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節
寒門閨秀(作者:李箏) 作者:李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帝點點頭,也不多說,讓人上了茶,擺上棋盤,對楊彥道:“陪父皇手談一局吧!”
“父皇今日不午睡?”楊彥是知道父皇早上起得早,如果下午不午睡,隻怕精力不足,對身體也不好。
皇帝搖頭道:“今日父皇高興,就不睡了,晚上早點睡就是。吏部的事情得抓緊,朕隻怕夜長夢多。”
楊彥點點頭,一邊下子,一邊問道:“父皇屬意哪位大人接手吏部?”
楊昊按下一顆玉石棋子,抬頭帶著幾分詫異地看著他:“你不想接手吏部?”
楊彥搖頭道:“兒臣暫時代一下還行,如果長期留在吏部,肯定會出問題。李尚書在吏部經營多年,除非我們將能所有官員都換了,否則他肯定要指使人弄出問題來的。兒臣最多去吏部查清楚問題,將裏麵的官員關係理一理,想一想整改方案,具體操作得換人執行才行。”
楊昊自然知道兒子話裏什麽意思,也知道兒子顧慮得很有道理。但他卻不想再一次對世家妥協。如今好不容易將李家的氣焰打下去,他怎麽能屈服?
楊彥多少猜出些父皇的心思,建議道:“父皇,您覺得錢鵬陽此人如何?他現在是戶部侍郎,如果調任到吏部再升半級,暫代尚書一職也說得過去。最主要的是,他能得到李尚書的支持,能保證在您沒有對吏部大換血之前維持吏部正常的運作。”
楊昊不禁眯著眼睛看著楊彥,詫異地問:“難道他也是你的人?”
楊彥搖頭。就在楊昊懷疑兒子是不是也在糊弄自己時,楊彥又低著頭湊過去小聲道:“父皇,錢大人不是兒臣的人,他一直是李尚書的心腹。不過,錢大人的長子,在雁門關的鎮國將軍錢敏之是兒臣的人。”
說完,楊彥對著父皇得意地笑了笑。
原本楊昊有些懷疑楊彥蒙騙他,卻很快因為楊彥最後那句坦誠的話而徹底打消了懷疑。又看到兒子這樣得意的笑容,想著兒子連這樣隱秘的事情都肯告訴自己,這是對他這個父皇全心的信任,餘下應該是再也沒有什麽事情瞞著自己了。
這天家父子兩個一邊下棋,一邊商討朝政之事,不知不覺中竟然越說越多,越說越遠,絲毫不覺時間流逝。楊彥連自己想組建一支商隊去波斯大食的話都跟楊昊說了,還討好地問楊昊要不要參股,讓楊昊好一頓笑罵。
忽然,華恩總管進來,小聲稟報道:“皇上,芳嬪娘娘剛剛去了碧華軒,與平王妃的女官發生了一點衝突。”
第140章誤會和jq
芳嬪去了碧華軒,還與平王妃的女官發生了衝突?
父子倆一聽,都不禁微微蹙眉。
楊彥腦子裏迅速調出芳嬪的資料。
芳嬪即芳昭容沈氏,出自江南吳興沈氏一族,父親是正四品的台州知府,前年才進宮。她不但青春貌美,還頗具才氣,是這兩三年後宮裏最得寵的嬪妃了,這才能在短短兩年時間裏晉封為位列九嬪第二的昭容。
要知道,當初惠妃第一次懷孕才封的才人,而後生下隆裕公主,這才封美人。後來再次懷孕封婕妤,直到生下平王才封了九嬪中最下等的充媛,賜封號“惠”,一般稱惠嬪。後來十多年都沒再晉封過,直到平王成年封王戰功赫赫,她才得以晉位為妃,卻也是超編的庶妃,在貴淑德賢四妃之後。
齊夫人怎麽會與芳嬪起衝突呢?齊夫人不是芳嬪的姑母嗎?當初讓齊夫人當安然的女官,也是考慮了這層關係的。畢竟父皇這幾年那麽寵芳嬪,與她拉近關係總不會錯的。可是怎麽看起來芳嬪和齊夫人之間有些不大對勁?
楊彥倒是不擔心父皇怪罪安然,不管怎麽說,安然身為平王正妃,位比正一品的貴淑德賢四妃,品級在芳嬪之上,出了錯也怪不到她身上去。但父皇要是為芳嬪出氣,降罪齊夫人,隻怕安然更難過。齊夫人可是她的表姨母,安然向來對齊夫人又尊敬又依賴的。
楊昊卻想著,芳嬪到底年紀小,不懂事。她年紀小,又沒有子嗣,自己尚在的時候自然能護著她,可一旦自己不在了,她怎麽辦?宮裏好幾年沒有生過孩子了,楊昊自然清楚是怎麽迴事,但因為心裏對皇後德妃她們有些愧疚,也就裝不知道罷了。就算他護著芳嬪生下一男半女來,也得年長的兄長照拂才能平安長大,得罪了平王和平王妃對她有甚好處?
