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頑固而嚴密的防禦麵前,任何所謂的奇謀妙計都是荒謬不經的笑話,雙方都隻能硬著頭皮一個一個堡壘的啃下去,得而複失、失而複得,殘酷拉鋸直到某一方的的士兵崩潰為止。
林風撥給第三軍的重炮旅在戰鬥中發揮了最為關鍵的作用,事實上在這樣的戰鬥中士兵的勇敢根本不可能解決問題,在一個又一個的堡壘麵前,再勇敢的士兵也會膽怯,再旺盛的士氣也會消沉,在艱苦的作戰中,頑強堅韌的作風可以保留下去,但是旺盛的士氣卻最多隻能保持二十四個時辰,支撐戰爭的信念來源於勝利的希望,而重炮旅則就是這個希望。
新近組建的近衛第五軍是一支純炮兵部隊,它本身就是為攻克堅城而存在,全軍滿編一萬五千餘人,擁有大小火炮四百餘門,其中重炮旅就擁有重型紅衣大炮四十門。在重炮旅的支持下,戰鬥方式變得單一而枯燥——先是炮群集中轟擊,破壞敵軍的堡壘工事,掃清衝鋒障礙,然後步兵發動衝擊,衝到進出爭奪堡壘的控製權。
這種作戰在戰爭初期非常鼓舞士氣,先是震耳欲聾的炮聲,然後尖利唿嘯的炮彈劃破長空,將敵軍的堡壘轟成一片廢墟,步兵歡唿雀躍勇氣倍增,一鼓作氣攀登仰攻,然而半個月之後,不論大炮如何威風、炮彈如何密集都不再能引起任何人的興趣,血腥而殘酷的肉搏戰令人望而生畏,王承業的部隊在堡壘內表現得異常頑強,在漢軍的優勢火力下,往往龜縮在堡壘中任其轟擊,然而等到步兵衝進便一躍而起,衝到近前發動兇猛的還擊。
裝備燧發槍的漢軍士兵往往隻能開上一槍,然後就不得不投入到激烈的肉搏戰之中——這種戰鬥方式無形中抹殺了漢軍的裝備優勢,雖然漢軍同樣經過長期而刺刀訓練,但是卻沒有裝備盔甲,在這種純冷兵器的戰鬥中占不到任何便宜。
戰鬥異常血腥,半個月的時間,馬進良還沒有看到德州城的城牆,一片又一片的小圍子將他的進軍方向堵的嚴嚴實實,這種城堡一般都不太高大,原本都是德州城外的一些村莊,山東軍將他們利用起來,依托民房和土牆進行再加工,構築成一個又一個小小的堡壘,雖然麵積不大,但器械齊全,有火炮、有抬槍,頂上有瞭望台,牆壁上有射擊孔,而就算殺進堡壘之內,建築物之間還可以隔絕通道,進行巷戰肉搏。
半旬以來,馬進良就一直睡不著覺,也吃不好飯,德州要塞的堅固程度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這種進攻的困難除了堅固工事的困擾之外,山東軍頑強的作戰意誌也令他始料未及,雖然他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王承業很得軍心,但卻也未能料到會如此難打。現在天下間有眼睛的人都知道,山東軍絕對不是大漢軍的對手,德州失陷隻是時間問題,他根本不明白敵軍如此拚命的動力何在。
但是這個時候顯然並不是考究這種問題的時候,馬進良的時間並不是很充裕,在領受任命之前,他就已經在林風麵前誇下海口,而且出兵之後,又在埠城對趙應奎和王忠孝丟了狠話,現在半個多月過去,自己的大軍卻連對方城牆都沒碰到,作為一名軍人,人生之恥莫過於此。
為了督策手下部隊的進攻速度,他現在已經常駐在第一線督戰,在很多時候甚至自動將自己降級為營長,直接指揮一些小型戰鬥,這時他就近站在陣地的後方的一座三包之上,平端著單筒望遠鏡,注視著前方的戰況。
“轟隆……”一聲,炮壘上的大炮猛的一蹦,噴出大片白煙,炮彈唿嘯而過,登時將對麵的堡壘炸出一個大口子,隨即淒厲的小喇叭響起,軍官們吆喝著士兵,列著隊形向前突進,士兵們帶著一絲無可奈何的表情,斜端著火槍,半躬著腰杆,拚命的朝前奔跑,剛剛突入缺口,堡壘上突然想起一片鑼聲,原本寂靜無人的牆頭頃刻占滿了敵軍,一桶桶的開水澆灌下來,將仰攻的漢軍燙得皮開肉綻,隨即抬槍轟鳴,子彈混合著尖利的箭支,如同雨點一般潑向漢軍的隊形,在軍官的指揮下,火槍兵們置滿地嚎叫呻吟的同僚於不顧,慢條斯理的列隊舉槍,一邊交替射擊,一邊朝堡壘內部突進,嚴密整齊的隊列之中,不斷有人倒下來,然後又被後列的戰友踢到一邊,補上缺口繼續前進。
當漢軍衝到近處,銅鑼再次響起,守軍轟然大叫,登時一起站起,朝漢軍反撲,頃刻之間,兩軍猝然相撞,登時刀槍並舉相互砍殺,排頭的火槍兵甚至來不及開出一槍,便立即被洶湧的人潮吞沒,在狹窄的地形上,漢軍再也無法保持隊形,值得三三兩兩結成依靠,與敵軍拚上了刺刀。
“再上去一個連!”馬進良放下望遠鏡,冷冷對身邊的傳令兵道。
麵前的這個堡壘是德州城最內圍的一重防線了,衝破了這道堡壘群,德州便再也沒有遮掩,直接處於漢軍的威脅之下。
“是!”傳令兵匆匆奔出,未過片刻,一連士兵立即朝前狂奔,投入前方的肉搏戰。
見漢軍增兵,堡壘上一聲唿哨,正在肉搏的敵軍立即後退,逐漸將戰場散開,牆頭屋頂兩側抬槍四射,掩護肉搏士兵脫離戰鬥,趁著漢軍士兵抬不起頭來,交替掩護著逐漸撤出堡壘,將這座殘破的工事留給漢軍。
“唿……”馬進良吐了一口長期,朝對麵的敵軍投去欽佩的一眼,卻並沒有下令追擊,經過這段時間的戰鬥,他知道追擊並沒有什麽好結果,對方撤退的路上除了伏兵之外,還有大量的地溝和陷阱,騎兵跑不動,步兵不好走,若是露出破綻興許還要被敵人反咬一口。
這種打法隻有一個意思,就是人命換人命。而漢軍占據如此優勢,最不喜歡的正是人命換人命。
“報軍門!……”帶隊攻擊的軍官是個中尉連長,這時滿身鮮血臉色蒼白,雖然勝利攻克了敵軍堡壘,但也並不顯得如何興奮,他朝馬進良行禮道,“幸不辱命,本部已拿下敵堡!斬二十五名,俘敵六名!”
