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藏的話,下章我還寫h。。。)
洗了一個舒舒服服的熱水澡,被敏慧按摩了肩背後,整個人輕飄飄的好像能飛起來一樣。才十四歲的小丫頭手上的力氣不大,但卻恰到好處。吃過了柳眉兒親手做的早飯,劉淩換上一身幹爽的衣服,隻帶了聶人敵兄弟二人打算去探望一下養病在家候申。
候申這個年紀本來不該生場病就臥床不起的,三十歲正是強壯的時候,既脫去了青澀又不失幹勁。可是自從去了一趟草原,被耶律雄機留在軍中觀戰待了近半年,迴來之後候申好像脫了一層皮似的,蔫的好像被霜打了的茄子。或許是不適應塞北苦寒,或許是被半年不間斷的血性殺伐嚇壞了,迴來之後整個人都提不起精神來。
勉強在軍機處忙了幾天就一病不起,每日高燒不退,太原府裏的名醫請遍了也瞧不出症結所在,孝帝派了禦醫來診治,已經貴為太醫院首席禦醫的李東昌親自過來診治,卻也是束手無策,一直念叨著說師父吳夲神醫說好了要來太原卻一直沒來,若是神父在就好了,一定能看出病因。
劉淩年前一直在西夏以戰練兵,迴來後又忙著擴充修羅營的事,總想去看看候申卻不得空,好在迴來之後一切順利,修羅營交給花翎和趙二練兵,影衛在趙大的領導下,基本上用三年多的時間已經滲透到了周邊幾個大國內,今天沒什麽要緊事,劉淩就打算看看這個被孝帝送到大遼受苦迴來的軍機處大臣。
也不騎馬,劉淩很久沒有時間在大街上散散步,既然今天打算去看看候申,反正兩家隻隔了幾條街,劉淩就打算一路走過去,半路也好順道買一些禮品。
僅僅是一年的時間,太原殺人夜之後造成的影響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朝廷政令清明,百官也恪盡職守,百姓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屯田帶來的好處在太原大街上就能一目了然,一年前還滿布大街的乞丐流浪者如今已經幾乎看不到影子。
流浪的難民若是有口飯吃,誰又願意東奔西走風吹雨淋?朝廷下令屯田,大量的難民就都找到了歸宿。隻要肯賣力氣,一日兩餐飽飯朝廷灌了。肯吃苦的,貢獻大的,朝廷還會獎勵給個人一小塊地,雖然不如軍功換來的勳田那樣賦稅錢糧全免,但隻收一半的賦稅已經讓百姓們開心了。
去年一年都風調雨順,夏糧,秋糧豐收後,百姓們家裏或多或少都有些存糧,再也不用忍饑挨餓。
百姓們的要求其實很低,隻要能填飽肚子,手裏還略有盈餘就心滿意足了。這個時代還不像現代,人們都過度的追求金錢。從漢以來,士農工商這樣的觀念早已經深入人心。商人在這個時代是社會地位很低的,隻要還能從田裏刨一口吃食,大部分人都不願意經商賺錢。
凡事都是相輔相成,農民們有飯吃有餘糧,日子過的平穩踏實,商人們的生意也要好很多。有資格發戰爭財的都不是一般的商人,靠著一家店鋪,或者是走街串巷做買賣討生活的小生意人,還是願意發太平財。
朝廷收糧的價錢很公道,給的都是分量很足的五銖錢。乾佑十年以後鑄造的摻雜了大量鉛和錫的劣質銅錢購買力很低,嘉豐三年重鑄的五銖錢分量足純度高,更受老百姓的喜歡,購買力也遠高於乾佑銅錢。
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日常需要的東西都要花錢來買,賣了糧有了錢,農閑時候逛逛街購物這也算不上什麽奢侈的事。國家政策好,百姓們就能安居樂業。
隨著國家越來越富裕,物價也逐漸的歸於正常。
眼看著已經七月,夏糧即將入庫,又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所以百姓們的臉上都掛著滿足幸福的笑容。朝廷的法度政策好,老天爺也變得溫柔善良,風調雨順。說來也就怪了,大遼那邊從去年十月份就開始飄起鵝毛大雪,牲口被凍死不計其數。大漢這邊卻到了臘月才下起第一場大雪,正好給過冬的麥子蓋上一層厚厚的被子。
