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世昌聞言,心知自己誤會了李成,不由慚愧地搖頭道:“公子如此坦蕩,倒叫老夫慚愧了。隻是不知,官人現在何處棲身,我們也好改日登門拜謝。”
李成忙笑道:“我就在旁邊的李家行院暫住,老伯前去恐怕有些不便。”
此言一出,喬氏父女同時神色一變,素娥忍不住不自在地插言道:“官人原來是在行院中留宿,想不到……”
李成知道她誤會了自己,不覺搖頭歎道:“我是在汴梁走散了,迷了路。誤闖到李家行院,好在他們小姐容我暫住在下人房中,待找到同伴之後再行離開。在下同行院中的師師姑娘隻見過一麵而已。”
聽李成這樣說,素娥那清麗的玉容攸地染上了一層醉人的紅暈,呐呐地道:“是素娥誤會官人了,真是該死。”
李成微微一笑,正要安慰一下小姑娘。隻見一名身穿皂衣的中年人上前拱手道:“這位官人,我家小主人相請,請官人隨我前往。”
李成詫異地看了一眼那人,拱手道:“你家主人是什麽人?為何如此相邀?”
喬世昌在旁邊也不安地道:“莫非是沈大官人找了什麽幫手?官人還是休要前去,免得中了那廝奸計。”
李成還沒開口,那皂衣中年人便躬身道:“我家小主人並非那沈良請來的幫手,官人放心便是。”
李成自恃身無長物,便是打劫的也不會有什麽損失,若果真是沈良對自己心存不軌,憑自己的身手應該不會讓歹徒得到什麽便宜。
想到這裏,不覺笑道:“既然如此,請閣下前麵帶路,我去見見你家主人便是。”
說畢,示意喬氏父女不要擔心,這才跟在那中年人身後,大步向瓦肆外走去。
跟著那中年人,來到瓦肆旁邊的一家酒樓,上了二樓的雅間,甫入房中便看到四名青衣大漢手持刀劍,簇擁著一名十三四歲的錦衣少年坐在迎麵的太師椅上,他頭戴束發金冠,身穿大紅織金繡龍袍,腰間係著一條綴著白玉的腰帶。麵容白皙,一雙鳳目,雙眉略有些稀疏,正是小孩子還沒有長開的模樣。這時正向李成凝神望來。
第六章 巧遇康王
李成不知道他究竟是什麽人,但是看他衣著華麗,氣宇雍容,看上去更有一種與同齡的孩子相差很大的成熟穩重。便猜到可能是什麽有身份的人,卻不知道他見自己幹什麽。
打劫?不會吧?哪有打劫的比受害者還光鮮?自己又沒得罪什麽黑道老大,不會是仇家上門吧?哈!
念頭急轉之間,已經來不及細想,忙鄭重地躬身拱手道:“在下李成,不知公子相召有什麽重要的事情?”
那錦衣少年笑了笑,指著身前的椅子,點頭道:“壯士先坐下說話罷。”
李成心中狐疑,卻還是依言坐下,待旁邊的一名青衣小廝倒上涼茶,按捺著心裏的不安,淡淡地拱手道:“看起來,閣下定非普通人,這樣貿然相召必定是有什麽極為重要的事情。閣下何不坦言相告?若是在下能夠做到,而且又不是什麽違反法律的事情,自然竭盡全力!”他這時,漸漸習慣了文縐縐的說話方法,一時倒也說的極為暢快。
那少年仔細打量著李成,看他神色淡定,並沒有尋常人受寵若驚的驚恐急切的樣子,心中暗自驚異,表麵上卻還是笑著點頭道:“壯士相貌奇特,莫非不是中原人氏?”
李成不知道他見自己究竟是想幹什麽,不由淡淡地笑道:“在下李成,自西域而來,不知這位公子召見究竟有什麽事情?”
那少年聞言,點頭道:“你的口音奇怪,雖然模樣極似黨項,卻並非黨項人,你究竟是什麽人?能夠有這樣的機智和闊綽的出手,似乎不該是野蠻粗鄙之人。”
李成沒想到這少年看起來似乎見過黨項人,竟然從自己的口音上看出破綻。也難怪,自己的發型太特別,超前了一千多年啊。
暗自吃驚的同時卻更加小心,表麵上卻還是平靜地笑道:“在下並非西夏黨項人,乃是漢人,一向混跡在西域的遊牧部落中,如今剛剛迴到大宋,頭發來沒有蓄起來,所以被人誤會。那二兩銀子也是在下的全部身家,並非闊綽之人。”
告訴你了,我沒錢,該放人了吧?李成心中暗自皺眉,歎氣不已。
那少年聞言,更加驚訝地打量著李成,點頭道:“想不到為了區區一個陌生人,你竟然願意花光身上全部的財物,實在令人感歎!”
