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看著稚氣未脫,一臉認真的兒子哭笑不得。


    二、吳三桂請賞


    順治帝駕崩,康熙帝即位。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鼇拜四大臣輔政幼皇。


    吳三桂立即感到機會來了。


    自從當年請清兵入關之時起,吳三桂便一直沒過上舒心的日子。先是生活在多爾袞的懾迫之中,後是生活在順治帝的陰影之中。現在令自己有所顧忌的人物死了,自己出頭的日子到了。


    他將胡守亮與方獻廷召來商量。


    胡守亮說:“當今之時,是最好舉兵起事的時機,平西王若登高一唿,響應者必眾。”


    方獻廷卻說:“此時隻宜趁機休養生息,絕不能輕舉妄動!”


    吳三桂問他:“為何?”


    方獻廷說:“此時舉兵,不利者有三。一是公子新殺永曆帝,已負不義之名;二是順治新亡,幼主即位,若舉兵,必負不仁之罪;三是順治老練,必有後算,若舉兵,恐為其所陷。”


    吳三桂覺得方獻廷之言有理,便問他現在該怎麽辦?


    方獻廷說:“方某認為,公子滅了永曆帝,既絕了眾人之望,又定了朝廷之心。若以此事邀功,朝廷必不敢辭!”


    吳三桂問:“為何不敢辭?”


    方獻廷說:“幼主即位,朝政剛開,必以獎罰分明樹起朝綱,否則,何以服眾?再說,公子滅明,是奇功一件,朝廷不獎賞是說不過去的!所以,方某認為,若向朝廷請賞,朝廷必不敢辭!事若成功,公子可趁機擴大勢力,再圖發展。”


    吳三桂思之再三,覺得方獻廷之計可行。再說,自己確實也是勢單力薄,不宜輕舉妄動。不說別的,連愛星阿環伺在側也對自己帶來極大不利。隻有徹底取得朝廷的信任,方可有發展有機會!


    對自己來說,要取得朝廷的信任的唯一辦法便是要徹底滅明!現在自己已將永曆帝及太子殺了,幹脆來個一不做二不休,照方獻廷所說,將皇太後、皇後押送京城,便可向朝廷一表忠心,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


    然而,他的心中還有一層顧慮是:明朝降將的感情問題。因為大多數明朝降將對大明是有感情的,自己秘殺皇帝與太子,他們心中必已多疑,若再送皇太後、皇後進京,他們能否接受?會不會引起騷亂?


    於是,吳三桂問:“如何讓馬寶他們接受這種現實呢?”


    胡守亮說:“依胡某看,藏藏匿匿不是個辦法,倒不如開誠布公地告訴他們。”


    方獻廷說:“我同意胡兄的意見,不過得將朝廷的強硬態度告訴他們,以便取得他們的諒解!”


    吳三桂認為此法可行,便叫人將馬寶、李如碧、高啟隆、劉之複、塔新策、王會、劉偁、馬惟興、楊武等人找來。


    當晚,眾將從各地趕來。吳三桂對他們說:“我以為永曆帝被李佐領殺了之後,朝廷必對我們再無猜忌之心,卻沒想到朝廷對我們依然如故!我本想憤而起之,但迫於勢單力薄,不敢有所作為。今日請眾人來商量如何辦?”


    眾將一聽,自然明白平西王所說的依然如故是:大明既滅,清廷卻仍不將愛星阿詔還,足見朝廷對平西王尚有猜忌之心。


    馬寶怒道:“與其這樣窩窩囊囊,倒不如與他們痛痛快快幹一場!”


    方獻廷說:“馬將軍之言謬矣!古來成大事者必能忍辱負重!泄一時之憤易也,樹一世之威難也!僅爭血氣之勇,是懦夫之勇!”


    馬寶問:“依參將之言,怎麽辦?”


    方獻廷說:“朝廷之所以對我們仍存猜忌之心,是嫌我們對大明的態度不夠堅決!我們隻要舍一時之痛,方可免去長期之憂!”


    馬寶問:“永曆帝和太子都殺了,他們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方獻廷說:“永曆帝與太子之死,是李佐領所為,非為我等所願,朝廷焉能不知?”


    馬寶問:“依你看來,應該怎麽辦?”


    方獻廷說:“長痛不如短痛,幹脆將太後、皇後獻之朝廷,令他們再無憂心,才能讓朝廷詔迴愛星阿,我們才能放開手腳幹!”


    眾將都默不作聲。果然不出吳三桂所料,他們心裏確實難以接受這種事。


    吳三桂也非常焦慮地等待著。他覺得心裏如履薄冰非常緊張。他希望能早破壞這種僵持的沉默。但等了許久,仍不見任何人說話,他忍受不了了,隻得自己說:“我知眾將之心難以接受,我吳三桂也難以接受,但要獲得發展的機會,舍此以外,別無良策。”


    馬寶咬咬牙說:“隻要平西王說行,我們聽你的!”


    眾將領便紛紛表示同意。吳三桂舒了口氣。


    吳三桂選了個黃道吉日送皇太後、皇後上路。


    那天,吳三桂率眾將出城為皇太後、皇後送行。昆明城內的百姓得知平西王要押皇太後、皇後進京,心裏充滿了莫名其妙的興奮,紛紛出來觀望。在他們看來,自己生於此窮鄉僻壤,連一個大官也難以見到,何況皇太後、皇後呢!能看到皇太後、皇後,就不枉此生了!


    也有百姓有著這樣一種想法,皇太後、皇後都是皇帝的老婆,肯定是天姿國色!平時她們都是居於深宮,平常人根本看不到!今日倒是難得的機會,自己何不來看看皇帝的老婆到底是什麽樣子?


    皇太後年老眼花,自然不知這紛紛雜雜的人吵吵嚷嚷地幹什麽,便問身邊的皇後:“這是哪裏?”


    皇後說:“這是昆明城外!”


    皇太後問:“為何到了昆明城外?”


    皇後說:“聽說是要送我們走。”


    皇太後便緊張起來,急忙問:“送我們到哪裏去?”


    皇後自然知道要送到京城去,但她不敢對皇太後說。所以,她隻得說:“聽說要換一個地方住!”


    皇太後說:“為何要換一個地方住呢?我已是要死的人了,死在哪裏不一樣是死?”


    皇後聽了,心裏難受極了,她不知如何答太後的話,隻有沉默不語。


    皇太後努力地睜著眼朝四周看去,但她的視力實在太差,看不到一個有頭有麵實實在在的人物。在她的眼裏,所有的人都變成了晃晃蕩蕩的影子。她以為是天氣不好,問皇後:“今日是陰天麽?”


    皇後說:“太陽大著呢?”


    皇太後問:“太陽在哪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魚並收藏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