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通常喜歡“三,六,九”這三個數字。
道德經有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九這個數字,在佛家中被寓意為至尊無尚。
九重天……不是會所的冰火九重天那個,雖然那個也挺至尊。
九重天也就是九霄的意思。
所以華夏一般重要的日子,慶典,都會契合三六九這三個數字或者日子。
但比較奇怪的是,帝都這曆史悠久之地,但凡和飯館沾邊的數字,全都是雙數。
八大樓,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
全都切了“八”這個數字。
且大半“八大樓”,都位於前門外大柵欄這處鬧市區。
包括德遠社的小劇場,也在那邊。
那就得往上倒個百多年。
歸根結底,還在滿清頭上。
八大樓的出現,大部分是在清末時期,也就是老婆子垂簾聽政那陣。
這些大飯莊子,都由勤快能幹的山東老板和大廚主持。
但其實,背後的投資者,都是八旗子弟!
八旗對八樓,雖沒有那麽嚴謹一一對照,但由來便是這樣的。
出的菜品,很多也都是從宮裏流出的,改良版的滿漢全席菜品。
而之所以都集中在大柵欄,是因為滿清執政後,不許漢人住在內城。
被趕走的富商們,便聚集到了前門外,使這裏成了熱鬧所在。
爆肚這樣小吃也一樣。
最早是從宮裏傳出來的。
清代的《都門竹枝詞》中有一句“爆肚油肝香灌腸”。
與八大樓的菜色一樣,都是禦膳出身。
在傳入民間後,經過改良,加入了許多漢族常用的調料,才成了今天的樣子。
而且與八大樓一樣,爆肚也是雙數,分為四大家。
張遠娓娓道來,向一麵懵逼的江誌牆訴說著麵前食物的由來。
江老板有兩個沒想到。
一沒想到,這不起眼的小吃還有那麽深遠的淵源。
二沒想到,麵前這年輕人還挺博學,一道小吃都能侃侃而談。
不過他和我說這些是做什麽?
“江總,其實香江就很像八大樓所在的大柵欄地區。”
“大柵欄是因為富商被迫從內城出走,才發達起來。”
“香江能崛起,與大量富商從大陸出走也脫不開關係。”
就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早期華夏一窮二白,大量財富,尤其是黃金,古玩,珠寶都被轉移去了他處,間接造就了香江和寶島的經濟基礎。
香江影壇的崛起,也與經濟發展強相關。
就說曾經風靡亞洲,風華絕代的香江美人們。
林青霞的父親是山東萊陽人,隨軍撤往寶島。
王祖賢的父親是安徽舒城人,早年為軍統上尉,隨軍來到寶島。
邱淑貞是粵省開平人。
李嘉欣的父親是葡萄牙人,母親是魔都人。
關之琳的父親是遼寧沈陽人。
張敏是魔都人,小學後才去了香江。
張曼玉祖籍也是魔都。
劉嘉玲是姑蘇人,還會唱評彈呢。
風華絕代的“石榴姐”苑瓊丹,祖籍是遼寧營口,那裏可是評書四大家的龍興之地。
香江女星的黃金一代,其實沒幾個是地地道道的香江本地人,都是從全國各地因為各種原因移居過去的。
純香江人,就是蔡少芬這種瘦瘦高高,皮膚黝黑的長相,她都算是本地極品了。
後來經過混合,成為地道香江人的那一代,也就是現在這一代。
不說別的,港姐都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質量正在明顯快速下滑。
就上次江誌牆他們帶來的那三個,與蔡少芬,袁詠儀,陳法蓉,李嘉欣她們這批老港姐相比,那就根本不能比。
張遠就是要告訴江老板,香江娛樂圈能雄踞一時,是天時地利人和。
而現在這三樣都在離你們而去!
江誌牆聽出了他的話中話,眉頭緊皺。
若是上個月對方說這話,他還會不滿的反駁,甚至不屑。
可現在……
有了眼罩門這一劫,便的確如他所說,一切對香江影壇有利的因素,都打了大折扣。
江誌牆長歎一口氣。
他覺得,這小子看來是不想好好談了。
又聊規矩,又分析說香江影壇能成功,大半是外力作用。
這就是在打壓我。
想到這個,他都覺得可笑。
自己一個老江湖,正在被一位後輩年輕人打壓,訓話。
換以前怎麽可能?
