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毅一怔,還想再說的時候,柴榮一揮手說道:“來人,將這個懦夫給朕拉出去斬了!人頭掛在大營轅門處示眾,以儆效尤!”


    幾個禦前武士擁了上來,三下五除外將宋毅綁了就要拖出去砍頭。下麵跪著的將軍們都有些心急,隻是誰都不敢說話求情。世宗柴榮為人謹慎嚴酷,軍法上的事更是嚴肅認真,誰敢替一個違反了軍法的人求情?


    雖然有幾人與宋毅私下裏關係很好,但此時也隻能低下頭去替宋毅感覺到悲哀。其實大家都知道,皇帝陛下說的並沒有什麽錯。若是上午的時候,銳金營全力進攻而不是敷衍了事的話,說不定玉州真的就拿下來了。青木營幾乎全滅,銳金營卻隻損失幾百人,還能瞞得住人嗎?


    當青木營一部攻上玉州城牆,拚死抵抗漢軍反撲的時候。離著最近的銳金營若是奮力向前攻上城牆的話,說不定一舉就能將漢軍趕下去。隻要控製了城門,後續大軍一擁而入,憑著漢軍那幾千殘兵是斷然抵抗不住的。


    他錯了,就是錯了,不管他的動機是什麽,不管他是為了自己考慮還是為了大周考慮,他都錯了。


    他錯在了把銳金營看成了屬於自己的財產,錯在於感情最終戰勝了理智。


    這個時候,誰還能替他說話?跪著的將軍們偷眼去看老元帥孫玄道,隻見這位須發皆白的老將也隻是匍匐在地,一言不發。連元帥都剛剛被陛下罵了不敢說話,其他人就更沒有膽子求情了。


    就在幾個殿前武士扒掉了宋毅的盔甲,將他的裏麵的將軍袍服也脫了,隻剩下貼身的衣服綁的如同粽子一樣,眼看著就要揚起屠刀砍掉他頭顱的時候,老元帥孫玄道用力叩首道:“陛下饒命,請陛下留下此人的性命吧!”


    柴榮眉頭一皺,指著孫玄道到怒問:“孫玄道!朕還沒治你的罪,你竟然敢替他求情?!“


    孫玄道以頭觸地,顫抖著老邁的身子說道:“陛下,此人死不足惜,就算淩遲處死也不為過。隻是,戰前用人之際,宋毅驍勇何不給他一軍讓他奮力攻城。若是他率軍攻破了玉州,陛下再行發落不遲。若是他死在了亂軍之中……也算死得其所!陛下,身為軍人,死在戰場上……才是我等最佳的歸宿!”


    第八十五章 柴榮的帝王路


    周世宗柴榮冷冽的眼神掃過,下麵跪著的一眾將領全都不敢抬頭。老元帥孫玄道的話卻讓他們都生出了共鳴,是啊,身為軍人,馬革裹屍或許才是最佳的歸宿吧。曆來沙場征戰,又有幾人能全身而退?


    柴榮哼了一聲道:“也罷,就暫且留下這人的性命。若是他攻破了玉州,朕就再論他的罪行。若是他死於沙場,朕就免了他的罪,給他一副清清白白的身子入土!”


    孫玄道叩首謝恩:“謝陛下不殺之恩,陛下寬宏!”


    柴榮冷聲道:“寬宏?寬宏隻會讓你們更加的怕死,寬宏隻能讓你們都喪失了血性,寬宏隻能讓你們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個軍人!朕的寬宏,對於你們來說卻是一劑毒藥!朕希望你們都記住,在戰場上,對敵人,對自己的寬宏,都是致命的!”


    “孫玄道,朕答應你並不是因為朕寬宏,而是朕想保全一個軍人幹幹淨淨的靈魂!隻要他戰死了……他就還是朕麾下的將軍,還是大周的將軍!”


    眾人都心裏震動,柴榮這話,讓他們想起了當初周太祖郭威的一句名言。


    “身為一員大將,生當馳騁沙場縱橫天下,以敵人的骨肉為食,以鮮血解渴,就算是戰死沙場,也要爭為鬼雄!”


