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才看著李成身上的棉袍,想起李成往日出手闊綽,便有些傷感,聞言,歎了一口氣,點頭道:“宗大人已經進殿去了,官人在此稍後,皇上會有宣召的。”
正說著話,便見一名青衣小內侍一路小跑地來到宮門口,看到李成和張明義,點頭道:“皇上著李成立刻見駕。李大人,請隨小人前往。”
李成看了一眼張才,忙抱拳道:“張公公,若今日能命大逃得不死,如後可要前往李成家中暢飲幾杯。”
張才聞言,便知道有少不了弄點花哨,不覺連連笑道:“大人客氣。大人這樣的忠義之士,必定逢兇化吉,大吉大利,絕不會有事的。”
李成笑了笑,這才跟著那小內侍,向皇極殿走去。來到殿內,便聽宗澤正大聲道:“皇上,今日一戰,終於使金兵大敗,使得對方攻城的力度大減,而且我軍中士氣大漲,必然能夠拖到援兵趕至。”
欽宗長籲了一口氣,點頭道:“今日雖然勝利,卻還是無法退去金兵,宗大人,難道你就是這樣打仗的?”
宗澤微微一頓,尷尬地道:“皇上,今日這仗微臣的確有些處置不當,但是李成所獻新製火炮危機煞是驚人,若能多造幾座,破去金兵不是難事。”
欽宗這才點頭道:“李愛卿,許久不見,當日父皇很是器重於你啊。”
李成急忙叩頭道:“罪臣見過皇上,吾皇萬歲!罪臣辜負了太上皇的器重,還請陛下降罪!”
欽宗歎了一口氣,親手上前扶起李成,低聲道:“李愛卿先起來吧,朕明白你的難處。今日難得你甘願堵上性命而贏得此戰,朕信你不是奸細。”
李成沒想到欽宗竟然態度這樣溫和,心裏便覺有些感歎,不覺小心地道:“皇上相信,罪臣更覺慚愧,今日能見皇上,得還清白,早已心滿意足。”
欽宗點頭道:“愛卿的事情,宗大人已經向朕說過了,而且前幾日李綱李愛卿也來向朕說了一些有關愛卿的看法。對於蔡京和王黼等人,朕倒是十分熟悉,王黼那種奸佞小人,置國難與不顧,隻身南逃,朕已經下令,地方各處立即捕拿。”
說到這裏,他看了一眼神態恭敬的宗澤,點頭道:“右丞大人已經在調查蔡京等人,隻是,若處置太甚,父皇那邊萬一……”
宗澤聞言急忙拱手道:“皇上,蔡京等人設應奉局和造作局,大興花石綱之役;建延福宮、艮嶽,耗費巨萬;大肆搜括民田;盡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幣製混亂,導致民怨沸騰,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民間更有‘打了童,潑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的童謠愈傳愈烈,可見人心所向。若陛下想要招攬人心,這兩人實在是難得的機會。”
欽宗聞言,點了點頭,低聲道:“此事朕自會斟酌,愛卿今日終究都是大勝金兵,讓城中士氣大漲,酌加太子太保與右丞李綱共同抗擊金兵。”
說到這裏,他看了一眼李成,點頭道:“李成為人寬和忠直,為官以來一直盡忠於朝廷,今查實所受罪名俱為誣陷,著即官複原職,抄沒家產,予以發還。”
李成沒想到欽宗竟然讓自己官複原職,不覺十分意外,急忙跪下謝恩道:“皇上天恩,李成無以為報,願為陛下肝腦塗地!”
來到這時代,不知不覺已經五年,行為,言談,甚至思維方式都已經融入了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還是對於等級製度的無視,以及對於這時代的忠君思想的不屑。
隻是這時卻也隻能這樣說些場麵話,加上他又深知欽宗將來淒慘的下場,便說的十分真誠。
欽宗能登上皇位還是李成首先提出的,他對李成也是心存感激的。隻是擔心李成尤其倚仗功勞漸漸做大,這才想借這個機會殺殺他的威風。這時看李成跪在地上,樣子憔悴,神態陳懇,已經大為滿意了。
看著李成的樣子,欽宗故意歎了一口氣,點頭道:“李愛卿此次又立大功,總算讓天下百姓有目共睹,看日後還有什麽人再敢誣陷,朕決不輕饒。”
宗澤聞言,小心地插言道:“皇上,李大人身上傷勢還未痊愈,既然陛下已經赦免了李大人,不妨讓他迴家休養,火器上的事情,張明義想必也可以承擔一部分,待有火器上的大事時再詢問李大人吧。他眼下的身體,微臣有些於心不忍。”
欽宗聞言,立刻點頭道:“沒錯,上次陳墨蘭竟敢擅自動刑,幸好何栗上奏,不然朕險些壞了列祖列宗的家法!愛卿身體疲倦,先行退下吧。”
第七章 劫後餘生
李成緩緩地走出宮門,四周顯得有些安靜,冬日的陽光灰白而無力,照在身上卻還是可以帶來一絲難得的暖意。經曆了一場酷刑,加上獄中事物幾乎難以下咽,身體單薄了不少,站在寒風中便覺有些頭暈,自己也感覺有些輕飄飄的,心中暗自苦笑自己這次真是成功減肥了。迴去也不用擔心素娥的嘮叨,可以敞開胃口了。
剛想起素娥那溫柔的笑容,這才發現自己竟然已經站在了宮門外,看到不遠處的曾經在書房服侍的小廝,以及他們身後的馬車,正在迎上來的孫園,李成登時呆立在了當地。
孫園衝到李成麵前,和兩名小廝一起重重地跪在地上,激動的有些顫抖:“官人,奴婢見過官人,給官人道喜了!”
