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必須為這些人找一條出路,”林風陰沉著臉,冷然道,“正是因為形勢危急,所以必須進攻!”
看著滿臉猶豫的兩人,林風沉聲道,“大漢的劍,必須為大漢的犁開拓土地!”
“……”
他轉過身去不再麵對他們,語氣決然,“此事毋庸再議,本帥心意已決,縱然千險萬難,亦九死無悔!!!”
第五節
在這場拯救生命的運動中,漢軍在天津之戰繳獲的那八萬多頭牲畜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本來根據李光地的意思,這幾萬頭牲畜有一大部分是要退還給天津府百姓的。曆來商埠繁茂以盛產騾馬著稱的天津府在上一次的清、漢戰爭中受到了沉重打擊,幾千戶以騾馬為生的個體戶因為清政府強征的幹係失卻了所有的生產資料和流動資金,瀕臨破產的邊緣,鑒於如此,在李光地的經濟計劃中漢軍將有秩序的退還一部分戰利品以維係生產,但此次的流民賑濟工作使這個計劃無法進行下去。
大漢的軍方在這些騾馬使用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本來這些騾馬在李光地安排中是要全數為流民服務的——即絕大部分組成運輸隊從各個方向運送能夠維持生命的食物和建築材料,剩下的一小部分病弱母畜將為難民提供鮮奶或者被宰殺食用,但這個政策在執行過程中遭到了軍方私下裏的阻撓,很多強壯的牲畜被挑選出來直接補充了漢軍的炮兵部隊和輜重部隊,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漢軍大將周培公將軍居然還異想天開的計劃編組一支“快速反應火槍部隊”——即讓精銳的火槍兵騎上騾馬並攜帶小型火炮,在到達戰場之後再下馬列陣步戰。
盡管李光地已經在這個計劃的背後看到了林大帥陰險的背影,但深受儒家仁義教育的李光地依舊斷然拒絕這一無理要求,在頭號政府長官以辭職為要挾的情況下,軍方不得不暫時妥協。
在這次極端正義運動中,林風又對曆史犯下了滔天罪行——在湯斌的計劃中,這一百七十多萬流民如果想要在零下二十攝氏度的冬天生存幾個月的話,那就必須興建大量的草屋和半掩體窩棚——可以想象,一百七十萬人的安居計劃是一個多麽偉大的基建項目,需要多少木料、磚石、瓦片?然而除此之外,在全麵破壞野外植物以充當食物之後,京畿之地必然赤地千裏,那麽這就意味著這一百七十萬人在整整一個冬天都極度缺乏取暖的燃料。眾所周知,除了饑餓之外,零下二十攝氏度的嚴寒足已消滅任何健康的人類。
公元一六八四年秋,大漢政府頭號長官林風元帥閣下一聲號令,聳立神州大地數百年,中華民族神聖的圖騰,華夏子孫永遠的驕傲,佇立在北京城中央的紫禁城全麵破土動工,征發而來的數十萬北京市民無分男女老幼,全部參與了這項曆史性的破壞工作,除了因為民族感情和信仰的緣故,除了天壇和天安門被部分保留之外,其他宮殿都在數日之內拆卸一空,無數磚石瓦片源源不斷的被運輸出去交與城外的流民建築施工隊,他們將在李光地的組織下,延著灤河一線朝前建立前哨聚居地,王大海軍團攜帶六十多門大小火炮拔營出征,和孫思克的中軍騎兵部隊奉命前驅數百公裏,近距離監視滿清山海關駐軍——他們接到了極為嚴厲的軍令:若是發現山海關守軍有任何敵對行為,立即消滅“任何有辮子的生物”。
意料之中卻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這次對拆平紫禁城的工作立即遭到了廣大士林的強烈反對,而意料之外的是,這批反對者的主力卻不是極端保守的老儒生,而是應漢軍號召前來抗清救國的外省士子——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難以尋味的事件,本來林風以為這次舉措應該會得到這些年輕士子的熱烈響應,因為不管怎麽說這些人都可以算是這個時代最激進的階層,任何革命性的舉措應該可以為其接受才對。在這個心理暗示的影響下,林風一開始對這些小青年的反對不予理會,可是後來他發現這個趨勢有蔓延擴大的趨勢,參與議論並且上街請願的士人也越來越多,而且到了現在居然有北京的市民參與進來,以致於對目前的漢軍政府產生了小小的信任危機。
在經過仔細思考過林風決定接見這些士人代表,從七天前開始,這些人手捧孔子孟子的牌位,已經在天壇外跪了幾天了,圍觀的人群從開始的幾千人發展到現在的幾萬人,而且看上去很神聖很受人同情,許多附近的大戶人家發現漢軍沒有對這些人采取暴力措施之後,居然紛紛派家仆給這些請命的士人送飯,從物質上支持他們的抗議行為。
當林風率領大隊親兵開到天壇的時候,圍觀的人群發生了小小的騷動,到底在天子腳下生活了這麽久,對於衙門的殘酷百姓們可謂印象深刻,看著大隊人馬全副武裝的殺過來,所有人心中都不是很有底,誰敢保證這個傳說中殺人如麻的漢軍大帥會不會突然下令血洗天壇呢?!
當然事情發展到最後自然是虛驚一場,當林風的親衛將領李二狗將軍大聲宣布漢軍大帥就地接見士人代表的時候,全場幾萬人居然歡聲如雷,仿佛是已經取得了一場決定性勝利似的。
根據陳夢雷的線報,目前聚集在天壇請願的士人幾乎全部都是外省進京的年輕儒生,幾有八百多人,大江南北各個行省的人都有,幾乎占了進京士人的八成。因為出於樹立政治形象方麵的關係,這些人一進北京就受到了李光地政府的熱烈歡迎,全部被安排了非常清靜的驛館居住,而且享受著漢軍政府低級軍官的待遇,除了沒有薪餉之外,飲食起居衣帽鞋襪都優先供應,這些舉措當然也獲得了最佳的效果,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這些遊學士人千裏跋涉曆經千辛萬苦來到北京,一路上受到的挫折和磨難的確非常之刻骨銘心,所以當忽然感受到如此貼切的溫暖之後,幾乎所有人都立即產生了一種迴家的親切,這就與其他投降官員拉開了心理距離,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對漢軍政府產生了歸屬感。
根據儒學的傳統,當一批士人對某個政權產生歸屬感之後,在帶來很多好處的同時也會添加不少麻煩——所以林風冒天下之大不韙拆卸紫禁城之後,這些人立即產生了敏銳的政治嗅覺,認為這種反動行徑必然千夫所指,那麽根據“武死戰文死柬”定理,自己必須冒著殺頭危險犯顏指正。
“哦,各位就是士子代表了?!”林風命令親兵在天壇上擺開一溜椅子,自己大馬金刀的當先坐下,指著麵前一排青年儒生,“坐下、坐下!咱們慢慢聊!”
“學生高士奇……”打頭的一名士人麵目英俊,舉止優雅,令人極具好感,他跪下行禮道,“參見大帥!”他身後的數名青年神色緊張,急忙跟著跪下,七嘴八舌的各自報出姓名籍貫。
“哎!不必多禮不必多禮!”林風笑嘻嘻的上前扶起,把高士奇按在椅子上,“我輩少年,正當縱歌唿酒、縱馬擊劍——若是都這麽婆婆媽媽,豈不是很是無趣?!”
