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關離伊闕關較近,不消半日行程便可到得,陽平關的守將李東樂曾經差陳健元到伊闕關下表降表,隻可惜那陳健元讓徐茂公,魏征等連哄帶嚇,居然招了李東樂詐降的具體過程。
而後也因為薛蓮香一事,讓虯髯客無心戀戰,在伊闕關挖地尋人,以致於久未攻城。而大軍遲遲沒到陽平關下,讓陳東樂摸不著底細,他每天擔驚受怕的,不知道秦瓊大軍何時會到陽平關。
隻是一連多日,並不見秦瓊大軍的動靜,讓他稍稍安心,卻依然睡不安穩。畢竟陳健元已泄露出他的詐降之計。
李東樂在總兵府踱來踱去,不知道如何是好。就連平日裏他尋花問柳時常寵幸的白牡丹,現在也不能讓他提起興趣。
李鸞瑛等在伊闕關隻呆了一天,就轉頭到陽平關,大軍征戰,她也不放心她二哥李世民,因此想早日將玉兒送到王伯當手中,並且半路答應薛蓮香的事情轉述於秦瓊,讓各位不用替她擔心,也就功德圓滿,可以功成身退了。
王伯當帶著玉兒到虯髯客麵前請求去江都一趟,魏征見後,對他說:“伯當兄弟,現在大軍陣前,你豈可以兒女私情為重,擅離崗位,不許。”
王伯當懇請魏丞相,徐軍師,右賢王說:“魏大哥,徐三哥,張六哥,現在瓊儀生死未卜,我想到江都去沿運河尋找於她,希望大王允許。”
徐茂公說:“伯當,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你覺得大王會允許嗎?”
秦瓊也勸伯當應以天下黎民百姓為重,先將個人得失放到一邊。
王伯當說:“各位哥哥說得很對,但是這是性命憂關的大事,也許瓊儀讓人救了,如果真的她命大獲救,也麵臨著危險,麵臨著楊廣隨時再度害她的危險。畢竟她是成公一家唯一幸存的人。若是她已遭不測,王伯當定要尋迴屍體,厚葬與她,不想讓她暴屍荒野,孤魂不得安息。”
眾人用目光瞧看虯髯客,不知道他能不能批準王伯當陣前離開。
虯髯客見眾人看著自己,自己的一句話要決定王伯當的去留。他很矛盾,軍隊需要他,但是,人非草木,豈能無情,縱使英雄路短,也不能消兒女情長。自己麵對薛蓮香的失蹤都能幾天不理軍務,埋頭隻顧尋找,伯當的心情他非常理解。
虯髯客揮揮手說:“伯當,你此去江都,萬事要小心,不論遇到什麽難事,都迴來找兄弟們,兄弟們幫你一起解決,切不可一個人獨自承擔,不是每件事情都能一手承擔的。”
王伯當聽得虯髯客此言,大唿:“謝大王成全。”
“不用謝本王,本王也是將心比心。失去蓮香後,我才明白擁有是最珍貴的幸福,擁有的時候一定要互相珍惜。”虯髯客說道,“不過,你找到李瓊儀後,要速速迴來,與大軍會合,大家離不開你。”
“是,王伯當定會早日迴來,不負大王厚望。”王伯當信誓旦旦地說。
魏征,徐茂公,秦瓊等見右賢王已然同意王伯當先行離開尋找李瓊儀的屍體,也就不再多說什麽,或許他現在麵臨的悲痛,又有幾人能知道的呢。
徐茂公給他找來一匹快馬,讓他一路上騎馬而去,行程可以縮短一些,並與之商定,到江都後盡快與大軍會合。
楊鸞瑛聽說王伯當要帶玉兒前去沿江搜尋,就派了行文習武一起去幫助他們,一來二人曾經讓李世民派去搜尋過屍體,路線很熟,二來可以保護玉兒姑娘。
王伯當拒絕說:“謝謝李四小姐關心。有我王伯當在,我可以保護玉兒的安全的。”