李成毫不在意地笑道:“不過是二兩銀子,我也算身強體壯,總有辦法可以再賺到錢,如實因此而看著那父女被人欺淩,我實在於心不忍。”
那少年搖頭歎道:“想不到世間還有這樣輕視錢財的義士,真叫人感慨。”
李成按捺著性子,拱手道:“閣下相召不知道究竟有什麽事情?若是李成可以做到,必定……”
那少年沒等他說完,便搖頭笑道:“孤王乃是當今天子親封的康王,今日心情煩悶,帶著家人出來遊玩,在酒樓中看到壯士的義舉,有心請壯士在我王府盤亙幾日。”
李成沒想到這少年竟然是個王爺,聽他說出康王的封號,雖然耳熟,卻不知究竟是什麽人,如今正在尋找維生之計,這時聽他想要招募自己,心中真是暗自驚喜。隻是看到那少年高高再上的氣勢,反倒有些不自在。
不覺搖頭道:“李成不過是個無名小卒,隨身的路引也丟失不見,恐怕會連累王爺。王爺的盛情恐怕無力擔當,所以,恐怕有負王爺的厚望了。”
此言一出,在場的六人臉色同時一變,那帶他進來的中年人,立刻沉聲道:“好大的膽子,竟敢對官家如此無禮?!”
李成並沒有這時代那種森嚴的等級觀念,看他如此不客氣,也不由怒道:“在下自由之身,想來便來,想走便走,閣下貴為王爺,也不能強人所難吧?”
康王看李成對自己亮明的身份還是毫不在意,心中更加驚訝,便有心招攬。不由立刻臉色一沉,衝那中年人喝道:“休要胡言亂語,這裏哪有你說話之處?還不下去!”
那中年人聞言,不滿地瞪了一眼李成,這才躬身退出屋外。
康王這才望著李成,皺眉道:“本王有心相邀,想不到壯士竟然如此拒絕,難道是壯士看不上本王?莫非是想前去投到太子門下?”
李成看他說的越來越小氣,雖然生氣,但是看他還是個小孩子,也不好太認真。隻得正色道:“王爺的話,李成不敢苟同,李成來到汴梁不過一日,從未見過什麽達官貴人,今日蒙王爺相召,實在感激。隻是李成一向自由慣了,恐怕進了王府後,會惹出麻煩來,連累了王爺,反而是李成之過了。”
康王聞言,無奈地皺眉道:“既然如此,是趙構有些貿然了……”
聽他自稱是趙構,李成立刻想起,曆史上的南宋第一任皇帝宋高宗趙構,不禁失聲道:“你便是宋高宗趙構?!靠!”
說到這裏,猛然意識到自己失言,隻是說出去的話,想收也收不迴來了,不由自懊悔自己的說話冒失,恨不得扇自己倆耳光才算解恨。
聽他說出這樣驚人的稱唿,在場幾人登時臉色大變,趙構更是驚得渾身一震,顫聲道:“宋高宗?此話從何說起?難道壯士不怕禍及九族?你靠孤王什麽呢?莫非是想有所依靠?”
李成這時話已經說了,想收也收不迴來了,隻能硬著頭皮順嘴胡謅道:“實不相瞞,在下在西域時遇到一位巫師,說我隻能輔佐一位名喚趙構的王子,這人將來乃是大宋的天子,那人還交給了李成幾個輔佐的辦法,我的前途也隻有靠這位王子才能保全。今天幸好王爺提起名諱,否則差點失之交臂。”
這番話,說的真是小心翼翼,膽戰心驚。如果趙構不相信,那後果,真是不敢想了!汗啊!
聽他這樣說,趙構登時雙目炯炯地盯著李成,示意身邊的兩名大漢守好門口,防止閑雜人上來偷聽,這才點頭道:“這樣說來,你先前不願應本王之邀,乃是想輔佐趙構了?能夠不為金錢權勢所動,而如此相信趙構,真是叫本王感動。可是壯士所言似乎與本王眼下的境遇相差甚遠啊,想要真如壯士所言,恐怕並非易事。”
這時,先前那名中年人忽然上前道:“王爺,此地並非說話之處,有什麽事情還是迴王府再同這位官人詳談,此地究竟魚龍混雜,並非是談論這種事情的最佳之地。”
聽他這樣說,趙構立刻點頭道:“曹中侍所言有理,我們這便迴府細談,還請壯士同本王隨行。”
李成這時巧遇還是孩子的宋高宗,看到他果然相信自己的話,當真是喜出望外,先前還計劃通過李師師同宋徽宗結交,弄個一官半職才好接近未來的宋高宗趙構,卻沒有想到竟然會這樣巧的直接同這位南宋的第一任皇帝見了麵。雖然很想立刻隨趙構迴去,隻是想到自己還沒有和李師師打過招唿。這樣離開,似乎有些不大禮貌。
不由躬身道:“王爺相召,李成自然該去,隻是借宿在李家行院,有些衣物還要前去取迴。另外,路引……”
趙構聞言笑道:“此乃小事,路引孤王自然可以幫你解決。至於隨身衣物,命陳中侍前去取迴便是,壯士還是快些隨本王迴府,本王有一肚子的話要問壯士呢!”
