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那我們該怎麽辦?朝廷的兵權全都掌握在郭威手中,天下兵馬都受他一人控製, 我們目前的處境很被動。”小順子頓著腳步道。
紹岩嘿嘿一笑,“這個你不用擔心,朕自有辦法,你現在隻須替朕辦兩件事。”說罷便湊到小順子的耳邊說了一通,小順子點點頭,隨即推開房門往外走去。
……
不知不覺三天過去了,這一日,天氣格外晴朗,蔚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明媚的陽光灑耀在皇宮的每一處陰暗的角落,但凡有綠樹花草的地方都被鋪滿了七彩的光茫,展現了它們的勃勃生機。
‘咚!咚!咚!’
隨著朝鍾的敲響,那聲音恰似雷聲般縈繞在整個皇宮的上空,遲遲未能散去,此刻,大殿門外的台階下早已站滿了文武百官,他們一個個披麻帶孝,麵色憂慮,那種想哭又哭不出來的感覺著實叫人難受。
整個大殿也都掛起了白衣的飄帶,各處的房梁下樹起了白色的燈籠,地上原有的紅地毯俱已撤走,禦林軍整齊劃一的矗立在道路的兩旁,那些太監、宮女不再忙碌的奔走,而是緊緊圍繞在大殿周圍而立,所有人都把頭垂至胸前。
“出殯儀式開始。”
一名年長的太監站在台階的最高處長長的吆喝了一聲,文武大臣以及宮中所有下人井然有序的跪在地上,高唿萬歲後便開始大哭,不一會兒,幾十名禦林軍抬著一副寬達兩米,高達一米的石棺緩緩地從大殿中走了出來,細看那石棺,隻見上麵雕刻著各種各樣的圖案,正麵刻著幾條玉龍相纏,側麵則是龍遊潛水,反麵全都是些看不懂的文字,俗稱陰文,棺蓋上除了一些龍形圖案外,還刻了一行字,‘大行皇帝萬歲’。
禦林軍抬著石棺走在前麵,郭太後、郭威以及先帝的一些嬪妃緊隨石棺後麵,妃子們一個個略施胭脂,為表示對大行皇帝的尊重,隻好勉強擠上幾滴眼淚,郭太後卻哭得非常傷心,她知道再過半個時辰將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兒子,這一路上,她好幾次激動的撲到石棺上,吵著打開棺蓋見兒子最後一麵,幸虧妃嬪們的多番相勸,老太後的悲傷情緒才得以緩解。
相比之下,郭威的演技早已超出紹岩的想像,自從石棺出殿的那一刹那,他的哭聲就沒消停過,而且哭得很大聲,眼淚鼻涕時而混到一起,時而到處亂飛,在同僚的眼裏,他就是一個大忠臣。
石棺所到之處皆是一片嚎啕大哭,浩浩蕩蕩的隊伍很快走出了皇宮,沒過多久,郭太後在郭威的陪同下迴到了大殿,文武大臣相繼步入朝堂。
“請太後娘娘節哀順變。”眾臣跪在地上異口同聲的道,郭太後揩去眼淚,說道:“皇上駕崩實為國之不幸,然,國不可一日無君,為此,哀家決定將朝中大事暫交攝政王爺來打理,還望各位臣工能盡心盡力輔助於他。”
一名大臣走出來鞠躬道:“太後娘娘聖明,臣等自當全力支持攝政王爺,恕臣直言,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太後既然有意傳位於攝政王,何不將傳國玉璽直接交由攝政王?如此一來,攝政王才能在國家大事上大膽做出抉擇。”
這位大臣的話剛說完,其它大臣紛紛在邊上響應,齊聲叩道:“請太後娘娘聖斷。”
“這個……?”郭太後杏眼微皺,低頭尋思一番,半晌才道:“傳國玉璽乃東林聖物,就讓哀家暫時代為保管,待攝政王爺正式成為東林國君之日,哀家再交由他也不遲,列位臣工以為如何?”
郭太後說得沒錯,曆朝曆代,傳國玉璽隻能傳給正式國君,郭威充其量隻能算是個監國皇帝,根本沒資格擁有傳國玉璽,大臣們自然是無言可辨,郭威麵色一沉,心中甚是不悅,我說姐姐,你兒子都已經下葬了,你還要為陳家死撐,難道你就看不出來陳家氣數已盡了嗎?你要是不把玉璽交出來,可別怪臣弟翻臉不認人了。
見郭威的那張銅臉上掠過憤怒之色,郭太後哪能猜不透他的那點小算盤,隨口說道:“攝政王爺勿怪,絕非哀家不信任於你,畢竟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哀家隻是依照規矩辦事罷了。”
“姐姐不用多說,說到底,你就是不肯將皇位讓於臣弟。”郭威憤慨的道:“臣弟一向對朝廷忠心耿耿,先帝就曾誇我有治世之才,此番皇帝駕崩,臣弟也想為朝廷出點力,哪知道姐姐拒臣弟於千裏之外,您這麽做又豈是擔心什麽破規矩,照臣弟看來,您霸占著傳國玉璽是想垂簾聽政吧?”
“你放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位之爭(2)
郭太後怒不可遏的站了起來,厲聲喝道:“哀傷這麽做也是為大局著想,想不到攝政王爺竟是如此看待哀家,太祖高皇帝自開國以來就曾定下了後宮不得幹政的規矩,哀家又豈會以身試法?”
“後宮不得幹政?”郭威冷笑一聲道:“難得姐姐記得這麽清楚,有道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臣弟和每位臣僚看來,您就是在以身試法。”說到這裏,他將目光轉向那些大臣,詭笑道:“列位臣工,你們說本王說得對嗎?”
