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兒在旁邊替他重新挽好發髻,輕聲道:“聽說是樞密使童大人昨天送來了一匣明珠,一座碧玉石山子,還有一貼王羲之的真跡。王爺覺得有些突兀,所有想同官人商議。”
李成微微一怔,樞密使童大人,應該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童貫了。這個太監也算是曆史罕見的一位。掌握兵權長達二十餘年,這是所有曆史上的太監都沒有企及的高峰。他還是爵位最高的宦官,不但位列三公,官至太師,還被宋徽宗封為“廣陽郡王”真是空前絕後了。
雖然這時的童貫還沒有得到“廣陽郡王”爵位,卻也官至樞密使,已經位列三公,位極人臣。這時忽然前來送禮,也難怪趙構會深感不安了。
李成不覺也感到有些意外,匆匆梳洗完畢,換了衣服,立刻來到了趙構的書房外。看到李成,在書房外服侍的內侍,立刻迎上來,笑道:“舍人快些進去,王爺正念叨著呢。”
李成還沒有答話,便聽趙構在屋內揚聲道:“師父快進來,趙構正有要事商議!”
他急忙大步來到屋內,卻看到西麵的隔斷內,趙構正站在一張大書案前皺眉看著桌上一大堆的東西。
看到李成進來,趙構向跟在李成身後的內侍擺手道:“沒有孤王的吩咐任何人不得走進院子。有犯者,一律亂棍打死!”
那小內侍猛地一窒,急忙快步退出房間,前去傳達趙構的命令,書房所在的院子登時安靜了許多。
平靜了一下情緒,趙構指著桌上的東西,長籲了一口氣地低聲道:“幸好師父迴來的及時,不然趙構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說到這些,搖頭道:“童貫忽然派人送來這些東西,雖然他也時常送些東西,卻從未如此貴重,孤王一時不好決斷是留是拒。”
李成仔細想了想,點頭道:“最近朝中可有什麽事情?”
趙構皺眉道:“也沒有什麽大事,隻是南方忽然出來一股反賊,諸地方官員竟然無力彈壓。此事,雖然不大,但是父皇還是非常震怒,正準備出動禁軍進行剿滅。”
李成聞言,點頭道:“童貫此人究竟如何?還請王爺仔細相告。”
趙構聞言,麵露不屑,輕蔑地搖頭道:“此人自先帝神宗皇帝初年時進宮,已經五十餘年,自從父皇登基以來就備受信任,早年曾在邊關監軍多年。長得身材高大魁偉,皮骨強勁如鐵,雙目炯炯有神,麵色黢黑,頤下生著胡須,一眼望去,陽剛之氣十足。看起來倒並不像是奴才,這可能和他年近二十歲才淨身有關。”
李成想了想,點頭道:“既然這人曾經在邊關監軍,那就是曾經混跡於軍旅之中,這次忽然送來這樣貴重的東西,那就一定是有所求了。”
趙構也點頭道:“這個孤王自然明白,隻是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麽。此人一向十分慷慨,宮裏的人大多拿過他的好處。隻是,我這樣的皇子他固然也時常送進一些東西,卻並沒有如此罕見的東西。而且,孤王同他並不十分熟悉,這樣忽然送來東西……”
李成心中一動,點頭道:“王爺先收下東西,明日若是童大人真的前來請安,那王爺答應他的請求就可以了。”
趙構驚訝地望著李成,疑惑地道:“若他的要求孤王無法辦到,那該如何是好?而且,同內宦往來,難保不會惹人非議。”
李成看著堆放在書案上的一大堆東西,淡淡地笑道:“童大人既然有心軍政,若是聯絡外官,恐怕有能力在皇上麵前說話的大人,都不會願意理睬。找太子那邊,和找皇上相差不多,況且太子一定不會把一名宦官放在眼裏的。其他皇子,恐怕就是想答應,也沒有合適的時機。至於王爺,剛剛在皇上麵前立了大功,皇上正是有心賞賜卻不好正式封賞,若是王爺這時前去找皇上提個要求,舉薦一位官員,皇上必定礙於情麵不會輕易拒絕。所以才來試探。而且,王爺同童大人那算是家裏的自己人,並不存在聯絡外官的忌諱。”
趙構雙目一亮,欣然道:“這樣說來,果然不錯!隻是,孤王向父皇提出的修建地道的事實屬機密,他就這樣輕易知道,實在令人……而且,他終究是個奴才,若讓人知道孤王竟然同一名奴才……”
李成微微搖頭道:“王爺同童大人本來都屬內廷,原無忌諱,加上童大人進宮將近五十多年,在宮裏耳目眾多,在皇上麵前深得信任,若是他能在皇上那裏替王爺說上一些符合時宜的話,王爺今後想辦什麽事情都會容易一些。而且,這次王爺賣了他天大的一個人情,將來他總要還的。”
對於這個童貫,李成其實並沒有太多輕視,能夠以宦官的身份做到樞密使,執掌中樞,實在不是簡單的討好和阿諛能夠做到的,總有一定的實力。這種人,本來就值得重視。他又沒有看輕宦官的想法,而且內心深處,對這些人還是有一點同情的。畢竟,這些人的悲劇都是封建製度造成的,隻是皇帝的犧牲品。即便說朝政荒廢,最大的責任都應該是在宋徽宗身上。
聽李成這樣分析一番,趙構終於安心了。在書案那大堆的禮物中,隨便撿了一個錦盒,塞給李成,笑道:“拿去,這個是弟子的一點心意。今天幸虧有師傅提醒,不然趙構一定錯失機會了。”
李成笑了笑,接過錦盒,忽然想到:若是自己不來,站在現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會是誰呢?曆史上,趙構終究都做了皇帝,這個謀士必定也不是普通人吧?
