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節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 作者:子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吳三桂說:“這也正是我的疑惑所在。按理,自然沒有在中秋節之後送人月餅之理。按我們漢人習俗,中秋節之前的月餅,可以作為禮品相送,祝賀人家團圓。月餅的價值也高。而中秋節之後的月餅,卻不能作為禮品相送,月餅也大大貶值。難道皇上是滿人,不知漢人之習俗麽?”
陳圓圓斷然否決說:“即使皇上不知此習俗,難道他身邊的大臣也不知此習俗麽?我猜測皇上是另有深意!”
吳三桂覺得陳圓圓說得有理,隻有朝另外方向考慮。難道皇上是向自己暗示:自己已無大用,有如此月餅,當知激流勇退麽?於是,吳三桂便把自己心中所想告訴了陳圓圓。
陳圓圓說:“你想的不無道理,不過我覺得皇上即使有這種念頭,現在也未必會明示於你!”
吳三桂心中一動,說:“如此說來,便僅此一途了!”
陳圓圓問:“哪一途?”
吳三桂說:“漢人中秋之夜品嚐月餅,其意是舉家團圓。而皇上在中秋之後送我月餅是告訴我中秋已過,當思出征了。”
陳圓圓說:“此話果然有理!”
吳三桂沉默一會後說:“隻是不知皇上想將我派往何處?”
陳圓圓說:“明日你去試試便知。”
吳三桂想,看來,也隻有這個笨辦法了。
五、陳圓圓又在釋迦牟尼的像前許了一個心願
吳三桂第二天來朝見皇上,皇上在自己的書房之中接見吳三桂。之所以在書房而非正式宮殿之中接見吳三桂,是多爾袞的主意,多爾袞認為這給吳三桂一種錯覺,皇上並不太注重這事。
吳三桂說:“臣吳三桂給皇上請安。”然後,跪下來,朝著皇上畢恭畢敬地叩了幾個響頭。
順治說:“吳愛卿平身。”等吳三桂起立之後,他又招唿賜座。
太監搬張凳子放到了吳三桂麵前。
吳三桂說:“微臣不敢。”
順治笑道:“朕赦你無罪,你有什麽敢不敢的?”
吳三桂見皇上這樣說,便隻好坐下,但他隻坐了半邊屁股。他似乎用餘光察覺到皇上注意了他的坐態。
順治等吳三桂坐好之後,便笑問吳三桂:“朕賜一盒月餅給吳愛卿,不知愛卿是否嚐過?”
吳三桂趕忙站立說:“謝主隆恩!”
順治趕忙說:“你別太拘謹,搞得我也不舒服的。”
吳三桂又坐下來說:“迴皇上,微臣不敢食!”
順治神色一怔,問:“朕賜你月餅,本是給你品嚐的,你為何不敢品嚐?難道有什麽人阻止你麽?”
吳三桂答道:“沒有人阻止我。隻是我自己不敢食。”
順治笑道:“愛卿難道擔心裏麵有毒麽?”
吳三桂趕忙跪下說:“微臣不敢這樣想!如皇上以為微臣是這樣想的話,那微臣便是死罪。”
順治見吳三桂惶惶恐恐的樣子,便哈哈大笑起來,然後對吳三桂說:“你也不必如此張惶!你且說說你不敢食的道理在哪?”
吳三桂起身答道:“國家新立,政局不穩,微臣本應思慮報效國家。然微臣並無大功,受主恩寵日盛,已感汗顏。如今主又賜月餅,臣感主恩太深,不敢食之,當以此時時激勵微臣。”
順治便笑道:“你不擔心月餅存放太久而壞了麽?”
吳三桂肅然答道:“月餅雖然會壞,但皇上對微臣之隆恩讓臣銘記在心,永世難忘。”
順治故意讚道:“難得你一片誠心,令朕也好生感動。”繼而,語氣轉柔,輕聲問道:“愛卿要何時才食之呢?”
吳三桂答道:“除非皇上派我出鎮邊疆。”
順治問:“愛卿為何會有這種想法呢?”
吳三桂道:“微臣自平西以來,蝸居在家,心裏難安。臣認為現在並非自己享受榮華富貴之時,而是為國出力之日。因此,臣等皇上派遣我之時,再品嚐月餅。”
順治心裏罵道:好個聰明的吳三桂,果然能將朕的心意揣摸出來。看來攝政王對他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順治又問:“那你想去哪裏?”他想進一步試探吳三桂。
吳三桂答道:“微臣之命是為陛下所生,皇上要臣去哪裏,微臣便去哪裏!”
