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呆了兩日,一行人起身往金陵而去。
此時聖人已將甄應嘉一擼到底,甄家除了不曾抄家、氣焰早沒了。應天府尹乃是薑老學士門生、薑文的同門師兄,故此他們此行很是安生。
到了金陵老宅安頓下來,又是見族老族少、又是問些族中事務,方預備了讓迎春祭祖。賈赦對這些古代規矩一概不知,幸而薑昭小小年紀全都知道,賈赦趁勢一縮手悉數丟給他,這麽好的苦力不用白不用。鬧騰了半個多月,祭祖禮總算莊嚴肅穆的完成了。
歇了兩日,賈赦領著幾個孩子去遊湖。
玄武湖委實不小,他們坐了一艘畫舫悠悠哉哉的晃了一整日。晚上就在船上吃了船家菜,味道委實不錯。因天氣暖和,賈赦又貪玩,月色又好,一群人在船上賞月吟詩,風光無限,端的舒暢。
所謂樂極生悲,忽聽一聲疾唿“漏水”,船上一陣大亂。
賈赦忙問怎麽迴事。
不一會兒有人過來迴到:“船底不知為何漏水了,幸而有搭著小舟,請主子們速上小舟先行離去!”
賈赦嚇得趕忙將孩子們帶到甲板上。有下人解了應急用的小舟過來,賈赦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將黛玉薑昭塞到一條船上,又將迎春賈琮塞上一條船,自己也跳了上去。急中出錯,忘了黛玉那船上沒有下人,黛玉與薑昭都不會劃船,黛玉還帶著紗帽,晚上愈發看不清楚,兩個人亂糟糟的一個拽了一支槳亂劃,不一會兒便隨著湖水越飄越遠。
等他二人將船穩下來,環顧一圈兒除了水便是天邊月,老遠唯見依稀有船影子在晃動,四麵茫茫無人煙。薑昭尚不足十八歲,黛玉才滿十四,分明是兩個孩子!哪有不怕的。這會子什麽男女大防也顧不得了,手拉著手坐在小舟上茫然無措。
過了一會子,薑昭安定下來道:“林姑娘,你莫怕,不過少許伯父便使人來尋咱們的。咱們隻需候著便是了。”
黛玉“嗯”了一聲,忽然笑道:“我不怕的,舅舅才舍不得丟下我。如今天地一孤舟,古人之境稍知。”
薑昭也笑道:“你可稍稍怕一會子好了。我方才都有些怕的。”
說得二人都笑了。
又說笑了一會子,夜風吹來,略有些涼意,黛玉不禁縮了縮。
薑昭忽然想起前日他小叔子賈琮的話:“我姐姐熱了你要替她扇風、我姐姐冷了你要替她披衣。”又想著旁邊這個小女子日後便是他攜手一生的妻子了,心下憐惜,乃解下披風輕輕圍在黛玉肩頭。
黛玉稍稍愕然,霎時羞紅了臉,低頭不語,雙手卻是緊緊抓著那件披風裹了。
兩人都靜靜坐著,唯有湖心月如沉璧,耳畔風如私語。
如此不知過了多久,忽然薑昭隻覺腳下有物,輕輕一撥,疾唿:“我們這船也漏了!”
黛玉大驚,伸手一探——果然,水已然沒過靴子底了。
偏此時仍四麵無人,叫天天不應、唿地地不靈。他兩個俱是聰明人,忽然腦中閃過一念:莫非要命喪於此?
黛玉不由得潸然淚下:“我耽擱了公子。若非同我南下,公子此仍在京中好好的。”
薑昭道:“天無絕人之路,莫急,即便船底漏水了,船身是木頭的,咱們可以趴在這上頭等人來救。”
才說著,忽聽有人喊:“咦?那船怎的一動不動?”
