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想與鄭小龍探討的作品,當然就是那部已經被他買下版權的《後宮·甄嬛傳》。


    後世的《如懿傳》已經證明了,拍古裝電視劇這事,真不是誰上誰都行的。


    有時候也不光是導演能力的問題。


    《如懿傳》的導演汪俊其實是位非常有經驗,能力也不錯的導演。


    但問題是他的背景不夠強,所以壓不住周遜這位女主角。


    迅哥說實話,表演天賦是有的。


    但智力和文化水平是真不咋地。


    劇組她說了算,那還能有好嗎?


    鄭小龍就不一樣了。


    這位就算撇開個人能力,光背景就可以壓倒市麵上的任何演員。


    《渴望》,華夏第一部長篇室內電視劇,播出時萬人空巷,他是當時的製片人之一。


    《編輯部的故事》,華夏情景喜劇的巔峰之一,他是總策劃。


    《北京人在紐約》,他是總導演和總製片,帶著馮曉剛出道。


    所以在帝圈,從馮曉剛,到趙寶剛這批人,見到他都得喊一聲大哥。


    這幫人當年都是跟著他混的。


    所以任何片子有他在,絕對壓得住台。


    而其個人能力則更強。


    張遠認為《甄嬛傳》這部片子隻有鄭小龍夫婦才能完成,換誰來都差著點。


    注意,是鄭小龍夫婦,而不是鄭小龍。


    她老婆王小平也是大功臣。


    這片子能成為後宮劇巔峰之作,後無來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片中人物都是“人”。


    人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性格和欲望。


    而大部分後世後宮劇中,除男女主角外,其餘人都是工具。


    要把每個人都寫活,每個人都拍活,還得合情合理,符合行為邏輯,這可是個大工程,非常吃功力的。


    鄭小龍能參與到那麽多華夏裏程碑式的電視劇作品中,是因為他具有帝圈最重要的兩個要素。


    當過兵,還是北影廠出身。


    但在去北影廠前,他和他老婆王小平,可都是北大中文係畢業的!


    北大中文係那是開玩笑的嗎。


    含金量碾壓那些從中戲,北影出身的導演和編劇。


    沒這學曆和水平,真就搞不出來這麽好的作品。


    高考200分的和600分的,那智力就不在一條水平線上,肯定不能比。


    所以張遠即使拿下了改編版權,卻依舊沒有換其他導演操刀的打算。


    還是找到了這位頭上。


    和他不算生人,上迴慶功宴時,他就和一起拍《金婚》的張國利蔣雯利來過。


    所以平日見他還算客氣。


    張遠一提起有,想要合作,這位先一愣。


    今天可沒少喝。


    他和韓三品,張國利這老哥幾個湊一塊,那酒杯就沒停過。


    所以這會兒有點半胡塗不糊塗的。


    “?”


    “什麽?”


    “一本網絡。”張遠和氣的說到。


    “嗨……”鄭小龍皺眉仰頭:“我當什麽獲獎作品呢。”


    “網絡都是給……”


    鄭導剛要說出些不合適的話來。


    要說張國利是真向著他,到底有相聲行的情誼在。


    立馬開口。


    “哎,曉龍,網絡現在年輕人愛看。”


    “我們這幫老家夥不懂,還得向年輕人學習呢。”


    他老婆王小平見其有醉意,說話大大咧咧,也用手輕推了推他。


    “小龍,先聽人家說完。”


    “多謝王老師。”張遠向王小平點頭微笑。


    “這是一部描寫清代後宮的作品。”


    “我想讓您先瞧瞧,如果覺得好,那我們細聊。”


    “要是覺得不好,那我們還可以另說。”


    “清宮劇,就是古裝劇。”鄭小龍漲紅著臉頰:“我沒拍過古裝片。”


    “尤其辮子戲我特別不喜歡,那幫滿清餘孽……哎呦!”


    王小平趕緊往嘴上沒把門的老公腰間掐了把,疼的他直眯眼吆喝。


    “王老師,我讓後廚準備些點心和醒酒湯。”


    “好好好,麻煩你了。”王小平都捏了把汗。


    我倆是正宗漢族,可今天在場的不少都是八旗後裔,還有些人則是專拍清宮劇。


    你這一句話得得罪多少人。


    都說酒後吐真言,張遠也隻得尷尬的陪笑。


    不過他知道,這夫妻倆的兒子叫鄭汗青,明顯是取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首千古名詩。


    但從詩詞就能看出夫妻倆的成分了。


    對比之下,李永和哈紋的女兒叫法圖麥,這是一個典型的伊斯蘭名字。


    你們夫妻倆也沒取味這麽正的名字,而且倆人往上的父母和祖父母輩也都是漢化的名字,咋到小孩這一輩還返祖了呢?