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他心裏有數,估計這條路是行不通了,自己還得為《色·戒》找別的出路。
“好,我懂了。”說著這位拿起自己髒了的西裝外套,就要起身。
“不不不,你沒懂。”張遠把他攔下。
“我也還沒說完。”
“江老板,帝都爆肚,有四大家。”
“分別是爆肚馮,爆肚張,爆肚滿,和爆肚王。”
“聽名字您就知道,這是店家把姓氏冠在了招牌食物後邊。”
“您還記得,咱們進這店的時候,門口掛的招牌嗎?”
江誌牆來時就心情複雜,沒怎麽注意。
但通過和筷子,勺子上,都寫了店家的名字。
“金生隆……”他看了眼後,輕輕念道。
隨後便輕咦一聲。
這也不是剛才他說的那四大家呀?
還沒帶我來最正宗的店?
但其實,就像四大天王總是有五個一樣。
帝都爆肚四大家也有五家,那第五家,就是金生隆。
亦或者說,金生隆才是最出名的那一家。
由此,也引出了帝都小吃界的著名案件“二馮之爭”。
其實金生隆,才是真正的爆肚馮,或者說,老帝都口中的那家爆肚馮。
這店子初創於光緒年間,創始人叫馮天傑。
二代目,也就是這位的兒子繼承家業,並發揚光大,在帝都一舉成名。
這位兒子名叫馮金生,這便是金生隆的由來。
於是之,馬連良,裘盛戎,譚富英等演藝界名流,都是這家店鋪的忠實擁躉。
因為生意太好,太出名,後來企業改製,東安門市場小吃鋪改成國營企業時,便由八家鋪子合並,以爆肚為主,成立了金生隆爆肚店。
而另一家爆肚馮的創始人叫馮金河,店鋪在門框胡同。
金少山,荀慧生,尚小雲,裘盛戎,譚富英等名流便是這家的老食客。
裘盛戎和譚富英這老哥倆是真愛吃爆肚,哪家都有他們。
這家爆肚馮,也在57年合營時,被並入了同框胡同的同羲館飯館中。
等於兩家爆肚馮都被合營了。
但金盛隆依舊在幹主業,而爆肚馮則被吞並了,成了飯館中的單一門小菜。
馮金河這門,也因此斷了傳承。
直到改革開放,馮家第三代馮廣聚才集合了幾位本家兄弟,一塊恢複了爆肚馮這老字號。
並且這位非常擅長炒作和宣傳。
借著改革春風,鼓勵私營,要求各路名人領導來品嚐,把自己打造成了私營小吃館的標杆。
後來更是連上香江,寶島的各路媒體,甚至還接受了央視的采訪,並製作了記錄短片。
一路往上,還曾被邀請到釣魚台國賓館參與國慶五十周年聚會,現場為國家領導製作爆肚。
可以說,爆肚馮經過這位的操作,已經成為了全國小吃知名品牌。
也引起了金生隆這邊的注意。
“我們家才是爆肚馮啊!”
因為他們家沒斷過傳承,所以四代人下來,一直是幹這個的。
便去打聽。
這才發現原來是另一個馮家。
並且對方還早早將“爆肚馮”的商標給注冊了。
金生隆不光不能用爆肚馮的招牌,連店裏的介紹,用品上,也不能帶有“馮”字。
對方的意思是,這行姓馮的,隻能有我們一家!
金生隆這邊肯定不服啊。
幹個小吃店怎麽還給我姓氏都幹沒了?
兩家便由此開啟了曠日持久的文鬥武鬥。
打過官司,罵過街。
支持者們,老食客們,也互相攻擊,比較。
最後金生隆敗訴,氣鼓鼓的將自己的店鋪介紹改為了“爆肚冫金生隆”。
把馮字中的右半邊給隱去了。
就為了堵這個氣!
至今,這倆店依舊爭鬥不斷。
張遠說完,江誌牆更迷糊了。
為了一份爆肚,至於嗎?
“江先生,您不覺得,爆肚馮和金生隆,與大陸和香江影壇很像嗎?”
誰先來,誰後來,誰才能代表這一行?
“這一家爆肚店,一年才能賺多少錢。”
“對於上頭來說,電影這一年幾十億,才能賺多少錢?”