“大帥差矣……”高士奇緊張過後,立即侃侃而言,“聖人有雲,綱禮倫常,尊卑有份,所謂禮不可廢也,我等皆為聖人門下,所謂……”
“我明白的、我明白的,”老實說林風現在真的是一聽這玩意就害怕,這幫家夥都是背書高手,隨便扯出一個教訓起人來保證可以滔滔不絕個把時辰,而且絕無重複,比潑婦罵街更具功力,他苦笑朝下麵的書生拱了拱手道,“各位先生不遠千裏趕來投我,本帥感激不盡,這裏先謝過了!”
一眾書生急忙起身行禮,林風笑道,“這次也是本帥疏忽了,一直沒有去驛館探望大家,可是當真得罪!”他朝高士奇望去,明知故問道,“高先生,這次大家夥都來天壇請願,到底是為了什麽?!”
“不敢、不敢,”高士奇拱了拱手,正色道,“正是為了紫禁城拆卸一事!”
“哦,原來如此,那不知道本帥有做錯什麽呢?!”林風攤開雙手,無奈的道,“大家也都看到了,本帥拆平皇宮那是為了城外百萬黔首的生計,決計沒有窮極奢欲的意思。”
“大帥仁義,我等早已知曉!”高士奇急道,“但是大帥可知,這拆卸皇宮一事非比尋常——京師大殿自明成祖皇帝以來,迄今已有數百年之久,天下皆知此為我華夏之樞要,乃九州定鼎之地,我等……竊以為此事與城外百萬生靈相較,也未必輕上多少!”
“哦?!”縱然以今日的政客林風來看,也未必會認為這些磚頭木料會比人命值錢,看來後世與現在的價值觀念衝突的確不小,他捏了捏鼻子,耐心的解釋道,“我說小高啊,你還真是太年輕了——你說這些什麽皇宮大院什麽花園假山都是誰建出來的?!”
“大帥請勿輕看我等,這民貴君輕之道,學生還是理會得!”高士奇鄭重的道,“隻是這皇宮之類非比其他,數百年來素具天下人望,若今日輕易拆卸,大帥難道不怕後世史官非難麽?”
我怕他個球!林風心道,麵上卻是和藹微笑,“大丈夫立身處世,自當濟世救人,些許身外虛名,本帥倒也不是很在乎的!”
“大帥差矣……”高士奇苦笑搖頭道,他忽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直覺,眼前這個人雖然滿口禮法,卻似乎根本不在乎什麽聖人教誨綱禮倫常,自己此刻若是拿春秋大義去感化他恐怕事倍功半,他仔細想了想了,決定從現實的方麵下手,“大帥是否想過,若是咱們把這天下重心毀之一旦,恐怕日後就與耿精忠、尚子信之流無異也,淪為地方諸侯,之前搗滅韃子中樞的威望蕩然無存……”
“哦,那沒關係的,其實本帥的意願就是驅除韃虜還我河山,絕對沒有什麽私心,這個威望什麽的也不用看得太重了!”林風大義凜然,氣吞山河的道,“各位先生啊,老實說本帥覺得你們現在真的有點很無所謂,”他迴頭指了指身後的天壇,“各位知道這個是什麽麽?!”
一眾書生麵麵相覷,疑惑的看著林風。
“本來依我的意思,這個天壇也是要拆的,嘖嘖,各位算算,這麽一個大家夥拆下來,至少也會讓幾百口子人過冬,真是可惜啊!……”他笑嘻嘻的看著下麵眾人難看的臉色,“不過李光地先生硬攔著不讓拆,所以我也沒辦法,隻好留它做種了!”
“……”
“這個什麽大義我自信比各位看得明白!”林風笑容一斂,肅容道,“這些皇宮什麽的亂**玩意,不都是民脂民膏麽?——本帥今天把這些東西拆掉,正是要還之於民……”
“可是大帥……”高士奇麵色如土,“這幾百年人文薈萃……這萬千華夏珍寶……”
“唉……若是咱們華夏神州連人都沒了,還要這個‘珍寶’有什麽用呢?!”林風語重心長的道,“各位都是我大漢未來的官員,出去看看你們的子民吧,現在他們正在人吃人呢——你說這個什麽卵蛋天壇紫禁城是不是原來就有的?是不是開天辟地就在這裏?!”
“……”
“是吧,所以說這個道理就好像母雞和雞蛋關係,咱們現在的任務就是讓母雞活下去,隻要咱們有萬千子民,那這些東西還怕建不起來麽?——這些古董字畫毀滅了的確可惜,但隻要咱們的人活著,還怕造不出更好的珍玩、還怕畫不出更好的字畫麽?!”
“大帥……英明睿智……”高士奇此刻臉上漲得通紅,喉嚨裏仿佛被什麽東西卡住了一般,滿肚子君臣大義一點也說不出來,其實他和他的書生朋友們本來的意思也不是不要救濟流民,而是要求林風不拆或者少拆這些“天子之物”,換北京城裏的其他百姓房屋頂替。但此刻北京人在外麵圍得人山人海,這個建議卻也無論如何不敢說出口。
“算了,其實這件事我也未必一定是作對了,”林風看著下麵臉色難看的數百名儒生,拋出了繡球,“各位先生見識肯定是好的,咱們隻是對這件事看法不同而已,古往今來聖君名臣都有不少分歧,何況咱們?!”他拍了拍高士奇的肩膀,笑吟吟的道,“所以各位就請拭目以待,咱們今天的是非與否,還得等後世的人來評斷,或許是本帥錯了,或許是你們對了,也尚未可知,是吧——小高?!”
見林風在大庭廣眾之下坦然認錯,一眾儒生的忠君情節立即壓倒一切,個個心折不已,高士奇立即率先跪倒,惶恐的道,“學生有罪……折了大帥英名……學生有罪……”
“沒罪、沒罪。”林風打斷了他的話,嚴肅的道,“你們有什麽罪?今天的事很簡單,我為了救濟百姓拆卸華夏珍寶,而各位先生為了華夏珍寶冒死相柬,今天這件事史書上會一筆一筆的記載下來——我是漢軍大帥,要為百姓的性命負責,你們是儒家弟子,要為華夏寶器負責,誰也沒有錯!”他嗬嗬一笑,“所以我說,今天此事無論誰是誰非,咱們這些人一笑泯之,必會傳為美談!”
“大帥明鑒!”高士奇恢複了常態,麵露慚色,作揖道,“學生們器宇不夠,有負大帥之望,還請恕罪!”
“無妨、無妨!——這月就要科舉了,各位的功課做好了沒有?!”林風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笑嘻嘻的道,“實不相瞞,這次各位的主考官就是區區在下,本帥是決計不會讓你們輕易過關的,各位有什麽絕招就快點使出來,若是沒有兩把刷子,到時候我一定會讓你們好看!”
一眾儒生愕然半晌,交顧之下不禁齊聲大笑。自古以來,科舉都是朝廷大典,而主持之人百分之一百都是古板嚴肅的冬烘先生,而象這麽喜歡插科打諢說笑話的主考官,可還是頭一迴見到。
不過此事亦在情理之中,漢軍諸事草創,這第一次收取嫡係官員的事情自然得讓第一號首長來幹,其他大臣想幹也未必有這個膽量,試想這麽多門生弟子占據官位,就一個上頭猜忌也足夠讓人睡不著覺了。
一朵雪花飄悠悠落到林風肩頭,林風歎了一口氣,神色黯然的彈去雪花,對高士奇擺了擺手,“小高,你們在學舍裏缺什麽盡管找李光地大人,這會天寒,還是早點散去吧,別受了風寒!”
