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見主子的臉色十分嚴肅,不敢擔擱,趕緊跑迴府中傳話去了。
叫玉姨娘陪著,林敬之先去了趟景記鐵匠鋪,查看了下鐵鍬的質量與數量,都比較滿意,鐵鍬的模樣完全按照他上次來的要求打造,用起來很是輕快,數量也不少,應該能按照二人的協議,在規定的時間,交夠足量的鐵鍬。
自接到了鐵鍬的活計,景記鐵匠鋪直接就把門給關了,連天連夜,不停的打造,這樣一來,林家要購買一大批鐵鍬的事情,也就不會輕易泄漏出去了。
出了景記鐵匠鋪,他又與玉姨娘等人走向了北城,去張嘉的府上坐客,在半路上,他發現洛城流民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照這個速度,用不了一個星期,就能開工開荒地,挖運河了。
張嘉正好在家,見他到來,自然喜不自勝,隻是一個勁的詢問,何時開荒地挖運河,他隻是笑而不語,因為現在,還沒有到與張嘉攤牌的時候。
大概問了一下,張嘉現在已經跟好幾位舊時的手下談攏,隻等這邊一開工,就去那邊辭掉公差的飯碗,林敬之想了想,開口道:“最好現在就讓他們把工辭了,你應該知道,開荒地挖運河可不是小事,到時可不能因為他們幾個誤了工期。”
這種大的工程,張嘉這個總指揮身邊是不能缺得力助手的,不然若是讓他事必躬親,那耽誤的時間,可就不是一天兩天了,要知道一旦開工,林家就要負責數萬人,甚至十數萬人的飯食,這可是一個很大的開銷。
張嘉聽著在理,就應了下來,反正那幾個人已經收了定金,現在讓他們辭掉飯碗,也是正常的。
“哥哥,嫂嫂,歡迎你們來我家做客。”林敬之與玉姨娘坐下沒多久,張嘉的女兒與張夫人從門外走了迴來,張婷一路蹦蹦跳跳,一副非常開心的模樣。
張夫人隨後踏進了小屋,見有客人在,臉上微微一紅,趕緊施了個萬福,“民婦見過林公子,玉夫人。”
因為曉得了林敬之的身份,所以張夫人對林敬之二人很是恭敬。
“張夫人客氣了,快快請起。”林敬之急忙站起來,拱手迴了一禮,玉姨娘也緊跟著立起來迴了一禮,不過她並沒有說話。
“哥哥,哥哥,上次謝謝你給婷兒的銀元寶,前幾天娘親用錢請了醫師,買了中藥,現在婷兒外公的病已經治好了。”張婷是個不安份的主,跑上前,拉著林敬之的手搖啊搖,想要將林敬之的注意力吸引到她的身上。
林敬之隻好用手摸了摸她的腦袋,迴道:“不用謝,隻要婷兒開心就好。”
張婷聞言,抱著他的胳膊,咯咯的笑了起來。
玉姨娘在半路上聽他說要來張府,就想起了張婷喜歡吃小籠包,指著提來的食盒,對張夫人說道:“這裏邊是我們專門給婷兒買來的小籠包,你領著她進內屋吃吧。”
張夫人也知道幾人有大事要商談,女兒待在這裏會礙事,就連哄帶勸的提著食盒,走進了側廳。
一直等妻子女兒的背影被門簾遮擋的不見了,張嘉才突然站了起來,對著林敬之深深一禮,“林公子,實不相瞞,上次若非你放下了銀兩,張某人怕是得變賣了這座小院,給嶽丈大人治病,在此,請受張某人一拜!”