聽他說的天真,李成這才想起,眼下的趙構終究還是個孩子,看到自己不計權勢富貴投了過來,說話便恢複了幾分難得的孩子氣。
有心推辭,轉眼看到趙構眼中那期待的目光,心中不忍放過這樣的好機會,便點頭道:“好吧,在下隨王爺迴府便是。那些隨身的衣物,還請王爺命人取來,也順便告訴師師姑娘,我改日再去見她。”
趙構聞言,微微皺眉道:“李師師同父皇來往頗密,你若是認識她,還是不要走的太近。免得將來被父皇知道,影響你的前程。若果真如此,本王也無法挽迴。”
聽了趙構的話,李成心中登時驚出一身冷汗來,哎,幸好趙構提醒,不然自己就差點做了宋徽宗的情敵,還想通過李師師混到官職,恐怕官未到手,命先丟了。幸好今天這樣巧遇趙構,不然一定會死得很慘了。
看到李成陡然變色,趙構得意地笑了笑,這才起身道:“把本王的官轎賜給李壯士乘坐。本王騎馬便是。”
在場的幾人聞言,同時驚訝地向李成望來。目光中充滿了羨慕、驚訝和嫉妒。李成見狀正要推辭,忽然看到趙構眼中那別有深意的笑意,猛然意識到,趙構是不想自己的事情被其他人知道,同時也是一種籠絡自己的手段。
不由暗自冷笑一聲,跟著趙構來到樓下,登上停在酒樓門口的華麗馬車,在一大群侍衛宦官的簇擁下向康王府內趕去。
第七章 王府安身
馬車在一行人的簇擁下,穿過外城。來到位於內城西南角的康王府,趙構在眾人的簇擁下自正門而入。李成乘坐的馬車則在兩名內侍的牽引下轉過王府旁邊的角門,直接饒過正殿,過了一道儀門,又進了一座垂花門,轉進一處房舍略顯小巧的院子前,這才停了下來。
先前那名曹中侍上前躬身道:“官人,王爺命您在前麵的朧月軒侯著,殿下換了衣服便來。”
李成聞言忙縱身躍下馬車,舉目望去這才發覺自己立身之處的院子緊鄰著一座小小的人工湖,這時正是盛夏,湖中開滿了白色的睡蓮。院子裏正麵五間,都以朱漆描金裝飾,軒昂壯麗。
雖然沒有看到王府的正殿,這時看到眼前的院子,李成已經可以想象出三分正殿的氣勢了。果然是王府的尊榮,非一般人家可比。
正自打量之間,隻聽旁邊一名小內侍,低聲道:“這位公子,請隨奴婢到裏麵休息,等下王爺便來。”
李成一邊向院內走去,一邊點頭道:“我並沒有什麽,你們不需如此小心。”
那內侍笑了笑,躬身道:“請公子先休息,王爺什麽時候能過來,還不清楚呢。”
李成大步來到房中,之間迎麵的正堂上掛著一副署名為王獻之的草書,內容是什麽他卻看不大出來,下麵擺著一張黃花梨的矮腳坐榻,西邊是一架黃花梨的大隔斷,隔斷內擺著書架,大條案。條案上擺著一架古琴,旁邊的牆上掛著一副工筆花鳥。李成一時看不清楚,也不知道是什麽人所畫。
東邊看起來似乎便是臥室了,隔著淡青色簾帳,隱約可以看見裏麵的床帳。自己雖然好奇,卻還是不好進去參觀,畢竟是人家的臥室。
這時,聽那小內侍躬身道:“王爺吩咐,公子暫時在此院中居住,隨身所用之物,等下便會派人送來。”
李成正要開口詢問,隻聽門外的院子裏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正要出去看時,隻見兩名青衣小內侍捧著衣物和一個朱漆托盤進來,看到李成,立刻躬身道:“公子,這是王爺命奴婢送來的應季的衣服四套,請公子換洗所用。另外王爺賞了白銀五十兩,黃金十兩以備公子日常所需。”
李成聞言,有些吃驚於趙構對自己竟如此大方,不覺疑惑地道:“王爺如此厚禮,在下恐怕但當不起啊。”
那隨他進來的小內侍小心地笑了笑,搖頭道:“這個奴婢就不清楚了,東西您先收下,究竟怎麽樣,您見了王爺再說不遲。”
李成無奈,隻好點頭道:“王爺不是等下就來嗎?怎麽現在還沒到?”
