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和紫陌雖然沒有將那些謠言放在心上,卻發覺兩人服侍的這位李小姐,每每提到李成和素娥感情總是有些不大自然。尤其是金兵退去之後,李成迴府,師師總是從則麵打聽著李成的行蹤,卻在人前從不提起李成的任何事情,這就讓兩人有些暗自琢磨了。
如今看到李成的樣子,心裏雖然更加明白了兩人之間的特殊的感情,這時看到師師這樣傷心,心裏便更加肯定,這才小心地勸說師師。
師師對於她和李成之間的感情,並不願意在這種時候被人知道,而且剛才兩人的談話已經十分清楚,她這才有些控製不住自己的心情。
這時聞言,立刻淡淡地皺眉道:“不要再亂說了,我隻是在這裏暫住,究竟如何,還都是未知之數。”
青黛談了一口氣,看師師神態堅決,不敢再勸,隻好轉身離開。
青黛出去,房間裏立刻寂靜下來,窗外忽然傳來一陣悅耳的鳥鳴,迴頭望去,卻看到兩隻喜鵲正在院子裏的樹梢翩翩起舞,不覺怔怔地處起神來。
從佛堂出來,李成便命撤去肩輿,慢慢地向素娥的院子走去。一邊走卻一邊沉思起來。究竟找一個什麽樣的理由才能不動聲色,而且還能讓欽宗無法拒絕的理由呢?
看到李成皺眉沉思,孫園以為他是在位師師的事情煩心,不覺小心地笑道:“官人,師師姑娘的身份,並沒有任何人知道,官人放心。”
李成點了點頭,低聲道:“下午讓張明義前來書房,我有事要問他。”
孫園驚訝地看了李成一眼,小心地笑道:“張大人如今已經在城外的田莊上整整一個月,聽說正在訓練士卒,將來保護皇上和府中上下的安危。上次金兵入城,多虧了官人留下的那一百親兵和夫人的膽大心細。奴婢當時可嚇死了,東麵的王翰林家,就被二十多個金兵闖了進去,家裏的細軟被洗劫一空之外,聽說府上的夫人和小姐,連帶著十幾名姬妾,都被金兵擄走,至今音訊全無。王翰林自己要跟金兵拚命,卻被金兵一劍刺穿了髒腑而死。如今偌大的王家,隻餘下一位小公子僥幸未死,卻聽說已經棄文習武,要報國恨家仇。”
聽到這裏,李成不覺停下腳步,皺眉道:“王翰林家現在可有其他人?”
孫園歎了一口氣,搖頭道:“小公子如今十七歲,本來是考明年的進士,如今守著空宅隻是一心習武,叫人感歎。奴婢倒沒有聽說他家還有什麽親戚。夫人當日還曾派了十名親衛過去幫他守護宅院。”
李成點了點頭,低聲道:“過幾日,我寫了薦書,讓他去宗大人軍中效力倒是不錯。”
說畢,腳下加快了步伐,向素娥房中走去。
吃過午飯,師師正半躺在貴妃榻上閉目養神,便聽紫陌在隔斷外低低和青黛說著什麽,她心裏正放心不下李成這件事,就覺得是有事發生,便立刻向簾外揚聲道:“青黛,可是發生了什麽事?”
隻聽外間的議論聲微微一滯,青黛慌亂地道:“是孫管家派人來送這個月的月錢,奴婢擔心數目搞錯了,所以多問了兩句。”
師師心中疑惑,忍不住不解地道:“不就是每月十兩銀子嗎?這裏隻有三人,倒是足夠了,怎麽會弄不清楚,可是有人克扣了?”
青黛聞言,忙跑進來,慌亂地道:“沒有,隻是這個月孫管家派小廝送來的不是十兩銀子,乃是十兩黃金!”
“啊?十兩黃金?”師師驚訝地猛地翻身坐起,望著青黛手裏那錠黃金,失聲驚唿起來。
她從前在行院中,雖然有著皇帝的恩寵,每月花費巨大,可是也還是達不到這樣每月十兩黃金的地步,聞言便大感驚訝。
看到師師驚訝的樣子,青黛卻顯得極為興奮:“想不到公爺一走,就給姑娘將月錢漲到了十兩黃金!便是整個汴梁城,出了宮裏的公主和娘娘們,哪個還能比得上?不過,聽說夫人每月有二十兩黃金的月錢呢!”
師師秀眉微蹙,看著滿是興奮的青黛,淡淡地道:“那又怎麽樣呢?”
青黛一時情急,忍不住脫口道:“聽說,小姐的月錢原本和府裏的幾位小娘並小公子和小小姐一樣,都是十兩銀子,外加一吊錢。如今,竟然忽然增到了十兩黃金,僅比夫人少了十兩,可也都是黃金啊,可見小姐在公爺心裏還是十分重要的!”