林敬之見狀趕緊上前把張嘉扶了起來,“張先生不必如此,隻是些許銀兩而已,其實在很久以前,在下就聞聽過您為官廉明,願意為百姓多實事,是個好官,所以能為張先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在下的榮幸。”
“林公子言過其實,言過其實了。”張嘉說罷,二人又坐了下來。
“張先生,估計在十天之內,就要開工了,所以在下希望您能盡快的做好準備,包括您的那幾個得力助手,嗯,這樣說吧,在下希望等開了工以後,就讓他們全家都搬到城外的工地上去住。”
林敬之之所以如此說,是怕王蒙雖然阻止不了林家開荒地,挖運河的事情,卻會狠下心腸暗中對張嘉幾人,或者幾人的家屬下手,借此手段,破壞林家的好事。
張嘉並不知道林家與王蒙已經鬧翻了臉,隻當他怕自己等人與家人分開,會分心,不能全力以赴,想了想,開口道:“沒問題,到時我也會把妻女接到城外去住。”
隻要一開工,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打造棚屋,所以林敬之並不怕他們到時沒有房子住,見張嘉應了下來,林敬之也是鬆了口氣,不然他們若是有一人被王蒙害死,他也會良心難安。
又與張嘉聊了一會,林敬之就開口告辭,張夫人與張婷聽到動靜,也出來相送,小張婷又吃到了美味的小籠包,直高興的小嘴都合不攏,聲音甜甜的,哥哥嫂嫂叫個停。
離了張府,已是快到下午開棚濟粥的時間了,所以林敬之與玉姨娘急匆匆的往迴趕,頭幾天,林敬之是打算親力親為的,不過等他們幾人來到府門口後,卻見侍墨一臉著急的迎了上來。
“發生什麽事了?”林敬之微微一驚,該不會是給難民發放飯食時鬧出什麽亂子了吧。
侍墨一開始沒有迴話,直接走上前拉起林敬之的大手,向旁邊走出了十幾米,才踮起腳尖,把嘴巴放到了林敬之的耳邊,開口道:
“二爺,暗衛隊長楊威有事要見您,似乎有什麽大事發生了……
“帶路!”聽到此話,林敬之突然想起了鄭劍秋讓軍士送來的第二封書信,難道這兩件事情,有什麽聯係不成?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病危
由侍墨在前邊帶路,林敬之與玉姨娘一起走向了林府後門的方向,原本他應該把玉姨娘支開的,但轉念一想,玉姨娘身手高強,若是以後由她來負責打理暗衛這邊的事情,似乎也蠻不錯的。
這樣一來,既給玉姨娘找了件事做,省得她一天到晚閑的無聊,又能幫自己分擔一份差使。
因為流民湧入洛城,大街上比較混亂,一半個人不會引人注目的原因,侍墨這迴並沒有特意尋個地方安頓楊威,他直接就把楊威引進了府中一間較為偏僻的客房。
隨著‘吱呀’一聲,門打了開來,楊威就趕緊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林敬之剛剛踏進門檻,他就向前兩步,單膝跪在了地上,“奴才楊威,見過二爺。”
“起來吧,發生什麽事了?你這麽急著見我?”林敬之單手虛扶了一把,坐在了一邊的椅子上,玉姨娘進門後看了楊威一眼,微露詫異,她沒想到林府的奴才之中,竟也有這等高手。
此人的武藝,怕是跟早間背插雙劍的那個官差在伯仲之間。
一直等玉姨娘也坐了下來,楊威才站起身來,彎著腰,恭敬的迴道:“二爺,是有大事發生了……”
說罷,他小心翼翼的瞟了一眼玉姨娘,意思很簡單,就是想問林敬之,接下來的話,可以讓玉姨娘聽麽。
“盡管說吧。”
“是,二爺,今天中午,奴才從京師那邊得到消息,當今天子聞聽北方爆發了大麵積蝗災,難民無數後,大口嘔血不止,已然病危,連太醫都冒死下了診斷,說皇上最多活不過三天,就會升天!”
“什麽!”林敬之聞言一驚,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
在這個時代,皇上升天,算是天下間最大的事情了,除此之外,新皇登基排在第二位,這兩件事,都是能影響到整個天下的大事。
就算玉姨娘是個武人,並不關心國家大事,聽到這個消息,臉色也是微微一變。
“二爺,信鴿從京城飛到洛城,大約需要兩天的時間,也就是說,可能明天皇上就會駕崩歸天。”楊威又道。
按理說,天高皇帝遠,皇上死了,與林家沒有直接的關聯,林敬之本不該如此大驚小怪,但細想一下,依照如今的情形來看,卻是對林家大大不利。