二人扭頭一看,隻見一葉小舟上幾個人影兒,飛快的過來。因這晚月色頗明,清晰可見船首立著一位漁婆,船上還坐著三位漁女。
薑昭大喜,忙喊:“我們的船漏水了!還請相救、必有重謝。”
那小舟因在他們船前停了下來,此時水已經快沒過腳背了。那漁婆皺眉道:“竟是漏了,誰做的破船!隻是我們這船太小,載不動你們兩個,若加了你倆我們這船也得沉了。隻能上來一個。”
二人一怔。
黛玉“唿”的站起來決然道:“本是我連累薑公子,請搭這位公子先迴岸上。”
薑昭急道:“豈有此理!哪有讓婦孺置於險境的。林姑娘,你先搭她們的船去尋賈伯父。我健壯的很,便是船沉了也可伏在船幫子上等你。”
黛玉急道:“不成!我也可以伏在船幫子上的。”
他們還要推讓,那漁婆笑道:“你二人無需如此,我瞧著,這船一時沉不了的,不如這位姑娘先上我們船來,我們船上都是女孩兒,也輕便些,我去喊我當家的來,他的船不遠。”說著已將自己的小舟穩穩的搭上他們的船停住了。
薑昭聽了連聲道謝,不管不顧隻推著黛玉往那邊去。
黛玉自知隻得如此了,不曾猶豫爽利的搭著那漁婆的手過去,迴頭向薑昭道:“公子放心,我必立時迴來。”
薑昭笑道:“我等姑娘。”
那漁婆暗暗點頭,手上舉起竹篙輕輕一點,小舟如活了一般離去。
黛玉先向那漁婆道了聲“大恩不言謝”,在船上屏氣凝神肅然不語,也不曾迴首去看薑昭。
不一會兒,湖麵上又來了一條小舟,黛玉立時站了起來。因見船上的人與漁婆在說話,她忍著不曾言語。不過片刻功夫,她們這船上的三名漁女刷拉拉跳去那小舟上了。黛玉急問:“咱們可迴去救薑公子了?”
漁婆笑道:“莫急,這就去。”因掉轉船頭,如離弦之箭朝薑昭那船劃去。
眼見薑昭負手立於待沉之舟上,背映明月,越來越近,黛玉眼圈兒終是紅了。
兩船相接,薑昭一步跨上自己坐著的這條好船,黛玉一口氣吐了出來,不禁喜極而泣。
薑昭笑道:“我說什麽來著?可是天無絕人之路?”
黛玉隻顧著抹淚,懶得搭理他。薑昭哈哈大笑,笑聲迎著湖水撒開去,月色愈發如洗。
那漁婆也大笑,口裏唱起一支船謠,搖舟而去。
不多時,她依著薑昭指點尋到了賈赦那艘畫舫。
原來畫舫那點子小漏水早讓船工給堵上了,賈赦、賈琮、迎春都迴到畫舫之上,也不知派了多少人出去尋他們兩個。
見兩個孩子平安迴來,賈赦拍了半日胸口,忙讓他們進去換濕了的靴子,喊人送了滾滾的茶水來驅寒,又說明日找個大廟拜佛安神。因大大的謝了那漁婆一錠金子,甚至不惜身份親送她迴小舟上。臨了悄悄向那漁婆道:“多謝,也謝謝小李子。”
那漁婆也悄悄笑道:“難為國公爺想的出來這一出,我老婆子竟是服了。”
作者有話要說:紅樓背景年代在康熙雍乾三朝,康熙1722年才掛,紐科門大氣式蒸汽機1705年就被發明出來並推廣了。所以我設定這時候蒸汽機是可以從英國買來的。
---------------
室友君寂寞了露個臉,她們編編不讓我亂冒泡= =其實抓蟲子、送積分還是室友君在幹的,你們別忘了我~~~
各位親平安夜快樂!!!