第十二章 順水推舟
時間在無聲無息中悄然流逝,李成除了每日前往禦史台查看一下工作,便留在家裏擺弄那些燒紙好的玻璃器皿。由於欽宗的議和,金國三次向宋索要黃金,竟然使得欽宗下令搜刮百姓手中的黃金,李成自家也捐出了黃金一萬兩,惹得欽宗親自下旨,加封李成為衛郡王,李家的聲勢更加顯赫。
一時間,個各處王府,公侯,都來道賀,京中的各級官員,尤其是李成掌管禦史台,更使得各處官吏趨之若鶩,李府門前小巷更是車馬喧喧淨如集市一般熱鬧。
李成最怕的就是這個,本來他暗中做玻璃生意雖然沒人明確地知道,但是內府那邊,一直都在查著這件事。李成擔心欽宗會因此而起了殺心,畢竟,這看起來稀世難求的秘技不論掌握在誰的手裏多是極大的巨額利潤。欽宗雖然是皇帝,可是眼下湊巧各家到處都需要錢來周轉,而對金國的巨額賠償就得艱難湊錯,這時,如果太小氣,說不定真會惹來麻煩,而如果太大方,自己現在庫房裏的黃金大約有四萬多兩。拿出一萬兩還是不太困難,拿出兩萬的話,就太過分了。據說後宮裏的太後和皇後正帶頭捐黃金,也不過才三千兩,加上各處王府和官員們的捐款,大約是三萬兩,內府這是幾乎已經開始從佛像身上剝取黃金了。再加上官府強製百姓交出黃金,所差缺口大約還有兩萬。
李成雖然能補上。但是覺得,拿出一萬兩已經是天文數字了,再多的話,就太匪夷所思了。會令欽宗更其疑心。
想想明代沈萬三的故事,就知道太露富可不是什麽好事。所以李成開始要求府中的開支減少一半,減薪工作從最上層的素娥和自己開始。李成自己並沒有生活費這一說,一般都是花多少取多少,都在賬房記錄就完了。這次他自己先規定了自己的生活費,每月二十兩銀子,或者二十五貫錢。素娥也將自己的二十兩黃金改成十五兩銀子,下麵的仆役則平均減去三成的月錢。這樣一來,家裏的凱西歐按一下就節省了許多。
由於是亂世,李成晉封衛郡王,也就顯得非常匆忙,草草了事。不過李成倒不在意這些,他關心的還是脫身之計。
接到晉封旨意的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李成換上裏不送來的繡著三爪金龍的錦袍,圍好玉帶,戴上郡王的起梁冠,收拾整齊,前往宮中參加一月一次的大型朝會。
素娥親自服侍他穿戴整齊,又叫來孫元千叮萬囑了一番這才放心。看著李成登上官轎前往宮中。
李成這次被晉封的郡王,實實在在的有些意外,也就是一萬裏黃金而已,他接著捐黃金的機會,將城郊的幾處田莊都以高價賣出。雖然捐了錢,可是那些田莊本來就是欽宗送給他的,也就等於羊毛出在羊身上,他自己貼補進去的,也就是六千多兩黃金。對於已經在南方展開了珍珠和皮蛋業務的家業來說這點錢還是出的起的,不過憑空得到這樣一個郡王的封號,那就實在屬於意外驚喜。與付出的黃金相比,也算是值得了。
官轎十分寬敞,裏麵安裝了小塌,若是累了,還可以稍微休息。因為屬於王爵,儀仗隊也就更加呈現規模化了,前後人數大約一百多人。而最讓李成感到收獲巨大的還是郡王的親衛人數,又增加了一百多人,李成隨即立刻開始在禁軍中挑選起來。早點讓自己的特種兵多一點,自己才囊徹底安心啊。
不過,眼前這一百多人的儀仗隊,所有士兵都是進過數次戰鬥的最早那批,使用他們留在身邊,一來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李成經曆太對危險,實在需要自己的軍隊能隨時保護自己。雖然這支軍隊人數不多,但是精兵策略卻是李成目前唯一能夠依靠的。
官轎剛在宮門前,停下,就看到宋明帶著兩名神龍衛的士兵迎了上來抱拳笑道:“末將見過王爺,王爺千歲!”
李成忙鑽出官轎,還禮笑道:“我還沒有恭喜將軍高升呢,神龍衛乃是皇上近衛,有將軍保護皇上,我也放心了。所以才能安心在府中養傷啊!”
宋明仔細打量了一眼,笑道:“王爺氣色不錯,如今正是英姿勃發!”
李成微微一笑,不想再客套下去,不覺拱手道:“本網還要進宮,就不耽擱了,改日有空再談?”說畢,帶著孫園匆匆向宮內走去。
來到皇機殿,剛走進殿內,還沒有來得及跪下行禮,就聽欽宗嗬嗬笑道:“愛卿一身王服果然更加英氣逼人了!”