思忖之間,趙構隨手打開那幅據說是王羲之真跡的字帖,笑道:“果然是書聖的真跡,孤還以為早已都被父皇弄走了,想不到童貫手中竟然藏有如此至寶。”
李成看著趙構那明朗的笑容,忽然想起自己這次前來的目的,忍不住暗自自責起來。
看趙構心情不錯,李成拱手道:“李成今天前來,還有一件事想請王爺答應。”
趙構雙目一轉,不動聲色地笑道:“師父有什麽事盡管說來,趙構一定竭盡全力!”
李成知道,這件事不能太直接,太直接了,就會使自己反而顯得目的不純,忙笑道:“王爺可知天下能夠坐天下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王爺可知是什麽?”
趙構思忖良久,皺眉道:“三皇五帝,始皇漢祖、再到唐王和太祖皇帝以及天下豪傑,大多都是馬上得天下,難道師父是說……”
第二十四章 妙計舉薦
李成看了一眼眉頭深鎖的趙構,淡淡地點頭道:“隻有擁有兵權的人,才能保護自己,也才能掌握天下。太祖皇帝之所以重文輕武,就是為了防範武人被心懷不軌者利用。其實軍隊隻是一件工具,怎麽用,能不能傷到自己,還要看使用這件工具的人。就好像人手中的一把刀,是殺人還是自殺,並不在於刀,而是在於使用這把刀的主人。”
趙構想了想,皺眉道:“這個道理我自然知道,可是同武官結交,乃是大忌,恐怕會招來猜忌。而且,我身邊的人中,現在並沒有很好的將才。”
李成這才躬身道:“李成在前往梁山的途中遇到一名不錯的將才,若是王爺能把他留在身邊,將來總有使用的機會。”
說到這裏,又把這次巧遇楊誌的事情仔細地描述了一番,這才低聲道:“楊誌乃是名將楊業之後,楊氏世代鎮守雁門,乃是有名的忠義之士,若是王爺將他從絕路上救迴來,這人一定誓死忠於王爺。”
趙構聞言,雙目中精芒暴閃,沉聲道:“一切都依師父所言,究竟要怎麽辦,都有師父去辦,趙構答應便是!”
說到這裏,他看了一眼李成,點頭道:“我已經準備向父皇舉薦了師父出任職官,隻是不知道師父想要出任什麽官職。”
李成忙搖頭道:“這件事倒不著急,還是明日見過童大人之後再說吧。”
趙構看了一眼外麵的天色,忽然撫額笑道:“趙構真是該死,師父迴來還沒有好好休息,如今趙構難題已解心中大定,師父還是早些迴去休息,明日趙構自會找人及時請師父過來商議。”
李成一路急趕,匆匆迴來,實在是為了趕在高俅對楊誌下手之前將他護在康王的卵翼之下,這時早已疲憊,加上一番謀劃童貫的事情,心力俱疲。聞言也不推脫,告辭之後,徑直迴到自己房中,重重地倒在床上,這才長籲了一口氣。
看他迴來,鳶兒把早已準備好的飯菜擺在桌上,錦兒上前低聲道:“官人,用些酒飯再睡吧。“
李成聞言,翻身坐起,點頭道:“你們去找人準備一下,我們過幾天就搬出去吧。出入王府,雖然看著好看,但是終究不是自己家。”
錦兒給他到了一杯酒,低聲道:“眼看就八月了,的確是該準備一下了,不然到時候再忙亂就惹人笑話了。”
李成看著身邊的兩個小丫頭,心中暗自苦笑:“想不到自己竟然真的要在這遙遠的古代世界娶妻安家了。隻是,自己還能不能迴到二十一世紀去呢?假如能夠迴去,這裏的一切自己還能拋下嗎?”