    “你下手這麽重,準紫了。”鄭小龍還抱怨呢。


    “什麽醒酒湯,我又沒醉,醒什麽酒。”


    這就是典型的醉話。


    “小張啊,不的先不提,主要我也沒空。”


    “之後好幾部戲在排隊呢,沒有檔期。”


    這話人家倒不是吹牛逼。


    鄭小龍的工作安排都已經連到後年了。


    剛拍完一部《生死十日》,馬上又有一部叫《春草》的電視劇要開工,桃紅和奚美娟主演的。


    這部還沒開工呢,因為《金婚》這部片子太火了,所以立馬就有一大幫投資人找上門,指名道姓要他拍續集。


    鄭小龍心說《金婚》的故事已經很完整了,從年輕到年老,該說的都已經說完。


    還怎麽拍?


    但他後來還是做出了違法祖訓的決定,打算再拍。


    因為對方給的實在太多了……


    藝術家也要吃飯的嘛。


    便有了後來那部胡軍主演,還帶上了薑紋夫妻倆的《金婚風雨情》。


    這片子播出後被罵的挺慘。


    因為名字蹭了《金婚》的熱度,但故事和人物卻完全不同。


    且鄭小龍和投資方以及電視台撈錢撈的有點太狠了,拚命的上廣告,引起了觀眾反感。


    10年這時候,正巧是植入廣告最癲狂的年頭,春晚上都是各種植入。


    這兩部還是他已經接下的,拿著劇本和錢咣咣砸門找他拍戲的人有的是。


    “鄭導,您是名導,工作多,事務繁忙,我清楚。”


    張遠聽出了對方話中的拒絕之意。


    這點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但他也並不惱,畢竟對方喝多了。


    “但我還是覺得,這部如果要改編電視劇的話,必須得是您來。”


    “如果您有別的工作,那我可以等,沒關係。”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王小平立馬替丈夫接過話題,張遠則領著他們去喝醒酒湯。


    “好事多磨。”張遠拍了拍自己的後腦勺。


    自己要處理的事挺多,得一樣一樣來。


    大導演都有個性,也正常。


    想要成大事就得有肚量。


    蔣昕我都忍了,喝多的鄭小龍那都是小意思。


    接著便與各處來的朋友又分別聊了聊。


    到了晚上十一點多,遛完一圈的張遠發現劉茜茜已經開始困的眨巴眼了。


    “你累了的話就早點迴去休息,明天還要開工呢。”


    “啊……”她揉了揉雙目:“好不容易休息日,你之後又不和我一塊在劇組了。”


    “難得見麵想和你多聊幾句。”


    “行,我們去後院說。”


    “哦,但不能……”她用口型說著。


    張遠估摸著,應該是不許扒她衣服。


    “張遠,我有些事想和你說。”


    他倆正打算往後院去的,江誌牆卻慢悠悠的半路殺出,喊住了他。


    “哎,我這就……”張遠剛想迴應,又看了眼身邊的女孩。


    “江老板,稍等,我一會兒來找你。”


    “行……”


    “江總找你肯定有正事。”小龍女說到。


    “和你聊天也是正事,走。”


    “哦。”她眯眼笑著,顯然對這迴答非常得意。


    外邊那麽多客人呢,他自然不能做出格的事。


    隻是領她到書房坐了會兒,又一起彈了一首她熟悉的曲子。


    “好啦,外邊有這麽多客人等著你招待。”


    “你能陪我這點時間,我已經很滿足了。”


    “去忙你的事吧,我先迴去了。”她很識大體的主動離去。


    並沒有常見小女生那般通過撒嬌或者撒潑來獲得存在感。


    “有時幼稚,有時成熟的……”送她和劉曉麗到門口,張遠邊揮手道別邊想著。


    由於客人實在是太多了,光一一送客就花了快倆小時。


    尤其是之前和自己商談投資事宜的那幾位,更是拽著他的胳膊不撒手,使勁的聊。


    到了後半夜快兩點,院子才終於清淨下來。


    “張遠哥,江老板還在等你。”助理給他端了杯茶。


    “你是不是把他忘了。”


    “並沒有。”張遠輕笑著迴道。


    他是故意晾一晾對方的。


    這會兒才轉頭來到小會客室。


    從江老板找他,到他終於得出空來,已經過去了好幾個小時。


    江誌牆這會兒已經五十多了。


    按理說這年紀鬧到後半夜,早迷瞪了。


    “江總,實在不好意思,久等了。”


    可當張遠來到他麵前時,這位卻依舊很精神,沒有絲毫困倦之意。


    與剛才劉茜茜那模樣反差極大。


    心裏有事和心裏沒事,狀態自然不同。


    江老板心裏有事!