全國煙民每天多抽一根煙,就能幹出一個華夏娛樂圈的經濟體量來。
“錢對從業者來說,很重要。”
“但對上頭來說,並不重要。”
“名聲,臉麵,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國家不在乎誰才是正宗的爆肚馮,他們隻需要一塊能夠代表華夏小吃的招牌。”
“國家也不在乎電影是香江出的,還是大陸出的。”
“隻要能讓國家體麵便行。”
“像爆肚馮和金生隆這樣撕破臉皮,賭氣鬥爭到底,在我眼裏,根本沒有意義。”
“爆肚四大家,加起來也沒有十家店。”
“這麽小的市場,終有一天,他們的招牌和故事,都會被人慢慢遺忘。”
“反倒是各種打著擦邊球,借用這幾家老字號名字的連鎖品牌,賺的盆滿缽滿。”
張遠抬起手來,夾起一片羊後腦,放到鍋中涮了涮。
肉色略微帶粉,才剛熟,便已經夾起,放到了盤中。
“您看,涮過肉的清湯,也變肥了。”
同時用筷子,將那片羊後腦,扒拉成兩截。
一半放到自己碗中,一半放到了對方的碗中。
“我覺得,爆肚馮和金生隆,早該放下爭鬥。”
“這叫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把市場做大了,大家都有肉吃,剩下喝湯的也能肥。”
江誌牆眼神閃動,好像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
今天張遠來這兒吃飯,認真赴約。
並不像程好說的,或者江誌牆預計的那般,是來鬧脾氣,擺出勝利者的姿態,好好蹂躪對方,以報當時之恨。
沒有意義。
就像教父中所說的,永遠別恨你的敵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如今眼罩門一出,想要在港圈身上撕下一塊肉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冠希哥帶來的破壞非常致命,撕下了港圈最後的遮羞布。
港圈此時正經曆著嚴重混亂,各自為戰,尋求出路。
而張遠的判斷是。
此時形式已經逆轉,對方不再是敵人,而是最合適的合作夥伴!
港圈是殘了,不是死了。
依舊擁有大量資源和資金。
巴菲特的名言是,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現在的港圈已是跌停板。
原本他們在帝圈和滬圈的合作方,不是撇清關係,就是反咬一口,趁火打劫。
所以正是我入場的好時機!
“江先生。”
“我的想法是,我們一起成立一家公司。”
“不光是你我,任何香江的有識之士,都可以一起參與。”
“我們聯合起來,拋開之前的成見和矛盾,一起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江誌牆瞪大眼睛。
他怎麽也沒想到,對方不光沒有提出任何苛刻的條件,甚至還在這個時候提出了合作意向!
換我遭了之前這事,如今得勢。
不讓對方的老婆陪睡解恨,就算仁慈的了。
這年輕人……
並且江老板一想。
如果我們再次成為合作夥伴,甚至比之前的共同投資更為親密。
那我現在最棘手的問題,也就是《色·戒》的上映問題,不就有他這個中間人能夠斡旋了嗎?
這不就是我來找他的目的!
所以他發現,自己不光沒得選,這唯一選項,還是超乎自己預想的優秀選項。
這種時候,應該要問。
“那麽,代價是什麽?”
可如今港圈的情況,已經容不得他們思考這種問題了。
江誌牆拿起筷子,蘸了蘸後,將那半塊羊肉送入口中。
這頓飯到現在,他才吃出點滋味來。
“您幫忙聯係一下,還有哪些公司有意向。”
“當然,得要夠資格,不能阿貓阿狗都來。”張遠說著,同時招手讓服務員加菜。
對方此時明顯胃口大開。
“好,我去聯係!”
這會兒整個港圈都需要一個突破口。
張遠願意出來牽頭,肯定會一唿百應。
“那行,我們再溝通一下。”
“您這邊聯係好後,我請客,正式與所有意向者一起吃個飯。”
“好好好……”江誌牆現在就想飛迴香江去,把這好消息帶迴家。
鄉親們,上頭來詔安啦!
咱們有救啦!
張遠見對方神情激動,知道自己的選擇沒錯。
這就叫“請客,斬首,收下當狗”。
“還說我是反港先鋒。”張遠不服氣的想到。
這就是純純的汙蔑!
並且還是小看我。
老子要做兩廣總督!