待儒生散去之後,林風卻未迴府,一個人坐在雪花之中怔怔出神。大雪提前到來,賑濟一事方才展開,這百萬生靈,該當如何是好啊?!
第六節
雪珠子細細密密的下了一整夜,氣溫驟然轉寒,待到天明,京畿大地已然盡數鍍上了一層白色,太陽升起的時候,北京城上的老鴰吵吵的叫了兩個時辰,待到炊煙四起,方才無奈的朝野地裏的亂葬崗棲落。
林風勉強睡了幾個時辰,等天一亮就匆匆忙忙爬了起來,命令親兵大隊整軍出發,親自視察城外民夫的工作情況。
昨夜的工作並沒有停止,當林風來到城外的時候,道路兩旁的火把仍有許多未曾完全熄滅,猶自散發著寥寥青煙,浩浩蕩蕩幾百號士兵簇擁著主帥,逐一巡視著各種運輸情況。
未走上幾裏路,得到消息的湯斌匆匆趕了上來。因為林風親自提拔重用的關係,這些日子他辦差十分上心,自紫禁城開工之後他就把鋪蓋卷了出來,攜著幾個老仆在城外的寺廟裏辦公,晝夜巡視監督,不許屬下稍有懈怠。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漢軍政府內的一眾小官小吏這段時間對他恨得要死,這麽天寒地冷,這些官員們也日日陪著他在野外死磕,一些體弱年老的官員成片成片的病倒開缺。
草草通傳之後,林風立即接見了湯斌。
“孔伯,你麵色不大好,可要保重身體,若是有了不適,這些瑣碎事情暫且放放也是無妨!”林風關切的看著麵白唇青的湯斌,前日他任命湯斌為賑濟總管,主理流民安置一事,看他現在的樣子,著實累得不輕,“你是我肱股大臣,若是這樣不愛惜自己,很是不好!”
“多謝主公垂顧!”湯斌臉上露出一絲感激的神色,沙啞著嗓子小聲稟告道,“奉主公之令,紫禁城各大宮殿、各大皇家園林優先拆卸,眼下拉出來的上好木料我已交割周培公將軍,而洗出來的那數百萬斤銅料、生鐵、精鋼也轉運至戴總管處,眼下民夫們正在地基廢墟中仔細清理,並不敢有半分懈怠,請主公放心……”
“放心——孔伯辦事,我還能不放心麽?!”林風微微一笑,朝親兵將領李二狗努了努嘴,命令就地紮營,此處地勢甚高,近可覧北京城門官道,遠可眺通濟河水道,正是視野絕佳之地。
親兵們一陣忙碌,熊熊炭火不多時就呈了上來,林風攜了湯斌的手,湊著火盆走去,湯斌誠惶誠恐,戰戰兢兢不敢坐下,雙手緊緊攏在袖中不敢伸出,林風心中詫異,一把扯出他的雙手,待看到滿手膿瘡時也不禁呆了一呆。就這十數日之內,這一雙原本修長白皙的手掌此刻竟然腫得象饅頭一般,多處潰爛流血,看著湯斌滿是凍瘡的雙手,林風謂然歎道,“孔伯真忠心任事之士也!”
“這是屬下的職分……”湯斌勉強笑了笑,欲言又止。
林風頭也不抬,伸出手掌反複翻烤,“孔伯是不是覺得本帥拆卸紫禁城一事太過瘋狂?!”
“不敢、不敢……”湯斌駭了一跳,忽然省過神來,鼓足勇氣道,“不過……不過或許……或許確有不妥之處……”
“嗬嗬,本帥何嚐不知道此舉太過驚世駭俗,不過事情到了這一步,我也不得不繼續幹下去,”林風抬頭苦笑道,“孔伯原來晉卿手下執掌司庫一職,想來我漢軍財政賬目,應當瞞不過你吧?!”
“這個……屬下略有所知……”
“是吧,那我這裏就先給你算算帳,”林風神色鄭重,這個湯斌現在正掌要職,若是不把他的心節去掉,這件事情恐怕就難得辦到十全十美,“本來我漢軍的財政是極為充裕的,何也,當初起兵殺入北京之時,正好碰上各地賦稅交割完畢,因為征伐三藩,今年的賦稅比往年多了許多,加上往年積存,戶部足足有將近二千八百萬兩白銀,另外加上皇室內幣宗人府所存的六百萬兩白銀和六十七萬兩黃金,此外還有各大王府、貝勒、額附府邸也抄出了三百萬兩現銀,總計繳獲的銀兩約莫四千二百餘萬兩……”
“主公……屬下依稀記得,總賬上的數目好像……好像是五千餘萬兩……”湯斌聽了這個數目,忍不住插口道。
“嗬嗬,這件事是則震具體操辦的,”林風搖頭苦笑道,“則震這個人你也不是不知道,公忠剛直,是一個死心眼書生——他把繳獲的那些綢緞、玉器、古董字畫、琺琅、西洋鍾表、宣德爐、貴重屏風等等一些亂七八糟東西也折算在賬目上,你說如何不多出來?!”
湯斌亦是苦笑無言,這些東西在太平時節確實可以折算在“細軟”以內變錢上賬,但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候卻大為不同,難以出手不說而且恐怕也很少有商人敢於接貨,若是細算的話,那隻能算花帳或虛賬了。他忍不住朝林風看了一眼,其實這些事情他也不是未曾風聞,但隻因漢軍從未整頓過這類事情,他還以為大帥一直忙於軍務疏忽了,看來這個主公心裏頭還是亮堂得很。
“知道了吧,”林風捏了捏鼻子,不動神色的攤開手指,一筆一筆的算了起來,“小賬我也就不算了,就說幾筆大的——第一個就是賞賜士卒,咱們一共打了兩場大戰,這一個開支前前後後就去了四百餘萬兩銀子,第二個就是征募軍隊優撫軍屬,另外加上一些薪餉和服裝、落營開拔雜費開支,總共也去了五百多萬兩,第三個咱們身上還有大包袱,比如前清廷留下的那十幾萬八旗婦孺,還有被俘官員,此外咱們自己也有十幾萬家眷,還有晉卿手下的那麽一個漢軍小朝廷……”
“這……”湯斌長歎,衷心道,“難怪大帥日日憂心如焚!”
“是啊,老實說這些狗屁事煩死人,老子這輩子真的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會為這麽多人吃飯穿衣擔驚受怕,唉……這個當家人確實難做啊!”林風苦笑道,“此外咱們還有一個專門吃銀子的無底洞——嘖嘖,你看看那個戴梓戴總管,這小子是個人才不假,但他更是一個愣頭青,隔三差五找我打秋風,你想想看,咱們這京畿直隸哪裏有鐵礦銅礦?!——全他媽都得從外地高價買進,然後再偷偷走私入境,除此之外還有硝石、細炭、石墨等等這些東西,你說我去上哪裏找?!”