那小內侍聞言小心地賠笑道:“王爺迴府,換了衣裳,待要吃了茶方過來。如今天色不早,說不定要用了午膳才來,公子還是安心休息。等下用過午膳,小憩片刻。王爺若是用過午膳,就要過了未時才能過來。”
聽到這個消息,雖然心中有些不安,可是也無可奈何,隻好安心留下,反正這裏條件不錯,也是自己的一個難得的機會。
想到這裏,不覺笑道:“那就按照你說的辦吧。王府中規矩想來一定很多,還請閣下多多提醒。”
那小內侍聞言,忙躬身道:“奴婢孫園,隻是王府內的灑掃上人,公子不需如此客氣。”
李成隨手從朱漆托盤裏撿了十兩重的一錠銀子,遞給孫園,笑道:“煩孫兄把這點銀子和眾位兄弟分了,也算李成的一點心意。”
孫園雖然一直盼著李成打賞,但是看他出身寒微便沒做什麽希望,卻沒想到他出手就是十兩,當真有些意外,不覺微微一怔,才帶著兩名前來送東西的內侍跪下行禮道:“奴婢等謝過公子打賞。”
李成被這一跪嚇得退後一步,急忙把他們從地上扯起來,皺眉道:“孫兄快些起來,不過是我的一點心意,哪裏需要如此客氣。”
孫園看李成言辭懇切並沒有虛偽鄙夷之色,心中驚異,更加暗自感激,不覺感慨地躬身道:“公子乃是王爺的貴客,奴婢身份微賤,如何敢當公子如此相待?真是折殺奴婢了!”
李成笑了笑,這些內侍的手段自己還不清楚的話,從前的那些電視劇和書就白看了。想到這裏,搖頭道:“我同孫兄不過是投緣罷了,哪有折殺一說?隻是,初進王府,諸多事情都不大了解,希望孫兄到時候提醒一些也就是了。”
孫園聞言,忙笑道:“這個容易,公子盡可放心。”
說著,迴頭看了一眼身後那兩名小內侍,這才點頭道:“奴婢先去命人為公子準備午膳,這裏茶水都已備好,公子先稍等片刻。”
說畢,帶著那兩名內侍,恭謹地退了出去。
看著他們離開,李成這才長籲了一口氣,轉身來到東邊的書房裏,仔細打量起來。書房窗前的書案上擺著一套文房四寶,看了看發覺那硯台竟然是難得的端硯,其他的東西,李成沒什麽研究,也就不清楚其價值,隻是看起來都是價值不菲的好東西。最讓李成感興趣的還是書案上一隻用田黃石磨製而成的筆筒,整個筆筒簡潔地雕刻成竹節模樣,刀法純熟,造型流暢,意蘊雅致,很是符合宋代文人的審美追求。
想起還在擔心自己安全的喬世昌父女,心中大感歉意。隻是眼下又不能隨意離開,隻好明天再去找他們說明情況了。同時又想到康王趙構眼下的確沒有任何能夠繼承皇位的端倪,這裏麵詳細的曆史情況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隻是知道趙構就是後來的宋高宗,也是葬送了嶽飛北伐的重要曆史人物。看來,這棵大樹也不是那麽好攀,自己還要防著趙構才行。
偏安江南的宋朝小朝廷沒有一點進取之心,趙構更是隻顧自己的享受,絲毫不願北伐,最後白白送掉了嶽飛的性命,也成就了一代民族英雄。自己究竟該不該幫這個曆史上最沒有雄心的懦弱皇帝呢?
南宋沉痛的曆史讓他十分猶豫,但是,轉念想起自己現在一名不文,根本沒有能力改變曆史。想的太多反而無益。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思忖之間,總算暫時把心事放了下來,先安頓好眼前再說。
放下心事,便覺有些口渴,轉身迴到正屋,端起放在桌上的茶壺,發覺裏麵已經倒好了一杯涼茶。把玩著小巧精致的茶杯,李成驚訝地發現,竟然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官窯的天青瓷!