李成急忙把他們扶起來,驚訝地道:“你們怎麽會在這裏?大娘子可好?”
孫園急忙扶著李成向馬車走去,口中歎道:“奴婢們先前聽說官人被宗大人押上了城牆,說是要祭旗,嚇得奴婢,好歹瞞著大娘子,這才沒事。後來又聽說大勝了金兵,官人被帶進了宮裏。小人帶著李全前來宮門外打探消息。正好遇到張公公,這才知道官人立了大功,忙迴去向夫人報喜,又趕了馬車出來。
李成聞言也早已按捺不住對家人的思念,急忙上了馬車,向家中疾馳而去。
這時城中到處都是歡唿聲,到處可以聽到不絕於耳的歡笑聲。聽著外麵的熱鬧,孫園歎了一口氣,低聲道:“城中已經很久沒有這麽熱鬧了。”
李成看著滿街載歌載舞的百姓,心中暗自感歎,金兵終究還是注定要攻破這座千年古城,眼前的繁華,終將化為烏有。所有的事情,自己若是無力改變,倒不如順其自然。
轉念又想起一直沒有和康王趙構聯係,這次舉薦太子提前登基,恐怕已經讓趙構忌恨了。可是若是自己不去跟隨趙構,宋室南遷之後,自己可能還是難以逃過高宗的手段,反倒不如提前說清楚,將來他即便不高興,也不好借題發揮。雖然這樣做,不能保證什麽,但是至少可以拖延一段時間,讓自己能從容退出。不過,假如曆史給了自己改變一切的機會,自己還能拒絕?想到繼續支持趙構的危險,李成這次真的猶豫了起來,改變曆史,能改變多少呢?
思緒紛紛的時候,隻覺馬車微微一頓,抬眼望去,竟然已經停在了自家的小巷前。走下馬車,李成這才發現,小巷口已經擠滿了人,大多是得到消息的各處官員,以及禦史台的一部分官員。這些人中,站在最前麵的確是何栗和孫傅。
何栗看到李成,眼中閃過一絲敬重,拱手道:“大人總算無恙,何栗總是放心了。”
李成自然感激何栗對自己的幫忙,也急忙拱手道:“這次多虧何大人,否則李成恐難生離牢獄了。大人此情,李成決不敢忘。”
何栗點了點頭,拱手道:“大人無事,何栗便告辭了。等下還要前往軍中,大人多多保重。”
說畢,衝著李成點了點頭,這才大步而去。
看到何栗離開。孫傅有些尷尬,李成兩次入獄,他兩次的表現都十分涼薄,上次幸好李成大步,沒有計較。這次,他還真有些不好意思。忙將準備好的禮盒端出,小心地笑道:“大人得脫大難,真是吉人天相,叫人欣慰。這點東西,隻是李成的一點心意,大人千萬不要推辭。”
李成對於孫傅並沒有太留意,聞言,示意孫園收下禮盒,點頭道:“孫大人不必客氣,李成並無大事,身上汙穢不堪,無法招待諸位,改日李成梳洗整齊,再行與各位相見。”
說畢,實在沒精神理會那些官員不安的議論,將身後的眾人,交給孫園應付,大步向家裏走去。
剛走到門口,就看到素娥的貼身丫頭蕊兒閃了一下,李成便知素娥必定就在門內,便立刻加快了腳步向前走去。
剛走到門口,就看到素娥在幾名丫頭的簇擁下,抱著寶兒站在門內,這時正滿眼是淚地向李成望來。李成隻覺渾身一震,腳下一個趔趄,幾乎沒有站穩,驚得素娥失聲低唿起來。好在他反應及時,沒有讓自己真的出醜。
看著李成身上的粗糙難看的麻布棉袍,素娥滿眼是淚地抬手撫摩著李成削瘦的幾乎不能相認的臉,隻覺心裏如刀割一般痛的幾乎說不出話來。
看著素娥沒有一絲血色,憔悴了許多的臉,李成也忍不住握住那冰涼的玉手,輕輕地吻了一下,柔聲笑道:“我沒事,你放心吧。瘦成這樣,都是我不好,連累你擔驚受怕。”
素娥被李成溫熱的手握著,隻覺渾身都有了力氣。仿佛闊別已久的靈魂又迴到了身體裏。隻是望著李成那憔悴的臉,顫聲道:“官人,妾身已經準備了熱水和新衣,官人先去梳洗,我這就去準備些酒菜。”
李成知道,自己在獄中這段時間,吃得東西幾乎都是難以下咽的,腸胃已經適應了。家裏的這些酒肉,雖然自己十分地渴望卻還是不宜吃這些東西,忙點頭道:“我現在的樣子,真是嚇著你們了,我吃了就去睡會。。還是熬點米粥吧。”
素娥點頭道:“熱水就在房裏,妾身服侍官人吧。”
李成盡情地享受著家人的溫暖,點頭道:“好吧,素娥,我可真是想你了。”