☆、第75章
話說賈赦領著幾個孩子春遊玄武湖,暗地裏夥同李三給黛玉薑昭人為製造了一迴“同生共死”,效果不錯,心滿意足迴去熬薑湯拜祖宗壓驚,又定下明日往靈穀寺燒香。
次日一行人乘車往金陵東郊而去,先是到寺中禮佛,而後遊覽風光。
薑昭對賈赦比前一日殷勤了許多。若說之前他隻是個陪著伯父的大侄子,如今倒真成了哄著嶽丈的小女婿了,賈赦心中十分滿意。雖說古代盲婚啞嫁的過一輩子也沒什麽大不了,趁兩個孩子還在青春期早些培養感情總要平順些。故此他也樂得端架子讓薑昭攙著,兩人說說閑話兒。
眼下四下沒什麽人,賈赦不著痕跡將話題由佛家引出去。“眾生平等自然是哄人的。”他笑道,“旁的不說,單說人,堯舜禹那會子興許還公平些,如今且瞧瞧,何處來的公平?”
薑昭小老頭似的歎道:“人心不古。”
賈赦大笑:“古人又如何?原始社會不過是物產少、天敵多,唯有平分口糧方能養活一個部落的人、人口愈多愈能對付野獸而已。”
薑昭是薑老爺子養大的,又在求知欲最盛的年齡,聽了一句完全聽不懂的話,忙追問何意。
其實對於薑家,賈赦旁的都並無不滿意,唯怕他們家這個“忠”字刻入血脈,遇上非明君就成了傻子。故此他預備趁這次南下之機,朝薑小昭同學腦子裏對帝王的那條忠根砍上一刀。
既然人家都誠心誠意的問了,賈赦自然大發慈悲的告訴他。故此一抬手,指著前頭一座小小的茅亭,大約是僧人歇腳用的,他兩個慢慢走過去。
賈赦歎道:“這些我是不曾告訴璉兒的,也不曾說給莫瑜那孩子。璉兒雖聰明、並不穩當,莫瑜憨直,容易犯愣。我這些日子也猶豫要不要告訴你。”其實是猶豫要不要這麽狠的哄他,“告訴你吧,又怕你流露出什麽來。不告訴你,怕你來日犯傻。”
他這麽半含半露的,誰聽了都會不禁起好奇心的,況一個十七八的孩子。薑昭雖不言語,口裏道“唯請伯父作主”,眼中明明白白寫著“您不告訴我我睡不著覺”。
賈赦此時心中也糾結的很。到底是單同他講講社會進化理論,怕說服不了他;若哄的他厲害,又不甚忍心。權衡了半日,終於一跺腳:如今他是黛玉的舅舅,黛玉才是最重要的。因道:“你是知道我那位劉先生的。”
薑昭笑道:“家父常常提起,劉先生乃是稀世奇才,可惜不曾得會。”
賈赦搖頭:“他也不過一常人爾。既不算聰明、也不算勤奮,隻是芸芸眾生罷了。”
薑昭道:“伯父何以過謙?劉先生教與伯父的樣樣皆不凡。”
賈赦笑道:“你聽聽這首詞如何?”因立起來,輕聲念了毛太祖的《沁園春·雪》,補足了穿越者必做的這道手續。
毛太祖此詞文采飛揚、恢弘大氣,薑昭聽了肅然起敬:“好氣魄!不知何人所寫。”他本想猜是劉先生寫的,偏賈赦才說了劉先生不過一凡人,想是無這等磅礴氣韻的。
賈赦道:“此詞為三百年後一朝開國之君手筆。”
薑昭才要稱讚,聞言卡住了。過了半日,方恍恍惚惚的問:“伯父方才說什麽?”
賈赦又道:“方才我頌與你聽的那首《沁園春·雪》,乃是三百年後一朝開國之君所做。”
薑昭糊塗了。
賈赦再說一遍:“那是三百年後一位大才的手筆。”
薑昭悚然:“莫非劉先生竟能算出三百年後之事!”
賈赦搖頭:“非也。他本從三百年後來的。”
薑昭愣了半日。
賈赦笑道:“晉陶潛所著《桃花源記》你總是讀過的。”
薑昭點頭。
“可曾想過,那桃源中的人並非記不清楚外頭的年月,而是年月與外頭不同?許是他們在桃源中不過百年,外頭已然數百年?”
