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 作者:子非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氏依然悶悶不樂,現在是新婚之際,吳三桂便可以放過侮辱自己的手下人,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分量竟然趕不上一個下人。自此以後,在他心目中,在這個家裏,在他那些手下人的眼裏,自己有何尊嚴可言。因此,張氏雖然當著吳三桂的麵不敢怎麽樣,可是背地裏哭哭泣泣沒完沒了。
吳三桂一見到張氏那兔子樣的紅眼睛,便知她仍然在哭泣。吳三桂便裝著不知道一般,仍然不動聲色地進進出出。
第三天晚上,吳三桂與張氏正要打算歇息,突然有人敲門。吳三桂問是誰,那人答了,吳三桂便知道他是孫文煥,於是他叫張氏去開門。
張氏連忙緊了緊衣冠,快步去開門。
孫文煥邁進門,反身將門關了,然後雙腿跪在吳三桂夫婦前麵,顫抖地說:“請公子恕罪!”
吳三桂非常吃驚,心中立即轉過無數個念頭。難道是他欺侮了張氏?不可能。那他是另有其事?也不對,要有其他事,他可以光天化日之下來找我,為何這般偷偷摸摸呢?吳三桂雖然想了很多,但仍然不得要領。
張氏卻驚恐不已,幾乎要昏倒過去。她的邏輯很簡單:這廝肯定是那天欺侮過自己的人!他吃不過良心的譴責,便跑來賠禮道歉了。這廝實在是可惡!竟然要當著自己的麵來陳述他欺侮自己的事,這叫我以後如何做人?想到這裏,頓時頭皮發麻,一陣昏眩,她趕忙扶著坐下了。
吳三桂裝著若無其事地問:“孫兄何罪之有?”
孫文煥一愣,心裏在急轉,怎麽?難道公子不知道此事?那樣,自己豈不是在給公子家添亂子麽?於是,他在考慮到底是說與不說。因此,他便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了張氏。
而張氏此時也正好把目光投向孫文煥。因為張氏也想看看這人是否是那天欺侮過自己的人。這樣一來,兩人剛好照個正麵。張氏一見不是那天那個人,緊張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不知為什麽,她心裏因為不是那人而感到有些失望。
孫文煥見張氏並沒有迴避自己的目光,而是一副泰然處之的模樣,他心裏直打鼓了。難道自己弄錯了?難道那消息有誤?
吳三桂見孫文煥一直昏昏乎乎地傻跪著,不知他到底所為何事。但他認為讓自己心愛的將士當著自己的妻子的麵對自己跪著不好,有損將士的臉麵和自尊心,也有傷兄弟之間的情分。於是招唿孫文煥說:“你站起來吧!有話慢慢說。”
一見這種陣勢,孫文煥真是傻了,他心裏一遍又一遍地否定著,不可能,根本就不可能!如果公子的妻子真被自己的手下人欺侮了,就算公子男子漢大丈夫能泰然處之,難道他妻子作為一個婦道人家也能泰然處之麽?孫文煥從心理上否認了這件事,便不知如何迴答吳三桂了。事實是明擺著的,自己如果不能說出一樁天大的事來,便無法解釋自己為何乘夜前來負荊請罪一事,而如果真要依照原來的打算把自己心中的話說出來,那豈不要真的折辱公子和夫人了麽?折辱了公子倒好辦,公子是個大度之人,不會往心裏去,如果要是折辱了夫人,那豈不叫夫人沒有了活路?
孫文煥思前想後,還是認為不說的好!於是他的話便變得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後語起來,叫吳三桂和張氏聽了半天,也不知他在說些什麽。
其實,此時的張氏已經明白孫文煥前來請罪的原因了。雖然她發現他不是那天侮辱過自己的那個人,但他顯然是在代人受過前來負荊請罪的。由此可知,他們顯然也已知道這迴事。想到這裏,張氏心中一陣悲戚!
而吳三桂此時的心中更是明鏡似的了。因為隻有孫文煥的手下人才會幹這種雞鳴狗盜的事,而孫文煥前來負荊請罪是代人受過。他心裏急轉:自己所招募的勇士之中絕大多數是孫文煥的手下,現在雖然被自己招來,卻仍然暗地裏在以孫文煥為中心。這對自己來說是個威脅!這與農夫拿自家的糧食給別人養看家狗沒有兩樣!這種局麵必須改變。對,就利用這次機會。想到這裏,他心裏拿定了主意,決定不能再給孫文煥收買人心的機會。於是,他也便裝瘋賣傻的對孫文煥說:“既然你沒有別的什麽事,就請迴去吧!”