說畢,轉身就向上房走去。
素娥被他先前當著眾人的溫柔一吻,早已羞得十分尷尬,這時又聽他這樣說雖然又驚又喜,卻還是大感羞澀。這時看李成向房中走去,急忙吩咐玉娘迴去休息,繞過錦娘和秀娘也都迴房,這才急急向房中走去。
甫入房中李成便看到內室早已擺了浴桶,桶裏熱氣騰騰,旁邊的矮幾上放著準備好的幹淨衣物。便立刻脫去身上的髒衣服,鑽進了浴桶裏。蒸騰的熱氣,讓他終於徹底地放鬆了下來。
正舒服的想要長出一口氣,卻看到素娥輕輕地進來,跪在浴桶旁,替他仔細地擦起背來。素娥的手有力而均勻,李成舒服的幾乎睡著。這時,忽然聽到身後的素娥似乎有些異樣。
迴頭望去,卻看到素娥一邊小心地替李成擦著背,一邊無聲地掉著眼淚,看的李成心裏一痛。知道是自己悲傷的傷疤,被素娥看到,惹得她傷心難過。
不覺轉身拉著素娥的手,溫柔地笑道:“就不要傷心了,我這不是好好的嗎?”
素娥含淚搖頭道:“官人竟被如此羞辱,真是辱沒斯文,大宋哪個官員竟受這樣的折磨,真是難為官人……”
說到這裏,已經哽咽的說不話來,李成握著她的手,低聲道:“沒什麽,隻是皮肉之苦,算不上什麽。如今能看到你們,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素娥點了點頭,含淚笑道:“今日得到官人進宮的消息,妾身真是擔心的要死,又不知道官人這一去究竟是吉是兇,也不知道官人能否平安迴來,心裏嚇得要死,卻不好說出來,真是辛苦。如今官人平安,素娥總算放心了。明日前去寶勝庵還願,官人迴來,也是菩薩顯靈。”
看到素娥開心的有些語無倫次的樣子,李成的心暗暗地顫抖著。他可以想象,假如自己真的發生意外,對於這個家來說,會是多麽絕望的事情。
想到這裏,更堅定了自己保護家人的決心,不禁點頭道:“素娥,我再也不會讓你們受到這樣的驚嚇了。”
素娥輕輕地替她刮去臉上雜亂的胡須,聞言笑道:“官人沒事,妾身已經感謝神佛了。若是日後都能這樣平安,妾身便是什麽都不要,也滿意了。”
李成任她仔細地替自己擦著後背,輕輕點頭道:“好啊,家裏的事情收拾一下,我們準備遷往南方吧。這裏,實在太危險。”
李成的話,素娥聽不大懂,聞言不解地道:“官人這時難道要辭官?皇上剛剛許官人官複原職,若是這時辭官,實在……”
李成急忙搖頭道:“放心吧,這樣的國家危難之際,我自然不會辭官,待金兵退去之後,我再向皇上辭官便是。”
第八章 心事難說
家休息了一天,李成便被宗澤和李綱叫去擺弄火炮、雖然說李成的正職還是禦史大夫,這時卻已經顧不上本職的工作,和張明義兩人每天泡在火器營,趕製新型火藥。而李綱責大量招募鑄造工匠,傾全力又造出十門火炮,而最後試驗成功,能夠使用的隻有三門,加上先前那門,隻有四門。想要在各處城門都裝備的話,便顯得有些不夠用。
由於上次的火炮威力初現,金兵停止了這段時間煤炭一次的攻城,顯然也在想辦法應對。隻是李成知道,想對付火炮這樣的兵器,除非金兵能提前一千年把裝甲車造出來。否則,根本沒有更好的辦法。
由於火炮不夠,李成勉強嚐試了地雷。隻是沒有炸藥,普通的觸動,不能點燃埋在地下的火藥,試驗以失敗告終。
即便這樣,李成的濕火藥,還是給宗澤帶來了無比的驚喜,這樣的新火藥,將火器的威力增加了數倍。殺傷範圍也同時擴大,得對用火器對付金人的騎兵,成了非常有利的武器。
新召集來的工匠,隻有少數可靠的人,才被張明義選出,負責火藥的各項工序。鑒於保密的需要,李成製造火炮,更是將所有工序分開,每一道工序的工人都隻能了解一部分,所有人都不能掌握全部的秘密。而火炮的工匠,更是宗澤精心挑選,生恐將秘密泄露出去。
簡單地查看完畢,火藥和火炮的生產,李成有些疲倦,便在火器營的後堂喝茶休息。
放下茶碗,孫園遞上準備好的熱巾,李成擦了一把臉,隨口問道:“宗大人從宮裏出來沒有?”