“這軍械一事……確實耗費巨大……”
“我開頭一口氣就砸了他白銀兩百萬兩……”林風滿臉痛苦之色,伸出兩個手指頭,顫顫發抖,“他媽的足足兩百萬兩銀子啊……可這麽多錢一砸進去冒了個泡就不見了——你看到咱們漢軍的火器大軍沒?!——他媽的全是錢堆出來的啊,你想想看吧,康熙留下的那點精鐵能用幾天?這段時間光在外地走私偷運生鐵、銅料就花了無數銀子,有時候想起來,真是睡覺都揪心……”
這些機密大事湯斌卻是第一次聽到,聞言不覺顏色大變。
“怕了吧?——還有呢,”林風恢複了常態,隨手攤開地圖,指點道,“孔伯你不通軍事,我這裏也就隨便說說,你看——咱們現在四麵受敵,山東毗鄰清廷偽簡親王大軍,天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會突然甩掉吳三桂統軍北上,此外大同、宣化緊鄰蒙古土謝圖、察哈爾、科爾沁、準葛爾部,而大同趙良棟部僅有六千步軍,宣化亦隻有趙廣元部七千騎兵——你能睡著覺麽?”林風痛苦的搔了搔腦袋,迴手對遼東畫圈,“此外,遼東滿清餘逆正在重整旗鼓,你說咱們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象努爾哈赤那樣茁壯成長麽?你說咱們不乘他們虛弱的機會扼殺他們,以後能吃得下飯麽?!……孔伯可知,咱們現在有多少軍隊?——五萬出頭,而且其中一萬還是才征召不久的新軍……”
湯斌額頭上大汗淋漓,他茫然的撥著炭火,不時偷偷的抹去汗水。
“咱們還要征召軍人,而且,孔伯可知,訓練一支能夠肉搏廝殺的步軍要多長時間?!”林風恢複了常態,“至少要八個月,而且還得大量混編老兵,可是就算如此,這些步軍對上了騎兵,還未必管用!——所以當今之計,咱們沒有任何辦法,隻能大量編組火槍、火炮部隊,大量收購馬匹編組騎兵,不然咱們漢軍上下,個個俱會死無葬身之地……”
“難道大帥拆卸紫禁城……是為了、是為了……”
“本月初,商會就跟我攤牌了,現在天下大亂,各路諸侯都在收購鐵器,嚴格限製流出,他們眼下根本無法走私了……糧食還好一點,可以直接從鄉下財主手裏買,但鐵器一物管理極嚴,根本無計可施——現在咱們的軍械廠已經才融化銅錢來鑄造槍械、野炮了……”
“……”湯斌張大嘴巴,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他久在官場,以公謀私的事情可謂司空見慣,但象眼前這個人這樣打著悲天憫人、拯救蒼生的旗號大肆謀利的,卻是聞所未聞。不僅如此,象這樣肆無忌憚膽大包天的狂徒、這麽瘋狂的舉措,在華夏浩瀚千年的史書上,也是極為少見的。
“中華國寶,毀於一旦,我何曾不心碎?百年積蓄,一夕而盡,我何曾不惋惜?!可是孔伯可知——若是沒有了軍隊,我們還算什麽?若是軍隊沒有了武器,那軍隊還算什麽?……古董字畫、雕梁畫棟,是否可以保住我們的身家性命?是否可以保住咱們大漢江山?我們還有什麽資格去附庸風雅、還有什麽資格悼念廢墟、夕陽唱晚?——我們要大炮、要火槍、要刺刀、要軍隊——你懂不懂?!”
林風忽然站起,大踏步走出帳篷,遠遠指著河水上一排排順流而下的大木,大聲道,“孔伯,你可知道,我為什麽要你把粗大結實的上好木料運到天津?!”
“大帥英名睿智、帷幄千裏,屬下不敢乞聞……”湯斌神色黯然,立在林風身後拱手道。
“因為我要用它們造海船——你看看咱們京畿直隸,還有什麽成材的森林麽?——他媽的能造船的木頭比三條腿的蛤蟆還難找,我不拆紫禁城的皇宮大殿,一時之間上哪去找?!”林風森然道,“這些玩意遠在深山老林,本帥眼下沒這個精力、也沒這個本錢去伐木造船。”
湯斌愕然半晌,對後麵的話似若未聞,忍不住問道,“大帥……咱們造船幹什麽?!”
“孔伯是我腹心之臣,這就跟你直說了吧!”林風轉身進帳,大馬金刀的在談火邊坐下,“一為劫掠,二為貿易——孔伯不知天下大勢,這海軍一道日後必為國之重寶,建軍勢在必行,眼下我之所以要建,也是為實事所迫!”林風重新指著地圖道,“眼下中原大地我軍處處臨敵,貿易一道可謂斷絕,若我放任不管,京畿直隸遲早淪為死地,所以不得不另辟蹊徑——走天津、開海港、建海軍!!!”
“主公……大帥……”湯斌聞言大驚,頓時麵如土色,膝蓋一軟,忍不住跪倒在地,苦苦柬道,“水師所費巨萬、且非一朝一夕所能成事,時下我軍軍費匱乏,百廢待興……”
“孔伯不必如此,本帥隻有打算!”林風急忙扶起湯斌,溫和的道,“現在我也不打算造大型戰艦,隻要一些能戰能運的小型海船就行!”見湯斌仍自神色不豫,他解釋道,“抄滅八旗貴胄,拆平紫禁城之後,現在咱們手中囤積不少珍奇奢侈之物——這些東西在北方很難賣出去,所以我們隻能運到南方賣,爭取盡早折現成銀兩以充軍費,此外江南的糧食、布匹、瓷器、茶葉、絲綢在北方也大有可為,眼下海運一道幾乎斷絕,若我軍首先開啟,必獲暴利!——此事我會與商會人士、楊海生和施琅將軍仔細籌辦,嗬嗬,商人逐利,於此事渴盼已久,孔伯放心,咱們漢軍上下其手,絕對不會吃虧!”
“原來……原來主公早有成算……怪不得前些日子急召楊將軍……”湯斌心中佩服。德州前線兩軍對峙,漢軍劉老四、楊海生兩軍把手直隸、運河門戶,軍情可謂緊張之至,而前些時日林風卻突然下令召迴前線大將,實在是令這些手下臣子忐忑猜測,卻也想不到居然是為了此事。
“現在孔伯明白了麽?!——這拆卸紫禁城,除了給流民搭建臨時棲身之地和提供取暖物件之外,還有許多用意,本帥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無他——‘利之所在,可以赴死矣’!……”
話未說完,李二狗在帳外輕輕敲了門框,恭聲報告道,“啟稟大帥,炮隊施琅將軍、楊海生將軍帳外求見!!”
第七節
急急趕了幾百裏路的楊海生氣色很好,半年多來的高官生活並沒有對的氣質產生多大的影響,此時他臉上的橫肉愈發糾結,紅撲撲的和一片胡須紮成一堆,身上除了厚重的綿甲外,還披了一頂誇張的黑披風,一眼望去,好似一個肥碩的狗熊。
“大帥……”楊海生咧開嘴巴笑了笑,滿不在乎的單膝一禮,隨即站起,“我來了!”
“入你娘的……”林風親熱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隨手幫他解下披風扔給李二狗,卻轉頭對施琅道,“老施,你是行家,剛才看了沒有,那些木料怎麽樣?!”
林風說的是自紫禁城拆卸下來的那些巨大的原木。老實說對於這個東西林風心裏不是很有底,這個時代的紫禁城與他小時候旅遊所看到的大不一樣,大明王朝定鼎北京二百餘年,曆經的皇帝皇帝也有十來個,其中昏君占了大多數,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幫家夥雖然個個嗜好古怪,但喜歡大動土木擴建皇宮的倒是不多,所以那一片宮殿比起後世來寒蟬了許多。
“迴稟大帥,”施琅的箭傷早已平複,不僅如此,經過這段時間的修養,原本瘦削的身子也胖了不少,自前幾天林風向他透露要建立海軍艦隊的消息時候,精神狀態更是好得出奇,此刻他滿麵紅光,大聲迴報道,“除了少數腐朽之外,大多數材料上佳,正合打造戰船!”