“走,一起去看看吧!”楊昊看兒子神情似乎頗有些不安,不由又寬慰他道,“父皇年紀不小了,分得清兒子江山和美人哪個更重要。芳嬪到底年紀小,不懂事,你和你媳婦多擔待吧!以後要是父皇不在了,別讓人欺負她就好。”
楊彥忽然紅了眼睛,哽咽地叫了一聲“父皇”,卻什麽都說不下去。這一刻,他體會到父皇心底最最柔軟的那一部分,對兒子的期許,對愛妾的歉疚,以及對歲月流逝的無奈。
碧華軒裏,沈怡正跪下給芳嬪請罪。
安然得到消息起床洗漱趕了過來,就看到表姨母還跪在那裏。她心裏很不高興,卻不得不笑道:“父皇突然將碧華軒賜給平王殿下,倒是給後宮裏的娘娘們帶來不便了。剛才午睡,不知道芳嬪娘娘過來,怠慢了。”
說著,自己走到主位上坐下來。她雖然是晚輩,但品級比芳嬪高,她這樣其實算是很給芳嬪麵子了。如果芳嬪懂事,就應該借坡下驢,別再刁難她的女官了。
芳嬪從安然進門就一直在看她,直到安然開口,她才起身來,卻沒有先開口參拜。如今,等安然說完了,她才開口道:“擾了王妃午睡,是妾身的不是。”
這句話如果隻從字麵上理解,是帶著幾分卑微與歉意的。但如果加上芳嬪的語氣神情,就全然不是那麽迴事了。
安然在聽說表姨母向芳嬪請安,芳嬪卻沒讓她起身時,就知道芳嬪是來找麻煩的,可怎麽化解麻煩,她還真不知道。要是平王的妻妾找麻煩還好,她怎麽處理都行。可是父皇的寵妃找她麻煩,這個度要怎麽拿捏,還真是考驗人。還有,她怎麽覺得這位芳嬪與表姨母長得似乎有幾分相似?
“娘娘客氣了。您請坐。”安然想,不管怎麽著,先恭敬著總是沒有錯的。
“謝平王妃。”芳嬪也就順勢坐下來,卻不提讓沈怡起身的話。
安然悄悄看了表姨母一眼,卻見沈怡眼中有些歉疚,讓她有些不明所以。她假裝不知道芳嬪罰跪表姨母,驚疑道:“齊夫人,你還跪著做什麽?可給娘娘請安了?”
沈怡苦笑了一下,再次給芳嬪磕了一個頭道:“奴婢沈氏給芳嬪娘娘請安!”
若是芳嬪不想與平王妃撕破臉,就該到此為止,讓沈怡起身來。可是,芳嬪卻出乎意料的板著臉道:“奴婢沈氏?本宮也是沈氏,你這是譏諷本宮不過是奴婢?”
“娘娘息怒,妾身不敢。”齊夫人再次一拜。
安然一看就知道了,芳嬪還真是故意的了。不過同姓,怎麽就是譏諷她了?難道芳嬪曾經也想要要這碧華軒,而父皇沒有答應?
咦,兩人同姓,又長得有幾分相似,難道是親戚?對了,以前在王家的時候,她背過宮裏嬪妃們的基本資料,這位芳嬪好像就出自吳興沈氏,而表姨母,也是出自吳興沈氏的。還真的是親戚?可是,有這麽對親戚的麽?難道是宿怨?
“哎呀,原來芳嬪娘娘與齊夫人都出自吳興沈氏,難道是親戚?”安然強忍心中不悅,再次給了一把梯子。
誰知芳嬪卻不接,反而冷哼一聲道:“她早已經與沈家脫離關係了,哪裏配姓沈?”說到這裏,芳嬪又對安然道,“平王妃用人需謹慎才是,可不要被人騙了。就她這種曾經拋頭露麵在江湖上廝混的人,如何能做尚儀女官?”
表姨母與沈家脫離了關係?為什麽?看了真的是沈家的家務事了。
安然麵不改色地輕輕一笑道:“謝娘娘關懷。娘娘或許不知道,齊夫人不但是我的尚儀女官,還是我的表姨母。不知娘娘是否能給我一個薄麵,讓她起來?”
既然側麵敲打不行,安然也隻好直接開口了。
芳嬪微微一怔,似乎想不到沈怡居然跟平王妃還有親戚關係。她看了看安然,又看了看沈怡,忽然冷笑一聲,起身道:“打擾了平王妃,是妾身的不是,妾身這就告退迴宮了。”
這算什麽?安然有些頭疼了,早知道後宮的女人麻煩,但也沒想到她們能這樣無理取鬧。芳嬪居然寧願與她撕破臉都不肯給表姨母一個麵子,她們之前到底有什麽深仇大恨?