李鸞瑛想想,既然你不用保護,那就隨你去吧,她也隻是關心玉兒,一路同行,已經產生的姐妹之情,本想讓行文習武保護於她,不過,既然她有 “護花使者” ,那她就用不著多此一舉了。
王伯當於眾兄弟握手告別,帶著玉兒,騎上徐茂公替她準備的馬,輕裝上路,絕塵而去。
魏征惋惜地說:“伯當一走,我軍又少一員大將。”
李鸞瑛說道:“若是丞相不嫌棄,可以讓行文,習武和大家一起前去。反正我也要一路向越國公府而去,沿途尋找我二哥。”
魏征連忙拒絕說道:“這怎麽可以,我等起事若是失敗,豈不連累於唐公,這萬萬使不得。”
李鸞瑛說:“不用客氣,魏丞相能事事替家父著想,設身處地,不讓他人受到牽連,李鸞瑛非常佩服,如此就不勉強了。”
魏征說道:“李四小姐若是尋找令兄,不如就隨大軍前行一同等候,你二哥找出蓮香姑娘後不是一樣要送迴我軍中,交與右賢王嗎?”
李鶯瑛婉言謝絕說道:“謝謝魏丞相好意,我一個女子留在軍中也實在有所不便,反而影響大軍東征,我還是先行告辭吧,將來我二哥找到薛蓮香妹妹後,我兄妹二人再到軍中也不晚。”
“那如此魏某就不多留,隻能隨李小姐自便了。”魏征見李鸞瑛去意已決,也就不再多留與她。
大軍所到陽平關城門口,李鸞瑛帶領行文習武一行人與秦瓊大軍告別。各自奔程。
魏征看著這陽平關的城門,對大家說道:“這幾日在伊闕關那麽長時間了積下了一點好,讓那李東樂居然分不清我軍的用意。”
徐茂公看看魏征,恍然大悟道:“他們前幾天以為我軍攻城,早早做好準備,蓄勢等待發,結果時隔多日,並不見我軍來犯,軍心動搖。此時李東樂必定以後我軍還不會來陽平關。”
秦瓊也點頭說道:“所謂兵不厭詐,在他猝不及防的時候,我們給他來個措手不及。”
虯髯客說道:“各位的意思是偷襲於他?這真是一個好主意。那李東樂見我們那麽多天未對陽平關有所行動,必定放鬆警惕,正是我軍一鼓作氣的好時機。”
“那還等什麽,直接直搗黃龍,殺他個措手不及。好在現在大軍行程也不多,半日下來也不是很累,完全可以將李東樂這個龜孫子抓住,敢到我軍中詐降,他奶奶的。”尚青山說道。
於是大家各自準備,三軍就地埋鍋造飯,酒足飯飽後,趁著陽平關守將不備,殺將進去,點火燒了城口,待上一片混亂。
秦瓊與虯髯客戰場拚殺,以一擋十,殺得陽平關眾將無處遁形。那李東樂見大勢已去,怕喪命於秦瓊大軍之手,竟棄城而去,沒想到還沒跑出城,讓虯髯客逮住,毫不客氣地對著他一戟砍了下去。
虯髯客看那李東樂頭顱落地,鮮血濺得城牆一地血紅,他恨恨地說:“讓你來詐降,若不是本王無心戀戰,你早沒命了。狗東西,你應該感謝蓮香失蹤,讓你多活了幾天。”
陽平關眾將,死的死,逃的逃,關裏關外,到處是戰死的屍體,零亂的戰旗,煙塵滿天,一片哀號。
秦瓊大軍將陽平關的旗幟換上,魏征和徐茂公在勝利後著手讓各士兵們幫助重建家園,安撫百姓,將百姓的恐懼降到最低。至此,陽平關告破。大軍在陽平關境內休息整頓,準備向萬鬆關出發。
(本章導讀:人物,李鸞瑛 玉兒 王伯當 徐茂公 秦瓊 虯髯客 魏征 尚青山)
而後也因為薛蓮香一事,讓虯髯客無心戀戰,在伊闕關挖地尋人,以致於久未攻城。而大軍遲遲沒到陽平關下,讓陳東樂摸不著底細,他每天擔驚受怕的,不知道秦瓊大軍何時會到陽平關。
隻是一連多日,並不見秦瓊大軍的動靜,讓他稍稍安心,卻依然睡不安穩。畢竟陳健元已泄露出他的詐降之計。
李東樂在總兵府踱來踱去,不知道如何是好。就連平日裏他尋花問柳時常寵幸的白牡丹,現在也不能讓他提起興趣。