孫文煥便滿腹狐疑一腔心事地走了。
估摸著孫文煥走遠了,張氏突然跪倒在吳三桂麵前說:“你若不為我做主,我便死去!”吳三桂嚇了一跳,定了定心,然後問:“是他欺侮你?”張氏搖搖頭說:“不是。”吳三桂釋然地說:“既然不是他,你叫我找誰算賬去?”
張氏說:“可是他們都知道了這迴事,你叫我還有何臉麵活在這個世界上?”吳三桂說:“他們怎麽知道了?”張氏說:“他們不知道,怎麽會來負荊請罪呢?”吳三桂說:“他們是估摸著瞎折騰呢。”
張氏見吳三桂始終不把這事放在心上,便對他撒嬌說:“你若不把那人給找出來,要麽我去死wen人$huwЦ,要麽我迴娘家去!”
吳三桂說:“你想過沒有,我和你對這事裝糊塗就算過去了。誰也沒有抓到真憑實據,時間久了,大家自然會淡忘此事,到時有這事也便成了無這事。如果你一味要找他出來,折了我一名勇士不說,而你受辱的事便張揚出來了,我看那時你反而不好做人了。”
吳三桂一席話說得張氏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張氏實在覺得不可思議:她從沒有聽說過世上有丈夫因為自己的妻子受辱而無動於衷的男人。她想不明白這是因為吳三桂不愛她,還是因為吳三桂過分大度。總之,她覺得好受委屈,便不軟不硬地頂撞了一句:“難道就這樣放過他麽?”
吳三桂見張氏楚楚可憐的樣子,知道自己做得有些過分了,便想安慰她幾句,可想來想去,又覺得無從安慰,便脫口而出:“你聽說過楚莊王讓將摘纓的故事麽?”
張氏說:“沒有聽說過。”
吳三桂便把楚莊王如何與大將們飲酒作樂,而大將唐狡如何因為酒醉而乘黑暗之機侮辱了莊王的愛姬,愛姬卻順手扯下了唐狡帽子上的紅纓並要莊王治侮辱者的罪。而楚莊王為了保全大將的名節,便要所有將領都趁黑將帽子上的紅纓摘除,使人無法知道是誰侮辱了自己的愛姬。後來,楚莊王與敵作戰差點喪命,是唐狡力拚死戰才把他救了出來的故事說了一遍。
張氏歎口氣說:“男人說女人的心思難琢磨,其實男人的心思比女人更難琢磨。”
吳三桂正色地說:“男人有男人的事業,自然非同一般的行事方法。”
四、吳三桂決定為每個勇士買個女人
事情雖然順順當當地過去了,然而吳三桂的心裏卻一時無法平靜下來。他翻來覆去地在考慮:按說,自己招募來的漢子,吃自己的飯,穿自己的家,自己還送每個漢子的雙親養老費,所以,無論如何,他們也不會侮辱我的妻子啊!然而,他們之中竟然有人這麽做了,這是為何?思來想去,隻有一個原因:“食色,性也。”
這麽一大幫男人整天廝混在一起,從沒有挨過女人,男人身體裏蘊含的邪火自然無處發泄!那麽,怎樣才能使這些出身貧寒的漢子為自己赴湯蹈火呢?吳三桂想起了自己喂養螞蟻的法子,他覺得自己應該為每個漢子買個女人。
然而,這確實是個大膽的計劃!要花費一大筆銀子不說,也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妥當。因為搞得不好,這些漢子不僅因為有了女人而產生戀家的情緒,而且也會因為女人而消磨男人的勇氣和鬥誌。所以,他覺得有必要找自己的父親商量一下。
吳襄聽了吳三桂的打算以後,怔怔地看著吳三桂。其實,他也一時無法迴答自己的兒子了。此事的有利有弊自不必說,然而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怕隻有等實踐之後才知。然而,兒子現在正問自己,自己得有個說法。吳襄想了想,覺得先問問兒子的打算與想法。吳襄說:“你怎麽有這種打算呢?”
吳三桂便把妻子張氏受辱的情況告訴了父親。
吳襄聽完,大吃一驚!家裏出了這麽大的事,自己竟然不知道!他心裏有些怪兒子太自做主張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裏,而表麵上不動聲色地問:“你如何處置了那漢子?”
吳三桂把自己的作法告訴了父親。
吳襄不敢相信地看著自己的兒子。這哪裏還是個毛頭小子?這分明已經是個大將!看來兒子是真長大了。吳襄的心裏因此充滿了喜悅。吳襄問:“你怎麽會想到這種辦法呢?”