馬進良旁邊的一眾軍官均是麵無表情,馬進良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點了點頭表示欣慰,隨口問道,“傷亡多少?!”
“死了十七個弟兄,重傷十一個,其他輕傷的……”那軍官立即臉色蒼白,抿了抿嘴唇,偷偷看了馬進良一眼,哆嗦著道。
“好!——辛苦了,下去歇息吧!”馬進良皺了皺眉頭,卻並沒有斥責怪罪,反而溫言安慰。見他軍官準備離去,他忽然又叫住了他,道“帶那幾個俘虜上來,我有話要問。”
六名俘虜都身上帶傷,馬進良細細的審視了一遍,指著邊上那名最年輕的俘虜道,“你——對,就是你,過來,我有話問你!”
這名士兵看上去年紀很輕,抵多不過十七、八歲的樣子,他在剛才的戰鬥中被肩膀被刺刀捅穿,當即痛暈了過去,這時雖然被粗粗敷了點草藥,鮮血卻依舊不停的滲透出來,這時見馬進良指著自己,顯然有點不知所措,旁邊的親兵當即蹬了他一腳,將他踹得跪倒在地上。
“大……大人……我……”
見親兵又準備上來動粗,馬進良擺擺手,叫他下去,口氣溫和的道,“你叫什麽名字?!”
“小人……小人叫毛四孩……”小兵渾身發抖,跪在地上不敢抬頭,看上去象一隻驚嚇過度的雛鳥。
“哦,那毛四孩,你是哪裏人?!”
“小的是陽平縣人!”
“哦,可是東昌府的陽平縣?!”
毛四孩驚訝的看了馬進良一眼,旋即低頭應到,“是東昌府陽平縣……”
“嗯,”馬進良點了點頭,“你吃糧幾年了?!”
“五年!”見馬進良一怔,毛四孩連連磕頭,補充道,“小人本來是在外邊要飯的,後來有個把總爺要找人伺候,於是就叫人把我拉進營給他當親兵,前幾天他在劉智廟大營被你們打死了,小的沒了依靠,就被派上來打仗!”
馬進良啞然失笑,搖搖頭道,“真看不出,你還是個老兵!”他收斂笑容,肅然道,“你老實跟本大人說,王承業跟你們說了什麽,是不是不準投降?否則殺全家?!”
毛四孩嚇得一哆嗦,急忙搖頭道,“沒有沒有……總兵大人……哦,不不,是王承業,他、他沒這麽說過!”
“哦?那他對你們說過些什麽麽?!”
“小的也不知道,小的在營裏是小兵,官爺和老兵都不理會俺,沒啥人跟俺說話,……”毛四孩偷偷抬頭,眼見馬進良滿臉失望,他急忙道,“不過前些日子把總爺沒死的時候,小的在給他斟酒伺候時隱約聽說他們談什麽‘降不降’……”
“什麽降不降?”馬進良愕然道,“你說明白點。”
“是、是!……”小兵連連磕頭,“小的其實也不知道,隻是聽他們說,說什麽上麵有交代,咱們這迴不能投降,要頂著打,打得越狠,咱們山東人的麵子就越大,打得越兇,什麽‘撫’的價錢就越高……”他偷偷瞥了馬進良一眼,小聲道,“……不然的話……”
“什麽不然?!——說!!”馬進良情不自禁提高了生氣,厲聲喝道。
“是、是!官爺們說,不然的話,咱們稀裏糊塗完了,就算是不問罪流放,也肯定會被裁散開缺,到時候討吃的都討不到……”
馬進良站起身來,不再理會這個小兵,轉頭對自己的參謀長道,“把這個記下來,發給……發迴京師……”他臉上一紅,轉過身去小聲道,“結尾要記得說明白:咱們近衛第三軍眾誌成城勢如破竹,德州旦夕可下,然兵法雲,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故還請主公定奪!!”
第二十五節
黎明。
啟明星尚在西天,北京城一片幽暗,中南海附近的數條街道燈火通明,一片火把倒插在門簾上,燒得劈啪作響,數隊衛兵不停的往返巡視,刺刀雪亮,給這寂寞的寒夜平添了幾分殺氣。
周培公不顧王府侍衛巴結的笑臉,堅持不進一旁的小屋休息,陰沉著臉在中南海漢王府外徘徊來去,在他旁邊不遠處,是大學士李光地的大轎。
德州戰役已經進行了整整十七天,戰事膠著不定,他很生氣。
自從前年林風親征遼東之後,大漢便立下了一條鐵律:近衛軍的一切事宜,由漢王乾綱獨斷,總參謀部衙門不得插手,所以這次近衛大軍進攻德州戰役,他的總參謀部衙門基本上是站在旁邊打下手,戰鬥發起之前,一應人馬調動、軍事部署周培公都被蒙在鼓裏,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沒什麽大不了,總參謀部衙門大可站在一邊冷眼旁觀,但隨著戰事的拖長,前線對輜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早已超過了近衛軍後勤係統所能擔負的極限,於是又不得不拉上總參衙門中途接收,美其名曰“襄協”,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這卻根本就是擦屁股:打下了德州之後,人人都是知道是漢王英明神武,馬進良大人彪悍神勇;而如果一旦受挫,則陪斬的“罪人”裏麵,他周培公第一個就跑不掉。
挨了約莫大半個時辰,沉重的宮門終於“咯吱”一聲,閃開一側小門,一名太監拉尖細著嗓子嚷道,“殿下請兩位大人進宮!”