李鸞瑛等在伊闕關隻呆了一天,就轉頭到陽平關,大軍征戰,她也不放心她二哥李世民,因此想早日將玉兒送到王伯當手中,並且半路答應薛蓮香的事情轉述於秦瓊,讓各位不用替她擔心,也就功德圓滿,可以功成身退了。
王伯當帶著玉兒到虯髯客麵前請求去江都一趟,魏征見後,對他說:“伯當兄弟,現在大軍陣前,你豈可以兒女私情為重,擅離崗位,不許。”
王伯當懇請魏丞相,徐軍師,右賢王說:“魏大哥,徐三哥,張六哥,現在瓊儀生死未卜,我想到江都去沿運河尋找於她,希望大王允許。”
徐茂公說:“伯當,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你覺得大王會允許嗎?”
秦瓊也勸伯當應以天下黎民百姓為重,先將個人得失放到一邊。
王伯當說:“各位哥哥說得很對,但是這是性命憂關的大事,也許瓊儀讓人救了,如果真的她命大獲救,也麵臨著危險,麵臨著楊廣隨時再度害她的危險。畢竟她是成公一家唯一幸存的人。若是她已遭不測,王伯當定要尋迴屍體,厚葬與她,不想讓她暴屍荒野,孤魂不得安息。”
眾人用目光瞧看虯髯客,不知道他能不能批準王伯當陣前離開。
虯髯客見眾人看著自己,自己的一句話要決定王伯當的去留。他很矛盾,軍隊需要他,但是,人非草木,豈能無情,縱使英雄路短,也不能消兒女情長。自己麵對薛蓮香的失蹤都能幾天不理軍務,埋頭隻顧尋找,伯當的心情他非常理解。
虯髯客揮揮手說:“伯當,你此去江都,萬事要小心,不論遇到什麽難事,都迴來找兄弟們,兄弟們幫你一起解決,切不可一個人獨自承擔,不是每件事情都能一手承擔的。”
王伯當聽得虯髯客此言,大唿:“謝大王成全。”
“不用謝本王,本王也是將心比心。失去蓮香後,我才明白擁有是最珍貴的幸福,擁有的時候一定要互相珍惜。”虯髯客說道,“不過,你找到李瓊儀後,要速速迴來,與大軍會合,大家離不開你。”
“是,王伯當定會早日迴來,不負大王厚望。”王伯當信誓旦旦地說。
魏征,徐茂公,秦瓊等見右賢王已然同意王伯當先行離開尋找李瓊儀的屍體,也就不再多說什麽,或許他現在麵臨的悲痛,又有幾人能知道的呢。
徐茂公給他找來一匹快馬,讓他一路上騎馬而去,行程可以縮短一些,並與之商定,到江都後盡快與大軍會合。
楊鸞瑛聽說王伯當要帶玉兒前去沿江搜尋,就派了行文習武一起去幫助他們,一來二人曾經讓李世民派去搜尋過屍體,路線很熟,二來可以保護玉兒姑娘。
王伯當拒絕說:“謝謝李四小姐關心。有我王伯當在,我可以保護玉兒的安全的。”
李鸞瑛想想,既然你不用保護,那就隨你去吧,她也隻是關心玉兒,一路同行,已經產生的姐妹之情,本想讓行文習武保護於她,不過,既然她有 “護花使者” ,那她就用不著多此一舉了。
王伯當於眾兄弟握手告別,帶著玉兒,騎上徐茂公替她準備的馬,輕裝上路,絕塵而去。
魏征惋惜地說:“伯當一走,我軍又少一員大將。”
李鸞瑛說道:“若是丞相不嫌棄,可以讓行文,習武和大家一起前去。反正我也要一路向越國公府而去,沿途尋找我二哥。”
魏征連忙拒絕說道:“這怎麽可以,我等起事若是失敗,豈不連累於唐公,這萬萬使不得。”
李鸞瑛說:“不用客氣,魏丞相能事事替家父著想,設身處地,不讓他人受到牽連,李鸞瑛非常佩服,如此就不勉強了。”
魏征說道:“李四小姐若是尋找令兄,不如就隨大軍前行一同等候,你二哥找出蓮香姑娘後不是一樣要送迴我軍中,交與右賢王嗎?”
