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不這樣?你放了我,我迎你進府,保舉你重新獲得爵位榮耀。”


    “你以為我會信麽?”晏博文有些好笑地反問:“換作是你,在我們兄弟之間經歷過這些,你還會相信我麽?再說了,你自己現在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你死了,一來全了晏府的名聲,二來也讓皇上放下了對你過往之事的追究,也算是你替晏府最後做的一點事吧。”


    “可你做這些,於你自己又有什麽好處?”


    晏博文笑著嘆息,“大哥,你怎麽又糊塗了?我姓晏,我是晏府的長子嫡孫。爹當年隻是將我趕出家門,並沒有抹煞我的身份。等你一死,我就算不為自己翻案,但想要迴晏府繼承家業,難道還有人能說三道四麽?再說,這晏府沒了主事之人,在朝中勢力盡散,恐怕皇上還巴不得我能迴這風雨飄搖的晏府,當成一個汙點,來減弱晏府的光環呢。”


    “既你如此明白,作此行徑又豈非自相矛盾?你殺了我,是為了保全晏府的名聲,可你的歸來,又汙掉了晏府的名聲,既是如此,你為什麽不去死?”晏博齋的眼神有些瘋狂了。


    “我當然不能去死。”晏博文看著他,很是認真,“我一個受過屈辱的人,就算死了也不過是個懦夫而已。但我活著,就能將我把晏府給抹黑的名聲,再一點點地洗白,讓世人重新認得晏府的人,即便是個犯過大錯的人,也有翻身的那一日。”


    “怎麽可能?”晏博齋不相信,一個有案底的人,還能翻身?


    晏博文當著他的麵,平靜地將他的手劄投進了火裏,“你放心,晏府已經有了一個受刑的不肖子,我不會讓你成為第二個。隻是有件事你可能不太清楚,雖然我有案底,想要恢復從前的身份那是不可能的。但你別忘了,裴家可是世家名門。律法裏有一條,若是有兩個以上的世家肯結具列狀為服過刑的人作保,我還是可以獲得考取功名的資格。我準備守孝結束之後,就去參加科舉。文科武科我都會參加,等我金榜題名後,或是入太學院做個夫子,或是在軍中做個教官,雖然這輩子做不了太師了,但起碼不會讓人再小覷晏府。等到你的兒子小寶長大之後,他的路就會比我好走許多。”


    “那你不怕我的兒子會恨你麽?他會為我報仇的。”


    晏博文笑得雲淡風輕,“你真的愛過你的孩子麽?你憑什麽就認定小寶一定會記住你?有我這個叔叔,還有他母親的悉心教導,你以為他會成為第二個你?當然,我們會告訴他,你還是一個不錯的父親。起碼自己做錯了事,還是知道承擔責任的,甚至不惜犧牲性命。”


    晏博齋還想說些什麽,可是已經沒有機會了。晏博文親手將切割好的藥膏塞進了他的嘴裏,灌下了茶水。


    這一刻,晏博齋看著弟弟的眼睛,竟沒有一點憤恨,隻是無盡的悲哀,無盡的傷痛。就如同父親死在他麵前,一模一樣。


    忽地,晏博齋發現自己不再害怕這個弟弟了,哪怕是麵對死,都不再害怕了,隻是隱隱生出一種同病相惜的悲涼之意,那是血脈相連,還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呢?


    也許,死也未嚐不是一件壞事。起碼,就不用無休無止地算計,有無窮無盡地擔心了。


    彌留之際,晏博齋感覺到有清涼的細小水滴落到自己額上,伴隨著幽幽嘆息,“大哥,如果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如果有重來一次的機會?晏博齋模模糊糊地想,那能不能讓我投胎做你真正的大哥?也許我還能真真正正做個好大哥呢。


    晏博齋自嘲地一笑,闔上了雙目。說什麽雄心壯誌,富貴功名?到頭來,都如同經不起一點磕碰的瓷器。


    再美的瓷器碎了,不過是一堆爛瓦片。再位高權重的人死了,也就什麽都沒有了。


    第472章你願意再嫁他麽


    朝中這接二連三的變故,真是讓人唏噓。


    首先是會元趙成材的殿試下獄,然後當夜便是朝中重臣晏博齋的服毒自盡。他臨死前還留下了一封親筆信,由遺孀朱氏呈交給了皇上,晏家那位嫡子晏博文也帶著年幼的侄子渾身縞素來到午門外跪地請罪。


    據聞皇上三思良久,終於說了一句話,“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而後將那封信給燒了,昭告天下的是,晏博齋服喪期間言行不檢,自覺羞愧,引咎自裁。褫奪太師府的招牌以作警戒,但仍是保留了晏府的其他爵位。著晏博文好生教習晏府子弟,以重振家聲。而朱氏決意再不二嫁,悉心教導幼子成才。


    至於趙成材卻還是關在天牢之中,交由禦林軍看管,除了皇上本人,不許任何人的探視。


    因為晏博齋的自盡引發的朝野震動是相當巨大的,許多官員都在猜想,是否是皇上掌握了某些官員的隱辛,故意引而不發,等待各人的表白?


