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幸福的一家子。


    紫薇眯著眼,津津有味的瞧著這一家子。


    公子不知何時來到了紫薇的身邊,見到她的臉上也受到了感染,估計她想起了自己在王府的生活,臉上露出了幸福之情,


    公子轉動著手中斷了一截的繩子,許久悶聲不語,紫薇怕他為銀票煩惱,用手肘撞了撞她:“銀票不用愁了,眼下有一個辦法可解燃眉之急。”


    公子挑起眉,別有深意的看著紫薇,嘴角勾起一抹淺笑:“何法?”


    “募捐籌銀修橋。此法最快又便捷的可解決眼前的問題,馬上天就要黑了。不能拖延,否則會誤事的。”


    紫薇在心裏盤算了一番,把自己的七萬兩都捐出來,還差四千兩,餘下的空缺可通過捐款的形式補齊,在天黑之前把橋修好是不成問題的。


    迴府專門將此事向父王稟明,叫父王向朝廷遞上奏折,希望朝廷關心百姓的疾苦,涉及到民計民生的問題,事無巨細應責成當地官府管轄治理,不能互相推諉,讓百姓罵人。


    張伯鬱悶許久的臉,閃過一絲亮光:“姑娘聰慧,此主意甚好。”


    “事不宜遲,張伯你到車上把紙筆墨拿出來,我來寫幾個字。”


    “好嘞”張伯應著,快步從馬車上把紙筆墨拿下來,將一張大紙放在一個木箱上鋪開,公子上前為其研磨,紫薇彎下腰,揮毫波墨,筆走蛟龍,洋洋灑灑的在木箱上寫下了“募捐修橋”


    “嗬嗬嗬,姑娘一手好字,令我開眼了,這一下餘下的銀兩應該有著落了。”公子放下手裏的墨條,看著“募捐修橋”這四個大字,心有靈犀一點通,很快明白了紫薇此舉的意義。借助百姓的力量解決老大難問題。


    “百姓的力量是無窮的!”


    “募捐修橋”的木箱擺在路中央,路上行人走來走去望著這一個木箱,覺得新鮮新奇,紛紛圍上來湊熱鬧。


    紫薇就站在這裏直指橋上的護欄,對著圍觀的眾人說道:“叔叔伯伯,你們好,我是京城人士,今日巧過貴地,此橋因年久失修,護欄已經腐爛,給行人帶來安全隱患,一年前,這一位公子也是因這個原因,繩子斷裂失足墜入湖裏,幸好被救起。今日公子路過此地,見此橋還無人修理,心存善念,就把自己買貨的七萬兩銀票全部捐出來,把左邊的護欄給修理好了,因此項工程太大了,耗費銀兩過多,右邊的護欄差銀兩修好。”


    張伯也在旁邊幫腔著:“是啊,這一位姑娘所言屬實,公子和姑娘宅心仁厚,一心為百姓著想,公子為了這一座橋已經花費了七千兩,我們迴京的路費也沒有了。”


    賣桃子的大叔坐在橋頭青石板上,取下帽子扇著,很有感概接著說道:“是啊,剛才有一個小孩子差一點不慎掉入湖裏,幸好這位姑娘相救。”


    “官府為何不管?出事的時候,我們早給官府上報過,可至今都無人過問?”


    “你說怎麽辦?”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大家都開始關注此事了,紫薇心裏開始盤算著,然後就開口了:“曲水橋連接京城和錦城,此橋地理位置很重要,兩地官府都有責任來修橋,也許資金沒有到位,直到現在此橋還是無人問津,給出行的人帶來不便。我們不能坐等官府來管,也要盡一個當地居民的責任,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左邊護欄是公子出資換好的,我願步入公子的後塵出資七萬兩。修右邊護欄。”


    人們嗡的一下議論開了“公子和姑娘宅心仁厚,積善行德,真是我們兩地的大貴人。”


    “這一下好了,我們出行安全了,也不怕擔心天黑走夜路掉到湖裏了。”


    “官府哪裏管我們老百姓的死活,也不知我們交上去的稅銀弄去幹什麽?我們這裏發生了水災,旱災,也不曾看見官府的銀兩,用來賑災。官府怎可把銀兩用來修橋?”