就在這時,皇帝和平王到了。外麵小太監高聲唱道:“皇上駕到,平王殿下駕到!”
如此,芳嬪也不能即刻就走,隻好與安然一起,到門口跪下接駕。
“恭迎父皇(皇上)!參見平王殿下!”
皇帝走在前麵,目光淡淡地掃過安然和芳嬪,伸手虛扶了一把道:“平王媳婦起來吧!”
“兒媳謝父皇!”安然一聽就笑了,看樣子芳嬪雖然得寵,父皇還是更看重兒子。
這時,楊彥已經走了過來,親手將安然扶起來,小聲問道:“你沒事吧?”
“我沒事。”安然看著不遠處還跪在地上的芳嬪,忽然又覺得她可憐。以芳嬪的才貌,嫁給一個幾乎可以做自己祖父的人,她心裏肯定是不甘的吧?而且,父皇現在當著他們的麵處罰芳嬪,芳嬪還不恨死了他們?說不定等他們一走,父皇就會去哄芳嬪呢?畢竟老夫少妻,皇上肯定會寵著的,到時候芳嬪要是吹點枕頭風什麽的,她和哥哥可就有麻煩了。
想到這裏,安然立即上前幾步對楊昊道:“父皇,原來芳嬪娘娘和兒媳的尚儀女官齊夫人都是出自吳興沈氏,她們剛才正敘舊呢!”
這算是解釋她和芳嬪沒什麽衝突?皇帝輕輕“哦”了一聲,淡淡地掃了芳嬪以及依舊跪在地上的沈怡一眼。看樣子,是宿怨?不過,就算是宿怨,芳嬪也顯得有些小氣了。俗話說得好,打狗還要看主人的嘛!
不想,安然忽然又帶著幾分哀求小聲道:“父皇,今天的事情都是誤會,您別怪芳嬪娘娘好不好?”
見安然給芳嬪求情,卻又這樣小聲似乎生怕芳嬪聽到了,皇帝的心情一下子就好起來。
他之所以不叫芳嬪起來,一來有敲打她的意思,二來也是想看看安然會如何對芳嬪,是借他的手打壓呢還是合稀泥將這事圓過去?而安然的反應卻出乎他的意料,她居然不計前嫌地為芳嬪求情,還不想讓芳嬪知道。
皇帝也想過,安然這麽做或許是不想徹底得罪了芳嬪,畢竟芳嬪這兩年很得寵;又或許是給自己這個父皇麵子,想要將此事遮掩過去;甚至有可能隻是不想將事情鬧大。然而不管安然是出於何種目的,皇帝都是滿意的。
至少這丫頭是有些心胸的。以後,必定不會薄待了他的後妃和其他子女。
“芳嬪也起來吧!”皇帝淡淡地吩咐了一句。
安然見目的已經達成,便又悄悄站迴楊彥身邊去,給了他一個我們迴去吧的眼神。
楊彥收到,立即向父皇告辭道:“父皇,兒臣想去看看母妃。”
皇帝頷首道:“嗯,去吧!難得進宮一迴,不去看看你母妃也說不過去。”
“兒臣(兒媳)告退!”
夫妻兩個很快帶著自己的人離開碧華軒,往惠妃宮裏去。
卻說平王夫妻離開以後,皇帝這才輕輕擺擺手,讓華恩帶著人都出去,這才對著芳嬪淡淡地問道:“怎麽迴事,說吧!”
芳嬪緩緩走過來,跪在離主位三步遠的位置,咬著唇,抬頭看向皇帝,滿眼的委屈和淚水。
是的,芳嬪覺得委屈極了。她一直以為雖然皇上年紀大一些,但到底是至高無上的天子,又最寵愛自己,為此她願意將心底的委屈和不甘都放下。可是就在剛才,她終於醒悟過來,自己對皇帝來說,不過就是個玩意兒而已,是遠遠不能與他的兒子相比的。
“皇上既然都認定是臣妾不知趣,冒犯了平王妃,又讓妾身說什麽?認錯麽?”
皇帝輕輕歎息了一聲,起身走過去親手將她扶了起來,靜靜地看了她許久。
芳嬪被皇帝的舉動弄糊塗了,皇上這是做什麽呢?為什麽他的目光如此複雜?
皇帝細細看了芳嬪好一陣,終於開口了,然而第一聲卻依然是歎息。
“唉!你向來聰明,怎麽這一次會如此衝動而糊塗?”
芳嬪聽皇上話裏的意思似乎對自己還有幾分憐惜,不禁心裏一酸,於是趕緊低下頭去,默默流淚。
皇帝輕輕將她抱在懷裏,歎息道:“你還這樣年輕,可是朕已經老了。以後你要怎麽辦?你要依靠誰?”
