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節
尋秦記(全文)作者:黃易 作者:黃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項少龍道:“這事最考功夫處就是如何可行軍千裏,由泫氏渡河往中牟而不被敵人察覺,否則隻落得是另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城戰。”
紀嫣然細察地圖道:“你們可詐作先往長子城,到了潞水南岸,才兵分兩道,由此至中牟全是無人山野,隻要行軍迅速,就算給人見到,亦趕不及去通知中牟的城守,所以人數不可太多,且須全是精簡的輕騎先行,步兵隨後,周良的鷹王,該可在這種情況發揮最大的功效。”
眾人至此無不充滿信心,恨不得立可攻入中牟。
滕翼道:“若我們能派出五萬人到長子城與桓齮會師,人數將達十二萬之眾,但要攻下屯留,恐仍非一兩個月間所能辦到。最怕那時趙人摸清了我們虛實,派兵來攻,腹背受敵下,我們仍是難以樂觀。”
項少龍道:“蒲鶮始終是個大商家,隻是依仗趙人,又如若一旦被擒就是抄家滅族的下場,才奮起反抗。城內的兵士都是倉促成軍,所以我們隻要成功營造恐慌流言,又故意留下生路,保證屯留城不戰自潰,難以死守。”
趙致道:“第一個恐慌自然是趙人會舍他們而去,但接著又可拿甚麽嚇唬他們呢?”
項少龍微笑道:“方法很簡單,就采取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把附近的鄉村全部占領,移走住民,使屯留斷去糧草供應。再在屯留城外築壘設寨,建造種種攻城器具,擺出長期圍攻的格局,保證不到十大半月,蒲鶮就要設法溜走了。”
荊俊笑道:“如若不溜,就攻他的娘好了。”
烏廷芳責道:“小俊你口舌檢點些好嗎?”
琴清見眾人目光往自己望來,聳聳香肩道:“我早習慣了!”
眾人為之莞爾。
項少龍道:“我們再把整個計劃想得清楚點,然後派人立即去通知小齮、小賁和端和,此事必須嚴守秘密,否則泄出來就不靈光了。”
此時雖已夜深,但項少龍三兄弟哪睡得著,諸女休息後,仍反覆研究,到天亮才嗚金收兵,分頭辦事去了。
第二十集 第十二章 聲東擊西
有了全盤大計後,項少龍等改變了訓練的方法,把大軍一分為二,二萬騎兵專習隱蔽偽飾的行軍戰術。
項少龍把二十一世紀學來的東西,活用在這隊騎兵上。
轉眼冬盡春至,小盤登壇拜將,親身送行,項少龍又再次踏上征途。
大軍乘船順流而下,在武遂登岸往東北行,直抵管中邪駐軍的泫氏城。
管中邪、連蛟、趙普三人領軍出城迎接,表麵上當然執足尊卑之禮。
項少龍教烏果、荊俊等紮營城外,為了不讓管中邪生疑,隻和滕翼領一千親兵入城,到了帥府後,拿出小盤詔書,命管中邪立即交出兵符,同時迴京述職。
管中邪看罷詔書,色變道:“這是甚麽意思,仲父為何沒有指令?這詔書亦欠太後璽印。”
項少龍故作驚奇道:“管將軍為何如此緊張,儲君隻是體念管大人勞苦功高,又屯駐外地經年,才讓管將軍迴鹹陽小休,這等更換將領,何用勞煩仲父和太後呢?”