李成微微一笑,跪下行禮道:“微臣見過皇上,皇上萬歲!”其實李成加封衛國公,平安迴來之後按照他的品級,照例是應當進入內閣,無論如何也應加個樞密使的官銜。這時去隻有郡王之爵而沒有樞密使這個官銜,就可以知道,這是欽宗隱隱的威脅之意。李成自然明白這裏麵的含義,不覺更加謙虛小心,不敢太過高調。
看李成神態恭謹,欽宗的神色也微微緩和了不少,聞言,點頭道:“愛卿身體可好?聽說你傷勢頗重,朕著實掛念。”
李成忙重重地叩頭道:“微臣隻是小病,並不礙事。皇上掛念,微臣惶恐。”
一番試探之後,欽宗對曆程的迴答顯然十分滿意,不覺點頭道:“如今金兵已退,太上皇即將返京,而蔡京等人雖然已經流放,但是民意還是難以平息。其他人倒是好說,隻是朕有一心病無法放心,因為愛卿文武雙全,放眼朝中實在再無第二人了。所以朕召你進宮,看看你可有什麽好主意。”
欽宗不肯明說,李成隻好猜測,這時蔡京已經被流放嶺南,而王黼等人也已經都被下入獄中被李綱處死,其餘幾人也都貶謫南方,隻有童貫這時雖然貶謫卻還沒有什麽別的處罰,而童貫一向武藝過人,一般人的確不敢招惹。
而且童貫此時正貶往南方,自己南下正好順路,而且有自己的那支將近五百人的特種部隊,童貫即便身手不低,可是也應該玩不出什麽花樣來。隻要自己再小心一點,除掉童貫,不會有什麽意外。
隻是,他和童貫個關係一直不算太壞,這老太監其實除了因為被封為郡王而被天下矚目,又引起不恥其出身低賤外,更叫人切齒的還是他竟然在金兵還有數百裏,便丟下金兵南下的咽喉太原,望風而逃的可恥行為。
想到這裏,心中便做出了決定,不覺向欽宗拱手道:“皇上若有需要微臣之處,微臣萬死不辭!”
欽宗果然雙目一亮,望著李成皺眉道:“童貫如今尚未伏誅,此賊拱手將京師屏障太原拱手讓給金人,著實可恨!隻是此人一向力大無比,而且在軍中多年,身邊不乏其網羅的各色人等,若是朝廷貿然派人前往,朕擔心此賊不會甘心受死,所以,希望愛卿能替朕辦妥此事!”
李成聞言,正中下懷,隻是,自己也不能讓欽宗這樣輕易就得了好處去,上次自己如果不是提前籌劃加上運氣好,這時恐怕早死了幾迴了,這筆賬不能不借機要迴來。當然,也不能太過分,眼前這皇帝,雖然對外不怎麽樣,對內的手腕卻是不軟,隻是他誅滅六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宋朝皇帝殺大臣那是一向都不手軟的。
第十三章 正中下懷
想到這裏,故意猶豫了一下,低歎道:“童貫身邊高手很多,等閑人亦很難近身。微臣雖然與他關係不算太壞,但是想要將他拿下問罪,還要仔細斟酌才行。”
欽宗見他沒有拒絕,便放心了不少,聞言,點頭道:“你有何要求,朕俱都答應你。隻是務必要將此賊除掉,否則難消朕心頭這口惡氣!”
李成知道欽宗做太子時,便和六賊勢如水火,而且尤其看不起童貫,更不能接受童貫以宦官的身份被奉為郡王。再加上這次金兵南下圍困汴梁,很大程度上也是童貫不肯抵抗,放任金兵長驅直入而造成的。
開始時由於徽宗和金兵還沒有南下的原因,欽宗也沒有心情及時處置童貫,這時欽宗被金人大肆羞辱,他便將這羞辱的怒火直接發到了童貫等人身上。
李成聞言,還是眉頭深鎖地點頭道:“若想除掉童貫,微臣便盡量智取,如此才能將其順利擒下。隻是童貫身邊高手眾多。微臣前去必定不能多帶親衛,如此,便可能難以活捉,還請陛下給臣一個就地處死童貫的旨意。”
欽宗聞言,立刻點頭道:“這個容易,朕給你一道手諭也就是了。”
李成沉吟了一下,小心地道:“微臣身上傷勢雖然漸好,但是從前的舊傷還是不少,身體甚感疲憊,所以對於官職總有力不從心之感。希望此事結束後,微臣能在江南休養一段時間,再行迴京。”
欽宗詫異地打量了一眼李成,想了想,又找不到李成這番話的破綻,隻好點頭道:“若是能順利解決童貫一事,朕準你暫留江南便是!”
李成急忙躬身道:“為了讓童貫屬於防範,還請皇上表麵上貶謫微臣前往嶺南,途中追上童貫便可依計而行,定可讓童貫伏誅!”
欽宗看了一眼李成,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頭道:“好吧,朕答應你便是了。”
李成心中暗喜,急忙跪下行禮道:“微臣謝過皇上的信任,必定叫童貫伏誅!”