周培公立即站定,遠遠地朝李光地的轎子望去,隻見大轎稍稍一傾,李光地慢條斯理的度步而出,朝周培公拱手笑道,“培公兄,您先請——”
周培公和李光地的關係一直不太密切,但也沒什麽仇怨,其實這並不奇怪,雖然都是漢王的左膀右臂,但不論出身、性格、興趣、交集都大為不同,所以雖然同事幾年下來,私交卻幾乎沒有,平日見了,往往都是點頭了事,就如今日,兩人同時在府外等候,相隔不過數丈,但卻隻是見麵時道了聲“早”,然後各行其是,沒什麽交談暢論的興趣。
如果說內裏一定有什麽玄機的話,有心人可以認為這文武二相之所以如此,是為了避嫌,以免讓漢王有個“結黨”的印象,實際上這麽說也不是沒有道理,但就兩人的性格來看,權謀倒還真的是其次,兩人確實是缺乏交流的興趣。
李光地是文官之首,朝傳統總的官場秩序,周培公雖然心中著急,但哪裏敢讓他走在自己後邊,當下急忙微微躬身,“不敢,折殺下官了——李相先請!”
李光地微微一笑,率先邁過宮門,兩人錯身時側身轉頭,朝周培公拱了拱手,微笑道,“培公兄客氣了,大人請——”
周培公微笑還禮,落了李光地半個身位,小聲道,“李相,德州那邊來消息了!”
“哦?!”李光地點了點頭,“馬進良打下德州了?!”
“哪裏會那麽快!”周培公隻感覺滿嘴苦澀,搖頭道,“打了大半月,昨天才打進德州內圍——照下官推測,現在應該在起炮台轟擊城牆了吧!”
李光地歎了一口氣,“培公兄,今年咱們大漢可是連著打了兩場大戰了,好不容易安生了幾個月,眼下卻又要動兵,真是讓人好生難做!”他苦笑道,“這七、八月的天氣,阡陌大熟,各處人丁吃緊,直隸各府的地方官叫苦不迭,說人都被你們拉去打仗了,田裏都隻有女人、孩子收割,今年的秋賦可怎生得了?!”
“下官有什麽法子?!這可都不是……”說道這裏,他情不自禁掩了掩嘴,滿臉尷尬,改口道,“……軍情急迫,主公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嘛!”
李光地點了點頭,沒有接口,再說下去,難免就會有些怨懟之言了,雖然都知道對方不會胡亂泄漏,而以主公的大度,就算聽到了也多半是付諸一笑,但終究是不合禮製。兩人在當值太監的引領下,徑自穿過宮禁,一路上崗哨林立,各處巡視侍衛見了兩人,均是遠遠地的躬身行禮。
接到侍衛的傳報,林風匆匆披衣起床,粗粗抹了一把臉就朝前院趕,這時周培公和李光地已經到了門口,於是就在書房內接見兩人。
當李光地看到林風的時候,不覺怔了一怔,林風此刻根本沒有熟悉,滿頭長發胡亂挽在腦後,眼泡浮腫,隱約可見幾塊眼屎,滿臉睡意,尤自不停的打著嗬欠,一轉眼看見兩人,隨意的抬抬手,“不用行禮了——兩位先生這邊坐!”
待兩人坐下,林風揉了揉眼睛道,“這麽早就找我,肯定是有事吧?!”他斜過眼,對周培公道,“老規矩,軍務為先,培公你先說。”
“是,”林風如此頹唐,周培公視若無睹,當即起身道,“迴稟主公,剛才總參謀部接到德州軍報,馬進良已經攻至德州城垣,但對攻城之事,似有疑慮,臣不敢自專,故連夜進宮,呈請主公定奪。”
林風接過奏折,隨手翻開,隻看得兩眼,就明白了馬進良的意思,忍不住笑道,“看來是王承業還真有兩把刷子,咱們的馬大將軍叫苦了!”
“是,主公明鑒!”周培公接口道,“其實臣以為,當今之德州非往日之德州,山東已經營有年,實力不可小窺,咱們原來就知道難打,想不到居然如此難打。”
“是啊,其實咱們原來都過於樂觀了,想想工事歸工事,士氣歸士氣不是?再好的工事也得人來守,現在情勢如此明朗,他們山東兵應該士氣低落,不敢死拚,沒想到人家這麽拚命。”
“正是如此,馬進良如今屢屢受挫,非將士無能,非兵甲不利,乃謀略未行爾!”周培公附和道,“臣以為,如今德州已下近半,咱們大漢給山東的教訓已經足夠了,敢問主公,可以招撫否?!”
“撫是一定要撫的,不過依著眼下的局勢,怎麽個撫法還真不全看咱們的主意,”林風看了看奏折,惋惜的道,“王承業是個人才,山東兵這迴露了大臉,好彩頭嘛!”
李光地和周培公相視苦笑。林風繼續說道,“兩位愛卿都是寡人肱股,這事也不瞞你們——其實咱們大漢和趙申橋還是有些往來的,前幾天德州開戰,寡人就著汪士榮去給趙申橋遞了個信,看看那邊的意思。”
周培公吃了一驚,兩軍交戰,彼此的最高首腦往來商量,他身為軍方最高將領,卻還是第一迴聽到這樣的事情,忍不住追問道,“敢問主公,趙申橋怎麽說?!”
“不知道,汪士榮還沒迴報!”林風稍稍沉吟,轉頭對侍立一旁的李二苟道,“你去一趟軍統衙門,要汪士榮馬上進宮!”
“是!”李二苟躬身領命,抬頭看了看門外的夜色,“啟稟主公,這時天色還早,臣恐怕汪大人還未點卯!”
“那就去他家,叫他馬上起來!”林風擺擺手,待李二苟出門,他轉頭對周培公道,“其實這個事情也沒什麽難琢磨的,德州這一仗,寡人不想打,王承業也不想打,趙申橋更不想打,但卻不得不打,為什麽呢?就是因為山東人心混亂,那些貪官汙吏想割據一方,坐地分贓魚肉百姓,於是就大肆蠱惑百姓,散布謠言——你知道他們跟老百姓怎麽說麽?!”
周培公愕然道,“這個……還請主公明示!”
“汪士榮的軍統衙門迴報說,現在魯地謠言四起,民間人心惶惶,山東官員對老百姓說咱們大漢一旦得了山東,就會立馬遷移幾百萬百姓去遼東戍邊墾荒,當然,還有其他關於咱們大漢軍隊的說法,比如紅眉毛綠眼睛,挖人心吃小孩,共產共同妻之類,你說咱們若是打過去,人家能不怕麽?!”
“此事殊為可恨!”李光地怒道。
“所以這個事情有點難辦,咱們非吃下德州不可!”林風皺眉道,“如果德州一下,那些戀棧不去的貪官必定心寒,隻要他們跑了,下一步就好走了!”