芳嬪聽到這裏,總算明白過來,不由緊緊抱著皇帝,抬起滿是淚痕的小臉,哽咽地叫了一聲“皇上”,繼而淚水就流得更兇了,但臉上卻滿是喜悅與激動。原來,皇上竟然對她用情至此?
皇帝知道她已經明白過來,便拍拍她的後背,輕笑道:“好了,不哭了。平王是個心底仁善的,又有情有義,平王妃心思單純,也不是那等小心眼兒的人,你以後多與惠妃交好,再托她送一份禮去平王府就當賠罪了,把這事了了就是。老三夫妻兩個不會放在心上的。”
芳嬪忽然雙眼堅定地盯著皇帝的眼睛道:“皇上,以後……臣妾永遠不會離開您。您去哪兒,臣妾就跟去哪兒!”
皇帝看著芳嬪眼睛裏的堅定認真,心裏自然也有些激動,但他很快收斂了自己外露的情緒,輕輕笑道:“又說傻話……你放心,朕會安排好,不會讓你後半生沒有依靠受委屈的。”不但是芳嬪,其他的人他也會安排好。比如皇後。
年輕的時候,他一心想收迴世家在朝中的勢力,便狠心斷了世家出身皇後的子嗣,這些年來,對皇後也不太好。現在老了,迴想起當初剛剛大婚時,皇後也是個羞澀的對他充滿了期待的小姑娘,也曾經對他一片真心。隻是那個時候的他是不可能將心思放在女人身上的,所以他狠心地打碎了她的夢,這才讓她變成了現在這副尖銳刻薄的樣子。
他拔出李家在朝中的勢力,再傳位為平王,皇後便成了孤家寡人,以後就算當了太後,也翻不起什麽風浪來。平王為了一個仁孝的名聲,應該也會善待她的。他能為皇後做的,也就這麽多了。
芳嬪見皇帝一時間有些神思迷茫,也不知道再想什麽。隻當他不相信自己的話,眼淚不禁再一次滑落,卻不住地搖頭道:“不,臣妾是認真的,臣妾自己願意。若沒有了皇上,臣妾活著還有什麽意思?”
皇帝忽然想起上午安然的話,她說成仙沒有意思,還不如凡人有喜怒哀樂實實在在的感受,芳嬪這話與那丫頭的話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忽然道:“以後有機會與平王妃多相處。朕知道你在江南的時候頗有才名,但平王妃……她就是大隋第一才女也當得,你會喜歡她的。”
芳嬪訝然,她從未見過皇上這樣讚賞過一個人。那位平王妃出身寒門,從未聽過她有什麽才氣啊?皇上也沒見過兩次,怎麽就知道她當得起這大隋第一才女?
卻說楊彥和安然給惠妃請了安,說好過幾天再進宮為她畫像,看著天色也不早了,便出宮迴王府。
進宮的時候,是坐三輛馬車來的,平王和王妃一輛,沈怡和兩名侍女一輛,孫望和平王身邊的兩名親隨一輛。
楊彥和安然在一起的時候,不喜歡有電燈泡,所以從來不讓人與他們同車,也不要人伺候,但出宮的時候,安然還是將沈怡叫上了他們的馬車。
馬車很大,坐三個人也不覺得擠,隻是沈怡坐在安然和楊彥對麵,一直低著頭沒有說話。
安然開門見山地問道:“表姨母,你和芳嬪娘娘到底是怎麽迴事?你們長得有幾分相似呢!”
沈怡沒有抬頭,輕聲迴道:“迴王妃的話,芳嬪是妾身兄長的女兒。”
“那,那她怎麽會如此為難你?”安然忽然有轉頭看向楊彥,這事哥哥不可能不知道吧?
楊彥點頭表示他知道這層關係,而後同樣不解地問沈怡道:“齊夫人,你和芳嬪可是有什麽誤會?”
誰知沈怡卻搖搖頭,苦笑道:“妾身也不知道。妾身出嫁的時候,她還沒出生呢!”
安然一想也是,表姨母早早就出嫁了,能與芳嬪有什麽恩怨?如此說來,多半是上一代的恩怨了?
果然,就聽沈怡又補充了一句道:“芳嬪娘娘的父親本是庶出的,因為妾身的母親隻生了妾身一個,所以父親讓三哥過在母親名下,或許三哥是生母魏姨娘心裏有些不高興吧。”
沈怡就說了這麽一句,就不肯再說了。安然想著家醜不外揚,可能表姨母不想提那些不開心的事情,便也不再追問,隻想著以後盡量避開芳嬪就是了。或者,以後不帶表姨母進宮就是。
迴到王府,二管家易達來報,說蜀王送了一個人給王妃,另外,有幾張拜帖,都是想來給王妃請安或者請王妃參加什麽宴會的。
“父皇今日不午睡?”楊彥是知道父皇早上起得早,如果下午不午睡,隻怕精力不足,對身體也不好。
皇帝搖頭道:“今日父皇高興,就不睡了,晚上早點睡就是。吏部的事情得抓緊,朕隻怕夜長夢多。”
楊彥點點頭,一邊下子,一邊問道:“父皇屬意哪位大人接手吏部?”