道德經有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九這個數字,在佛家中被寓意為至尊無尚。
九重天……不是會所的冰火九重天那個,雖然那個也挺至尊。
九重天也就是九霄的意思。
所以華夏一般重要的日子,慶典,都會契合三六九這三個數字或者日子。
但比較奇怪的是,帝都這曆史悠久之地,但凡和飯館沾邊的數字,全都是雙數。
八大樓,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
全都切了“八”這個數字。
且大半“八大樓”,都位於前門外大柵欄這處鬧市區。
包括德遠社的小劇場,也在那邊。
那就得往上倒個百多年。
歸根結底,還在滿清頭上。
八大樓的出現,大部分是在清末時期,也就是老婆子垂簾聽政那陣。
這些大飯莊子,都由勤快能幹的山東老板和大廚主持。
但其實,背後的投資者,都是八旗子弟!
八旗對八樓,雖沒有那麽嚴謹一一對照,但由來便是這樣的。
出的菜品,很多也都是從宮裏流出的,改良版的滿漢全席菜品。
而之所以都集中在大柵欄,是因為滿清執政後,不許漢人住在內城。
被趕走的富商們,便聚集到了前門外,使這裏成了熱鬧所在。
爆肚這樣小吃也一樣。
最早是從宮裏傳出來的。
清代的《都門竹枝詞》中有一句“爆肚油肝香灌腸”。
與八大樓的菜色一樣,都是禦膳出身。
在傳入民間後,經過改良,加入了許多漢族常用的調料,才成了今天的樣子。
而且與八大樓一樣,爆肚也是雙數,分為四大家。
張遠娓娓道來,向一麵懵逼的江誌牆訴說著麵前食物的由來。
江老板有兩個沒想到。
一沒想到,這不起眼的小吃還有那麽深遠的淵源。
二沒想到,麵前這年輕人還挺博學,一道小吃都能侃侃而談。
不過他和我說這些是做什麽?
“江總,其實香江就很像八大樓所在的大柵欄地區。”
“大柵欄是因為富商被迫從內城出走,才發達起來。”
“香江能崛起,與大量富商從大陸出走也脫不開關係。”
就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早期華夏一窮二白,大量財富,尤其是黃金,古玩,珠寶都被轉移去了他處,間接造就了香江和寶島的經濟基礎。
香江影壇的崛起,也與經濟發展強相關。
就說曾經風靡亞洲,風華絕代的香江美人們。
林青霞的父親是山東萊陽人,隨軍撤往寶島。
王祖賢的父親是安徽舒城人,早年為軍統上尉,隨軍來到寶島。
邱淑貞是粵省開平人。
李嘉欣的父親是葡萄牙人,母親是魔都人。
關之琳的父親是遼寧沈陽人。
張敏是魔都人,小學後才去了香江。
張曼玉祖籍也是魔都。
劉嘉玲是姑蘇人,還會唱評彈呢。
風華絕代的“石榴姐”苑瓊丹,祖籍是遼寧營口,那裏可是評書四大家的龍興之地。
香江女星的黃金一代,其實沒幾個是地地道道的香江本地人,都是從全國各地因為各種原因移居過去的。
純香江人,就是蔡少芬這種瘦瘦高高,皮膚黝黑的長相,她都算是本地極品了。
後來經過混合,成為地道香江人的那一代,也就是現在這一代。
不說別的,港姐都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質量正在明顯快速下滑。
就上次江誌牆他們帶來的那三個,與蔡少芬,袁詠儀,陳法蓉,李嘉欣她們這批老港姐相比,那就根本不能比。
張遠就是要告訴江老板,香江娛樂圈能雄踞一時,是天時地利人和。
而現在這三樣都在離你們而去!
江誌牆聽出了他的話中話,眉頭緊皺。
若是上個月對方說這話,他還會不滿的反駁,甚至不屑。
可現在……
有了眼罩門這一劫,便的確如他所說,一切對香江影壇有利的因素,都打了大折扣。
江誌牆長歎一口氣。
他覺得,這小子看來是不想好好談了。
又聊規矩,又分析說香江影壇能成功,大半是外力作用。
這就是在打壓我。
想到這個,他都覺得可笑。
自己一個老江湖,正在被一位後輩年輕人打壓,訓話。
換以前怎麽可能?