周培公忽然道,“啟稟主公,依臣看來,不如咱們大漢下一道詔書,免去山東在籍官吏一切罪責,原人留用,職位不變,如此以來,豈不是可以免去刀兵?!”
林風搖搖頭,“這個法子我也想過,不過恐怕辦不了!”他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的道,“山東官場這幾年鬧得太猖狂,刮地三尺也就罷了,居然阻隔南北漕運,禍亂國計民生,眼下整個北方,不論百姓、士林,還是廟堂公論,都說要嚴懲,公議菲菲,咱們豈能逆天而行?!”
李光地點了點頭,對周培公道,“主公所言極是,培公兄,如果今日赦了山東,那些貪婪腐朽之輩必然大有底氣,蔑視朝廷法紀,如此一來,我大漢威權何在?吏治如何整治?!”
周培公點頭稱是。其實他心中卻仍是不太服氣,在他看來,眼下應該一切以大局為重,隻要軍事上能夠獲得成功,那之後如何整理官場風氣、如何維護中央政府的權威,都有的是辦法,不過既然漢王和大學士都是一個意見,這個想法也隻能留在心裏,他避過這個話題,轉頭對林風躬身道,“啟稟主公,臣還有幾樁兵事要稟!”
“培公請講!”
“這次咱們出兵德州,河南楊起隆驚懼非常,眼下彰德、衛輝乃至開封等十幾個州都屯住了大軍,約莫近十萬人!”周培公笑道,“除此之外,楊起隆的主力大軍仍在信陽,他這幾年一直想打進湖北,意圖據荊襄而窺江東!”
“這個我知道。”林風點點頭,這個情報汪士榮早就匯報了,不過他卻並不十分擔心,楊起隆集團的實力不行,而且隨著割據時間的拖長,內部諸將其心各異,凝聚力也越來越差,比如現在晉南、豫北的許多幫會老大都不太聽他的招唿,他真正能掌握的地方隻是貴德、開封、陳州等豫中、豫南以及湖北邊境的一些地方,手下的軍隊也是魚龍雜混,戰鬥力參差不齊,而且裝備缺乏、訓練很差,糧餉不足,自從占領重鎮信陽之後,幾年以來屢次對湖北發動進攻,卻都被原來安親王嶽樂遺下的清軍挫敗,戰果微弱之極。由於他的表現實在是太爛,現在中國有實力的諸侯,包括台灣鄭經甚至廣東尚之信,都不把他放在眼裏,如果說要形容的話,倒也可以借用三國裏的一句話:“塚中枯骨,不足為慮。”
想到這裏,林風笑道,“楊起隆的那十萬大軍,到底有幾個人能打仗?!”
“主公明鑒,”周培公也笑了笑,“臣聽河南司參謀迴報,這十萬人中九成多都是強行裹挾的小民,而且居然老弱泰半,剩下堪堪一戰者,不過萬許人,且少訓練,確甲胄,無有火器大炮——依著咱們總參衙門的意思,這夥雜兵草寇守在本鄉本土,那還是有點麻煩,但若是要攻我邊境,恐怕即使孫子再生,亦無能為力!”
“楊起隆之事,就排在山東後邊,河南雖然貧瘠,但到底是中原要地,乃兵家必爭,總是要拿下的!”林風迴頭看了看書案後邊的地圖,“不過若是打下山東,恐怕又要擴軍,咱們的兵力是少了點!”
“是,臣之說河南,正是為了此事!”周培公笑了笑,拱手道,“啟稟主公,現在咱們大漢雖然有二十餘萬軍隊,但領地實也太過廣袤,若是戰事一起,我恐會捉襟見肘,如此,而今未雨綢繆,正是時也!”
李光地聞言皺眉,憂心忡忡的道,“還要擴軍?!……擴多少?!培公兄,恐怕國力不支吧?!”
周培公苦笑道,“非下官固執,實在是情勢逼人,不得不如此爾!”他遙遙指著地圖,對李光地道,“李相請看,不說遠了,就說關外東北,咱們大漢寧錦、奴爾幹兩個行省,土地盡有數千裏,人口六、七百萬,然駐守之軍隻有馬英之騎六軍和都督府下的五個旅而已,總兵力不過兩萬兩千餘人,你說如果科爾沁忽然變臉,屆時戰事一起,當如何是好?!”
李光地呆了一呆,周培公補充道,“況且馬英部下之兵日後還會出征,如此這兩省之地,駐兵就恐怕隻有萬許人了——”他指了指山海關,“李相請看,如此國之門戶,咱們大漢居然隻派駐了五百餘兵駐守,如此“疏忽荒謬”,若在他朝,下官恐怕早就被朝中大人用唾沫淹死了!!”
林風皺眉道,“是少了點,而且這次若是打下山東,恐怕還得擴建新軍,用來駐守……”他端起茶碗,淺淺抿了一口,對李光地道,“現在朝廷養軍不少,財政支收還行罷?!”
“主公恕罪,我大漢連連征戰,黔首無以修養,因而不甚樂觀!”李光地臉色難看,告罪道,“啟稟主公,自大漢開國之後,因鼎立京師,接受了不少前朝之結餘,故較他人來看,底子尚好,但此後屢屢大戰,這銀子潑水一般的撒出去,縱然就是金山銀山,也抵擋不住啊!”
林風一陣尷尬,有點厭煩的道,“好、這個寡人知道,晉卿是咱們大漢的管家,可是費心了!”敷衍幾句,他追問道,“我是問假如擴軍的話,朝廷裏是否還能支撐得起?!”
“迴稟主公,現在我大漢已經養兵二十五萬有餘,國庫泰半盡在這兵戈之中了!”李光地苦笑道,“這幾年年成還好,咱們大漢糧食還是有一點,軍士吃飯到是無甚大礙,不過這火槍、火炮可是廢老了銀子,若是要臣來說,臣倒是想說實話,不知主公想不想聽!”
林風一怔,定定的看著李光地,“晉卿,難道咱們還有什麽話不能說?!”
“主公恕罪!”李光地躬身,抬頭直視林風,“臣實說,現在大漢的錢財,可全在那些商人手裏的,朝廷一打仗,火槍、大炮、彈子、布匹、糧秣盡是朝他們購買,現在朝廷是左手找百姓收稅,右手就把銀子給了商人,長此以往,我恐會有不測之事!”