吳三桂便把白發老人要他調教螞蟻的事對父親說了。
吳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覺得兒子給自己說的調教螞蟻一事是不可思議的。冷靜下來之後,他覺得自己得給兒子拿個主意。要不,兒子這一趟豈不白走了?他認真地思索一陣之後,對兒子說:“給每個漢子都買個女人這法子不妥!”
吳三桂一怔,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他不知父親為何反對自己。他問父親:“那你說怎麽辦?”
吳襄說:“給表現好的買女人。”
吳三桂略一琢磨,大喜道:“還是父親的法子高明!”
於是吳三桂打算實施自己的法子。
經過認真地考慮之後,他覺得首先得為自己的勇士之中的幾個頭頭買女人。因為,萬事都得靠他們在其中周旋。所謂擒賊先擒王,如果無法製住這些頭目,這批勇士就無法為自己所用!於是他讓人從外地購來了四個雖然不算漂亮,但卻長得清秀的女子來,然後把郭雲龍、孫文煥、楊天、陳三強找來,把自己的想法對他們一說。
沒想到四人不僅沒高興,反而齊刷刷地跪在吳三桂麵前說:“公子不需猜忌我們,我們定會為公子賣死力!”
吳三桂一怔,說:“我何時猜忌你們了?”
孫文煥說:“公子如不是猜忌我們,為何給我們買女人?”孫文煥說完,仍心有餘悸。不知為什麽,他總覺得此事與公子夫人受辱有關。
吳三桂輕輕鬆鬆笑過一陣之後再說:“你們誤會我的意思了。男人漢大丈夫在世為人,自然要成家立業成孝於雙親,方可成就大業將來封妻蔭子。我是見各位盡心盡力,才破些錢財為各位消除後顧之憂的!”
聽到這裏,四人無不激動萬分淚流滿麵。尤其是孫文煥,他一直因為那事而覺得有愧於公子,公子即使打罵責怪他,他也不會怨恨公子。雖說那事沒經驗證,但他憑直覺判斷那事是真的。而現在公子不僅不怪罪自己,反而買女人來撫慰自己,這是何等的大恩大德啊!孫文煥激動得哪裏還能說出話,隻是一個勁地朝吳三桂磕頭。於是,另外三人也一齊朝吳三桂磕頭。
吳三桂急忙將他們一一扶起。見孫文煥的額頭都磕得烏青了,吳三桂也激動起來說:“兄弟們不必如此!你我沒有主仆之分,隻有兄弟之情。從今以後,凡我有的,兄弟們必有,我沒有的,兄弟們也有!”
吳三桂一見到張氏那兔子樣的紅眼睛,便知她仍然在哭泣。吳三桂便裝著不知道一般,仍然不動聲色地進進出出。
第三天晚上,吳三桂與張氏正要打算歇息,突然有人敲門。吳三桂問是誰,那人答了,吳三桂便知道他是孫文煥,於是他叫張氏去開門。
張氏連忙緊了緊衣冠,快步去開門。
孫文煥邁進門,反身將門關了,然後雙腿跪在吳三桂夫婦前麵,顫抖地說:“請公子恕罪!”
吳三桂非常吃驚,心中立即轉過無數個念頭。難道是他欺侮了張氏?不可能。那他是另有其事?也不對,要有其他事,他可以光天化日之下來找我,為何這般偷偷摸摸呢?吳三桂雖然想了很多,但仍然不得要領。
張氏卻驚恐不已,幾乎要昏倒過去。她的邏輯很簡單:這廝肯定是那天欺侮過自己的人!他吃不過良心的譴責,便跑來賠禮道歉了。這廝實在是可惡!竟然要當著自己的麵來陳述他欺侮自己的事,這叫我以後如何做人?想到這裏,頓時頭皮發麻,一陣昏眩,她趕忙扶著坐下了。
吳三桂裝著若無其事地問:“孫兄何罪之有?”
孫文煥一愣,心裏在急轉,怎麽?難道公子不知道此事?那樣,自己豈不是在給公子家添亂子麽?於是,他在考慮到底是說與不說。因此,他便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了張氏。
而張氏此時也正好把目光投向孫文煥。因為張氏也想看看這人是否是那天欺侮過自己的人。這樣一來,兩人剛好照個正麵。張氏一見不是那天那個人,緊張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不知為什麽,她心裏因為不是那人而感到有些失望。
孫文煥見張氏並沒有迴避自己的目光,而是一副泰然處之的模樣,他心裏直打鼓了。難道自己弄錯了?難道那消息有誤?