    或許這樣的人,才是最純粹的軍人吧。


    軍人是光榮的,他們保家衛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去捍衛祖國的尊嚴和軍人的榮譽。他們戰死沙場,死得其所。軍人也是悲哀的,一將功成萬骨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死後一抹黃土,連個墓碑都沒有。


    軍人就必須戰鬥,在戰鬥中死亡,在戰鬥中求生。


    柴榮深深的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會給宋毅一個機會。其實他說完這話的時候,大家心裏都明白。不管宋毅打下了玉州與否,都難逃一死。就算玉州城破,他最終的結局也是戰死沙場。隻不過,砍掉他頭顱的不是敵人的刀鋒,而是陛下的一道聖旨!他活著,永遠也洗不清臨陣脫逃的汙點,隻有死了,才能還原一個清白身。


    柴榮冷冷的說道:“讓他帶著銳金營,朕再給他一萬人馬,兩個時辰之內打下玉州的話,就別怪朕無情了。孫玄道你領兵作為支援,督促進攻人馬!朕親自坐鎮,倒要看看這玉州是鐵桶不成,還能屢次三番的阻擋我大軍的鐵蹄!”


    眾將領一起道:“陛下萬歲,大周軍必勝!”


    柴榮麵色稍微緩和了一下說道:“朕就在陣前看著你們,你們都是我大周的精英,而我大周的軍隊乃是天下第一,這小小的一個玉州城不過是你們功成名就的踏腳石而已。等踏平了玉州,滅了北漢,朕會賞你們一份天大的榮耀!”


    “將軍們,來吧,用你們手裏鋒利的劍,隨朕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


    柴榮道:“朕給你們帶來了三百壇好酒,無數的美食。朕就在陣前等著你們,等你們拿下玉州之後,與朕一同把酒言歡!”


    柴榮好一手恩威並施,先是以威震懾手下的這些連日難以攻克玉州而心生退意的將領,再許之以名利,帶來美酒佳肴,與他們同飲慶功酒。這一連串的手段雖然並不怎麽高明,但是卻將手下將領的士氣完全提了起來。


    看著下麵已經在摩拳擦掌的將領,柴榮會心一笑。


    他對於北漢是勢在必得的,就算北漢有大遼的支持,就算西夏在一側虎視眈眈,這北漢也一定要拿下!周太祖郭威登基的時候,封他為太原郡侯,再之後封他為晉王,這其中是什麽含義柴榮心知肚明!


    太原郡候?太原是北漢的都城,是北漢天子坐堂的地方。他這個太原郡候,名不副實!之後的晉王封號,更是郭威有意為之。這其中的寓意,自然是希望有朝一日柴榮能將北漢十二州的江山打下來,劃為大周的領土!


    隻要滅了北漢,吞並十二州之地。北可拒遼,等待時機發兵北伐,收服燕雲十六州之地。而且有了北漢這十二州之地作為緩衝,大周的都城汴州就更加的安穩了。向西,則可兵鋒直指西域,隻要能占據黑水城,將絲綢之路控製住,那就代表著有源源不斷的財富流入大周。


    西夏占據黑水城,阻止西域各國與中原通商,這對於中原和西域來說都是極大的損失!西域的駿馬,香料,飾品,皮毛都是中原需求之物。而中原的茶葉,絲綢,瓷器等等都能從西域換迴來大量的金銀。可以說誰占據了絲綢之路,誰就將擁有無數的財富!


    對於西夏來說,北漢的十二州之地不過是塊雞肋,取與不取沒有什麽區別。對於大遼來說,有北漢十二州作為緩衝,後周的威脅就會減少太多。站在的角度不同,看待的問題自然也不相同。所以,在後周柴榮眼裏北漢十二州是必須要拿下的,而在西夏國主嵬名曩霄和大遼皇帝耶律雄機的眼裏,北漢存在遠比滅亡要有利。


    對於後周來說,西夏和大遼眼裏的這塊雞肋,卻是一塊肥的流油的大肉!而對於柴榮本人來說,卻是一個十幾年揮之不去的夢想!


    三通戰鼓擂響,六萬大軍集結。在周軍大營的後麵,十二萬隨禦駕而來的周軍則正在搭建簡易的營地,看樣子並不打算在這裏久留。其實統兵將領給士兵們下達的命令就是:埋鍋造飯,建造簡易的營地,今日攻克玉州之後明日一早就要開拔,大軍過玉州,直逼北漢的南大門,應州!


    跟隨周世宗柴榮來的十二萬人馬,從上到下誰都沒有想過會在這玉州長期的駐紮下去。天子禦駕親征,現在共計十八萬大軍,又怎麽可能攻不下小小的玉州城?


    隻要打通玉州,應州也隻在眼前!


    更何況,在晉州,還有十五萬大軍已經嚴陣以待,隻待皇帝陛下一聲令下就會大軍開拔。這一次,表麵上看柴榮是率領二十萬人馬進攻北漢,實則是三十五萬!這還不包括為了應對西夏乘虛而入而留下了十五萬大軍,後周為了這次北伐,整整集結了五十萬大軍!


    周世宗向北伐漢,看似倉促至極。其實不然,柴榮為了這次北伐,其實已經準備了很久!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包括登基為帝!


