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進入了夏季三月。
雖不是重慶,武漢,南昌和長沙這四大火爐。
但橫店的日頭也已逐漸熾熱。
春季愛曬太陽的路人,此時卻又嫌棄的打起了遮陽傘。
上個月還叫我小甜甜,這會兒就喊我牛夫人了。
初夏的陽光,就像進入賢者狀態後的番號一樣,大家都懶得再看一眼。
但再過幾個月,到了冬季,同一批人卻又會像群中老哥四處求種子一樣。
央求著太陽多曬幾個時辰。
人呐,就是如此多變的。
同一樣東西,今天視若珍寶,明天就會棄之如敝履。
外在事物其實並未變化,變的,隻是人自己。
天熱起來後,片場的裝備也逐漸更換。
從前幾個月的暖手寶,小太陽,換做了現在的大風扇。
助理還拿著個便攜式的小電扇,給張遠吹著。
畢竟整個劇組,就他穿的最厚。
雖還未到三伏天,但也已經到了每拍兩三個鏡頭就要補妝的程度了。
頭套,盔甲內襯,個個都給他捂的嚴嚴實實。
現在張遠有些後悔把奚仲文找來了。
除了這老小子給劇組提建議安排了嚴密的道具安保措施外,這盔甲的做工也是密不透風,一絲清爽的空氣都近不了身。
幸好化妝師是自己專用的,補妝還算方便,能讓她24小時待命。
“你不熱嗎?”
看向一旁身穿絳紫色紗衣的小龍女,張遠揮揮手,讓助理也給她拿了個小電扇。
“謝謝,不過我還好。”
“我忘了,你是武漢人。”張遠撓撓頭,火爐出來的是不一樣。
武漢武漢,她那汗都捂著呢。
“那也不一定。”一旁的劉阿姨笑著迴道:“不是說熱的地方出來就不怕熱,冷的地方出來就不怕冷。”
劉曉麗是出生在哈爾濱,長大在武漢,按理說應該天生冰抗和火抗拉滿了。
“我小時候在黑龍江,從來沒長過凍瘡。”
“可到武漢的第一個冬天,手上,耳朵上就長凍瘡了。”
那是,東北有暖氣,而且冬天濕度低,哪兒像南方呀。
屋裏又冷又潮,冬天那被子都粘糊糊的,沾在身上一點不保暖。
在橫店呆過好幾個冬天的張遠深有感觸。
但也比帝都冬天起沙塵要好些,那空氣汙染太嚴重了,睡一覺起來都容易流鼻血。
類似南方冬天難熬這類反直覺的事很常見。
就比如現在的劉茜茜。
她也不是完全不熱,隻是基本不動彈,也不敢出汗。
因為一出汗就得補妝。
她補妝可麻煩了。
因為別的女演員是要畫白,她則是要畫黑。
本來挺好,去了戈壁一個多禮拜,給曬黑了不少,拍戲剛剛好。
可才不到兩周,她就又白迴去了。
年輕,外加皮膚底子好,恢複的特別快。
導致每天上工前化妝師拿著一套萬年不用黑色粉餅直往她臉上撲。
打戲或者其他戲還好,一拍彈琵琶的戲份,鏡頭裏那手和臉都不是一個顏色的。
所以她但凡一出汗,一擦。
擦哪兒,哪兒就白出一道來。
但有意思的是,邁扣覺得她化黑些的樣子更漂亮。
好像導演也是這麽覺得的。
張遠對白人的審美無法認同,明顯又白又高的才漂亮。
她可是有東北人基因的。
你們白人要是喜歡又黑又矮的,找個泰國人來不就好了。
什麽品味……
“茜茜,你怎麽老在現場看劇本和台詞。”張遠嘀咕了一句。
“又不是人人都像你一樣,腦子那麽好使,台詞看一遍就記住了。”她撇了眼後,撅著嘴有些酸溜溜的迴道。
行吧……至少認真,沒念12345……
“那你的琵琶練的怎麽樣啦?”