劉淩穿了一身黑色的錦袍,原本就英俊帥氣更顯得玉樹臨風。都說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黑色和白色是永遠也不會落伍的色彩,唐朝以前,帝王的服飾就是以一身黑色為主色的。直到唐朝建立之後,唐太祖李淵才規定皇帝的服色為明黃色。
他身後的聶人敵兄弟二人,也換了一身簇新的金衣影衛的製服,白色的錦袍,繡著淺黃色的金線,兄弟二人看上去也是風流倜儻。這衣服雖然是代表著影衛的身份,但除了影衛自己人之外,別人倒也看不出什麽。
三個人一路走,速度也不是很快,劉淩看著街道上人來人往,看著太平年景下百姓們的笑容,他心裏也很高興。至於候申的病他卻並不怎麽擔心,或許當世神醫都看不出候申病因是什麽,但劉淩卻能猜測的八九不離十。
隨便買了些時鮮,劉淩一路走到了候申的大宅子門前。不管怎麽說,軍機處的大臣在大漢就相當於宰相,即便你隻是三品,四品的官員,隻要進了軍機處,一般都會被人當做宰相來看待的。以候申來說,他是禮部尚書,正三品,但行使的卻是宰相的職權。這樣的大人物生病,平日裏自然少不了形形色色的人來探望,可是劉淩到了候申門前的時候卻發現侯大人這裏,竟然冷清的很。
大門雖然開著,但門前並沒有迎客的小廝,這禮部尚書大人的府門前還真是怪異。
不過等劉淩進了門之後就明白這是為什麽了,隻見在正門的一左一右,拴著兩條小牛犢子似的大獒犬,粗大的鎖鏈也鎖不住它們的煞氣,見到有生人出現立刻咆哮起來,很快地麵就被爪子蹬出一個深坑。
“什麽人!沒帶眼啊,四處亂闖!這是禮部尚書候大人的府邸,是隨便進來的嗎!”
門房裏的小廝跑出來喝問,原本氣焰囂張,人仗狗勢。結果被聶人敵的眼神冷冰冰的掃了一眼,這小廝立刻就不敢在趾高氣昂。
好家夥,那眼神能殺人呢。
青衣小廝縮了縮脖子,不敢再去看聶人敵的眼睛。
“去告訴你家主子,我家王爺來看他了。”
聶人敵冷聲說道。
“王……王爺?”
那小廝嚇了一跳,偷偷往後看了看,沒見到車駕駿馬,但這幾個人確實氣勢不凡,尤其是那個一身黑衣的青年,更是顯得高高在上,器宇軒昂。這小廝平日裏迎來送往也算是有些眼裏,不敢懷疑聶人敵說的真假,恭恭敬敬的給劉淩他們行了禮:“奴婢這就去稟報我家大人,王爺請先到客廳少坐片刻。”
自從候申派人尋來這兩條惡犬,登門拜訪的人確實幾乎杜絕了,府裏落得個清閑,隻是這看門的小廝也少了一門財路,心裏自然不痛快。以往有人拜訪的時候,大人的那些所謂的遠親啊,故交啊,門生啊,誰想見大人不都得先塞給他一些銀錢,現在財路斷了好久,好不容易有人登門,他本想裝出點氣勢來好所要好處,沒想到今天來的這個實在不是他能得罪的起的。
“不必了,侯大人重病之身還是不要隨便走動的好,本王直接去看他就是了。”
劉淩擺了擺手:“帶路吧。”
那小廝不敢阻攔,恭恭敬敬的在前麵帶路。說來也怪,那兩隻看樣子能生撕活人的大獒犬,在劉淩率先走進大門的那一刻,忽然嗷嗷的尖叫了兩聲,兩隻獒犬都是夾著尾巴縮成一團,使勁往後退,奈何後麵就是牆壁,兩隻獒犬退無可退,嚇得嗚嗚的叫著,身子縮在牆角處瑟瑟發抖。
劉淩微微一笑,負手而入。
聶人敵和聶人王兄弟二人互相看了一眼,相顧愕然。
他們有些想不明白的是,論個人修為,十個劉淩也不一定能打得過他們兄弟中任何一人。可是,那獒犬看到他們兄弟二人的時候依然囂張的吼叫,用力的拽動那粗大的鎖鏈,咆哮著向往前衝。而劉淩進入大門之後,這兩隻兇惡的獒犬怎麽就蔫了?
兩個人都從彼此的視線中看到了不可思議,王爺身上有什麽氣勢竟然能把這兩隻喂食生肉茹毛飲血的畜生嚇成這個樣子?
他們兩個人不知道的是,雖然他們二人的修為遠高於劉淩,但身上的煞氣卻遠遠不如,劉淩此生,到現在為止,間接直接所殺之人何止數百?雖然人們聞不到,但獒犬卻能聞到劉淩那一身的血腥味。
劉淩隨在那小廝的身後不緊不慢的走著,到了候申臥房門口的時候,他示意那小廝不要通報,他擺了擺手讓那小廝推下,他自己走了上去,敲了敲房門。
“滾!難道忘記我說的了?不管是誰要見我,我都不見!”