薑昭恍然道:“莫不是‘山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
賈赦笑道:“或是那桃源有另一處出去,仍然是秦末呢?”
薑昭又愣了半日。
賈赦歎道:“劉先生本是休沐去郊外踏青遊玩,於山間迷路,因天色已晚,便混著尋了一處山穴睡了。一夢醒來,身在數百年前。”
薑昭膛目結舌。許久才道:“竟有此事!”
賈赦又道:“那會子兵荒馬亂,他一個後世人又不知世事,才得罪了人。”
薑昭年輕,平日家裏雖管的緊,也沒少讀些傳奇故事,自然腦補成這人被老榮國公所救,留在府中及後來的種種,不由得點點頭。
賈赦又道:“他教我的那許多,你們覺得甚至稀奇,於他而言不過是前人留下的、他學了便是。就如你們讀書人看古人的書,不也多有學習讚賞的?”
如此薑昭便信了。那位劉先生教給賈伯父的許多奇法不拘於某行某業,又奇妙無比。若是後人依許多前人的法子畫瓢自然容易的。難免好奇,問:“劉先生可曾告訴伯父後來之事?”
賈赦就等他問他,故搖搖頭,見薑昭臉上失落了下去,又點點頭,道:“不曾明著說,然也透露了些。”因苦笑,“我卻寧可不知道。”
薑昭此時想起前頭那首極具氣魄的詞乃是三百年那一朝開國之君所作,想是本朝到不了三百年了。
誰知賈赦又冒出來一句:“我朝大約不足百年了。”
薑昭大驚:“怎能如此!”
賈赦苦笑:“我哪裏知道。劉先生來的那會子已然換了兩朝。”若紅樓夢所處架空朝代借代了清朝,後頭還有個民國,然後是天朝,可不兩朝麽?
薑昭搖頭:“如今恰是太平盛世,我朝正愈發鼎盛的,今上也是位明君。”
此時聖人已將甄應嘉一擼到底,甄家除了不曾抄家、氣焰早沒了。應天府尹乃是薑老學士門生、薑文的同門師兄,故此他們此行很是安生。
到了金陵老宅安頓下來,又是見族老族少、又是問些族中事務,方預備了讓迎春祭祖。賈赦對這些古代規矩一概不知,幸而薑昭小小年紀全都知道,賈赦趁勢一縮手悉數丟給他,這麽好的苦力不用白不用。鬧騰了半個多月,祭祖禮總算莊嚴肅穆的完成了。
歇了兩日,賈赦領著幾個孩子去遊湖。
玄武湖委實不小,他們坐了一艘畫舫悠悠哉哉的晃了一整日。晚上就在船上吃了船家菜,味道委實不錯。因天氣暖和,賈赦又貪玩,月色又好,一群人在船上賞月吟詩,風光無限,端的舒暢。
所謂樂極生悲,忽聽一聲疾唿“漏水”,船上一陣大亂。
賈赦忙問怎麽迴事。
不一會兒有人過來迴到:“船底不知為何漏水了,幸而有搭著小舟,請主子們速上小舟先行離去!”