在此之前,郭威已經肅清反對自己的臣子,剩下的這些大都是他的黨羽,因此無論他說什麽,大臣們都會點頭稱是,於是紛紛請求郭太後交出傳國玉璽,郭太後早就聽說郭威很會拉攏人心,以前她還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不得不令她大為震驚。
在郭威的教唆下,大臣們輪番上陣,郭太後每次都是據理力爭,然而郭威此次分明是有備而來,就算她說得口幹舌燥也無濟於事,說到最後,郭太後幹脆閉而不答,大臣也拿她沒辦法。
郭威向前走了幾步,恭敬的作揖道:“太後娘娘,您也看到了,您今日若是不交出傳國玉璽,很難平息群臣的憤慨之心哪,微臣也不想看到大家為了這點小事而記恨於太後娘娘您,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還請太後娘娘三思。”
“郭威,你的眼裏隻有這張龍椅,何曾將哀家放在眼裏?”郭太後氣得不打一處來,接著道:“哀家真後悔當初沒有聽龍兒的話,像你這種大奸之徒實在是國之禍害。”
“臣弟早就知道當今皇上一心想鏟除我,可那又能怎麽樣?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咱們應該好好為將來想想,況且天下又不是他陳家一家的,臣弟做了皇帝也一樣能讓天下人過上好日子。”郭威臉上露出一絲狡詰,笑容的背後藏著一把刀,“太後娘娘,事到如今您還在猶豫什麽呢?還是趁早將傳國玉璽交出來吧。”
“倘若哀家不交呢,你又當如何?”郭太後的語氣很冷,就好像凍了三尺的冰塊一般,致使整座大殿的氣氛一下子變得非常緊張,大臣們不敢隻言半句,郭威見郭太後態度如此堅決,隨即雙手合掌拍了兩下,刹那間,趙德柱領著數十名禦林軍從殿外大刀闊斧的衝了進來,郭太後茫然大驚,怒指郭威道:“郭威,你想幹什麽?莫非你想造反不成?”
郭威冷冷笑道:“太後娘娘恕罪,既然您不肯交出傳國玉璽,微臣也隻能出此下策了,您大可放心,您好歹也是微臣的姐姐,待微臣做了皇帝,您繼續當您的太後。”說罷迴過頭對著趙德柱等人道:“你們都給我聽著,娘娘身體偶感不適,你們要好生護送她迴宮歇息,知道了嗎?”
“屬下遵命!”趙德柱說著便要帶著禦林軍向郭太後走去,豈料沒走幾步,大殿的四周突然竄出百餘名太監,他們一個個張弓搭箭瞄著趙德柱、郭威以及堂下所有大臣,其中一名太監衝著郭威咬咬牙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郭威臉色煞白,勃然大怒道:“你們好大的膽子,竟然在大殿之上威脅朝廷命官,到底是誰讓你這麽幹的?快給本王從實招來。”
“你簡直是無藥可救!”
朝堂的後麵傳來一聲洪亮的嗓音,不一會兒,隻見紹岩頭戴玉珠皇冠,身穿金色龍袍,腳穿深色長靴,邁著穩健的步伐並在一大群太監宮女的簇擁下由後門而入,他的突然出現立即引起整座大殿一陣騷動,群臣們不禁目瞪口呆,郭威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伸手擦了又擦,這才發現原來這一切不是在做夢,堂上那人確確實實是當今的天子,郭太後又驚又喜,二話沒說,激動的跑到紹岩跟前,由於一時激動,她一下子竟忘了自己想要說什麽。
“皇上臨朝,眾卿朝拜。”小順子迅速走到殿前大聲吆喝道,堂下文武百官愣了一下,隨即紛紛跪在地上,郭威勉強的撲倒在地,趙德柱等人也隻好規規矩矩的跪了下來。
郭威這迴嚇得不輕,他費盡心機想當皇帝,沒想到皇帝故意假死,目的是想引誘自己上鉤,千算萬算,失此一算,看來是我太低估了他,郭威垂頭喪氣的搖搖頭。
見郭威悶悶不樂的一聲不吭,紹岩淡淡的道:“攝政王剛剛的派頭真是威風,為何此刻卻變得如此沉悶? 朕念在你是朕的舅舅,你有什麽話就盡管直說。”
郭威冷笑道:“事到如今,無論本王說什麽都難逃一死,不過你也不要得意的太早,本王掌控著東林國所有的軍隊,要是你敢傷本王半根分毫,大軍不日即將兵臨城下,隻怕到了那時,你後悔都來不及了。”
這家夥不僅臉皮厚,嘴皮更厚,到了這個時候還不肯認輸,老子就陪你玩玩。紹岩哈哈大笑道:“朕自從即位以來從來就沒有懷疑過舅舅的能力,說實話,舅舅敢作敢為的性子令朕佩服,若是舅舅能將這種性子發揮到戰場上,必將所向披靡,無人能敵,哪怕西楚和南梁聯合起來都不是咱們東林的對手,隻可惜舅舅偏偏用它來爭權奪利,朕甚感痛心。”
郭威哼了一聲道:“本王當年帶兵征戰沙場,為東林國立下無數次汗馬功勞,要不是我們在外麵拚死拚活,你們陳家安能坐穩江山嗎?這一切本該就屬於本王的,本王將它取迴又有何不可?”
“當然可以。”紹岩說道:“一國之君本該是以能者居之,而不是指特定的某個家族,舅舅若真有治世之能,朕自會讓出皇位,可是朕從舅舅身上看到的不是這些,而是貪婪、暴虐、自私,狡詐,試問這樣的人能當好一個皇帝嗎?”
“那隻是你的片麵之詞而已,遠的咱不說,說到文韜武略,本王有哪一點不如你,你隻不過是一個玩世不恭的紈絝之弟,你有什麽資格坐上這個位置?”郭威皺皺眉頭,雙目中閃著一絲不屑。
這句話倒是把紹岩問住了,狗日的說得對呀,老子本來就不是什麽陳龍太子,不過這家夥也太能吹了,還文韜武略呢,除了每天花天酒地,到處尋歡作樂外,老子還真沒發現他有其它的長處。
紹岩無心與他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便接著道:“朕適不適合當這個皇帝,你說了不算,何況舅舅你早有取而代之之心,朕就算做得再好,在你們眼裏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這樣吧,朕再給你一次機會,隻要你當著滿朝文武的麵交待你篡位的事實,朕會念在你以往為朝廷出力的份上赦你死罪。”
“真是好笑,你口口聲聲說本王有謀反之心,你有什麽證據,本王繼承皇位也是受所有大臣所推薦,本王錯在何處?皇上僅憑一句話就定本王的罪,似乎有些牽強附會吧?”