國家昌盛,定然律法苛嚴,但現如今王朝飄搖不穩,皇威大減,那麽地方官員,就少了約束,幹起壞事來,也就沒了顧忌,現在林家與王蒙已經鬧翻了臉,若是王蒙狠下心腸定要拿林家開刀,那林家可就慘了。
朝堂不穩,知洲田機就等同於一方諸侯,有他在上麵罩著,王蒙更是可以橫行無忌,所以就目前而言,林家的處境確實堪憂。
‘蝗災爆發,國庫空虛,現在天子又重病垂危,使得朝堂動蕩不安,想來鄭秋劍此次前來,真的是想要問我借著銀兩,安撫軍隊!’林敬之擰眉沉思,緩緩的坐了下來。
軍人也是要吃飯,養家糊口的,若是軍餉發放不及時,家人或者自己餓了肚子,軍心肯定不穩。
對鄭家來說,手中能有十幾萬軍隊的確是很大的依仗,但同時,沒有朝廷發放的糧草和軍餉,這又是一個很大的累贅包袱,若是不能處理好這兩個問題,引得軍隊兵變造反,那鄭家可就慘了。
想通了這一點,林敬之突然長鬆了口氣,因為照目前看來,鄭家是林家唯一的依仗,但同時,林家對鄭家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用價值的,而隻要林家對鄭家有用,那麽鄭家就不會放任王蒙對付林家,這種互相利用的關係,遠比人情麵子,或者救人一命的恩情要牢固的多。
鄭家在流洲經營這麽多年,人脈自然很廣泛,絕不會隻認識林家一個富豪,所以就算是鄭劍秋此次前來會獅子大開口,想來也不會太過離譜。
擺了擺手,示意風塵仆仆的楊威坐在一邊,林敬之道:“天子病危是大事,記得走出這扇門以後,萬不可提前泄漏出去。”
“奴才遵命!”主子就坐在麵前,楊威隻敢把半個屁股放在椅麵上,聽到囑咐,趕緊欠身應了一聲。
林家現在就算是有鄭家做靠山,情形也非常不妙,林敬之思考了一會,覺得有必要做些後手準備,不然王蒙若是突然動手,林家怕是會被其連根拔起。
下意識的捏緊了拳頭,林敬之道:“楊威,你迴去以後,立刻把附近所有武藝不錯的暗衛集中起來,我也不瞞你,最近府中的情形有些不妙,說不準哪天就會用到你們,記得,千萬不可怠慢!”
“是!”
楊威見主子用的是命令的口氣,連忙向前大跨一步,單膝跪在了地上。
林敬之沒有讓他立即起身,而是指著玉姨娘道:“這位是玉姨娘,有著一身不俗的武藝,日後有什麽事,你可以直接找她,她說的話,就是我的命令。”
“奴才遵命!”楊威又應了一聲,不過麵朝地板的臉上卻是閃過一絲不滿,他倒不是對林府不忠,也不是擔心日後有人奪得他暗衛隊長的權力,而是覺得玉姨娘是個女人。
在這個時代,男人是很自大的,尤其是像楊威這種有真本事的男人,盡管隻是個奴才,但也有身為男人的驕傲。
“奴才給玉姨娘請安!”不滿歸不滿,楊威可不敢違抗主子的命令。
玉姨娘沒想到林敬之會讓她統管林府暗衛的事宜,先是一愣,隨後,她就發現楊威似是有些異常,冷冷的瞥了楊威一眼,她才道:“以後有什麽事情直接來找我,我會轉告二爺的,還有,等人數全部集合在一起後,給我說一聲,到時我要去巡視一番。”
“是!”楊威又道。
“好了,你且退下吧。”林敬之對著楊威擺了擺手,等楊威離開了房間,他才又道:“玉兒,你最近一直跟在我的身邊,應該對林府目前的狀況比較了解,我把林府暗衛交到你的手中,你可一定要上心些才是。”
“嗯。”玉姨娘抬起頭,對上林敬之的目光,鄭重的應了一聲。
有玉姨娘幫忙打理暗衛,林敬之是很放心的,從懷中取出一場刻有‘林’字的令牌,他遞了過去,“見令牌如見家主,日後要下達什麽命令,給他們看看這場令牌就行,隻要見到這個令牌,他們絕不敢違抗命令!”
整個林家,也就隻有家主手中有這麽一塊令牌,以彰顯它的獨一無二,玉姨娘伸手接過,重重的點了點頭。
又給玉姨娘吩咐了幾句,林敬之便再次離開林府,去城南分發飯食的地方視察,侍墨被留在了府中,負責監督廚房的工作,對於這份工作,侍墨不敢有半分懈怠。
林敬之二人領著四名護衛,來到城南門口,見這裏不但圍著大批的難民,在門口的另一側,又多了一個開棚濟粥的點,棚子旁邊豎著一排高高的旗杆,三角形的旗幟正迎風飛舞,獵獵作響,上書兩個大字,‘朝廷’。
不用問,林敬之也能猜到,這個接濟難民的點,正是王蒙以朝廷的名義開辦的。
不過,貌似去那邊領飯的人,比林家這邊,要少了許多。
~~~~~~~~~~~~~~~~~~~~~~~~~~~~~~~~~~~~~~~~~~~~~~~~~~~~~~~~~~~~~~~~~~~~~~~~~~~~~~~~~~~~~~~~~~~~
看完章節以後,中間有個投票,麻煩按真實情況點一下,謝謝!!!