賈赦嚇得趕忙將孩子們帶到甲板上。有下人解了應急用的小舟過來,賈赦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將黛玉薑昭塞到一條船上,又將迎春賈琮塞上一條船,自己也跳了上去。急中出錯,忘了黛玉那船上沒有下人,黛玉與薑昭都不會劃船,黛玉還帶著紗帽,晚上愈發看不清楚,兩個人亂糟糟的一個拽了一支槳亂劃,不一會兒便隨著湖水越飄越遠。
等他二人將船穩下來,環顧一圈兒除了水便是天邊月,老遠唯見依稀有船影子在晃動,四麵茫茫無人煙。薑昭尚不足十八歲,黛玉才滿十四,分明是兩個孩子!哪有不怕的。這會子什麽男女大防也顧不得了,手拉著手坐在小舟上茫然無措。
過了一會子,薑昭安定下來道:“林姑娘,你莫怕,不過少許伯父便使人來尋咱們的。咱們隻需候著便是了。”
黛玉“嗯”了一聲,忽然笑道:“我不怕的,舅舅才舍不得丟下我。如今天地一孤舟,古人之境稍知。”
薑昭也笑道:“你可稍稍怕一會子好了。我方才都有些怕的。”
說得二人都笑了。
又說笑了一會子,夜風吹來,略有些涼意,黛玉不禁縮了縮。
薑昭忽然想起前日他小叔子賈琮的話:“我姐姐熱了你要替她扇風、我姐姐冷了你要替她披衣。”又想著旁邊這個小女子日後便是他攜手一生的妻子了,心下憐惜,乃解下披風輕輕圍在黛玉肩頭。
黛玉稍稍愕然,霎時羞紅了臉,低頭不語,雙手卻是緊緊抓著那件披風裹了。
兩人都靜靜坐著,唯有湖心月如沉璧,耳畔風如私語。
如此不知過了多久,忽然薑昭隻覺腳下有物,輕輕一撥,疾唿:“我們這船也漏了!”
黛玉大驚,伸手一探——果然,水已然沒過靴子底了。
偏此時仍四麵無人,叫天天不應、唿地地不靈。他兩個俱是聰明人,忽然腦中閃過一念:莫非要命喪於此?
黛玉不由得潸然淚下:“我耽擱了公子。若非同我南下,公子此仍在京中好好的。”
薑昭道:“天無絕人之路,莫急,即便船底漏水了,船身是木頭的,咱們可以趴在這上頭等人來救。”
才說著,忽聽有人喊:“咦?那船怎的一動不動?”
二人扭頭一看,隻見一葉小舟上幾個人影兒,飛快的過來。因這晚月色頗明,清晰可見船首立著一位漁婆,船上還坐著三位漁女。
薑昭大喜,忙喊:“我們的船漏水了!還請相救、必有重謝。”
那小舟因在他們船前停了下來,此時水已經快沒過腳背了。那漁婆皺眉道:“竟是漏了,誰做的破船!隻是我們這船太小,載不動你們兩個,若加了你倆我們這船也得沉了。隻能上來一個。”
二人一怔。
黛玉“唿”的站起來決然道:“本是我連累薑公子,請搭這位公子先迴岸上。”
薑昭急道:“豈有此理!哪有讓婦孺置於險境的。林姑娘,你先搭她們的船去尋賈伯父。我健壯的很,便是船沉了也可伏在船幫子上等你。”
黛玉急道:“不成!我也可以伏在船幫子上的。”
他們還要推讓,那漁婆笑道:“你二人無需如此,我瞧著,這船一時沉不了的,不如這位姑娘先上我們船來,我們船上都是女孩兒,也輕便些,我去喊我當家的來,他的船不遠。”說著已將自己的小舟穩穩的搭上他們的船停住了。
薑昭聽了連聲道謝,不管不顧隻推著黛玉往那邊去。
黛玉自知隻得如此了,不曾猶豫爽利的搭著那漁婆的手過去,迴頭向薑昭道:“公子放心,我必立時迴來。”
薑昭笑道:“我等姑娘。”
那漁婆暗暗點頭,手上舉起竹篙輕輕一點,小舟如活了一般離去。
黛玉先向那漁婆道了聲“大恩不言謝”,在船上屏氣凝神肅然不語,也不曾迴首去看薑昭。
不一會兒,湖麵上又來了一條小舟,黛玉立時站了起來。因見船上的人與漁婆在說話,她忍著不曾言語。不過片刻功夫,她們這船上的三名漁女刷拉拉跳去那小舟上了。黛玉急問:“咱們可迴去救薑公子了?”