屋子裏傳出一聲嘶啞的咆哮,正是候申的聲音。
“侯大人,好大的威風?”
劉淩也不生氣,隻是站在門前淡淡的說了一句。
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茶
(再次感謝石青峰打賞號的打賞!求收藏)
“誰?外麵是誰?”
候申似乎是聽出了劉淩的聲音,但卻又不敢確定。他從床上坐起來,蓋在身上的錦被滑落在地上。在家休息的這些天他雖然不必處理公事,每日隻是臥床休養,但心情卻越來越壞,脾氣越來越差。這些日子他家裏的下人侍女,幾乎每個人都被他罵了不止一次。而且他看到誰都煩,不光是客人,就連家裏人都不想見,那些下人們都被他遠遠的趕開,除非他叫,誰也不許打擾他。
此時聽到外麵那清清淡淡卻帶著一股威嚴的聲音響起,候申背後猛地一涼,一股寒意升起,心頭顫抖了一下,如同痙攣。
吱呀一聲,房門被推開,劉淩一身黑色錦袍,烏黑順直的長發順在腦後,飄逸出塵的走了進來。他也不惱候申不問青紅皂白就罵人,臉上依然掛著淡淡的笑容。
“侯大人,身子可好了些?”
劉淩微笑著說道。
撲通一聲,候申嚇得從床上跌落下來,匍匐在地上。
“下官不知王爺駕臨,口出狂言,請王爺責罰。”
候申顫抖著說話,也不知道是因為恐懼還是緊張,是因為身子發燒而寒冷,總之他的身子顫抖的極為厲害,額頭觸地,因為顫抖,倒像是在不住的叩頭似的。劉淩看他這個樣子心裏也是有些觸動,快步走過去將候申攙扶起來道:“侯大人不必惶恐,是本王來的唐突了,怎麽會怪你?”
他從觸手感覺到的溫度知道,候申確實是在發燒,而且燒的很厲害。
候申本來就病著身子虛弱,再加上劉淩手上的力氣要遠比他大的多,被劉淩攙扶起來後還想再拜,卻被劉淩拖住身子伏不下去。劉淩見他樣子惶恐,知道候申是怕自己因為他剛才那一句罵而惱火。自己這個王爺可以說是大漢第二人,除了皇帝陛下之外大漢就屬自己地位最尊。而且自己一直有殺人王爺的名聲,百官們心裏或多或少的都對自己有些恐懼,劉淩其實知道。
他不由分說,將候申扶著躺在床上,伸手將滑落在地上的錦被撿起來,撣了撣被子上沾著的灰塵後親手給候申蓋在身上。
“你身子正在燒著,不應該蓋這麽厚的被子。”
劉淩將候申的被子往下拉了拉說道。
不見候申說話,劉淩抬頭去看時,卻發現候申已經淚流滿麵。這淚水來的有些突兀,倒是讓劉淩有些措手不及。
“下官……謝王爺!”
候申哽咽著說道,任由淚水滑落在身上。
“哭什麽?堂堂禮部尚書正三品的朝廷大員,軍機處五位輔政大臣之一還會哭鼻子,這要是傳出去還不被人笑掉了大牙?”
劉淩笑著說道。
候申抹了把眼淚道:“下官……下官心裏感動,我沒有想到王爺會親自來看我。剛才我言語衝撞了王爺,王爺不但不怪還……我心裏……”
說到這裏,候申竟然有些語無倫次。
劉淩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行了行了,朝廷大員哭哭啼啼成什麽樣子,再哭我迴去就先奏請陛下扒了你的官服,等你哭夠了再領迴去。李神醫過來看過了嗎?他怎麽說?”
候申把眼淚抹幹淨,臉上因為激動倒是恢複了幾分血色,略微有些潮紅。隻是他臉上還是透著一股病態的白,嘴唇很幹,透著一種灰色。
“看過了,太原府裏的醫生基本上都請來看過,陛下洪恩,讓李神醫也過來給我把了脈,隻是也看不出病因,隻說讓我多休息,不可輕易動怒。”
候申苦笑了一聲說道。
劉淩嗬嗬笑了笑:“你可倒好,轉身就把醫生的話忘得一幹二淨?不讓動怒,我看你這怒火不小嘛,門口,屋裏連個伺候你的小廝丫鬟都不見,想來也是被你罵的不敢考前吧?你這人倒也奇怪,把伺候你的下人都趕走,病就能快點好起來了?”
“不想看到他們,心裏煩躁。”
候申如實迴答道。
“煩躁?恐怕這才是你的病因吧?”
