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節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 作者:子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獻廷頓時明白是怎麽迴事,立即說:“公子勿憂!我們都已隨公子多年,難道還會信不過公子?再說,永曆帝是無用之人,留之無益。”
眾人紛紛表態,說自己相信平西王。
平西王說:“那廝已處決,再無話說!隻是永曆帝之死的消息暫時不可外泄!”
眾人稱是,然後離他而去。
且說李定國自從得知吳三桂要入緬擒拿永曆帝以來,便多次率兵入緬,向緬甸國王索要永曆帝。緬甸國王總是以各種借口加以搪塞,令李定國大為惱火。
於是李定國率兵大舉進犯緬甸,遭到吳三桂與緬甸兵的狙擊而失敗。後來,李定國屯兵安龍,打算休整一段時間再進攻。
突然聽說永曆帝已被緬人所執送給吳三桂,是死是活尚未可知。李定國聞之大驚,心想,吳三桂那賊本就想滅永曆帝而後快,現在落入他手,豈還有活路?聯想到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麵,是因為緬甸人不將永曆帝還給自己而送給吳三桂,所以,他的心裏對緬甸充滿了刻骨仇恨。他決心要報此仇。
他與白文選率領精騎一萬,晝夜奔襲,侵入緬甸,見人就殺。
緬甸人見李定國與白文選的兵如此殺人,以為見到了一群瘋子,紛紛避之。
李定國在將所到之處的緬甸人幾乎殺盡時,心裏的仇恨才緩緩有所減輕。
李定國望著遍地的緬甸人的屍首說:“我恨不得將緬甸夷為平地!”
白文選仿佛突然明白了什麽,沉默著。
李定國又重複說了一遍,見白文選沒有反應,便問:“白將軍為何不開言?”
白文選說:“即使將緬甸夷為平地,也不可能救出永曆帝了!”
李定國聞之一怔,心想,白文選之言有理,便也沉默起來。
白文選說:“我在想:我們是做得對,還是做錯了?”
李定國看著天!
白文選說:“若說我們做對了,為何我們屢戰屢敗,最後連皇帝也丟了?”
李定國仰天大笑起來。
白文選看著李定國。
李定國望著蒼天喊道:“是蒼天負我,非我負蒼天!”說完,揮劍自刎。
白文選趕忙扶著李定國即將倒下的身軀,慢慢地放下來,然後守候在李定國的身邊。
白文選非常平靜,仿佛李定國不是死了,而隻是睡著了。白文選一遍又一遍地說:“是蒼天負我麽?”
白文選既像問自己,又像問別人。
第十六章 開藩雲貴
一、順治帝的遺言
順治帝越來越覺得自己衰弱了。頭昏、眼花、力不從心困擾著他。他的心為此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慌亂。
他總覺得自己離那個日子不遠了。
雖然他知道:即使是皇帝,也會有那一天的,但他內心卻不願意相信這會成為事實。
令他憂慮的是自己的兒子小玄燁。他年紀那麽小,國家卻並不太平。自己如果撒手,把國家交給他,他能治理得了嗎?
順治帝想到了讓人輔政。為了讓權力順利交接到玄燁手中去,順治帝可謂煞費苦心,他在早幾年前就從出身八旗的滿人貴族中選拔了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鼇拜加以重用。他的目的就在於有一天能倚仗他們。如今,看來這個日子就到了。
順治帝密召四人進見。
順治帝想坐起來,使出渾身力氣都沒有做到。他示意太監幫他。太監立刻將他扶起靠著。順治帝咳了幾下,等心慢慢平伏了,才虛弱地說:“眾愛卿知朕召你們來所為何事麽?”
四人都搖搖頭。其實他們即使猜到順治帝召他們來的目的,也是不敢說出口的。因為怕人認為自己在盼著皇帝死。
順治帝說:“我估摸著我來日無多。”
鼇拜立刻機警地說:“皇上安心養病,不要擔心國事。”
順治帝說:“我自己的病自己知道!”
四人立時便勾著頭。索尼與蘇克薩哈甚至輕輕地哭泣起來。
順治帝不耐煩地抬抬手說:“我還沒死,你們哭什麽?我叫你們來,本想讓你們替我分憂,難道你們想讓我更加煩惱麽?”