第一百六十八章 初聞濟生堂
早晨那會來這裏領飯食的難民隻有三千餘人,但現在卻足有五六千人,這五六千人絕大多數就排在林家這邊,而官府那邊林敬之目測了一下,也就二百來人,官府那邊也是用大木桶來盛稀粥,每人也會發放一個饅頭。
林敬之走到近處瞧了瞧,輕輕搖了搖,怪不得沒人來這邊排隊,原來這邊的稀粥還當真是稀的可以,那官差一鐵勺舀下去,根本就見不到多少米粒,全是水,從清淡的米湯中都能清晰的照出人的五官。
饅頭則是暗黃色,顯然在裏邊摻了很多的粗糧,個頭也小,隻有成年男子一個拳頭大小,也就是說,林家那邊發放的饅頭,一個就頂這邊的兩個。
“林公子好消閑哪,還有功夫來官府這邊轉悠。”這時,一個熟悉的,油腔滑調的聲音,傳入了耳畔,林敬之偏頭望了過去,這才發現原來洛城守備張秀也在這裏,剛才因為視線被幾名官兵擋著的原因,他才沒有看到。
眸子微微一轉,林敬之嘻笑道:“原來張大人也在這裏,其實林某隻是來這裏照照鏡子,把頭上的發絲梳理一番而已。”
此語一出,玉姨娘‘噗哧’一聲,就笑出了口。
圍在一邊的官兵們,也是忍俊不禁,一個個捂著嘴偷樂。
“你~”張秀則是臉色瞬間漲的通紅,拿著稀粥照鏡子,這不就是故意在暗諷朝廷這邊的稀飯太稀了麽。
可是怒歸怒,他卻是找不到話語反駁,因為官府這邊的稀粥,與林家那邊的稀粥比起來,根本就和刷鍋水一樣。
正在此時,旁邊突然傳來‘嘩’的一陣潑水聲,頓時,所有人都望了過去。
隻見一個剛剛從官府這邊領了稀粥的難民,隻是猛然喝了幾口稀粥,就隨手潑在了地上,然後一邊咬著發黃的饅頭,一邊走向了排在林家發放飯食的隊伍後邊。
微微一愣,林敬之隨後啞然失笑,他還真沒想到,竟然有人打算在兩邊各領一次饅頭稀飯,不過想想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朝廷這邊發放的飯食,還真的是很難吃飽肚皮。
原本張秀是王蒙派來監視林家的,此時見狀臉色瞬間變成了紫色,狠狠一甩衣袖,就大步離去,就算是他臉皮厚,也無法忍受數千人瞟過來的輕蔑眼神。
兩相一對比,此時在難民的眼中,林家明顯要比朝廷的地位要高了許多。
目送著張秀離開,林敬之又偏過頭看向了排在官府這邊的難民,瞧了一會,還真讓他看出了門道,原來排在官府這邊的災民大都已是餓極,好長時間沒吃東西了,見這邊人少,能早些拿到吃的,這才排在了這邊。
而且幾乎所有拿到吃的以後,都會再去林家那邊排隊。
看清了這一點,林敬之微露苦笑,這不等於是林家在當麵扇朝廷的耳光麽,不過,不過朝廷這邊的稀粥與饅頭,也著實是差了一些。
離開官府這邊的粥棚,林敬之又向自家這邊走了過來,快要走近時,耳邊傳來一個小孩的童聲,偏頭望去,原來是一家人圍成一團談話。
當先開口說話的是個六七歲的小女孩,頭上梳著兩個羊角辮,身穿粗布衣衫,上麵補丁連著補丁,可以看的出來,那些補丁根本就不是因為衣衫破洞了才縫上去的,而是原本就是用補丁縫成了一大塊布料,然後才剪裁的衣衫。
“娘親,這個饅頭可真好吃,還有這碗稀飯,裏邊還有紅色的小豆子呢,好香啊,娘親,你說我們一家以後能天天吃到這麽好吃的東西麽?”小女孩被自己的母親抱在懷裏,一邊吃,一邊詢問。