“有練啦,我最近忙的都快劈叉了。”
“又不是人人都像你,腦子那麽好使,練習一遍就會了。”她又撅著嘴,酸溜溜的迴道。
那是,我薅了,不是,天賦多好啊。
劉茜茜對張遠的表現是既愛又恨。
人類天生是慕強的,尤其是女性對男性的慕強,自古有之。
張遠厲害,她當然覺得歡喜。
多好呀,辦事細心,學東西又快。
但她本身又是個挺倔的人,不願意服輸。
所以內心很矛盾。
從前單看張遠表演或者練習,她能一看看一天,怎麽都覺得好。
但現在與對方學習或者練習同樣的技藝後,那種落差感就讓她很難受了。
她迴想起自家的狗狗。
同樣是狗,德牧,邊牧之類的狗子,三天能學八個技能。
可家裏一塊養著的鬆獅和哈士奇,八天都學不會一個動作。
在一起工作和學習時,她覺得自己就是那條頭頂三把火的哈士奇……
“我就像問問,你那首《青花瓷》練的咋樣了?”
“練啦,現在能大概彈一下。”
瞧她這沒多少自信的樣子,張遠抿了抿嘴,決定不再多問。
讓她練,是因為《不能說的秘密》快要上映了。
而在發布會上,給她安排了彈奏《青花瓷》作為表演。
同時張遠還安排周董在發布會上首發電影同名主題曲《不能說的秘密》。
這樣一來,男女主角都有才藝展示,能吸引眼球。
再加上之前《青花瓷》的歌曲和mv的熱度積澱,希望能為電影開個好頭。
時間則定在了劇組每周的休息日,剛好大家都有空,也不用請假。
張遠與她又聊了幾句,見這小妞壓力大,有些苦惱的樣子,便不再打攪。
轉頭去了兩位大哥那邊。
“好啊!”
張遠發出邀請,讓兩人幫忙去《不能說的秘密》的發布會熱熱場。
反正休息嘛。
辰龍本就好熱鬧,一聽這事立馬答應。
“剛好,之前我們看的那部片子,可以給江老板帶去,讓他看一下,然後拓展一下渠道。”
老李這人不愛摻和事。
但挺辰龍答應的那麽爽快,又是給張遠幫忙,他一歪嘴,也立即答應下來。
張遠心中偷笑。
你倆就鬥吧,反正得利的都是我。
不過他也不是光薅這兩人,也給了迴報的。
前幾天,《功夫之王》劇組有一個大場景的戲份。
設定環境是在一處水田邊的村莊。
水田,梯田這種東西,在老外心中是最有東方韻味的場景之一,自然不會錯過。
羅伯早就想拍這東西了,所以在設計劇本時,就特意設置了一場以中式農田為背景的戲份。
故事是邁扣飾演的天行者剛到異世界,這是第一個場景。
相當於新手村。
就是在這裏,邁扣遇到了龍叔飾演的魯彥,也被玉疆戰神的軍隊發現了他手持金箍棒,由此展開追殺。
這場戲還有張遠的事呢。
玉疆戰神會親自到場,最後下令屠村,一把大火燒光整座村落。
這處場景早就在搭建當中。
但世事難預料。
玉疆戰神還沒到呢,完工了七八成的村莊先著了。
究竟是工人抽煙點著了易燃物,還是電器短路造成了火災。
又或者是電鋸鋸東西的火星子引燃了周圍的木屑。
反正是遭了殃。
眼瞧著拍攝進度要糟,羅伯愁眉不展。
然後,他就想到了解決辦法。
“張,我有件事想找你聊聊。”
反正他已經路徑依賴了。
之前兩位大哥的事就是他在中間調和,老外瞧在眼裏,便習慣性的往他這兒跑。
“大雄,我不是哆啦a夢。”張遠握著導演的手說道。
“拍攝場景燒了就重建唄。”
“這種事也不稀奇。”
“我還能給你變一個場景出來啊……哎!”
說到這裏,張遠腦中靈光一閃。
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之前拍《霍元甲》的時候,就是有孫麗的那個景。
她的腿還在梯田裏被螞蟥吸了個夠。
就那地方,不和老外要的場景一模一樣嗎?
都是中式水田呀!
“你先等我一下。”張遠這就起身去找李連界。
老李被他這麽一問,也愣住了。
對啊!
