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2-02


    同去大梁的,還有細雨,他們帶著三十名劍士,拉著兩千斤黃金上路。


    暗地裏,衛鞅令常氏商社屬下的胡氏、林氏、張氏三家商社,秘密將六十萬金拉到大梁去。沒辦法,欠債總是要還的。用鴻溝工程的股份抵押,接了趙國卓氏一百萬金,還錢的時間快到了。至於還債的地點,雙方有共識,在大梁對卓氏更有利,也更方便常氏商社。


    這事情卻不好張揚,要是韓候知道,常氏商社剛剛賺了他的錢,就把錢運到魏國大梁去,即便不說,麵子上也不會好看。


    前陣子,和韓國段氏掐架的時候,屬下三家商社雖沒立功,卻也沒有做出見利忘義的事情來。而且三家商社第一時間內,主動緊急集結人馬,擺出隨時等候命令的姿態。這讓衛鞅很是滿意,花了不少功夫大是誇獎了三家商社的頭頭一番。


    一路無話,到了大梁,住進常宅。為了避免被雪兒笑話,沒有第一時間去找白羽,哪知道卻迎來兩個小姑娘更加奇怪的看著衛鞅。


    等采薇迴來,幾個女孩子很是親熱一番,這才和她合計生意上的事情。


    衛鞅以為,采薇這陣子是挺鬱悶的。手裏握的錢不可謂多,也不少,更主要是不怎麽敢用。和趙國卓氏的半年約定很短,天知道衛鞅、和風等人的生意開展得怎麽樣,她手裏的錢還要拿來還債。人手也不多,就她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大梁。事情不可謂不多,鴻溝工程的項目,大梁城的商鋪,城南竹林的農田,足夠她忙得每天馬不停蹄。


    采薇說,她招募了十名管事,一百名護商劍士。


    和大梁幾個商家,都是原先有來往的商家,跑了幾趟短途的走商,投入少,掙得也少;積少成多,總共掙了近十萬金。好在和各家商家合作愉快,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當然,所謂投入少,掙得也少,隻是針對常氏商社而言。在那些合作的商家心裏,很是為能傍上常氏商社這個龐然大物,結交了這位精明的女主事,掙了大錢而興奮不已。


    其中有一趟,掙了自家的錢。趁著白門商社在各國的毛筆、造紙工坊還沒完工,席卷青禾樓的存貨,買下一大批毛筆和紙張。拉到曲阜、臨淄去,高價賣出。氣得白門女公子牙癢癢的,要不是看在衛鞅的麵子上,早就打上門來了。


    和那個大梁城的老商家董家合作,調集了大部分人手,拉著大梁的布匹等貨物,到楚國的壽春,從壽春買了珍珠等寶物販賣到安邑去。這趟掙得最多,足足八萬金。


    “珍珠?”雪兒和細雨一聲驚唿,雙眼發光。兩個極為奢侈的用大量珍珠粉美容的女孩子,一聽到這兩個字,比見到金餅還亢奮。


    “怎麽了?”采薇奇道。


    衛鞅咳嗽一聲,說道:“她們把這麽一大包珍珠,搗成粉末,吞了下去。”手上比劃著包包的大小。


    “什麽,你們瘋了。”采薇叫道。


    雪兒抗議道:“用掉一大包的,那是南山,我才得兩次。”可憐兮兮的伸出兩個手指頭。


    衛鞅感覺到太虧待這些女孩子們了,他們這一夥人內部的規矩,隻要不影響生意,任何人都可以任意花費。反正常氏商社財大氣粗,也不怕誰會把大家花費窮了。隻可惜,除了做生意,誰也沒有培養出花錢的能耐來,包括衛鞅自己。


    “你手頭上到底有多少錢?”衛鞅聽采薇一大通話,有點頭暈。


    采薇笑道:“七十萬金多一些。”


    衛鞅又一陣頭暈,道:“早知道你這麽有錢,我們何苦辛辛苦苦的從新鄭調過來。”


    采薇身為當世會計大師,不用數手指頭,脫口就能報出賬目來,道:“原先六哥你們去新鄭之前,留下十五萬;鴻溝分利二十萬,猗桐大家說了,明天還要分十萬;白門女公子那裏,青禾樓分利五萬;九家商鋪盈利八萬;我這陣子和別的商家合夥行商,倒賣些貨物,賺了二十三萬,共計八十一萬。嘉木那邊花銷了八萬,其他花銷一萬,我自己也花了一兩萬金。餘額計七十萬三千六百五十八金。”


    “你怎麽花掉一兩萬金的?”衛鞅、雪兒、細雨三人異口同聲,他們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


    采薇悠然笑道:“你們眼神不好。”解下掛在腰間的一塊玉佩,遞給衛鞅。


    “好玉。”衛鞅讚道。


    采薇笑道:“周天子賜的寶貝,當然是好玉。上月,周王室鬧糧荒,各國都不願意幫忙。我讓人贈送他們一萬擔糧食,周天子賜了這麽一塊玉佩。”


    雪兒忽然抓住衛鞅的手,衛鞅與她凝重的對目,不約而同的點頭。


    細雨吃了一驚,叫道:“你們想打劫周王室?”