“能,你沒聽那邊的叔叔們說,這個洛城林家會一直在此處發放飯食麽?會一直發到明年的三月份呢。”婦人見孩子說話時嘴角處流下來幾滴粥飯,便抬起衣袖,幫她擦拭幹淨。
叫玉姨娘陪著,林敬之先去了趟景記鐵匠鋪,查看了下鐵鍬的質量與數量,都比較滿意,鐵鍬的模樣完全按照他上次來的要求打造,用起來很是輕快,數量也不少,應該能按照二人的協議,在規定的時間,交夠足量的鐵鍬。
自接到了鐵鍬的活計,景記鐵匠鋪直接就把門給關了,連天連夜,不停的打造,這樣一來,林家要購買一大批鐵鍬的事情,也就不會輕易泄漏出去了。
出了景記鐵匠鋪,他又與玉姨娘等人走向了北城,去張嘉的府上坐客,在半路上,他發現洛城流民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照這個速度,用不了一個星期,就能開工開荒地,挖運河了。
張嘉正好在家,見他到來,自然喜不自勝,隻是一個勁的詢問,何時開荒地挖運河,他隻是笑而不語,因為現在,還沒有到與張嘉攤牌的時候。
大概問了一下,張嘉現在已經跟好幾位舊時的手下談攏,隻等這邊一開工,就去那邊辭掉公差的飯碗,林敬之想了想,開口道:“最好現在就讓他們把工辭了,你應該知道,開荒地挖運河可不是小事,到時可不能因為他們幾個誤了工期。”
這種大的工程,張嘉這個總指揮身邊是不能缺得力助手的,不然若是讓他事必躬親,那耽誤的時間,可就不是一天兩天了,要知道一旦開工,林家就要負責數萬人,甚至十數萬人的飯食,這可是一個很大的開銷。
張嘉聽著在理,就應了下來,反正那幾個人已經收了定金,現在讓他們辭掉飯碗,也是正常的。
“哥哥,嫂嫂,歡迎你們來我家做客。”林敬之與玉姨娘坐下沒多久,張嘉的女兒與張夫人從門外走了迴來,張婷一路蹦蹦跳跳,一副非常開心的模樣。
張夫人隨後踏進了小屋,見有客人在,臉上微微一紅,趕緊施了個萬福,“民婦見過林公子,玉夫人。”
因為曉得了林敬之的身份,所以張夫人對林敬之二人很是恭敬。
“張夫人客氣了,快快請起。”林敬之急忙站起來,拱手迴了一禮,玉姨娘也緊跟著立起來迴了一禮,不過她並沒有說話。
“哥哥,哥哥,上次謝謝你給婷兒的銀元寶,前幾天娘親用錢請了醫師,買了中藥,現在婷兒外公的病已經治好了。”張婷是個不安份的主,跑上前,拉著林敬之的手搖啊搖,想要將林敬之的注意力吸引到她的身上。
林敬之隻好用手摸了摸她的腦袋,迴道:“不用謝,隻要婷兒開心就好。”
張婷聞言,抱著他的胳膊,咯咯的笑了起來。
玉姨娘在半路上聽他說要來張府,就想起了張婷喜歡吃小籠包,指著提來的食盒,對張夫人說道:“這裏邊是我們專門給婷兒買來的小籠包,你領著她進內屋吃吧。”
張夫人也知道幾人有大事要商談,女兒待在這裏會礙事,就連哄帶勸的提著食盒,走進了側廳。
一直等妻子女兒的背影被門簾遮擋的不見了,張嘉才突然站了起來,對著林敬之深深一禮,“林公子,實不相瞞,上次若非你放下了銀兩,張某人怕是得變賣了這座小院,給嶽丈大人治病,在此,請受張某人一拜!”
