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
今夜,對於剛剛被人拒絕的李媚兒而言,注定羞憤難當,難以入眠。
紅燭燈芯一閃,紅淚低垂,李媚兒在床頭緩緩的起了身子,穿上衣服,立在鏡前良久,鏡中的她花容月貌,有人卻是毫不動心,念及這裏,一股挫敗感就油然而生,她輕歎一聲,這才推門出去,走過了幾個房間,來到一間看起來十分華麗的門前,輕輕敲了下。
很快,一個低沉的聲音響了起來:“進來。”
李媚兒推開了房門,冷聲道:“爺爺,你真想把我送給那位北涼王嗎?”她是來要一個說法的,不然無法過心中那道坎。
坎也許有兩道,被親人利用的坎,還有被外人忽視的坎。
房間裏,中間放著一張大桌,桌旁有兩人相視而坐,赫然就是李宗望和宇文淚。
高門大戶,一般都家規森嚴,長輩的任何意見都容不得後輩的質疑,李媚兒直接質問李宗望,顯然是十分的放肆無禮。
李宗望臉上卻並無怒色,反而流露出一絲無奈。
李媚兒是他唯一的孫女,自小就極其寵愛,平時沒有過一點打罵,而今夜之事他做的也確實欠妥,語氣中帶著一絲歉然道:“媚兒,你的人生大事爺爺怎麽可能如此兒戲,那位北涼王要是敢對你有絲毫窺覬之心,爺爺早就已經把他打出莊外了。”
李宗望說的誠懇,李媚兒也並無不信,可她眼中的冷意半點不散,更是透著一股子的執著之色,朗聲道:“爺爺,你一直教導我們,做人要言而有信,你既然親口說出要把我送給北涼王,那麽孫女就已經是北涼王的人了。”
此話一出,李宗望頓時一愣,剛要出口勸說,就被李媚兒堅定不決的打斷道:“爺爺,孫兒我丟不起這個臉。”說完,便轉身奪門而出。
李宗望苦笑不止,隻希望李媚兒是在賭氣。
曾經他一直為自己的子孫感到欣慰,他的六個兒子,一個女兒,包括已經成年的孫子,孫女們,沒有一個是懦弱之輩。
可是性子過於剛強有時候並非好事。
就比如現在,李宗望隻想用李媚兒試探軒轅宸的品行,卻沒想到李媚兒竟然順水推舟,還表現的這般倔強。
宇文淚手捧茶杯,閉目養神的樣子,直到李媚兒走出房門,這才睜開眼睛說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大師兄你又何必去理會。”
李宗望老眼一瞪,罵道:“你無兒無孫,哪裏知道做父母長輩的難處。”
宇文淚聳了聳肩膀,不以為意道:“大師兄,用媚兒去試探北涼王可不是我讓你做的,怎麽現在你似乎遷怒於師弟我了。”
李宗望恨聲道:“如果不是恩師仙逝前,再三囑托讓我照顧好你,老夫又何需管你這麽多的破事。”
李宗望和宇文淚都是長生門弟子,長生門屬於道教分支,曾經一度極有名望,隻是在這一任掌教去世後,門下弟子不知何種原因,紛紛選擇歸隱,長生門也由此被人所遺忘。
而李宗望和宇文淚是長生門這一代弟子中最優秀的二人,李宗望還繼承了掌教之位,宇文淚則是他最小的師弟。
二人的年紀相差了足有三十歲,可是關係卻是師兄弟中最為密切的,李宗望一直如父兄般對待宇文淚,宇文淚也是十分敬重李宗望這位掌教大師兄,他神色一肅道:“大師兄的恩德,師弟我沒齒難忘。”
李宗望一擺手,笑罵道:“打完一棍子,再給顆甜棗,老夫可不吃你這一套。”
宇文淚淡笑一聲,不等笑聲散去,他已經問道:“大師兄,你怎麽看那個北涼王?”
李宗望眼中多了分認真,凝聲道:“如果八字讖言的傳說是真的,那麽北涼王是七星之一的可能性極大。”
宇文淚臉色沉重,說道:“七星初現,必引來各方勢力的爭奪,天璣已經落入博爾覺羅之手,而開陽也出現在他眼前,博爾覺羅是不會輕易錯過的。”
李宗望皺了下眉頭,眼中閃過一絲淩厲道:“博爾覺羅野心勃勃,如果讓他再得到開陽,大金國力勢必大增。”他吐了一口氣,神色略顯輕鬆道:“所幸開陽是北涼王,他是軒轅皇族,相信不會輕易被博爾覺羅招攬到麾下。”
宇文淚點頭道:“北涼王確實不是一個可隨意拿捏之人。”他說到這裏,腦海中忍不住想到了博爾覺羅,覺得這位雄才大略的大金國主,和軒轅宸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
到底是哪裏相似,宇文淚說不出來,但他相信自己的感覺不會有錯,他還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北涼王日後的成就恐怕不會差於博爾覺羅。
李宗望看了沉思之中的宇文淚一眼,拿起了桌上的香茶,喝了一口後,說道:“那位北涼王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宇文淚迴過神來,聽後卻是笑而不語。
李宗望麵露思索之色,又道:“他在求糧之事上表現出無比的強硬,可是在俘獲老夫幼子重茂時,卻沒有拿人作為換糧的要挾,老夫又用媚兒來拉攏,他又毫不領情的拒絕,難道他不懂得一旦有了姻親關係,從我李莊獲得糧食會變得更為方便嗎?”