    別忘了,柴榮身為晉王,主掌大周軍國要務!


    整個後周的軍隊,其實早就在他的控製之中了。九十八州屬地,七十二營兵馬,在他登基之前就已經抓在了手裏!


    登基,不過是他為了兵指北漢的一個階梯而已!


    正如柴榮登基之日問左諫大夫王樸:“朕能做多久的皇帝?”


    精通卦數的王樸迴答道:“微臣所學有限,隻能看到之後三十年。三十年後陛下正是春秋鼎盛,之後多少年,微臣就推算不出來了。”


    這話馬屁的成分很大,柴榮登基的時候已經三十九歲了,做三十年皇帝已經六十九歲,在古代這已經算是長壽。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就是古代老人真實的寫照。據一份非官方的數據顯示,盛唐時期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就是在四十歲左右。在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平均壽命就更低了。


    六十九歲,已經是相當的高齡了。


    曆史以來所有的帝王加在一起,從秦始皇開始算起。秦朝有兩位,漢朝三十一位,三國十一位,晉朝十六位,五胡十六國七十八位,南北朝五十九位,隋朝三位,唐朝二十二位,五代十國五十五位,宋朝十八位,金,遼,西夏一共三十五位,元朝十八位,明朝十六位,清朝十二位,還有南明,北元,其他如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再加上僅僅做了兩個月皇帝的洪憲皇帝袁世凱,一共是四百零八位皇帝。


    若是從秦始皇以前曆時八百四十年的東周,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的王,公,候加進去的話,能算行使帝王權利的人中國有八百二十九位。


    如此眾多的帝王,活過八十歲的隻有五個人。最長壽的就是清朝的那個風流皇帝乾隆,他活了八十八歲。排在他之後是梁武帝蕭衍,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宋高宗趙構和吳越武肅王錢口。活過七十歲的隻有十個,在五代十國這樣的亂世,出了一個壽命達到八十歲的吳越武肅王錢口已經是殊為不易了。


    所以,這三十年皇帝之後才剛剛達到春秋鼎盛絕對是一句謊話,華麗麗的馬屁。而柴榮自然也知道這話當不得真,真的能做三十年皇帝就已經是奢求了,之後還能做多少年皇帝那是不切實際的事。


    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對三十年皇帝已經十分的滿足了,他暢想:“朕若朕能做三十年天下,十年開疆拓土,十年修養百姓,十年致天下太平,此生足矣!”


    柴榮兵鋒指向北漢,不過是他平天下大誌的第一步而已!


    (注:本書中關於對柴榮的描寫,和史實不符。曆史上的柴世宗是個雄才大略的人,有著五代第一明君之稱。太祖郭威和柴榮的家人,都被後漢隱帝殺死在了開封。郭威親人皆死,隻有這一個義子陪伴左右,後周的天下不傳個他給誰?隻可惜的是,柴榮隻在位不足六年就病死了。


    他在位期間曾經問左諫大夫王樸:“朕當得幾年?”


    王樸精通術數,於是答曰:“臣愚笨而所學有限,以臣的術算隻能推測到陛下在位三十年以內身體康健,正是如日中天,再往後臣就算不出來了。”


    這話馬匹拍的十分的好,柴榮聽了自然高興。


    他說:“若真如愛卿所說,朕能執掌天下三十年。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此生足矣!”


    在他在位的五年多時間裏,先是伐後蜀,得秦,鳳,成,階四州。而後三次禦駕親征南唐,得江北淮南十四州之地。


    隻是可惜,這位雄才大略的五代第一明君,在位第六年的時候北伐遼國,接連收複贏州,莫州,易州三州和瓦橋,益津,淤口三關。正是大勝的時候,柴榮身染重病,不治身亡。)


    第八十六章 麻木不仁的戰爭


    六萬大軍集結,五行大營銳金營的一萬人馬,再加上從其他營調來的一萬人馬,將軍宋毅在他為將的這麽多年裏,終於在一個特殊的悲哀時刻到達了權利上的巔峰。從來沒有指揮過兩個營的士兵作戰,這是一個多麽冷血殘忍的諷刺啊。


    宋毅脫了盔甲,赤-裸著上身,露出古銅色的肌膚和強健的肌肉,他的雙目赤紅,對著玉州城的方向怒目而視。


    他騎在馬上,心潮如海。


    自己為了保住銳金營而違反了軍令,現在卻不得不親自帶著跟隨了自己好幾年的弟兄們一起去送死。這種痛苦,除了他自己之外別人誰也體會不了。一萬兄弟,這一戰下來就算攻破玉州,又有幾個能活下來?