林敬之見狀趕緊上前把張嘉扶了起來,“張先生不必如此,隻是些許銀兩而已,其實在很久以前,在下就聞聽過您為官廉明,願意為百姓多實事,是個好官,所以能為張先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在下的榮幸。”
“林公子言過其實,言過其實了。”張嘉說罷,二人又坐了下來。
“張先生,估計在十天之內,就要開工了,所以在下希望您能盡快的做好準備,包括您的那幾個得力助手,嗯,這樣說吧,在下希望等開了工以後,就讓他們全家都搬到城外的工地上去住。”
林敬之之所以如此說,是怕王蒙雖然阻止不了林家開荒地,挖運河的事情,卻會狠下心腸暗中對張嘉幾人,或者幾人的家屬下手,借此手段,破壞林家的好事。
張嘉並不知道林家與王蒙已經鬧翻了臉,隻當他怕自己等人與家人分開,會分心,不能全力以赴,想了想,開口道:“沒問題,到時我也會把妻女接到城外去住。”
隻要一開工,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打造棚屋,所以林敬之並不怕他們到時沒有房子住,見張嘉應了下來,林敬之也是鬆了口氣,不然他們若是有一人被王蒙害死,他也會良心難安。
又與張嘉聊了一會,林敬之就開口告辭,張夫人與張婷聽到動靜,也出來相送,小張婷又吃到了美味的小籠包,直高興的小嘴都合不攏,聲音甜甜的,哥哥嫂嫂叫個停。
離了張府,已是快到下午開棚濟粥的時間了,所以林敬之與玉姨娘急匆匆的往迴趕,頭幾天,林敬之是打算親力親為的,不過等他們幾人來到府門口後,卻見侍墨一臉著急的迎了上來。
“發生什麽事了?”林敬之微微一驚,該不會是給難民發放飯食時鬧出什麽亂子了吧。
侍墨一開始沒有迴話,直接走上前拉起林敬之的大手,向旁邊走出了十幾米,才踮起腳尖,把嘴巴放到了林敬之的耳邊,開口道:
“二爺,暗衛隊長楊威有事要見您,似乎有什麽大事發生了……
“帶路!”聽到此話,林敬之突然想起了鄭劍秋讓軍士送來的第二封書信,難道這兩件事情,有什麽聯係不成?
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病危
由侍墨在前邊帶路,林敬之與玉姨娘一起走向了林府後門的方向,原本他應該把玉姨娘支開的,但轉念一想,玉姨娘身手高強,若是以後由她來負責打理暗衛這邊的事情,似乎也蠻不錯的。
這樣一來,既給玉姨娘找了件事做,省得她一天到晚閑的無聊,又能幫自己分擔一份差使。
因為流民湧入洛城,大街上比較混亂,一半個人不會引人注目的原因,侍墨這迴並沒有特意尋個地方安頓楊威,他直接就把楊威引進了府中一間較為偏僻的客房。
隨著‘吱呀’一聲,門打了開來,楊威就趕緊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林敬之剛剛踏進門檻,他就向前兩步,單膝跪在了地上,“奴才楊威,見過二爺。”
“起來吧,發生什麽事了?你這麽急著見我?”林敬之單手虛扶了一把,坐在了一邊的椅子上,玉姨娘進門後看了楊威一眼,微露詫異,她沒想到林府的奴才之中,竟也有這等高手。
此人的武藝,怕是跟早間背插雙劍的那個官差在伯仲之間。
一直等玉姨娘也坐了下來,楊威才站起身來,彎著腰,恭敬的迴道:“二爺,是有大事發生了……”
說罷,他小心翼翼的瞟了一眼玉姨娘,意思很簡單,就是想問林敬之,接下來的話,可以讓玉姨娘聽麽。
“盡管說吧。”
“是,二爺,今天中午,奴才從京師那邊得到消息,當今天子聞聽北方爆發了大麵積蝗災,難民無數後,大口嘔血不止,已然病危,連太醫都冒死下了診斷,說皇上最多活不過三天,就會升天!”
“什麽!”林敬之聞言一驚,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
在這個時代,皇上升天,算是天下間最大的事情了,除此之外,新皇登基排在第二位,這兩件事,都是能影響到整個天下的大事。
就算玉姨娘是個武人,並不關心國家大事,聽到這個消息,臉色也是微微一變。
“二爺,信鴿從京城飛到洛城,大約需要兩天的時間,也就是說,可能明天皇上就會駕崩歸天。”楊威又道。
按理說,天高皇帝遠,皇上死了,與林家沒有直接的關聯,林敬之本不該如此大驚小怪,但細想一下,依照如今的情形來看,卻是對林家大大不利。
