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和尚與吳三桂吃了一些老和尚拿出來的幹糧。和尚便問老和尚廟裏為何如此破敗。老和尚告訴他因為戰爭的緣故,山下的香民根本就無錢給廟裏供奉,因此廟裏的香火越發衰敗了。所以,廟裏的和尚們便無法維持生計,都跑下山去化緣了。老和尚說完就招唿他倆早點休息,然後轉身就走了。


    吳三桂便要和尚拿第二道題目考他。和尚看了看天色說:“還早著呢,你別急。”於是,吳三桂隻好陪和尚在僧房裏坐著。


    等到月光映照到窗紙上,投射到他與和尚身上來時,和尚才站起來說,走吧,現在該考你了。吳三桂疑惑地看了和尚一眼,心想,為何要出去考呢!可是他想歸想,卻不敢問,隻是跟著和尚。


    和尚又帶他走出了廟門,來到廟門前一塊小坪裏,然後站定。和尚又朝四周看了看。此時明亮的月亮已經高高地懸在東邊。銀子似的月光如水般的向大地四周傾瀉,在大地上濺起了隱隱約約朦朦朧朧的光芒,似霜非霜,似霧非霧,使得小廟四周遠處的山巒和山穀綽綽約約的像在透出著某種神秘。尤其是當四周夜風乍起之時,野獸的嘶鳴和林濤聲挾裹在夜風之中空空蕩蕩地向吳三桂與和尚身邊飄來,叫人不寒而栗。


    和尚讓吳三桂站在一塊平坦的空地上,和尚說,現在月亮在天空的東邊,月光自東向西照來,因此你的身影倒向西邊。現在,我要你麵朝東邊站著,那麽你的身影就在你的身後了。如果讓你站著別動,也沒有其他東西能幫你,問你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如何看?說完,和尚就站到了吳三桂的身後邊。


    於是,吳三桂便站在空曠的地上沉思起來,然而怎麽樣也沒有個結果。因此,他有些著急了,再加上四周也是空蕩蕩的令人恐怖。於是吳三桂便四下尋找和尚的身影。可是他仍不見和尚的身影,便迴頭去看。這一下他不僅看到了和尚,而且看到了自己在地上的身影。也許是福至心靈吧!吳三桂大叫,我知道了。


    和尚連忙問:“你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身影?”


    吳三桂說:“能夠!”


    和尚又問:“用什麽辦法?”


    吳三桂說:“迴頭即是。”


    和尚一下子怔住了。想當年師傅考自己時,自己苦思了三天三夜也沒有個結果,最後自己隻好放棄,還是師傅把這個結果告訴自己。然而眼前的小三桂,如此小的年紀,對這個問題幾乎是不假思索就迴答出來了。難道這真是什麽天意麽?


    吳三桂見和尚遲遲不開言,以為是自己答錯了,於是便謹慎地問:“我說錯了麽?”


    和尚一驚,醒悟過來,連忙說沒錯沒錯。說著就走近吳三桂,十分愛憐地撫摸吳三桂的頭來。吳三桂又問,沒錯,你剛才為何不理我?和尚的臉便漲紅起來,幸虧是夜晚,吳三桂看不到和尚的臉,和尚期期艾艾地說:“我沒有想到這麽複雜的問題,你能一口就說出答案來呢!”


    吳三桂說:“這個問題還複雜麽?你師傅就是用這個問題來考我的智慧?”


    和尚說:“正是。可你不能小看它,當年我是想三天三夜也沒有想出來呢。”


    吳三桂說:“這麽簡單的問題,你會迴答不出來?”吳三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和尚說:“你說簡單,我可是覺得很複雜呢!”


    吳三桂便問:“你這麽大的年紀了,經曆的事又多,你卻覺得它複雜;我這麽小,經曆的也很少,怎麽反而覺得它簡單呢?”


    和尚想了想,然後說:“我想,也許是因為:複雜的人會把簡單的問題看複雜,而簡單的人卻會把複雜的問題看簡單。”


    吳三桂聽完和尚的話之後,覺得自己一點也不明白,於是他說,你說的話,我不懂。


    和尚笑著說,這樣跟你說吧,對於這個問題,由於我頭腦複雜,因此,我總是朝複雜的方向思考。我越想越複雜,越想就離那個答案越遠。而你呢,頭腦本來簡單,因此,你會朝簡單的方向想,所以,你能很快地想出答案的。


    吳三桂說,這樣說來,我的頭腦不聰明麽?和尚搖頭晃腦地說:“非也,非也,這正說明你是大智大慧之人呢?”


    吳三桂問:“我怎麽會是大智大慧之人?”


    和尚說:“因陋就簡是大智;驀然迴頭是大慧,所以說,你是大智大慧之人。”


    吳三桂說:“我想不通,隻要一迴頭就能解決的問題,怎麽可以稱得上大智大慧呢?”


    和尚歎口氣說:“世上的事,難就難在要人迴頭。你道世上的人都如你這般能夠輕易迴頭麽?”