看著手裏有著大塊冰裂紋的茶碗,李成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想不到手中看似日常使用的,竟然是宋代官窯的瓷器!這宋代官窯是專為宋朝皇室燒製瓷器的窯廠。曆代很少有實物流入民間。傳到後世,相比宋代其他四大名窯數量更加稀少,價值更是驚人。
“赫赫……發財啦……”看著手裏大名鼎鼎的宋代官窯的寶貝,李成忍不住傻笑起來,自己真是好笑,這茶碗即便稀有也無法拿到二十一世紀去。任憑有多大的價值,也是後話了。
李成忙笑道:“我就在旁邊的李家行院暫住,老伯前去恐怕有些不便。”
此言一出,喬氏父女同時神色一變,素娥忍不住不自在地插言道:“官人原來是在行院中留宿,想不到……”
李成知道她誤會了自己,不覺搖頭歎道:“我是在汴梁走散了,迷了路。誤闖到李家行院,好在他們小姐容我暫住在下人房中,待找到同伴之後再行離開。在下同行院中的師師姑娘隻見過一麵而已。”
聽李成這樣說,素娥那清麗的玉容攸地染上了一層醉人的紅暈,呐呐地道:“是素娥誤會官人了,真是該死。”
李成微微一笑,正要安慰一下小姑娘。隻見一名身穿皂衣的中年人上前拱手道:“這位官人,我家小主人相請,請官人隨我前往。”
李成詫異地看了一眼那人,拱手道:“你家主人是什麽人?為何如此相邀?”
喬世昌在旁邊也不安地道:“莫非是沈大官人找了什麽幫手?官人還是休要前去,免得中了那廝奸計。”
李成還沒開口,那皂衣中年人便躬身道:“我家小主人並非那沈良請來的幫手,官人放心便是。”
李成自恃身無長物,便是打劫的也不會有什麽損失,若果真是沈良對自己心存不軌,憑自己的身手應該不會讓歹徒得到什麽便宜。
想到這裏,不覺笑道:“既然如此,請閣下前麵帶路,我去見見你家主人便是。”
說畢,示意喬氏父女不要擔心,這才跟在那中年人身後,大步向瓦肆外走去。
跟著那中年人,來到瓦肆旁邊的一家酒樓,上了二樓的雅間,甫入房中便看到四名青衣大漢手持刀劍,簇擁著一名十三四歲的錦衣少年坐在迎麵的太師椅上,他頭戴束發金冠,身穿大紅織金繡龍袍,腰間係著一條綴著白玉的腰帶。麵容白皙,一雙鳳目,雙眉略有些稀疏,正是小孩子還沒有長開的模樣。這時正向李成凝神望來。
第六章 巧遇康王
李成不知道他究竟是什麽人,但是看他衣著華麗,氣宇雍容,看上去更有一種與同齡的孩子相差很大的成熟穩重。便猜到可能是什麽有身份的人,卻不知道他見自己幹什麽。
打劫?不會吧?哪有打劫的比受害者還光鮮?自己又沒得罪什麽黑道老大,不會是仇家上門吧?哈!
念頭急轉之間,已經來不及細想,忙鄭重地躬身拱手道:“在下李成,不知公子相召有什麽重要的事情?”
那錦衣少年笑了笑,指著身前的椅子,點頭道:“壯士先坐下說話罷。”
李成心中狐疑,卻還是依言坐下,待旁邊的一名青衣小廝倒上涼茶,按捺著心裏的不安,淡淡地拱手道:“看起來,閣下定非普通人,這樣貿然相召必定是有什麽極為重要的事情。閣下何不坦言相告?若是在下能夠做到,而且又不是什麽違反法律的事情,自然竭盡全力!”他這時,漸漸習慣了文縐縐的說話方法,一時倒也說的極為暢快。
那少年仔細打量著李成,看他神色淡定,並沒有尋常人受寵若驚的驚恐急切的樣子,心中暗自驚異,表麵上卻還是笑著點頭道:“壯士相貌奇特,莫非不是中原人氏?”
李成不知道他見自己究竟是想幹什麽,不由淡淡地笑道:“在下李成,自西域而來,不知這位公子召見究竟有什麽事情?”
那少年聞言,點頭道:“你的口音奇怪,雖然模樣極似黨項,卻並非黨項人,你究竟是什麽人?能夠有這樣的機智和闊綽的出手,似乎不該是野蠻粗鄙之人。”
李成沒想到這少年看起來似乎見過黨項人,竟然從自己的口音上看出破綻。也難怪,自己的發型太特別,超前了一千多年啊。
暗自吃驚的同時卻更加小心,表麵上卻還是平靜地笑道:“在下並非西夏黨項人,乃是漢人,一向混跡在西域的遊牧部落中,如今剛剛迴到大宋,頭發來沒有蓄起來,所以被人誤會。那二兩銀子也是在下的全部身家,並非闊綽之人。”
告訴你了,我沒錢,該放人了吧?李成心中暗自皺眉,歎氣不已。
那少年聞言,更加驚訝地打量著李成,點頭道:“想不到為了區區一個陌生人,你竟然願意花光身上全部的財物,實在令人感歎!”