    “你夠忙的。”江誌牆心裏有些不爽。


    為了泡妞把我扔這兒……


    但轉念一想,這種行為反而符合他的年紀。


    二十多歲正是荷爾蒙上頭的年紀,反而比他平日裏的超常表現更像正常人。


    “希望能一直忙,就會一直有錢賺。”


    “嗬嗬嗬,說的是。”江老板從口袋裏掏出一包萬寶路,取出一根後,將煙盒丟到了他麵前。


    張遠也抽上後,這位沉默了一陣,這才開口。


    “我們這次的合作,很成功,也很愉快。”


    “我做生意的信條,是有錢一起賺。”


    “很巧,我也是。”張遠很平靜的迴道。


    “你之前帶給我的那部文藝片,《蘋果》,我研究了一下,不錯。”江老板也穩穩的說著。


    “有範氷氷在,應該會有市場。”


    “我可以幫你做大陸以外的亞洲渠道,也可以幫你介紹一些海外的發行資源。”


    “多謝江總幫忙。”


    兩人的交談平靜如水。


    “不用謝,是片子的質量過硬。”江誌牆邊說,手指邊在沙發扶手上不斷摩挲著。


    這是心情浮躁的表現,張遠全都看在眼裏。


    “除了上映外,你對這部片子,還有什麽打算?”


    張遠咧嘴笑了起來。


    “電影嘛,無非是賣票房和拿獎。”


    “您也說了,片子質量不錯。”


    “我又是頭迴當製片人,當然希望能拿獎。”


    “你的目標獎項是?”江誌牆接著問道,語調比之前稍急了一點點。


    “金像獎參加不了,金雞獎的話,因為題材,難度也比較大。”


    “海外三大獎,都是優先考慮在電影節上首映的片子,現在也趕不上。”


    “所以最有份量的,就是寶島的金馬獎啦。”


    聽到金馬二字,江誌牆正在反複揉搓的手指用力緊了緊。


    金像獎是港人包攬,金雞獎由大陸主導。


    相較下,當時寶島的金馬獎是三地混戰,所以含金量最高。


    在被綠營搞臭前,金馬一直比剩下那倆稍高出小半頭。


    其中部分原因,是老外更認金像和金馬。


    畢竟香江和寶島電影更早接觸國際市場。


    而問題就在這裏,江誌牆也瞄著這次的金馬獎!


    他瞄著金像獎的片子,正是劉茜茜推掉的《色戒》。


    同樣的道理,因為題材和內容關係,金雞就別想了。


    而且老實說,江誌牆本就更關注海外渠道,金雞在他這裏份量一般。


    那作為香江人,他應該盯著金像獎呀。


    問題就出在這裏了。


    這迴江誌牆犯了一個錯誤,太貪!


    想要的太多,最終卻什麽都得不到。


    他本來的目標,是讓《色戒》拿金像,再靠著李安的名氣和敏感的題材,去闖好萊塢拿小金人。


    因為李安剛剛憑借《斷背山》拿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這迴他想衝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為了滿足老外的口味,就和《功夫之王》一樣,用了全套的海外團隊。


    編劇,攝影,剪輯,美術,視效,都是老外。


    做足了準備,打算大闖好萊塢了。


    卻被告知,《色戒》不符合參選標準。


    奧斯卡那邊給的理由是,團隊中的彎彎人太少。


    這一杆子給江誌牆打傻了。


    還能有這種理由?


    很明顯,他想著玩文藝,人家再跟他玩政治。


    這便是迷信洋人,想要討好洋人的結果。


    江老板正鬱悶著,香江金像獎這邊又發話了。


    “《色戒》不符合金像獎參選要求。”


    理由和奧斯卡給的大差不差。


    “團隊中香江人比例不達標,不符合規定。”


    江誌牆捂著胸口差點沒當場撅過去。


    團隊裏都是洋人,當然香江人比例不達標啦。


    這就是想要討好洋人的結果。


    這兩棍子直接給他打傻了!


    原本期望最大的兩個獎直接拒之門外。


    怎麽辦?


    就隻剩下金馬獎了!


    這便是他現在要找張遠談的事。


    一部影片,又是偏文藝的電影,獲獎與否,在版權市場上,完全是兩個身價!


    《色戒》這片子的成本是1600萬美金。


    單靠票房想迴本?


    1600萬美金折合華夏幣得有1.3億,能拍個《夜宴》還有富裕。


    沒有3個億以上的票房就是血虧。


    《夜宴》這種大片單靠票房都賠了,《色戒》這種偏文藝的,莫說梁朝偉湯唯脫光了。


    就是李安自己脫光了,也不可能賣出那麽多票房來。


    所以隻有靠江誌牆最擅長的賣海外版權和渠道,才有迴本的可能。


    而這些都需要大獎輔助。


    可現在,張遠手中的《蘋果》,也要衝金馬。


    此時的小會客室內,張遠笑容滿麵,江誌牆卻愁容不展。


    因為幾個小時前還一同滿麵和氣,喜談票房,一同賺錢的合作方。


    轉眼間,卻成了……


    敵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帝:我謝謝你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翻滾的肚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翻滾的肚皮並收藏影帝:我謝謝你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