劉淩笑著,一臉的和煦春風。
候申愣了一下,沒有說話,隻是深深的把頭低了下去。隻是那閃爍的眼神,還是被劉淩看了個清清楚楚。他知道自己猜對了,這候申久病不愈,並不是患了什麽不可治愈的疑難雜症,不過是心裏堵的,鬱結不散,再加上不適應塞北苦寒,寒氣入了內府,他心裏有所抗拒,就算吃多少藥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心病還需心藥醫。
劉淩在候申床邊的椅子上坐下,翹起腿,閉上嘴不再言語。候申抬起頭看了看,原來是丫鬟進來送茶。
等拿小丫鬟褪退下去之後,候申看著一臉雲淡風輕似乎很喜歡香茶味道的劉淩,不由得苦笑道:“王爺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到我的心裏去了。”
他沒有反駁,也沒有辯解,言語中透著一股苦澀。
劉淩放下茶杯道:“你這人啊,什麽都好,論聰明才智,這滿朝文武中也算得上翹楚。論處理政務,也是井井有條兢兢業業。隻是你這裏……”
劉淩指了指心口的位置:“還是太狹窄了些。”
他伸出一根手指:“本王是掛了名的軍機處大臣,其實最不務正業的就是本王了,算不得數。”
他伸出第二根手指:“老宰相盧森,兩朝老臣,論資格閱曆當屬本朝百官第一,說是百官中最重要的一個也不為過,不管是陛下還是本王,都對他十分的尊敬。隻是年紀實在大了,即便還有雄心壯誌,奈何力不從心,陛下已經恩準等過了他六十六歲的大壽之後就高老辭官,迴家享福去。”
他伸出第三根手指:“裴浩,是陛下一手提拔起來的後起之秀,算是天子門生,論能力不如你,但你看來,在陛下那裏裴浩遠比你收到了重視。而且裴浩這個人年輕氣盛,言語,行事鋒芒畢露,你覺得他看不起你?”
他伸出第四根手指:“周延公,乃是本王舉薦之人,得陛下的賞識而破格調入軍機處,雖然資曆最淺,但卻隱隱有接替盧森的勢頭。因為出自本王府裏,再加上陛下的看重,你覺得他的後台比裴浩還要深厚,早晚必會成為百官之首。”
他伸出第五根手指:“你,候申,出使大遼半年,為我大漢換取了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可謂功不可沒。你心機深沉,聰明絕地,做事左右逢源滴水不漏,處理政務得心應手圓滑自如,但卻覺得並不受陛下的重視,認為自己此生官位爵祿已經到此為止,遂心生怨念,借病之機,不過是在家逃避職責而已。”
“王爺!下官不敢逃避職責啊……”
候申在床上爬起來,就在床上伏倒而拜。
劉淩抿了一口茶道:“起來吧,這話今天說到這裏為止,絕對不會傳進第三個人的耳朵裏。”
候申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叩首道:“謝王爺!”
劉淩歎了口氣道:“本王剛才也說了,你這人,論聰明才智文武中當屬第一,就是老宰相盧森都比不上你。或許正是因為你太聰明了,才會鑽了牛角尖裏出不來,在這麽下去,你不但誤己,同樣是在誤國。”
“候申啊,陛下已經跟我提過三次了,陛下說,候申不在,很多事情都沒了調理,真後悔把他派到大遼去,裴浩太年輕做事毛躁而且分不出輕重緩急,盧森年紀又大了,很多事情都已經力不從心,周延公雖然雖然穩妥辦事也得力,但畢竟才為官兩年,有些事情他還摸不清門路,若是候申在就好了,省得朕這麽累!”
劉淩歎道:“陛下還說,讓候申去大遼,本以為多則兩個月,少則一個月就會迴來,誰想到耶律雄機竟然扣下他觀戰?塞北苦寒,也不知道候申能不能適應,可別凍壞了身子。”
“這是陛下的原話,候申……你自己體會吧!”
候申此時已經伏倒在床上,痛苦流涕。
“下官有負聖恩,罪該萬死。”
劉淩冷哼道:“死一萬次都不足惜!別哭了,有哭這力氣好好養病,等病好了就去軍機處當值,真有本事的人不會怨天尤人,隻會盡情的發揮出自己的才華,你盡心盡力做事,陛下自然看得清清楚楚。難道你自己心胸狹窄,也認為陛下同你一樣?”