宇文淚瞥了李宗望一眼,搖頭道:“大師兄,你難道真看不懂北涼王這個人嗎?”不等李宗望迴答,他微微一笑:“大師兄,你其實是明白的,而且十分欣賞他,所以當時才會故作冷淡的冒然離開。”
李宗望一怔,隻見宇文淚目光清澈的盯著自己,心中忍不住出一聲歎息,說道:“沒錯,老夫是自內心的欣賞那位北涼王。”他頓了頓,說道:“重茂無知,領鄉兵冒犯北涼王,北涼王卻以德報怨,而麵對媚兒時,他又不為女色所動,這些皆是亮堂堂的男兒本色,讓人如何能不欣賞!”
宇文淚抿了一口茶,萬分感慨道:“大師兄說的不錯,北涼王確實有諸多可取之處,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心太軟了……北涼城之戰後,如果他不隨著北涼城十萬百姓一同遷移的話,又怎麽會被博爾覺羅的天狼軍追上。當然,如不這樣,大師兄估計也不會如此欣賞他了。”
李宗望一臉嚴肅道:“此乃仁心,聖人之作為也!”
宇文淚淡淡道:“有些人天生已經注定並非尋常之人,北涼王算是一個,可是亂世之中,仁心隻是雞肋,隻有絕情才能成就王者,北涼王注定隻會成為他人的墊腳石。”
李宗望默然半晌,突然站起身來,擲地有聲道:“就算北涼王真是墊腳石,我們也不該去踩上一腳。”說到這裏,他望著宇文淚,又是深深一歎:“師弟,對於那件事,你沉迷太深了,最終隻會害人害己,大師兄拉不了你,也不會與你一起沉淪,北涼王之事,大師兄不會再插手了。”
宇文淚臉色變得黯淡,低聲道:“我不會再麻煩大師兄了,隻是有些事無法逃避,既然讓我遇到了北涼王,就絕不會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他雙眸迷蒙,盡是如深秋枯葉般的蕭索之色:“也許……這就是我的宿命!”
二人默然,室內沉寂一片。
今夜,對於剛剛被人拒絕的李媚兒而言,注定羞憤難當,難以入眠。
紅燭燈芯一閃,紅淚低垂,李媚兒在床頭緩緩的起了身子,穿上衣服,立在鏡前良久,鏡中的她花容月貌,有人卻是毫不動心,念及這裏,一股挫敗感就油然而生,她輕歎一聲,這才推門出去,走過了幾個房間,來到一間看起來十分華麗的門前,輕輕敲了下。
很快,一個低沉的聲音響了起來:“進來。”
李媚兒推開了房門,冷聲道:“爺爺,你真想把我送給那位北涼王嗎?”她是來要一個說法的,不然無法過心中那道坎。
坎也許有兩道,被親人利用的坎,還有被外人忽視的坎。
房間裏,中間放著一張大桌,桌旁有兩人相視而坐,赫然就是李宗望和宇文淚。
高門大戶,一般都家規森嚴,長輩的任何意見都容不得後輩的質疑,李媚兒直接質問李宗望,顯然是十分的放肆無禮。
李宗望臉上卻並無怒色,反而流露出一絲無奈。
李媚兒是他唯一的孫女,自小就極其寵愛,平時沒有過一點打罵,而今夜之事他做的也確實欠妥,語氣中帶著一絲歉然道:“媚兒,你的人生大事爺爺怎麽可能如此兒戲,那位北涼王要是敢對你有絲毫窺覬之心,爺爺早就已經把他打出莊外了。”
李宗望說的誠懇,李媚兒也並無不信,可她眼中的冷意半點不散,更是透著一股子的執著之色,朗聲道:“爺爺,你一直教導我們,做人要言而有信,你既然親口說出要把我送給北涼王,那麽孫女就已經是北涼王的人了。”
此話一出,李宗望頓時一愣,剛要出口勸說,就被李媚兒堅定不決的打斷道:“爺爺,孫兒我丟不起這個臉。”說完,便轉身奪門而出。
李宗望苦笑不止,隻希望李媚兒是在賭氣。
曾經他一直為自己的子孫感到欣慰,他的六個兒子,一個女兒,包括已經成年的孫子,孫女們,沒有一個是懦弱之輩。
可是性子過於剛強有時候並非好事。
就比如現在,李宗望隻想用李媚兒試探軒轅宸的品行,卻沒想到李媚兒竟然順水推舟,還表現的這般倔強。
宇文淚手捧茶杯,閉目養神的樣子,直到李媚兒走出房門,這才睜開眼睛說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大師兄你又何必去理會。”
李宗望老眼一瞪,罵道:“你無兒無孫,哪裏知道做父母長輩的難處。”
宇文淚聳了聳肩膀,不以為意道:“大師兄,用媚兒去試探北涼王可不是我讓你做的,怎麽現在你似乎遷怒於師弟我了。”
李宗望恨聲道:“如果不是恩師仙逝前,再三囑托讓我照顧好你,老夫又何需管你這麽多的破事。”
李宗望和宇文淚都是長生門弟子,長生門屬於道教分支,曾經一度極有名望,隻是在這一任掌教去世後,門下弟子不知何種原因,紛紛選擇歸隱,長生門也由此被人所遺忘。
而李宗望和宇文淚是長生門這一代弟子中最優秀的二人,李宗望還繼承了掌教之位,宇文淚則是他最小的師弟。
二人的年紀相差了足有三十歲,可是關係卻是師兄弟中最為密切的,李宗望一直如父兄般對待宇文淚,宇文淚也是十分敬重李宗望這位掌教大師兄,他神色一肅道:“大師兄的恩德,師弟我沒齒難忘。”
李宗望一擺手,笑罵道:“打完一棍子,再給顆甜棗,老夫可不吃你這一套。”
宇文淚淡笑一聲,不等笑聲散去,他已經問道:“大師兄,你怎麽看那個北涼王?”