看著滿臉猶豫的兩人,林風沉聲道,“大漢的劍,必須為大漢的犁開拓土地!”
“……”
他轉過身去不再麵對他們,語氣決然,“此事毋庸再議,本帥心意已決,縱然千險萬難,亦九死無悔!!!”
第五節
在這場拯救生命的運動中,漢軍在天津之戰繳獲的那八萬多頭牲畜發揮了關鍵性作用——本來根據李光地的意思,這幾萬頭牲畜有一大部分是要退還給天津府百姓的。曆來商埠繁茂以盛產騾馬著稱的天津府在上一次的清、漢戰爭中受到了沉重打擊,幾千戶以騾馬為生的個體戶因為清政府強征的幹係失卻了所有的生產資料和流動資金,瀕臨破產的邊緣,鑒於如此,在李光地的經濟計劃中漢軍將有秩序的退還一部分戰利品以維係生產,但此次的流民賑濟工作使這個計劃無法進行下去。
大漢的軍方在這些騾馬使用中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本來這些騾馬在李光地安排中是要全數為流民服務的——即絕大部分組成運輸隊從各個方向運送能夠維持生命的食物和建築材料,剩下的一小部分病弱母畜將為難民提供鮮奶或者被宰殺食用,但這個政策在執行過程中遭到了軍方私下裏的阻撓,很多強壯的牲畜被挑選出來直接補充了漢軍的炮兵部隊和輜重部隊,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漢軍大將周培公將軍居然還異想天開的計劃編組一支“快速反應火槍部隊”——即讓精銳的火槍兵騎上騾馬並攜帶小型火炮,在到達戰場之後再下馬列陣步戰。
盡管李光地已經在這個計劃的背後看到了林大帥陰險的背影,但深受儒家仁義教育的李光地依舊斷然拒絕這一無理要求,在頭號政府長官以辭職為要挾的情況下,軍方不得不暫時妥協。
在這次極端正義運動中,林風又對曆史犯下了滔天罪行——在湯斌的計劃中,這一百七十多萬流民如果想要在零下二十攝氏度的冬天生存幾個月的話,那就必須興建大量的草屋和半掩體窩棚——可以想象,一百七十萬人的安居計劃是一個多麽偉大的基建項目,需要多少木料、磚石、瓦片?然而除此之外,在全麵破壞野外植物以充當食物之後,京畿之地必然赤地千裏,那麽這就意味著這一百七十萬人在整整一個冬天都極度缺乏取暖的燃料。眾所周知,除了饑餓之外,零下二十攝氏度的嚴寒足已消滅任何健康的人類。
公元一六八四年秋,大漢政府頭號長官林風元帥閣下一聲號令,聳立神州大地數百年,中華民族神聖的圖騰,華夏子孫永遠的驕傲,佇立在北京城中央的紫禁城全麵破土動工,征發而來的數十萬北京市民無分男女老幼,全部參與了這項曆史性的破壞工作,除了因為民族感情和信仰的緣故,除了天壇和天安門被部分保留之外,其他宮殿都在數日之內拆卸一空,無數磚石瓦片源源不斷的被運輸出去交與城外的流民建築施工隊,他們將在李光地的組織下,延著灤河一線朝前建立前哨聚居地,王大海軍團攜帶六十多門大小火炮拔營出征,和孫思克的中軍騎兵部隊奉命前驅數百公裏,近距離監視滿清山海關駐軍——他們接到了極為嚴厲的軍令:若是發現山海關守軍有任何敵對行為,立即消滅“任何有辮子的生物”。
意料之中卻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這次對拆平紫禁城的工作立即遭到了廣大士林的強烈反對,而意料之外的是,這批反對者的主力卻不是極端保守的老儒生,而是應漢軍號召前來抗清救國的外省士子——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難以尋味的事件,本來林風以為這次舉措應該會得到這些年輕士子的熱烈響應,因為不管怎麽說這些人都可以算是這個時代最激進的階層,任何革命性的舉措應該可以為其接受才對。在這個心理暗示的影響下,林風一開始對這些小青年的反對不予理會,可是後來他發現這個趨勢有蔓延擴大的趨勢,參與議論並且上街請願的士人也越來越多,而且到了現在居然有北京的市民參與進來,以致於對目前的漢軍政府產生了小小的信任危機。
在經過仔細思考過林風決定接見這些士人代表,從七天前開始,這些人手捧孔子孟子的牌位,已經在天壇外跪了幾天了,圍觀的人群從開始的幾千人發展到現在的幾萬人,而且看上去很神聖很受人同情,許多附近的大戶人家發現漢軍沒有對這些人采取暴力措施之後,居然紛紛派家仆給這些請命的士人送飯,從物質上支持他們的抗議行為。
當林風率領大隊親兵開到天壇的時候,圍觀的人群發生了小小的騷動,到底在天子腳下生活了這麽久,對於衙門的殘酷百姓們可謂印象深刻,看著大隊人馬全副武裝的殺過來,所有人心中都不是很有底,誰敢保證這個傳說中殺人如麻的漢軍大帥會不會突然下令血洗天壇呢?!
當然事情發展到最後自然是虛驚一場,當林風的親衛將領李二狗將軍大聲宣布漢軍大帥就地接見士人代表的時候,全場幾萬人居然歡聲如雷,仿佛是已經取得了一場決定性勝利似的。
根據陳夢雷的線報,目前聚集在天壇請願的士人幾乎全部都是外省進京的年輕儒生,幾有八百多人,大江南北各個行省的人都有,幾乎占了進京士人的八成。因為出於樹立政治形象方麵的關係,這些人一進北京就受到了李光地政府的熱烈歡迎,全部被安排了非常清靜的驛館居住,而且享受著漢軍政府低級軍官的待遇,除了沒有薪餉之外,飲食起居衣帽鞋襪都優先供應,這些舉措當然也獲得了最佳的效果,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這些遊學士人千裏跋涉曆經千辛萬苦來到北京,一路上受到的挫折和磨難的確非常之刻骨銘心,所以當忽然感受到如此貼切的溫暖之後,幾乎所有人都立即產生了一種迴家的親切,這就與其他投降官員拉開了心理距離,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對漢軍政府產生了歸屬感。
根據儒學的傳統,當一批士人對某個政權產生歸屬感之後,在帶來很多好處的同時也會添加不少麻煩——所以林風冒天下之大不韙拆卸紫禁城之後,這些人立即產生了敏銳的政治嗅覺,認為這種反動行徑必然千夫所指,那麽根據“武死戰文死柬”定理,自己必須冒著殺頭危險犯顏指正。
“哦,各位就是士子代表了?!”林風命令親兵在天壇上擺開一溜椅子,自己大馬金刀的當先坐下,指著麵前一排青年儒生,“坐下、坐下!咱們慢慢聊!”
“學生高士奇……”打頭的一名士人麵目英俊,舉止優雅,令人極具好感,他跪下行禮道,“參見大帥!”他身後的數名青年神色緊張,急忙跟著跪下,七嘴八舌的各自報出姓名籍貫。
“哎!不必多禮不必多禮!”林風笑嘻嘻的上前扶起,把高士奇按在椅子上,“我輩少年,正當縱歌唿酒、縱馬擊劍——若是都這麽婆婆媽媽,豈不是很是無趣?!”