見郭威態度如此驕橫,紹岩嗬嗬一笑道:“既然舅舅不肯承認,那朕隻能請出證人了,相信朕的這個證人絕對不會對朕撒謊,小順子,速請蛤蟆大仙。”
“奴才遵旨。”小順子畢恭畢敬地往後堂走去,堂下大臣們不禁相互一愣,他們並不知道蛤蟆大仙是什麽東西,有人猜測是出家的和尚,有人則斷言是個修道之人,郭威疑神疑鬼的愣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蛤蟆大仙到!”
話音剛落,四個太監抬著一張小圓桌從殿外走了進來,眾大臣抬望去,隻見圓桌上麵放置著一個小盤子,裏麵蹲著一隻墨灰色、巴掌大的蛤蟆,嘴巴偶爾動了幾下,並發出嘎嘎的叫聲……
第一百三十四章 禦審蛤蟆(1)
在場大臣頓時議論紛紛,本以為‘蛤蟆大仙’是個道士、和尚之類的,再不濟也是個人,弄了半天原來是隻蛤蟆,不僅所有人感到吃驚,就連郭太後也覺得匪夷所思,不過看著皇帝那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她也就放心了。
這小子在搞什麽鬼?什麽‘蛤蟆大仙’,分明就是隻蛤蟆,郭威看來看去都沒看出個明堂,暗自皺著眉頭道。
太監們將小圓桌放到大殿中央,文武百官一時好奇,不約而同的圍過去參拜所謂的‘蛤蟆大仙’,蛤蟆大仙似乎很不滿他們的‘熱情’,嘴巴又動了幾下,接著又‘嘎嘎’的叫了起來。
“眾卿切勿褻瀆了神靈,都給朕退下。”紹岩板著臉道,大臣們很聽話的退到原來的位置,郭威根本就不屑一顧,指著那隻蛤蟆,冷冷的道:“皇上,這就是你說的證人嗎?”
紹岩故作矜持的點點頭:“沒錯,朕剛剛說過,其它人尚且有可能對朕撒謊,但朕絕對相信神靈的話,朕既是受命於天的天子,一切都得仰仗神靈的僻護,這不,前些日子朕做了一個怪夢,夢見天上的仙子告訴朕,說最近有奸人要加害於朕,所以當日朕在喝下那碗毒茶的時候特別多了個心眼,才躲過了一劫。”
“哼,這哪裏是什麽大仙,分明是隻蛤蟆。”郭威氣憤的道。
雖然紹岩從來都不相信迷信,但對付奸人就必須具備把死的說成活的本領,“舅舅您可千萬別這麽說,一旦惹怒了神靈,朕也很難保住你的性命。”
見郭威露出一副上當受騙的表情,紹岩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出來,便緩緩地走到那張小圓桌邊上,鄭重的道:“眾卿家都別小看了這位‘蛤蟆大仙’,它既能占卜生死又能知過去未來,若是有哪位卿家不相信,可以過來試一下。”
“皇上,微臣願意一試。”這時,工部侍郎趙順自告奮勇的走了出來,在得到皇帝的批準後,他畢恭畢敬的來到‘大仙’跟前,畢恭畢敬的彎下腰,就像學生見到老師一樣,“大仙啊大仙,請恕下臣無禮,下臣的妻兒今日就要臨盆,請問這迴是個公子還是個千金?”
蛤蟆大仙的嘴巴微微張了一下,像是在說什麽,卻又聽不清在說什麽,趙順有些興奮,趕緊將耳朵貼到邊上,誰知蛤蟆大仙又開始嘎嘎的叫了起來,趙順一臉的失望,嘟著嘴道,什麽破大仙,騙人的把戲罷了。
眾臣子也開始懷疑皇帝有意在裝神弄鬼,郭威見他們一個個很不高興的在那裏竊竊私語,不禁放聲大笑,鄙夷的眼神中帶著幾分得意,臭小子,拿隻蛤蟆就想定本王的罪,你也太低估你舅舅我了,想當年本王騙人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
日,笑不死你,老子呆會兒讓你哭爹喊娘,紹岩衝他瞥了瞥嘴,然後走過去拍拍趙順的肩膀,心平氣和的安慰道:“趙卿家不必泄氣,大仙嘛,當然要有大仙的架子,它不理你,說明你的誠意還不夠,你得跪下來問,如此才能體現出你的誠意,這樣吧,你照朕說的再去問上一問,朕保證它會讓你如願以償。”
趙順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再次愁眉苦臉的跪在圓桌邊上,目不轉睛的盯著蛤蟆,雙手合掌坦誠相問:“請問大仙,下臣的妻兒——”
未等趙順問完,蛤蟆直接張嘴答道:“龍鳳胎,龍鳳胎。”,
文武大臣們無不為之稱奇,先不管大仙所言是否屬實,他們這些老臣大都活了大半輩子,今天還是頭一次聽到蛤蟆開口說話,郭威的表情明顯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心理甚是納悶,不會吧,蛤蟆也能像人一樣,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趙順一聽是龍鳳胎,頓時又驚又喜,趕忙向大仙磕頭叩謝: “多——多謝大仙吉言。” 這家夥一連生了三個女兒,此刻聽到自己能生龍鳳胎,竟高興的合不攏嘴,同僚們紛紛向他作揖道喜。
“在座的臣工還有哪位有問題想向大仙請教的?”紹岩問道。
“皇上,微臣想試一下。”第二個上場的是兵部侍郎陸橫山,此人身材高大,體形卻偏瘦,額頭上的皺紋很深,三十來歲的人看上去就跟四五十歲一般,他小心翼翼的跪在圓桌前麵,恭敬地朝蛤蟆鞠躬道:“蛤蟆大仙容稟,老母臥病在床已有數日,下官已找遍全城名醫為其醫治,仍不見好轉,還請蛤蟆大仙指點一二。”
“貴人相助,現已痊愈——”蛤蟆大仙連續答了兩遍。
陸橫山當下一驚,欣喜若狂的跳了幾來,拍手讚道:“神啊,太神了。”
“愛卿何出此言?莫非讓仙猜著了?”紹岩走近笑著問,陸橫山嘿嘿一笑,畢恭畢敬的叩道:“啟稟皇上,其實微臣的老母親昨日病情已經恢複,微臣是想試試大仙的法力而已,正如大仙所言,老母的病是讓一位遠道而來的貴人給治好的,微臣這迴是徹底服了。”