他聽說場景過火的事,還煩惱檔期延誤,耽誤自己賺錢呢。
就給導演於仁泰去了電話。
於導聽說後,又給之前劇組的道具和副導去了電話。
一問才知道,那地方沒人用,荒廢了。
荒廢沒事啊!
再荒廢,也是完整的場景,歸置歸置就能用。
關鍵是省時間。
重建至少一兩個月,歸置一下的話,一兩周就夠。
劇組一天花費就大幾十上百萬,時間才是最貴的。
關鍵這場景反複使用,等於一倒手,還能賺點。
其中李連界的好處自然少不了。
幾個電話就能撈幾百萬,何樂而不為。
老李笑的,又省了時間,又賺了錢,多美。
當場拍著張遠的肩膀,連連道好。
“這樣,我再幫你和陳可欣那邊打打招唿。”
“強烈推薦一下。”
“剛好這邊場景要修整,我和導演說一下,把你的檔期挪動一下。”
“為你騰出時間來,好先去處理電影和試鏡的事。”
“你也知道咱們這行瞬息萬變,能早早定下來才安心。”
張遠本心說你在當中撈錢,也不給我分點。
但聽到他幫自己“寫推薦信”,又給騰時間的,也行吧。
也算照顧自己。
高興的答應下來。
他以為老李是純粹的幫扶他,為他騰時間。
其實不盡然。
最近和他拍打戲,中了龍叔的“奸計”後,他每天都在硬頂。
膏藥換了一副又一副。
對e的老婆李智來劇組看他,他都沒力氣玩球。
他覺得自己可能要強弩灰飛煙滅了。
全靠一口功夫巨星的底氣頂著。
現在有機會,趕緊給這小子送走!
我也好歇幾天。
養養筋骨。
被架上去了,總不能過了這些日子再和張遠說,你手太重,我受不了……那我前輩的臉麵,功夫皇帝的尊嚴往哪裏擱?
過了沒幾天,劇組休息日。
張遠跟導演似得,領著劉家母女,辰龍和李連界,還有一大幫隨行人員,迴到帝都開發布會。
周董早早就到了,一直在場地內調試設備。
一見他來了,格外激動的上前擁抱,同時搓了搓手。
“兩位大佬呢?”
李連界他是見過的,就是在《霍元甲》劇組,也是張遠領著他去的。
當時給他激動地……
這會兒聽說辰龍大哥也來了。
雖然在張遠組織的賽車活動上,倆人已經見過了。
當時給他激動地……
但同時兩位功夫巨星出現捧場,還是讓他情難自已。
不光是他。
本來聽說周傑輪和劉茜茜合作的新電影要開發布會。
他倆一位是華語樂壇頂流,一位是華夏電視劇圈的頂流。
雙流合避,本就極其吸引眼球。
不少記者早已摩拳擦掌,最好能問出些八卦緋聞來,那可就太值了。
但聽說辰龍和李連界也迴來,這幫記者都不是激動了,簡直恨不得連夜扛著火車就來現場。
果真,發布會現場人頭攢動。
大大小小的媒體記者足有三四百人!
普通發布會找媒體還得給車馬費。
有這些人在,媒體都上趕著來。
但規矩還是得有,張遠依舊讓助理準備了小紅包。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不是說他多大方,而是免得有小人挑事。
待到發布會正式召開時。
劉曉麗按照慣例,坐在第一排,幫自己女兒“壓陣”。
其實每次發布會,她比女兒都緊張。
聽到入場音樂響起,主持人說完開場詞,主創們一一入場。
作為製片人的江誌牆為首。
周董和劉茜茜緊隨。
黃秋牲,曾愷玹,南拳媽媽等人在後。
這幫人落座後,主持人再度開腔。
“接下來,邀請我們今天的特邀嘉賓登場。”
隨後兩位大哥與張遠三人邁步入場。
劉曉麗隨著女兒參與過的發布會大大小小得有幾十場。
但看著麵前這明星陣容,心中感歎。
恐怕《功夫之王》的發布會,也未必能有這陣仗了。
若說演員行中,有誰能召集這麽多大牌露麵,恐怕……
劉阿姨看向坐在最靠邊位置上的張遠。
恐怕也隻有他了!