“行了,本王今天就說這麽多,算是一味苦藥,治不治得好你身上的病不好說,但你心裏的病,本王替你醫了。候申你記住,當今陛下乃是千年難得一遇的有道聖君,能有幸在陛下跟前做事,是你的福分。做到,自然得到,這是本王給你的忠告。”
洗了一個舒舒服服的熱水澡,被敏慧按摩了肩背後,整個人輕飄飄的好像能飛起來一樣。才十四歲的小丫頭手上的力氣不大,但卻恰到好處。吃過了柳眉兒親手做的早飯,劉淩換上一身幹爽的衣服,隻帶了聶人敵兄弟二人打算去探望一下養病在家候申。
候申這個年紀本來不該生場病就臥床不起的,三十歲正是強壯的時候,既脫去了青澀又不失幹勁。可是自從去了一趟草原,被耶律雄機留在軍中觀戰待了近半年,迴來之後候申好像脫了一層皮似的,蔫的好像被霜打了的茄子。或許是不適應塞北苦寒,或許是被半年不間斷的血性殺伐嚇壞了,迴來之後整個人都提不起精神來。
勉強在軍機處忙了幾天就一病不起,每日高燒不退,太原府裏的名醫請遍了也瞧不出症結所在,孝帝派了禦醫來診治,已經貴為太醫院首席禦醫的李東昌親自過來診治,卻也是束手無策,一直念叨著說師父吳夲神醫說好了要來太原卻一直沒來,若是神父在就好了,一定能看出病因。
劉淩年前一直在西夏以戰練兵,迴來後又忙著擴充修羅營的事,總想去看看候申卻不得空,好在迴來之後一切順利,修羅營交給花翎和趙二練兵,影衛在趙大的領導下,基本上用三年多的時間已經滲透到了周邊幾個大國內,今天沒什麽要緊事,劉淩就打算看看這個被孝帝送到大遼受苦迴來的軍機處大臣。
也不騎馬,劉淩很久沒有時間在大街上散散步,既然今天打算去看看候申,反正兩家隻隔了幾條街,劉淩就打算一路走過去,半路也好順道買一些禮品。
僅僅是一年的時間,太原殺人夜之後造成的影響已經完全消失不見了,朝廷政令清明,百官也恪盡職守,百姓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屯田帶來的好處在太原大街上就能一目了然,一年前還滿布大街的乞丐流浪者如今已經幾乎看不到影子。
流浪的難民若是有口飯吃,誰又願意東奔西走風吹雨淋?朝廷下令屯田,大量的難民就都找到了歸宿。隻要肯賣力氣,一日兩餐飽飯朝廷灌了。肯吃苦的,貢獻大的,朝廷還會獎勵給個人一小塊地,雖然不如軍功換來的勳田那樣賦稅錢糧全免,但隻收一半的賦稅已經讓百姓們開心了。
去年一年都風調雨順,夏糧,秋糧豐收後,百姓們家裏或多或少都有些存糧,再也不用忍饑挨餓。
百姓們的要求其實很低,隻要能填飽肚子,手裏還略有盈餘就心滿意足了。這個時代還不像現代,人們都過度的追求金錢。從漢以來,士農工商這樣的觀念早已經深入人心。商人在這個時代是社會地位很低的,隻要還能從田裏刨一口吃食,大部分人都不願意經商賺錢。
凡事都是相輔相成,農民們有飯吃有餘糧,日子過的平穩踏實,商人們的生意也要好很多。有資格發戰爭財的都不是一般的商人,靠著一家店鋪,或者是走街串巷做買賣討生活的小生意人,還是願意發太平財。
朝廷收糧的價錢很公道,給的都是分量很足的五銖錢。乾佑十年以後鑄造的摻雜了大量鉛和錫的劣質銅錢購買力很低,嘉豐三年重鑄的五銖錢分量足純度高,更受老百姓的喜歡,購買力也遠高於乾佑銅錢。
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日常需要的東西都要花錢來買,賣了糧有了錢,農閑時候逛逛街購物這也算不上什麽奢侈的事。國家政策好,百姓們就能安居樂業。
隨著國家越來越富裕,物價也逐漸的歸於正常。
眼看著已經七月,夏糧即將入庫,又是一個豐收的好年景,所以百姓們的臉上都掛著滿足幸福的笑容。朝廷的法度政策好,老天爺也變得溫柔善良,風調雨順。說來也就怪了,大遼那邊從去年十月份就開始飄起鵝毛大雪,牲口被凍死不計其數。大漢這邊卻到了臘月才下起第一場大雪,正好給過冬的麥子蓋上一層厚厚的被子。