    再談下去,人們就在這裏感歎著時局的不穩,估計官府把府庫的銀子盤算來盤算去,把銀兩用在關鍵的地方,官府的人普遍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這一座橋沒有垮塌就可以使用,百姓出行還可以將就,因此兩地的官府都不願過問此橋,誰過問誰掏銀子,說來說去,還是不願為老百姓掏銀子。


    “哎,當官不為民,不如迴去賣紅薯。”紫薇想破了頭,也不知這一句經典的話出自哪一位縣老爺的口裏,這一句用在這裏真是貼切不過。


    賣桃子的農夫,站起來,衝著紫薇喊:“你說,怎麽弄,我就來幹。”


    紫薇望著一群熱血漢子,感歎萬分,她沉吟了一會兒:“由於我們都是遠道而來的,資金有限,算了一筆賬,我出七萬,還差四千兩,如果湊齊四千兩,我們就可以開工,趕在天黑之前,橋就可修好使用。”


    “姑娘,隻要你發話我們就幹,隻剩四千兩,好說,大家湊湊。求官不如求己,大家齊動手。幹啊。”


    中年漢子把擔子往前麵一推,把簍子上的蓋子揭開,裏麵擺滿了一個個紅豔豔的桃子,他彎著腰每人一個桃子:“這一些桃子是我自家院子種的,今日將這些桃子分給大家,算是我獻上一份愛心,盡一份責任。”


    農夫帶了一個好頭,馬上人們跟著吆喝起來了,人們群情激昂,個個願意捐資修橋。


    “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大家齊心協力為自己修橋。”


    “願意出資一百兩。”


    “我願出四十兩。”


    “二十兩”


    “十兩。”


    ……!


    不等紫薇再多言,說一些客套和場麵話,人們就已經紛紛的從袍袖裏掏出來一百,四十兩……銀子,準備塞進捐款箱裏。


    百姓的善良深深的感動了紫薇,她心潮澎湃,望著一群日夜奔波、辛苦勞作,被太陽曬得黝黑的樸實的臉龐,心生感激。


    一張張樸實的笑容在她眼睛晃動著,觸動了她內心深處最為柔軟的一麵,誰是最可愛的人,老百姓才是最可愛的人。


    她靈機一動拿起筆,對著眾人答道:“等等,把每一位捐款的人的名字報上來,我要貼在橋上,讓人們記住你們。”


    捐款箱很快被銀子塞滿了,張伯抱著捐款箱,駕著馬車趕往店鋪,重新購買繩子。有些銀子不夠,店鋪老板聽說他們是為了修橋而捐資買繩子,也十分慷慨,免去了一些銀子,也算上自己的一份,盡心盡力為百姓做實事。


    張伯大喜,買好了繩子,趕迴來,大家七手八腳一起,將箱子從馬車上卸下來,齊心協力把爛繩子扯掉,重新換上了新繩子。


    橋的兩邊換上了新繩子,新的護欄在橋兩邊隨風擺動著。


    紫薇及時把眾人捐款的名單貼在橋上,眾人紛紛圍上來,看著自己的名字在公告欄上,個個露出愉悅的笑容。


    農夫擠到紫薇的身邊,用崇拜的眼光望著紙上一個一個龍飛鳳舞的大字,他不好意思的悄悄央求著:“姑娘,你的字寫得真是好,可以把你的筆墨給我留個紀念嗎?我要拿著筆墨教育我的兒子,要他好好讀書,好好做人。將來長大向姑娘一樣有學問。”


    紫薇笑眯眯的把筆墨遞給了農夫:“老伯,謝謝你,這個筆墨送給你了留做紀念。”


    農夫接過筆墨放進簍子裏,與紫薇道一聲好,帶著滿足匆匆的踏入迴家的征途了。


    一輛馬車從修好的橋上駛過。紫薇坐在馬車上,側過身子望著他們募捐修好的橋,心裏一陣暢快,這是她來到錦城做的唯一一件好事,這也是造福百姓的好事。


    公子坐在紫薇的對麵,手裏拿著一本書在看著。偶爾抬起頭,眼眸落在她的身上,發現她轉過頭時,忙又低下頭裝著看書的樣子。


    對他的變化,紫薇也裝著沒有看見,繼續把頭伸出去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麵,欣賞著外麵的風景,當馬車慢慢的行進到了橋中央時,看見了橋中央寫著曲水橋三個龍飛鳳舞的幾個大字。


    紫薇心血來潮,拍打著窗欞,朝張伯的後背喊著:“張伯,停車。”


    張伯聽到紫薇的唿喊有些急迫,勒住韁繩,輕輕的“籲”了一聲,馬揚蹄停下來了。


    公子見狀放下手裏的書,輕輕啟口:“姑娘,天色不早了,不要再耽擱了。”


    紫薇仰臉,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笑笑:”我暫時還不想走,等我辦完正事,再上車,不會耽擱的,我還想借道迴府哪!我比你還急的。”


    公子覺得言之有理,也就不再阻止了,看著紫薇不知她想幹什麽?