    現在大家不再關注那個會元究竟揭發了多少事情出來,而是要想方設法表明自己問心無愧。


    禦書房內的密報如雪片般飛來,有不少心中忐忑的官員按捺不住心中的惶恐,具表請辭,還有些原先雷打也不動的朝中重臣也紛紛告病,自請削弱職務。


    包括英國公孟尚德,短短幾日之內也在猜疑驚懼中度日如年,最後經不住孟子瞻一番苦口婆心,軟磨硬泡,終於也順勢而為,低下了一貫強硬的頭顱。


    皇上,真是長大了。他再也無須忌諱任何人的眼光,他要展開翅膀,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打造一個他自己最理想的朝廷了。


    短短一個月之內,朝廷裏的格局如走馬燈般讓人眼花繚亂。皇上保留了一部分,清退了一部分,削弱了一部分,又提拔了一部分。反正新科的七十進士全在京城擺著,足夠使了。再不濟,還有那兩百多名貢士眼巴巴地盼著呢。


    年輕人,總是滿腔熱血,想要一展抱負的。也許他們的經驗不足,會跌很多跟頭,但對於這些羽翼未豐的天子門生們來說,他們的忠誠度無疑更高,受外界幹擾度也相對低些。


    就算是十人當中隻有一個才堪任用,對於皇上來說,也已經夠了,因為再過三年,又有更加新鮮的血液補充進來了。


    自此,朝中的勢力形成一個相對微妙的平衡,就像百花爭鳴一般,誰都有發言的機會,但誰都沒有一枝獨大的權力。而唯一那個能夠拍板釘釘的,隻有龍椅上的那個人。


    皇權,至高無上。


    直到入了四月,當終於脫去厚厚的冬裝,春暖花開的時候,當所有的紛紛揚揚都塵埃落定了,皇上才終於下旨,將在天牢裏閑得腦門都快長糙的趙大會元放了出來。


    朝堂之上,所有的官員都抱著一種複雜的心態看著這位挑起諸多爭端的會元,既敬畏又有些憎惡。但毋庸置疑的是,所有的人都相信,他是皇上放出來的煙霧彈,用來清洗朝廷的煙霧彈。不說別的,光瞧人家坐牢坐得白白胖胖就可見端倪了。如今功成名就,當委以重任了吧?


    可惜,趙成材再一次讓所有人跌落下巴了。


    說實話,趙成材在殿試上交了那份答卷的時候,他隻想著盡力去扳倒晏博齋,給自己家人謀求一份長治久安。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皇上居然借著這個契機,漂漂亮亮地打了一仗。


    這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


    趙大會元心中感慨,忙來忙去,最後還是替他人做了嫁衣裳。不過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還是達到了,這就很讓他心滿意足了。


    不過,至於仕途,此生恐怕就無望了。試問,有哪個官員敢跟一個皇帝的密探同處?


    於是,當皇上將他提出天牢,帶進禦書房,微笑地告訴他,“你的案子已經查清,會元確實無辜。可你卻因此錯過了殿試的機會,可想要什麽補償麽?”


    趙成材一臉正氣地迴說:“皇上聖明,既是糙民自己提出取消的殿試資格,豈可因事後查明真相而得到補償?皇上一片拳拳關愛之下,糙民感激涕零,但能得迴一身清白已屬大幸,實不敢再有多的妄念。餘生隻願在家鄉教書育人,以期有生之年,桃李滿天下,亦是為國盡忠,為陛下效力了。”


    皇上對他的這一番表白極是滿意,最後決定在金鑾殿上公開表彰趙會元。


    “什麽?”章清亭瞪大了眼睛,看著孟子瞻,“你再說一遍?”


    孟子瞻是開懷大笑,“難得張夫人你也有這樣失態的時候,趙先生真的被皇上封為狀元了。”


    “這狀元不都考過了麽?怎麽還有封的?”張金寶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章清亭嗔他一眼,這狀元既是皇上欽點的,他高興多點幾個,誰又能說什麽?“你別吵,聽小孟大人說話。”


    孟子瞻拿出份文書,詳細講給眾人聽,“你們瞧,皇上說趙先生為人剛正,律己嚴明,又敢於仗義執言,風骨甚高。即便是在殿試之中,麵對唾手可得的功名富貴,也不改其誌,這份情操,足以嘉獎。故此特加封他也為本屆狀元,另贈禦筆親提‘忠正剛直’匾額一塊。再賞金千兩,用以資助其興辦學堂。並特賜從四品翰林院侍講學士一職,隻讓其迴鄉任教便是。”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沖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桂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桂仁並收藏沖囍最新章節