孫園小心地笑道:“官人身體尚未恢複,還是休息片刻吧,不然,奴婢沒辦法向大娘子交代……”
李成也知道,這段時間的牢獄,讓自己的身體虧空很大。不過,好在他之前身體底子好,加上每天被素娥大灌補品,這樣的忙碌並沒有讓他感到什麽不適。
李成點了點頭,正要開口,忽然看到張憲大步走進來,躬身行禮道:“大人,宗大人已經將火器的事情上奏給了皇上,各地火器製造將全力開始濕火藥的製造,隻是配方,還是由大人掌握。”
李成笑道:“火藥配方並不是什麽絕密的東西,若是宗大人需要,盡可拿去。”
張憲抱拳道:“大人所製火藥,的確叫人佩服,若是有人再說大人不是漢人的話,張憲絕不答應!”
李成歎了一口氣,點頭道:“不知童貫如今怎樣,眼看局勢的變化,似乎皇上還是有所忌憚。宗大人沒有向皇上說及此事?”
張憲搖頭道:“此事,若是循規而行恐怕甚是難辦,右丞大人也正為此事為難。”
李成點了點頭,想起曆史上童貫被斬似乎也是有些意外,這人不但頗有智謀,而且自身由於在軍中二十多年,練了一身不錯的身手,等閑的人,都不敢近身。而且童貫本身在朝中內外,盤根錯節,勢力遍布,若是貿然抓捕,必然會掀起不少風浪。這讓所有想抓童貫而又心存顧忌的官員都在猶豫,無人敢接下這燙手的差事。
正說著,隻聽外麵宗澤帶著兩名親衛大步走進後院,看到李成,不覺笑道:“李少侄竟然沒有休息片刻?你身體未複還該留意才對。”
李成看著宗澤那在寒風中飄揚的雪白須發,心中無限感概,卻隻能勉強笑道:“大人年逾古稀尚且為國盡忠,李成乃是後輩,怎麽敢推脫偷懶呢?何況眼下戰事緊張,多造些火藥,便多一分勝算,所以,無論如何,李成都不該休息。”
宗澤望著李成,幹瘦的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點頭道:“這次你這個新火藥的,真是對我們助益良多啊。不然,這守城還要難上幾分。”
李成笑了笑,聽到宗澤溫和的笑聲,他真有一種幻覺,仿佛眼前總是一場夢境,這種同民族英雄談論天下大事的感覺,真讓他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
看了一眼李成,宗澤眼中閃過一絲猶豫。李成看他的樣子,便知宗澤可能有事情想和自己商量,便點頭道:“宗大人,可是有什麽事情要和李成商議?”
宗澤看了張憲和孫園一眼,兩人立刻知趣地退了出去。看他們離開,宗澤這才低歎一聲,皺眉道:“如今蔡京已經被貶,童貫雖說被貶的三次,可是京中還是民怨難消。不過此人也是罪大惡極,先不說其在其他方麵,便是這次棄守太原,便已經該斬首數次了。”
李成點頭道:“皇上可有什麽想法?難道是顧及太上皇?”
宗澤搖頭道:“這倒沒有,皇上已經決意要處斬童貫,是得到太上皇首肯的。如今為難的卻是童貫此人一向狡詐,而且孔武有力,若是直接前往抓捕,很可能不會束手就擒,給前往的官員造成很大的威脅。”
李成猜測宗澤是想讓他去,隻是也不能答應的太早,不覺皺眉道:“大人之言的確有理,隻是國家危難之際,正是需要清除奸佞的時候,若是能借此提高城中士氣,實在是非常好的事情。雖然童貫力大威猛,可是李成已經是九死一生而有今日,能活到現在已經十分慶幸。倒是願意前往。不過,此事關係重大,還是在下向皇上稟明為好。”
宗澤歎了一口氣,點頭道:“若是稟明皇上必然驚動太上皇,太上皇若是改變主意,恐怕就……”
李成聞言便知道這事應該是得到了欽宗的授意,而徽宗那裏,恐怕欽宗還未必說了這件事。不過,李成知道,這件事曆史上,的確是有人施計斬了童貫,隻是想不起究竟是什麽人。既然眼下宗澤有這樣的意思,也就不好再推辭了。
正說著話,便見一名青衣小內侍一路小跑地來到宮門口,看到李成和張明義,點頭道:“皇上著李成立刻見駕。李大人,請隨小人前往。”
李成看了一眼張才,忙抱拳道:“張公公,若今日能命大逃得不死,如後可要前往李成家中暢飲幾杯。”
張才聞言,便知道有少不了弄點花哨,不覺連連笑道:“大人客氣。大人這樣的忠義之士,必定逢兇化吉,大吉大利,絕不會有事的。”
李成笑了笑,這才跟著那小內侍,向皇極殿走去。來到殿內,便聽宗澤正大聲道:“皇上,今日一戰,終於使金兵大敗,使得對方攻城的力度大減,而且我軍中士氣大漲,必然能夠拖到援兵趕至。”
欽宗長籲了一口氣,點頭道:“今日雖然勝利,卻還是無法退去金兵,宗大人,難道你就是這樣打仗的?”