“大帥差矣……”高士奇緊張過後,立即侃侃而言,“聖人有雲,綱禮倫常,尊卑有份,所謂禮不可廢也,我等皆為聖人門下,所謂……”
“我明白的、我明白的,”老實說林風現在真的是一聽這玩意就害怕,這幫家夥都是背書高手,隨便扯出一個教訓起人來保證可以滔滔不絕個把時辰,而且絕無重複,比潑婦罵街更具功力,他苦笑朝下麵的書生拱了拱手道,“各位先生不遠千裏趕來投我,本帥感激不盡,這裏先謝過了!”
一眾書生急忙起身行禮,林風笑道,“這次也是本帥疏忽了,一直沒有去驛館探望大家,可是當真得罪!”他朝高士奇望去,明知故問道,“高先生,這次大家夥都來天壇請願,到底是為了什麽?!”
“不敢、不敢,”高士奇拱了拱手,正色道,“正是為了紫禁城拆卸一事!”
“哦,原來如此,那不知道本帥有做錯什麽呢?!”林風攤開雙手,無奈的道,“大家也都看到了,本帥拆平皇宮那是為了城外百萬黔首的生計,決計沒有窮極奢欲的意思。”
“大帥仁義,我等早已知曉!”高士奇急道,“但是大帥可知,這拆卸皇宮一事非比尋常——京師大殿自明成祖皇帝以來,迄今已有數百年之久,天下皆知此為我華夏之樞要,乃九州定鼎之地,我等……竊以為此事與城外百萬生靈相較,也未必輕上多少!”
“哦?!”縱然以今日的政客林風來看,也未必會認為這些磚頭木料會比人命值錢,看來後世與現在的價值觀念衝突的確不小,他捏了捏鼻子,耐心的解釋道,“我說小高啊,你還真是太年輕了——你說這些什麽皇宮大院什麽花園假山都是誰建出來的?!”
“大帥請勿輕看我等,這民貴君輕之道,學生還是理會得!”高士奇鄭重的道,“隻是這皇宮之類非比其他,數百年來素具天下人望,若今日輕易拆卸,大帥難道不怕後世史官非難麽?”
我怕他個球!林風心道,麵上卻是和藹微笑,“大丈夫立身處世,自當濟世救人,些許身外虛名,本帥倒也不是很在乎的!”
“大帥差矣……”高士奇苦笑搖頭道,他忽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直覺,眼前這個人雖然滿口禮法,卻似乎根本不在乎什麽聖人教誨綱禮倫常,自己此刻若是拿春秋大義去感化他恐怕事倍功半,他仔細想了想了,決定從現實的方麵下手,“大帥是否想過,若是咱們把這天下重心毀之一旦,恐怕日後就與耿精忠、尚子信之流無異也,淪為地方諸侯,之前搗滅韃子中樞的威望蕩然無存……”
“哦,那沒關係的,其實本帥的意願就是驅除韃虜還我河山,絕對沒有什麽私心,這個威望什麽的也不用看得太重了!”林風大義凜然,氣吞山河的道,“各位先生啊,老實說本帥覺得你們現在真的有點很無所謂,”他迴頭指了指身後的天壇,“各位知道這個是什麽麽?!”
一眾書生麵麵相覷,疑惑的看著林風。
“本來依我的意思,這個天壇也是要拆的,嘖嘖,各位算算,這麽一個大家夥拆下來,至少也會讓幾百口子人過冬,真是可惜啊!……”他笑嘻嘻的看著下麵眾人難看的臉色,“不過李光地先生硬攔著不讓拆,所以我也沒辦法,隻好留它做種了!”
“……”
“這個什麽大義我自信比各位看得明白!”林風笑容一斂,肅容道,“這些皇宮什麽的亂**玩意,不都是民脂民膏麽?——本帥今天把這些東西拆掉,正是要還之於民……”
“可是大帥……”高士奇麵色如土,“這幾百年人文薈萃……這萬千華夏珍寶……”
“唉……若是咱們華夏神州連人都沒了,還要這個‘珍寶’有什麽用呢?!”林風語重心長的道,“各位都是我大漢未來的官員,出去看看你們的子民吧,現在他們正在人吃人呢——你說這個什麽卵蛋天壇紫禁城是不是原來就有的?是不是開天辟地就在這裏?!”
“……”
“是吧,所以說這個道理就好像母雞和雞蛋關係,咱們現在的任務就是讓母雞活下去,隻要咱們有萬千子民,那這些東西還怕建不起來麽?——這些古董字畫毀滅了的確可惜,但隻要咱們的人活著,還怕造不出更好的珍玩、還怕畫不出更好的字畫麽?!”
“大帥……英明睿智……”高士奇此刻臉上漲得通紅,喉嚨裏仿佛被什麽東西卡住了一般,滿肚子君臣大義一點也說不出來,其實他和他的書生朋友們本來的意思也不是不要救濟流民,而是要求林風不拆或者少拆這些“天子之物”,換北京城裏的其他百姓房屋頂替。但此刻北京人在外麵圍得人山人海,這個建議卻也無論如何不敢說出口。
“算了,其實這件事我也未必一定是作對了,”林風看著下麵臉色難看的數百名儒生,拋出了繡球,“各位先生見識肯定是好的,咱們隻是對這件事看法不同而已,古往今來聖君名臣都有不少分歧,何況咱們?!”他拍了拍高士奇的肩膀,笑吟吟的道,“所以各位就請拭目以待,咱們今天的是非與否,還得等後世的人來評斷,或許是本帥錯了,或許是你們對了,也尚未可知,是吧——小高?!”
見林風在大庭廣眾之下坦然認錯,一眾儒生的忠君情節立即壓倒一切,個個心折不已,高士奇立即率先跪倒,惶恐的道,“學生有罪……折了大帥英名……學生有罪……”
“沒罪、沒罪。”林風打斷了他的話,嚴肅的道,“你們有什麽罪?今天的事很簡單,我為了救濟百姓拆卸華夏珍寶,而各位先生為了華夏珍寶冒死相柬,今天這件事史書上會一筆一筆的記載下來——我是漢軍大帥,要為百姓的性命負責,你們是儒家弟子,要為華夏寶器負責,誰也沒有錯!”他嗬嗬一笑,“所以我說,今天此事無論誰是誰非,咱們這些人一笑泯之,必會傳為美談!”
“大帥明鑒!”高士奇恢複了常態,麵露慚色,作揖道,“學生們器宇不夠,有負大帥之望,還請恕罪!”
“無妨、無妨!——這月就要科舉了,各位的功課做好了沒有?!”林風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笑嘻嘻的道,“實不相瞞,這次各位的主考官就是區區在下,本帥是決計不會讓你們輕易過關的,各位有什麽絕招就快點使出來,若是沒有兩把刷子,到時候我一定會讓你們好看!”
一眾儒生愕然半晌,交顧之下不禁齊聲大笑。自古以來,科舉都是朝廷大典,而主持之人百分之一百都是古板嚴肅的冬烘先生,而象這麽喜歡插科打諢說笑話的主考官,可還是頭一迴見到。
不過此事亦在情理之中,漢軍諸事草創,這第一次收取嫡係官員的事情自然得讓第一號首長來幹,其他大臣想幹也未必有這個膽量,試想這麽多門生弟子占據官位,就一個上頭猜忌也足夠讓人睡不著覺了。
一朵雪花飄悠悠落到林風肩頭,林風歎了一口氣,神色黯然的彈去雪花,對高士奇擺了擺手,“小高,你們在學舍裏缺什麽盡管找李光地大人,這會天寒,還是早點散去吧,別受了風寒!”