欽宗點了點頭,想說什麽,猶豫了一下,才低聲道:“種師道忽然去世,李愛卿看,朕在朝中還有何人可以使用?可惜愛卿……不然……“
李成心裏咯噔一下,他現在為了自己全家上下的安全,還是希望盡量在金兵第二次南下之前退往江南,而他自己還沒有決定是否真的不再過問軍中的事情。
想到這裏,不覺歎氣道:“微臣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如今前往江南修養幾日,圓了先父的意願,若是皇上宣召,微臣必定萬死不辭!“
欽宗看著李成,眼神有些複雜,愧疚中還有幾分戒備,畢竟,上次的事情在他心裏是個難以忘記的罪惡,開始他還有些愧疚,但是當李成活著迴來的時候,這種愧疚變成了一種強烈的罪惡感,他甚至有種一種把李成殺掉的衝動,但是理智卻總是在提醒著他,事情不是那樣簡單。如今李成雖然可以低調,但是實力已經不容小覷,尤其事幾次抗金,他的名望在民間幾乎難以找到相媲美者。而他的那些親衛,也讓欽宗心有餘悸,想起上次答應金兵要求時,那些親衛叫人膽寒的殺氣,他還依舊能感到徹骨的寒意。
既然曆程主動突出離開汴梁,雖然現在種師道去世,朝中已經沒有大將可用,欽宗還是不願啟用李成來承擔保護汴梁的重擔。而童貫一事,許多文官都不願去做,而武官也不合適作為欽差前往傳旨。李成既然答應了,那倒是正中欽宗心思。
想到這些,他點頭道:“難得愛卿為國盡忠,朕實在感歎,如今愛卿身體抱恙,朕亦深感歉疚,著賜樓船前往江南。到了落腳之處,可有當地官府供養。欽此!”
李成忙再次跪下謝恩,這才小心地道:“陛下若再無其他事情,微臣這便告退,也好立刻迴去準備。”
欽宗看著李成,緩緩點頭道:“也好,愛卿多保重身體,希望將來能再次為國出力!”
李成看著臉色有些灰暗的欽宗,心中暗自苦笑,若是欽宗知道,今天將是他最後召見自己,不知會有什麽想法?
隻是,很多事情,沒發生之前,即便說出來,也很難有人相信。若不是自己明確地知道這段不堪迴首的曆史,單看這滿目繁華,也很難相信。
想到這裏,便有些忍不住心裏的想法,拱手道:“皇上,金兵日漸強大,大宋又無險關要塞,如今隻有太原可守,皇上若能讓宗大人自行在地方招募鄉勇,抗擊金兵,必定可以牽製金兵,節省大宋的兵力,而保護京師的安危。”
欽宗這時正在為京師的防禦犯愁,種師道一絲,他手邊就沒有什麽可以用的將領了。而李成,他又不願意用,這時正覺有些無計可施。聽李成這樣說,便覺是個不錯的主意,心中雖然驚喜,臉上卻淡淡地點頭道:“朕明白,宗澤的確是一員能臣,大宋有這樣的老臣也是幸運。愛卿且下去準備動身吧,朕還等著你的好消息呢!”
李成聞言,忙跪謝了聖恩,這才退出了大殿。剛走下月台的台階,就看到張才帶著兩名小內侍急匆匆地從殿內出來,看到李成,急忙行禮道:“公爺,皇上命奴婢將此物交給大人!”
說畢雙手碰觸一塊黃絹,恭恭敬敬地高舉過頂。李成急忙雙手接過,打開看時,果然是命令李成就地處決童貫的特旨,有欽宗親筆寫成,上麵除了常用的玉璽還特意加蓋了欽宗做太子時的私印。
李成小心地收好黃絹,這才向張才拱手道:“多謝張公公出來相送,李成今日就此告別,將來若再有意外之事,還請多多保重!”
很多話,他不能說,也不敢說,眼下太原那邊,有宗澤來整頓邊防,應該可以放心了,隻是想到宗澤後來的結局,就讓他有些不放心。有心提醒幾句,又恐惹人懷疑,想了想,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
從宮裏出來,李成一邊走,一邊皺眉沉思,想著怎麽向童貫動手。正走著,忽然孫園小心地道:“官人,是迴府還是去其他地方?”
李成這才發覺,自己已經站在宮門外的馬車前了。想了想,點頭道:“去康王府,我就要離開京師,於情於理丟應該前去。”
孫園聞言,急忙吩咐馬車向康王府而去。到了王府,李成命孫園前去通報,自己等在馬車上。大約一刻鍾的時間,一名王府的內侍小心地上前陪笑道:“公爺,真是不巧,王爺剛剛進攻去看望娘娘了,您要不先到書房等等,奴婢已經進宮去請王爺了。”
李成聞言,躍下馬車,一邊向王府的書房走去,一邊點頭道:“不必了,我在書房等候王爺就是。”
其餘內侍見狀,忙跟在李成身後來到招夠的書房等候。看到書案上的文房四寶,不覺想起自己最不放心,也是最需要去做的事情,立刻向守在屋內的四名內侍道:“你們下去吧,我在這裏看會書,王爺迴來,你們進來稟報便是。”
幾名內侍互相看了一眼,也不敢拒絕,隻好同時躬身退下。李成現在的身份早已不能和當初第一次進入王府時相比,怎麽說也都是郡王了,這些內侍也不敢得罪,隻好由著李成在書房裏獨自看書。
看到眾人退下,李成這才鋪開紙張,將自己的所知道的曆史,和趙構將會遇到的各種情況,簡單地寫了出來,還沒寫完,就聽院子裏傳來一陣腳步聲。他急忙收好寫完的東西,小心地放進隨身的錦囊裏,這才向門外迎了出去。
第十四章 青年趙構
看到李成,身穿繡龍錦袍,頭戴金冠的趙構登時滿臉笑容,點頭道:“難得師傅前來看望趙構,今日真是叫人意外。”
如今看到李成的樣子,心裏雖然更加明白了兩人之間的特殊的感情,這時看到師師這樣傷心,心裏便更加肯定,這才小心地勸說師師。
師師對於她和李成之間的感情,並不願意在這種時候被人知道,而且剛才兩人的談話已經十分清楚,她這才有些控製不住自己的心情。
這時聞言,立刻淡淡地皺眉道:“不要再亂說了,我隻是在這裏暫住,究竟如何,還都是未知之數。”
青黛談了一口氣,看師師神態堅決,不敢再勸,隻好轉身離開。
青黛出去,房間裏立刻寂靜下來,窗外忽然傳來一陣悅耳的鳥鳴,迴頭望去,卻看到兩隻喜鵲正在院子裏的樹梢翩翩起舞,不覺怔怔地處起神來。
從佛堂出來,李成便命撤去肩輿,慢慢地向素娥的院子走去。一邊走卻一邊沉思起來。究竟找一個什麽樣的理由才能不動聲色,而且還能讓欽宗無法拒絕的理由呢?