楊昊按下一顆玉石棋子,抬頭帶著幾分詫異地看著他:“你不想接手吏部?”
楊彥搖頭道:“兒臣暫時代一下還行,如果長期留在吏部,肯定會出問題。李尚書在吏部經營多年,除非我們將能所有官員都換了,否則他肯定要指使人弄出問題來的。兒臣最多去吏部查清楚問題,將裏麵的官員關係理一理,想一想整改方案,具體操作得換人執行才行。”
楊昊自然知道兒子話裏什麽意思,也知道兒子顧慮得很有道理。但他卻不想再一次對世家妥協。如今好不容易將李家的氣焰打下去,他怎麽能屈服?
楊彥多少猜出些父皇的心思,建議道:“父皇,您覺得錢鵬陽此人如何?他現在是戶部侍郎,如果調任到吏部再升半級,暫代尚書一職也說得過去。最主要的是,他能得到李尚書的支持,能保證在您沒有對吏部大換血之前維持吏部正常的運作。”
楊昊不禁眯著眼睛看著楊彥,詫異地問:“難道他也是你的人?”
楊彥搖頭。就在楊昊懷疑兒子是不是也在糊弄自己時,楊彥又低著頭湊過去小聲道:“父皇,錢大人不是兒臣的人,他一直是李尚書的心腹。不過,錢大人的長子,在雁門關的鎮國將軍錢敏之是兒臣的人。”
說完,楊彥對著父皇得意地笑了笑。
原本楊昊有些懷疑楊彥蒙騙他,卻很快因為楊彥最後那句坦誠的話而徹底打消了懷疑。又看到兒子這樣得意的笑容,想著兒子連這樣隱秘的事情都肯告訴自己,這是對他這個父皇全心的信任,餘下應該是再也沒有什麽事情瞞著自己了。
這天家父子兩個一邊下棋,一邊商討朝政之事,不知不覺中竟然越說越多,越說越遠,絲毫不覺時間流逝。楊彥連自己想組建一支商隊去波斯大食的話都跟楊昊說了,還討好地問楊昊要不要參股,讓楊昊好一頓笑罵。
忽然,華恩總管進來,小聲稟報道:“皇上,芳嬪娘娘剛剛去了碧華軒,與平王妃的女官發生了一點衝突。”
第140章誤會和jq
芳嬪去了碧華軒,還與平王妃的女官發生了衝突?
父子倆一聽,都不禁微微蹙眉。
楊彥腦子裏迅速調出芳嬪的資料。
芳嬪即芳昭容沈氏,出自江南吳興沈氏一族,父親是正四品的台州知府,前年才進宮。她不但青春貌美,還頗具才氣,是這兩三年後宮裏最得寵的嬪妃了,這才能在短短兩年時間裏晉封為位列九嬪第二的昭容。
要知道,當初惠妃第一次懷孕才封的才人,而後生下隆裕公主,這才封美人。後來再次懷孕封婕妤,直到生下平王才封了九嬪中最下等的充媛,賜封號“惠”,一般稱惠嬪。後來十多年都沒再晉封過,直到平王成年封王戰功赫赫,她才得以晉位為妃,卻也是超編的庶妃,在貴淑德賢四妃之後。
齊夫人怎麽會與芳嬪起衝突呢?齊夫人不是芳嬪的姑母嗎?當初讓齊夫人當安然的女官,也是考慮了這層關係的。畢竟父皇這幾年那麽寵芳嬪,與她拉近關係總不會錯的。可是怎麽看起來芳嬪和齊夫人之間有些不大對勁?
楊彥倒是不擔心父皇怪罪安然,不管怎麽說,安然身為平王正妃,位比正一品的貴淑德賢四妃,品級在芳嬪之上,出了錯也怪不到她身上去。但父皇要是為芳嬪出氣,降罪齊夫人,隻怕安然更難過。齊夫人可是她的表姨母,安然向來對齊夫人又尊敬又依賴的。
楊昊卻想著,芳嬪到底年紀小,不懂事。她年紀小,又沒有子嗣,自己尚在的時候自然能護著她,可一旦自己不在了,她怎麽辦?宮裏好幾年沒有生過孩子了,楊昊自然清楚是怎麽迴事,但因為心裏對皇後德妃她們有些愧疚,也就裝不知道罷了。就算他護著芳嬪生下一男半女來,也得年長的兄長照拂才能平安長大,得罪了平王和平王妃對她有甚好處?