    “什麽?”采薇也被嚇了一跳。


    雪兒陰深深的笑,一字一句說道:“出動無名軍,打劫周王室。”


    細雨為采薇解釋,說:“他們才打劫一次,撈了三千多斤黃金。”


    采薇恍然,向看土匪一樣,鄙視的看著這兩個人,歎氣道:“從周王室打劫出來的東西,你們敢用嗎?再說,花錢買不就成了,何必那麽辛苦。”


    然後,伸出雙手來,拉起袖子,露出兩邊潔白的手腕來。左手上一隻碧綠如水的手鐲,悠然深遠,那種綠,放佛是活的一般。右手一隻血紅的手鐲。


    衛鞅一聲驚唿:“帝王綠?雞血石。”一把拉過采薇的手,眼睛湊過去,仔細的打量。


    “六哥,你是在看采薇姐的手,還是看鐲子?”雪兒說道,“哎呀,采薇姐,六哥要啃掉你的手啦。”


    衛鞅也曾見過帝王綠,細看之下,隻是感覺這個鐲子應該還沒有達到所謂帝王綠的高度。即便如此,也是難得一見的珍品了。這完全顛覆了衛鞅的概念,據曾經看過的記載,翡翠的麵世時間很晚,大約十三世紀左右。這個時候,竟然出現了一隻翡翠手鐲。


    “六哥,什麽是帝王綠?不值幾個錢,才花了兩千金而已。”采薇道,“哎呀,你們幹嘛?”


    雪兒笑道:“我看看你身上還有什麽寶貝。”她和細雨不但動口,還在動手。


    采薇一聲尖叫,落荒而逃,躲到衛鞅後麵,將衛鞅推出來做擋箭牌,“六哥,救我。”


    細雨一點都不比雪兒慢,叫道:“六哥,勞駕你先出去避一避,我們要扒光她。”


    衛鞅若有所思的玩弄著手指,想了好一會,還是算了。緬甸那個鬼地方,如果現在去挖翡翠,估計去多少人死多少人。


    “咱們家裏的廚子換人了,晚膳的時候,讓你們見識見識。”鬧了一陣,采薇笑盈盈道。


    “什麽來頭?”衛鞅問。


    “沒有來頭,不過他的師傅很有來頭,曾是魏國王宮的魏王典膳,告老之後,教出一個天才徒弟,正要將這個徒弟送入魏國王宮,卻被我攔截了下來。”采薇說道。


    至於怎麽攔截,不外乎用錢砸。


    衛鞅笑道:“往後,我們便跟著采薇學,怎生花錢。當然,在學之前,你最好把攢下來的好東西分她們一些,否則後果如何,我就不知道了。”說完,他先落荒而逃。


    第二天,在采薇的陪同下,約見了董家的董方。而雪兒和細雨,則被圈在常宅裏,負責抄書。衛鞅根據後世學來的龐大知識係統,結合當時的實際,杜撰了《陶朱公生意經》、《陶朱公十二訓》等,還有入出記賬法、商業貿易學、數學等等,編寫成一本書,命名為常氏商書。細雨和雪兒這幾天閑著沒事,就負責把上的東西她們都學過,不擔心會抄錯。


    董方和采薇合作一遭,賺了不少,見常氏商社的當家人親自約見,當然欣喜萬分。


    經過一個上午的詳談,董方更加歡喜的接受了代理人的角色。常氏商社投入一千斤黃金,十萬金,外加五家店鋪,占六成股份,而董家雖是老牌商家,家族卻不算大,資產折合不過二十萬金,占四成股份,組成新的董家商社,由董方負責經營。這樣算起來,董家不怎麽占便宜,但是常氏商社承諾,由采薇親自教導他的後輩子弟經商,董方毫不猶豫的一口答應。


    衛鞅心裏感歎不已,看來常氏十秀在大梁的麵子不小。


    采薇悄悄的告訴他,常氏十秀,遠勝須眉這句話已經改了,變成了常氏十秀,采薇為首。


    “六哥,你看什麽?”采薇問。


    衛鞅嚴肅的說道:“我在計算,如果把你賣了,能賣多少錢。”


    采薇笑道:“把我買給白門女公子,好不好?”


    “好。”衛鞅終於忍不住發笑。


    下午,見了另外一個商人,三十歲不到,看起來還是蠻精明的。姓陶名遷,當然跟陶朱公沒有半個鏟幣的關係。也許因為家財和常氏商社天差地別,顯得有些緊張。


    衛鞅與陶遷侃侃而談,這才發現這家夥還真有幾分經商天賦,隻是家小業小,作為不大而已。當他說起一些經商理念,陶遷居然很快就能領悟。采薇挑選出來的人,果然不差。於是,雙方皆大歡喜,常氏商社注資一千斤黃金,十萬金,外加四家商鋪,並且讓采薇出麵為他買來十個管事,讓陶遷盡快組成陶氏商社。


    至此,除了鴻溝工程外,常氏商社幾乎完全淡出大梁商界的表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衛鞅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狄禹韃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狄禹韃常並收藏重生之衛鞅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