看到李成皺眉沉思,孫園以為他是在位師師的事情煩心,不覺小心地笑道:“官人,師師姑娘的身份,並沒有任何人知道,官人放心。”
李成點了點頭,低聲道:“下午讓張明義前來書房,我有事要問他。”
孫園驚訝地看了李成一眼,小心地笑道:“張大人如今已經在城外的田莊上整整一個月,聽說正在訓練士卒,將來保護皇上和府中上下的安危。上次金兵入城,多虧了官人留下的那一百親兵和夫人的膽大心細。奴婢當時可嚇死了,東麵的王翰林家,就被二十多個金兵闖了進去,家裏的細軟被洗劫一空之外,聽說府上的夫人和小姐,連帶著十幾名姬妾,都被金兵擄走,至今音訊全無。王翰林自己要跟金兵拚命,卻被金兵一劍刺穿了髒腑而死。如今偌大的王家,隻餘下一位小公子僥幸未死,卻聽說已經棄文習武,要報國恨家仇。”
聽到這裏,李成不覺停下腳步,皺眉道:“王翰林家現在可有其他人?”
孫園歎了一口氣,搖頭道:“小公子如今十七歲,本來是考明年的進士,如今守著空宅隻是一心習武,叫人感歎。奴婢倒沒有聽說他家還有什麽親戚。夫人當日還曾派了十名親衛過去幫他守護宅院。”
李成點了點頭,低聲道:“過幾日,我寫了薦書,讓他去宗大人軍中效力倒是不錯。”
說畢,腳下加快了步伐,向素娥房中走去。
吃過午飯,師師正半躺在貴妃榻上閉目養神,便聽紫陌在隔斷外低低和青黛說著什麽,她心裏正放心不下李成這件事,就覺得是有事發生,便立刻向簾外揚聲道:“青黛,可是發生了什麽事?”
隻聽外間的議論聲微微一滯,青黛慌亂地道:“是孫管家派人來送這個月的月錢,奴婢擔心數目搞錯了,所以多問了兩句。”
師師心中疑惑,忍不住不解地道:“不就是每月十兩銀子嗎?這裏隻有三人,倒是足夠了,怎麽會弄不清楚,可是有人克扣了?”
青黛聞言,忙跑進來,慌亂地道:“沒有,隻是這個月孫管家派小廝送來的不是十兩銀子,乃是十兩黃金!”
“啊?十兩黃金?”師師驚訝地猛地翻身坐起,望著青黛手裏那錠黃金,失聲驚唿起來。
她從前在行院中,雖然有著皇帝的恩寵,每月花費巨大,可是也還是達不到這樣每月十兩黃金的地步,聞言便大感驚訝。
看到師師驚訝的樣子,青黛卻顯得極為興奮:“想不到公爺一走,就給姑娘將月錢漲到了十兩黃金!便是整個汴梁城,出了宮裏的公主和娘娘們,哪個還能比得上?不過,聽說夫人每月有二十兩黃金的月錢呢!”
師師秀眉微蹙,看著滿是興奮的青黛,淡淡地道:“那又怎麽樣呢?”
青黛一時情急,忍不住脫口道:“聽說,小姐的月錢原本和府裏的幾位小娘並小公子和小小姐一樣,都是十兩銀子,外加一吊錢。如今,竟然忽然增到了十兩黃金,僅比夫人少了十兩,可也都是黃金啊,可見小姐在公爺心裏還是十分重要的!”