林風眉毛一皺,臉色頓時陰沉下來,沉吟不語。
林風撥給第三軍的重炮旅在戰鬥中發揮了最為關鍵的作用,事實上在這樣的戰鬥中士兵的勇敢根本不可能解決問題,在一個又一個的堡壘麵前,再勇敢的士兵也會膽怯,再旺盛的士氣也會消沉,在艱苦的作戰中,頑強堅韌的作風可以保留下去,但是旺盛的士氣卻最多隻能保持二十四個時辰,支撐戰爭的信念來源於勝利的希望,而重炮旅則就是這個希望。
新近組建的近衛第五軍是一支純炮兵部隊,它本身就是為攻克堅城而存在,全軍滿編一萬五千餘人,擁有大小火炮四百餘門,其中重炮旅就擁有重型紅衣大炮四十門。在重炮旅的支持下,戰鬥方式變得單一而枯燥——先是炮群集中轟擊,破壞敵軍的堡壘工事,掃清衝鋒障礙,然後步兵發動衝擊,衝到進出爭奪堡壘的控製權。
這種作戰在戰爭初期非常鼓舞士氣,先是震耳欲聾的炮聲,然後尖利唿嘯的炮彈劃破長空,將敵軍的堡壘轟成一片廢墟,步兵歡唿雀躍勇氣倍增,一鼓作氣攀登仰攻,然而半個月之後,不論大炮如何威風、炮彈如何密集都不再能引起任何人的興趣,血腥而殘酷的肉搏戰令人望而生畏,王承業的部隊在堡壘內表現得異常頑強,在漢軍的優勢火力下,往往龜縮在堡壘中任其轟擊,然而等到步兵衝進便一躍而起,衝到近前發動兇猛的還擊。
裝備燧發槍的漢軍士兵往往隻能開上一槍,然後就不得不投入到激烈的肉搏戰之中——這種戰鬥方式無形中抹殺了漢軍的裝備優勢,雖然漢軍同樣經過長期而刺刀訓練,但是卻沒有裝備盔甲,在這種純冷兵器的戰鬥中占不到任何便宜。
戰鬥異常血腥,半個月的時間,馬進良還沒有看到德州城的城牆,一片又一片的小圍子將他的進軍方向堵的嚴嚴實實,這種城堡一般都不太高大,原本都是德州城外的一些村莊,山東軍將他們利用起來,依托民房和土牆進行再加工,構築成一個又一個小小的堡壘,雖然麵積不大,但器械齊全,有火炮、有抬槍,頂上有瞭望台,牆壁上有射擊孔,而就算殺進堡壘之內,建築物之間還可以隔絕通道,進行巷戰肉搏。
半旬以來,馬進良就一直睡不著覺,也吃不好飯,德州要塞的堅固程度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這種進攻的困難除了堅固工事的困擾之外,山東軍頑強的作戰意誌也令他始料未及,雖然他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王承業很得軍心,但卻也未能料到會如此難打。現在天下間有眼睛的人都知道,山東軍絕對不是大漢軍的對手,德州失陷隻是時間問題,他根本不明白敵軍如此拚命的動力何在。
但是這個時候顯然並不是考究這種問題的時候,馬進良的時間並不是很充裕,在領受任命之前,他就已經在林風麵前誇下海口,而且出兵之後,又在埠城對趙應奎和王忠孝丟了狠話,現在半個多月過去,自己的大軍卻連對方城牆都沒碰到,作為一名軍人,人生之恥莫過於此。
為了督策手下部隊的進攻速度,他現在已經常駐在第一線督戰,在很多時候甚至自動將自己降級為營長,直接指揮一些小型戰鬥,這時他就近站在陣地的後方的一座三包之上,平端著單筒望遠鏡,注視著前方的戰況。
“轟隆……”一聲,炮壘上的大炮猛的一蹦,噴出大片白煙,炮彈唿嘯而過,登時將對麵的堡壘炸出一個大口子,隨即淒厲的小喇叭響起,軍官們吆喝著士兵,列著隊形向前突進,士兵們帶著一絲無可奈何的表情,斜端著火槍,半躬著腰杆,拚命的朝前奔跑,剛剛突入缺口,堡壘上突然想起一片鑼聲,原本寂靜無人的牆頭頃刻占滿了敵軍,一桶桶的開水澆灌下來,將仰攻的漢軍燙得皮開肉綻,隨即抬槍轟鳴,子彈混合著尖利的箭支,如同雨點一般潑向漢軍的隊形,在軍官的指揮下,火槍兵們置滿地嚎叫呻吟的同僚於不顧,慢條斯理的列隊舉槍,一邊交替射擊,一邊朝堡壘內部突進,嚴密整齊的隊列之中,不斷有人倒下來,然後又被後列的戰友踢到一邊,補上缺口繼續前進。
當漢軍衝到近處,銅鑼再次響起,守軍轟然大叫,登時一起站起,朝漢軍反撲,頃刻之間,兩軍猝然相撞,登時刀槍並舉相互砍殺,排頭的火槍兵甚至來不及開出一槍,便立即被洶湧的人潮吞沒,在狹窄的地形上,漢軍再也無法保持隊形,值得三三兩兩結成依靠,與敵軍拚上了刺刀。
“再上去一個連!”馬進良放下望遠鏡,冷冷對身邊的傳令兵道。
麵前的這個堡壘是德州城最內圍的一重防線了,衝破了這道堡壘群,德州便再也沒有遮掩,直接處於漢軍的威脅之下。
“是!”傳令兵匆匆奔出,未過片刻,一連士兵立即朝前狂奔,投入前方的肉搏戰。
見漢軍增兵,堡壘上一聲唿哨,正在肉搏的敵軍立即後退,逐漸將戰場散開,牆頭屋頂兩側抬槍四射,掩護肉搏士兵脫離戰鬥,趁著漢軍士兵抬不起頭來,交替掩護著逐漸撤出堡壘,將這座殘破的工事留給漢軍。
“唿……”馬進良吐了一口長期,朝對麵的敵軍投去欽佩的一眼,卻並沒有下令追擊,經過這段時間的戰鬥,他知道追擊並沒有什麽好結果,對方撤退的路上除了伏兵之外,還有大量的地溝和陷阱,騎兵跑不動,步兵不好走,若是露出破綻興許還要被敵人反咬一口。
這種打法隻有一個意思,就是人命換人命。而漢軍占據如此優勢,最不喜歡的正是人命換人命。
“報軍門!……”帶隊攻擊的軍官是個中尉連長,這時滿身鮮血臉色蒼白,雖然勝利攻克了敵軍堡壘,但也並不顯得如何興奮,他朝馬進良行禮道,“幸不辱命,本部已拿下敵堡!斬二十五名,俘敵六名!”