吳三桂見孫文煥一直昏昏乎乎地傻跪著,不知他到底所為何事。但他認為讓自己心愛的將士當著自己的妻子的麵對自己跪著不好,有損將士的臉麵和自尊心,也有傷兄弟之間的情分。於是招唿孫文煥說:“你站起來吧!有話慢慢說。”
一見這種陣勢,孫文煥真是傻了,他心裏一遍又一遍地否定著,不可能,根本就不可能!如果公子的妻子真被自己的手下人欺侮了,就算公子男子漢大丈夫能泰然處之,難道他妻子作為一個婦道人家也能泰然處之麽?孫文煥從心理上否認了這件事,便不知如何迴答吳三桂了。事實是明擺著的,自己如果不能說出一樁天大的事來,便無法解釋自己為何乘夜前來負荊請罪一事,而如果真要依照原來的打算把自己心中的話說出來,那豈不要真的折辱公子和夫人了麽?折辱了公子倒好辦,公子是個大度之人,不會往心裏去,如果要是折辱了夫人,那豈不叫夫人沒有了活路?
孫文煥思前想後,還是認為不說的好!於是他的話便變得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後語起來,叫吳三桂和張氏聽了半天,也不知他在說些什麽。
其實,此時的張氏已經明白孫文煥前來請罪的原因了。雖然她發現他不是那天侮辱過自己的那個人,但他顯然是在代人受過前來負荊請罪的。由此可知,他們顯然也已知道這迴事。想到這裏,張氏心中一陣悲戚!
而吳三桂此時的心中更是明鏡似的了。因為隻有孫文煥的手下人才會幹這種雞鳴狗盜的事,而孫文煥前來負荊請罪是代人受過。他心裏急轉:自己所招募的勇士之中絕大多數是孫文煥的手下,現在雖然被自己招來,卻仍然暗地裏在以孫文煥為中心。這對自己來說是個威脅!這與農夫拿自家的糧食給別人養看家狗沒有兩樣!這種局麵必須改變。對,就利用這次機會。想到這裏,他心裏拿定了主意,決定不能再給孫文煥收買人心的機會。於是,他也便裝瘋賣傻的對孫文煥說:“既然你沒有別的什麽事,就請迴去吧!”
孫文煥便滿腹狐疑一腔心事地走了。
估摸著孫文煥走遠了,張氏突然跪倒在吳三桂麵前說:“你若不為我做主,我便死去!”吳三桂嚇了一跳,定了定心,然後問:“是他欺侮你?”張氏搖搖頭說:“不是。”吳三桂釋然地說:“既然不是他,你叫我找誰算賬去?”
張氏說:“可是他們都知道了這迴事,你叫我還有何臉麵活在這個世界上?”吳三桂說:“他們怎麽知道了?”張氏說:“他們不知道,怎麽會來負荊請罪呢?”吳三桂說:“他們是估摸著瞎折騰呢。”
張氏見吳三桂始終不把這事放在心上,便對他撒嬌說:“你若不把那人給找出來,要麽我去死wen人$huwЦ,要麽我迴娘家去!”
吳三桂說:“你想過沒有,我和你對這事裝糊塗就算過去了。誰也沒有抓到真憑實據,時間久了,大家自然會淡忘此事,到時有這事也便成了無這事。如果你一味要找他出來,折了我一名勇士不說,而你受辱的事便張揚出來了,我看那時你反而不好做人了。”
吳三桂一席話說得張氏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張氏實在覺得不可思議:她從沒有聽說過世上有丈夫因為自己的妻子受辱而無動於衷的男人。她想不明白這是因為吳三桂不愛她,還是因為吳三桂過分大度。總之,她覺得好受委屈,便不軟不硬地頂撞了一句:“難道就這樣放過他麽?”
吳三桂見張氏楚楚可憐的樣子,知道自己做得有些過分了,便想安慰她幾句,可想來想去,又覺得無從安慰,便脫口而出:“你聽說過楚莊王讓將摘纓的故事麽?”