第十二章 順水推舟
時間在無聲無息中悄然流逝,李成除了每日前往禦史台查看一下工作,便留在家裏擺弄那些燒紙好的玻璃器皿。由於欽宗的議和,金國三次向宋索要黃金,竟然使得欽宗下令搜刮百姓手中的黃金,李成自家也捐出了黃金一萬兩,惹得欽宗親自下旨,加封李成為衛郡王,李家的聲勢更加顯赫。
一時間,個各處王府,公侯,都來道賀,京中的各級官員,尤其是李成掌管禦史台,更使得各處官吏趨之若鶩,李府門前小巷更是車馬喧喧淨如集市一般熱鬧。
李成最怕的就是這個,本來他暗中做玻璃生意雖然沒人明確地知道,但是內府那邊,一直都在查著這件事。李成擔心欽宗會因此而起了殺心,畢竟,這看起來稀世難求的秘技不論掌握在誰的手裏多是極大的巨額利潤。欽宗雖然是皇帝,可是眼下湊巧各家到處都需要錢來周轉,而對金國的巨額賠償就得艱難湊錯,這時,如果太小氣,說不定真會惹來麻煩,而如果太大方,自己現在庫房裏的黃金大約有四萬多兩。拿出一萬兩還是不太困難,拿出兩萬的話,就太過分了。據說後宮裏的太後和皇後正帶頭捐黃金,也不過才三千兩,加上各處王府和官員們的捐款,大約是三萬兩,內府這是幾乎已經開始從佛像身上剝取黃金了。再加上官府強製百姓交出黃金,所差缺口大約還有兩萬。
李成雖然能補上。但是覺得,拿出一萬兩已經是天文數字了,再多的話,就太匪夷所思了。會令欽宗更其疑心。
想想明代沈萬三的故事,就知道太露富可不是什麽好事。所以李成開始要求府中的開支減少一半,減薪工作從最上層的素娥和自己開始。李成自己並沒有生活費這一說,一般都是花多少取多少,都在賬房記錄就完了。這次他自己先規定了自己的生活費,每月二十兩銀子,或者二十五貫錢。素娥也將自己的二十兩黃金改成十五兩銀子,下麵的仆役則平均減去三成的月錢。這樣一來,家裏的凱西歐按一下就節省了許多。
由於是亂世,李成晉封衛郡王,也就顯得非常匆忙,草草了事。不過李成倒不在意這些,他關心的還是脫身之計。
接到晉封旨意的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李成換上裏不送來的繡著三爪金龍的錦袍,圍好玉帶,戴上郡王的起梁冠,收拾整齊,前往宮中參加一月一次的大型朝會。
素娥親自服侍他穿戴整齊,又叫來孫元千叮萬囑了一番這才放心。看著李成登上官轎前往宮中。
李成這次被晉封的郡王,實實在在的有些意外,也就是一萬裏黃金而已,他接著捐黃金的機會,將城郊的幾處田莊都以高價賣出。雖然捐了錢,可是那些田莊本來就是欽宗送給他的,也就等於羊毛出在羊身上,他自己貼補進去的,也就是六千多兩黃金。對於已經在南方展開了珍珠和皮蛋業務的家業來說這點錢還是出的起的,不過憑空得到這樣一個郡王的封號,那就實在屬於意外驚喜。與付出的黃金相比,也算是值得了。
官轎十分寬敞,裏麵安裝了小塌,若是累了,還可以稍微休息。因為屬於王爵,儀仗隊也就更加呈現規模化了,前後人數大約一百多人。而最讓李成感到收獲巨大的還是郡王的親衛人數,又增加了一百多人,李成隨即立刻開始在禁軍中挑選起來。早點讓自己的特種兵多一點,自己才囊徹底安心啊。
不過,眼前這一百多人的儀仗隊,所有士兵都是進過數次戰鬥的最早那批,使用他們留在身邊,一來是為了保護自己,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李成經曆太對危險,實在需要自己的軍隊能隨時保護自己。雖然這支軍隊人數不多,但是精兵策略卻是李成目前唯一能夠依靠的。
官轎剛在宮門前,停下,就看到宋明帶著兩名神龍衛的士兵迎了上來抱拳笑道:“末將見過王爺,王爺千歲!”
李成忙鑽出官轎,還禮笑道:“我還沒有恭喜將軍高升呢,神龍衛乃是皇上近衛,有將軍保護皇上,我也放心了。所以才能安心在府中養傷啊!”
宋明仔細打量了一眼,笑道:“王爺氣色不錯,如今正是英姿勃發!”
李成微微一笑,不想再客套下去,不覺拱手道:“本網還要進宮,就不耽擱了,改日有空再談?”說畢,帶著孫園匆匆向宮內走去。
來到皇機殿,剛走進殿內,還沒有來得及跪下行禮,就聽欽宗嗬嗬笑道:“愛卿一身王服果然更加英氣逼人了!”