馬進良旁邊的一眾軍官均是麵無表情,馬進良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點了點頭表示欣慰,隨口問道,“傷亡多少?!”
“死了十七個弟兄,重傷十一個,其他輕傷的……”那軍官立即臉色蒼白,抿了抿嘴唇,偷偷看了馬進良一眼,哆嗦著道。
“好!——辛苦了,下去歇息吧!”馬進良皺了皺眉頭,卻並沒有斥責怪罪,反而溫言安慰。見他軍官準備離去,他忽然又叫住了他,道“帶那幾個俘虜上來,我有話要問。”
六名俘虜都身上帶傷,馬進良細細的審視了一遍,指著邊上那名最年輕的俘虜道,“你——對,就是你,過來,我有話問你!”
這名士兵看上去年紀很輕,抵多不過十七、八歲的樣子,他在剛才的戰鬥中被肩膀被刺刀捅穿,當即痛暈了過去,這時雖然被粗粗敷了點草藥,鮮血卻依舊不停的滲透出來,這時見馬進良指著自己,顯然有點不知所措,旁邊的親兵當即蹬了他一腳,將他踹得跪倒在地上。
“大……大人……我……”
見親兵又準備上來動粗,馬進良擺擺手,叫他下去,口氣溫和的道,“你叫什麽名字?!”
“小人……小人叫毛四孩……”小兵渾身發抖,跪在地上不敢抬頭,看上去象一隻驚嚇過度的雛鳥。
“哦,那毛四孩,你是哪裏人?!”
“小的是陽平縣人!”
“哦,可是東昌府的陽平縣?!”
毛四孩驚訝的看了馬進良一眼,旋即低頭應到,“是東昌府陽平縣……”
“嗯,”馬進良點了點頭,“你吃糧幾年了?!”
“五年!”見馬進良一怔,毛四孩連連磕頭,補充道,“小人本來是在外邊要飯的,後來有個把總爺要找人伺候,於是就叫人把我拉進營給他當親兵,前幾天他在劉智廟大營被你們打死了,小的沒了依靠,就被派上來打仗!”
馬進良啞然失笑,搖搖頭道,“真看不出,你還是個老兵!”他收斂笑容,肅然道,“你老實跟本大人說,王承業跟你們說了什麽,是不是不準投降?否則殺全家?!”
毛四孩嚇得一哆嗦,急忙搖頭道,“沒有沒有……總兵大人……哦,不不,是王承業,他、他沒這麽說過!”
“哦?那他對你們說過些什麽麽?!”
“小的也不知道,小的在營裏是小兵,官爺和老兵都不理會俺,沒啥人跟俺說話,……”毛四孩偷偷抬頭,眼見馬進良滿臉失望,他急忙道,“不過前些日子把總爺沒死的時候,小的在給他斟酒伺候時隱約聽說他們談什麽‘降不降’……”
“什麽降不降?”馬進良愕然道,“你說明白點。”
“是、是!……”小兵連連磕頭,“小的其實也不知道,隻是聽他們說,說什麽上麵有交代,咱們這迴不能投降,要頂著打,打得越狠,咱們山東人的麵子就越大,打得越兇,什麽‘撫’的價錢就越高……”他偷偷瞥了馬進良一眼,小聲道,“……不然的話……”
“什麽不然?!——說!!”馬進良情不自禁提高了生氣,厲聲喝道。
“是、是!官爺們說,不然的話,咱們稀裏糊塗完了,就算是不問罪流放,也肯定會被裁散開缺,到時候討吃的都討不到……”
馬進良站起身來,不再理會這個小兵,轉頭對自己的參謀長道,“把這個記下來,發給……發迴京師……”他臉上一紅,轉過身去小聲道,“結尾要記得說明白:咱們近衛第三軍眾誌成城勢如破竹,德州旦夕可下,然兵法雲,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故還請主公定奪!!”
第二十五節
黎明。
啟明星尚在西天,北京城一片幽暗,中南海附近的數條街道燈火通明,一片火把倒插在門簾上,燒得劈啪作響,數隊衛兵不停的往返巡視,刺刀雪亮,給這寂寞的寒夜平添了幾分殺氣。
周培公不顧王府侍衛巴結的笑臉,堅持不進一旁的小屋休息,陰沉著臉在中南海漢王府外徘徊來去,在他旁邊不遠處,是大學士李光地的大轎。
德州戰役已經進行了整整十七天,戰事膠著不定,他很生氣。
自從前年林風親征遼東之後,大漢便立下了一條鐵律:近衛軍的一切事宜,由漢王乾綱獨斷,總參謀部衙門不得插手,所以這次近衛大軍進攻德州戰役,他的總參謀部衙門基本上是站在旁邊打下手,戰鬥發起之前,一應人馬調動、軍事部署周培公都被蒙在鼓裏,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沒什麽大不了,總參謀部衙門大可站在一邊冷眼旁觀,但隨著戰事的拖長,前線對輜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早已超過了近衛軍後勤係統所能擔負的極限,於是又不得不拉上總參衙門中途接收,美其名曰“襄協”,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這卻根本就是擦屁股:打下了德州之後,人人都是知道是漢王英明神武,馬進良大人彪悍神勇;而如果一旦受挫,則陪斬的“罪人”裏麵,他周培公第一個就跑不掉。
挨了約莫大半個時辰,沉重的宮門終於“咯吱”一聲,閃開一側小門,一名太監拉尖細著嗓子嚷道,“殿下請兩位大人進宮!”