想到這裏,眼前忽然閃過素娥那動人的秀眸,隻覺心中猛地一沉,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聽他低歎,錦兒小心地看了一眼,退後半步,羞澀地道:“官人晚上……可用錦兒服侍?……”
“呃?”看著眼前嬌羞的不敢抬頭的錦兒,李成猛地一呆,自己從前是個軍人,後來又考上了大學,對於男女之間的事情雖然不拒絕,卻很謹慎。眼前的錦兒不過隻有十三四歲,單薄纖細的身形,明顯還沒有完全發育起來。自己雖然不拒絕男女之間的事情,但是對於未成年的小女孩還是多少難以接受的,這是自己一個現代人的道德底線。可是,眼前錦兒嬌羞的樣子,他怎會不知道小女孩的心思呢?
想了想,不覺點頭笑道:“你先下去休息吧,這裏不用你服侍。過幾天要搬出王府,肯定要忙亂一段時間。”
錦兒失望地抬眼瞥了一眼李成,點了點頭,俏臉通紅地低聲道:“是官人看不上錦兒?”
李成啞然失笑道:“不要亂說,你們年紀還小,這些事情過些年再說不遲。”
聽他這樣說,錦兒當真有些失望,原本當初王爺安排她們來服侍李成,就是暗示她們是做為妾室過來的。這對於她們這樣奴婢來說,想要出頭,這是唯一的捷徑。這時看李成幾個月來對她們兩人一直不為所動,心中就有些著急,擔心將來一旦李成娶親,她們兩人就再沒有眼下這樣接近李成的機會了。
李成哪裏知道她們的想法,隻是按照自己的道德底線,素娥這樣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已經是很小了。再讓他打這兩個小丫頭的主意,那就實在難以想象了。
這時看錦兒麵露失望之色,心中歎了口氣,隨便吃了飯,換了家常的便服,便再也支持不住地沉沉睡去。
一覺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夕陽西下,漫天雲霞的時候了。在鳶兒的服侍下下重新換了衣服起身,準備派人捎信告訴喬家自己迴來的事情。
隻見孫園在房門外探頭探腦的,不覺奇怪地道:“孫園,天色不早,難道王爺那邊有事了?”
孫園聞言,笑著進來躬身道:“是童大人托人給官人送來一些東西,奴婢進來看看官人起身沒有。”
李成吃了一驚,急忙追問道:“送東西來的人呢?”
孫園搖頭道:“東西送來,那人並沒有多說什麽。”
李成怔了怔,點頭道:“是什麽東西?拿進來我看看。”
孫園聞言,忙轉身從跟在身後的小廝手中接過一個用紅綢蓋著的朱漆大托盤,笑道:“東西都在這裏了,是什麽東西奴婢沒看。”
李成聞言,心中一跳,童貫乃是權勢最大的宦官,而且又以豪爽聞名宮內,一向出手闊綽,難道是他這麽快就知道了自己在趙構那裏替他說話的事情了?看樣子,他在王府竟然也有耳目。
想到這裏,不覺上前掀開紅綢,發覺竟然是一套製作精美的禦製文房四寶。雖然不知道價值幾何,但是看童貫這樣鄭重地送來,也估計不會太差。看來童貫以為自己在王府做幕僚,是個文人,卻不知自己其實算是這時代的文盲了。這些文房四寶,對自己來說純粹就是擺設了。
看著那套東西,李成笑了笑,點頭道:“先把東西收起來,將來搬到新宅去。”
這時,一名十四五歲的小廝進來,躬身道:“官人,外麵有個漢子在打聽官人,因為是找官人,所以奴婢擔心是有什麽要緊的事情,命他在外麵候著,不知官人要不要見?”
李成聞言,知道一定是喬老爹擔心自己,這才來王府打探,都是自己一時忙得忘記給他報訊了。隻是喬老爹為何會讓一個小廝過來?這事有點奇怪。
旁邊的孫園聞言,立刻喝道:“莫非是喬老爹?快些請進來,休要怠慢。”
說畢,看李成並沒有生氣,這才小心地賠笑道:“奴婢正要派人去給老爹送信,沒想到老爹竟然親自派人過來了。”
這時,錦兒遞上了一杯涼茶,插言道:“小園子該死,害得老爹擔心,還派人親自跑這一趟。真是該罰!”