李宗望眼中多了分認真,凝聲道:“如果八字讖言的傳說是真的,那麽北涼王是七星之一的可能性極大。”
宇文淚臉色沉重,說道:“七星初現,必引來各方勢力的爭奪,天璣已經落入博爾覺羅之手,而開陽也出現在他眼前,博爾覺羅是不會輕易錯過的。”
李宗望皺了下眉頭,眼中閃過一絲淩厲道:“博爾覺羅野心勃勃,如果讓他再得到開陽,大金國力勢必大增。”他吐了一口氣,神色略顯輕鬆道:“所幸開陽是北涼王,他是軒轅皇族,相信不會輕易被博爾覺羅招攬到麾下。”
宇文淚點頭道:“北涼王確實不是一個可隨意拿捏之人。”他說到這裏,腦海中忍不住想到了博爾覺羅,覺得這位雄才大略的大金國主,和軒轅宸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
到底是哪裏相似,宇文淚說不出來,但他相信自己的感覺不會有錯,他還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北涼王日後的成就恐怕不會差於博爾覺羅。
李宗望看了沉思之中的宇文淚一眼,拿起了桌上的香茶,喝了一口後,說道:“那位北涼王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宇文淚迴過神來,聽後卻是笑而不語。
李宗望麵露思索之色,又道:“他在求糧之事上表現出無比的強硬,可是在俘獲老夫幼子重茂時,卻沒有拿人作為換糧的要挾,老夫又用媚兒來拉攏,他又毫不領情的拒絕,難道他不懂得一旦有了姻親關係,從我李莊獲得糧食會變得更為方便嗎?”
宇文淚瞥了李宗望一眼,搖頭道:“大師兄,你難道真看不懂北涼王這個人嗎?”不等李宗望迴答,他微微一笑:“大師兄,你其實是明白的,而且十分欣賞他,所以當時才會故作冷淡的冒然離開。”
李宗望一怔,隻見宇文淚目光清澈的盯著自己,心中忍不住出一聲歎息,說道:“沒錯,老夫是自內心的欣賞那位北涼王。”他頓了頓,說道:“重茂無知,領鄉兵冒犯北涼王,北涼王卻以德報怨,而麵對媚兒時,他又不為女色所動,這些皆是亮堂堂的男兒本色,讓人如何能不欣賞!”
宇文淚抿了一口茶,萬分感慨道:“大師兄說的不錯,北涼王確實有諸多可取之處,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心太軟了……北涼城之戰後,如果他不隨著北涼城十萬百姓一同遷移的話,又怎麽會被博爾覺羅的天狼軍追上。當然,如不這樣,大師兄估計也不會如此欣賞他了。”
李宗望一臉嚴肅道:“此乃仁心,聖人之作為也!”
宇文淚淡淡道:“有些人天生已經注定並非尋常之人,北涼王算是一個,可是亂世之中,仁心隻是雞肋,隻有絕情才能成就王者,北涼王注定隻會成為他人的墊腳石。”
李宗望默然半晌,突然站起身來,擲地有聲道:“就算北涼王真是墊腳石,我們也不該去踩上一腳。”說到這裏,他望著宇文淚,又是深深一歎:“師弟,對於那件事,你沉迷太深了,最終隻會害人害己,大師兄拉不了你,也不會與你一起沉淪,北涼王之事,大師兄不會再插手了。”
宇文淚臉色變得黯淡,低聲道:“我不會再麻煩大師兄了,隻是有些事無法逃避,既然讓我遇到了北涼王,就絕不會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他雙眸迷蒙,盡是如深秋枯葉般的蕭索之色:“也許……這就是我的宿命!”
二人默然,室內沉寂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