此時滕翼見連蛟往後移退,忙一聲令下,隨來的親衛立時取出箭弩。控製了場麵。管中邪哪想得到項少龍有此一著,見他麵含冷笑,手按百戰刀鞘,知道隻要說錯一句話,立即是身首異處的結局。舉手製止了手下作無謂反抗,換上笑容道:“上將軍教訓得好,事實上末將亦很希望迴去見娘蓉。”
項少龍笑道:“君命難違,我隻是依命行事,管將軍肯合作就最好。”
他是不愁管中邪不聽話,除非他要立即作反,否則就隻能有這等結果。
翌日項少龍使荊俊名之為送行,實在是把管中邪和他的二千親兵親將押解往武遂,看著他們登上戰船,才返迴泫氏城。
此時項少龍已完成對管軍的編整,騎兵增至五萬人,輕裝步兵五萬人,重裝甲兵八萬人,登時實力大增。
在泫城再練了一個月兵後,這才離開泫城,沿河朝長子城北上。
他們的行軍穩而緩,務使兵員得到充份的休息,保持充沛的體力。
到了潞水南岸,十八萬大軍停了下來,等待晚上的來臨。
桓齮聞訊趕來,眾人相見,又悲又喜,敘訴離情,與項少龍、滕翼、桓齮、周良、烏果、趙大等到帥府舉行會議。
桓齮先報告屯留的情況,分析道:“屯留城內隻有千許人是杜璧和成蟜的舊部,其他就是蒲鶮的家將和本是趙民的叛民。情況有點和幾年前東部民變相似,誌氣有餘,實力卻不足。不過最大問題是有李牧的十萬趙軍駐於屯留東西四十裏趙境內的路城。互為唿應,不但使屯留有所依恃,亦使我們不敢放手攻打屯留。”
說到李牧,他便露出猶有餘悸的表情。
滕翼歎了一口氣道:“那場仗你們是怎樣輸的?”
桓齮沉痛地道:“李牧打仗就像變戲法似的,上將軍和我已全神留意趙境的動靜,廣設軍哨,豈知警報才起,李牧的鐵騎已來至營寨,那晚星月無光。李牧使人先攻占高地,再以火箭燒營,屯留的叛軍也乘勢衝出,持炬擊鼓來攻,我們未撐到天明便潰退了,我領著一支萬人隊伍,死命斷後,否則傷亡恐怕會更多呢。”
眾人都聽得直冒寒氣。
桓齮奮然道:“王上將軍過世後,我借著哀兵的士氣,二次攻打路城。都給李牧出城擊退,他的陣法變化無方,將士用命,訓練優良。難怪能名震當世。”
荊俊道:“無論李牧如何厲害,但有良將而無明主,仍是沒用,小齮有派人去察看中牟那方麵的情況嗎?”
桓齮精神一振,掏出一卷地圖,攤在席上,道:“我趁大雪之時,才命人采察敵情,保證敵人一點都不知情。中牟乃趙人長城外最重要的軍事重鎮,本屬魏人,四年前才落入趙人之手,使他們在長城外多了個據點,故而極受重視。”
讓各人研究了好一會後,才道:“他們在城外長期駐有兩路趙軍,人數皆在萬許之間,分處南北,互為唿應,本意該是應付魏人。至於城內守軍約在二萬之間,在趙國的城池來說,這樣的兵力已是罕見了。若有事時,長城內的兵員還可出兵來援。所以魏人數次與趙人開戰,都破不了中牟這重要城池。”
項少龍道:“所以此戰必須以奇兵襲之。攻其不備,否則這一仗便必敗無疑。”
桓齮道:“趙人在中牟外圍教處高地築起了百多個烽火台,日夜有人放哨,若大軍進襲,縱是晚上,亦會被偵知,很難瞞過對方耳目。”
荊俊拍胸保證道:“這個由我負責,擔保沒有一個高地上的烽火台有機會發出警報。”