“噢,還真的有那麽神奇?”紹岩裝作很吃驚的瞪大眼睛,嘿嘿,想不到這古代人這麽好騙,有趣,實在是太有趣了。
大臣們連聲稱奇,一個個爭先恐後的來到大仙身邊,希望能得到大仙‘指點迷津’。
紹岩擺擺手道:“罷了罷了,蛤蟆大仙一天隻能迴答三個問題,否則會元氣大傷,剛剛它已經連續迴答了兩位愛卿的問題,朕這裏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問它,眾卿家還是改天再過來問吧。”
“臣等遵旨。”眾臣隻好規規矩矩的退到一邊,紹岩悄悄側過身,卻見郭威一臉的驚訝之色,像是有疑問又不敢提出來,紹岩大致上能猜出他的那點小心思,無非就想問問自己有沒有皇帝命,不過像此類大逆不道的問題,老家夥也不好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來問。
“大仙,你好,朕有個問題想問問您。”趁大家交頭接耳之際,紹岩迴過頭對著蛤蟆問道,蛤蟆張張嘴巴,鼓出一口氣道:“你問吧,本座聽著呢。”
“你可知道那天是誰要毒害朕?”
蛤蟆鼓出一口氣,半晌才不緊不慢的答道: “攝政王郭威。”
隻聽嘩的一聲,傾刻間,一百多雙眼睛全都盯在郭威身上,郭威表情變得很不自然,惱羞成怒的道:“荒唐,這隻小畜牲分明是在撒謊,本王對東林國忠心不二,怎麽會做出如此為人不恥之事?就算本王對皇上有所成見,可也絕無弑君之意,再說了,本王好歹也是皇上的舅舅,試問當舅舅的又豈會去加害朕的外甥呢?”
大臣們紛紛點頭稱是,紹岩未作表態,而是繼續對那隻蛤蟆問道:“蛤蟆大仙,朕再問你,攝政王爺可有謀反之心?請詳細舉出例子。”
“王爺造反,王爺造反!”蛤蟆的聲音就像三歲小孩般,接著便向大家迴放三天前,蕭家三姐妹在為皇帝守靈時的一段對話。
………“真倒黴,皇上明日出殯,母後卻讓我們三個今夜在此守靈,我一看見皇上的臉就……”
“三妹說得對極了,這老太後也真是的,我們好歹也是皇上封的妃子,這種守喪的事哪能讓我們去做呢?可憐我們空有這張如花似玉的臉蛋,今晚卻要麵對這麽一個醜八怪。”
“你們倆個都給我住口,皇上雖然平時寵愛雲雲那個死丫頭,正所謂一日夫妻百日恩,再說他對我們三姐妹也算不錯,如今他已仙逝,我們為他守靈有何不可?”
“大姐,事到如今,您為何還幫他說話?再過段時間,這江山就得改姓郭了,您剛剛又不是沒看見,文武百官大都站在義父這邊,要我說,義父登上寶座那是指日可待的事。”
…………
聽完這段對話,朝堂上下頓時一陣騷動,大臣們為求自保,一個個無地自容的把頭低下來,他們不敢正視皇帝的那張殺氣騰騰的麵孔,有的低著頭在那裏唉聲歎氣,後悔自己不該淌郭威這趟渾水,有的則在私底下想著如何博取皇帝的原諒。
“攝政王,朕的好舅舅,事到如今你現在還有什麽話要說?” 紹岩瞪著一旁麵紅耳赤的郭威道。
第一百三十五章 禦審蛤蟆(2)
郭威臉色蒼白如紙,態度卻依然囂張驕橫,沉默片刻後突然仰天哈哈大笑:“好一個極品皇帝,你果然夠聰明,本王為有你這樣的外甥感到驕傲,本王一生從未佩服過人,而你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所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本王大不了就是一死。”
這可是你說的,老子等的就是這句話,“來人,將郭威立即給朕拉出午門斬首示眾!”紹岩板著臉吆喝一聲,十幾名太監快步向郭威衝去。
郭威非但沒有一絲懼意,反倒仰頭狂笑,“本王死不足惜,而你卻要付出一座江山的代價。”
威脅,絕對是威脅,你他娘的算個屁呀!老子還怕了你不成?紹岩橫眉怒目的道:“留著你這種社會的敗類,朕比失去一座江山更為痛心,你今天說什麽都沒用,朕念在你是朕的舅舅,姑且留你一個全屍。”
見十幾個太監持刀逼近跟前,趙德柱等人迅速撿起地上的兵器護在郭威前麵,很快與衝上來的太監形成了對立的局麵,雙方劍拔弩張的瞪著對方,朝堂上頓時亂作一團,大臣們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成了刀下冤魂,嚇得慌忙退到一旁的角落,有些甚至不顧身份的趴在地上,郭太後擔心兒子會受到傷害,趕忙走過去將紹岩拉到龍椅後麵。
“趙德柱,看樣子你是想要造反,是嗎?”紹岩對趙德柱的大膽舉動並未感到太大的驚訝,趙德柱早年由郭威一手提拔起來,所以對郭威的話一直都言聽計從,不管走到哪裏都唯其馬首是瞻,此刻看到郭威有難,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單從這一點來看,紹岩打心底裏敬佩他的忠誠,怪就怪他跟錯了人。
“奴才懇請皇上赦免了攝政王爺,奴才願代王爺一死。”趙德柱叩道。
紹岩嘿嘿一笑,“這個你不用擔心,朕自有辦法,你現在隻須替朕辦兩件事。”說罷便湊到小順子的耳邊說了一通,小順子點點頭,隨即推開房門往外走去。
……
不知不覺三天過去了,這一日,天氣格外晴朗,蔚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明媚的陽光灑耀在皇宮的每一處陰暗的角落,但凡有綠樹花草的地方都被鋪滿了七彩的光茫,展現了它們的勃勃生機。
‘咚!咚!咚!’