李鶯瑛婉言謝絕說道:“謝謝魏丞相好意,我一個女子留在軍中也實在有所不便,反而影響大軍東征,我還是先行告辭吧,將來我二哥找到薛蓮香妹妹後,我兄妹二人再到軍中也不晚。”
“那如此魏某就不多留,隻能隨李小姐自便了。”魏征見李鸞瑛去意已決,也就不再多留與她。
大軍所到陽平關城門口,李鸞瑛帶領行文習武一行人與秦瓊大軍告別。各自奔程。
魏征看著這陽平關的城門,對大家說道:“這幾日在伊闕關那麽長時間了積下了一點好,讓那李東樂居然分不清我軍的用意。”
徐茂公看看魏征,恍然大悟道:“他們前幾天以為我軍攻城,早早做好準備,蓄勢等待發,結果時隔多日,並不見我軍來犯,軍心動搖。此時李東樂必定以後我軍還不會來陽平關。”
秦瓊也點頭說道:“所謂兵不厭詐,在他猝不及防的時候,我們給他來個措手不及。”
虯髯客說道:“各位的意思是偷襲於他?這真是一個好主意。那李東樂見我們那麽多天未對陽平關有所行動,必定放鬆警惕,正是我軍一鼓作氣的好時機。”
“那還等什麽,直接直搗黃龍,殺他個措手不及。好在現在大軍行程也不多,半日下來也不是很累,完全可以將李東樂這個龜孫子抓住,敢到我軍中詐降,他奶奶的。”尚青山說道。
於是大家各自準備,三軍就地埋鍋造飯,酒足飯飽後,趁著陽平關守將不備,殺將進去,點火燒了城口,待上一片混亂。
秦瓊與虯髯客戰場拚殺,以一擋十,殺得陽平關眾將無處遁形。那李東樂見大勢已去,怕喪命於秦瓊大軍之手,竟棄城而去,沒想到還沒跑出城,讓虯髯客逮住,毫不客氣地對著他一戟砍了下去。
虯髯客看那李東樂頭顱落地,鮮血濺得城牆一地血紅,他恨恨地說:“讓你來詐降,若不是本王無心戀戰,你早沒命了。狗東西,你應該感謝蓮香失蹤,讓你多活了幾天。”
陽平關眾將,死的死,逃的逃,關裏關外,到處是戰死的屍體,零亂的戰旗,煙塵滿天,一片哀號。
秦瓊大軍將陽平關的旗幟換上,魏征和徐茂公在勝利後著手讓各士兵們幫助重建家園,安撫百姓,將百姓的恐懼降到最低。至此,陽平關告破。大軍在陽平關境內休息整頓,準備向萬鬆關出發。
(本章導讀:人物,李鸞瑛 玉兒 王伯當 徐茂公 秦瓊 虯髯客 魏征 尚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