雖不是重慶,武漢,南昌和長沙這四大火爐。
但橫店的日頭也已逐漸熾熱。
春季愛曬太陽的路人,此時卻又嫌棄的打起了遮陽傘。
上個月還叫我小甜甜,這會兒就喊我牛夫人了。
初夏的陽光,就像進入賢者狀態後的番號一樣,大家都懶得再看一眼。
但再過幾個月,到了冬季,同一批人卻又會像群中老哥四處求種子一樣。
央求著太陽多曬幾個時辰。
人呐,就是如此多變的。
同一樣東西,今天視若珍寶,明天就會棄之如敝履。
外在事物其實並未變化,變的,隻是人自己。
天熱起來後,片場的裝備也逐漸更換。
從前幾個月的暖手寶,小太陽,換做了現在的大風扇。
助理還拿著個便攜式的小電扇,給張遠吹著。
畢竟整個劇組,就他穿的最厚。
雖還未到三伏天,但也已經到了每拍兩三個鏡頭就要補妝的程度了。
頭套,盔甲內襯,個個都給他捂的嚴嚴實實。
現在張遠有些後悔把奚仲文找來了。
除了這老小子給劇組提建議安排了嚴密的道具安保措施外,這盔甲的做工也是密不透風,一絲清爽的空氣都近不了身。
幸好化妝師是自己專用的,補妝還算方便,能讓她24小時待命。
“你不熱嗎?”
看向一旁身穿絳紫色紗衣的小龍女,張遠揮揮手,讓助理也給她拿了個小電扇。
“謝謝,不過我還好。”
“我忘了,你是武漢人。”張遠撓撓頭,火爐出來的是不一樣。
武漢武漢,她那汗都捂著呢。
“那也不一定。”一旁的劉阿姨笑著迴道:“不是說熱的地方出來就不怕熱,冷的地方出來就不怕冷。”
劉曉麗是出生在哈爾濱,長大在武漢,按理說應該天生冰抗和火抗拉滿了。
“我小時候在黑龍江,從來沒長過凍瘡。”
“可到武漢的第一個冬天,手上,耳朵上就長凍瘡了。”
那是,東北有暖氣,而且冬天濕度低,哪兒像南方呀。
屋裏又冷又潮,冬天那被子都粘糊糊的,沾在身上一點不保暖。
在橫店呆過好幾個冬天的張遠深有感觸。
但也比帝都冬天起沙塵要好些,那空氣汙染太嚴重了,睡一覺起來都容易流鼻血。
類似南方冬天難熬這類反直覺的事很常見。
就比如現在的劉茜茜。
她也不是完全不熱,隻是基本不動彈,也不敢出汗。
因為一出汗就得補妝。
她補妝可麻煩了。
因為別的女演員是要畫白,她則是要畫黑。
本來挺好,去了戈壁一個多禮拜,給曬黑了不少,拍戲剛剛好。
可才不到兩周,她就又白迴去了。
年輕,外加皮膚底子好,恢複的特別快。
導致每天上工前化妝師拿著一套萬年不用黑色粉餅直往她臉上撲。
打戲或者其他戲還好,一拍彈琵琶的戲份,鏡頭裏那手和臉都不是一個顏色的。
所以她但凡一出汗,一擦。
擦哪兒,哪兒就白出一道來。
但有意思的是,邁扣覺得她化黑些的樣子更漂亮。
好像導演也是這麽覺得的。
張遠對白人的審美無法認同,明顯又白又高的才漂亮。
她可是有東北人基因的。
你們白人要是喜歡又黑又矮的,找個泰國人來不就好了。
什麽品味……
“茜茜,你怎麽老在現場看劇本和台詞。”張遠嘀咕了一句。
“又不是人人都像你一樣,腦子那麽好使,台詞看一遍就記住了。”她撇了眼後,撅著嘴有些酸溜溜的迴道。
行吧……至少認真,沒念12345……
“那你的琵琶練的怎麽樣啦?”