“走,一起去看看吧!”楊昊看兒子神情似乎頗有些不安,不由又寬慰他道,“父皇年紀不小了,分得清兒子江山和美人哪個更重要。芳嬪到底年紀小,不懂事,你和你媳婦多擔待吧!以後要是父皇不在了,別讓人欺負她就好。”
楊彥忽然紅了眼睛,哽咽地叫了一聲“父皇”,卻什麽都說不下去。這一刻,他體會到父皇心底最最柔軟的那一部分,對兒子的期許,對愛妾的歉疚,以及對歲月流逝的無奈。
碧華軒裏,沈怡正跪下給芳嬪請罪。
安然得到消息起床洗漱趕了過來,就看到表姨母還跪在那裏。她心裏很不高興,卻不得不笑道:“父皇突然將碧華軒賜給平王殿下,倒是給後宮裏的娘娘們帶來不便了。剛才午睡,不知道芳嬪娘娘過來,怠慢了。”
說著,自己走到主位上坐下來。她雖然是晚輩,但品級比芳嬪高,她這樣其實算是很給芳嬪麵子了。如果芳嬪懂事,就應該借坡下驢,別再刁難她的女官了。
芳嬪從安然進門就一直在看她,直到安然開口,她才起身來,卻沒有先開口參拜。如今,等安然說完了,她才開口道:“擾了王妃午睡,是妾身的不是。”
這句話如果隻從字麵上理解,是帶著幾分卑微與歉意的。但如果加上芳嬪的語氣神情,就全然不是那麽迴事了。
安然在聽說表姨母向芳嬪請安,芳嬪卻沒讓她起身時,就知道芳嬪是來找麻煩的,可怎麽化解麻煩,她還真不知道。要是平王的妻妾找麻煩還好,她怎麽處理都行。可是父皇的寵妃找她麻煩,這個度要怎麽拿捏,還真是考驗人。還有,她怎麽覺得這位芳嬪與表姨母長得似乎有幾分相似?
“娘娘客氣了。您請坐。”安然想,不管怎麽著,先恭敬著總是沒有錯的。
“謝平王妃。”芳嬪也就順勢坐下來,卻不提讓沈怡起身的話。
安然悄悄看了表姨母一眼,卻見沈怡眼中有些歉疚,讓她有些不明所以。她假裝不知道芳嬪罰跪表姨母,驚疑道:“齊夫人,你還跪著做什麽?可給娘娘請安了?”
沈怡苦笑了一下,再次給芳嬪磕了一個頭道:“奴婢沈氏給芳嬪娘娘請安!”
若是芳嬪不想與平王妃撕破臉,就該到此為止,讓沈怡起身來。可是,芳嬪卻出乎意料的板著臉道:“奴婢沈氏?本宮也是沈氏,你這是譏諷本宮不過是奴婢?”
“娘娘息怒,妾身不敢。”齊夫人再次一拜。
安然一看就知道了,芳嬪還真是故意的了。不過同姓,怎麽就是譏諷她了?難道芳嬪曾經也想要要這碧華軒,而父皇沒有答應?
咦,兩人同姓,又長得有幾分相似,難道是親戚?對了,以前在王家的時候,她背過宮裏嬪妃們的基本資料,這位芳嬪好像就出自吳興沈氏,而表姨母,也是出自吳興沈氏的。還真的是親戚?可是,有這麽對親戚的麽?難道是宿怨?
“哎呀,原來芳嬪娘娘與齊夫人都出自吳興沈氏,難道是親戚?”安然強忍心中不悅,再次給了一把梯子。
誰知芳嬪卻不接,反而冷哼一聲道:“她早已經與沈家脫離關係了,哪裏配姓沈?”說到這裏,芳嬪又對安然道,“平王妃用人需謹慎才是,可不要被人騙了。就她這種曾經拋頭露麵在江湖上廝混的人,如何能做尚儀女官?”
表姨母與沈家脫離了關係?為什麽?看了真的是沈家的家務事了。
安然麵不改色地輕輕一笑道:“謝娘娘關懷。娘娘或許不知道,齊夫人不但是我的尚儀女官,還是我的表姨母。不知娘娘是否能給我一個薄麵,讓她起來?”
既然側麵敲打不行,安然也隻好直接開口了。
芳嬪微微一怔,似乎想不到沈怡居然跟平王妃還有親戚關係。她看了看安然,又看了看沈怡,忽然冷笑一聲,起身道:“打擾了平王妃,是妾身的不是,妾身這就告退迴宮了。”
這算什麽?安然有些頭疼了,早知道後宮的女人麻煩,但也沒想到她們能這樣無理取鬧。芳嬪居然寧願與她撕破臉都不肯給表姨母一個麵子,她們之前到底有什麽深仇大恨?