周培公立即站定,遠遠地朝李光地的轎子望去,隻見大轎稍稍一傾,李光地慢條斯理的度步而出,朝周培公拱手笑道,“培公兄,您先請——”
周培公和李光地的關係一直不太密切,但也沒什麽仇怨,其實這並不奇怪,雖然都是漢王的左膀右臂,但不論出身、性格、興趣、交集都大為不同,所以雖然同事幾年下來,私交卻幾乎沒有,平日見了,往往都是點頭了事,就如今日,兩人同時在府外等候,相隔不過數丈,但卻隻是見麵時道了聲“早”,然後各行其是,沒什麽交談暢論的興趣。
如果說內裏一定有什麽玄機的話,有心人可以認為這文武二相之所以如此,是為了避嫌,以免讓漢王有個“結黨”的印象,實際上這麽說也不是沒有道理,但就兩人的性格來看,權謀倒還真的是其次,兩人確實是缺乏交流的興趣。
李光地是文官之首,朝傳統總的官場秩序,周培公雖然心中著急,但哪裏敢讓他走在自己後邊,當下急忙微微躬身,“不敢,折殺下官了——李相先請!”
李光地微微一笑,率先邁過宮門,兩人錯身時側身轉頭,朝周培公拱了拱手,微笑道,“培公兄客氣了,大人請——”
周培公微笑還禮,落了李光地半個身位,小聲道,“李相,德州那邊來消息了!”
“哦?!”李光地點了點頭,“馬進良打下德州了?!”
“哪裏會那麽快!”周培公隻感覺滿嘴苦澀,搖頭道,“打了大半月,昨天才打進德州內圍——照下官推測,現在應該在起炮台轟擊城牆了吧!”
李光地歎了一口氣,“培公兄,今年咱們大漢可是連著打了兩場大戰了,好不容易安生了幾個月,眼下卻又要動兵,真是讓人好生難做!”他苦笑道,“這七、八月的天氣,阡陌大熟,各處人丁吃緊,直隸各府的地方官叫苦不迭,說人都被你們拉去打仗了,田裏都隻有女人、孩子收割,今年的秋賦可怎生得了?!”
“下官有什麽法子?!這可都不是……”說道這裏,他情不自禁掩了掩嘴,滿臉尷尬,改口道,“……軍情急迫,主公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嘛!”
李光地點了點頭,沒有接口,再說下去,難免就會有些怨懟之言了,雖然都知道對方不會胡亂泄漏,而以主公的大度,就算聽到了也多半是付諸一笑,但終究是不合禮製。兩人在當值太監的引領下,徑自穿過宮禁,一路上崗哨林立,各處巡視侍衛見了兩人,均是遠遠地的躬身行禮。
接到侍衛的傳報,林風匆匆披衣起床,粗粗抹了一把臉就朝前院趕,這時周培公和李光地已經到了門口,於是就在書房內接見兩人。
當李光地看到林風的時候,不覺怔了一怔,林風此刻根本沒有熟悉,滿頭長發胡亂挽在腦後,眼泡浮腫,隱約可見幾塊眼屎,滿臉睡意,尤自不停的打著嗬欠,一轉眼看見兩人,隨意的抬抬手,“不用行禮了——兩位先生這邊坐!”
待兩人坐下,林風揉了揉眼睛道,“這麽早就找我,肯定是有事吧?!”他斜過眼,對周培公道,“老規矩,軍務為先,培公你先說。”
“是,”林風如此頹唐,周培公視若無睹,當即起身道,“迴稟主公,剛才總參謀部接到德州軍報,馬進良已經攻至德州城垣,但對攻城之事,似有疑慮,臣不敢自專,故連夜進宮,呈請主公定奪。”
林風接過奏折,隨手翻開,隻看得兩眼,就明白了馬進良的意思,忍不住笑道,“看來是王承業還真有兩把刷子,咱們的馬大將軍叫苦了!”
“是,主公明鑒!”周培公接口道,“其實臣以為,當今之德州非往日之德州,山東已經營有年,實力不可小窺,咱們原來就知道難打,想不到居然如此難打。”
“是啊,其實咱們原來都過於樂觀了,想想工事歸工事,士氣歸士氣不是?再好的工事也得人來守,現在情勢如此明朗,他們山東兵應該士氣低落,不敢死拚,沒想到人家這麽拚命。”
“正是如此,馬進良如今屢屢受挫,非將士無能,非兵甲不利,乃謀略未行爾!”周培公附和道,“臣以為,如今德州已下近半,咱們大漢給山東的教訓已經足夠了,敢問主公,可以招撫否?!”
“撫是一定要撫的,不過依著眼下的局勢,怎麽個撫法還真不全看咱們的主意,”林風看了看奏折,惋惜的道,“王承業是個人才,山東兵這迴露了大臉,好彩頭嘛!”
李光地和周培公相視苦笑。林風繼續說道,“兩位愛卿都是寡人肱股,這事也不瞞你們——其實咱們大漢和趙申橋還是有些往來的,前幾天德州開戰,寡人就著汪士榮去給趙申橋遞了個信,看看那邊的意思。”
周培公吃了一驚,兩軍交戰,彼此的最高首腦往來商量,他身為軍方最高將領,卻還是第一迴聽到這樣的事情,忍不住追問道,“敢問主公,趙申橋怎麽說?!”
“不知道,汪士榮還沒迴報!”林風稍稍沉吟,轉頭對侍立一旁的李二苟道,“你去一趟軍統衙門,要汪士榮馬上進宮!”
“是!”李二苟躬身領命,抬頭看了看門外的夜色,“啟稟主公,這時天色還早,臣恐怕汪大人還未點卯!”
“那就去他家,叫他馬上起來!”林風擺擺手,待李二苟出門,他轉頭對周培公道,“其實這個事情也沒什麽難琢磨的,德州這一仗,寡人不想打,王承業也不想打,趙申橋更不想打,但卻不得不打,為什麽呢?就是因為山東人心混亂,那些貪官汙吏想割據一方,坐地分贓魚肉百姓,於是就大肆蠱惑百姓,散布謠言——你知道他們跟老百姓怎麽說麽?!”
周培公愕然道,“這個……還請主公明示!”
“汪士榮的軍統衙門迴報說,現在魯地謠言四起,民間人心惶惶,山東官員對老百姓說咱們大漢一旦得了山東,就會立馬遷移幾百萬百姓去遼東戍邊墾荒,當然,還有其他關於咱們大漢軍隊的說法,比如紅眉毛綠眼睛,挖人心吃小孩,共產共同妻之類,你說咱們若是打過去,人家能不怕麽?!”
“此事殊為可恨!”李光地怒道。
“所以這個事情有點難辦,咱們非吃下德州不可!”林風皺眉道,“如果德州一下,那些戀棧不去的貪官必定心寒,隻要他們跑了,下一步就好走了!”