“有練啦,我最近忙的都快劈叉了。”
“又不是人人都像你,腦子那麽好使,練習一遍就會了。”她又撅著嘴,酸溜溜的迴道。
那是,我薅了,不是,天賦多好啊。
劉茜茜對張遠的表現是既愛又恨。
人類天生是慕強的,尤其是女性對男性的慕強,自古有之。
張遠厲害,她當然覺得歡喜。
多好呀,辦事細心,學東西又快。
但她本身又是個挺倔的人,不願意服輸。
所以內心很矛盾。
從前單看張遠表演或者練習,她能一看看一天,怎麽都覺得好。
但現在與對方學習或者練習同樣的技藝後,那種落差感就讓她很難受了。
她迴想起自家的狗狗。
同樣是狗,德牧,邊牧之類的狗子,三天能學八個技能。
可家裏一塊養著的鬆獅和哈士奇,八天都學不會一個動作。
在一起工作和學習時,她覺得自己就是那條頭頂三把火的哈士奇……
“我就像問問,你那首《青花瓷》練的咋樣了?”
“練啦,現在能大概彈一下。”
瞧她這沒多少自信的樣子,張遠抿了抿嘴,決定不再多問。
讓她練,是因為《不能說的秘密》快要上映了。
而在發布會上,給她安排了彈奏《青花瓷》作為表演。
同時張遠還安排周董在發布會上首發電影同名主題曲《不能說的秘密》。
這樣一來,男女主角都有才藝展示,能吸引眼球。
再加上之前《青花瓷》的歌曲和mv的熱度積澱,希望能為電影開個好頭。
時間則定在了劇組每周的休息日,剛好大家都有空,也不用請假。
張遠與她又聊了幾句,見這小妞壓力大,有些苦惱的樣子,便不再打攪。
轉頭去了兩位大哥那邊。
“好啊!”
張遠發出邀請,讓兩人幫忙去《不能說的秘密》的發布會熱熱場。
反正休息嘛。
辰龍本就好熱鬧,一聽這事立馬答應。
“剛好,之前我們看的那部片子,可以給江老板帶去,讓他看一下,然後拓展一下渠道。”
老李這人不愛摻和事。
但挺辰龍答應的那麽爽快,又是給張遠幫忙,他一歪嘴,也立即答應下來。
張遠心中偷笑。
你倆就鬥吧,反正得利的都是我。
不過他也不是光薅這兩人,也給了迴報的。
前幾天,《功夫之王》劇組有一個大場景的戲份。
設定環境是在一處水田邊的村莊。
水田,梯田這種東西,在老外心中是最有東方韻味的場景之一,自然不會錯過。
羅伯早就想拍這東西了,所以在設計劇本時,就特意設置了一場以中式農田為背景的戲份。
故事是邁扣飾演的天行者剛到異世界,這是第一個場景。
相當於新手村。
就是在這裏,邁扣遇到了龍叔飾演的魯彥,也被玉疆戰神的軍隊發現了他手持金箍棒,由此展開追殺。
這場戲還有張遠的事呢。
玉疆戰神會親自到場,最後下令屠村,一把大火燒光整座村落。
這處場景早就在搭建當中。
但世事難預料。
玉疆戰神還沒到呢,完工了七八成的村莊先著了。
究竟是工人抽煙點著了易燃物,還是電器短路造成了火災。
又或者是電鋸鋸東西的火星子引燃了周圍的木屑。
反正是遭了殃。
眼瞧著拍攝進度要糟,羅伯愁眉不展。
然後,他就想到了解決辦法。
“張,我有件事想找你聊聊。”
反正他已經路徑依賴了。
之前兩位大哥的事就是他在中間調和,老外瞧在眼裏,便習慣性的往他這兒跑。
“大雄,我不是哆啦a夢。”張遠握著導演的手說道。
“拍攝場景燒了就重建唄。”
“這種事也不稀奇。”
“我還能給你變一個場景出來啊……哎!”
說到這裏,張遠腦中靈光一閃。
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之前拍《霍元甲》的時候,就是有孫麗的那個景。
她的腿還在梯田裏被螞蟥吸了個夠。
就那地方,不和老外要的場景一模一樣嗎?
都是中式水田呀!
“你先等我一下。”張遠這就起身去找李連界。
老李被他這麽一問,也愣住了。
對啊!