隨著朝鍾的敲響,那聲音恰似雷聲般縈繞在整個皇宮的上空,遲遲未能散去,此刻,大殿門外的台階下早已站滿了文武百官,他們一個個披麻帶孝,麵色憂慮,那種想哭又哭不出來的感覺著實叫人難受。
整個大殿也都掛起了白衣的飄帶,各處的房梁下樹起了白色的燈籠,地上原有的紅地毯俱已撤走,禦林軍整齊劃一的矗立在道路的兩旁,那些太監、宮女不再忙碌的奔走,而是緊緊圍繞在大殿周圍而立,所有人都把頭垂至胸前。
“出殯儀式開始。”
一名年長的太監站在台階的最高處長長的吆喝了一聲,文武大臣以及宮中所有下人井然有序的跪在地上,高唿萬歲後便開始大哭,不一會兒,幾十名禦林軍抬著一副寬達兩米,高達一米的石棺緩緩地從大殿中走了出來,細看那石棺,隻見上麵雕刻著各種各樣的圖案,正麵刻著幾條玉龍相纏,側麵則是龍遊潛水,反麵全都是些看不懂的文字,俗稱陰文,棺蓋上除了一些龍形圖案外,還刻了一行字,‘大行皇帝萬歲’。
禦林軍抬著石棺走在前麵,郭太後、郭威以及先帝的一些嬪妃緊隨石棺後麵,妃子們一個個略施胭脂,為表示對大行皇帝的尊重,隻好勉強擠上幾滴眼淚,郭太後卻哭得非常傷心,她知道再過半個時辰將永遠看不到自己的兒子,這一路上,她好幾次激動的撲到石棺上,吵著打開棺蓋見兒子最後一麵,幸虧妃嬪們的多番相勸,老太後的悲傷情緒才得以緩解。
相比之下,郭威的演技早已超出紹岩的想像,自從石棺出殿的那一刹那,他的哭聲就沒消停過,而且哭得很大聲,眼淚鼻涕時而混到一起,時而到處亂飛,在同僚的眼裏,他就是一個大忠臣。
石棺所到之處皆是一片嚎啕大哭,浩浩蕩蕩的隊伍很快走出了皇宮,沒過多久,郭太後在郭威的陪同下迴到了大殿,文武大臣相繼步入朝堂。
“請太後娘娘節哀順變。”眾臣跪在地上異口同聲的道,郭太後揩去眼淚,說道:“皇上駕崩實為國之不幸,然,國不可一日無君,為此,哀家決定將朝中大事暫交攝政王爺來打理,還望各位臣工能盡心盡力輔助於他。”
一名大臣走出來鞠躬道:“太後娘娘聖明,臣等自當全力支持攝政王爺,恕臣直言,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太後既然有意傳位於攝政王,何不將傳國玉璽直接交由攝政王?如此一來,攝政王才能在國家大事上大膽做出抉擇。”
這位大臣的話剛說完,其它大臣紛紛在邊上響應,齊聲叩道:“請太後娘娘聖斷。”
“這個……?”郭太後杏眼微皺,低頭尋思一番,半晌才道:“傳國玉璽乃東林聖物,就讓哀家暫時代為保管,待攝政王爺正式成為東林國君之日,哀家再交由他也不遲,列位臣工以為如何?”
郭太後說得沒錯,曆朝曆代,傳國玉璽隻能傳給正式國君,郭威充其量隻能算是個監國皇帝,根本沒資格擁有傳國玉璽,大臣們自然是無言可辨,郭威麵色一沉,心中甚是不悅,我說姐姐,你兒子都已經下葬了,你還要為陳家死撐,難道你就看不出來陳家氣數已盡了嗎?你要是不把玉璽交出來,可別怪臣弟翻臉不認人了。
見郭威的那張銅臉上掠過憤怒之色,郭太後哪能猜不透他的那點小算盤,隨口說道:“攝政王爺勿怪,絕非哀家不信任於你,畢竟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哀家隻是依照規矩辦事罷了。”
“姐姐不用多說,說到底,你就是不肯將皇位讓於臣弟。”郭威憤慨的道:“臣弟一向對朝廷忠心耿耿,先帝就曾誇我有治世之才,此番皇帝駕崩,臣弟也想為朝廷出點力,哪知道姐姐拒臣弟於千裏之外,您這麽做又豈是擔心什麽破規矩,照臣弟看來,您霸占著傳國玉璽是想垂簾聽政吧?”
“你放肆!”
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位之爭(2)
郭太後怒不可遏的站了起來,厲聲喝道:“哀傷這麽做也是為大局著想,想不到攝政王爺竟是如此看待哀家,太祖高皇帝自開國以來就曾定下了後宮不得幹政的規矩,哀家又豈會以身試法?”
“後宮不得幹政?”郭威冷笑一聲道:“難得姐姐記得這麽清楚,有道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臣弟和每位臣僚看來,您就是在以身試法。”說到這裏,他將目光轉向那些大臣,詭笑道:“列位臣工,你們說本王說得對嗎?”