漁婆笑道:“莫急,這就去。”因掉轉船頭,如離弦之箭朝薑昭那船劃去。
眼見薑昭負手立於待沉之舟上,背映明月,越來越近,黛玉眼圈兒終是紅了。
兩船相接,薑昭一步跨上自己坐著的這條好船,黛玉一口氣吐了出來,不禁喜極而泣。
薑昭笑道:“我說什麽來著?可是天無絕人之路?”
黛玉隻顧著抹淚,懶得搭理他。薑昭哈哈大笑,笑聲迎著湖水撒開去,月色愈發如洗。
那漁婆也大笑,口裏唱起一支船謠,搖舟而去。
不多時,她依著薑昭指點尋到了賈赦那艘畫舫。
原來畫舫那點子小漏水早讓船工給堵上了,賈赦、賈琮、迎春都迴到畫舫之上,也不知派了多少人出去尋他們兩個。
見兩個孩子平安迴來,賈赦拍了半日胸口,忙讓他們進去換濕了的靴子,喊人送了滾滾的茶水來驅寒,又說明日找個大廟拜佛安神。因大大的謝了那漁婆一錠金子,甚至不惜身份親送她迴小舟上。臨了悄悄向那漁婆道:“多謝,也謝謝小李子。”
那漁婆也悄悄笑道:“難為國公爺想的出來這一出,我老婆子竟是服了。”
作者有話要說:紅樓背景年代在康熙雍乾三朝,康熙1722年才掛,紐科門大氣式蒸汽機1705年就被發明出來並推廣了。所以我設定這時候蒸汽機是可以從英國買來的。
---------------
室友君寂寞了露個臉,她們編編不讓我亂冒泡= =其實抓蟲子、送積分還是室友君在幹的,你們別忘了我~~~
各位親平安夜快樂!!!
☆、第75章
話說賈赦領著幾個孩子春遊玄武湖,暗地裏夥同李三給黛玉薑昭人為製造了一迴“同生共死”,效果不錯,心滿意足迴去熬薑湯拜祖宗壓驚,又定下明日往靈穀寺燒香。
次日一行人乘車往金陵東郊而去,先是到寺中禮佛,而後遊覽風光。
薑昭對賈赦比前一日殷勤了許多。若說之前他隻是個陪著伯父的大侄子,如今倒真成了哄著嶽丈的小女婿了,賈赦心中十分滿意。雖說古代盲婚啞嫁的過一輩子也沒什麽大不了,趁兩個孩子還在青春期早些培養感情總要平順些。故此他也樂得端架子讓薑昭攙著,兩人說說閑話兒。
眼下四下沒什麽人,賈赦不著痕跡將話題由佛家引出去。“眾生平等自然是哄人的。”他笑道,“旁的不說,單說人,堯舜禹那會子興許還公平些,如今且瞧瞧,何處來的公平?”
薑昭小老頭似的歎道:“人心不古。”
賈赦大笑:“古人又如何?原始社會不過是物產少、天敵多,唯有平分口糧方能養活一個部落的人、人口愈多愈能對付野獸而已。”
薑昭是薑老爺子養大的,又在求知欲最盛的年齡,聽了一句完全聽不懂的話,忙追問何意。
其實對於薑家,賈赦旁的都並無不滿意,唯怕他們家這個“忠”字刻入血脈,遇上非明君就成了傻子。故此他預備趁這次南下之機,朝薑小昭同學腦子裏對帝王的那條忠根砍上一刀。
既然人家都誠心誠意的問了,賈赦自然大發慈悲的告訴他。故此一抬手,指著前頭一座小小的茅亭,大約是僧人歇腳用的,他兩個慢慢走過去。
賈赦歎道:“這些我是不曾告訴璉兒的,也不曾說給莫瑜那孩子。璉兒雖聰明、並不穩當,莫瑜憨直,容易犯愣。我這些日子也猶豫要不要告訴你。”其實是猶豫要不要這麽狠的哄他,“告訴你吧,又怕你流露出什麽來。不告訴你,怕你來日犯傻。”
他這麽半含半露的,誰聽了都會不禁起好奇心的,況一個十七八的孩子。薑昭雖不言語,口裏道“唯請伯父作主”,眼中明明白白寫著“您不告訴我我睡不著覺”。