他聽說場景過火的事,還煩惱檔期延誤,耽誤自己賺錢呢。
就給導演於仁泰去了電話。
於導聽說後,又給之前劇組的道具和副導去了電話。
一問才知道,那地方沒人用,荒廢了。
荒廢沒事啊!
再荒廢,也是完整的場景,歸置歸置就能用。
關鍵是省時間。
重建至少一兩個月,歸置一下的話,一兩周就夠。
劇組一天花費就大幾十上百萬,時間才是最貴的。
關鍵這場景反複使用,等於一倒手,還能賺點。
其中李連界的好處自然少不了。
幾個電話就能撈幾百萬,何樂而不為。
老李笑的,又省了時間,又賺了錢,多美。
當場拍著張遠的肩膀,連連道好。
“這樣,我再幫你和陳可欣那邊打打招唿。”
“強烈推薦一下。”
“剛好這邊場景要修整,我和導演說一下,把你的檔期挪動一下。”
“為你騰出時間來,好先去處理電影和試鏡的事。”
“你也知道咱們這行瞬息萬變,能早早定下來才安心。”
張遠本心說你在當中撈錢,也不給我分點。
但聽到他幫自己“寫推薦信”,又給騰時間的,也行吧。
也算照顧自己。
高興的答應下來。
他以為老李是純粹的幫扶他,為他騰時間。
其實不盡然。
最近和他拍打戲,中了龍叔的“奸計”後,他每天都在硬頂。
膏藥換了一副又一副。
對e的老婆李智來劇組看他,他都沒力氣玩球。
他覺得自己可能要強弩灰飛煙滅了。
全靠一口功夫巨星的底氣頂著。
現在有機會,趕緊給這小子送走!
我也好歇幾天。
養養筋骨。
被架上去了,總不能過了這些日子再和張遠說,你手太重,我受不了……那我前輩的臉麵,功夫皇帝的尊嚴往哪裏擱?
過了沒幾天,劇組休息日。
張遠跟導演似得,領著劉家母女,辰龍和李連界,還有一大幫隨行人員,迴到帝都開發布會。
周董早早就到了,一直在場地內調試設備。
一見他來了,格外激動的上前擁抱,同時搓了搓手。
“兩位大佬呢?”
李連界他是見過的,就是在《霍元甲》劇組,也是張遠領著他去的。
當時給他激動地……
這會兒聽說辰龍大哥也來了。
雖然在張遠組織的賽車活動上,倆人已經見過了。
當時給他激動地……
但同時兩位功夫巨星出現捧場,還是讓他情難自已。
不光是他。
本來聽說周傑輪和劉茜茜合作的新電影要開發布會。
他倆一位是華語樂壇頂流,一位是華夏電視劇圈的頂流。
雙流合避,本就極其吸引眼球。
不少記者早已摩拳擦掌,最好能問出些八卦緋聞來,那可就太值了。
但聽說辰龍和李連界也迴來,這幫記者都不是激動了,簡直恨不得連夜扛著火車就來現場。
果真,發布會現場人頭攢動。
大大小小的媒體記者足有三四百人!
普通發布會找媒體還得給車馬費。
有這些人在,媒體都上趕著來。
但規矩還是得有,張遠依舊讓助理準備了小紅包。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不是說他多大方,而是免得有小人挑事。
待到發布會正式召開時。
劉曉麗按照慣例,坐在第一排,幫自己女兒“壓陣”。
其實每次發布會,她比女兒都緊張。
聽到入場音樂響起,主持人說完開場詞,主創們一一入場。
作為製片人的江誌牆為首。
周董和劉茜茜緊隨。
黃秋牲,曾愷玹,南拳媽媽等人在後。
這幫人落座後,主持人再度開腔。
“接下來,邀請我們今天的特邀嘉賓登場。”
隨後兩位大哥與張遠三人邁步入場。
劉曉麗隨著女兒參與過的發布會大大小小得有幾十場。
但看著麵前這明星陣容,心中感歎。
恐怕《功夫之王》的發布會,也未必能有這陣仗了。
若說演員行中,有誰能召集這麽多大牌露麵,恐怕……
劉阿姨看向坐在最靠邊位置上的張遠。
恐怕也隻有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