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這種坑爹的事情,怎麽可能做到嘛,阿霜心中嘀咕著,要弄到這種無需照看還高產的作物,而且同時具有脂肪,蛋白質,澱粉中的兩種……
怎麽覺得這東西已經脫離了科學的範疇,似乎需要神學家才能搞得定。或許在那些神話傳說或者各種電影小說遊戲中真的有這類東西,反正阿霜是搞不定的。
我覺得讓我去研究西遊記裏麵吃一個長生不老的蟠桃還更現實一些。
那麽,有沒有別的辦法呢?
比方說,讓人類不再需要射入食物,使用某種即廉價又便捷的方式讓那些非洲的難民擺脫食物的需求,至少最大程度擺脫食物的需求程度。
不需要吃食的生物,可能嗎?當然可能,植物不就是麽?自己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即可合成澱粉,還能釋放出氧氣。
對!就是這個!
阿霜腦子裏就像是劃過了一道閃電,
人類是動物,當然不可能產生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可人類不可以不代表別的東西不可以啊!漫畫裏麵的娜美克星人不就是靠光合作用生存嗎?安布雷拉真的在進行這方麵的研究。不過早先時候,阿霜並不看好這項研究,所以沒有投入多少資金。
在阿霜看來,即使是擺脫食物的需求,這是一種反人類的行為,尤其是對華夏人來說,吃文化更是深入到骨髓中,深入到血液中去。攝入食物,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享受。
可是從今天這種情況看來,尤其是那貧窮的非洲,如果能夠讓那裏的難民擺脫了事物的需求,或許真的可以很大程度解決當地的饑荒問題。
正所謂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阿霜的心態就是如此。此時此刻,終於發現了那要求中提到的,“更好的方案。”無論是為了莫雪那個團隊,還是為了華夏這個在非洲的布局戰略,阿霜無疑是要想到這種更好更優秀的方案出來。
手指在鍵盤上跳動,立刻調出了這個研究項目,查看進度。
這是一種很神奇的原核生物,被起名為安布雷拉葉綠一號共生菌,它的體積隻有正常紅細胞的直徑的十分之一。可以在人類血液中生存,每個個體之間不黏連,所以不會形成菌落,而是完全分散在血液中。它們體內含有葉綠素,能夠在陽光照射在皮膚上的時候,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重要產物葡萄糖,除了供自己使用,也會釋放到血液中去,提高血糖濃度。
這個項目組原先的計劃是讓人類的細胞器中產生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但是結果並不太理想,難度太高,等於要改寫人類的全身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有點類似於sg2的性質,這顯然無法得到如此數量的研究經費,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利用共生的原核生物代替人體細胞產生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從而達到相同的效果。
這個項目的經費在安布雷拉眾多項目中,投入算是比較少的了,至少和sg係列,還有生化武器係列這種有著巨大潛力的項目比起來,那些經費連零頭都不到。
這也導致了這個項目的進展緩慢。
項目從立項到現在,也有四年左右時間了,進度慢歸慢,可還是有了不少成果出來。
這種直徑隻有一微米不到的原核生物,完整的基因組序列早已經編輯完畢,也經過了一係列動物測試。經曆了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改進,一次次攻關,現在這個項目距離成功已經很接近了。
阿霜仔細地看著上傳到網上的實驗記錄,很仔細,一條一條羅列出來,呈現在這位安布雷拉總裁的麵前。
首先就是最大的問題,這種細菌進入血液,如何不引起排斥反應,如何不引發敗血症,如何達到共生效果。
這個問題耗費了項目組大量的時間,在最初的實驗中,被注射的動物都產生了嚴重的免疫反應,甚至誘發敗血症導致出現健康問題甚至死亡。
要知道,人類的免疫細胞可不好糊弄,不要說外來的菌種了,即使是外來的移植器官都會遭到免疫係統的攻擊,產生排異反應,人體的共生菌,絕大多數位於消化道,以及皮膚表麵,還有其他粘膜表麵。
要想改變免疫係統不攻擊這些外來者無疑難度巨大,所以隻能從細菌本身來入手。
為此,項目組將細菌基因進行了一些調整,在細菌進入血液之後,會對血小板表麵抗原進行識別,並複製,做出改變,從而達到偽裝的目的,騙過免疫係統的攻擊,一直到最後正常在血液中定居下來,形成共生關係。
