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節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 作者:子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三桂選擇永曆舊宮為藩王府純屬偶然,但風水先生暗地裏對人說過,吳三桂選擇永曆舊宮作為藩王府就注定選擇了失敗。
由此看來,一個人刻意的追求往往會因偶然的事物而失敗。
吳三桂舉家住在昆明城中的藩王府已有多年。這個官邸本是前朝一府吏的舊宅,因有錢,修得倒也富麗堂皇。這些年,吳三桂忙於奔波,無暇建府,隻是在舊府之上作了些修整。
一日,吳三桂突然覺得城中的王府不夠氣派,至少與自己目前的藩王身份有所不符,便決定擇址建府。他不想先驚動眾人,便攜著陳圓圓出外采址。
那日,太陽穿梭於雲端,陽光粘乎乎的一點也不明朗。天空之中浮起的雲霧縹縹緲緲的,纏繞著塵世間的萬物。
陳圓圓看了看天說:“今日霧大,隻怕難以如願!”
吳三桂笑道:“此事可遇不可求,與天氣並無大關係,一切隨機遇而定。”
吳三桂的馬車在他與陳圓圓的說說笑笑之間便出了城區,來到郊外。吳三桂想把自己的王府修建得壯觀氣派些,城內是沒有這麽寬闊的地域可用,隻能選擇城郊。
吳三桂出了車門,陳圓圓尾隨而出。
吳三桂站立於空曠之處,極目遠望。隻見城外是一片翠綠,吳三桂初見之下,心中湧動著激情。陳圓圓見了,更是忍不住地讚歎起來。
原來,五華山上山峰起伏,層巒疊嶂,樹木蔥鬱,清新碧綠,有如大地之上鑲嵌著一方碧玉。
吳三桂說:“好一處風水寶地!”
陳圓圓說:“要不,當年黔國公也不會建府其中了!”
吳三桂一驚,隨即歎道:“隻可惜了一方風水寶地!”
陳圓圓連忙問:“夫君為何說可惜了呢?”
吳三桂笑道:“前朝黔國公建府其中倒也罷了,隻是不該讓永曆帝住過!”
陳圓圓不解其意,便問:“永曆帝為一國之君,黔國公豈能相比?夫君怎麽反說不該讓永曆帝住過呢?”
吳三桂說:“永曆帝雖為國君,但其勢已頹;黔國公雖為大臣,但其勢極盛。若論其位,黔國公自有不及永曆帝處,若論其勢,倒是永曆帝不及黔國公也!”
陳圓圓聽得有些迷糊,便問:“即便如夫君所說,又有什麽可惜的呢?”
吳三桂笑著說:“我觀此宮建於五華山腰,有如盤踞在巨龍之中軀,其勢極盛,占盡風水之利,故有想以此為宮之意。但想到永曆帝曾居此處,心中之意漸消!”
陳圓圓笑著說:“夫君此言差矣!俗話說,人傑地靈。人非地靈而來,地因人傑而靈!夫君此時如日中天,其勢自不必說,其威已瀕臨四海,怎麽能因此而妄生不愉呢?”
吳三桂笑道:“愛妾有所不知!自古以來,人傑地靈之語都是哄人之說!”
陳圓圓問:“怎麽會是哄人之說呢?”
吳三桂說:“地若有靈,豈能讓人所左右?地若無靈,又豈能讓人所左右?可見,地靈與不靈,非在於人傑,而在於其風水之勢如何。”
陳圓圓仍是不解,問:“既然如此,五華山這片風水寶地又豈會因永曆帝居過而頹廢?”
吳三桂說:“我的不悅之情,並非怕這片寶地因永曆帝居過便會顯得頹廢之勢,而是因為永曆帝之滅已在我心中留下陰影。”
陳圓圓聽後不語。是呀!誰做事都希望有個好的開頭。若因此而在自己心中留下陰影,此後做事又怎麽會痛快呢?
正在吳三桂與陳圓圓都沉默不語之際,突有人對吳三桂說,“平西王之言謬矣!”
吳三桂迴頭一看,見是一風水先生正向自己走來。吳三桂問:“先生因何而斷本王之言謬矣?”
風水先生說:“永曆之滅,非在於永曆帝之勢已頹,而在於風水之勢未用!”