宗澤微微一頓,尷尬地道:“皇上,今日這仗微臣的確有些處置不當,但是李成所獻新製火炮危機煞是驚人,若能多造幾座,破去金兵不是難事。”
欽宗這才點頭道:“李愛卿,許久不見,當日父皇很是器重於你啊。”
李成急忙叩頭道:“罪臣見過皇上,吾皇萬歲!罪臣辜負了太上皇的器重,還請陛下降罪!”
欽宗歎了一口氣,親手上前扶起李成,低聲道:“李愛卿先起來吧,朕明白你的難處。今日難得你甘願堵上性命而贏得此戰,朕信你不是奸細。”
李成沒想到欽宗竟然態度這樣溫和,心裏便覺有些感歎,不覺小心地道:“皇上相信,罪臣更覺慚愧,今日能見皇上,得還清白,早已心滿意足。”
欽宗點頭道:“愛卿的事情,宗大人已經向朕說過了,而且前幾日李綱李愛卿也來向朕說了一些有關愛卿的看法。對於蔡京和王黼等人,朕倒是十分熟悉,王黼那種奸佞小人,置國難與不顧,隻身南逃,朕已經下令,地方各處立即捕拿。”
說到這裏,他看了一眼神態恭敬的宗澤,點頭道:“右丞大人已經在調查蔡京等人,隻是,若處置太甚,父皇那邊萬一……”
宗澤聞言急忙拱手道:“皇上,蔡京等人設應奉局和造作局,大興花石綱之役;建延福宮、艮嶽,耗費巨萬;大肆搜括民田;盡改鹽法和茶法,鑄當十大錢,幣製混亂,導致民怨沸騰,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民間更有‘打了童,潑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的童謠愈傳愈烈,可見人心所向。若陛下想要招攬人心,這兩人實在是難得的機會。”
欽宗聞言,點了點頭,低聲道:“此事朕自會斟酌,愛卿今日終究都是大勝金兵,讓城中士氣大漲,酌加太子太保與右丞李綱共同抗擊金兵。”
說到這裏,他看了一眼李成,點頭道:“李成為人寬和忠直,為官以來一直盡忠於朝廷,今查實所受罪名俱為誣陷,著即官複原職,抄沒家產,予以發還。”
李成沒想到欽宗竟然讓自己官複原職,不覺十分意外,急忙跪下謝恩道:“皇上天恩,李成無以為報,願為陛下肝腦塗地!”
來到這時代,不知不覺已經五年,行為,言談,甚至思維方式都已經融入了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還是對於等級製度的無視,以及對於這時代的忠君思想的不屑。
隻是這時卻也隻能這樣說些場麵話,加上他又深知欽宗將來淒慘的下場,便說的十分真誠。
欽宗能登上皇位還是李成首先提出的,他對李成也是心存感激的。隻是擔心李成尤其倚仗功勞漸漸做大,這才想借這個機會殺殺他的威風。這時看李成跪在地上,樣子憔悴,神態陳懇,已經大為滿意了。
看著李成的樣子,欽宗故意歎了一口氣,點頭道:“李愛卿此次又立大功,總算讓天下百姓有目共睹,看日後還有什麽人再敢誣陷,朕決不輕饒。”
宗澤聞言,小心地插言道:“皇上,李大人身上傷勢還未痊愈,既然陛下已經赦免了李大人,不妨讓他迴家休養,火器上的事情,張明義想必也可以承擔一部分,待有火器上的大事時再詢問李大人吧。他眼下的身體,微臣有些於心不忍。”
欽宗聞言,立刻點頭道:“沒錯,上次陳墨蘭竟敢擅自動刑,幸好何栗上奏,不然朕險些壞了列祖列宗的家法!愛卿身體疲倦,先行退下吧。”
第七章 劫後餘生
李成緩緩地走出宮門,四周顯得有些安靜,冬日的陽光灰白而無力,照在身上卻還是可以帶來一絲難得的暖意。經曆了一場酷刑,加上獄中事物幾乎難以下咽,身體單薄了不少,站在寒風中便覺有些頭暈,自己也感覺有些輕飄飄的,心中暗自苦笑自己這次真是成功減肥了。迴去也不用擔心素娥的嘮叨,可以敞開胃口了。
剛想起素娥那溫柔的笑容,這才發現自己竟然已經站在了宮門外,看到不遠處的曾經在書房服侍的小廝,以及他們身後的馬車,正在迎上來的孫園,李成登時呆立在了當地。
孫園衝到李成麵前,和兩名小廝一起重重地跪在地上,激動的有些顫抖:“官人,奴婢見過官人,給官人道喜了!”