    在他的身後,就是那一萬銳金營的士兵,此時,他們一個個神色肅穆,眼神中有說不出的悲傷和決絕。宋毅的事他們已經聽說了,對於他們來說,宋毅是對他們好的人,是真正把他們當做兄弟的人。


    而宋毅注定一死,那麽他們也隻能隨著自己的將軍而一起去死!


    “兄弟們!”


    宋毅大喝一聲。


    “你們前麵的那座城池叫什麽!”


    “玉州!”


    宋毅單手持八十八斤沉重的大刀,一指玉州城說道:“玉州城裏是誰!”


    “我們的仇人!”


    他手下銳金營士兵齊聲大吼!


    “厚土營,青木營,近兩萬將士就長眠在玉州城下,就在那裏,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現在,他們的屍體還躺在那裏沒人去管!漢軍把我們兄弟的屍體當做武器!把他們的屍體從城牆上丟下來,摔的支離破碎!”


    宋毅大聲喊道:“我錯了!我沒有鼓起勇氣去拚命!去殺敵!去支援兄弟!現在,我帶著你們去給兄弟們報仇!去殺光那些漢軍,搶迴兄弟們的屍體!用漢軍的頭顱彌補我們犯下的錯誤!告慰戰死兄弟們的在天之靈!”


    “就在那裏!有我們的仇人,我們要怎麽做!”


    宋毅雙眼赤紅著,如下山的猛虎一般仰天大吼!


    “殺!”


    “殺!”


    “殺!”


    銳金營的士兵振臂高唿!殺!殺!殺!


    宋毅手持大刀,一指玉州城牆上飄揚著的破碎的北漢國旗,縱馬而起,那馬人立而起,仰天嘶鳴。


    “斬斷那北漢的旗幟!殺光漢軍!”


    “殺光漢軍!”


    六萬大軍一起高唿,震耳欲聾!士氣在這一時刻,被宋毅提升到了極致!藏在心底的敵視和仇恨,被宋毅全都激發了出來!此時的周軍,已經不在是一群人,而是一群嗜血的狂狼!他們怒吼著,揮舞著手裏的兵器,將守城的漢軍看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


    柴榮坐在高台上,他的心也被宋毅的激昂話語所感染,一股血從他的心裏沸騰起來。這是一種男人所獨有的血性,是一種男人才有的豪邁壯闊!


    他看著宋毅的身影,看著這個注定要死在這場戰中的將領。柴榮的內心有些複雜,這樣的人,真的是自己之前以為的怕死鬼嗎?如此的氣概,如此振奮人心的手段,絕對不是一個庸人一個怕死鬼能具備的!


    但是,他心裏卻沒有饒過宋毅性命的打算,最起碼,現在沒有!


    宋毅如果戰死了,柴榮不會吝嗇封賞。封侯拜將,萌陰後世,這些都不算什麽。一個死人得到的再多能有什麽用呢?有用!因為這封賞,這獎勵,這寬宏,是讓活著的人看的!是用來激發活著的人血性和勇氣的!


    柴榮看著宋毅,心裏暗道:“非是朕無情,隻是戰陣之上,容不得朕感情用事!宋將軍……一路……走好!”


    宋毅一夾雙腿,一馬當先的衝了出去。在他身後,是黑壓壓的兩萬大軍。俗話說人過一萬,無邊無沿。兩萬大軍向前衝鋒的壯觀,不是親身在場無論如何也感受不到的。劉淩第一次經曆戰陣的時候,也為這樣的場麵而震撼。這不是看電視劇,稀稀拉拉幾十個人幾百個人就扮演數萬甚至數十萬大軍,而且一個鏡頭來來迴迴的放無數遍。


    這是一種真切的,讓人感覺到壓抑無比的震撼。尤其是在玉州城牆上已經做出了防禦準備的漢軍看來,那如潮水般湧來的周軍,如同大海的波濤,洶湧而來!一種發自內心的戰栗,讓他們有些把持不住而顫抖!


    這一次周軍的攻擊,遠比以往還要兇猛,從他們前進時高唿口號的瘋狂,從他們那種決絕的士氣,漢軍已經麻木的心中隱藏著的恐懼再一次不可抑製的冒了出來。


    王半斤,杜義,昭先,孫勝四個人站在城牆上,看著密密麻麻湧過來的後周大軍,幾個人都是麵色凝重。


    孫勝臉色慘然的笑了笑說道:“幾位將軍,我要去該我守護的地方了,這一戰之後若是僥幸不死,我希望能拜幾位為哥哥,結為異姓兄弟!”


    杜義抱拳道:“咱們說好了,若是此戰不死,咱們四人結為異姓兄弟!杜某也要去我負責的地方了,就此別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知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知白並收藏帝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