李成原本就沒有生氣,這時隱隱感到來的人可能並不是喬老爹。隻是心中也不禁有些佩服,錦兒小小年紀這樣機敏。正要一笑而過,隻見一名大漢神色慌張地進來,看到李成時才鬆了一口氣。
李成看他的樣子,果然是楊誌的一名隨從,擔心是楊誌那裏有事急忙問道:“楊大哥莫非發生了什麽事情?”
第二十五章 意外之財
那人看到李成急忙抱拳道:“小人張建,見過舍人。我家公子有急事請舍人前往舍下。”
李成皺了皺眉,驚訝地道:“楊兄莫非這麽快就遇到了麻煩?”
張建神色古怪地搖頭道:“倒不是我家公子有事,而是……”
說到這裏,望著李成,反而猶豫起來。
李成聽說不是高俅來找麻煩,心中就放下不少,這時看他吞吞吐吐,心裏雖然有些不安,還是沒有太在意。畢竟,自己家嘛,能有什麽對自己不利的事情呢?
想到這裏,急忙換了衣服,帶著孫園和張建向自己在內城的新宅趕去。
剛走進新宅的巷口,就看到院門大開,幾名仆役打扮的小廝恭恭敬敬地守在門前。院門外還停著幾輛馬車,幾名仆役打扮的大漢正在準備往院子裏搬東西。一些高檔家具和古董瓷器堆滿了兩輛馬車,看的李成心中暗自吃驚。
李成心中猛地一跳,大步衝進院中,衝著那些大漢道:“你們是什麽人,莫非是弄錯了地方?我並沒有買東西……”
話音未落,便看到楊誌帶著兩名隨從從偏院迎了出來,看到李成,楊誌扭頭看了一眼那些進進出出的仆役。上前苦笑道:“李兄不要誤會。這些人的確是奉命來的,隻是他們又不說是什麽人讓他們送東西來,我隻好命人前去給李兄報信。”
李成聞言,下意識地看著兩名守在門口的大漢,正要詢問,一名中年仆役上前躬身道:“我家老爺命小的們把東西送到康王府的李舍人家中,並沒有弄錯,舍人若是不收,小的迴去就沒辦法向我家老爺交代了。”
李晨心中一動,小心地試探道:“你家老爺是什麽人,我並不認識什麽老爺,或許是你們弄錯了。”
那人小心地賠笑道:“舍人今日才向王爺替我家老爺說了幾句極重要的話,老爺感激,所以送來些家常的日用之物,並沒有其他意思。”
李成聽他這樣說,立刻明白了,大概是童貫知道了自己說服趙構替他在徽宗麵前進言,這才送些東西,以示感謝了。他原本就對童貫的舉動有些心裏準備,隻是沒想到他竟然這麽快就知道了消息。看來這個人果然不簡單啊!
沉吟片刻,李成淡淡地點頭道:“既然是你家老爺的一片心意,那些家具我就收下了,其他古董等貴重之物,你還是帶迴去,李成隻是舉手之勞,還請迴去替李成謝過你家大人的好意。”
那人聞言,鬆了一口氣,卻還是神色鄭重,正要再說什麽。看李成神色堅決,隻好躬身道:“既然舍人意下堅決,小的就把家具命他們送進去,其他的日後再說吧。”
說畢,命人把後麵馬車上的幾件家具抬進來,這才帶人離開。
看到院子裏迴複平靜,楊誌急忙命他帶來的那幾名大漢把家具抬進屋內,這才皺眉道:“難道李兄知道是誰送來的?那又為何隻收下一些並不貴重的東西呢?”
李成這時雖然沒有辦法再瞞著楊誌,卻還是不想讓他知道的太多。不覺點頭道:“我也隻是鑒於形勢,向王爺進言罷了,這些東西,想必是因此而得到好處的人送來的。我先收下以安其心,貴重的東西,小弟其實並沒有那種資格領受,若是今天收了,就恐怕將來會受些猜忌了。”
楊誌聞言恍然道:“原來如此,常言‘伴君如伴虎’,看來果然如此!”