吳三桂聞之一怔。他與大明作戰這麽多年,從來還沒有聽到此論的。不知風水先生是否別有用心?若是暗藏不軌,自己倒得小心了。但不管如何,自己總得先探個究竟再說。於是,吳三桂裝作惶恐的樣子說:“本王願聽其詳。”
風水先生說:“吾觀五華山已有多年,深知其風水之妙!然而卻有一事令我生疑。”
吳三桂問:“不知何事令先生生疑?”
風水先生說:“我觀之多年,從未見其有王者之氣。”
吳三桂一驚,心想,我看它分明是真龍之地,怎麽會不呈王者之氣呢?莫非風水先生真的有詐,想引我上當?吳三桂不動聲色地:“我聽人說此處甚妙,怎會無王者之氣呢?”
風水先生不以為然地說:“先前,我也是與平西王一般想法,但後來,我卻從中看出了門道!”
吳三桂問:“你看出了什麽門道?”
風水先生說:“我雖在日出之初,從未在此看到王者之氣,卻在月出之時,看到了五華山上有白圈一輪。”
吳三桂問:“此相主兇主吉?”
風水先生說:“自然主吉。”
吳三桂問:“此相呈陰幽之態,吉從何來?”
風水先生說:“因為此相說明五華山下有暗龍一條。”
吳三桂心裏暗驚,連忙問:“先生何以有此論斷?”
風水先生說:“因為此龍長藏於地,從未見到天日,自是無法不怯光畏陽。所以,隻有等到日隱月現之時出來吐口氣,那白色之圈便是那龍之舒氣!”
吳三桂細觀風水先生之態,見其無偽善之態,心裏已有幾分相信。然而,他因見風水先生來之突然,似乎對自己之心洞悉已久,心裏不由產生了戒備之心。他突然問:“先生是偶然路過,還是特意前來?”
風水先生神態自然地說:“自然是特意而來。”
風水先生的開誠布公,倒讓吳三桂吃了一驚,一時不知如何轉彎。吳三桂略一沉吟,便道:“你我既不相識,先生為何特意賜教?”
風水先生笑道:“平西王不識在下,但在下對平西王心儀已久。”
吳三桂心道:自己身為藩王,又有滅明之舉,天下之人識我者必眾!看來,倒是自己多心了,但吳三桂仍然覺得還是小心些好,便說:“先生有何要求,提出來吧!”
風水先生勃然變色道:“在下雖然貧賤,卻非為求貴而來,若平西王有看賤在下之意,在下這就離開!”說完,轉身就走。
由此看來,一個人刻意的追求往往會因偶然的事物而失敗。
吳三桂舉家住在昆明城中的藩王府已有多年。這個官邸本是前朝一府吏的舊宅,因有錢,修得倒也富麗堂皇。這些年,吳三桂忙於奔波,無暇建府,隻是在舊府之上作了些修整。
一日,吳三桂突然覺得城中的王府不夠氣派,至少與自己目前的藩王身份有所不符,便決定擇址建府。他不想先驚動眾人,便攜著陳圓圓出外采址。
那日,太陽穿梭於雲端,陽光粘乎乎的一點也不明朗。天空之中浮起的雲霧縹縹緲緲的,纏繞著塵世間的萬物。
陳圓圓看了看天說:“今日霧大,隻怕難以如願!”
吳三桂笑道:“此事可遇不可求,與天氣並無大關係,一切隨機遇而定。”
吳三桂的馬車在他與陳圓圓的說說笑笑之間便出了城區,來到郊外。吳三桂想把自己的王府修建得壯觀氣派些,城內是沒有這麽寬闊的地域可用,隻能選擇城郊。
吳三桂出了車門,陳圓圓尾隨而出。
吳三桂站立於空曠之處,極目遠望。隻見城外是一片翠綠,吳三桂初見之下,心中湧動著激情。陳圓圓見了,更是忍不住地讚歎起來。
原來,五華山上山峰起伏,層巒疊嶂,樹木蔥鬱,清新碧綠,有如大地之上鑲嵌著一方碧玉。
吳三桂說:“好一處風水寶地!”
陳圓圓說:“要不,當年黔國公也不會建府其中了!”
吳三桂一驚,隨即歎道:“隻可惜了一方風水寶地!”
陳圓圓連忙問:“夫君為何說可惜了呢?”
吳三桂笑道:“前朝黔國公建府其中倒也罷了,隻是不該讓永曆帝住過!”
陳圓圓不解其意,便問:“永曆帝為一國之君,黔國公豈能相比?夫君怎麽反說不該讓永曆帝住過呢?”