    馬車一停,紫薇衝著公子問道:“剛才我把筆墨送給了老伯,你這裏還有筆墨沒有?”


    公子隨口應著:“有”也不問紫薇幹什麽,直接找到筆墨遞給紫薇,她接過筆墨跳下車,來到橋頭。


    紫薇在曲水橋三個大字的下麵,舉筆寫下了“愛心橋”三個字,以此來紀念為此橋出資出力的人們。


    很快橋上又恢複了行人如織的熱鬧和繁忙的情景,許多的人經過此橋時,被周圍的風景所吸引,有人從軟轎上下來,步行來到橋邊,靠在繩子上,向湖麵遙望著,看周圍的風景,十分著迷。


    正文 第三百六十六章 公子是誰


    湛藍的天隱隱透出,溫婉和煦和柔和的光芒。兩城出行的人來來往往、絡繹不絕,有神態閑適的男子,衣裳華貴的美婦牽著孩子,窄袖綢帶衣衫簡約的少女打著一把花傘,路過此橋。


    還有三三兩兩的坐在橋墩上,扶著護欄散坐於橋邊,這紅的、紫的、白的、綠的、黃的裙擺和袍衫拖墜在橋下,映照在湖麵,顯得湖麵清澈嫩綠,湖畔的楊柳交織在一起連綿起伏,別有一番情趣。


    曲水橋把錦城和京城連接起來了,橋兩邊熱鬧非凡。兩邊商鋪和店鋪,酒肆、青樓林立,一路過來,酒簾飄搖,小二搭著抹布立於酒肆正門,青樓的女子濃妝豔抹站在青樓門口,遙望著南來北往的客人,滿麵春風的迎接著客人。


    一座橋連接了兩地,促進了兩地的經貿來往,搞活了當地的經濟。


    這也許就是人們口裏所言的:要想富,先修路的緣故吧。


    紫薇倚在橋墩上,芊芊玉指扶在繩子上,指尖緩緩用力使勁的握著,粗糲的繩子勒得手掌生痛,平時最怕痛疼的她,這時心裏生出了一絲慰藉,有一種很安全的感覺,似握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手指反複在繩子上摩擦著,體會著粗糲生痛的感覺,一種破繭而生的喜悅感情油然而生,將一顆漂浮不定的心留在了這根繩子上:生命是可貴的!珍愛生命的人也是熱愛生活的人。


    這就是集兩地眾人之力,合力辦成的一件大事!好事!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的力量大啊!以後要唿籲官府要成為百姓的官府,要為民辦實事。”紫薇感歎著。


    公子聽見紫薇的奇談怪論,眼裏閃過一絲詫異,這一位女子是何身份?敢如此大放厥詞,唿籲官府要成為百姓的官府,她的這一番言論,如果被官府知道,說不定還會判個無事生非,蓄意尋絆滋事,被當地衙門當庭杖責幾十,趕出縣衙。


    衙門高高在上,衙門難進,理難講,官府有權有勢,隨便找一個借口,百姓的日子就不好過,還會管你死活。


    在這裏,百姓謹言慎行,百姓是不願惹怒官府的。


    這位姑娘公然議論時政,指出時弊,真是自不量力,在老虎頭上搔癢,活膩了。


    他一直在兩地奔波,對百姓的心裏摸得還是清楚的。雖然她的話說得好,大快人心,可是與時下人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謹慎的處事風格格格不入,顯得與眾不同。


    一位與眾不同的姑娘!


    他的眼光一直落在她的身上,上下打量著她,心裏的疑團越來越重。


    不吐不快,一吐嚇一跳,她意識到了自己的膽大妄為,這一番過激的言論嚇著了公子,不禁露出一絲歉意。


    轉過頭瞅了一眼一直在她的身邊,默然不語。一直以自己的無聲語言支持著她的公子,紫薇心生好感,心裏的戒備慢慢的散去,新護欄是他們共同進退,一起努力的結晶,對她的感歎他應該會有同感的,想到這裏,心裏就輕鬆起來了。話也就開始多起來了:“瞧,曲水橋多美啊。剛才經過此橋時,怎麽沒有這樣的感受?”