在此之前,郭威已經肅清反對自己的臣子,剩下的這些大都是他的黨羽,因此無論他說什麽,大臣們都會點頭稱是,於是紛紛請求郭太後交出傳國玉璽,郭太後早就聽說郭威很會拉攏人心,以前她還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不得不令她大為震驚。
在郭威的教唆下,大臣們輪番上陣,郭太後每次都是據理力爭,然而郭威此次分明是有備而來,就算她說得口幹舌燥也無濟於事,說到最後,郭太後幹脆閉而不答,大臣也拿她沒辦法。
郭威向前走了幾步,恭敬的作揖道:“太後娘娘,您也看到了,您今日若是不交出傳國玉璽,很難平息群臣的憤慨之心哪,微臣也不想看到大家為了這點小事而記恨於太後娘娘您,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還請太後娘娘三思。”
“郭威,你的眼裏隻有這張龍椅,何曾將哀家放在眼裏?”郭太後氣得不打一處來,接著道:“哀家真後悔當初沒有聽龍兒的話,像你這種大奸之徒實在是國之禍害。”
“臣弟早就知道當今皇上一心想鏟除我,可那又能怎麽樣?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咱們應該好好為將來想想,況且天下又不是他陳家一家的,臣弟做了皇帝也一樣能讓天下人過上好日子。”郭威臉上露出一絲狡詰,笑容的背後藏著一把刀,“太後娘娘,事到如今您還在猶豫什麽呢?還是趁早將傳國玉璽交出來吧。”
“倘若哀家不交呢,你又當如何?”郭太後的語氣很冷,就好像凍了三尺的冰塊一般,致使整座大殿的氣氛一下子變得非常緊張,大臣們不敢隻言半句,郭威見郭太後態度如此堅決,隨即雙手合掌拍了兩下,刹那間,趙德柱領著數十名禦林軍從殿外大刀闊斧的衝了進來,郭太後茫然大驚,怒指郭威道:“郭威,你想幹什麽?莫非你想造反不成?”
郭威冷冷笑道:“太後娘娘恕罪,既然您不肯交出傳國玉璽,微臣也隻能出此下策了,您大可放心,您好歹也是微臣的姐姐,待微臣做了皇帝,您繼續當您的太後。”說罷迴過頭對著趙德柱等人道:“你們都給我聽著,娘娘身體偶感不適,你們要好生護送她迴宮歇息,知道了嗎?”
“屬下遵命!”趙德柱說著便要帶著禦林軍向郭太後走去,豈料沒走幾步,大殿的四周突然竄出百餘名太監,他們一個個張弓搭箭瞄著趙德柱、郭威以及堂下所有大臣,其中一名太監衝著郭威咬咬牙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郭威臉色煞白,勃然大怒道:“你們好大的膽子,竟然在大殿之上威脅朝廷命官,到底是誰讓你這麽幹的?快給本王從實招來。”
“你簡直是無藥可救!”
朝堂的後麵傳來一聲洪亮的嗓音,不一會兒,隻見紹岩頭戴玉珠皇冠,身穿金色龍袍,腳穿深色長靴,邁著穩健的步伐並在一大群太監宮女的簇擁下由後門而入,他的突然出現立即引起整座大殿一陣騷動,群臣們不禁目瞪口呆,郭威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伸手擦了又擦,這才發現原來這一切不是在做夢,堂上那人確確實實是當今的天子,郭太後又驚又喜,二話沒說,激動的跑到紹岩跟前,由於一時激動,她一下子竟忘了自己想要說什麽。
“皇上臨朝,眾卿朝拜。”小順子迅速走到殿前大聲吆喝道,堂下文武百官愣了一下,隨即紛紛跪在地上,郭威勉強的撲倒在地,趙德柱等人也隻好規規矩矩的跪了下來。
郭威這迴嚇得不輕,他費盡心機想當皇帝,沒想到皇帝故意假死,目的是想引誘自己上鉤,千算萬算,失此一算,看來是我太低估了他,郭威垂頭喪氣的搖搖頭。
見郭威悶悶不樂的一聲不吭,紹岩淡淡的道:“攝政王剛剛的派頭真是威風,為何此刻卻變得如此沉悶? 朕念在你是朕的舅舅,你有什麽話就盡管直說。”
郭威冷笑道:“事到如今,無論本王說什麽都難逃一死,不過你也不要得意的太早,本王掌控著東林國所有的軍隊,要是你敢傷本王半根分毫,大軍不日即將兵臨城下,隻怕到了那時,你後悔都來不及了。”
這家夥不僅臉皮厚,嘴皮更厚,到了這個時候還不肯認輸,老子就陪你玩玩。紹岩哈哈大笑道:“朕自從即位以來從來就沒有懷疑過舅舅的能力,說實話,舅舅敢作敢為的性子令朕佩服,若是舅舅能將這種性子發揮到戰場上,必將所向披靡,無人能敵,哪怕西楚和南梁聯合起來都不是咱們東林的對手,隻可惜舅舅偏偏用它來爭權奪利,朕甚感痛心。”
郭威哼了一聲道:“本王當年帶兵征戰沙場,為東林國立下無數次汗馬功勞,要不是我們在外麵拚死拚活,你們陳家安能坐穩江山嗎?這一切本該就屬於本王的,本王將它取迴又有何不可?”
“當然可以。”紹岩說道:“一國之君本該是以能者居之,而不是指特定的某個家族,舅舅若真有治世之能,朕自會讓出皇位,可是朕從舅舅身上看到的不是這些,而是貪婪、暴虐、自私,狡詐,試問這樣的人能當好一個皇帝嗎?”
“那隻是你的片麵之詞而已,遠的咱不說,說到文韜武略,本王有哪一點不如你,你隻不過是一個玩世不恭的紈絝之弟,你有什麽資格坐上這個位置?”郭威皺皺眉頭,雙目中閃著一絲不屑。
這句話倒是把紹岩問住了,狗日的說得對呀,老子本來就不是什麽陳龍太子,不過這家夥也太能吹了,還文韜武略呢,除了每天花天酒地,到處尋歡作樂外,老子還真沒發現他有其它的長處。
紹岩無心與他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清,便接著道:“朕適不適合當這個皇帝,你說了不算,何況舅舅你早有取而代之之心,朕就算做得再好,在你們眼裏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這樣吧,朕再給你一次機會,隻要你當著滿朝文武的麵交待你篡位的事實,朕會念在你以往為朝廷出力的份上赦你死罪。”
“真是好笑,你口口聲聲說本王有謀反之心,你有什麽證據,本王繼承皇位也是受所有大臣所推薦,本王錯在何處?皇上僅憑一句話就定本王的罪,似乎有些牽強附會吧?”