國家昌盛,定然律法苛嚴,但現如今王朝飄搖不穩,皇威大減,那麽地方官員,就少了約束,幹起壞事來,也就沒了顧忌,現在林家與王蒙已經鬧翻了臉,若是王蒙狠下心腸定要拿林家開刀,那林家可就慘了。
朝堂不穩,知洲田機就等同於一方諸侯,有他在上麵罩著,王蒙更是可以橫行無忌,所以就目前而言,林家的處境確實堪憂。
‘蝗災爆發,國庫空虛,現在天子又重病垂危,使得朝堂動蕩不安,想來鄭秋劍此次前來,真的是想要問我借著銀兩,安撫軍隊!’林敬之擰眉沉思,緩緩的坐了下來。
軍人也是要吃飯,養家糊口的,若是軍餉發放不及時,家人或者自己餓了肚子,軍心肯定不穩。
對鄭家來說,手中能有十幾萬軍隊的確是很大的依仗,但同時,沒有朝廷發放的糧草和軍餉,這又是一個很大的累贅包袱,若是不能處理好這兩個問題,引得軍隊兵變造反,那鄭家可就慘了。
想通了這一點,林敬之突然長鬆了口氣,因為照目前看來,鄭家是林家唯一的依仗,但同時,林家對鄭家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用價值的,而隻要林家對鄭家有用,那麽鄭家就不會放任王蒙對付林家,這種互相利用的關係,遠比人情麵子,或者救人一命的恩情要牢固的多。
鄭家在流洲經營這麽多年,人脈自然很廣泛,絕不會隻認識林家一個富豪,所以就算是鄭劍秋此次前來會獅子大開口,想來也不會太過離譜。
擺了擺手,示意風塵仆仆的楊威坐在一邊,林敬之道:“天子病危是大事,記得走出這扇門以後,萬不可提前泄漏出去。”
“奴才遵命!”主子就坐在麵前,楊威隻敢把半個屁股放在椅麵上,聽到囑咐,趕緊欠身應了一聲。
林家現在就算是有鄭家做靠山,情形也非常不妙,林敬之思考了一會,覺得有必要做些後手準備,不然王蒙若是突然動手,林家怕是會被其連根拔起。
下意識的捏緊了拳頭,林敬之道:“楊威,你迴去以後,立刻把附近所有武藝不錯的暗衛集中起來,我也不瞞你,最近府中的情形有些不妙,說不準哪天就會用到你們,記得,千萬不可怠慢!”
“是!”
楊威見主子用的是命令的口氣,連忙向前大跨一步,單膝跪在了地上。
林敬之沒有讓他立即起身,而是指著玉姨娘道:“這位是玉姨娘,有著一身不俗的武藝,日後有什麽事,你可以直接找她,她說的話,就是我的命令。”
“奴才遵命!”楊威又應了一聲,不過麵朝地板的臉上卻是閃過一絲不滿,他倒不是對林府不忠,也不是擔心日後有人奪得他暗衛隊長的權力,而是覺得玉姨娘是個女人。
在這個時代,男人是很自大的,尤其是像楊威這種有真本事的男人,盡管隻是個奴才,但也有身為男人的驕傲。
“奴才給玉姨娘請安!”不滿歸不滿,楊威可不敢違抗主子的命令。
玉姨娘沒想到林敬之會讓她統管林府暗衛的事宜,先是一愣,隨後,她就發現楊威似是有些異常,冷冷的瞥了楊威一眼,她才道:“以後有什麽事情直接來找我,我會轉告二爺的,還有,等人數全部集合在一起後,給我說一聲,到時我要去巡視一番。”
“是!”楊威又道。
“好了,你且退下吧。”林敬之對著楊威擺了擺手,等楊威離開了房間,他才又道:“玉兒,你最近一直跟在我的身邊,應該對林府目前的狀況比較了解,我把林府暗衛交到你的手中,你可一定要上心些才是。”
“嗯。”玉姨娘抬起頭,對上林敬之的目光,鄭重的應了一聲。
有玉姨娘幫忙打理暗衛,林敬之是很放心的,從懷中取出一場刻有‘林’字的令牌,他遞了過去,“見令牌如見家主,日後要下達什麽命令,給他們看看這場令牌就行,隻要見到這個令牌,他們絕不敢違抗命令!”
整個林家,也就隻有家主手中有這麽一塊令牌,以彰顯它的獨一無二,玉姨娘伸手接過,重重的點了點頭。
又給玉姨娘吩咐了幾句,林敬之便再次離開林府,去城南分發飯食的地方視察,侍墨被留在了府中,負責監督廚房的工作,對於這份工作,侍墨不敢有半分懈怠。
林敬之二人領著四名護衛,來到城南門口,見這裏不但圍著大批的難民,在門口的另一側,又多了一個開棚濟粥的點,棚子旁邊豎著一排高高的旗杆,三角形的旗幟正迎風飛舞,獵獵作響,上書兩個大字,‘朝廷’。
不用問,林敬之也能猜到,這個接濟難民的點,正是王蒙以朝廷的名義開辦的。
不過,貌似去那邊領飯的人,比林家這邊,要少了許多。
~~~~~~~~~~~~~~~~~~~~~~~~~~~~~~~~~~~~~~~~~~~~~~~~~~~~~~~~~~~~~~~~~~~~~~~~~~~~~~~~~~~~~~~~~~~~
看完章節以後,中間有個投票,麻煩按真實情況點一下,謝謝!!!