項少龍道:“今晚我們的四萬精騎,將於入黑後分四批出發,由荊俊率萬人作清除烽火台的先頭部隊。其他十四萬人在此再留三天,然後分作兩軍,每軍七萬人,一軍往長子,一軍往中牟。當李牧迴師之日,就是小齮行動的時刻了。記緊擺出持久作戰的格局,絕不可冒進攻城,否則若李牧明退實進,返過頭來再重演當夜之戰,就敗得很不值了。”
桓齮動容道:“難怪兩位上將軍生前都如許推舉項上將軍了,末將反沒有想過此點,聞之立時出了一身冷汗呢。”
烏果笑道:“吃飯的時間到了。”眾人一陣笑罵。
出帳時,項少龍向桓齮道:“你攻下屯留後,立即修築防禦工事,而我們則佯攻分隔趙魏邊境間的長城,再突然退走,教趙人難以追擊。”
桓齮心悅誠服,點頭受教。
◇◇◇◇◇
紀嫣然細察地圖道:“你們可詐作先往長子城,到了潞水南岸,才兵分兩道,由此至中牟全是無人山野,隻要行軍迅速,就算給人見到,亦趕不及去通知中牟的城守,所以人數不可太多,且須全是精簡的輕騎先行,步兵隨後,周良的鷹王,該可在這種情況發揮最大的功效。”
眾人至此無不充滿信心,恨不得立可攻入中牟。
滕翼道:“若我們能派出五萬人到長子城與桓齮會師,人數將達十二萬之眾,但要攻下屯留,恐仍非一兩個月間所能辦到。最怕那時趙人摸清了我們虛實,派兵來攻,腹背受敵下,我們仍是難以樂觀。”
項少龍道:“蒲鶮始終是個大商家,隻是依仗趙人,又如若一旦被擒就是抄家滅族的下場,才奮起反抗。城內的兵士都是倉促成軍,所以我們隻要成功營造恐慌流言,又故意留下生路,保證屯留城不戰自潰,難以死守。”
趙致道:“第一個恐慌自然是趙人會舍他們而去,但接著又可拿甚麽嚇唬他們呢?”
項少龍微笑道:“方法很簡單,就采取鄉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把附近的鄉村全部占領,移走住民,使屯留斷去糧草供應。再在屯留城外築壘設寨,建造種種攻城器具,擺出長期圍攻的格局,保證不到十大半月,蒲鶮就要設法溜走了。”
荊俊笑道:“如若不溜,就攻他的娘好了。”
烏廷芳責道:“小俊你口舌檢點些好嗎?”
琴清見眾人目光往自己望來,聳聳香肩道:“我早習慣了!”
眾人為之莞爾。
項少龍道:“我們再把整個計劃想得清楚點,然後派人立即去通知小齮、小賁和端和,此事必須嚴守秘密,否則泄出來就不靈光了。”
此時雖已夜深,但項少龍三兄弟哪睡得著,諸女休息後,仍反覆研究,到天亮才嗚金收兵,分頭辦事去了。
第二十集 第十二章 聲東擊西
有了全盤大計後,項少龍等改變了訓練的方法,把大軍一分為二,二萬騎兵專習隱蔽偽飾的行軍戰術。
項少龍把二十一世紀學來的東西,活用在這隊騎兵上。
轉眼冬盡春至,小盤登壇拜將,親身送行,項少龍又再次踏上征途。
大軍乘船順流而下,在武遂登岸往東北行,直抵管中邪駐軍的泫氏城。
管中邪、連蛟、趙普三人領軍出城迎接,表麵上當然執足尊卑之禮。
項少龍教烏果、荊俊等紮營城外,為了不讓管中邪生疑,隻和滕翼領一千親兵入城,到了帥府後,拿出小盤詔書,命管中邪立即交出兵符,同時迴京述職。
管中邪看罷詔書,色變道:“這是甚麽意思,仲父為何沒有指令?這詔書亦欠太後璽印。”
項少龍故作驚奇道:“管將軍為何如此緊張,儲君隻是體念管大人勞苦功高,又屯駐外地經年,才讓管將軍迴鹹陽小休,這等更換將領,何用勞煩仲父和太後呢?”