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他心裏有數,估計這條路是行不通了,自己還得為《色·戒》找別的出路。
“好,我懂了。”說著這位拿起自己髒了的西裝外套,就要起身。
“不不不,你沒懂。”張遠把他攔下。
“我也還沒說完。”
“江老板,帝都爆肚,有四大家。”
“分別是爆肚馮,爆肚張,爆肚滿,和爆肚王。”
“聽名字您就知道,這是店家把姓氏冠在了招牌食物後邊。”
“您還記得,咱們進這店的時候,門口掛的招牌嗎?”
江誌牆來時就心情複雜,沒怎麽注意。
但通過和筷子,勺子上,都寫了店家的名字。
“金生隆……”他看了眼後,輕輕念道。
隨後便輕咦一聲。
這也不是剛才他說的那四大家呀?
還沒帶我來最正宗的店?
但其實,就像四大天王總是有五個一樣。
帝都爆肚四大家也有五家,那第五家,就是金生隆。
亦或者說,金生隆才是最出名的那一家。
由此,也引出了帝都小吃界的著名案件“二馮之爭”。
其實金生隆,才是真正的爆肚馮,或者說,老帝都口中的那家爆肚馮。
這店子初創於光緒年間,創始人叫馮天傑。
二代目,也就是這位的兒子繼承家業,並發揚光大,在帝都一舉成名。
這位兒子名叫馮金生,這便是金生隆的由來。
於是之,馬連良,裘盛戎,譚富英等演藝界名流,都是這家店鋪的忠實擁躉。
因為生意太好,太出名,後來企業改製,東安門市場小吃鋪改成國營企業時,便由八家鋪子合並,以爆肚為主,成立了金生隆爆肚店。
而另一家爆肚馮的創始人叫馮金河,店鋪在門框胡同。
金少山,荀慧生,尚小雲,裘盛戎,譚富英等名流便是這家的老食客。
裘盛戎和譚富英這老哥倆是真愛吃爆肚,哪家都有他們。
這家爆肚馮,也在57年合營時,被並入了同框胡同的同羲館飯館中。
等於兩家爆肚馮都被合營了。
但金盛隆依舊在幹主業,而爆肚馮則被吞並了,成了飯館中的單一門小菜。
馮金河這門,也因此斷了傳承。
直到改革開放,馮家第三代馮廣聚才集合了幾位本家兄弟,一塊恢複了爆肚馮這老字號。
並且這位非常擅長炒作和宣傳。
借著改革春風,鼓勵私營,要求各路名人領導來品嚐,把自己打造成了私營小吃館的標杆。
後來更是連上香江,寶島的各路媒體,甚至還接受了央視的采訪,並製作了記錄短片。
一路往上,還曾被邀請到釣魚台國賓館參與國慶五十周年聚會,現場為國家領導製作爆肚。
可以說,爆肚馮經過這位的操作,已經成為了全國小吃知名品牌。
也引起了金生隆這邊的注意。
“我們家才是爆肚馮啊!”
因為他們家沒斷過傳承,所以四代人下來,一直是幹這個的。
便去打聽。
這才發現原來是另一個馮家。
並且對方還早早將“爆肚馮”的商標給注冊了。
金生隆不光不能用爆肚馮的招牌,連店裏的介紹,用品上,也不能帶有“馮”字。
對方的意思是,這行姓馮的,隻能有我們一家!
金生隆這邊肯定不服啊。
幹個小吃店怎麽還給我姓氏都幹沒了?
兩家便由此開啟了曠日持久的文鬥武鬥。
打過官司,罵過街。
支持者們,老食客們,也互相攻擊,比較。
最後金生隆敗訴,氣鼓鼓的將自己的店鋪介紹改為了“爆肚冫金生隆”。
把馮字中的右半邊給隱去了。
就為了堵這個氣!
至今,這倆店依舊爭鬥不斷。
張遠說完,江誌牆更迷糊了。
為了一份爆肚,至於嗎?
“江先生,您不覺得,爆肚馮和金生隆,與大陸和香江影壇很像嗎?”
誰先來,誰後來,誰才能代表這一行?
“這一家爆肚店,一年才能賺多少錢。”
“對於上頭來說,電影這一年幾十億,才能賺多少錢?”