周培公忽然道,“啟稟主公,依臣看來,不如咱們大漢下一道詔書,免去山東在籍官吏一切罪責,原人留用,職位不變,如此以來,豈不是可以免去刀兵?!”
林風搖搖頭,“這個法子我也想過,不過恐怕辦不了!”他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的道,“山東官場這幾年鬧得太猖狂,刮地三尺也就罷了,居然阻隔南北漕運,禍亂國計民生,眼下整個北方,不論百姓、士林,還是廟堂公論,都說要嚴懲,公議菲菲,咱們豈能逆天而行?!”
李光地點了點頭,對周培公道,“主公所言極是,培公兄,如果今日赦了山東,那些貪婪腐朽之輩必然大有底氣,蔑視朝廷法紀,如此一來,我大漢威權何在?吏治如何整治?!”
周培公點頭稱是。其實他心中卻仍是不太服氣,在他看來,眼下應該一切以大局為重,隻要軍事上能夠獲得成功,那之後如何整理官場風氣、如何維護中央政府的權威,都有的是辦法,不過既然漢王和大學士都是一個意見,這個想法也隻能留在心裏,他避過這個話題,轉頭對林風躬身道,“啟稟主公,臣還有幾樁兵事要稟!”
“培公請講!”
“這次咱們出兵德州,河南楊起隆驚懼非常,眼下彰德、衛輝乃至開封等十幾個州都屯住了大軍,約莫近十萬人!”周培公笑道,“除此之外,楊起隆的主力大軍仍在信陽,他這幾年一直想打進湖北,意圖據荊襄而窺江東!”
“這個我知道。”林風點點頭,這個情報汪士榮早就匯報了,不過他卻並不十分擔心,楊起隆集團的實力不行,而且隨著割據時間的拖長,內部諸將其心各異,凝聚力也越來越差,比如現在晉南、豫北的許多幫會老大都不太聽他的招唿,他真正能掌握的地方隻是貴德、開封、陳州等豫中、豫南以及湖北邊境的一些地方,手下的軍隊也是魚龍雜混,戰鬥力參差不齊,而且裝備缺乏、訓練很差,糧餉不足,自從占領重鎮信陽之後,幾年以來屢次對湖北發動進攻,卻都被原來安親王嶽樂遺下的清軍挫敗,戰果微弱之極。由於他的表現實在是太爛,現在中國有實力的諸侯,包括台灣鄭經甚至廣東尚之信,都不把他放在眼裏,如果說要形容的話,倒也可以借用三國裏的一句話:“塚中枯骨,不足為慮。”
想到這裏,林風笑道,“楊起隆的那十萬大軍,到底有幾個人能打仗?!”
“主公明鑒,”周培公也笑了笑,“臣聽河南司參謀迴報,這十萬人中九成多都是強行裹挾的小民,而且居然老弱泰半,剩下堪堪一戰者,不過萬許人,且少訓練,確甲胄,無有火器大炮——依著咱們總參衙門的意思,這夥雜兵草寇守在本鄉本土,那還是有點麻煩,但若是要攻我邊境,恐怕即使孫子再生,亦無能為力!”
“楊起隆之事,就排在山東後邊,河南雖然貧瘠,但到底是中原要地,乃兵家必爭,總是要拿下的!”林風迴頭看了看書案後邊的地圖,“不過若是打下山東,恐怕又要擴軍,咱們的兵力是少了點!”
“是,臣之說河南,正是為了此事!”周培公笑了笑,拱手道,“啟稟主公,現在咱們大漢雖然有二十餘萬軍隊,但領地實也太過廣袤,若是戰事一起,我恐會捉襟見肘,如此,而今未雨綢繆,正是時也!”
李光地聞言皺眉,憂心忡忡的道,“還要擴軍?!……擴多少?!培公兄,恐怕國力不支吧?!”
周培公苦笑道,“非下官固執,實在是情勢逼人,不得不如此爾!”他遙遙指著地圖,對李光地道,“李相請看,不說遠了,就說關外東北,咱們大漢寧錦、奴爾幹兩個行省,土地盡有數千裏,人口六、七百萬,然駐守之軍隻有馬英之騎六軍和都督府下的五個旅而已,總兵力不過兩萬兩千餘人,你說如果科爾沁忽然變臉,屆時戰事一起,當如何是好?!”
李光地呆了一呆,周培公補充道,“況且馬英部下之兵日後還會出征,如此這兩省之地,駐兵就恐怕隻有萬許人了——”他指了指山海關,“李相請看,如此國之門戶,咱們大漢居然隻派駐了五百餘兵駐守,如此“疏忽荒謬”,若在他朝,下官恐怕早就被朝中大人用唾沫淹死了!!”
林風皺眉道,“是少了點,而且這次若是打下山東,恐怕還得擴建新軍,用來駐守……”他端起茶碗,淺淺抿了一口,對李光地道,“現在朝廷養軍不少,財政支收還行罷?!”
“主公恕罪,我大漢連連征戰,黔首無以修養,因而不甚樂觀!”李光地臉色難看,告罪道,“啟稟主公,自大漢開國之後,因鼎立京師,接受了不少前朝之結餘,故較他人來看,底子尚好,但此後屢屢大戰,這銀子潑水一般的撒出去,縱然就是金山銀山,也抵擋不住啊!”
林風一陣尷尬,有點厭煩的道,“好、這個寡人知道,晉卿是咱們大漢的管家,可是費心了!”敷衍幾句,他追問道,“我是問假如擴軍的話,朝廷裏是否還能支撐得起?!”
“迴稟主公,現在我大漢已經養兵二十五萬有餘,國庫泰半盡在這兵戈之中了!”李光地苦笑道,“這幾年年成還好,咱們大漢糧食還是有一點,軍士吃飯到是無甚大礙,不過這火槍、火炮可是廢老了銀子,若是要臣來說,臣倒是想說實話,不知主公想不想聽!”
林風一怔,定定的看著李光地,“晉卿,難道咱們還有什麽話不能說?!”
“主公恕罪!”李光地躬身,抬頭直視林風,“臣實說,現在大漢的錢財,可全在那些商人手裏的,朝廷一打仗,火槍、大炮、彈子、布匹、糧秣盡是朝他們購買,現在朝廷是左手找百姓收稅,右手就把銀子給了商人,長此以往,我恐會有不測之事!”
林風眉毛一皺,臉色頓時陰沉下來,沉吟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