李成毫不在意地笑道:“不過是二兩銀子,我也算身強體壯,總有辦法可以再賺到錢,如實因此而看著那父女被人欺淩,我實在於心不忍。”
那少年搖頭歎道:“想不到世間還有這樣輕視錢財的義士,真叫人感慨。”
李成按捺著性子,拱手道:“閣下相召不知道究竟有什麽事情?若是李成可以做到,必定……”
那少年沒等他說完,便搖頭笑道:“孤王乃是當今天子親封的康王,今日心情煩悶,帶著家人出來遊玩,在酒樓中看到壯士的義舉,有心請壯士在我王府盤亙幾日。”
李成沒想到這少年竟然是個王爺,聽他說出康王的封號,雖然耳熟,卻不知究竟是什麽人,如今正在尋找維生之計,這時聽他想要招募自己,心中真是暗自驚喜。隻是看到那少年高高再上的氣勢,反倒有些不自在。
不覺搖頭道:“李成不過是個無名小卒,隨身的路引也丟失不見,恐怕會連累王爺。王爺的盛情恐怕無力擔當,所以,恐怕有負王爺的厚望了。”
此言一出,在場的六人臉色同時一變,那帶他進來的中年人,立刻沉聲道:“好大的膽子,竟敢對官家如此無禮?!”
李成並沒有這時代那種森嚴的等級觀念,看他如此不客氣,也不由怒道:“在下自由之身,想來便來,想走便走,閣下貴為王爺,也不能強人所難吧?”
康王看李成對自己亮明的身份還是毫不在意,心中更加驚訝,便有心招攬。不由立刻臉色一沉,衝那中年人喝道:“休要胡言亂語,這裏哪有你說話之處?還不下去!”
那中年人聞言,不滿地瞪了一眼李成,這才躬身退出屋外。
康王這才望著李成,皺眉道:“本王有心相邀,想不到壯士竟然如此拒絕,難道是壯士看不上本王?莫非是想前去投到太子門下?”
李成看他說的越來越小氣,雖然生氣,但是看他還是個小孩子,也不好太認真。隻得正色道:“王爺的話,李成不敢苟同,李成來到汴梁不過一日,從未見過什麽達官貴人,今日蒙王爺相召,實在感激。隻是李成一向自由慣了,恐怕進了王府後,會惹出麻煩來,連累了王爺,反而是李成之過了。”
康王聞言,無奈地皺眉道:“既然如此,是趙構有些貿然了……”
聽他自稱是趙構,李成立刻想起,曆史上的南宋第一任皇帝宋高宗趙構,不禁失聲道:“你便是宋高宗趙構?!靠!”
說到這裏,猛然意識到自己失言,隻是說出去的話,想收也收不迴來了,不由自懊悔自己的說話冒失,恨不得扇自己倆耳光才算解恨。
聽他說出這樣驚人的稱唿,在場幾人登時臉色大變,趙構更是驚得渾身一震,顫聲道:“宋高宗?此話從何說起?難道壯士不怕禍及九族?你靠孤王什麽呢?莫非是想有所依靠?”
李成這時話已經說了,想收也收不迴來了,隻能硬著頭皮順嘴胡謅道:“實不相瞞,在下在西域時遇到一位巫師,說我隻能輔佐一位名喚趙構的王子,這人將來乃是大宋的天子,那人還交給了李成幾個輔佐的辦法,我的前途也隻有靠這位王子才能保全。今天幸好王爺提起名諱,否則差點失之交臂。”
這番話,說的真是小心翼翼,膽戰心驚。如果趙構不相信,那後果,真是不敢想了!汗啊!
聽他這樣說,趙構登時雙目炯炯地盯著李成,示意身邊的兩名大漢守好門口,防止閑雜人上來偷聽,這才點頭道:“這樣說來,你先前不願應本王之邀,乃是想輔佐趙構了?能夠不為金錢權勢所動,而如此相信趙構,真是叫本王感動。可是壯士所言似乎與本王眼下的境遇相差甚遠啊,想要真如壯士所言,恐怕並非易事。”
這時,先前那名中年人忽然上前道:“王爺,此地並非說話之處,有什麽事情還是迴王府再同這位官人詳談,此地究竟魚龍混雜,並非是談論這種事情的最佳之地。”
聽他這樣說,趙構立刻點頭道:“曹中侍所言有理,我們這便迴府細談,還請壯士同本王隨行。”
李成這時巧遇還是孩子的宋高宗,看到他果然相信自己的話,當真是喜出望外,先前還計劃通過李師師同宋徽宗結交,弄個一官半職才好接近未來的宋高宗趙構,卻沒有想到竟然會這樣巧的直接同這位南宋的第一任皇帝見了麵。雖然很想立刻隨趙構迴去,隻是想到自己還沒有和李師師打過招唿。這樣離開,似乎有些不大禮貌。
不由躬身道:“王爺相召,李成自然該去,隻是借宿在李家行院,有些衣物還要前去取迴。另外,路引……”
趙構聞言笑道:“此乃小事,路引孤王自然可以幫你解決。至於隨身衣物,命陳中侍前去取迴便是,壯士還是快些隨本王迴府,本王有一肚子的話要問壯士呢!”