李成微微一笑,跪下行禮道:“微臣見過皇上,皇上萬歲!”其實李成加封衛國公,平安迴來之後按照他的品級,照例是應當進入內閣,無論如何也應加個樞密使的官銜。這時去隻有郡王之爵而沒有樞密使這個官銜,就可以知道,這是欽宗隱隱的威脅之意。李成自然明白這裏麵的含義,不覺更加謙虛小心,不敢太過高調。
看李成神態恭謹,欽宗的神色也微微緩和了不少,聞言,點頭道:“愛卿身體可好?聽說你傷勢頗重,朕著實掛念。”
李成忙重重地叩頭道:“微臣隻是小病,並不礙事。皇上掛念,微臣惶恐。”
一番試探之後,欽宗對曆程的迴答顯然十分滿意,不覺點頭道:“如今金兵已退,太上皇即將返京,而蔡京等人雖然已經流放,但是民意還是難以平息。其他人倒是好說,隻是朕有一心病無法放心,因為愛卿文武雙全,放眼朝中實在再無第二人了。所以朕召你進宮,看看你可有什麽好主意。”
欽宗不肯明說,李成隻好猜測,這時蔡京已經被流放嶺南,而王黼等人也已經都被下入獄中被李綱處死,其餘幾人也都貶謫南方,隻有童貫這時雖然貶謫卻還沒有什麽別的處罰,而童貫一向武藝過人,一般人的確不敢招惹。
而且童貫此時正貶往南方,自己南下正好順路,而且有自己的那支將近五百人的特種部隊,童貫即便身手不低,可是也應該玩不出什麽花樣來。隻要自己再小心一點,除掉童貫,不會有什麽意外。
隻是,他和童貫個關係一直不算太壞,這老太監其實除了因為被封為郡王而被天下矚目,又引起不恥其出身低賤外,更叫人切齒的還是他竟然在金兵還有數百裏,便丟下金兵南下的咽喉太原,望風而逃的可恥行為。
想到這裏,心中便做出了決定,不覺向欽宗拱手道:“皇上若有需要微臣之處,微臣萬死不辭!”
欽宗果然雙目一亮,望著李成皺眉道:“童貫如今尚未伏誅,此賊拱手將京師屏障太原拱手讓給金人,著實可恨!隻是此人一向力大無比,而且在軍中多年,身邊不乏其網羅的各色人等,若是朝廷貿然派人前往,朕擔心此賊不會甘心受死,所以,希望愛卿能替朕辦妥此事!”
李成聞言,正中下懷,隻是,自己也不能讓欽宗這樣輕易就得了好處去,上次自己如果不是提前籌劃加上運氣好,這時恐怕早死了幾迴了,這筆賬不能不借機要迴來。當然,也不能太過分,眼前這皇帝,雖然對外不怎麽樣,對內的手腕卻是不軟,隻是他誅滅六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了。宋朝皇帝殺大臣那是一向都不手軟的。
第十三章 正中下懷
想到這裏,故意猶豫了一下,低歎道:“童貫身邊高手很多,等閑人亦很難近身。微臣雖然與他關係不算太壞,但是想要將他拿下問罪,還要仔細斟酌才行。”
欽宗見他沒有拒絕,便放心了不少,聞言,點頭道:“你有何要求,朕俱都答應你。隻是務必要將此賊除掉,否則難消朕心頭這口惡氣!”
李成知道欽宗做太子時,便和六賊勢如水火,而且尤其看不起童貫,更不能接受童貫以宦官的身份被奉為郡王。再加上這次金兵南下圍困汴梁,很大程度上也是童貫不肯抵抗,放任金兵長驅直入而造成的。
開始時由於徽宗和金兵還沒有南下的原因,欽宗也沒有心情及時處置童貫,這時欽宗被金人大肆羞辱,他便將這羞辱的怒火直接發到了童貫等人身上。
李成聞言,還是眉頭深鎖地點頭道:“若想除掉童貫,微臣便盡量智取,如此才能將其順利擒下。隻是童貫身邊高手眾多。微臣前去必定不能多帶親衛,如此,便可能難以活捉,還請陛下給臣一個就地處死童貫的旨意。”
欽宗聞言,立刻點頭道:“這個容易,朕給你一道手諭也就是了。”
李成沉吟了一下,小心地道:“微臣身上傷勢雖然漸好,但是從前的舊傷還是不少,身體甚感疲憊,所以對於官職總有力不從心之感。希望此事結束後,微臣能在江南休養一段時間,再行迴京。”
欽宗詫異地打量了一眼李成,想了想,又找不到李成這番話的破綻,隻好點頭道:“若是能順利解決童貫一事,朕準你暫留江南便是!”
李成急忙躬身道:“為了讓童貫屬於防範,還請皇上表麵上貶謫微臣前往嶺南,途中追上童貫便可依計而行,定可讓童貫伏誅!”
欽宗看了一眼李成,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頭道:“好吧,朕答應你便是了。”
李成心中暗喜,急忙跪下行禮道:“微臣謝過皇上的信任,必定叫童貫伏誅!”