見郭威態度如此驕橫,紹岩嗬嗬一笑道:“既然舅舅不肯承認,那朕隻能請出證人了,相信朕的這個證人絕對不會對朕撒謊,小順子,速請蛤蟆大仙。”
“奴才遵旨。”小順子畢恭畢敬地往後堂走去,堂下大臣們不禁相互一愣,他們並不知道蛤蟆大仙是什麽東西,有人猜測是出家的和尚,有人則斷言是個修道之人,郭威疑神疑鬼的愣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蛤蟆大仙到!”
話音剛落,四個太監抬著一張小圓桌從殿外走了進來,眾大臣抬望去,隻見圓桌上麵放置著一個小盤子,裏麵蹲著一隻墨灰色、巴掌大的蛤蟆,嘴巴偶爾動了幾下,並發出嘎嘎的叫聲……
第一百三十四章 禦審蛤蟆(1)
在場大臣頓時議論紛紛,本以為‘蛤蟆大仙’是個道士、和尚之類的,再不濟也是個人,弄了半天原來是隻蛤蟆,不僅所有人感到吃驚,就連郭太後也覺得匪夷所思,不過看著皇帝那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她也就放心了。
這小子在搞什麽鬼?什麽‘蛤蟆大仙’,分明就是隻蛤蟆,郭威看來看去都沒看出個明堂,暗自皺著眉頭道。
太監們將小圓桌放到大殿中央,文武百官一時好奇,不約而同的圍過去參拜所謂的‘蛤蟆大仙’,蛤蟆大仙似乎很不滿他們的‘熱情’,嘴巴又動了幾下,接著又‘嘎嘎’的叫了起來。
“眾卿切勿褻瀆了神靈,都給朕退下。”紹岩板著臉道,大臣們很聽話的退到原來的位置,郭威根本就不屑一顧,指著那隻蛤蟆,冷冷的道:“皇上,這就是你說的證人嗎?”
紹岩故作矜持的點點頭:“沒錯,朕剛剛說過,其它人尚且有可能對朕撒謊,但朕絕對相信神靈的話,朕既是受命於天的天子,一切都得仰仗神靈的僻護,這不,前些日子朕做了一個怪夢,夢見天上的仙子告訴朕,說最近有奸人要加害於朕,所以當日朕在喝下那碗毒茶的時候特別多了個心眼,才躲過了一劫。”
“哼,這哪裏是什麽大仙,分明是隻蛤蟆。”郭威氣憤的道。
雖然紹岩從來都不相信迷信,但對付奸人就必須具備把死的說成活的本領,“舅舅您可千萬別這麽說,一旦惹怒了神靈,朕也很難保住你的性命。”
見郭威露出一副上當受騙的表情,紹岩想笑又不好意思笑出來,便緩緩地走到那張小圓桌邊上,鄭重的道:“眾卿家都別小看了這位‘蛤蟆大仙’,它既能占卜生死又能知過去未來,若是有哪位卿家不相信,可以過來試一下。”
“皇上,微臣願意一試。”這時,工部侍郎趙順自告奮勇的走了出來,在得到皇帝的批準後,他畢恭畢敬的來到‘大仙’跟前,畢恭畢敬的彎下腰,就像學生見到老師一樣,“大仙啊大仙,請恕下臣無禮,下臣的妻兒今日就要臨盆,請問這迴是個公子還是個千金?”
蛤蟆大仙的嘴巴微微張了一下,像是在說什麽,卻又聽不清在說什麽,趙順有些興奮,趕緊將耳朵貼到邊上,誰知蛤蟆大仙又開始嘎嘎的叫了起來,趙順一臉的失望,嘟著嘴道,什麽破大仙,騙人的把戲罷了。
眾臣子也開始懷疑皇帝有意在裝神弄鬼,郭威見他們一個個很不高興的在那裏竊竊私語,不禁放聲大笑,鄙夷的眼神中帶著幾分得意,臭小子,拿隻蛤蟆就想定本王的罪,你也太低估你舅舅我了,想當年本王騙人的時候,你還沒出生呢。
日,笑不死你,老子呆會兒讓你哭爹喊娘,紹岩衝他瞥了瞥嘴,然後走過去拍拍趙順的肩膀,心平氣和的安慰道:“趙卿家不必泄氣,大仙嘛,當然要有大仙的架子,它不理你,說明你的誠意還不夠,你得跪下來問,如此才能體現出你的誠意,這樣吧,你照朕說的再去問上一問,朕保證它會讓你如願以償。”
趙順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再次愁眉苦臉的跪在圓桌邊上,目不轉睛的盯著蛤蟆,雙手合掌坦誠相問:“請問大仙,下臣的妻兒——”
未等趙順問完,蛤蟆直接張嘴答道:“龍鳳胎,龍鳳胎。”,
文武大臣們無不為之稱奇,先不管大仙所言是否屬實,他們這些老臣大都活了大半輩子,今天還是頭一次聽到蛤蟆開口說話,郭威的表情明顯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心理甚是納悶,不會吧,蛤蟆也能像人一樣,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趙順一聽是龍鳳胎,頓時又驚又喜,趕忙向大仙磕頭叩謝: “多——多謝大仙吉言。” 這家夥一連生了三個女兒,此刻聽到自己能生龍鳳胎,竟高興的合不攏嘴,同僚們紛紛向他作揖道喜。
“在座的臣工還有哪位有問題想向大仙請教的?”紹岩問道。
“皇上,微臣想試一下。”第二個上場的是兵部侍郎陸橫山,此人身材高大,體形卻偏瘦,額頭上的皺紋很深,三十來歲的人看上去就跟四五十歲一般,他小心翼翼的跪在圓桌前麵,恭敬地朝蛤蟆鞠躬道:“蛤蟆大仙容稟,老母臥病在床已有數日,下官已找遍全城名醫為其醫治,仍不見好轉,還請蛤蟆大仙指點一二。”
“貴人相助,現已痊愈——”蛤蟆大仙連續答了兩遍。
陸橫山當下一驚,欣喜若狂的跳了幾來,拍手讚道:“神啊,太神了。”