劉淩穿了一身黑色的錦袍,原本就英俊帥氣更顯得玉樹臨風。都說女要俏,一身孝,男要俏,一身皂。黑色和白色是永遠也不會落伍的色彩,唐朝以前,帝王的服飾就是以一身黑色為主色的。直到唐朝建立之後,唐太祖李淵才規定皇帝的服色為明黃色。
他身後的聶人敵兄弟二人,也換了一身簇新的金衣影衛的製服,白色的錦袍,繡著淺黃色的金線,兄弟二人看上去也是風流倜儻。這衣服雖然是代表著影衛的身份,但除了影衛自己人之外,別人倒也看不出什麽。
三個人一路走,速度也不是很快,劉淩看著街道上人來人往,看著太平年景下百姓們的笑容,他心裏也很高興。至於候申的病他卻並不怎麽擔心,或許當世神醫都看不出候申病因是什麽,但劉淩卻能猜測的八九不離十。
隨便買了些時鮮,劉淩一路走到了候申的大宅子門前。不管怎麽說,軍機處的大臣在大漢就相當於宰相,即便你隻是三品,四品的官員,隻要進了軍機處,一般都會被人當做宰相來看待的。以候申來說,他是禮部尚書,正三品,但行使的卻是宰相的職權。這樣的大人物生病,平日裏自然少不了形形色色的人來探望,可是劉淩到了候申門前的時候卻發現侯大人這裏,竟然冷清的很。
大門雖然開著,但門前並沒有迎客的小廝,這禮部尚書大人的府門前還真是怪異。
不過等劉淩進了門之後就明白這是為什麽了,隻見在正門的一左一右,拴著兩條小牛犢子似的大獒犬,粗大的鎖鏈也鎖不住它們的煞氣,見到有生人出現立刻咆哮起來,很快地麵就被爪子蹬出一個深坑。
“什麽人!沒帶眼啊,四處亂闖!這是禮部尚書候大人的府邸,是隨便進來的嗎!”
門房裏的小廝跑出來喝問,原本氣焰囂張,人仗狗勢。結果被聶人敵的眼神冷冰冰的掃了一眼,這小廝立刻就不敢在趾高氣昂。
好家夥,那眼神能殺人呢。
青衣小廝縮了縮脖子,不敢再去看聶人敵的眼睛。
“去告訴你家主子,我家王爺來看他了。”
聶人敵冷聲說道。
“王……王爺?”
那小廝嚇了一跳,偷偷往後看了看,沒見到車駕駿馬,但這幾個人確實氣勢不凡,尤其是那個一身黑衣的青年,更是顯得高高在上,器宇軒昂。這小廝平日裏迎來送往也算是有些眼裏,不敢懷疑聶人敵說的真假,恭恭敬敬的給劉淩他們行了禮:“奴婢這就去稟報我家大人,王爺請先到客廳少坐片刻。”
自從候申派人尋來這兩條惡犬,登門拜訪的人確實幾乎杜絕了,府裏落得個清閑,隻是這看門的小廝也少了一門財路,心裏自然不痛快。以往有人拜訪的時候,大人的那些所謂的遠親啊,故交啊,門生啊,誰想見大人不都得先塞給他一些銀錢,現在財路斷了好久,好不容易有人登門,他本想裝出點氣勢來好所要好處,沒想到今天來的這個實在不是他能得罪的起的。
“不必了,侯大人重病之身還是不要隨便走動的好,本王直接去看他就是了。”
劉淩擺了擺手:“帶路吧。”
那小廝不敢阻攔,恭恭敬敬的在前麵帶路。說來也怪,那兩隻看樣子能生撕活人的大獒犬,在劉淩率先走進大門的那一刻,忽然嗷嗷的尖叫了兩聲,兩隻獒犬都是夾著尾巴縮成一團,使勁往後退,奈何後麵就是牆壁,兩隻獒犬退無可退,嚇得嗚嗚的叫著,身子縮在牆角處瑟瑟發抖。
劉淩微微一笑,負手而入。
聶人敵和聶人王兄弟二人互相看了一眼,相顧愕然。
他們有些想不明白的是,論個人修為,十個劉淩也不一定能打得過他們兄弟中任何一人。可是,那獒犬看到他們兄弟二人的時候依然囂張的吼叫,用力的拽動那粗大的鎖鏈,咆哮著向往前衝。而劉淩進入大門之後,這兩隻兇惡的獒犬怎麽就蔫了?
兩個人都從彼此的視線中看到了不可思議,王爺身上有什麽氣勢竟然能把這兩隻喂食生肉茹毛飲血的畜生嚇成這個樣子?
他們兩個人不知道的是,雖然他們二人的修為遠高於劉淩,但身上的煞氣卻遠遠不如,劉淩此生,到現在為止,間接直接所殺之人何止數百?雖然人們聞不到,但獒犬卻能聞到劉淩那一身的血腥味。
劉淩隨在那小廝的身後不緊不慢的走著,到了候申臥房門口的時候,他示意那小廝不要通報,他擺了擺手讓那小廝推下,他自己走了上去,敲了敲房門。
“滾!難道忘記我說的了?不管是誰要見我,我都不見!”