張氏說:“沒有聽說過。”
吳三桂便把楚莊王如何與大將們飲酒作樂,而大將唐狡如何因為酒醉而乘黑暗之機侮辱了莊王的愛姬,愛姬卻順手扯下了唐狡帽子上的紅纓並要莊王治侮辱者的罪。而楚莊王為了保全大將的名節,便要所有將領都趁黑將帽子上的紅纓摘除,使人無法知道是誰侮辱了自己的愛姬。後來,楚莊王與敵作戰差點喪命,是唐狡力拚死戰才把他救了出來的故事說了一遍。
張氏歎口氣說:“男人說女人的心思難琢磨,其實男人的心思比女人更難琢磨。”
吳三桂正色地說:“男人有男人的事業,自然非同一般的行事方法。”
四、吳三桂決定為每個勇士買個女人
事情雖然順順當當地過去了,然而吳三桂的心裏卻一時無法平靜下來。他翻來覆去地在考慮:按說,自己招募來的漢子,吃自己的飯,穿自己的家,自己還送每個漢子的雙親養老費,所以,無論如何,他們也不會侮辱我的妻子啊!然而,他們之中竟然有人這麽做了,這是為何?思來想去,隻有一個原因:“食色,性也。”
這麽一大幫男人整天廝混在一起,從沒有挨過女人,男人身體裏蘊含的邪火自然無處發泄!那麽,怎樣才能使這些出身貧寒的漢子為自己赴湯蹈火呢?吳三桂想起了自己喂養螞蟻的法子,他覺得自己應該為每個漢子買個女人。
然而,這確實是個大膽的計劃!要花費一大筆銀子不說,也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妥當。因為搞得不好,這些漢子不僅因為有了女人而產生戀家的情緒,而且也會因為女人而消磨男人的勇氣和鬥誌。所以,他覺得有必要找自己的父親商量一下。
吳襄聽了吳三桂的打算以後,怔怔地看著吳三桂。其實,他也一時無法迴答自己的兒子了。此事的有利有弊自不必說,然而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怕隻有等實踐之後才知。然而,兒子現在正問自己,自己得有個說法。吳襄想了想,覺得先問問兒子的打算與想法。吳襄說:“你怎麽有這種打算呢?”
吳三桂便把妻子張氏受辱的情況告訴了父親。
吳襄聽完,大吃一驚!家裏出了這麽大的事,自己竟然不知道!他心裏有些怪兒子太自做主張沒有把自己放在眼裏,而表麵上不動聲色地問:“你如何處置了那漢子?”
吳三桂把自己的作法告訴了父親。
吳襄不敢相信地看著自己的兒子。這哪裏還是個毛頭小子?這分明已經是個大將!看來兒子是真長大了。吳襄的心裏因此充滿了喜悅。吳襄問:“你怎麽會想到這種辦法呢?”
吳三桂便把白發老人要他調教螞蟻的事對父親說了。
吳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覺得兒子給自己說的調教螞蟻一事是不可思議的。冷靜下來之後,他覺得自己得給兒子拿個主意。要不,兒子這一趟豈不白走了?他認真地思索一陣之後,對兒子說:“給每個漢子都買個女人這法子不妥!”
吳三桂一怔,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他不知父親為何反對自己。他問父親:“那你說怎麽辦?”
吳襄說:“給表現好的買女人。”
吳三桂略一琢磨,大喜道:“還是父親的法子高明!”
於是吳三桂打算實施自己的法子。
經過認真地考慮之後,他覺得首先得為自己的勇士之中的幾個頭頭買女人。因為,萬事都得靠他們在其中周旋。所謂擒賊先擒王,如果無法製住這些頭目,這批勇士就無法為自己所用!於是他讓人從外地購來了四個雖然不算漂亮,但卻長得清秀的女子來,然後把郭雲龍、孫文煥、楊天、陳三強找來,把自己的想法對他們一說。
沒想到四人不僅沒高興,反而齊刷刷地跪在吳三桂麵前說:“公子不需猜忌我們,我們定會為公子賣死力!”
吳三桂一怔,說:“我何時猜忌你們了?”
孫文煥說:“公子如不是猜忌我們,為何給我們買女人?”孫文煥說完,仍心有餘悸。不知為什麽,他總覺得此事與公子夫人受辱有關。
吳三桂輕輕鬆鬆笑過一陣之後再說:“你們誤會我的意思了。男人漢大丈夫在世為人,自然要成家立業成孝於雙親,方可成就大業將來封妻蔭子。我是見各位盡心盡力,才破些錢財為各位消除後顧之憂的!”
聽到這裏,四人無不激動萬分淚流滿麵。尤其是孫文煥,他一直因為那事而覺得有愧於公子,公子即使打罵責怪他,他也不會怨恨公子。雖說那事沒經驗證,但他憑直覺判斷那事是真的。而現在公子不僅不怪罪自己,反而買女人來撫慰自己,這是何等的大恩大德啊!孫文煥激動得哪裏還能說出話,隻是一個勁地朝吳三桂磕頭。於是,另外三人也一齊朝吳三桂磕頭。
吳三桂急忙將他們一一扶起。見孫文煥的額頭都磕得烏青了,吳三桂也激動起來說:“兄弟們不必如此!你我沒有主仆之分,隻有兄弟之情。從今以後,凡我有的,兄弟們必有,我沒有的,兄弟們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