看他果然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李成微微一笑,也不去解釋,隻是點頭道:“這裏乃是剛剛買下的新宅,若有不便,楊兄盡管說明,小弟立刻派人前去置辦。”
說到這裏,接著笑道:“小弟今日已經向王爺說明了楊兄的處境,王爺已經答應將來隻要時機合適便向皇上舉薦楊兄。”
李成微微一怔,樞密使童大人,應該就是曆史上有名的童貫了。這個太監也算是曆史罕見的一位。掌握兵權長達二十餘年,這是所有曆史上的太監都沒有企及的高峰。他還是爵位最高的宦官,不但位列三公,官至太師,還被宋徽宗封為“廣陽郡王”真是空前絕後了。
雖然這時的童貫還沒有得到“廣陽郡王”爵位,卻也官至樞密使,已經位列三公,位極人臣。這時忽然前來送禮,也難怪趙構會深感不安了。
李成不覺也感到有些意外,匆匆梳洗完畢,換了衣服,立刻來到了趙構的書房外。看到李成,在書房外服侍的內侍,立刻迎上來,笑道:“舍人快些進去,王爺正念叨著呢。”
李成還沒有答話,便聽趙構在屋內揚聲道:“師父快進來,趙構正有要事商議!”
他急忙大步來到屋內,卻看到西麵的隔斷內,趙構正站在一張大書案前皺眉看著桌上一大堆的東西。
看到李成進來,趙構向跟在李成身後的內侍擺手道:“沒有孤王的吩咐任何人不得走進院子。有犯者,一律亂棍打死!”
那小內侍猛地一窒,急忙快步退出房間,前去傳達趙構的命令,書房所在的院子登時安靜了許多。
平靜了一下情緒,趙構指著桌上的東西,長籲了一口氣地低聲道:“幸好師父迴來的及時,不然趙構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說到這些,搖頭道:“童貫忽然派人送來這些東西,雖然他也時常送些東西,卻從未如此貴重,孤王一時不好決斷是留是拒。”
李成仔細想了想,點頭道:“最近朝中可有什麽事情?”
趙構皺眉道:“也沒有什麽大事,隻是南方忽然出來一股反賊,諸地方官員竟然無力彈壓。此事,雖然不大,但是父皇還是非常震怒,正準備出動禁軍進行剿滅。”
李成聞言,點頭道:“童貫此人究竟如何?還請王爺仔細相告。”
趙構聞言,麵露不屑,輕蔑地搖頭道:“此人自先帝神宗皇帝初年時進宮,已經五十餘年,自從父皇登基以來就備受信任,早年曾在邊關監軍多年。長得身材高大魁偉,皮骨強勁如鐵,雙目炯炯有神,麵色黢黑,頤下生著胡須,一眼望去,陽剛之氣十足。看起來倒並不像是奴才,這可能和他年近二十歲才淨身有關。”
李成想了想,點頭道:“既然這人曾經在邊關監軍,那就是曾經混跡於軍旅之中,這次忽然送來這樣貴重的東西,那就一定是有所求了。”
趙構也點頭道:“這個孤王自然明白,隻是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麽。此人一向十分慷慨,宮裏的人大多拿過他的好處。隻是,我這樣的皇子他固然也時常送進一些東西,卻並沒有如此罕見的東西。而且,孤王同他並不十分熟悉,這樣忽然送來東西……”
李成心中一動,點頭道:“王爺先收下東西,明日若是童大人真的前來請安,那王爺答應他的請求就可以了。”
趙構驚訝地望著李成,疑惑地道:“若他的要求孤王無法辦到,那該如何是好?而且,同內宦往來,難保不會惹人非議。”
李成看著堆放在書案上的一大堆東西,淡淡地笑道:“童大人既然有心軍政,若是聯絡外官,恐怕有能力在皇上麵前說話的大人,都不會願意理睬。找太子那邊,和找皇上相差不多,況且太子一定不會把一名宦官放在眼裏的。其他皇子,恐怕就是想答應,也沒有合適的時機。至於王爺,剛剛在皇上麵前立了大功,皇上正是有心賞賜卻不好正式封賞,若是王爺這時前去找皇上提個要求,舉薦一位官員,皇上必定礙於情麵不會輕易拒絕。所以才來試探。而且,王爺同童大人那算是家裏的自己人,並不存在聯絡外官的忌諱。”
趙構雙目一亮,欣然道:“這樣說來,果然不錯!隻是,孤王向父皇提出的修建地道的事實屬機密,他就這樣輕易知道,實在令人……而且,他終究是個奴才,若讓人知道孤王竟然同一名奴才……”
李成微微搖頭道:“王爺同童大人本來都屬內廷,原無忌諱,加上童大人進宮將近五十多年,在宮裏耳目眾多,在皇上麵前深得信任,若是他能在皇上那裏替王爺說上一些符合時宜的話,王爺今後想辦什麽事情都會容易一些。而且,這次王爺賣了他天大的一個人情,將來他總要還的。”
對於這個童貫,李成其實並沒有太多輕視,能夠以宦官的身份做到樞密使,執掌中樞,實在不是簡單的討好和阿諛能夠做到的,總有一定的實力。這種人,本來就值得重視。他又沒有看輕宦官的想法,而且內心深處,對這些人還是有一點同情的。畢竟,這些人的悲劇都是封建製度造成的,隻是皇帝的犧牲品。即便說朝政荒廢,最大的責任都應該是在宋徽宗身上。
聽李成這樣分析一番,趙構終於安心了。在書案那大堆的禮物中,隨便撿了一個錦盒,塞給李成,笑道:“拿去,這個是弟子的一點心意。今天幸虧有師傅提醒,不然趙構一定錯失機會了。”
李成笑了笑,接過錦盒,忽然想到:若是自己不來,站在現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會是誰呢?曆史上,趙構終究都做了皇帝,這個謀士必定也不是普通人吧?