屋子裏傳出一聲嘶啞的咆哮,正是候申的聲音。
“侯大人,好大的威風?”
劉淩也不生氣,隻是站在門前淡淡的說了一句。
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茶
(再次感謝石青峰打賞號的打賞!求收藏)
“誰?外麵是誰?”
候申似乎是聽出了劉淩的聲音,但卻又不敢確定。他從床上坐起來,蓋在身上的錦被滑落在地上。在家休息的這些天他雖然不必處理公事,每日隻是臥床休養,但心情卻越來越壞,脾氣越來越差。這些日子他家裏的下人侍女,幾乎每個人都被他罵了不止一次。而且他看到誰都煩,不光是客人,就連家裏人都不想見,那些下人們都被他遠遠的趕開,除非他叫,誰也不許打擾他。
此時聽到外麵那清清淡淡卻帶著一股威嚴的聲音響起,候申背後猛地一涼,一股寒意升起,心頭顫抖了一下,如同痙攣。
吱呀一聲,房門被推開,劉淩一身黑色錦袍,烏黑順直的長發順在腦後,飄逸出塵的走了進來。他也不惱候申不問青紅皂白就罵人,臉上依然掛著淡淡的笑容。
“侯大人,身子可好了些?”
劉淩微笑著說道。
撲通一聲,候申嚇得從床上跌落下來,匍匐在地上。
“下官不知王爺駕臨,口出狂言,請王爺責罰。”
候申顫抖著說話,也不知道是因為恐懼還是緊張,是因為身子發燒而寒冷,總之他的身子顫抖的極為厲害,額頭觸地,因為顫抖,倒像是在不住的叩頭似的。劉淩看他這個樣子心裏也是有些觸動,快步走過去將候申攙扶起來道:“侯大人不必惶恐,是本王來的唐突了,怎麽會怪你?”
他從觸手感覺到的溫度知道,候申確實是在發燒,而且燒的很厲害。
候申本來就病著身子虛弱,再加上劉淩手上的力氣要遠比他大的多,被劉淩攙扶起來後還想再拜,卻被劉淩拖住身子伏不下去。劉淩見他樣子惶恐,知道候申是怕自己因為他剛才那一句罵而惱火。自己這個王爺可以說是大漢第二人,除了皇帝陛下之外大漢就屬自己地位最尊。而且自己一直有殺人王爺的名聲,百官們心裏或多或少的都對自己有些恐懼,劉淩其實知道。
他不由分說,將候申扶著躺在床上,伸手將滑落在地上的錦被撿起來,撣了撣被子上沾著的灰塵後親手給候申蓋在身上。
“你身子正在燒著,不應該蓋這麽厚的被子。”
劉淩將候申的被子往下拉了拉說道。
不見候申說話,劉淩抬頭去看時,卻發現候申已經淚流滿麵。這淚水來的有些突兀,倒是讓劉淩有些措手不及。
“下官……謝王爺!”
候申哽咽著說道,任由淚水滑落在身上。
“哭什麽?堂堂禮部尚書正三品的朝廷大員,軍機處五位輔政大臣之一還會哭鼻子,這要是傳出去還不被人笑掉了大牙?”
劉淩笑著說道。
候申抹了把眼淚道:“下官……下官心裏感動,我沒有想到王爺會親自來看我。剛才我言語衝撞了王爺,王爺不但不怪還……我心裏……”
說到這裏,候申竟然有些語無倫次。
劉淩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行了行了,朝廷大員哭哭啼啼成什麽樣子,再哭我迴去就先奏請陛下扒了你的官服,等你哭夠了再領迴去。李神醫過來看過了嗎?他怎麽說?”
候申把眼淚抹幹淨,臉上因為激動倒是恢複了幾分血色,略微有些潮紅。隻是他臉上還是透著一股病態的白,嘴唇很幹,透著一種灰色。
“看過了,太原府裏的醫生基本上都請來看過,陛下洪恩,讓李神醫也過來給我把了脈,隻是也看不出病因,隻說讓我多休息,不可輕易動怒。”
候申苦笑了一聲說道。
劉淩嗬嗬笑了笑:“你可倒好,轉身就把醫生的話忘得一幹二淨?不讓動怒,我看你這怒火不小嘛,門口,屋裏連個伺候你的小廝丫鬟都不見,想來也是被你罵的不敢考前吧?你這人倒也奇怪,把伺候你的下人都趕走,病就能快點好起來了?”
“不想看到他們,心裏煩躁。”
候申如實迴答道。
“煩躁?恐怕這才是你的病因吧?”