    公子溫和的笑一笑:“此一時彼一時,那是人的心境發生了改變,事物落入你的眼簾自然也就不一樣了,感受也就不同了。同樣是一個湖麵,因陽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湖麵波光粼粼,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美就在人的眼中產生了。”


    “高論,確實如此,你知道嗎?這可是我第一次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我現在的心情很是高興。”紫薇誠懇的告訴了公子,她此時的心情,就是不想離開此地,她願意在此地親眼看見,人們度過此橋時的那種喜悅的目光。她被這種愉悅之情所感染,與之產生共鳴,她想把自己的心得說出來,與人分享。


    公子的眼光從湖麵轉到紫薇的身上,他也不催著紫薇上車,已經耽擱了好長時間了,也不必糾結著再多等一會兒了。


    他與紫薇產生了一種默契:你不催,我不走、你不走,我是不會催促的。


    他就這樣靜靜的在紫薇的身邊,陪伴著她,與她一起享受著勞動後的喜悅。


    他的目光時不時的朝“愛心橋”三個字掃去,這一座橋體現出了紫薇此時的心境,她此時愛心泛濫。把這一座橋當成了生命的過橋,願意以此為鍥機,實現她人生意義的飛躍,為百姓做實事,這一下堅定了她心中的想法,過幾日啟程到了連城以後,也要為連城的百姓做實事。體現為政為民的風範。要連城在啟國率先做表率,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迴家賣紅薯,樹立親民意識,為民意識。


    改變人們對官府的不良的認識,


    她的目光清亮純淨,沒有任何做作的痕跡,一如既往的充滿著真心的喜悅。宛如一湖碧水,儼然一幅次第展開的長卷,在她的眼裏找不到任何的雜質,而是與湖水形成了一幅秀色天然的立體山水畫卷,簡單的兩根繩子搭起了兩座橋梁,構成了簡約的風格,與湖麵形成了秀麗典雅的獨特的風韻。


    公子的心顫抖了,不知是他的錯覺,還是他此時真的有這樣的想法,令他不知不覺的在一汪清弘中逐漸的迷失了自我。


    突然,他感覺心有些痛,唿吸有些不暢,趕緊離開這裏催著紫薇快一點離開:“姑娘,天氣不早,早一點上車吧,我們還要趕路,我還想把你接到我的府裏,給你一個意外的驚喜,然後再派張伯送你迴府。”


    紫薇看看天色確實不早,也就不再堅持在橋上多待一會兒,而是依言上車了


    下得橋,兩匹駿馬拉著馬車發足疾奔幾十裏,遠離曲水橋,離開了錦城境內,到了京城遠郊之處的一座店鋪停下來,張伯勒住韁繩,馬嘶鳴著止步,張伯輕輕巧巧躍下馬,掀開車簾:“公子,姑娘到了,請下車。”


    公子屈身先走出車內,站在車邊伸出手,一雙非常好看的手。


    攤在紫薇麵前,***修長,指甲修得整整齊齊。


    他的臉上滑過一絲暖色:“姑娘請下車。”


    紫薇看著這一雙手,沉吟了半響,猶豫著是否將自己的手落在掌中。


    一雙漂亮的眸子在濃密的睫毛掩映下,閃現出異樣的光芒,有棱有角的臉俊美異常,唇角弧度高高上揚,好像工筆白描的墨線,線條無比清新流暢,婉轉柔美。


    他的眼睛柔柔的望著紫薇,黑白分明的眸子,透著幹淨的氣息,似要把紫薇吸進去:“姑娘你的一口仙氣曾把我救活,今日就讓我卿表謝意,讓我把你從車內扶下來吧。”


    言外之意,是你的一口仙氣把我救活,我們之間早就打破了男女授受不親的界線,已經升華到了感激的高度,懷著感恩之心扶你下車有何不可?為何還在拘泥於一些俗套,抹殺了我的一番善心。


    紫薇心一動,這樣的男子會是無名氏嗎?在這一年當中,無名氏究竟發生了何變化,言談舉止中頗有雅士的風度。


    不知怎的,她麵對著無名氏,心裏就會產生出一種莫名其妙的衝動,這種異於常人的感受,令紫薇心生疑慮,他與她是否曾經相熟,這些問話,她又不好問出口,隻能等著機緣巧合的時候,再來解開謎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郡主的邪夫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寶春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寶春兒並收藏郡主的邪夫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