待儒生散去之後,林風卻未迴府,一個人坐在雪花之中怔怔出神。大雪提前到來,賑濟一事方才展開,這百萬生靈,該當如何是好啊?!
第六節
雪珠子細細密密的下了一整夜,氣溫驟然轉寒,待到天明,京畿大地已然盡數鍍上了一層白色,太陽升起的時候,北京城上的老鴰吵吵的叫了兩個時辰,待到炊煙四起,方才無奈的朝野地裏的亂葬崗棲落。
林風勉強睡了幾個時辰,等天一亮就匆匆忙忙爬了起來,命令親兵大隊整軍出發,親自視察城外民夫的工作情況。
昨夜的工作並沒有停止,當林風來到城外的時候,道路兩旁的火把仍有許多未曾完全熄滅,猶自散發著寥寥青煙,浩浩蕩蕩幾百號士兵簇擁著主帥,逐一巡視著各種運輸情況。
未走上幾裏路,得到消息的湯斌匆匆趕了上來。因為林風親自提拔重用的關係,這些日子他辦差十分上心,自紫禁城開工之後他就把鋪蓋卷了出來,攜著幾個老仆在城外的寺廟裏辦公,晝夜巡視監督,不許屬下稍有懈怠。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漢軍政府內的一眾小官小吏這段時間對他恨得要死,這麽天寒地冷,這些官員們也日日陪著他在野外死磕,一些體弱年老的官員成片成片的病倒開缺。
草草通傳之後,林風立即接見了湯斌。
“孔伯,你麵色不大好,可要保重身體,若是有了不適,這些瑣碎事情暫且放放也是無妨!”林風關切的看著麵白唇青的湯斌,前日他任命湯斌為賑濟總管,主理流民安置一事,看他現在的樣子,著實累得不輕,“你是我肱股大臣,若是這樣不愛惜自己,很是不好!”
“多謝主公垂顧!”湯斌臉上露出一絲感激的神色,沙啞著嗓子小聲稟告道,“奉主公之令,紫禁城各大宮殿、各大皇家園林優先拆卸,眼下拉出來的上好木料我已交割周培公將軍,而洗出來的那數百萬斤銅料、生鐵、精鋼也轉運至戴總管處,眼下民夫們正在地基廢墟中仔細清理,並不敢有半分懈怠,請主公放心……”
“放心——孔伯辦事,我還能不放心麽?!”林風微微一笑,朝親兵將領李二狗努了努嘴,命令就地紮營,此處地勢甚高,近可覧北京城門官道,遠可眺通濟河水道,正是視野絕佳之地。
親兵們一陣忙碌,熊熊炭火不多時就呈了上來,林風攜了湯斌的手,湊著火盆走去,湯斌誠惶誠恐,戰戰兢兢不敢坐下,雙手緊緊攏在袖中不敢伸出,林風心中詫異,一把扯出他的雙手,待看到滿手膿瘡時也不禁呆了一呆。就這十數日之內,這一雙原本修長白皙的手掌此刻竟然腫得象饅頭一般,多處潰爛流血,看著湯斌滿是凍瘡的雙手,林風謂然歎道,“孔伯真忠心任事之士也!”
“這是屬下的職分……”湯斌勉強笑了笑,欲言又止。
林風頭也不抬,伸出手掌反複翻烤,“孔伯是不是覺得本帥拆卸紫禁城一事太過瘋狂?!”
“不敢、不敢……”湯斌駭了一跳,忽然省過神來,鼓足勇氣道,“不過……不過或許……或許確有不妥之處……”
“嗬嗬,本帥何嚐不知道此舉太過驚世駭俗,不過事情到了這一步,我也不得不繼續幹下去,”林風抬頭苦笑道,“孔伯原來晉卿手下執掌司庫一職,想來我漢軍財政賬目,應當瞞不過你吧?!”
“這個……屬下略有所知……”
“是吧,那我這裏就先給你算算帳,”林風神色鄭重,這個湯斌現在正掌要職,若是不把他的心節去掉,這件事情恐怕就難得辦到十全十美,“本來我漢軍的財政是極為充裕的,何也,當初起兵殺入北京之時,正好碰上各地賦稅交割完畢,因為征伐三藩,今年的賦稅比往年多了許多,加上往年積存,戶部足足有將近二千八百萬兩白銀,另外加上皇室內幣宗人府所存的六百萬兩白銀和六十七萬兩黃金,此外還有各大王府、貝勒、額附府邸也抄出了三百萬兩現銀,總計繳獲的銀兩約莫四千二百餘萬兩……”
“主公……屬下依稀記得,總賬上的數目好像……好像是五千餘萬兩……”湯斌聽了這個數目,忍不住插口道。
“嗬嗬,這件事是則震具體操辦的,”林風搖頭苦笑道,“則震這個人你也不是不知道,公忠剛直,是一個死心眼書生——他把繳獲的那些綢緞、玉器、古董字畫、琺琅、西洋鍾表、宣德爐、貴重屏風等等一些亂七八糟東西也折算在賬目上,你說如何不多出來?!”
湯斌亦是苦笑無言,這些東西在太平時節確實可以折算在“細軟”以內變錢上賬,但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候卻大為不同,難以出手不說而且恐怕也很少有商人敢於接貨,若是細算的話,那隻能算花帳或虛賬了。他忍不住朝林風看了一眼,其實這些事情他也不是未曾風聞,但隻因漢軍從未整頓過這類事情,他還以為大帥一直忙於軍務疏忽了,看來這個主公心裏頭還是亮堂得很。
“知道了吧,”林風捏了捏鼻子,不動神色的攤開手指,一筆一筆的算了起來,“小賬我也就不算了,就說幾筆大的——第一個就是賞賜士卒,咱們一共打了兩場大戰,這一個開支前前後後就去了四百餘萬兩銀子,第二個就是征募軍隊優撫軍屬,另外加上一些薪餉和服裝、落營開拔雜費開支,總共也去了五百多萬兩,第三個咱們身上還有大包袱,比如前清廷留下的那十幾萬八旗婦孺,還有被俘官員,此外咱們自己也有十幾萬家眷,還有晉卿手下的那麽一個漢軍小朝廷……”
“這……”湯斌長歎,衷心道,“難怪大帥日日憂心如焚!”
“是啊,老實說這些狗屁事煩死人,老子這輩子真的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會為這麽多人吃飯穿衣擔驚受怕,唉……這個當家人確實難做啊!”林風苦笑道,“此外咱們還有一個專門吃銀子的無底洞——嘖嘖,你看看那個戴梓戴總管,這小子是個人才不假,但他更是一個愣頭青,隔三差五找我打秋風,你想想看,咱們這京畿直隸哪裏有鐵礦銅礦?!——全他媽都得從外地高價買進,然後再偷偷走私入境,除此之外還有硝石、細炭、石墨等等這些東西,你說我去上哪裏找?!”