欽宗點了點頭,想說什麽,猶豫了一下,才低聲道:“種師道忽然去世,李愛卿看,朕在朝中還有何人可以使用?可惜愛卿……不然……“
李成心裏咯噔一下,他現在為了自己全家上下的安全,還是希望盡量在金兵第二次南下之前退往江南,而他自己還沒有決定是否真的不再過問軍中的事情。
想到這裏,不覺歎氣道:“微臣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如今前往江南修養幾日,圓了先父的意願,若是皇上宣召,微臣必定萬死不辭!“
欽宗看著李成,眼神有些複雜,愧疚中還有幾分戒備,畢竟,上次的事情在他心裏是個難以忘記的罪惡,開始他還有些愧疚,但是當李成活著迴來的時候,這種愧疚變成了一種強烈的罪惡感,他甚至有種一種把李成殺掉的衝動,但是理智卻總是在提醒著他,事情不是那樣簡單。如今李成雖然可以低調,但是實力已經不容小覷,尤其事幾次抗金,他的名望在民間幾乎難以找到相媲美者。而他的那些親衛,也讓欽宗心有餘悸,想起上次答應金兵要求時,那些親衛叫人膽寒的殺氣,他還依舊能感到徹骨的寒意。
既然曆程主動突出離開汴梁,雖然現在種師道去世,朝中已經沒有大將可用,欽宗還是不願啟用李成來承擔保護汴梁的重擔。而童貫一事,許多文官都不願去做,而武官也不合適作為欽差前往傳旨。李成既然答應了,那倒是正中欽宗心思。
想到這些,他點頭道:“難得愛卿為國盡忠,朕實在感歎,如今愛卿身體抱恙,朕亦深感歉疚,著賜樓船前往江南。到了落腳之處,可有當地官府供養。欽此!”
李成忙再次跪下謝恩,這才小心地道:“陛下若再無其他事情,微臣這便告退,也好立刻迴去準備。”
欽宗看著李成,緩緩點頭道:“也好,愛卿多保重身體,希望將來能再次為國出力!”
李成看著臉色有些灰暗的欽宗,心中暗自苦笑,若是欽宗知道,今天將是他最後召見自己,不知會有什麽想法?
隻是,很多事情,沒發生之前,即便說出來,也很難有人相信。若不是自己明確地知道這段不堪迴首的曆史,單看這滿目繁華,也很難相信。
想到這裏,便有些忍不住心裏的想法,拱手道:“皇上,金兵日漸強大,大宋又無險關要塞,如今隻有太原可守,皇上若能讓宗大人自行在地方招募鄉勇,抗擊金兵,必定可以牽製金兵,節省大宋的兵力,而保護京師的安危。”
欽宗這時正在為京師的防禦犯愁,種師道一絲,他手邊就沒有什麽可以用的將領了。而李成,他又不願意用,這時正覺有些無計可施。聽李成這樣說,便覺是個不錯的主意,心中雖然驚喜,臉上卻淡淡地點頭道:“朕明白,宗澤的確是一員能臣,大宋有這樣的老臣也是幸運。愛卿且下去準備動身吧,朕還等著你的好消息呢!”
李成聞言,忙跪謝了聖恩,這才退出了大殿。剛走下月台的台階,就看到張才帶著兩名小內侍急匆匆地從殿內出來,看到李成,急忙行禮道:“公爺,皇上命奴婢將此物交給大人!”
說畢雙手碰觸一塊黃絹,恭恭敬敬地高舉過頂。李成急忙雙手接過,打開看時,果然是命令李成就地處決童貫的特旨,有欽宗親筆寫成,上麵除了常用的玉璽還特意加蓋了欽宗做太子時的私印。
李成小心地收好黃絹,這才向張才拱手道:“多謝張公公出來相送,李成今日就此告別,將來若再有意外之事,還請多多保重!”
很多話,他不能說,也不敢說,眼下太原那邊,有宗澤來整頓邊防,應該可以放心了,隻是想到宗澤後來的結局,就讓他有些不放心。有心提醒幾句,又恐惹人懷疑,想了想,還是打消了這個想法、
從宮裏出來,李成一邊走,一邊皺眉沉思,想著怎麽向童貫動手。正走著,忽然孫園小心地道:“官人,是迴府還是去其他地方?”
李成這才發覺,自己已經站在宮門外的馬車前了。想了想,點頭道:“去康王府,我就要離開京師,於情於理丟應該前去。”
孫園聞言,急忙吩咐馬車向康王府而去。到了王府,李成命孫園前去通報,自己等在馬車上。大約一刻鍾的時間,一名王府的內侍小心地上前陪笑道:“公爺,真是不巧,王爺剛剛進攻去看望娘娘了,您要不先到書房等等,奴婢已經進宮去請王爺了。”
李成聞言,躍下馬車,一邊向王府的書房走去,一邊點頭道:“不必了,我在書房等候王爺就是。”
其餘內侍見狀,忙跟在李成身後來到招夠的書房等候。看到書案上的文房四寶,不覺想起自己最不放心,也是最需要去做的事情,立刻向守在屋內的四名內侍道:“你們下去吧,我在這裏看會書,王爺迴來,你們進來稟報便是。”
幾名內侍互相看了一眼,也不敢拒絕,隻好同時躬身退下。李成現在的身份早已不能和當初第一次進入王府時相比,怎麽說也都是郡王了,這些內侍也不敢得罪,隻好由著李成在書房裏獨自看書。
看到眾人退下,李成這才鋪開紙張,將自己的所知道的曆史,和趙構將會遇到的各種情況,簡單地寫了出來,還沒寫完,就聽院子裏傳來一陣腳步聲。他急忙收好寫完的東西,小心地放進隨身的錦囊裏,這才向門外迎了出去。
第十四章 青年趙構
看到李成,身穿繡龍錦袍,頭戴金冠的趙構登時滿臉笑容,點頭道:“難得師傅前來看望趙構,今日真是叫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