劉淩笑著,一臉的和煦春風。
候申愣了一下,沒有說話,隻是深深的把頭低了下去。隻是那閃爍的眼神,還是被劉淩看了個清清楚楚。他知道自己猜對了,這候申久病不愈,並不是患了什麽不可治愈的疑難雜症,不過是心裏堵的,鬱結不散,再加上不適應塞北苦寒,寒氣入了內府,他心裏有所抗拒,就算吃多少藥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心病還需心藥醫。
劉淩在候申床邊的椅子上坐下,翹起腿,閉上嘴不再言語。候申抬起頭看了看,原來是丫鬟進來送茶。
等拿小丫鬟褪退下去之後,候申看著一臉雲淡風輕似乎很喜歡香茶味道的劉淩,不由得苦笑道:“王爺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到我的心裏去了。”
他沒有反駁,也沒有辯解,言語中透著一股苦澀。
劉淩放下茶杯道:“你這人啊,什麽都好,論聰明才智,這滿朝文武中也算得上翹楚。論處理政務,也是井井有條兢兢業業。隻是你這裏……”
劉淩指了指心口的位置:“還是太狹窄了些。”
他伸出一根手指:“本王是掛了名的軍機處大臣,其實最不務正業的就是本王了,算不得數。”
他伸出第二根手指:“老宰相盧森,兩朝老臣,論資格閱曆當屬本朝百官第一,說是百官中最重要的一個也不為過,不管是陛下還是本王,都對他十分的尊敬。隻是年紀實在大了,即便還有雄心壯誌,奈何力不從心,陛下已經恩準等過了他六十六歲的大壽之後就高老辭官,迴家享福去。”
他伸出第三根手指:“裴浩,是陛下一手提拔起來的後起之秀,算是天子門生,論能力不如你,但你看來,在陛下那裏裴浩遠比你收到了重視。而且裴浩這個人年輕氣盛,言語,行事鋒芒畢露,你覺得他看不起你?”
他伸出第四根手指:“周延公,乃是本王舉薦之人,得陛下的賞識而破格調入軍機處,雖然資曆最淺,但卻隱隱有接替盧森的勢頭。因為出自本王府裏,再加上陛下的看重,你覺得他的後台比裴浩還要深厚,早晚必會成為百官之首。”
他伸出第五根手指:“你,候申,出使大遼半年,為我大漢換取了難得的休養生息的機會,可謂功不可沒。你心機深沉,聰明絕地,做事左右逢源滴水不漏,處理政務得心應手圓滑自如,但卻覺得並不受陛下的重視,認為自己此生官位爵祿已經到此為止,遂心生怨念,借病之機,不過是在家逃避職責而已。”
“王爺!下官不敢逃避職責啊……”
候申在床上爬起來,就在床上伏倒而拜。
劉淩抿了一口茶道:“起來吧,這話今天說到這裏為止,絕對不會傳進第三個人的耳朵裏。”
候申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叩首道:“謝王爺!”
劉淩歎了口氣道:“本王剛才也說了,你這人,論聰明才智文武中當屬第一,就是老宰相盧森都比不上你。或許正是因為你太聰明了,才會鑽了牛角尖裏出不來,在這麽下去,你不但誤己,同樣是在誤國。”
“候申啊,陛下已經跟我提過三次了,陛下說,候申不在,很多事情都沒了調理,真後悔把他派到大遼去,裴浩太年輕做事毛躁而且分不出輕重緩急,盧森年紀又大了,很多事情都已經力不從心,周延公雖然雖然穩妥辦事也得力,但畢竟才為官兩年,有些事情他還摸不清門路,若是候申在就好了,省得朕這麽累!”
劉淩歎道:“陛下還說,讓候申去大遼,本以為多則兩個月,少則一個月就會迴來,誰想到耶律雄機竟然扣下他觀戰?塞北苦寒,也不知道候申能不能適應,可別凍壞了身子。”
“這是陛下的原話,候申……你自己體會吧!”
候申此時已經伏倒在床上,痛苦流涕。
“下官有負聖恩,罪該萬死。”
劉淩冷哼道:“死一萬次都不足惜!別哭了,有哭這力氣好好養病,等病好了就去軍機處當值,真有本事的人不會怨天尤人,隻會盡情的發揮出自己的才華,你盡心盡力做事,陛下自然看得清清楚楚。難道你自己心胸狹窄,也認為陛下同你一樣?”
“行了,本王今天就說這麽多,算是一味苦藥,治不治得好你身上的病不好說,但你心裏的病,本王替你醫了。候申你記住,當今陛下乃是千年難得一遇的有道聖君,能有幸在陛下跟前做事,是你的福分。做到,自然得到,這是本王給你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