就在這時,皇帝和平王到了。外麵小太監高聲唱道:“皇上駕到,平王殿下駕到!”
如此,芳嬪也不能即刻就走,隻好與安然一起,到門口跪下接駕。
“恭迎父皇(皇上)!參見平王殿下!”
皇帝走在前麵,目光淡淡地掃過安然和芳嬪,伸手虛扶了一把道:“平王媳婦起來吧!”
“兒媳謝父皇!”安然一聽就笑了,看樣子芳嬪雖然得寵,父皇還是更看重兒子。
這時,楊彥已經走了過來,親手將安然扶起來,小聲問道:“你沒事吧?”
“我沒事。”安然看著不遠處還跪在地上的芳嬪,忽然又覺得她可憐。以芳嬪的才貌,嫁給一個幾乎可以做自己祖父的人,她心裏肯定是不甘的吧?而且,父皇現在當著他們的麵處罰芳嬪,芳嬪還不恨死了他們?說不定等他們一走,父皇就會去哄芳嬪呢?畢竟老夫少妻,皇上肯定會寵著的,到時候芳嬪要是吹點枕頭風什麽的,她和哥哥可就有麻煩了。
想到這裏,安然立即上前幾步對楊昊道:“父皇,原來芳嬪娘娘和兒媳的尚儀女官齊夫人都是出自吳興沈氏,她們剛才正敘舊呢!”
這算是解釋她和芳嬪沒什麽衝突?皇帝輕輕“哦”了一聲,淡淡地掃了芳嬪以及依舊跪在地上的沈怡一眼。看樣子,是宿怨?不過,就算是宿怨,芳嬪也顯得有些小氣了。俗話說得好,打狗還要看主人的嘛!
不想,安然忽然又帶著幾分哀求小聲道:“父皇,今天的事情都是誤會,您別怪芳嬪娘娘好不好?”
見安然給芳嬪求情,卻又這樣小聲似乎生怕芳嬪聽到了,皇帝的心情一下子就好起來。
他之所以不叫芳嬪起來,一來有敲打她的意思,二來也是想看看安然會如何對芳嬪,是借他的手打壓呢還是合稀泥將這事圓過去?而安然的反應卻出乎他的意料,她居然不計前嫌地為芳嬪求情,還不想讓芳嬪知道。
皇帝也想過,安然這麽做或許是不想徹底得罪了芳嬪,畢竟芳嬪這兩年很得寵;又或許是給自己這個父皇麵子,想要將此事遮掩過去;甚至有可能隻是不想將事情鬧大。然而不管安然是出於何種目的,皇帝都是滿意的。
至少這丫頭是有些心胸的。以後,必定不會薄待了他的後妃和其他子女。
“芳嬪也起來吧!”皇帝淡淡地吩咐了一句。
安然見目的已經達成,便又悄悄站迴楊彥身邊去,給了他一個我們迴去吧的眼神。
楊彥收到,立即向父皇告辭道:“父皇,兒臣想去看看母妃。”
皇帝頷首道:“嗯,去吧!難得進宮一迴,不去看看你母妃也說不過去。”
“兒臣(兒媳)告退!”
夫妻兩個很快帶著自己的人離開碧華軒,往惠妃宮裏去。
卻說平王夫妻離開以後,皇帝這才輕輕擺擺手,讓華恩帶著人都出去,這才對著芳嬪淡淡地問道:“怎麽迴事,說吧!”
芳嬪緩緩走過來,跪在離主位三步遠的位置,咬著唇,抬頭看向皇帝,滿眼的委屈和淚水。
是的,芳嬪覺得委屈極了。她一直以為雖然皇上年紀大一些,但到底是至高無上的天子,又最寵愛自己,為此她願意將心底的委屈和不甘都放下。可是就在剛才,她終於醒悟過來,自己對皇帝來說,不過就是個玩意兒而已,是遠遠不能與他的兒子相比的。
“皇上既然都認定是臣妾不知趣,冒犯了平王妃,又讓妾身說什麽?認錯麽?”
皇帝輕輕歎息了一聲,起身走過去親手將她扶了起來,靜靜地看了她許久。
芳嬪被皇帝的舉動弄糊塗了,皇上這是做什麽呢?為什麽他的目光如此複雜?
皇帝細細看了芳嬪好一陣,終於開口了,然而第一聲卻依然是歎息。
“唉!你向來聰明,怎麽這一次會如此衝動而糊塗?”
芳嬪聽皇上話裏的意思似乎對自己還有幾分憐惜,不禁心裏一酸,於是趕緊低下頭去,默默流淚。
皇帝輕輕將她抱在懷裏,歎息道:“你還這樣年輕,可是朕已經老了。以後你要怎麽辦?你要依靠誰?”