李成急忙把他們扶起來,驚訝地道:“你們怎麽會在這裏?大娘子可好?”
孫園急忙扶著李成向馬車走去,口中歎道:“奴婢們先前聽說官人被宗大人押上了城牆,說是要祭旗,嚇得奴婢,好歹瞞著大娘子,這才沒事。後來又聽說大勝了金兵,官人被帶進了宮裏。小人帶著李全前來宮門外打探消息。正好遇到張公公,這才知道官人立了大功,忙迴去向夫人報喜,又趕了馬車出來。
李成聞言也早已按捺不住對家人的思念,急忙上了馬車,向家中疾馳而去。
這時城中到處都是歡唿聲,到處可以聽到不絕於耳的歡笑聲。聽著外麵的熱鬧,孫園歎了一口氣,低聲道:“城中已經很久沒有這麽熱鬧了。”
李成看著滿街載歌載舞的百姓,心中暗自感歎,金兵終究還是注定要攻破這座千年古城,眼前的繁華,終將化為烏有。所有的事情,自己若是無力改變,倒不如順其自然。
轉念又想起一直沒有和康王趙構聯係,這次舉薦太子提前登基,恐怕已經讓趙構忌恨了。可是若是自己不去跟隨趙構,宋室南遷之後,自己可能還是難以逃過高宗的手段,反倒不如提前說清楚,將來他即便不高興,也不好借題發揮。雖然這樣做,不能保證什麽,但是至少可以拖延一段時間,讓自己能從容退出。不過,假如曆史給了自己改變一切的機會,自己還能拒絕?想到繼續支持趙構的危險,李成這次真的猶豫了起來,改變曆史,能改變多少呢?
思緒紛紛的時候,隻覺馬車微微一頓,抬眼望去,竟然已經停在了自家的小巷前。走下馬車,李成這才發現,小巷口已經擠滿了人,大多是得到消息的各處官員,以及禦史台的一部分官員。這些人中,站在最前麵的確是何栗和孫傅。
何栗看到李成,眼中閃過一絲敬重,拱手道:“大人總算無恙,何栗總是放心了。”
李成自然感激何栗對自己的幫忙,也急忙拱手道:“這次多虧何大人,否則李成恐難生離牢獄了。大人此情,李成決不敢忘。”
何栗點了點頭,拱手道:“大人無事,何栗便告辭了。等下還要前往軍中,大人多多保重。”
說畢,衝著李成點了點頭,這才大步而去。
看到何栗離開。孫傅有些尷尬,李成兩次入獄,他兩次的表現都十分涼薄,上次幸好李成大步,沒有計較。這次,他還真有些不好意思。忙將準備好的禮盒端出,小心地笑道:“大人得脫大難,真是吉人天相,叫人欣慰。這點東西,隻是李成的一點心意,大人千萬不要推辭。”
李成對於孫傅並沒有太留意,聞言,示意孫園收下禮盒,點頭道:“孫大人不必客氣,李成並無大事,身上汙穢不堪,無法招待諸位,改日李成梳洗整齊,再行與各位相見。”
說畢,實在沒精神理會那些官員不安的議論,將身後的眾人,交給孫園應付,大步向家裏走去。
剛走到門口,就看到素娥的貼身丫頭蕊兒閃了一下,李成便知素娥必定就在門內,便立刻加快了腳步向前走去。
剛走到門口,就看到素娥在幾名丫頭的簇擁下,抱著寶兒站在門內,這時正滿眼是淚地向李成望來。李成隻覺渾身一震,腳下一個趔趄,幾乎沒有站穩,驚得素娥失聲低唿起來。好在他反應及時,沒有讓自己真的出醜。
看著李成身上的粗糙難看的麻布棉袍,素娥滿眼是淚地抬手撫摩著李成削瘦的幾乎不能相認的臉,隻覺心裏如刀割一般痛的幾乎說不出話來。
看著素娥沒有一絲血色,憔悴了許多的臉,李成也忍不住握住那冰涼的玉手,輕輕地吻了一下,柔聲笑道:“我沒事,你放心吧。瘦成這樣,都是我不好,連累你擔驚受怕。”
素娥被李成溫熱的手握著,隻覺渾身都有了力氣。仿佛闊別已久的靈魂又迴到了身體裏。隻是望著李成那憔悴的臉,顫聲道:“官人,妾身已經準備了熱水和新衣,官人先去梳洗,我這就去準備些酒菜。”
李成知道,自己在獄中這段時間,吃得東西幾乎都是難以下咽的,腸胃已經適應了。家裏的這些酒肉,雖然自己十分地渴望卻還是不宜吃這些東西,忙點頭道:“我現在的樣子,真是嚇著你們了,我吃了就去睡會。。還是熬點米粥吧。”
素娥點頭道:“熱水就在房裏,妾身服侍官人吧。”
李成盡情地享受著家人的溫暖,點頭道:“好吧,素娥,我可真是想你了。”