思忖之間,趙構隨手打開那幅據說是王羲之真跡的字帖,笑道:“果然是書聖的真跡,孤還以為早已都被父皇弄走了,想不到童貫手中竟然藏有如此至寶。”
李成看著趙構那明朗的笑容,忽然想起自己這次前來的目的,忍不住暗自自責起來。
看趙構心情不錯,李成拱手道:“李成今天前來,還有一件事想請王爺答應。”
趙構雙目一轉,不動聲色地笑道:“師父有什麽事盡管說來,趙構一定竭盡全力!”
李成知道,這件事不能太直接,太直接了,就會使自己反而顯得目的不純,忙笑道:“王爺可知天下能夠坐天下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王爺可知是什麽?”
趙構思忖良久,皺眉道:“三皇五帝,始皇漢祖、再到唐王和太祖皇帝以及天下豪傑,大多都是馬上得天下,難道師父是說……”
第二十四章 妙計舉薦
李成看了一眼眉頭深鎖的趙構,淡淡地點頭道:“隻有擁有兵權的人,才能保護自己,也才能掌握天下。太祖皇帝之所以重文輕武,就是為了防範武人被心懷不軌者利用。其實軍隊隻是一件工具,怎麽用,能不能傷到自己,還要看使用這件工具的人。就好像人手中的一把刀,是殺人還是自殺,並不在於刀,而是在於使用這把刀的主人。”
趙構想了想,皺眉道:“這個道理我自然知道,可是同武官結交,乃是大忌,恐怕會招來猜忌。而且,我身邊的人中,現在並沒有很好的將才。”
李成這才躬身道:“李成在前往梁山的途中遇到一名不錯的將才,若是王爺能把他留在身邊,將來總有使用的機會。”
說到這裏,又把這次巧遇楊誌的事情仔細地描述了一番,這才低聲道:“楊誌乃是名將楊業之後,楊氏世代鎮守雁門,乃是有名的忠義之士,若是王爺將他從絕路上救迴來,這人一定誓死忠於王爺。”
趙構聞言,雙目中精芒暴閃,沉聲道:“一切都依師父所言,究竟要怎麽辦,都有師父去辦,趙構答應便是!”
說到這裏,他看了一眼李成,點頭道:“我已經準備向父皇舉薦了師父出任職官,隻是不知道師父想要出任什麽官職。”
李成忙搖頭道:“這件事倒不著急,還是明日見過童大人之後再說吧。”
趙構看了一眼外麵的天色,忽然撫額笑道:“趙構真是該死,師父迴來還沒有好好休息,如今趙構難題已解心中大定,師父還是早些迴去休息,明日趙構自會找人及時請師父過來商議。”
李成一路急趕,匆匆迴來,實在是為了趕在高俅對楊誌下手之前將他護在康王的卵翼之下,這時早已疲憊,加上一番謀劃童貫的事情,心力俱疲。聞言也不推脫,告辭之後,徑直迴到自己房中,重重地倒在床上,這才長籲了一口氣。
看他迴來,鳶兒把早已準備好的飯菜擺在桌上,錦兒上前低聲道:“官人,用些酒飯再睡吧。“
李成聞言,翻身坐起,點頭道:“你們去找人準備一下,我們過幾天就搬出去吧。出入王府,雖然看著好看,但是終究不是自己家。”
錦兒給他到了一杯酒,低聲道:“眼看就八月了,的確是該準備一下了,不然到時候再忙亂就惹人笑話了。”
李成看著身邊的兩個小丫頭,心中暗自苦笑:“想不到自己竟然真的要在這遙遠的古代世界娶妻安家了。隻是,自己還能不能迴到二十一世紀去呢?假如能夠迴去,這裏的一切自己還能拋下嗎?”