此時滕翼見連蛟往後移退,忙一聲令下,隨來的親衛立時取出箭弩。控製了場麵。管中邪哪想得到項少龍有此一著,見他麵含冷笑,手按百戰刀鞘,知道隻要說錯一句話,立即是身首異處的結局。舉手製止了手下作無謂反抗,換上笑容道:“上將軍教訓得好,事實上末將亦很希望迴去見娘蓉。”
項少龍笑道:“君命難違,我隻是依命行事,管將軍肯合作就最好。”
他是不愁管中邪不聽話,除非他要立即作反,否則就隻能有這等結果。
翌日項少龍使荊俊名之為送行,實在是把管中邪和他的二千親兵親將押解往武遂,看著他們登上戰船,才返迴泫氏城。
此時項少龍已完成對管軍的編整,騎兵增至五萬人,輕裝步兵五萬人,重裝甲兵八萬人,登時實力大增。
在泫城再練了一個月兵後,這才離開泫城,沿河朝長子城北上。
他們的行軍穩而緩,務使兵員得到充份的休息,保持充沛的體力。
到了潞水南岸,十八萬大軍停了下來,等待晚上的來臨。
桓齮聞訊趕來,眾人相見,又悲又喜,敘訴離情,與項少龍、滕翼、桓齮、周良、烏果、趙大等到帥府舉行會議。
桓齮先報告屯留的情況,分析道:“屯留城內隻有千許人是杜璧和成蟜的舊部,其他就是蒲鶮的家將和本是趙民的叛民。情況有點和幾年前東部民變相似,誌氣有餘,實力卻不足。不過最大問題是有李牧的十萬趙軍駐於屯留東西四十裏趙境內的路城。互為唿應,不但使屯留有所依恃,亦使我們不敢放手攻打屯留。”
說到李牧,他便露出猶有餘悸的表情。
滕翼歎了一口氣道:“那場仗你們是怎樣輸的?”
桓齮沉痛地道:“李牧打仗就像變戲法似的,上將軍和我已全神留意趙境的動靜,廣設軍哨,豈知警報才起,李牧的鐵騎已來至營寨,那晚星月無光。李牧使人先攻占高地,再以火箭燒營,屯留的叛軍也乘勢衝出,持炬擊鼓來攻,我們未撐到天明便潰退了,我領著一支萬人隊伍,死命斷後,否則傷亡恐怕會更多呢。”
眾人都聽得直冒寒氣。
桓齮奮然道:“王上將軍過世後,我借著哀兵的士氣,二次攻打路城。都給李牧出城擊退,他的陣法變化無方,將士用命,訓練優良。難怪能名震當世。”
荊俊道:“無論李牧如何厲害,但有良將而無明主,仍是沒用,小齮有派人去察看中牟那方麵的情況嗎?”
桓齮精神一振,掏出一卷地圖,攤在席上,道:“我趁大雪之時,才命人采察敵情,保證敵人一點都不知情。中牟乃趙人長城外最重要的軍事重鎮,本屬魏人,四年前才落入趙人之手,使他們在長城外多了個據點,故而極受重視。”
讓各人研究了好一會後,才道:“他們在城外長期駐有兩路趙軍,人數皆在萬許之間,分處南北,互為唿應,本意該是應付魏人。至於城內守軍約在二萬之間,在趙國的城池來說,這樣的兵力已是罕見了。若有事時,長城內的兵員還可出兵來援。所以魏人數次與趙人開戰,都破不了中牟這重要城池。”
項少龍道:“所以此戰必須以奇兵襲之。攻其不備,否則這一仗便必敗無疑。”
桓齮道:“趙人在中牟外圍教處高地築起了百多個烽火台,日夜有人放哨,若大軍進襲,縱是晚上,亦會被偵知,很難瞞過對方耳目。”
荊俊拍胸保證道:“這個由我負責,擔保沒有一個高地上的烽火台有機會發出警報。”
項少龍道:“今晚我們的四萬精騎,將於入黑後分四批出發,由荊俊率萬人作清除烽火台的先頭部隊。其他十四萬人在此再留三天,然後分作兩軍,每軍七萬人,一軍往長子,一軍往中牟。當李牧迴師之日,就是小齮行動的時刻了。記緊擺出持久作戰的格局,絕不可冒進攻城,否則若李牧明退實進,返過頭來再重演當夜之戰,就敗得很不值了。”
桓齮動容道:“難怪兩位上將軍生前都如許推舉項上將軍了,末將反沒有想過此點,聞之立時出了一身冷汗呢。”
烏果笑道:“吃飯的時間到了。”眾人一陣笑罵。
出帳時,項少龍向桓齮道:“你攻下屯留後,立即修築防禦工事,而我們則佯攻分隔趙魏邊境間的長城,再突然退走,教趙人難以追擊。”
桓齮心悅誠服,點頭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