賈赦此時心中也糾結的很。到底是單同他講講社會進化理論,怕說服不了他;若哄的他厲害,又不甚忍心。權衡了半日,終於一跺腳:如今他是黛玉的舅舅,黛玉才是最重要的。因道:“你是知道我那位劉先生的。”
薑昭笑道:“家父常常提起,劉先生乃是稀世奇才,可惜不曾得會。”
賈赦搖頭:“他也不過一常人爾。既不算聰明、也不算勤奮,隻是芸芸眾生罷了。”
薑昭道:“伯父何以過謙?劉先生教與伯父的樣樣皆不凡。”
賈赦笑道:“你聽聽這首詞如何?”因立起來,輕聲念了毛太祖的《沁園春·雪》,補足了穿越者必做的這道手續。
毛太祖此詞文采飛揚、恢弘大氣,薑昭聽了肅然起敬:“好氣魄!不知何人所寫。”他本想猜是劉先生寫的,偏賈赦才說了劉先生不過一凡人,想是無這等磅礴氣韻的。
賈赦道:“此詞為三百年後一朝開國之君手筆。”
薑昭才要稱讚,聞言卡住了。過了半日,方恍恍惚惚的問:“伯父方才說什麽?”
賈赦又道:“方才我頌與你聽的那首《沁園春·雪》,乃是三百年後一朝開國之君所做。”
薑昭糊塗了。
賈赦再說一遍:“那是三百年後一位大才的手筆。”
薑昭悚然:“莫非劉先生竟能算出三百年後之事!”
賈赦搖頭:“非也。他本從三百年後來的。”
薑昭愣了半日。
賈赦笑道:“晉陶潛所著《桃花源記》你總是讀過的。”
薑昭點頭。
“可曾想過,那桃源中的人並非記不清楚外頭的年月,而是年月與外頭不同?許是他們在桃源中不過百年,外頭已然數百年?”
薑昭恍然道:“莫不是‘山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
賈赦笑道:“或是那桃源有另一處出去,仍然是秦末呢?”
薑昭又愣了半日。
賈赦歎道:“劉先生本是休沐去郊外踏青遊玩,於山間迷路,因天色已晚,便混著尋了一處山穴睡了。一夢醒來,身在數百年前。”
薑昭膛目結舌。許久才道:“竟有此事!”
賈赦又道:“那會子兵荒馬亂,他一個後世人又不知世事,才得罪了人。”
薑昭年輕,平日家裏雖管的緊,也沒少讀些傳奇故事,自然腦補成這人被老榮國公所救,留在府中及後來的種種,不由得點點頭。
賈赦又道:“他教我的那許多,你們覺得甚至稀奇,於他而言不過是前人留下的、他學了便是。就如你們讀書人看古人的書,不也多有學習讚賞的?”
如此薑昭便信了。那位劉先生教給賈伯父的許多奇法不拘於某行某業,又奇妙無比。若是後人依許多前人的法子畫瓢自然容易的。難免好奇,問:“劉先生可曾告訴伯父後來之事?”
賈赦就等他問他,故搖搖頭,見薑昭臉上失落了下去,又點點頭,道:“不曾明著說,然也透露了些。”因苦笑,“我卻寧可不知道。”
薑昭此時想起前頭那首極具氣魄的詞乃是三百年那一朝開國之君所作,想是本朝到不了三百年了。
誰知賈赦又冒出來一句:“我朝大約不足百年了。”
薑昭大驚:“怎能如此!”
賈赦苦笑:“我哪裏知道。劉先生來的那會子已然換了兩朝。”若紅樓夢所處架空朝代借代了清朝,後頭還有個民國,然後是天朝,可不兩朝麽?
薑昭搖頭:“如今恰是太平盛世,我朝正愈發鼎盛的,今上也是位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