聽他說的天真,李成這才想起,眼下的趙構終究還是個孩子,看到自己不計權勢富貴投了過來,說話便恢複了幾分難得的孩子氣。
有心推辭,轉眼看到趙構眼中那期待的目光,心中不忍放過這樣的好機會,便點頭道:“好吧,在下隨王爺迴府便是。那些隨身的衣物,還請王爺命人取來,也順便告訴師師姑娘,我改日再去見她。”
趙構聞言,微微皺眉道:“李師師同父皇來往頗密,你若是認識她,還是不要走的太近。免得將來被父皇知道,影響你的前程。若果真如此,本王也無法挽迴。”
聽了趙構的話,李成心中登時驚出一身冷汗來,哎,幸好趙構提醒,不然自己就差點做了宋徽宗的情敵,還想通過李師師混到官職,恐怕官未到手,命先丟了。幸好今天這樣巧遇趙構,不然一定會死得很慘了。
看到李成陡然變色,趙構得意地笑了笑,這才起身道:“把本王的官轎賜給李壯士乘坐。本王騎馬便是。”
在場的幾人聞言,同時驚訝地向李成望來。目光中充滿了羨慕、驚訝和嫉妒。李成見狀正要推辭,忽然看到趙構眼中那別有深意的笑意,猛然意識到,趙構是不想自己的事情被其他人知道,同時也是一種籠絡自己的手段。
不由暗自冷笑一聲,跟著趙構來到樓下,登上停在酒樓門口的華麗馬車,在一大群侍衛宦官的簇擁下向康王府內趕去。
第七章 王府安身
馬車在一行人的簇擁下,穿過外城。來到位於內城西南角的康王府,趙構在眾人的簇擁下自正門而入。李成乘坐的馬車則在兩名內侍的牽引下轉過王府旁邊的角門,直接饒過正殿,過了一道儀門,又進了一座垂花門,轉進一處房舍略顯小巧的院子前,這才停了下來。
先前那名曹中侍上前躬身道:“官人,王爺命您在前麵的朧月軒侯著,殿下換了衣服便來。”
李成聞言忙縱身躍下馬車,舉目望去這才發覺自己立身之處的院子緊鄰著一座小小的人工湖,這時正是盛夏,湖中開滿了白色的睡蓮。院子裏正麵五間,都以朱漆描金裝飾,軒昂壯麗。
雖然沒有看到王府的正殿,這時看到眼前的院子,李成已經可以想象出三分正殿的氣勢了。果然是王府的尊榮,非一般人家可比。
正自打量之間,隻聽旁邊一名小內侍,低聲道:“這位公子,請隨奴婢到裏麵休息,等下王爺便來。”
李成一邊向院內走去,一邊點頭道:“我並沒有什麽,你們不需如此小心。”
那內侍笑了笑,躬身道:“請公子先休息,王爺什麽時候能過來,還不清楚呢。”
李成大步來到房中,之間迎麵的正堂上掛著一副署名為王獻之的草書,內容是什麽他卻看不大出來,下麵擺著一張黃花梨的矮腳坐榻,西邊是一架黃花梨的大隔斷,隔斷內擺著書架,大條案。條案上擺著一架古琴,旁邊的牆上掛著一副工筆花鳥。李成一時看不清楚,也不知道是什麽人所畫。
東邊看起來似乎便是臥室了,隔著淡青色簾帳,隱約可以看見裏麵的床帳。自己雖然好奇,卻還是不好進去參觀,畢竟是人家的臥室。
這時,聽那小內侍躬身道:“王爺吩咐,公子暫時在此院中居住,隨身所用之物,等下便會派人送來。”
李成正要開口詢問,隻聽門外的院子裏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正要出去看時,隻見兩名青衣小內侍捧著衣物和一個朱漆托盤進來,看到李成,立刻躬身道:“公子,這是王爺命奴婢送來的應季的衣服四套,請公子換洗所用。另外王爺賞了白銀五十兩,黃金十兩以備公子日常所需。”
李成聞言,有些吃驚於趙構對自己竟如此大方,不覺疑惑地道:“王爺如此厚禮,在下恐怕但當不起啊。”
那隨他進來的小內侍小心地笑了笑,搖頭道:“這個奴婢就不清楚了,東西您先收下,究竟怎麽樣,您見了王爺再說不遲。”
李成無奈,隻好點頭道:“王爺不是等下就來嗎?怎麽現在還沒到?”