芳嬪聽到這裏,總算明白過來,不由緊緊抱著皇帝,抬起滿是淚痕的小臉,哽咽地叫了一聲“皇上”,繼而淚水就流得更兇了,但臉上卻滿是喜悅與激動。原來,皇上竟然對她用情至此?
皇帝知道她已經明白過來,便拍拍她的後背,輕笑道:“好了,不哭了。平王是個心底仁善的,又有情有義,平王妃心思單純,也不是那等小心眼兒的人,你以後多與惠妃交好,再托她送一份禮去平王府就當賠罪了,把這事了了就是。老三夫妻兩個不會放在心上的。”
芳嬪忽然雙眼堅定地盯著皇帝的眼睛道:“皇上,以後……臣妾永遠不會離開您。您去哪兒,臣妾就跟去哪兒!”
皇帝看著芳嬪眼睛裏的堅定認真,心裏自然也有些激動,但他很快收斂了自己外露的情緒,輕輕笑道:“又說傻話……你放心,朕會安排好,不會讓你後半生沒有依靠受委屈的。”不但是芳嬪,其他的人他也會安排好。比如皇後。
年輕的時候,他一心想收迴世家在朝中的勢力,便狠心斷了世家出身皇後的子嗣,這些年來,對皇後也不太好。現在老了,迴想起當初剛剛大婚時,皇後也是個羞澀的對他充滿了期待的小姑娘,也曾經對他一片真心。隻是那個時候的他是不可能將心思放在女人身上的,所以他狠心地打碎了她的夢,這才讓她變成了現在這副尖銳刻薄的樣子。
他拔出李家在朝中的勢力,再傳位為平王,皇後便成了孤家寡人,以後就算當了太後,也翻不起什麽風浪來。平王為了一個仁孝的名聲,應該也會善待她的。他能為皇後做的,也就這麽多了。
芳嬪見皇帝一時間有些神思迷茫,也不知道再想什麽。隻當他不相信自己的話,眼淚不禁再一次滑落,卻不住地搖頭道:“不,臣妾是認真的,臣妾自己願意。若沒有了皇上,臣妾活著還有什麽意思?”
皇帝忽然想起上午安然的話,她說成仙沒有意思,還不如凡人有喜怒哀樂實實在在的感受,芳嬪這話與那丫頭的話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忽然道:“以後有機會與平王妃多相處。朕知道你在江南的時候頗有才名,但平王妃……她就是大隋第一才女也當得,你會喜歡她的。”
芳嬪訝然,她從未見過皇上這樣讚賞過一個人。那位平王妃出身寒門,從未聽過她有什麽才氣啊?皇上也沒見過兩次,怎麽就知道她當得起這大隋第一才女?
卻說楊彥和安然給惠妃請了安,說好過幾天再進宮為她畫像,看著天色也不早了,便出宮迴王府。
進宮的時候,是坐三輛馬車來的,平王和王妃一輛,沈怡和兩名侍女一輛,孫望和平王身邊的兩名親隨一輛。
楊彥和安然在一起的時候,不喜歡有電燈泡,所以從來不讓人與他們同車,也不要人伺候,但出宮的時候,安然還是將沈怡叫上了他們的馬車。
馬車很大,坐三個人也不覺得擠,隻是沈怡坐在安然和楊彥對麵,一直低著頭沒有說話。
安然開門見山地問道:“表姨母,你和芳嬪娘娘到底是怎麽迴事?你們長得有幾分相似呢!”
沈怡沒有抬頭,輕聲迴道:“迴王妃的話,芳嬪是妾身兄長的女兒。”
“那,那她怎麽會如此為難你?”安然忽然有轉頭看向楊彥,這事哥哥不可能不知道吧?
楊彥點頭表示他知道這層關係,而後同樣不解地問沈怡道:“齊夫人,你和芳嬪可是有什麽誤會?”
誰知沈怡卻搖搖頭,苦笑道:“妾身也不知道。妾身出嫁的時候,她還沒出生呢!”
安然一想也是,表姨母早早就出嫁了,能與芳嬪有什麽恩怨?如此說來,多半是上一代的恩怨了?
果然,就聽沈怡又補充了一句道:“芳嬪娘娘的父親本是庶出的,因為妾身的母親隻生了妾身一個,所以父親讓三哥過在母親名下,或許三哥是生母魏姨娘心裏有些不高興吧。”
沈怡就說了這麽一句,就不肯再說了。安然想著家醜不外揚,可能表姨母不想提那些不開心的事情,便也不再追問,隻想著以後盡量避開芳嬪就是了。或者,以後不帶表姨母進宮就是。
迴到王府,二管家易達來報,說蜀王送了一個人給王妃,另外,有幾張拜帖,都是想來給王妃請安或者請王妃參加什麽宴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