想到這裏,眼前忽然閃過素娥那動人的秀眸,隻覺心中猛地一沉,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聽他低歎,錦兒小心地看了一眼,退後半步,羞澀地道:“官人晚上……可用錦兒服侍?……”
“呃?”看著眼前嬌羞的不敢抬頭的錦兒,李成猛地一呆,自己從前是個軍人,後來又考上了大學,對於男女之間的事情雖然不拒絕,卻很謹慎。眼前的錦兒不過隻有十三四歲,單薄纖細的身形,明顯還沒有完全發育起來。自己雖然不拒絕男女之間的事情,但是對於未成年的小女孩還是多少難以接受的,這是自己一個現代人的道德底線。可是,眼前錦兒嬌羞的樣子,他怎會不知道小女孩的心思呢?
想了想,不覺點頭笑道:“你先下去休息吧,這裏不用你服侍。過幾天要搬出王府,肯定要忙亂一段時間。”
錦兒失望地抬眼瞥了一眼李成,點了點頭,俏臉通紅地低聲道:“是官人看不上錦兒?”
李成啞然失笑道:“不要亂說,你們年紀還小,這些事情過些年再說不遲。”
聽他這樣說,錦兒當真有些失望,原本當初王爺安排她們來服侍李成,就是暗示她們是做為妾室過來的。這對於她們這樣奴婢來說,想要出頭,這是唯一的捷徑。這時看李成幾個月來對她們兩人一直不為所動,心中就有些著急,擔心將來一旦李成娶親,她們兩人就再沒有眼下這樣接近李成的機會了。
李成哪裏知道她們的想法,隻是按照自己的道德底線,素娥這樣十七八歲的小姑娘,已經是很小了。再讓他打這兩個小丫頭的主意,那就實在難以想象了。
這時看錦兒麵露失望之色,心中歎了口氣,隨便吃了飯,換了家常的便服,便再也支持不住地沉沉睡去。
一覺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夕陽西下,漫天雲霞的時候了。在鳶兒的服侍下下重新換了衣服起身,準備派人捎信告訴喬家自己迴來的事情。
隻見孫園在房門外探頭探腦的,不覺奇怪地道:“孫園,天色不早,難道王爺那邊有事了?”
孫園聞言,笑著進來躬身道:“是童大人托人給官人送來一些東西,奴婢進來看看官人起身沒有。”
李成吃了一驚,急忙追問道:“送東西來的人呢?”
孫園搖頭道:“東西送來,那人並沒有多說什麽。”
李成怔了怔,點頭道:“是什麽東西?拿進來我看看。”
孫園聞言,忙轉身從跟在身後的小廝手中接過一個用紅綢蓋著的朱漆大托盤,笑道:“東西都在這裏了,是什麽東西奴婢沒看。”
李成聞言,心中一跳,童貫乃是權勢最大的宦官,而且又以豪爽聞名宮內,一向出手闊綽,難道是他這麽快就知道了自己在趙構那裏替他說話的事情了?看樣子,他在王府竟然也有耳目。
想到這裏,不覺上前掀開紅綢,發覺竟然是一套製作精美的禦製文房四寶。雖然不知道價值幾何,但是看童貫這樣鄭重地送來,也估計不會太差。看來童貫以為自己在王府做幕僚,是個文人,卻不知自己其實算是這時代的文盲了。這些文房四寶,對自己來說純粹就是擺設了。
看著那套東西,李成笑了笑,點頭道:“先把東西收起來,將來搬到新宅去。”
這時,一名十四五歲的小廝進來,躬身道:“官人,外麵有個漢子在打聽官人,因為是找官人,所以奴婢擔心是有什麽要緊的事情,命他在外麵候著,不知官人要不要見?”
李成聞言,知道一定是喬老爹擔心自己,這才來王府打探,都是自己一時忙得忘記給他報訊了。隻是喬老爹為何會讓一個小廝過來?這事有點奇怪。
旁邊的孫園聞言,立刻喝道:“莫非是喬老爹?快些請進來,休要怠慢。”
說畢,看李成並沒有生氣,這才小心地賠笑道:“奴婢正要派人去給老爹送信,沒想到老爹竟然親自派人過來了。”
這時,錦兒遞上了一杯涼茶,插言道:“小園子該死,害得老爹擔心,還派人親自跑這一趟。真是該罰!”
