣勤於公事。
憑著他們過去的經驗和現在的敏感,他們大都猜到與吳三桂有關,甚至推知是吳三桂已反了。走進宮中之後,一見皇上的神色,大家心裏便得到肯定的答案。
於是,他們的心裏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像明珠、米翰思等人,心裏非常焦急,同時也害怕皇上追查他們鼓吹撤藩的責任,所以他們大都哭喪著臉。而像索額圖、熊賜履等人,他們心裏雖然焦急,但更多的是表現出對此事的漠然,甚至有些得意,他們心想:誰叫你們叫嚷著要撤藩?現在吳三桂反了,你們總有好果子吃了!
康熙帝看了看明珠等人,又看了看索額圖等人。康熙帝從他們完全相異的表情中揣摩出了他們的心理活動,於是,他又是好笑,又是生氣!現在都什麽時候了?還要計較誰對誰錯?現在首先要做的應該是如何應敵!
康熙帝說:“現在,吳三桂反於雲貴,孫延齡反於廣西,情況十分危險!朕請大家來之目的,就是要商討退敵之策。”
熊賜履邁著八字步越眾而出,說:“請問皇上,吳三桂以何名義起兵?”
康熙帝說:“反清複明!”
熊賜履便怒罵道:“此等亂臣賊子!昔年滅明者是他,今日口唿複明者也是他!不知他有何臉麵敢喊出反清複明之口號。難道他不怕天下人恥笑麽?”
康熙帝說:“大學士休怒!那吳三桂已經反了。他還怕天下人恥笑幹嗎?”
熊賜履說:“吳三桂反是反了,可有人響應麽?”
康熙帝說:“孫延齡便最先響應!”
熊賜履又怒從心起,罵道:“孫延齡真小人也!吳三桂是什麽東西,滅明之元兇,搖身變成複明之人。孫延齡你這小子竟然還投到他之麾下?是非不分,邪惡不明,不是小人是什麽?”
康熙帝心裏便暗自生氣:都到什麽時候了,你熊賜履不為朕出謀劃策,卻像市井無賴一般罵人!你即便將吳三桂與孫延齡罵得狗血淋頭,吳三桂之兵也不會因你罵而退呀!康熙帝肅然道:“熊愛卿不可再打岔,還是商量退兵之策要緊!”
熊賜履便臉澀澀地退下來。不過他心裏仍心不和氣不平!他想:若不是吳三桂那家夥起兵,自己此時也可坐在熱炕邊吃餃子了,現在卻隻能在此受著煎熬。大過年的,誰不念著家?誰還想帶兵打仗?若弄不好,連命也丟了,別想迴來過年了!
明珠說:“臣以為,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自古皆然,別無他法!”
康熙帝問:“如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米思翰說:“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如今既有叛臣逆子造反,自應派軍中大將去應仗!”
熊賜履說:“這個自然!可是派誰去呢?”熊賜履心想:大過年的,誰願意去?派你去,你會願意去麽?說說,誰不會?若要做,誰肯?
康熙帝見索額圖一直沉默不語,便問:“索額圖,你說怎麽辦?”
索額圖說:“昔日臣言撤藩之條件便在於此!如今吳三桂犯上叛亂,孫延齡追隨其後,而我軍之中卻無人可敵。”
康熙帝說:“索額圖,你豈可長他人之誌氣,滅自己之威風?我大清立朝三十餘年,國庫充足,兵域廣闊,良將甚多,豈會無退敵之人?”
索額圖說:“皇上所言非虛!隻是這大將看似勇猛,實則如空囊一副;這兵卒看似甚多,實則如螞蟻之眾。”
康熙帝怒道:“索額圖,你豈可壞我軍之威名?想我滿人自幼馳騁於草原,如天空之雄鷹,如草原之野狼,所以才會有以小勝多,以弱淩強,臣服漢人,統領天下之壯舉!怎麽會如你說的那麽不堪一擊呢?”
索額圖說:“恕我直言,皇上所言都是昔年之事,如今那雄鷹早已變成了麻雀,那野狼早已變成了寵狗!”
康熙帝問:“為何會這樣呢?”
索額圖說:“昔年之滿人之所以會變成雄鷹與野狼是因為肚子饑餓心中有欲,要通過搏擊才可能獲取。今日之滿人之所以會變成麻雀與寵狗,是因為今日之滿人躺在先人創造的富貴中享受。是享受消磨了人的意誌,是享受腐朽了人之心靈,是享受剝蝕了人的戰鬥力!”
康熙帝問:“如愛卿所言,豈非無力迴天麽?”
索額圖說:“非也!”
康熙帝問:“以何法退兵?”
索額圖說:“以天子之威退兵!”
康熙帝聽後,心中大驚。因為他知道所謂的天子都是騙人之說,若說以天子之威退兵更是荒謬之論!然而,此話隻能存於康熙帝心中,康熙帝不能說出來。康熙帝隻能說:“請你盡述其詳!”
索額圖說:“漢人之崇尚天子勝過崇尚本身,他們認為天雖然高而大,但畢竟離自己太遠,與自己的生活關係不大!而天子是他們的君主,他們的一切都得之天子的施舍!天子是萬民之主,自己切不可得罪。這其實是漢人的愚昧之處,我們正可以加以利用。”
康熙帝問:“如何利用?”
索額圖說:“大清建朝已三十餘年,在漢人心中,皇上早已是他們心目之中的天子!而吳三桂自稱反清複明,說擁立三太子,其實是騙人之說!至少無人看到過三太子。由此可知,吳三桂所擁立之天子是假天子,假天子與真天子相較量,假天子自然是必敗無疑!此時擁護吳三桂起兵的人之所以多是因為他們不知其故也!”
康熙帝萬沒想到過額圖竟然說出這麽一大段迂腐之論!若是熊賜履這麽說,他覺得可以理解。而索額圖這樣說,他無法理解。於是他以譏諷之口氣問:“如此說來,朕不必調兵遣將去對敵了?隻須等到假天子敗露之時了!”
索額圖說:“皇上對臣之意領悟錯了!臣剛才之意,隻不過意在表明吳三桂其勢雖強,卻是假天子之勢,而皇上之勢雖弱,卻是真天子之勢。當然,若想取勝,仍需調兵遣將真刀真槍地幹!”
康熙帝便諷刺他:“朕以為依愛卿之言,隻須等待便是,怎麽也要打仗?你說說看,該如何打?”
索額圖說:“吳三桂起兵由南向北,而昔年曹操發兵南征之時,孔明勸劉玄德占據荊州之地以扼其咽喉。其實,不管是由南向北,還是由北向南,荊州均是兵家必爭之地!皇上隻要派一將領去駐守荊州即可!”
康熙帝笑起來說:“你說這麽多話,唯有這一句還像人話!朕就派碩岱前去鎮守吧!你還有何話要說?”
索額圖說:“仍需派將領前去應敵!”
康熙帝說:“早知如此,你便不必說那麽多廢話!你說說,派誰去?”
索額圖說:“順承郡王勒爾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