於是,他們不敢再哭泣,恭恭敬敬地站著。
順治帝說:“你們四人均出身於八旗,是我滿人的貴族,大清的昌盛與否跟你們榮辱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才要借重你們。我現在就封你們為輔政大臣,在我死後輔助幼主治理大清,你們必須同心同德,竭盡全力輔之!”
四人齊聲稱:“喳。”
順治帝因為說話太多,氣喘得厲害。休息好長時間,才平複下來。然後又繼續說:“我當年為了鞏固我大清政權,借重了原明朝將領之力。後因要嘉獎他們,我不得不將數省地盤分給他們。所以才有了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當日封之未錯,今日卻已生害。首害在於耗資太多,造成國力空虛。其次在於他們都擁有重兵,若與朝廷對抗,必生禍亂。”
順治帝說到這裏,休息了一會。太監給他喝了點仙湯以潤喉嚨。然後,順治帝又說:“三藩之中,最讓我憂心的又是平西王吳三桂。當年攝政王曾特意告訴我,說三王之中唯有吳三桂從未明確表示過要投降大清。當年讓我們入關也隻說是請兵。後來,由於多爾袞一再相迫,吳三桂才委曲求全沒生異心。而他恰恰又是三藩之中兵力最強者。他若生亂,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我才設法一再試他。上次與眾愛卿商討的試他之計,現在正在實施,隻是未得結果。今日特叫四位來,便是要提醒眾位,我走之後,你們可憑平西王對永曆賊的態度可知他是否忠心。若他處死永曆賊,便說明他對大清忠心不二,不可懷疑,隻宜重獎。若他秘藏永曆賊,便說明他存有異心,你們須當機立斷,不惜耗盡國力,也要將其滅了。如果讓他與其他二藩聯手,那便國無寧日了!”
說到這裏,順治帝再也支持不住了。他用力吐出四字:“切記切記!”然後揮手讓他們迴去。
躺了一會,順治帝覺得好些了,便召玄燁進見。
玄燁此時隻有八歲,讓宮女牽著而來。
順治帝示意宮女退下,然後招手要玄燁到身邊來。玄燁遲疑了一下,然後徑直向順治帝走去。
順治帝看著一臉稚氣的兒子,心裏立即填滿了酸楚。他想:若不是生在帝王之家,兒子應該是無憂無慮的,怎會如此年少便承擔起一個國家!國家那麽大,兒子卻那麽小,兒子能承擔得了麽?
眾人紛紛表態,說自己相信平西王。
平西王說:“那廝已處決,再無話說!隻是永曆帝之死的消息暫時不可外泄!”
眾人稱是,然後離他而去。
且說李定國自從得知吳三桂要入緬擒拿永曆帝以來,便多次率兵入緬,向緬甸國王索要永曆帝。緬甸國王總是以各種借口加以搪塞,令李定國大為惱火。
於是李定國率兵大舉進犯緬甸,遭到吳三桂與緬甸兵的狙擊而失敗。後來,李定國屯兵安龍,打算休整一段時間再進攻。
突然聽說永曆帝已被緬人所執送給吳三桂,是死是活尚未可知。李定國聞之大驚,心想,吳三桂那賊本就想滅永曆帝而後快,現在落入他手,豈還有活路?聯想到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麵,是因為緬甸人不將永曆帝還給自己而送給吳三桂,所以,他的心裏對緬甸充滿了刻骨仇恨。他決心要報此仇。
他與白文選率領精騎一萬,晝夜奔襲,侵入緬甸,見人就殺。
緬甸人見李定國與白文選的兵如此殺人,以為見到了一群瘋子,紛紛避之。
李定國在將所到之處的緬甸人幾乎殺盡時,心裏的仇恨才緩緩有所減輕。
李定國望著遍地的緬甸人的屍首說:“我恨不得將緬甸夷為平地!”
白文選仿佛突然明白了什麽,沉默著。
李定國又重複說了一遍,見白文選沒有反應,便問:“白將軍為何不開言?”
白文選說:“即使將緬甸夷為平地,也不可能救出永曆帝了!”
李定國聞之一怔,心想,白文選之言有理,便也沉默起來。
白文選說:“我在想:我們是做得對,還是做錯了?”
李定國看著天!
白文選說:“若說我們做對了,為何我們屢戰屢敗,最後連皇帝也丟了?”