不過這種做法,顯然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隻要其中某些菌種發生基因突變,形成了致病菌,那麽它們的這層偽裝,無疑會變得異常危險,因為人體的免疫係統無法對它們做出任何的反應,隻會任由它們在血液中進行破壞。
為此,這種細菌又進行了一些改變,比方說抗藥性,它們的抗藥性極低,哪怕是再小劑量的青黴素或者別的抗生素,都可以對它們造成極大的殺傷。或許這麽做也會讓它們在自然進化中產生出一定的耐藥性,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最起碼,這種細菌短時間內不會對人類造成太大的威脅。同時,也計劃研究一些特殊的抗體,可以誘發免疫係統重新識別這種偽裝過的細菌,並對其進行殺滅。而這樣一來,結果不用說,以後就再也無法使用這種菌類,必須要正常進食了。
安布雷拉從事的研究總是有一定的危險性,這也導致了一係列的安全問題,必須要有著嚴密的安全條例,才能確保研究的正常進行,而不是會造成危險生物的泄露。不要說這種有可能造成巨大災難的細菌病毒了,即使是常規的轉基因試驗田,周圍都有著極其嚴密的隔離措施,預防轉基因花粉汙染外界正常的植物群體。
免疫係統排斥問題解決了,然後就是其他的問題了,比方說它們的繁殖,不可能無限製地繁殖,還有產生葡萄糖的量多少,也必須要有個度。比方說宿主得了糖尿病,還無限製地產生葡萄糖,這顯然不行。
這個問題也好解決,讓它們對生活環境有比較嚴格的要求,隻有血糖低於一定數量,它們才會大量繁殖,並進行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提高血糖濃度。一旦血糖高於一定數值,它們就會停止光合作用,反而消耗血液裏麵的葡萄糖,這樣還有助於調節血糖,一舉兩得。
第三就是在夜間,細菌白天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和葡萄糖,可是夜間呢?或者在室內沒有眼光的地方呢?這些細菌活動消耗的能量,釋放的二氧化碳,反而會在夜間加重人體的負擔,增加消耗量,並加重夜間的唿吸強度。
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不是什麽很大的問題,但是,對於一些精益求精的科學家來說,這種問題同樣必須解決。
為此,項目組對人體白天和夜間血液裏麵各項成分變化,對細菌進行了調整。當血液環境中血糖濃度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增多,又缺乏光照的條件下,細菌將無法生存,進入休眠狀態,甚至死亡,減少種群數量。
看著一條條試驗報告,改進過程,阿霜滿意地點了點頭,能用如此有限的資金做到這一步,已經相當難能可貴了。隻要產生足夠的葡萄糖,自然經過轉化乙酰,也可以合成脂肪。也就是糖和脂肪的問題都就此解決了。最後就是蛋白質的問題了,人體蛋白質必須從外界攝入,這點難以改變,除非有豆科植物根瘤菌那樣的固氮菌和人產生共生關係。不過這類研究項目,安布雷拉並沒有去進行。
另外,這些實驗記錄還顯示,由於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一些實驗生物,比方說小白鼠,即使長時間將頭浸泡在水中,隻要有充足的光照,也不會出現窒息,它們體內產生的氧氣可以大大延長溺水的時間,雖然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還是會略微慢於體細胞的消耗。可這無疑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小小的意外收獲。
現在,這個菌類已經處於半成品狀態,就差臨床試驗了。在動物實驗上,已經取得了足夠多的資料,那些體內注射了共生菌的動物,每天隻要射入些蔬菜,礦物質,以及蛋白質以補充必須氨基酸就可以正常生活了。
不過唯一需要擔憂的就是在繁殖過程中出現的dna錯誤造成的變異,雖然大多數的基因變異是無害化的,可是已經有出現過一例很危險的變異,它們在變異之後在血液中分解葡萄糖出現了障礙,會產生大量的乙醇,最終導致了試驗用的小白鼠出現深度酒精中毒症狀。最後及時地注射抗生素,這才讓試驗體存活下來,可是大腦因為乙醇的緣故遭到了不可逆轉的損傷。
這種坑爹的事情,怎麽可能做到嘛,阿霜心中嘀咕著,要弄到這種無需照看還高產的作物,而且同時具有脂肪,蛋白質,澱粉中的兩種……
怎麽覺得這東西已經脫離了科學的範疇,似乎需要神學家才能搞得定。或許在那些神話傳說或者各種電影小說遊戲中真的有這類東西,反正阿霜是搞不定的。
我覺得讓我去研究西遊記裏麵吃一個長生不老的蟠桃還更現實一些。
那麽,有沒有別的辦法呢?