那小內侍聞言小心地賠笑道:“王爺迴府,換了衣裳,待要吃了茶方過來。如今天色不早,說不定要用了午膳才來,公子還是安心休息。等下用過午膳,小憩片刻。王爺若是用過午膳,就要過了未時才能過來。”
聽到這個消息,雖然心中有些不安,可是也無可奈何,隻好安心留下,反正這裏條件不錯,也是自己的一個難得的機會。
想到這裏,不覺笑道:“那就按照你說的辦吧。王府中規矩想來一定很多,還請閣下多多提醒。”
那小內侍聞言,忙躬身道:“奴婢孫園,隻是王府內的灑掃上人,公子不需如此客氣。”
李成隨手從朱漆托盤裏撿了十兩重的一錠銀子,遞給孫園,笑道:“煩孫兄把這點銀子和眾位兄弟分了,也算李成的一點心意。”
孫園雖然一直盼著李成打賞,但是看他出身寒微便沒做什麽希望,卻沒想到他出手就是十兩,當真有些意外,不覺微微一怔,才帶著兩名前來送東西的內侍跪下行禮道:“奴婢等謝過公子打賞。”
李成被這一跪嚇得退後一步,急忙把他們從地上扯起來,皺眉道:“孫兄快些起來,不過是我的一點心意,哪裏需要如此客氣。”
孫園看李成言辭懇切並沒有虛偽鄙夷之色,心中驚異,更加暗自感激,不覺感慨地躬身道:“公子乃是王爺的貴客,奴婢身份微賤,如何敢當公子如此相待?真是折殺奴婢了!”
李成笑了笑,這些內侍的手段自己還不清楚的話,從前的那些電視劇和書就白看了。想到這裏,搖頭道:“我同孫兄不過是投緣罷了,哪有折殺一說?隻是,初進王府,諸多事情都不大了解,希望孫兄到時候提醒一些也就是了。”
孫園聞言,忙笑道:“這個容易,公子盡可放心。”
說著,迴頭看了一眼身後那兩名小內侍,這才點頭道:“奴婢先去命人為公子準備午膳,這裏茶水都已備好,公子先稍等片刻。”
說畢,帶著那兩名內侍,恭謹地退了出去。
看著他們離開,李成這才長籲了一口氣,轉身來到東邊的書房裏,仔細打量起來。書房窗前的書案上擺著一套文房四寶,看了看發覺那硯台竟然是難得的端硯,其他的東西,李成沒什麽研究,也就不清楚其價值,隻是看起來都是價值不菲的好東西。最讓李成感興趣的還是書案上一隻用田黃石磨製而成的筆筒,整個筆筒簡潔地雕刻成竹節模樣,刀法純熟,造型流暢,意蘊雅致,很是符合宋代文人的審美追求。
想起還在擔心自己安全的喬世昌父女,心中大感歉意。隻是眼下又不能隨意離開,隻好明天再去找他們說明情況了。同時又想到康王趙構眼下的確沒有任何能夠繼承皇位的端倪,這裏麵詳細的曆史情況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隻是知道趙構就是後來的宋高宗,也是葬送了嶽飛北伐的重要曆史人物。看來,這棵大樹也不是那麽好攀,自己還要防著趙構才行。
偏安江南的宋朝小朝廷沒有一點進取之心,趙構更是隻顧自己的享受,絲毫不願北伐,最後白白送掉了嶽飛的性命,也成就了一代民族英雄。自己究竟該不該幫這個曆史上最沒有雄心的懦弱皇帝呢?
南宋沉痛的曆史讓他十分猶豫,但是,轉念想起自己現在一名不文,根本沒有能力改變曆史。想的太多反而無益。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思忖之間,總算暫時把心事放了下來,先安頓好眼前再說。
放下心事,便覺有些口渴,轉身迴到正屋,端起放在桌上的茶壺,發覺裏麵已經倒好了一杯涼茶。把玩著小巧精致的茶杯,李成驚訝地發現,竟然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官窯的天青瓷!
看著手裏有著大塊冰裂紋的茶碗,李成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想不到手中看似日常使用的,竟然是宋代官窯的瓷器!這宋代官窯是專為宋朝皇室燒製瓷器的窯廠。曆代很少有實物流入民間。傳到後世,相比宋代其他四大名窯數量更加稀少,價值更是驚人。
“赫赫……發財啦……”看著手裏大名鼎鼎的宋代官窯的寶貝,李成忍不住傻笑起來,自己真是好笑,這茶碗即便稀有也無法拿到二十一世紀去。任憑有多大的價值,也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