“愛卿何出此言?莫非讓仙猜著了?”紹岩走近笑著問,陸橫山嘿嘿一笑,畢恭畢敬的叩道:“啟稟皇上,其實微臣的老母親昨日病情已經恢複,微臣是想試試大仙的法力而已,正如大仙所言,老母的病是讓一位遠道而來的貴人給治好的,微臣這迴是徹底服了。”
“噢,還真的有那麽神奇?”紹岩裝作很吃驚的瞪大眼睛,嘿嘿,想不到這古代人這麽好騙,有趣,實在是太有趣了。
大臣們連聲稱奇,一個個爭先恐後的來到大仙身邊,希望能得到大仙‘指點迷津’。
紹岩擺擺手道:“罷了罷了,蛤蟆大仙一天隻能迴答三個問題,否則會元氣大傷,剛剛它已經連續迴答了兩位愛卿的問題,朕這裏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問它,眾卿家還是改天再過來問吧。”
“臣等遵旨。”眾臣隻好規規矩矩的退到一邊,紹岩悄悄側過身,卻見郭威一臉的驚訝之色,像是有疑問又不敢提出來,紹岩大致上能猜出他的那點小心思,無非就想問問自己有沒有皇帝命,不過像此類大逆不道的問題,老家夥也不好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來問。
“大仙,你好,朕有個問題想問問您。”趁大家交頭接耳之際,紹岩迴過頭對著蛤蟆問道,蛤蟆張張嘴巴,鼓出一口氣道:“你問吧,本座聽著呢。”
“你可知道那天是誰要毒害朕?”
蛤蟆鼓出一口氣,半晌才不緊不慢的答道: “攝政王郭威。”
隻聽嘩的一聲,傾刻間,一百多雙眼睛全都盯在郭威身上,郭威表情變得很不自然,惱羞成怒的道:“荒唐,這隻小畜牲分明是在撒謊,本王對東林國忠心不二,怎麽會做出如此為人不恥之事?就算本王對皇上有所成見,可也絕無弑君之意,再說了,本王好歹也是皇上的舅舅,試問當舅舅的又豈會去加害朕的外甥呢?”
大臣們紛紛點頭稱是,紹岩未作表態,而是繼續對那隻蛤蟆問道:“蛤蟆大仙,朕再問你,攝政王爺可有謀反之心?請詳細舉出例子。”
“王爺造反,王爺造反!”蛤蟆的聲音就像三歲小孩般,接著便向大家迴放三天前,蕭家三姐妹在為皇帝守靈時的一段對話。
………“真倒黴,皇上明日出殯,母後卻讓我們三個今夜在此守靈,我一看見皇上的臉就……”
“三妹說得對極了,這老太後也真是的,我們好歹也是皇上封的妃子,這種守喪的事哪能讓我們去做呢?可憐我們空有這張如花似玉的臉蛋,今晚卻要麵對這麽一個醜八怪。”
“你們倆個都給我住口,皇上雖然平時寵愛雲雲那個死丫頭,正所謂一日夫妻百日恩,再說他對我們三姐妹也算不錯,如今他已仙逝,我們為他守靈有何不可?”
“大姐,事到如今,您為何還幫他說話?再過段時間,這江山就得改姓郭了,您剛剛又不是沒看見,文武百官大都站在義父這邊,要我說,義父登上寶座那是指日可待的事。”
…………
聽完這段對話,朝堂上下頓時一陣騷動,大臣們為求自保,一個個無地自容的把頭低下來,他們不敢正視皇帝的那張殺氣騰騰的麵孔,有的低著頭在那裏唉聲歎氣,後悔自己不該淌郭威這趟渾水,有的則在私底下想著如何博取皇帝的原諒。
“攝政王,朕的好舅舅,事到如今你現在還有什麽話要說?” 紹岩瞪著一旁麵紅耳赤的郭威道。
第一百三十五章 禦審蛤蟆(2)
郭威臉色蒼白如紙,態度卻依然囂張驕橫,沉默片刻後突然仰天哈哈大笑:“好一個極品皇帝,你果然夠聰明,本王為有你這樣的外甥感到驕傲,本王一生從未佩服過人,而你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所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本王大不了就是一死。”
這可是你說的,老子等的就是這句話,“來人,將郭威立即給朕拉出午門斬首示眾!”紹岩板著臉吆喝一聲,十幾名太監快步向郭威衝去。
郭威非但沒有一絲懼意,反倒仰頭狂笑,“本王死不足惜,而你卻要付出一座江山的代價。”
威脅,絕對是威脅,你他娘的算個屁呀!老子還怕了你不成?紹岩橫眉怒目的道:“留著你這種社會的敗類,朕比失去一座江山更為痛心,你今天說什麽都沒用,朕念在你是朕的舅舅,姑且留你一個全屍。”
見十幾個太監持刀逼近跟前,趙德柱等人迅速撿起地上的兵器護在郭威前麵,很快與衝上來的太監形成了對立的局麵,雙方劍拔弩張的瞪著對方,朝堂上頓時亂作一團,大臣們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成了刀下冤魂,嚇得慌忙退到一旁的角落,有些甚至不顧身份的趴在地上,郭太後擔心兒子會受到傷害,趕忙走過去將紹岩拉到龍椅後麵。
“趙德柱,看樣子你是想要造反,是嗎?”紹岩對趙德柱的大膽舉動並未感到太大的驚訝,趙德柱早年由郭威一手提拔起來,所以對郭威的話一直都言聽計從,不管走到哪裏都唯其馬首是瞻,此刻看到郭威有難,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單從這一點來看,紹岩打心底裏敬佩他的忠誠,怪就怪他跟錯了人。
“奴才懇請皇上赦免了攝政王爺,奴才願代王爺一死。”趙德柱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