第一百六十八章 初聞濟生堂
早晨那會來這裏領飯食的難民隻有三千餘人,但現在卻足有五六千人,這五六千人絕大多數就排在林家這邊,而官府那邊林敬之目測了一下,也就二百來人,官府那邊也是用大木桶來盛稀粥,每人也會發放一個饅頭。
林敬之走到近處瞧了瞧,輕輕搖了搖,怪不得沒人來這邊排隊,原來這邊的稀粥還當真是稀的可以,那官差一鐵勺舀下去,根本就見不到多少米粒,全是水,從清淡的米湯中都能清晰的照出人的五官。
饅頭則是暗黃色,顯然在裏邊摻了很多的粗糧,個頭也小,隻有成年男子一個拳頭大小,也就是說,林家那邊發放的饅頭,一個就頂這邊的兩個。
“林公子好消閑哪,還有功夫來官府這邊轉悠。”這時,一個熟悉的,油腔滑調的聲音,傳入了耳畔,林敬之偏頭望了過去,這才發現原來洛城守備張秀也在這裏,剛才因為視線被幾名官兵擋著的原因,他才沒有看到。
眸子微微一轉,林敬之嘻笑道:“原來張大人也在這裏,其實林某隻是來這裏照照鏡子,把頭上的發絲梳理一番而已。”
此語一出,玉姨娘‘噗哧’一聲,就笑出了口。
圍在一邊的官兵們,也是忍俊不禁,一個個捂著嘴偷樂。
“你~”張秀則是臉色瞬間漲的通紅,拿著稀粥照鏡子,這不就是故意在暗諷朝廷這邊的稀飯太稀了麽。
可是怒歸怒,他卻是找不到話語反駁,因為官府這邊的稀粥,與林家那邊的稀粥比起來,根本就和刷鍋水一樣。
正在此時,旁邊突然傳來‘嘩’的一陣潑水聲,頓時,所有人都望了過去。
隻見一個剛剛從官府這邊領了稀粥的難民,隻是猛然喝了幾口稀粥,就隨手潑在了地上,然後一邊咬著發黃的饅頭,一邊走向了排在林家發放飯食的隊伍後邊。
微微一愣,林敬之隨後啞然失笑,他還真沒想到,竟然有人打算在兩邊各領一次饅頭稀飯,不過想想這也在情理之中,因為朝廷這邊發放的飯食,還真的是很難吃飽肚皮。
原本張秀是王蒙派來監視林家的,此時見狀臉色瞬間變成了紫色,狠狠一甩衣袖,就大步離去,就算是他臉皮厚,也無法忍受數千人瞟過來的輕蔑眼神。
兩相一對比,此時在難民的眼中,林家明顯要比朝廷的地位要高了許多。
目送著張秀離開,林敬之又偏過頭看向了排在官府這邊的難民,瞧了一會,還真讓他看出了門道,原來排在官府這邊的災民大都已是餓極,好長時間沒吃東西了,見這邊人少,能早些拿到吃的,這才排在了這邊。
而且幾乎所有拿到吃的以後,都會再去林家那邊排隊。
看清了這一點,林敬之微露苦笑,這不等於是林家在當麵扇朝廷的耳光麽,不過,不過朝廷這邊的稀粥與饅頭,也著實是差了一些。
離開官府這邊的粥棚,林敬之又向自家這邊走了過來,快要走近時,耳邊傳來一個小孩的童聲,偏頭望去,原來是一家人圍成一團談話。
當先開口說話的是個六七歲的小女孩,頭上梳著兩個羊角辮,身穿粗布衣衫,上麵補丁連著補丁,可以看的出來,那些補丁根本就不是因為衣衫破洞了才縫上去的,而是原本就是用補丁縫成了一大塊布料,然後才剪裁的衣衫。
“娘親,這個饅頭可真好吃,還有這碗稀飯,裏邊還有紅色的小豆子呢,好香啊,娘親,你說我們一家以後能天天吃到這麽好吃的東西麽?”小女孩被自己的母親抱在懷裏,一邊吃,一邊詢問。
“能,你沒聽那邊的叔叔們說,這個洛城林家會一直在此處發放飯食麽?會一直發到明年的三月份呢。”婦人見孩子說話時嘴角處流下來幾滴粥飯,便抬起衣袖,幫她擦拭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