    吳三桂聽不懂和尚的話,隻好兩眼茫然地望著浩瀚而深邃的天空。


    天空中繁星點點。


    四、要戰勝強大的對手的關鍵不在於本領而在於勇氣


    吳三桂尾隨和尚走出那破廟,外麵已是晴空萬裏。清風習習,如綢緞般的拂過人的皮膚,讓人舒服極了。樹上的小鳥也嘰嘰喳喳地叫著,清脆的聲音此起彼伏,使人如走在畫中。


    和尚好像走在世外桃源裏,周圍再也不見戰爭的煙火和血腥,再加上師傅交給自己的使命,自己即將完成,因此心情極為舒暢。


    吳三桂走在和尚後麵。由於他身材矮小,他的身體剛好被和尚投下的陰影籠罩著。他感覺到不舒服。於是,他便想趕到和尚前麵去,或者至少要與和尚齊頭並進。由於路太窄,而和尚的身體又太大,吳三桂無法走到前麵去。


    於是,吳三桂便叫住了和尚,然後便繞過和尚的身體,走到和尚的前麵去了,和尚問他何事?吳三桂稍一思索,便問:“你師傅考我的第三個題目是什麽呢?”和尚一下沒有反應過來,隨意地說:“我也不知道。”吳三桂便笑了,“你怎麽會不知道?”


    和尚突然意識到自己說漏了嘴。於是,他讓吳三桂走前麵一點,然後拿出第三個錦囊來。他把錦囊裏的紙抽出來看,隻見紙上畫兩隻牛在打架。和尚心想:師傅畫兩隻牛鬥架是什麽意思呢?然而他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有一點他是明白的,這是師傅出給吳三桂的考題,隻是這考題叫自己如何去考吳三桂呢?


    吳三桂見和尚低頭沉思不言不語,便喊道:“你師傅出什麽題目考我呢?”和尚搖搖頭。吳三桂又喊道:“你連題目也看了,怎麽會不知道呢?”和尚說我確實還不明白。吳三桂便抑製不住心中的好奇,要走過來看,和尚連忙收起來塞進袋子裏。他在思考著,看來,自己隻有見機行事了。於是,和尚又帶著吳三桂繼續朝師傅的住處方向走。和尚師傅是住在千山上。可是,他們離千山是越來越近了,然而和尚仍然沒有完成師傅交給的任務。他變得有些急不可待了。吳三桂又不時催促出第三個題目,使得他更加不知所措。


    這時,他們到了鞍山附近,不用半天工夫就能到千山了。和尚想,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自己是無法完成師傅的使命的。然而由於自己沒有破譯出師傅的意圖,不知如何來測試吳三桂。


    不知不覺,他們來到了一片田野上,田埂上坐著三三兩兩的農夫在休息,耕田的牛已被解放出來在山坡上隨意地吃著草。


    和尚看到牛便聯想到師傅的畫,他心想,如果有兩頭牛打架便好了,他不知自己為何有了這般怪念頭,也不知這兩頭牛真的打架與自己有什麽關係。正當他胡思亂想時,果然,有兩頭牛因爭吃一塊草而打起架來。


    坐在田埂上休息的農夫立刻站起來向兩頭鬥架的牛攏去。他們心裏著急啊!因為牛是他們的寶貝,現在又正是農忙季節。如果自己的牛要打出致命的創傷來,那會比他們自己受傷還要令人傷心的。


    兩頭牛打紅了眼睛,越打越兇。牛腳蹬處的泥土被蹂得稀爛,牛角相撞所發出的巨響刺激著農夫們。雖然周圍的人是越來越多,但他們除了隨著牛移動著位置而東倒西歪之外,卻別無辦法。


    和尚心裏也急!他急的是現今果有兩隻牛打架了,自己卻仍然不知如何考吳三桂。突然,他腦中劃過一道靈光,對,就這樣做!然而當他注意到吳三桂弱小的身體時,他又不得不怪自己太糊塗!不過當他看到吳三桂那種專注,激動,毫不畏懼的目光時,他又心動了。於是他把吳三桂拽到一邊問:“如果我要你把這兩頭打架的牛拉開,你敢不敢?”


    吳三桂麵無懼色地說:“有什麽不敢!”他略一思索,又說:“隻是不知用什麽法子使這兩頭牛分開?”


    和尚說:“如果我教你一個法子呢?”


    吳三桂說:“隻要法子管用,我一定能使它們分開!”吳三桂說得斬釘截鐵。


    和尚見吳三桂一臉堅毅之色,眼睛裏流出了讚許的目光。然後他附著吳三桂的耳朵如此這般的說了一遍。吳三桂迷惑地問這樣行嗎?和尚說行。吳三桂便說那我聽你的。


    和尚就地撿了些茅草,紮成一捆,點燃之後便遞給吳三桂。吳三桂接過火把之後,毫不猶豫地朝人群裏衝。


    人們自動地退開一條路來,吳三桂沿著這條路衝進了人圍的圈子裏。當人們發現是個小孩時,不由自主地騷動起來。有人喊道,這是誰家的小孩,不要命啊!有人想去拉他,可眨眼間吳三桂已在眼前消失了。


    周圍的人驚詫地看著這個拿著火把的小孩。


    他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吳三桂靠近鬥架的牛時,略定了定神。他瞄個空隙鑽到了兩牛相夾的空處,突然,一隻牛因力氣小而被推得向後退。而此時的吳三桂卻正在此牛的肚子下麵,眼看著要被這牛的蹄子踏中,圍觀的人嚇得不由自主地驚唿起來。如果真要被牛踏中,這小孩哪還有命在!和尚更是急得撓耳抓腮不知所措,他在後悔自己不該讓小孩冒此奇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非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非魚並收藏吳三桂發跡史(出書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