“這軍械一事……確實耗費巨大……”
“我開頭一口氣就砸了他白銀兩百萬兩……”林風滿臉痛苦之色,伸出兩個手指頭,顫顫發抖,“他媽的足足兩百萬兩銀子啊……可這麽多錢一砸進去冒了個泡就不見了——你看到咱們漢軍的火器大軍沒?!——他媽的全是錢堆出來的啊,你想想看吧,康熙留下的那點精鐵能用幾天?這段時間光在外地走私偷運生鐵、銅料就花了無數銀子,有時候想起來,真是睡覺都揪心……”
這些機密大事湯斌卻是第一次聽到,聞言不覺顏色大變。
“怕了吧?——還有呢,”林風恢複了常態,隨手攤開地圖,指點道,“孔伯你不通軍事,我這裏也就隨便說說,你看——咱們現在四麵受敵,山東毗鄰清廷偽簡親王大軍,天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會突然甩掉吳三桂統軍北上,此外大同、宣化緊鄰蒙古土謝圖、察哈爾、科爾沁、準葛爾部,而大同趙良棟部僅有六千步軍,宣化亦隻有趙廣元部七千騎兵——你能睡著覺麽?”林風痛苦的搔了搔腦袋,迴手對遼東畫圈,“此外,遼東滿清餘逆正在重整旗鼓,你說咱們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象努爾哈赤那樣茁壯成長麽?你說咱們不乘他們虛弱的機會扼殺他們,以後能吃得下飯麽?!……孔伯可知,咱們現在有多少軍隊?——五萬出頭,而且其中一萬還是才征召不久的新軍……”
湯斌額頭上大汗淋漓,他茫然的撥著炭火,不時偷偷的抹去汗水。
“咱們還要征召軍人,而且,孔伯可知,訓練一支能夠肉搏廝殺的步軍要多長時間?!”林風恢複了常態,“至少要八個月,而且還得大量混編老兵,可是就算如此,這些步軍對上了騎兵,還未必管用!——所以當今之計,咱們沒有任何辦法,隻能大量編組火槍、火炮部隊,大量收購馬匹編組騎兵,不然咱們漢軍上下,個個俱會死無葬身之地……”
“難道大帥拆卸紫禁城……是為了、是為了……”
“本月初,商會就跟我攤牌了,現在天下大亂,各路諸侯都在收購鐵器,嚴格限製流出,他們眼下根本無法走私了……糧食還好一點,可以直接從鄉下財主手裏買,但鐵器一物管理極嚴,根本無計可施——現在咱們的軍械廠已經才融化銅錢來鑄造槍械、野炮了……”
“……”湯斌張大嘴巴,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他久在官場,以公謀私的事情可謂司空見慣,但象眼前這個人這樣打著悲天憫人、拯救蒼生的旗號大肆謀利的,卻是聞所未聞。不僅如此,象這樣肆無忌憚膽大包天的狂徒、這麽瘋狂的舉措,在華夏浩瀚千年的史書上,也是極為少見的。
“中華國寶,毀於一旦,我何曾不心碎?百年積蓄,一夕而盡,我何曾不惋惜?!可是孔伯可知——若是沒有了軍隊,我們還算什麽?若是軍隊沒有了武器,那軍隊還算什麽?……古董字畫、雕梁畫棟,是否可以保住我們的身家性命?是否可以保住咱們大漢江山?我們還有什麽資格去附庸風雅、還有什麽資格悼念廢墟、夕陽唱晚?——我們要大炮、要火槍、要刺刀、要軍隊——你懂不懂?!”
林風忽然站起,大踏步走出帳篷,遠遠指著河水上一排排順流而下的大木,大聲道,“孔伯,你可知道,我為什麽要你把粗大結實的上好木料運到天津?!”
“大帥英名睿智、帷幄千裏,屬下不敢乞聞……”湯斌神色黯然,立在林風身後拱手道。
“因為我要用它們造海船——你看看咱們京畿直隸,還有什麽成材的森林麽?——他媽的能造船的木頭比三條腿的蛤蟆還難找,我不拆紫禁城的皇宮大殿,一時之間上哪去找?!”林風森然道,“這些玩意遠在深山老林,本帥眼下沒這個精力、也沒這個本錢去伐木造船。”
湯斌愕然半晌,對後麵的話似若未聞,忍不住問道,“大帥……咱們造船幹什麽?!”
“孔伯是我腹心之臣,這就跟你直說了吧!”林風轉身進帳,大馬金刀的在談火邊坐下,“一為劫掠,二為貿易——孔伯不知天下大勢,這海軍一道日後必為國之重寶,建軍勢在必行,眼下我之所以要建,也是為實事所迫!”林風重新指著地圖道,“眼下中原大地我軍處處臨敵,貿易一道可謂斷絕,若我放任不管,京畿直隸遲早淪為死地,所以不得不另辟蹊徑——走天津、開海港、建海軍!!!”
“主公……大帥……”湯斌聞言大驚,頓時麵如土色,膝蓋一軟,忍不住跪倒在地,苦苦柬道,“水師所費巨萬、且非一朝一夕所能成事,時下我軍軍費匱乏,百廢待興……”
“孔伯不必如此,本帥隻有打算!”林風急忙扶起湯斌,溫和的道,“現在我也不打算造大型戰艦,隻要一些能戰能運的小型海船就行!”見湯斌仍自神色不豫,他解釋道,“抄滅八旗貴胄,拆平紫禁城之後,現在咱們手中囤積不少珍奇奢侈之物——這些東西在北方很難賣出去,所以我們隻能運到南方賣,爭取盡早折現成銀兩以充軍費,此外江南的糧食、布匹、瓷器、茶葉、絲綢在北方也大有可為,眼下海運一道幾乎斷絕,若我軍首先開啟,必獲暴利!——此事我會與商會人士、楊海生和施琅將軍仔細籌辦,嗬嗬,商人逐利,於此事渴盼已久,孔伯放心,咱們漢軍上下其手,絕對不會吃虧!”
“原來……原來主公早有成算……怪不得前些日子急召楊將軍……”湯斌心中佩服。德州前線兩軍對峙,漢軍劉老四、楊海生兩軍把手直隸、運河門戶,軍情可謂緊張之至,而前些時日林風卻突然下令召迴前線大將,實在是令這些手下臣子忐忑猜測,卻也想不到居然是為了此事。
“現在孔伯明白了麽?!——這拆卸紫禁城,除了給流民搭建臨時棲身之地和提供取暖物件之外,還有許多用意,本帥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韙,無他——‘利之所在,可以赴死矣’!……”
話未說完,李二狗在帳外輕輕敲了門框,恭聲報告道,“啟稟大帥,炮隊施琅將軍、楊海生將軍帳外求見!!”
第七節
急急趕了幾百裏路的楊海生氣色很好,半年多來的高官生活並沒有對的氣質產生多大的影響,此時他臉上的橫肉愈發糾結,紅撲撲的和一片胡須紮成一堆,身上除了厚重的綿甲外,還披了一頂誇張的黑披風,一眼望去,好似一個肥碩的狗熊。
“大帥……”楊海生咧開嘴巴笑了笑,滿不在乎的單膝一禮,隨即站起,“我來了!”
“入你娘的……”林風親熱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隨手幫他解下披風扔給李二狗,卻轉頭對施琅道,“老施,你是行家,剛才看了沒有,那些木料怎麽樣?!”
林風說的是自紫禁城拆卸下來的那些巨大的原木。老實說對於這個東西林風心裏不是很有底,這個時代的紫禁城與他小時候旅遊所看到的大不一樣,大明王朝定鼎北京二百餘年,曆經的皇帝皇帝也有十來個,其中昏君占了大多數,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幫家夥雖然個個嗜好古怪,但喜歡大動土木擴建皇宮的倒是不多,所以那一片宮殿比起後世來寒蟬了許多。
“迴稟大帥,”施琅的箭傷早已平複,不僅如此,經過這段時間的修養,原本瘦削的身子也胖了不少,自前幾天林風向他透露要建立海軍艦隊的消息時候,精神狀態更是好得出奇,此刻他滿麵紅光,大聲迴報道,“除了少數腐朽之外,大多數材料上佳,正合打造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