說畢,轉身就向上房走去。
素娥被他先前當著眾人的溫柔一吻,早已羞得十分尷尬,這時又聽他這樣說雖然又驚又喜,卻還是大感羞澀。這時看李成向房中走去,急忙吩咐玉娘迴去休息,繞過錦娘和秀娘也都迴房,這才急急向房中走去。
甫入房中李成便看到內室早已擺了浴桶,桶裏熱氣騰騰,旁邊的矮幾上放著準備好的幹淨衣物。便立刻脫去身上的髒衣服,鑽進了浴桶裏。蒸騰的熱氣,讓他終於徹底地放鬆了下來。
正舒服的想要長出一口氣,卻看到素娥輕輕地進來,跪在浴桶旁,替他仔細地擦起背來。素娥的手有力而均勻,李成舒服的幾乎睡著。這時,忽然聽到身後的素娥似乎有些異樣。
迴頭望去,卻看到素娥一邊小心地替李成擦著背,一邊無聲地掉著眼淚,看的李成心裏一痛。知道是自己悲傷的傷疤,被素娥看到,惹得她傷心難過。
不覺轉身拉著素娥的手,溫柔地笑道:“就不要傷心了,我這不是好好的嗎?”
素娥含淚搖頭道:“官人竟被如此羞辱,真是辱沒斯文,大宋哪個官員竟受這樣的折磨,真是難為官人……”
說到這裏,已經哽咽的說不話來,李成握著她的手,低聲道:“沒什麽,隻是皮肉之苦,算不上什麽。如今能看到你們,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素娥點了點頭,含淚笑道:“今日得到官人進宮的消息,妾身真是擔心的要死,又不知道官人這一去究竟是吉是兇,也不知道官人能否平安迴來,心裏嚇得要死,卻不好說出來,真是辛苦。如今官人平安,素娥總算放心了。明日前去寶勝庵還願,官人迴來,也是菩薩顯靈。”
看到素娥開心的有些語無倫次的樣子,李成的心暗暗地顫抖著。他可以想象,假如自己真的發生意外,對於這個家來說,會是多麽絕望的事情。
想到這裏,更堅定了自己保護家人的決心,不禁點頭道:“素娥,我再也不會讓你們受到這樣的驚嚇了。”
素娥輕輕地替她刮去臉上雜亂的胡須,聞言笑道:“官人沒事,妾身已經感謝神佛了。若是日後都能這樣平安,妾身便是什麽都不要,也滿意了。”
李成任她仔細地替自己擦著後背,輕輕點頭道:“好啊,家裏的事情收拾一下,我們準備遷往南方吧。這裏,實在太危險。”
李成的話,素娥聽不大懂,聞言不解地道:“官人這時難道要辭官?皇上剛剛許官人官複原職,若是這時辭官,實在……”
李成急忙搖頭道:“放心吧,這樣的國家危難之際,我自然不會辭官,待金兵退去之後,我再向皇上辭官便是。”
第八章 心事難說
家休息了一天,李成便被宗澤和李綱叫去擺弄火炮、雖然說李成的正職還是禦史大夫,這時卻已經顧不上本職的工作,和張明義兩人每天泡在火器營,趕製新型火藥。而李綱責大量招募鑄造工匠,傾全力又造出十門火炮,而最後試驗成功,能夠使用的隻有三門,加上先前那門,隻有四門。想要在各處城門都裝備的話,便顯得有些不夠用。
由於上次的火炮威力初現,金兵停止了這段時間煤炭一次的攻城,顯然也在想辦法應對。隻是李成知道,想對付火炮這樣的兵器,除非金兵能提前一千年把裝甲車造出來。否則,根本沒有更好的辦法。
由於火炮不夠,李成勉強嚐試了地雷。隻是沒有炸藥,普通的觸動,不能點燃埋在地下的火藥,試驗以失敗告終。
即便這樣,李成的濕火藥,還是給宗澤帶來了無比的驚喜,這樣的新火藥,將火器的威力增加了數倍。殺傷範圍也同時擴大,得對用火器對付金人的騎兵,成了非常有利的武器。
新召集來的工匠,隻有少數可靠的人,才被張明義選出,負責火藥的各項工序。鑒於保密的需要,李成製造火炮,更是將所有工序分開,每一道工序的工人都隻能了解一部分,所有人都不能掌握全部的秘密。而火炮的工匠,更是宗澤精心挑選,生恐將秘密泄露出去。
簡單地查看完畢,火藥和火炮的生產,李成有些疲倦,便在火器營的後堂喝茶休息。
放下茶碗,孫園遞上準備好的熱巾,李成擦了一把臉,隨口問道:“宗大人從宮裏出來沒有?”