順治暗自恨道:狡猾的吳三桂竟然滴水不漏。順治故作沉吟一段時間後才說:“我看愛卿對關外熟悉,你去鎮守錦州如何?”
吳三桂聽後一驚:難道皇上與多爾袞早就有什麽預謀在裏麵麽?在大明之時,我受崇禎帝之托出鎮關外,是為了防清兵入侵中原。如今清兵已奪大明江山,駐守關外防守誰呢?與其說是鎮守錦州,倒不如說是被製於錦州。因為周圍都是清兵勢力,哪裏還有我吳三桂發展的餘地?看來多爾袞與皇上對自己確實已有防患之心。幸虧自己雖然居於京城,卻疏於與漢臣接觸。不然,這次真是死罪難逃了!想到此處,吳三桂不由嚇出一身冷汗。
順治見吳三桂沉默這麽長久不說話,以為他想抗旨,便用不悅的語氣說:“吳愛卿不願意去?”
吳三桂嚇得一驚。知道自己剛才的失態已引起皇上懷疑,心裏不禁焦急起來。可一急,他反而有了主意,他說:“不是微臣不願意,而是微臣有所擔心。”
順治問:“你擔心什麽?”
吳三桂答:“臣擔心自己本來自關外,關外之風土人情較為熟悉,如果自己與朋友來往過多,恐遭人非議。”
順治說:“這個你不用擔心,朕心中自有主見。”
吳三桂這才籲了口氣,恭敬地答道:“若如此,臣就沒有什麽憂慮的了!臣請問皇上,微臣何日出發?”
順治笑道:“你大可不必著急!在京城之中多玩幾日再說。”
吳三桂別了皇帝之後,便匆匆忙忙地往家裏趕。吳三桂尚沒進門,就已發現陳圓圓焦急不安地等待著自己,心裏頗感動情。
其實,陳圓圓比吳三桂本人還要焦急,自從吳三桂別她之後去見皇上,她便一直處於一種臥立不安的狀態。對她來說:她總覺得此中福禍難料!如今見吳三桂安然歸來,她心裏才踏實了。
陳圓圓迎上去問:“皇上用意何在?”
陳圓圓斷然否決說:“即使皇上不知此習俗,難道他身邊的大臣也不知此習俗麽?我猜測皇上是另有深意!”
吳三桂覺得陳圓圓說得有理,隻有朝另外方向考慮。難道皇上是向自己暗示:自己已無大用,有如此月餅,當知激流勇退麽?於是,吳三桂便把自己心中所想告訴了陳圓圓。
陳圓圓說:“你想的不無道理,不過我覺得皇上即使有這種念頭,現在也未必會明示於你!”
吳三桂心中一動,說:“如此說來,便僅此一途了!”
陳圓圓問:“哪一途?”
吳三桂說:“漢人中秋之夜品嚐月餅,其意是舉家團圓。而皇上在中秋之後送我月餅是告訴我中秋已過,當思出征了。”
陳圓圓說:“此話果然有理!”
吳三桂沉默一會後說:“隻是不知皇上想將我派往何處?”
陳圓圓說:“明日你去試試便知。”
吳三桂想,看來,也隻有這個笨辦法了。
五、陳圓圓又在釋迦牟尼的像前許了一個心願
吳三桂第二天來朝見皇上,皇上在自己的書房之中接見吳三桂。之所以在書房而非正式宮殿之中接見吳三桂,是多爾袞的主意,多爾袞認為這給吳三桂一種錯覺,皇上並不太注重這事。
吳三桂說:“臣吳三桂給皇上請安。”然後,跪下來,朝著皇上畢恭畢敬地叩了幾個響頭。
順治說:“吳愛卿平身。”等吳三桂起立之後,他又招唿賜座。
太監搬張凳子放到了吳三桂麵前。
吳三桂說:“微臣不敢。”
順治笑道:“朕赦你無罪,你有什麽敢不敢的?”
吳三桂見皇上這樣說,便隻好坐下,但他隻坐了半邊屁股。他似乎用餘光察覺到皇上注意了他的坐態。
順治等吳三桂坐好之後,便笑問吳三桂:“朕賜一盒月餅給吳愛卿,不知愛卿是否嚐過?”