比方說,讓人類不再需要射入食物,使用某種即廉價又便捷的方式讓那些非洲的難民擺脫食物的需求,至少最大程度擺脫食物的需求程度。
不需要吃食的生物,可能嗎?當然可能,植物不就是麽?自己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即可合成澱粉,還能釋放出氧氣。
對!就是這個!
阿霜腦子裏就像是劃過了一道閃電,
人類是動物,當然不可能產生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可人類不可以不代表別的東西不可以啊!漫畫裏麵的娜美克星人不就是靠光合作用生存嗎?安布雷拉真的在進行這方麵的研究。不過早先時候,阿霜並不看好這項研究,所以沒有投入多少資金。
在阿霜看來,即使是擺脫食物的需求,這是一種反人類的行為,尤其是對華夏人來說,吃文化更是深入到骨髓中,深入到血液中去。攝入食物,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是為了享受。
可是從今天這種情況看來,尤其是那貧窮的非洲,如果能夠讓那裏的難民擺脫了事物的需求,或許真的可以很大程度解決當地的饑荒問題。
正所謂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阿霜的心態就是如此。此時此刻,終於發現了那要求中提到的,“更好的方案。”無論是為了莫雪那個團隊,還是為了華夏這個在非洲的布局戰略,阿霜無疑是要想到這種更好更優秀的方案出來。
手指在鍵盤上跳動,立刻調出了這個研究項目,查看進度。
這是一種很神奇的原核生物,被起名為安布雷拉葉綠一號共生菌,它的體積隻有正常紅細胞的直徑的十分之一。可以在人類血液中生存,每個個體之間不黏連,所以不會形成菌落,而是完全分散在血液中。它們體內含有葉綠素,能夠在陽光照射在皮膚上的時候,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重要產物葡萄糖,除了供自己使用,也會釋放到血液中去,提高血糖濃度。
這個項目組原先的計劃是讓人類的細胞器中產生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但是結果並不太理想,難度太高,等於要改寫人類的全身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有點類似於sg2的性質,這顯然無法得到如此數量的研究經費,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利用共生的原核生物代替人體細胞產生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從而達到相同的效果。
這個項目的經費在安布雷拉眾多項目中,投入算是比較少的了,至少和sg係列,還有生化武器係列這種有著巨大潛力的項目比起來,那些經費連零頭都不到。
這也導致了這個項目的進展緩慢。
項目從立項到現在,也有四年左右時間了,進度慢歸慢,可還是有了不少成果出來。
這種直徑隻有一微米不到的原核生物,完整的基因組序列早已經編輯完畢,也經過了一係列動物測試。經曆了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改進,一次次攻關,現在這個項目距離成功已經很接近了。
阿霜仔細地看著上傳到網上的實驗記錄,很仔細,一條一條羅列出來,呈現在這位安布雷拉總裁的麵前。
首先就是最大的問題,這種細菌進入血液,如何不引起排斥反應,如何不引發敗血症,如何達到共生效果。
這個問題耗費了項目組大量的時間,在最初的實驗中,被注射的動物都產生了嚴重的免疫反應,甚至誘發敗血症導致出現健康問題甚至死亡。
要知道,人類的免疫細胞可不好糊弄,不要說外來的菌種了,即使是外來的移植器官都會遭到免疫係統的攻擊,產生排異反應,人體的共生菌,絕大多數位於消化道,以及皮膚表麵,還有其他粘膜表麵。
要想改變免疫係統不攻擊這些外來者無疑難度巨大,所以隻能從細菌本身來入手。
為此,項目組將細菌基因進行了一些調整,在細菌進入血液之後,會對血小板表麵抗原進行識別,並複製,做出改變,從而達到偽裝的目的,騙過免疫係統的攻擊,一直到最後正常在血液中定居下來,形成共生關係。