李定國仰天大笑起來。
白文選看著李定國。
李定國望著蒼天喊道:“是蒼天負我,非我負蒼天!”說完,揮劍自刎。
白文選趕忙扶著李定國即將倒下的身軀,慢慢地放下來,然後守候在李定國的身邊。
白文選非常平靜,仿佛李定國不是死了,而隻是睡著了。白文選一遍又一遍地說:“是蒼天負我麽?”
白文選既像問自己,又像問別人。
第十六章 開藩雲貴
一、順治帝的遺言
順治帝越來越覺得自己衰弱了。頭昏、眼花、力不從心困擾著他。他的心為此越來越沉重,越來越慌亂。
他總覺得自己離那個日子不遠了。
雖然他知道:即使是皇帝,也會有那一天的,但他內心卻不願意相信這會成為事實。
令他憂慮的是自己的兒子小玄燁。他年紀那麽小,國家卻並不太平。自己如果撒手,把國家交給他,他能治理得了嗎?
順治帝想到了讓人輔政。為了讓權力順利交接到玄燁手中去,順治帝可謂煞費苦心,他在早幾年前就從出身八旗的滿人貴族中選拔了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鼇拜加以重用。他的目的就在於有一天能倚仗他們。如今,看來這個日子就到了。
順治帝密召四人進見。
順治帝想坐起來,使出渾身力氣都沒有做到。他示意太監幫他。太監立刻將他扶起靠著。順治帝咳了幾下,等心慢慢平伏了,才虛弱地說:“眾愛卿知朕召你們來所為何事麽?”
四人都搖搖頭。其實他們即使猜到順治帝召他們來的目的,也是不敢說出口的。因為怕人認為自己在盼著皇帝死。
順治帝說:“我估摸著我來日無多。”
鼇拜立刻機警地說:“皇上安心養病,不要擔心國事。”
順治帝說:“我自己的病自己知道!”
四人立時便勾著頭。索尼與蘇克薩哈甚至輕輕地哭泣起來。
順治帝不耐煩地抬抬手說:“我還沒死,你們哭什麽?我叫你們來,本想讓你們替我分憂,難道你們想讓我更加煩惱麽?”
於是,他們不敢再哭泣,恭恭敬敬地站著。
順治帝說:“你們四人均出身於八旗,是我滿人的貴族,大清的昌盛與否跟你們榮辱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才要借重你們。我現在就封你們為輔政大臣,在我死後輔助幼主治理大清,你們必須同心同德,竭盡全力輔之!”
四人齊聲稱:“喳。”
順治帝因為說話太多,氣喘得厲害。休息好長時間,才平複下來。然後又繼續說:“我當年為了鞏固我大清政權,借重了原明朝將領之力。後因要嘉獎他們,我不得不將數省地盤分給他們。所以才有了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當日封之未錯,今日卻已生害。首害在於耗資太多,造成國力空虛。其次在於他們都擁有重兵,若與朝廷對抗,必生禍亂。”
順治帝說到這裏,休息了一會。太監給他喝了點仙湯以潤喉嚨。然後,順治帝又說:“三藩之中,最讓我憂心的又是平西王吳三桂。當年攝政王曾特意告訴我,說三王之中唯有吳三桂從未明確表示過要投降大清。當年讓我們入關也隻說是請兵。後來,由於多爾袞一再相迫,吳三桂才委曲求全沒生異心。而他恰恰又是三藩之中兵力最強者。他若生亂,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我才設法一再試他。上次與眾愛卿商討的試他之計,現在正在實施,隻是未得結果。今日特叫四位來,便是要提醒眾位,我走之後,你們可憑平西王對永曆賊的態度可知他是否忠心。若他處死永曆賊,便說明他對大清忠心不二,不可懷疑,隻宜重獎。若他秘藏永曆賊,便說明他存有異心,你們須當機立斷,不惜耗盡國力,也要將其滅了。如果讓他與其他二藩聯手,那便國無寧日了!”
說到這裏,順治帝再也支持不住了。他用力吐出四字:“切記切記!”然後揮手讓他們迴去。
躺了一會,順治帝覺得好些了,便召玄燁進見。
玄燁此時隻有八歲,讓宮女牽著而來。
順治帝示意宮女退下,然後招手要玄燁到身邊來。玄燁遲疑了一下,然後徑直向順治帝走去。
順治帝看著一臉稚氣的兒子,心裏立即填滿了酸楚。他想:若不是生在帝王之家,兒子應該是無憂無慮的,怎會如此年少便承擔起一個國家!國家那麽大,兒子卻那麽小,兒子能承擔得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