李成原本就沒有生氣,這時隱隱感到來的人可能並不是喬老爹。隻是心中也不禁有些佩服,錦兒小小年紀這樣機敏。正要一笑而過,隻見一名大漢神色慌張地進來,看到李成時才鬆了一口氣。
李成看他的樣子,果然是楊誌的一名隨從,擔心是楊誌那裏有事急忙問道:“楊大哥莫非發生了什麽事情?”
第二十五章 意外之財
那人看到李成急忙抱拳道:“小人張建,見過舍人。我家公子有急事請舍人前往舍下。”
李成皺了皺眉,驚訝地道:“楊兄莫非這麽快就遇到了麻煩?”
張建神色古怪地搖頭道:“倒不是我家公子有事,而是……”
說到這裏,望著李成,反而猶豫起來。
李成聽說不是高俅來找麻煩,心中就放下不少,這時看他吞吞吐吐,心裏雖然有些不安,還是沒有太在意。畢竟,自己家嘛,能有什麽對自己不利的事情呢?
想到這裏,急忙換了衣服,帶著孫園和張建向自己在內城的新宅趕去。
剛走進新宅的巷口,就看到院門大開,幾名仆役打扮的小廝恭恭敬敬地守在門前。院門外還停著幾輛馬車,幾名仆役打扮的大漢正在準備往院子裏搬東西。一些高檔家具和古董瓷器堆滿了兩輛馬車,看的李成心中暗自吃驚。
李成心中猛地一跳,大步衝進院中,衝著那些大漢道:“你們是什麽人,莫非是弄錯了地方?我並沒有買東西……”
話音未落,便看到楊誌帶著兩名隨從從偏院迎了出來,看到李成,楊誌扭頭看了一眼那些進進出出的仆役。上前苦笑道:“李兄不要誤會。這些人的確是奉命來的,隻是他們又不說是什麽人讓他們送東西來,我隻好命人前去給李兄報信。”
李成聞言,下意識地看著兩名守在門口的大漢,正要詢問,一名中年仆役上前躬身道:“我家老爺命小的們把東西送到康王府的李舍人家中,並沒有弄錯,舍人若是不收,小的迴去就沒辦法向我家老爺交代了。”
李晨心中一動,小心地試探道:“你家老爺是什麽人,我並不認識什麽老爺,或許是你們弄錯了。”
那人小心地賠笑道:“舍人今日才向王爺替我家老爺說了幾句極重要的話,老爺感激,所以送來些家常的日用之物,並沒有其他意思。”
李成聽他這樣說,立刻明白了,大概是童貫知道了自己說服趙構替他在徽宗麵前進言,這才送些東西,以示感謝了。他原本就對童貫的舉動有些心裏準備,隻是沒想到他竟然這麽快就知道了消息。看來這個人果然不簡單啊!
沉吟片刻,李成淡淡地點頭道:“既然是你家老爺的一片心意,那些家具我就收下了,其他古董等貴重之物,你還是帶迴去,李成隻是舉手之勞,還請迴去替李成謝過你家大人的好意。”
那人聞言,鬆了一口氣,卻還是神色鄭重,正要再說什麽。看李成神色堅決,隻好躬身道:“既然舍人意下堅決,小的就把家具命他們送進去,其他的日後再說吧。”
說畢,命人把後麵馬車上的幾件家具抬進來,這才帶人離開。
看到院子裏迴複平靜,楊誌急忙命他帶來的那幾名大漢把家具抬進屋內,這才皺眉道:“難道李兄知道是誰送來的?那又為何隻收下一些並不貴重的東西呢?”
李成這時雖然沒有辦法再瞞著楊誌,卻還是不想讓他知道的太多。不覺點頭道:“我也隻是鑒於形勢,向王爺進言罷了,這些東西,想必是因此而得到好處的人送來的。我先收下以安其心,貴重的東西,小弟其實並沒有那種資格領受,若是今天收了,就恐怕將來會受些猜忌了。”
楊誌聞言恍然道:“原來如此,常言‘伴君如伴虎’,看來果然如此!”
看他果然誤會了自己的意思,李成微微一笑,也不去解釋,隻是點頭道:“這裏乃是剛剛買下的新宅,若有不便,楊兄盡管說明,小弟立刻派人前去置辦。”
說到這裏,接著笑道:“小弟今日已經向王爺說明了楊兄的處境,王爺已經答應將來隻要時機合適便向皇上舉薦楊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