全國煙民每天多抽一根煙,就能幹出一個華夏娛樂圈的經濟體量來。
“錢對從業者來說,很重要。”
“但對上頭來說,並不重要。”
“名聲,臉麵,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國家不在乎誰才是正宗的爆肚馮,他們隻需要一塊能夠代表華夏小吃的招牌。”
“國家也不在乎電影是香江出的,還是大陸出的。”
“隻要能讓國家體麵便行。”
“像爆肚馮和金生隆這樣撕破臉皮,賭氣鬥爭到底,在我眼裏,根本沒有意義。”
“爆肚四大家,加起來也沒有十家店。”
“這麽小的市場,終有一天,他們的招牌和故事,都會被人慢慢遺忘。”
“反倒是各種打著擦邊球,借用這幾家老字號名字的連鎖品牌,賺的盆滿缽滿。”
張遠抬起手來,夾起一片羊後腦,放到鍋中涮了涮。
肉色略微帶粉,才剛熟,便已經夾起,放到了盤中。
“您看,涮過肉的清湯,也變肥了。”
同時用筷子,將那片羊後腦,扒拉成兩截。
一半放到自己碗中,一半放到了對方的碗中。
“我覺得,爆肚馮和金生隆,早該放下爭鬥。”
“這叫擱置爭議,共同開發。”
“把市場做大了,大家都有肉吃,剩下喝湯的也能肥。”
江誌牆眼神閃動,好像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
今天張遠來這兒吃飯,認真赴約。
並不像程好說的,或者江誌牆預計的那般,是來鬧脾氣,擺出勝利者的姿態,好好蹂躪對方,以報當時之恨。
沒有意義。
就像教父中所說的,永遠別恨你的敵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如今眼罩門一出,想要在港圈身上撕下一塊肉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冠希哥帶來的破壞非常致命,撕下了港圈最後的遮羞布。
港圈此時正經曆著嚴重混亂,各自為戰,尋求出路。
而張遠的判斷是。
此時形式已經逆轉,對方不再是敵人,而是最合適的合作夥伴!
港圈是殘了,不是死了。
依舊擁有大量資源和資金。
巴菲特的名言是,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現在的港圈已是跌停板。
原本他們在帝圈和滬圈的合作方,不是撇清關係,就是反咬一口,趁火打劫。
所以正是我入場的好時機!
“江先生。”
“我的想法是,我們一起成立一家公司。”
“不光是你我,任何香江的有識之士,都可以一起參與。”
“我們聯合起來,拋開之前的成見和矛盾,一起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江誌牆瞪大眼睛。
他怎麽也沒想到,對方不光沒有提出任何苛刻的條件,甚至還在這個時候提出了合作意向!
換我遭了之前這事,如今得勢。
不讓對方的老婆陪睡解恨,就算仁慈的了。
這年輕人……
並且江老板一想。
如果我們再次成為合作夥伴,甚至比之前的共同投資更為親密。
那我現在最棘手的問題,也就是《色·戒》的上映問題,不就有他這個中間人能夠斡旋了嗎?
這不就是我來找他的目的!
所以他發現,自己不光沒得選,這唯一選項,還是超乎自己預想的優秀選項。
這種時候,應該要問。
“那麽,代價是什麽?”
可如今港圈的情況,已經容不得他們思考這種問題了。
江誌牆拿起筷子,蘸了蘸後,將那半塊羊肉送入口中。
這頓飯到現在,他才吃出點滋味來。
“您幫忙聯係一下,還有哪些公司有意向。”
“當然,得要夠資格,不能阿貓阿狗都來。”張遠說著,同時招手讓服務員加菜。
對方此時明顯胃口大開。
“好,我去聯係!”
這會兒整個港圈都需要一個突破口。
張遠願意出來牽頭,肯定會一唿百應。
“那行,我們再溝通一下。”
“您這邊聯係好後,我請客,正式與所有意向者一起吃個飯。”
“好好好……”江誌牆現在就想飛迴香江去,把這好消息帶迴家。
鄉親們,上頭來詔安啦!
咱們有救啦!
張遠見對方神情激動,知道自己的選擇沒錯。
這就叫“請客,斬首,收下當狗”。
“還說我是反港先鋒。”張遠不服氣的想到。
這就是純純的汙蔑!
並且還是小看我。
老子要做兩廣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