吳三桂趕忙站立說:“謝主隆恩!”
順治趕忙說:“你別太拘謹,搞得我也不舒服的。”
吳三桂又坐下來說:“迴皇上,微臣不敢食!”
順治神色一怔,問:“朕賜你月餅,本是給你品嚐的,你為何不敢品嚐?難道有什麽人阻止你麽?”
吳三桂答道:“沒有人阻止我。隻是我自己不敢食。”
順治笑道:“愛卿難道擔心裏麵有毒麽?”
吳三桂趕忙跪下說:“微臣不敢這樣想!如皇上以為微臣是這樣想的話,那微臣便是死罪。”
順治見吳三桂惶惶恐恐的樣子,便哈哈大笑起來,然後對吳三桂說:“你也不必如此張惶!你且說說你不敢食的道理在哪?”
吳三桂起身答道:“國家新立,政局不穩,微臣本應思慮報效國家。然微臣並無大功,受主恩寵日盛,已感汗顏。如今主又賜月餅,臣感主恩太深,不敢食之,當以此時時激勵微臣。”
順治便笑道:“你不擔心月餅存放太久而壞了麽?”
吳三桂肅然答道:“月餅雖然會壞,但皇上對微臣之隆恩讓臣銘記在心,永世難忘。”
順治故意讚道:“難得你一片誠心,令朕也好生感動。”繼而,語氣轉柔,輕聲問道:“愛卿要何時才食之呢?”
吳三桂答道:“除非皇上派我出鎮邊疆。”
順治問:“愛卿為何會有這種想法呢?”
吳三桂道:“微臣自平西以來,蝸居在家,心裏難安。臣認為現在並非自己享受榮華富貴之時,而是為國出力之日。因此,臣等皇上派遣我之時,再品嚐月餅。”
順治心裏罵道:好個聰明的吳三桂,果然能將朕的心意揣摸出來。看來攝政王對他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順治又問:“那你想去哪裏?”他想進一步試探吳三桂。
吳三桂答道:“微臣之命是為陛下所生,皇上要臣去哪裏,微臣便去哪裏!”
順治暗自恨道:狡猾的吳三桂竟然滴水不漏。順治故作沉吟一段時間後才說:“我看愛卿對關外熟悉,你去鎮守錦州如何?”
吳三桂聽後一驚:難道皇上與多爾袞早就有什麽預謀在裏麵麽?在大明之時,我受崇禎帝之托出鎮關外,是為了防清兵入侵中原。如今清兵已奪大明江山,駐守關外防守誰呢?與其說是鎮守錦州,倒不如說是被製於錦州。因為周圍都是清兵勢力,哪裏還有我吳三桂發展的餘地?看來多爾袞與皇上對自己確實已有防患之心。幸虧自己雖然居於京城,卻疏於與漢臣接觸。不然,這次真是死罪難逃了!想到此處,吳三桂不由嚇出一身冷汗。
順治見吳三桂沉默這麽長久不說話,以為他想抗旨,便用不悅的語氣說:“吳愛卿不願意去?”
吳三桂嚇得一驚。知道自己剛才的失態已引起皇上懷疑,心裏不禁焦急起來。可一急,他反而有了主意,他說:“不是微臣不願意,而是微臣有所擔心。”
順治問:“你擔心什麽?”
吳三桂答:“臣擔心自己本來自關外,關外之風土人情較為熟悉,如果自己與朋友來往過多,恐遭人非議。”
順治說:“這個你不用擔心,朕心中自有主見。”
吳三桂這才籲了口氣,恭敬地答道:“若如此,臣就沒有什麽憂慮的了!臣請問皇上,微臣何日出發?”
順治笑道:“你大可不必著急!在京城之中多玩幾日再說。”
吳三桂別了皇帝之後,便匆匆忙忙地往家裏趕。吳三桂尚沒進門,就已發現陳圓圓焦急不安地等待著自己,心裏頗感動情。
其實,陳圓圓比吳三桂本人還要焦急,自從吳三桂別她之後去見皇上,她便一直處於一種臥立不安的狀態。對她來說:她總覺得此中福禍難料!如今見吳三桂安然歸來,她心裏才踏實了。
陳圓圓迎上去問:“皇上用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