孫園小心地笑道:“官人身體尚未恢複,還是休息片刻吧,不然,奴婢沒辦法向大娘子交代……”
李成也知道,這段時間的牢獄,讓自己的身體虧空很大。不過,好在他之前身體底子好,加上每天被素娥大灌補品,這樣的忙碌並沒有讓他感到什麽不適。
李成點了點頭,正要開口,忽然看到張憲大步走進來,躬身行禮道:“大人,宗大人已經將火器的事情上奏給了皇上,各地火器製造將全力開始濕火藥的製造,隻是配方,還是由大人掌握。”
李成笑道:“火藥配方並不是什麽絕密的東西,若是宗大人需要,盡可拿去。”
張憲抱拳道:“大人所製火藥,的確叫人佩服,若是有人再說大人不是漢人的話,張憲絕不答應!”
李成歎了一口氣,點頭道:“不知童貫如今怎樣,眼看局勢的變化,似乎皇上還是有所忌憚。宗大人沒有向皇上說及此事?”
張憲搖頭道:“此事,若是循規而行恐怕甚是難辦,右丞大人也正為此事為難。”
李成點了點頭,想起曆史上童貫被斬似乎也是有些意外,這人不但頗有智謀,而且自身由於在軍中二十多年,練了一身不錯的身手,等閑的人,都不敢近身。而且童貫本身在朝中內外,盤根錯節,勢力遍布,若是貿然抓捕,必然會掀起不少風浪。這讓所有想抓童貫而又心存顧忌的官員都在猶豫,無人敢接下這燙手的差事。
正說著,隻聽外麵宗澤帶著兩名親衛大步走進後院,看到李成,不覺笑道:“李少侄竟然沒有休息片刻?你身體未複還該留意才對。”
李成看著宗澤那在寒風中飄揚的雪白須發,心中無限感概,卻隻能勉強笑道:“大人年逾古稀尚且為國盡忠,李成乃是後輩,怎麽敢推脫偷懶呢?何況眼下戰事緊張,多造些火藥,便多一分勝算,所以,無論如何,李成都不該休息。”
宗澤望著李成,幹瘦的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點頭道:“這次你這個新火藥的,真是對我們助益良多啊。不然,這守城還要難上幾分。”
李成笑了笑,聽到宗澤溫和的笑聲,他真有一種幻覺,仿佛眼前總是一場夢境,這種同民族英雄談論天下大事的感覺,真讓他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
看了一眼李成,宗澤眼中閃過一絲猶豫。李成看他的樣子,便知宗澤可能有事情想和自己商量,便點頭道:“宗大人,可是有什麽事情要和李成商議?”
宗澤看了張憲和孫園一眼,兩人立刻知趣地退了出去。看他們離開,宗澤這才低歎一聲,皺眉道:“如今蔡京已經被貶,童貫雖說被貶的三次,可是京中還是民怨難消。不過此人也是罪大惡極,先不說其在其他方麵,便是這次棄守太原,便已經該斬首數次了。”
李成點頭道:“皇上可有什麽想法?難道是顧及太上皇?”
宗澤搖頭道:“這倒沒有,皇上已經決意要處斬童貫,是得到太上皇首肯的。如今為難的卻是童貫此人一向狡詐,而且孔武有力,若是直接前往抓捕,很可能不會束手就擒,給前往的官員造成很大的威脅。”
李成猜測宗澤是想讓他去,隻是也不能答應的太早,不覺皺眉道:“大人之言的確有理,隻是國家危難之際,正是需要清除奸佞的時候,若是能借此提高城中士氣,實在是非常好的事情。雖然童貫力大威猛,可是李成已經是九死一生而有今日,能活到現在已經十分慶幸。倒是願意前往。不過,此事關係重大,還是在下向皇上稟明為好。”
宗澤歎了一口氣,點頭道:“若是稟明皇上必然驚動太上皇,太上皇若是改變主意,恐怕就……”
李成聞言便知道這事應該是得到了欽宗的授意,而徽宗那裏,恐怕欽宗還未必說了這件事。不過,李成知道,這件事曆史上,的確是有人施計斬了童貫,隻是想不起究竟是什麽人。既然眼下宗澤有這樣的意思,也就不好再推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