不過這種做法,顯然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隻要其中某些菌種發生基因突變,形成了致病菌,那麽它們的這層偽裝,無疑會變得異常危險,因為人體的免疫係統無法對它們做出任何的反應,隻會任由它們在血液中進行破壞。
為此,這種細菌又進行了一些改變,比方說抗藥性,它們的抗藥性極低,哪怕是再小劑量的青黴素或者別的抗生素,都可以對它們造成極大的殺傷。或許這麽做也會讓它們在自然進化中產生出一定的耐藥性,不過這都是以後的事情了。最起碼,這種細菌短時間內不會對人類造成太大的威脅。同時,也計劃研究一些特殊的抗體,可以誘發免疫係統重新識別這種偽裝過的細菌,並對其進行殺滅。而這樣一來,結果不用說,以後就再也無法使用這種菌類,必須要正常進食了。
安布雷拉從事的研究總是有一定的危險性,這也導致了一係列的安全問題,必須要有著嚴密的安全條例,才能確保研究的正常進行,而不是會造成危險生物的泄露。不要說這種有可能造成巨大災難的細菌病毒了,即使是常規的轉基因試驗田,周圍都有著極其嚴密的隔離措施,預防轉基因花粉汙染外界正常的植物群體。
免疫係統排斥問題解決了,然後就是其他的問題了,比方說它們的繁殖,不可能無限製地繁殖,還有產生葡萄糖的量多少,也必須要有個度。比方說宿主得了糖尿病,還無限製地產生葡萄糖,這顯然不行。
這個問題也好解決,讓它們對生活環境有比較嚴格的要求,隻有血糖低於一定數量,它們才會大量繁殖,並進行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提高血糖濃度。一旦血糖高於一定數值,它們就會停止光合作用,反而消耗血液裏麵的葡萄糖,這樣還有助於調節血糖,一舉兩得。
第三就是在夜間,細菌白天進行光合作用釋放氧氣和葡萄糖,可是夜間呢?或者在室內沒有眼光的地方呢?這些細菌活動消耗的能量,釋放的二氧化碳,反而會在夜間加重人體的負擔,增加消耗量,並加重夜間的唿吸強度。
或許,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不是什麽很大的問題,但是,對於一些精益求精的科學家來說,這種問題同樣必須解決。
為此,項目組對人體白天和夜間血液裏麵各項成分變化,對細菌進行了調整。當血液環境中血糖濃度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增多,又缺乏光照的條件下,細菌將無法生存,進入休眠狀態,甚至死亡,減少種群數量。
看著一條條試驗報告,改進過程,阿霜滿意地點了點頭,能用如此有限的資金做到這一步,已經相當難能可貴了。隻要產生足夠的葡萄糖,自然經過轉化乙酰,也可以合成脂肪。也就是糖和脂肪的問題都就此解決了。最後就是蛋白質的問題了,人體蛋白質必須從外界攝入,這點難以改變,除非有豆科植物根瘤菌那樣的固氮菌和人產生共生關係。不過這類研究項目,安布雷拉並沒有去進行。
另外,這些實驗記錄還顯示,由於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一些實驗生物,比方說小白鼠,即使長時間將頭浸泡在水中,隻要有充足的光照,也不會出現窒息,它們體內產生的氧氣可以大大延長溺水的時間,雖然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還是會略微慢於體細胞的消耗。可這無疑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小小的意外收獲。
現在,這個菌類已經處於半成品狀態,就差臨床試驗了。在動物實驗上,已經取得了足夠多的資料,那些體內注射了共生菌的動物,每天隻要射入些蔬菜,礦物質,以及蛋白質以補充必須氨基酸就可以正常生活了。
不過唯一需要擔憂的就是在繁殖過程中出現的dna錯誤造成的變異,雖然大多數的基因變異是無害化的,可是已經有出現過一例很危險的變異,它們在變異之後在血液中分解葡萄糖出現了障礙,會產生大量的乙醇,最終導致了試驗用的小白鼠出現深度酒精中毒症狀。最後及時地注射抗生素,這才讓試驗體存活下來,可是大腦因為乙醇的緣故遭到了不可逆轉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