吳三桂說:“永曆帝雖為國君,但其勢已頹;黔國公雖為大臣,但其勢極盛。若論其位,黔國公自有不及永曆帝處,若論其勢,倒是永曆帝不及黔國公也!”
陳圓圓聽得有些迷糊,便問:“即便如夫君所說,又有什麽可惜的呢?”
吳三桂笑著說:“我觀此宮建於五華山腰,有如盤踞在巨龍之中軀,其勢極盛,占盡風水之利,故有想以此為宮之意。但想到永曆帝曾居此處,心中之意漸消!”
陳圓圓笑著說:“夫君此言差矣!俗話說,人傑地靈。人非地靈而來,地因人傑而靈!夫君此時如日中天,其勢自不必說,其威已瀕臨四海,怎麽能因此而妄生不愉呢?”
吳三桂笑道:“愛妾有所不知!自古以來,人傑地靈之語都是哄人之說!”
陳圓圓問:“怎麽會是哄人之說呢?”
吳三桂說:“地若有靈,豈能讓人所左右?地若無靈,又豈能讓人所左右?可見,地靈與不靈,非在於人傑,而在於其風水之勢如何。”
陳圓圓仍是不解,問:“既然如此,五華山這片風水寶地又豈會因永曆帝居過而頹廢?”
吳三桂說:“我的不悅之情,並非怕這片寶地因永曆帝居過便會顯得頹廢之勢,而是因為永曆帝之滅已在我心中留下陰影。”
陳圓圓聽後不語。是呀!誰做事都希望有個好的開頭。若因此而在自己心中留下陰影,此後做事又怎麽會痛快呢?
正在吳三桂與陳圓圓都沉默不語之際,突有人對吳三桂說,“平西王之言謬矣!”
吳三桂迴頭一看,見是一風水先生正向自己走來。吳三桂問:“先生因何而斷本王之言謬矣?”
風水先生說:“永曆之滅,非在於永曆帝之勢已頹,而在於風水之勢未用!”
吳三桂聞之一怔。他與大明作戰這麽多年,從來還沒有聽到此論的。不知風水先生是否別有用心?若是暗藏不軌,自己倒得小心了。但不管如何,自己總得先探個究竟再說。於是,吳三桂裝作惶恐的樣子說:“本王願聽其詳。”
風水先生說:“吾觀五華山已有多年,深知其風水之妙!然而卻有一事令我生疑。”
吳三桂問:“不知何事令先生生疑?”
風水先生說:“我觀之多年,從未見其有王者之氣。”
吳三桂一驚,心想,我看它分明是真龍之地,怎麽會不呈王者之氣呢?莫非風水先生真的有詐,想引我上當?吳三桂不動聲色地:“我聽人說此處甚妙,怎會無王者之氣呢?”
風水先生不以為然地說:“先前,我也是與平西王一般想法,但後來,我卻從中看出了門道!”
吳三桂問:“你看出了什麽門道?”
風水先生說:“我雖在日出之初,從未在此看到王者之氣,卻在月出之時,看到了五華山上有白圈一輪。”
吳三桂問:“此相主兇主吉?”
風水先生說:“自然主吉。”
吳三桂問:“此相呈陰幽之態,吉從何來?”
風水先生說:“因為此相說明五華山下有暗龍一條。”
吳三桂心裏暗驚,連忙問:“先生何以有此論斷?”
風水先生說:“因為此龍長藏於地,從未見到天日,自是無法不怯光畏陽。所以,隻有等到日隱月現之時出來吐口氣,那白色之圈便是那龍之舒氣!”
吳三桂細觀風水先生之態,見其無偽善之態,心裏已有幾分相信。然而,他因見風水先生來之突然,似乎對自己之心洞悉已久,心裏不由產生了戒備之心。他突然問:“先生是偶然路過,還是特意前來?”
風水先生神態自然地說:“自然是特意而來。”
風水先生的開誠布公,倒讓吳三桂吃了一驚,一時不知如何轉彎。吳三桂略一沉吟,便道:“你我既不相識,先生為何特意賜教?”
風水先生笑道:“平西王不識在下,但在下對平西王心儀已久。”
吳三桂心道:自己身為藩王,又有滅明之舉,天下之人識我者必眾!看來,倒是自己多心了,但吳三桂仍然覺得還是小心些好,便說:“先生有何要求,提出來吧!”
風水先生勃然變色道:“在下雖然貧賤,卻非為求貴而來,若平西王有看賤在下之意,在下這就離開!”說完,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